第一篇: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位于环境幽美、书香四溢的狮子山上,沐浴着高等学府浓郁的文化氛围,吮吸着教育科研最新成果的甘露。这里树茂草青,这里窗明几净。这里是莘莘学子求学的圣地,这里是广大青少年成才的摇篮。学生从小感受着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耳濡目染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追求,饱含着成为精英人才的渴望,从小就高扬着理想的风帆。学校实行走读、寄宿双轨运行,是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的民办学校。师大一中的名校传统源远流长,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学校前身是1953年2月建立的四川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999年成立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开始创办初中部,2012年9月正式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简称师大一中。五十多年来,几度风霜,铸就了师大一中人不懈拼搏、积极进取的坚强性格;几度雨露,滋润了师大一中校园里的朗朗书声;几度党和政府的阳光,温暖了师大一中的每一寸土地。通过多年不断探索、研究、实验,师大一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教育理念:为孩子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石。这不仅是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办学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目标,也是学校所有教学行为的核心理念。
学校以“中西合璧,和谐发展,提升品位,追求卓越”为办学思想;以“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读书”为育人思想,教育学生“成才先成人”。以“诚、孝、雅”为育人目标,关怀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生命质量,致力于培养既有崇高的人生目标,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既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又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高雅气质与品位的中国公民。走进校门,你会立刻感到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宽敞整洁的教室充满人文、书香的气息;教室内外走廊过道的名言、警句潜移默化的陶冶着孩子的品行;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成为学生拓展真知的舞台;平整干净的校园场地,活跃着孩子们矫健的身影,舒适温馨的学生宿舍,干净敞亮的学生食堂„„校园内学习气氛浓厚,校风纯正,多次被评为省市级校风示范校,全国民办先进学校,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目前有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2500余人,其中住校生达170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近100亩,拥有教学楼、艺体馆、学生公寓、计算机室、图书室、钢琴室、舞蹈室、机器人训练室、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室、标准运动场及与之相匹配的各种现代教育、教学、生活辅助设施。师大一中以雄厚的实力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学校先后荣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活动示范学校”、“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培训基地”、“中国青少年科学实验示范学校”、“全国航海活动实验基地”等光荣称号。
师大一中秉持“求真务实”的教学理念,从“真”和“实”两字下功夫,不搭“花架子”,不做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事,静下来,潜下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务实开展集体备课,学校关注公开课,但更看重随堂课,提出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和效益。近四年,学校毕业生绝大多数升入了省级及以上重点学校,教学质量已经稳居成都市前列。2010年中考,342人参考,291人考入省级重点高中(其中125人考入四七九);2011年中考,376人参考,344人考入省级重点高中(其中135人考入四七九);2012年中考,521人参考,453人考入省级重点高中(其中214人考入四七九)。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升入省级及以上重点学校的毕业生逐年大幅上升,师大一中人以事实证明了学校的迅速壮大与发展,多次受到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
师大一中以大气魄汇聚天下名师,大手笔铸造精品课堂,大力度提升教学质量,大智慧实现高效管理,书写出了成都教育的新篇章,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学校聘请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组成阵容强大的顾问团。全国语文创新教育专家刘永康,全国奥林匹克高级教练邓安邦、许清华,全国知名心理教育专家游永恒、张皓等定期到学校开讲座、办家长学
校,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知名语文学科带头人、市教研员程一凡,知名数学特级教师邹昌仁,原市数学教研员郭延庆,知名英语学科带头人、市教研员罗炯彬等大批教育专家长期深入课堂教学一线,手把手指导学科教学,加速学校大批中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教师队伍阵容强大,其中获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达77%,本科以上学历达98%,研究生(含教育硕士)占21%,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市级以上各类赛课一等奖以上获奖者已达65%。同时少数有潜质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入学校教师队伍,老中青教师结构合理。如今,一支教育技术过硬、师德师风纯正的教师队伍已成为了学校的中坚力量,风雨不动安如山,为师大一中的美好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奉行“大学靠大师,中学靠赤子”的教师录用原则。所录用的教师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同时必须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师德修养。学校用制度管人,用待遇留人。所有教师在校均享有晋级、评优、进修等权利,教师队伍优秀而稳定。四川师范大学的党、团、工组织对学校教师的亲切关怀,使校教师队伍具有其它同类学校不可比拟的稳定优势。忆往昔,师大一中凭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师大一中的师生员工在各项活动中更是捷报频传,教师参加各级赛课、数百名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竞赛都喜获一等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升学重点率达到87%,稳居全市前列。看今朝,师大一中的全体教职工正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将师大一中的教学成就推向一个新的高点!
为了走得更加长远,师大一中通过不断地对外交流,提升教学品质。自2005年开始,师大一中先后与法国百年名校“乐高苏”、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美国休斯顿第二私立中学、日本茅野市东部中学结为友好学校。师大一中先后组织学校师生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交流访问,同时先后接待了美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芬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教育考察团到校访问,将“中西合璧,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师大一中,要求很高的不仅是教学成就,更要兼顾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此,学校强调以德立校,潜心育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首先需要培养他们对家长、对老师、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师大一中专门编写了《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手册》、《礼仪教程》、《孝源》、《中学生阳光日记》等校内刊物,开展各种感恩教育活动,营造感恩文化氛围,将感恩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实现了感恩教育的制度化、长期化、序列化。学校深入开展“十大孝心孩子”、“孝心家庭”评选活动,新学期“爱祖国”的军训活动,“高唱国歌”、“课间操”、“与青春同行为祖国喝彩”的歌咏比赛等活动,闪烁着璀璨光芒的孝敬行动背后是孩子们对生命的敬重和感恩。同时,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专门建立心理咨询室,常年接受学生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辅导。哲学家康德说,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他敬畏,一样是我们头上璀璨的星空,一样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师大一中将“以德立校”作为办学特色,让学生看到了璀璨的星空,看到世界的美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前路依然会有很多的坎坷和荆棘,但师大一中人既然选择了“学不可以已”,既然选择了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既然选择了乘长风破万里浪,那么便只顾日夜兼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巴蜀名校师大一中正凭借令人瞩目的成就吸引四海学子,八方英才。学校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有志少年负笈师大一中,完成他们人生的飞跃。
第二篇: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前身是1953年2月建立的四川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56年由南充迁至成都,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01年学校完成“公办民助”的转制,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五十余年的风雨兼程,学校从透风的竹篱、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到今天花团锦簇的高楼大厦;从成立之初不足一百学生的袖珍学校到今天近三千莘莘学子的大家庭;从毫无影响力、知名度的无名之辈到今天拥有“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示范学校”、“全国航空模型示范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实验基地”、“四川省德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等桂冠的重点名校,一颗风雨中的幼苗已茁壮地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学校的发展历经三个了阶段:50年代到70年代的开创发展,80年代到90年代的改革腾飞,21世纪走向辉煌。
办学理念
1、办学思想:“中西合璧,和谐发展,提升品位,追求卓越”。继承传统文化,开阔国际视野;情操高尚,身心健康,基础扎实,特长鲜明;语言文明,举止高雅,君子风范,淑女气质;确立高远目标,实现最佳发展。
2、教育理念:“为孩子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石”
3、育人思想:“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读书”
4、育人目标:“诚、孝、雅”,培养诚实、孝顺、高雅的人
5、管理理念:“无为而治”
6、教学理念:“求真务实
严格推行“规则意识”,让教师深刻理解“烧水”理论,本着“守土有责,种好自己责任田”的原则,遵循教育规律,按人的发展规律办学,将管理根植于人的自觉行为之上,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管理的局面,让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植于教师心中,让每位教师都尽心教书,用心做事,形成教师工作的内驱力和约束力,从而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每位教师都能杜绝浮躁,决不急功近利,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从“真”和“实”两字上下功夫,不搭花架子,不做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事情,能够“静下来,潜下去”,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局面。
第三篇: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本站推荐)
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前身是1953年2月建立的四川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56年由南充迁至成都,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001年学校完成“公办民助”的转制,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五十余年的风雨兼程,学校从透风的竹篱、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到今天花团锦簇的高楼大厦;从成立之初不足一百学生的袖珍学校到今天近三千莘莘学子的大家庭;从毫无影响力、知名度的无名之辈到今天拥有“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示范学校”、“全国航空模型示范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实验基地”、“四川省德育先进集体”、“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等桂冠的重点名校,一颗风雨中的幼苗已茁壮地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
学校的发展历经三个了阶段:50年代到70年代的开创发展,80年代到90年代的改革腾飞,21世纪走向辉煌。
开创发展篇(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五十年代学校成立之初,学生尚不足一百人,教师仅有十几名,第一任校长庾光琼来自大学部。从1958年至1964年,先后从成都一师、二师、幼师选调十余名优秀毕业生从教,师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一百余名师生借助学校地处城郊的优势,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搞得红红火火。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种过玉米、蔬菜,开辟过班级小花园,养过兔,放过羊。同时背靠大学部各系所教师们先后开展了识字教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跟踪调查研究,儿童学习习惯调查研究。以科研成果指导教育实践,使学校以教学质量高享誉社会,成为成都市重点小学。其间,学校经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居飘摇风雨中而不动摇,这一阶段在吴素伦校长的率领下,一刻也没“停课闹革命”,仍然将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59年学生达220余人(7个班),1960年400余人(9个班),1966年500余人(12个班)1976年800余人(18个班)。
改革腾飞篇(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学校以此为契机,大踏步前进。具有苦干、实干、开拓、创新精神的谢祥琼校长自八十年代末主持工作以来,率领领导班子,冲破旧体制的障碍,率先打破“大锅饭”格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办学目标。在腾飞中,实现了“三个第一”。首先:敢为人先,在师大校园内第一个举起内管改的旗帜,建立了校长责任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推行竞争、激励、情感机制三驾齐驱的制度。其次,明确提出“常规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开展了对素质教育的系列研究,形成了《科技教育提高儿童素质实验研究》、《充分发挥三类课程整合功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验研究》、《“三力”教育实验研究》等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成果。第三,由教师集资首先修建的第一幢学生公寓,迎来了第一批26位学生入住。在公办学校开办住校部,继而依靠社会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在成都教育界开创了先河。高水准的办学质量,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1992年学生达1100人(22个班)。教师队伍也逐年壮大。
走向辉煌篇(21世纪)
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学校蓬勃发展,完成了由公办向“公办民助”的转制,2001年,学校由锦江区和师大双重领导回归师大独立领导,命名为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05年4月改为股份制学校。办学体制的转型,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带来了跨越式发展。改制后,由董事会任命校长和副校长,学校组建了以校长谢祥琼为首的老中青结合的行政班子,制定了更加明确的办学目
标:创中国教育知名品牌。如今,“自主、合作、实践、创新”的校训鼓舞着全校学生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学校组成了一支200余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承担着十余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以科研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2000年,学校创办的初中部,经过短暂的6年,已由成立时的两个班72名学生,发展到如今22个班900余学生的规模,并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全校学生由2002年的2000余人,上升到2005年9月的2800余人(69个班)。
我们坚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激流勇进的师大实验学校,将成为未来教育的辉煌乐章中和谐动听的音符。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师大实验学校将成为未来教育中绽放的最美丽的奇葩。
第四篇: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简介
业余函授班专业介绍
(文凭中国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全国认可、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后录取入学)
四川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高校(代码10636)。校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学校自50年代开始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现招收成人高等教育专科、专升本专业,是四川省最早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
学生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合格被录取,入学后在教育部学信网可查询在读学籍。学籍管理按照《四川师范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执行。录取的学生以业余的形式进行学习。录取学生修完教学计划所列课程并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毕业时由我校具印颁发注明有就读专业、学习形式、层次、学制等内容的《四川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一、报考对象及条件
1、高中或中专生及同等学历可报考专科
2、已毕业的专科生均可报考专升本本科。本科毕业生可免试报读第二学历/第二学位。
二、成人高等教育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1、专科:语文、英语、数学(文科/理科)每科150分,总分450分,近年四川录取线在130以上。
2、专升本:英语、政治、专业课程 每科150分,总分450分 录取线按科类录取线在100-165以上。艺术类专业另有艺考考试(学校安排)。
3、网上报名,一般在8月下旬,省考试院官网开始报名;
九月初在报名后到自己选定的省内区市县招办审核报名资料和毕业证(报专科的提供高中/职中/中专学历证书,报考专升本提交专科毕业证)。
考试一般在10月中下旬的周末,半天安排一科考试科目,考试时间2.5小时
成绩一般在11月出来,之后省考试院划定录取控制线,上线的同学参与12月的录取,一般上线即可录取。
三、学习和考试安排:
1、学习方式:
根据考试计划,发统一书籍资料,自己学习与日常网络授课相结合。
2、考试安排:
考试地点在成都市内教学点,网络考核课程安排在网上考试。
四、学制(自录取后的第二年3月开始):
专科层次,学制2.5年; 专升本:学制2.5年; 高起本:5年
五、毕业及学士学位申请:
1、录取并学习考试的同学,通过全部规定课程,颁发本科毕业证,毕业证发放在每年7月。
毕业证查询网站: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
2、申请学位条件:(1)必须参加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必须在本科文凭取得2年内通过,否则不能再申请学位);(2)本科成绩平均在75分以上;(3)论文成绩优或良;(4)学位申请,每年4月和10月申请。
六、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及收费
成人教育(业余) | 专 业 | 学费标准 |
专科: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汉语、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 | 文科学费1850元/年理科学费2050元/年艺术类3000元/年 | |
专升本: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英语、环境设计、音乐学、美术学 | 文科学费1850元/年理科学费2050元/年艺术类3000元/年 |
录取人数太少的专业可能专业调配或院校调配;
另代管书籍资料800元;线上课程费用400元(一次性缴费免收);
总费用合计文科:5425-5825;理科5925-6325;艺术类8700;
本科毕业另有论文指导费380.五、报名:
报名地点:成都市锦江区川师第九教学楼 / 锦江区静宁路12号川师科技园大厦1310(川师南大门对面)
报名时间:3月开始预订成考辅导资料,8月截止,参加当年成人高考。
报名资料:报名时需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1张、蓝底背景证件彩照电子版本1份,如专科已经毕业,另交专科毕业证复印件1份。不能亲自到校报名者或可将资料电子版本发到邮箱469693777@qq.com
学费(二年):教育类/文科类3000/年;管理类3200/年;艺术类4500/年。代管书籍资料费400/年
联系人:谢老师 *** 微信:xst20121221 QQ:469693777
毕业证样本
封面 内页
第五篇: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夏季作息时间安排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夏季作息时间安排
(5月1日至9月30日执行)
上午
7:30预备(周一8:05升旗)
7:38小预备
7:40-8:20第一节课
8:28小预备
8:30-9:10第二节课
9:18小预备
9:20-10:00第三节课
10:00-10:23眼保健操(小学、中学跑操)
10:23小预备
10:25-11:05 第四节课
11:13小预备
11:15-11:55第五节课
下午
14:30预备
14:38小预备
14:40-15:20第六节课
15:28小预备
15:30-16:10第七节课
16:10-16:28大课间(中学跑操)
16:28小预备
16:30-17:10第八节课
17:18小预备
17:20-18:00第九节课
附:学生到校时间和教职工上、下班时间
一、上午。
1、中学生7:30到校,小学生8:00到校(周一早晨8:05升旗,周二至周五每日8:00―8:20早读);
2、教师8:00到校(中学班主任和第一节有课的教师7:30到校,小学班主任7:50到校),无课的教师11:00离校(中学班主任第五节课后离校);
3、行政人员(干部、干事、教辅人员)7:40到校,11:30离校;
4、值班干部7:10到校。
二、下午。教职工、学生14:30到校,18:00离校;
2、值班干部14:00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