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6:5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调研报告》。

第一篇: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调研报告

关于一院离退休特困人员

帮扶机制的调研报告

一院离退休工作部

为落实集团公司2010年度离退休工作要点中提出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离退休特困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为老同志服务的思想,更好地解决离退休特困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一院离退休工作部协同院人力资源部、群众工作部(院工会),就“如何维护离退休人员思想稳定,建立院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这一主题,结合一院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对离退休特困职工生活状况进行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院目前共有离退休人员12600余人,其中离休人员483人,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76岁,平均年龄81.5岁;退休干部5700余人,退休工人6300余人,街道管理的退休人员100余人,退养人员25人。

一院党委、院领导高度重视全院特困职工的帮扶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离退休职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是院党委、院领导始终作为一项基本职责和任务,帮扶特困职工摆脱困境,享有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维护全院和谐稳定大局、推进美好 1

家园建设的重要环节。

2007年,由院群众工作部牵头,院财务部、人力资源部、思想政治工作部、行政保障部、离退休工作部及院属有关单位参与,对全院特困职工的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掌握了基本情况。随后,经反复研究,制定下发了《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为建立全院特困员工帮扶长效机制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为适应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面临的新要求,院离退休工作部积极研究和探索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在《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下发后,结合文件精神,离退休工作部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对一院生活特困离退休人员及遗属进行调查统计的通知》,对全院家庭月人均收入800元以下、由于本人或家庭主要成员患各种癌症、尿毒症、白血病、瘫痪等重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及遗属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摸底调查情况为:在全院12000余名离退休人员当中,符合上述两项特困条件的共计164人(其中:含街道管理的1人,离退休人员的遗属81人)。

调查了解到,85%的特困离退休人员是因病致困,15%的人员是因为子女无工作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经过此次摸底调查,院离退休工作部及时为全院离退休困难职工建立了档案,并积极协调院工会筹措资金,对生活特别困难的离退休职工及时给予帮助。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特困人员的家庭生活困难状况。

二、帮扶机制建立情况

《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共28条,由总则、管理机构及职责、帮扶内容、帮扶条件和标准、帮扶工作责任、帮扶资金来源和使用原则、申报审批程序及其他等8个部分组成。在《实施办法》的第三章中明确了帮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就业救助等5个方面。在帮扶条件和标准一章中,对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3倍者、特困人员子女入学、因意外灾害和事故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对曾评为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因其他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员工的帮扶,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帮扶资金来源和使用原则一章中,明确了院帮扶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以行政拨款为主,工会经费投入和职工自愿捐助为辅的办法进行筹集,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实行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严格申报,确保全部资金用于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

在院正式下发《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之后,院离退休工作部组织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和业务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起了各单位特困离退休人员档案,指定专人管理,随时关注特困离退休人员生活、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帮助他们协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一部制定了《一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在一部的帮扶机制中,对医疗救助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作法是: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超

过2000元以上的部分,补助百分之五十;年度内自费医疗费用(包括在定点医院就诊发生的门诊费用,住院期间的自费项目等费用,以及基本医疗和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封顶线以外的费用,不含发生的营养品、补品等费用)超过6000元以上的部分按照一定比例由单位分段予以补助。

十四所制定了《十四所帮扶工作实施细则》,在帮扶机制的医疗救助方面也提出了“对患癌症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的职工,在因治疗期间发生的用于对职工进行挽救生命的治疗及抢救等自费治疗项目(除医保中的自付

一、自付二之外)的,给予医疗补助”的规定。除此之外,对职工重病去世前的慰问、直系亲属患重大疾病的困难职工、职工住院的一次性慰问补助、春节送温暖的补助标准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除上述两个单位外,院离退休工作部针对由本部管理的困难离退休人员的具体情况,正在研究制定《一院本部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工作实施办法》,拟向院申请专项经费用于本部特困离退休人员的帮扶与救助,目前《一院本部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工作实施办法》已完成起草和征求意见,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下一步将报院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正式实施。

三、帮扶工作的具体作法

1、认真落实离退人员生活待遇,确保生活费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一院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上级机关对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各项

政策要求,及时足额发放离退休费各类生活补贴,使我院广大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建立离退休特困人员基本档案,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在院两级党委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院及院属各单位离退休、工会、人力资源、政工系统的领导及工作人员,每逢元旦、春节或重大节日都要对离退休人员中的特困户、困难劳模、困难党员、老红军遗孀及特困遗属进行上门慰问,并给予一定数额的慰问金。

3、采取招募老年志愿者、结对子等方式,对具备一定经济条件、但因子女长年不在身边或丧偶等原因造成的独居、寡居、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予他们关心与照顾,从而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温暖。

四、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帮扶服务的方法不够灵活。在困难离退休职工中,重病大病多,造成医药费负担过重,且受医疗统筹目录的限制,部分需要个人自费的项目,使困难离退休人员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各单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只能视实际情况通过节日送温暖、一次性慰问金等方式给予部分救助,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全部困难。

2、帮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虽然院出台了困难职工帮扶办法,但可操作性较弱,特别是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难以形成对离退休困难人员帮扶工作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五、几点建议

1、改进帮扶办法,将对困难离退休职工的帮扶从单纯的送温暖活动,逐步拓展为日常帮扶,具体包括生活救助、政策咨询、子女助学、大病救助、法律援助等多方面。

2、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善的离退休困难人员帮扶机制,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资金保障上,尽可能建立一种集上级拨款、单位自筹、社会捐款为一体的相对固定的资金筹集制度,列入相应的年度经费预算,并抓好监督管理和落实。

3、创新帮扶形式,如爱心超市、爱心医院、爱心会员卡等多种形式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把组织上节日送温暖活动与日常救助结合起来,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让帮扶救助工作尽可能多地惠及离退休困难职工。

总之,建立有效的困难离退休人员帮扶机制,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和影响力很强的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要积极努力,使一院特困离退休人员帮扶机制更加完善,更加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第二篇: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调研思考

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1.政府医疗救助情况简介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打官司难、执行难被列为老百姓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之一。这说明执行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最高决策层的关注。法院系统在执行难面前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缓解执行难作了大量的探索,出台了不少的规则和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执行难问题仍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对部分处于贫困状态的申请执行人而言,虽赢了官司,但因法院裁判文书确定的赔偿数额长期得不到执行,使其本身困难的生活更为拮据,伤残病患更不易得到及时救治医疗。“**模式”涉诉

特困人员救助机制的创立,为破解这部分涉诉困难群体因执行不能所带来的突出问题、缓解执行压力,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新路子。

一、“**模式”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的产生背景

**市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省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全市万人,有城镇贫困人口万人,农村贫困人口万人,其中农村低保纳入6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

背景之一﹕贫困申请执行人占未执结案件的四分之一,且呈不断增多趋势。

2000年至2008年9月,**市法院共有未执结案件501件,按照**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即农村人口人年均纯收入低于720元,城市非农户口人月均收入低于165元的标准,经入户调查或委托基层组织调查,其中有71件案件,占未执结案件的%的申请执行人85人(其家庭成员236人)处于**市最低生活保障(以

下简称低保)线以下。按照低保标准1.5倍计算,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以下简称低保边缘),即以农村人口人年均纯收入低于

(表一)2000年至2008年9月未结执行案件为501件 案件数(含刑事案件)申请执行人数 其家庭成员数(按每户四人算)低保案件

71件(19)85人

236人低保边缘案件 56件(14)71人

213人合计 127件(33)156人

449人1080元,城市非农户口人月均收入低于248元的标准,经过执行干警排查,有56件案件,占未执结案件的%的申请执行人71人(其家庭成员213人)

处于低保边缘。处于低保以下和低保边缘的贫困申请执行人共计%,占未执结案件的四分之一(见表一)。

按统计结果表明:未执结案件中贫困申请执行人在低保线以下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0年1件,2001年2件,2004年4件,2005年9件,2006年7件,2007年29件,2008年1-9月19件(见表二)。同时,从表中可看出,随着低保标准的提高及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纳入低保或拟纳入低保的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表二:未执结案件中贫困申请执行人在低保线以下人数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9月)案件数 1件 2件 0件 0件 4件 9件 7件 29件 19件

背景之二﹕执行不能中贫困申请执行人90%以上是农村人口,且有95%以上没有享受低保。

属城市人口的贫困申请执行人仅有8案11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属农村人口的贫困申请执行人有119案145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属农村人口的贫困申请执行人有119案145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其中,享受低保 的有5件5人仅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未享受低保的有122件151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参加医保127件156人,即已全部参加医保。(见表三)

(表三)2000年至2008年9月未结执行案件

低保及低保边缘案件为127件156人 城市 农村

未享低保

已参医保案件数 8件 119件 122件

127件人数 11人 145人 151人 156人

背景之三﹕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建

立涉诉困难人行救助机制提供了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依法治国的方略正逐步推进,法治环境有所改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快乐**的发展创新思路正在贯彻落实。当此机遇,**市市委、市政府高度关心和重视涉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就医等问题,市政府同意拨款50万

第三篇: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调研思考

1.政府医疗救助情况简介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打官司难、执行难被列为老百姓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之一。这说明执行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最高决策层的关注。法院系统在执行难面前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缓解执行难作了大量的探索,出台了不少的规则和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执行难问题仍尚未从根

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对部分处于贫困状态的申请执行人而言,虽赢了官司,但因法院裁判文书确定的赔偿数额长期得不到执行,使其本身困难的生活更为拮据,伤残病患更不易得到及时救治医疗。“**模式”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的创立,为破解这部分涉诉困难群体因执行不能所带来的突出问题、缓解执行压力,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新路子。

一、“**模式”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的产生背景

**市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也是省列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全市142.62万人,有城镇贫困人口1.3万人,农村贫困人口36.8万人,其中农村低保纳入6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16.3。

背景之一﹕贫困申请执行人占未执结案件的四分之一,且呈不断增多趋势。

2000年至2008年9月,**市法院共有未执结案件501件,按照**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即农村人口人年均纯收入低于720元,城市非农户口人月均收入低于165元的标准,经入户调查或委托基层组织调查,其中有71件案件,占未执结案件的14.17%的申请执行人85人(其家庭成员236人)处于**市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线以下。按照低保标准1.5倍计算,最低生活保障线边缘(以下简称低保边缘),即以农村人口人年均纯收入低于

(表一)2000年至2008年9月未结执行案件为501件

案件数(含刑事案件)

申请执行人数

其家庭成员数(按每户四人算)

低保案件

71件(19)

85人

236人

低保边缘案件

56件(14)

71人

213人

合计

127件(33)

156人

449人

1080元,城市非农户口人月均收入低于248元的标准,经过执行干警排查,有56件案件,占未执结案件的11.18%的申请执行人71人(其家庭成员213人)处于低保边缘。处于低保以下和低保边缘的贫困申请执行人共计25.35%,占未执结案件的四分之一(见表一)。

按统计结果表明:未执结案件中贫困申请执行人在低保线以下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0年1件,2001年2件,2004年4件,2005年9件,2006年7件,2007年29件,2008年1-9月19件(见表二)。同时,从表中可看出,随着低保标准的提高及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纳入低保或拟纳入低保的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表二:未执结案件中贫困申请执行人在低保线以下人数

2000

200

1200

2200

3200

4200

52006

2007

2008

(1-9月)

案件数

1件

2件

0件

0件

4件

9件

7件

29件

19件

背景之二﹕执行不能中贫困申请执行人90%以上是农村人口,且有95%以上没有享受低保。

属城市人口的贫困申请执行人仅有8案11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7.05%,属农村人口的贫困申请执行人有119案145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92.95%。属农村人口的贫困申请执行人有119案145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92.95%。其中,享受低保的有5件5人仅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3.2%,未享受低保的有122件151人占贫困申请执行人的96.79%;参加医保127件156人,即已全部参加医保。(见表三)

(表三)2000年至2008年9月未结执行案件

低保及低保边缘案件为127件156人

城市

农村

未享低保

已参医保

案件数

8件

119件

122件

127件

人数

11人

145人

151人

156人

背景之三﹕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建立涉诉困难人行救助机制提供了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依法治国的方略正逐步推进,法治环境有所改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快乐**的发展创新思路正在贯彻落实。当此机遇,**市市委、市政府高度关心和重视涉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就医等问题,市政府同意拨款50万

元,并在今后每一预算拨款20万元,重点解决那些生活无着落、医疗无保障的涉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问题以及涉诉困难群众的执行难问题,为设立执行救助金制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背景之四﹕现行法律规定为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的实施留出了空间。

2007年10月28日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关于人民法院

裁定终结执行的第六项中规定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为人民法院消化未执行案件留下了空间和余地。未执结案件终结后,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申请执行人进行救助,能有效解决申请执行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问题,既救助了涉诉弱势群体,又能有效缓解了执行难,并有利于减少涉诉信访案件,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此背景之下,云南省高级法院院长许前飞在**市调研时,敏锐的捕捉到了救助涉诉特困人员、缓解难的初步构想,提出在**市建立涉诉特困人员救助工作试点,涉诉特困人员救助的创意在火腿之乡诞生了。

二、建立涉诉特困人员救助与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的可行性研究

在对执行不能而终结的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和刑事案件被害人在低保线以下及低保边缘的人数、户数以及是否享受低保、参加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及医疗救助情况等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以建立科学、可行、长效的救助机制为目的,逐一对相关执行案件进行了排查、统计与分析,探索了执行救助金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对接的可行性及办法,尝试建立由政府主导,法院参与,民政部门管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与民政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的,包含有刑事被害人救助内容的涉诉困难群体执行救助制度。

(一)与低保对接的可行性研究

1.政府民政低保救助情况简介

(1)从低保名额来看:农村因受名额限制只有三分之一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享有最低生活保障,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则没有名额限制。**市低于全国贫困人口年收入标准692元的人口共有19.6万人,占**总人口 142.62万人的13.74%,曲靖市每年分给**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口名额为5万人,全市每年用于农村低保救助的资金为240万元。2008年增加低保救助名额1万人,现共有6万名额,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0.61%;农村贫困人口指标,由省级人民政府逐级向下级人民政府分配,**市根据曲靖市分配的名额,向各乡镇分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没有名额限制

(2)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程序为:本人提出申请,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入户调查,符合条件的,张榜公布,向符合低保条件的低保户的家庭成员发给低保金领取证。

(3)发放标准和优抚待遇:由民政部门每人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属农村户口的每月发给人民币40元;属于城市非农户口的,对月收入不足人民币165元的,差多少补多少(见表四)。同时享受教育减免、就业帮助、医疗减免、住房资助、经商的工商税收减免、其他与生活直接相关的水电、燃煤(燃气)、广电等部门的扶持与优惠(凭所持低保证即可办理)。

表四:政府民政低保救助情况

低保标准

低保线人口

低保名额(农村)

农村救济金额(每人每月)

城镇救济金额(每人每月)

692元

19.6万人

6万人/年

40元

不足165元的,差多少补多少

(4)低保实行年审制度:保障对象下符合条件需继续保障的,应重新办理申请、审核、审批手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和扶(抚)养人的保障对象除外。对复审不符合条件的,停止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由市民政局收回《低保金领取证》。

2.涉诉特困救助机制与低保的对接研究

(1)城市居民无需作为低保执行救助对象,因为城市非农户口的申请执行人不受名额限制,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条件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地基层组织提出申请,按程序纳入低保,享受低保的优抚待遇,低保支出属财政预算支出,不占用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故以下只需要考虑农村涉诉困难群体即可。

(2)与政府协调预留100人最低生活保障名额,将农村涉诉困难群体纳入低保,由案件申请执行人按照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程序进行申请,申请获准的,享受低保人员待遇。这部分同上也不占用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

(3)对于以上名额仍不能解决的农村涉诉困难群体,从执行救助金中支出费用予以解决。

这部分属于民政部门因国家财力所限和资金不足所不能解决的农村涉诉困难群体,可以从执行救助金中支出费用予以解决。依托民政低保运作体系,除费用不是由国家民政而是由执行救助金中支出不同外,其申请、评定及发放标准完全与民政低保的相同,故可实现与民政低保的对接,并由此而建立涉诉困难群体执行救助制度的长效机制。

(表五)2000年至2008年9月未执结低保及低保边缘执行案件所需资金(年均农村)

案件

人数

救济标准

所需资金

低保

71件

85人

40元×12月

40800元

低保边缘

56件

71人

40元×12月

34080元

合计

74880元

如只救助低保线以下的71案85人,一年需资金40800元;如救助低保边缘的56案71人,需资金34080元,两项合计需资金74880元。

(4)从完善涉诉困难群体执行救助制度的角度出发,还需要对是刑事被害人,但却因没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没有进入执行程序的刑事被害人进行估算。这样加上前述对已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未结执行的处于低保线以下和低保边缘案件127件中的33刑事案件,可以得出大概的需要救助的刑事被害人全数(见表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刑事被害人因没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对其相关信息知之甚之,只有在公安部门还可查到部分信息,所以只能用模糊的推算方法,所得数据不尽准确,仅作为一种参考。

表六:有刑事被害人无民事执行内容的刑事案件、人数

**市年均刑事案件为581件

有刑事被害人无民事执行内容的刑事案件数约占三分之一

刑事被害人数(按每案平均约1.5人计算)

处于低保线下和低保边缘刑事被害人数约占289人的三分之一

救助标准(×12个月)

所需资金

193件

289人

96人

40元

46080元

**市法院近四年平均每年审理刑事案件581件,根据刑事审判庭法官日常审判经验,有三分之二刑事案件类型,如人身伤害、抢劫等的刑事被害人愿意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故由此推算约有三分之一的刑事被害人不愿意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有刑事被害人无民事执行内容的刑事案件数约占三分之一有193件。多数刑事案件被害人有1-3人不等,按每案平均约1.5人,共有刑事被害人289人。经向当地统计部门了解没有准确数据,但大体全**市处于低保线下和低保边缘人群占按总人数的1/3,故由此推算289刑事被害人中约有三分之一的96人处在人口的1/3),约占96人,按农村救助标准40元计算,每年需要资金46080元。(见表六)

(二)涉诉特困人员救助与医疗保险对接的可行性研究

(1)无论农村和城镇医疗保险,均以个人事先缴费,参加医疗保险为前提,才可以按规定按不同自付比例进行报销医疗费用。且医疗费用的发生通常是不可预测、一次性和事后性的,即不会知道何时会患病,会需要多少钱,只有生病治疗完毕后才能知道。这样决定了对涉诉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只能一次性和事后性的。按规定,总的医疗费用除报销掉各种由国家负担的费用外,才产生自己应自付的费用,故医疗救助仅指的是对自付比例费用的救助。

(2)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已覆盖了绝大多数农村人口(95%以上)。作为全国农村医疗保险试点之一,**市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已覆盖了全市绝大多数农村人口(95%以上)。其投保方式为每年缴纳20元人民币投保,当因病到医院就诊时即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在乡镇卫生院、市级医院和本市范围以外就诊治疗的,分别核销保险费为实际医疗费的65%、55%和35%。普通病最高不超过15000元人民币,特殊病最高不超过20000元人民币。

(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已覆盖了绝大多数城镇人口(95%以上),且保险费标准略高于农村人口。基本做法是每人每年210元,由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分别补助20元、50元和70元,个人缴费70元。起付标准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确定,三、二和一级医院分别是600、400和200元,市外就医800元。在一个自然内,最高支付限额为15000元。自付比例为三、二和一级医院分别是45%、35%和20%。

2.医保与涉诉困难群体执行救助制度的对接研究

(1)农村涉诉困难群体无需作为执行救助对象,因为对无力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人每年20元)的农村人口,在**市已形成由民政局代交的制度。

(2)极少数城镇人口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经协调不能争取由财政负担的,可从执行救助金中支出费用予以解决,由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由执行救助金管理机构人员(可考虑为民政部门专门人员)从执行救助金中为申请执行人代交,将申请执行人纳入医疗保险对象。但因为**市城市医保正在启动,第一批医疗救助报销尚未开始,有关数据无法统计,故这部分人可能会占用执行救助金多少目前无法估算出来。

(3)考虑在现行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对农村涉诉困难群体其个人承担的自付医疗费用用执行救助金给予适当救助医疗救助。

(表七)低保及低保边缘的申请执行人和无执行内容的低保及低保边缘的刑事被害人所需资金(年均农村)

案件

人数

救济标准

所需资金

低保和低保边缘

127件

156人

2626.62元

409752.72元

无执行内容的低保及低保边缘的刑事被害人

约64件

约96人

2626.62元

252155.52元

合计

661908.24元

如上所述在**市已形成由民政局代无力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人每年20元)的农村人口交纳的制度,故农村人口大部分已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少数未纳入医保的农村涉诉贫困人员,纳入低保后医疗保险费即由民政代交而纳入医保,仍未纳入低保的,可以申请救助从救助金中代交。还可以患病后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后,对余下的自付医疗费用,若基于涉诉困难群体的特殊困难情形,想考虑对其进行再次救助的,按卫生部门提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受助金额为2626.62元计算,低保及低保边缘的申请执行人156和无执行内容的低保及低保边缘的刑事被害人96合计252人,每年需从执行救助金中支付医疗费费661908.24元。

还可以考虑不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受助金额为2626.62元进行再次医疗救助,而是该数额的一个比例数进行医疗救助,如60-80%,则所需要的总额也相应只有该总额的60-80%。

(三)执行救助金与民政大病大灾救助对接的可行性研究

1.大病救助

《**市农村特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大病救助的对象是指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因患大病(癌症、尿毒症、重症肝炎、糖尿病综合并发症)需要救助的家庭成员。救助标准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救助对象患大病后,符合规定的医疗费自付部分全年累计超过1000元的,可依本细则申请享受医疗救助,救助金额按照住院医疗费自付部分的50%支付,全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费救助金额不超过2000元。**市每年用于大病救助的资金约20万元。

对符合以上条件的案件申请执行人,在民政救助后,可以申请从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中给予再次救助,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管理机构审查属实的,可适当批准给予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救助,比照民政救助金额计算,最高额约需资金20万元。

2.大灾救助

《**市农村民房火灾救助办法》对发生火灾受灾户给予500-2000元人民币及物资救济。《 **市地质灾害防止及救助实施方案》对受泥石流灾害房屋需要搬迁的,规定了市民政局给予4000元人民币救济及物资救济,**市每年用于大灾救助的资金约20万元。案件申请执行人遇到大灾的,可以申请从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中给予再次救助,人民法院执行救助金管理机构根据民政部门的审批依据,酌情发给救助金,比照民政这两大灾害救助金额计算,约需资金20万元。

(四)特殊情况下的救助研究

对于已经享受低保、医保和其他社会保险,或者已经由其他社会救济渠道进行了救济,但仍不足以解决问题,特别是因伤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且生活无来源的案件申请执行人,有的因伤病欠下债务或有的因无生活来源,生活极为困难。对此类申请执行人很有必要使用执行救助金救助,将申请执行人依执行救助程序纳入低保和医疗救助体系内,将其家庭成员名单提交民政部门争取也纳入低保和医疗救助体系内,并酌情给予适当金额的救助金救助,解决申请执行人基本生活问题,以彰显司法为民的职能。经逐一排查,**市法院现有特殊情况救助案件13件,建议可考虑救助从几百元到5000元不等,特殊的可达10000元,若平均每件给予4000元救助,需资金52000元。

(五)救助年均所需资金数额按救助标准的高低不同大约在120万至60万之间。

(表八)**市涉诉执行救助年均所需资金

低保及低保边缘金额(含刑事被害人)

医保金额

(农村)

大病救助

大灾救助

特殊救助(含全部特殊情况救助案件13件)

合计

120960元

661908.24元

200000元

200000元

52000元

1234868.2元

备注

**市城市医保2008年启动,但第一批医疗救助包销尚未开始,有关数据无法统计

表中各救助项目,按上述与相关政府行政低保、医保和大病大灾救助相同救助标准计算,**市涉诉执行救助年均所需资金1234868.2元,这大约可视为所需要最高资金数额。若主要考虑涉诉执行救助的二次补充性,适当只按按相关政府救助标准的60-80%计算,取中间70%计算则需要864407.74元。若主要考虑涉诉执行救助资金的资金局限,也可只按按相关政府救助标准的50%计算,则需要617434.1元。

三、“**模式”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的巩固与完善

任何一项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和逐步发展完善成熟的过程,针对实际运行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模式”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进行了巩固与完善。

(一)建立执行救助机制的长效性机制

目前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制度尚缺乏较高层级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执行救助机制的长效性缺乏根本保障。从执行救助的社会救助补充功能来看,执行救助机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延伸和补充,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健全,执行救助制度的发展趋势必然要向社会保障制度并轨,逐步被社会保障制度所吸收,最终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这是执行救助机制的最终归宿。推动较高层级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从宏观上将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执行救助机制的长效性提供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是解决涉诉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办法。作为推进此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市法院将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对穷尽执行手段,符合救助条件的有一个救助一个,符合纳入低保、医保条件的,有一个纳入一个,使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二)建立稳固的执行救助资金来源

执行救助金来源的稳定性是制约救助金长效机制的决定性因素,要使执行救助基金成为“不竭之水”,就必须建立健全执行救助基金长效机制。第一,适当增加财政预算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第二,拓宽救助金的募集渠道,广泛宣传和呼吁,动员全社会关爱涉诉特殊困难群体,广开资金募集渠道募集资金。第三,制定盈余资金使用增资管理机制,建立稳健经营投资增效的管理模式。可以委托投资机构投资开发风险小、收益稳定的产业,提高资金效益。

(三)落实执行救助的公平公正公开

公平、公正是执行救助机制的终极价值,如果丧失了公平、公正,抑或在救助中产生新的不公,那就丧失了这项机制存在的前提。**市在《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金的实施意见》和《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金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中,明确了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对象,同时在《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金管理办法》制定了一套救助规范的程序,是救助工作开展的公正、公平的根本保障。要强化对执行救助的公平公正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严格执行救助的对象、条件和程序,明确公平公正救助责任:第一,明确执行救助责任追究机制,对执行救助瑕疵进行追究,按照执行救助相关规定落实救助责任;第二,建立长效审计监督机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并公布检查和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救助前公布救助申请人名单及基本情况,并定期公布救助工作开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建立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让执行救助工作在阳光下运作。

四、“**模式”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的主要做法

(一)以逐一案件摸底调研作准备。

深入调研,摸清底子,做好可行性研究和充分的论证是工作启动的重要前提。2008年7月起,我院开始对建立执行救助机制进行前期调研。如前所述,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为涉诉特困人员救助与社会保障制度对接提出了可行方案,为《**市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金的实施意见》和《**市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以政府救助、法院推动作思路。

救助机制的创建与落实,政府主导是关键。但在整个推进过程中,虽然是以政府为主导,但我们自始至终把它当作法院自己的事情来办理,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汇报,**市委、市人民政府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工作会议,将我们在助推过程中不能办的、办不了的事情,由政府安排部署,并督促落实过问,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由此,我们形成了政府和法院各自发挥职能作用、政府唱主角、法院来助推的“政府主导、法院推动机制”。

(三)以党委、政府领导重视作后盾。

**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救助试点工作,及时召开市政府专题常务会议进行研究,成立了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市政法委书记、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法院院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涉诉特殊困难群体执行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执行救助金管委会,由政府副市长担任组长,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在法院执行局,并建立健全制度。这样一来,我们有了信心,有了勇气,有了坚强的后盾。

(四)以与民政、医保部门沟通协调促运作。

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机制是在现行社会救助框架下,借助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现行救助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它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推进中,不可避免地要与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进行衔接和沟通。没有这些部门的积极支持与配合,这项工作难以运作。因此,一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市政府来主导,另一方面与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构建了执行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应的对接机制,从而形成了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共同参与、全面协调统一、各部门全力支持与配合的“各部门参与机制”。

(五)以财政预算、社会筹集资金作保障。

对资金的筹集,我们把握“政府主导、法院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原则。一是**市政府2008年首拨50万元作为该项工作的启动资金,并自2009年起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万元注入。二是资金募集围绕“内外结合,外部为主”的协调联系募集捐助方式,率先调动我们干警积极捐助,做好推动;同时,发动各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开展资金募集活动。2009年1月12日,由**市政府主办的“**市涉诉特困群体救助金募集大会”在我院顺利召开,向社会募集到817100元的救助资金。通过这些工作的探索开展,形成了政府拨付与社会募集相结合的“救助金注入机制”。

(六)以与社会保障制度对接作桥梁。

一是已经纳入低保、医保的救助对象,继续享受低保、医保待遇;二是未纳入低保的争取民政纳入低保,享受低保待遇;三是未参加医保、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无力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农村户口或城镇人口,争取由市民政局或三级财政负担代缴,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城镇医保,未争取到的,从救助金中代缴,将其纳入医保;四是对因患大病在享受医保和民政大病救助后仍有特殊困难的进行救助;对因火灾、泥石流等大灾经民政大灾救助后仍有特殊困难的进行救助;五是对于已经享受低保、医保或者已经其他社会救济,但仍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如丧失劳动能力且生活无来源的,可以申请救助。

(七)以明确救助对象、严格审批、社会监督作规范。

救助对象是有终结裁定书、穷尽了各种执行手段、有居住地乡(镇、街道)出具了低保或低保边缘证明的、确有特殊困难的申请执行人。程序上由他们自愿向管委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管委会办公室审查后提出救助报告和救助金发放建议书,报管委会决定,经管委会主任签批,管委会办公室根据管委会的决定发出执行救助通知书,通知民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依照程序办理救助。同时,强化痕迹管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定期公布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和救助金使用情况,扩大执行救助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

第四篇:关于离退休困难职工帮扶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胡总书记关于完善在工会领导下的维权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为老同志服务的思想,围绕离退休人员思想稳定这一主题,结合全局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继续开展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谋划新思路,提出新举措,为实现我局三年发展战略目标做出新贡献。更好的解决离退休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我中心工会对离退休困难职工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2年巴彦淖尔电业工会建立了特困扶贫救助专项基金,为适应这一要求,我中心工会对全体离退休(养)职工进行摸底调查,截止2007年底共有离退休人员992人(其中离休老干部14人,遗孀75人),退休人员平均月收入1252元,遗孀抚恤金300元,共有困难户45户。对离退休困难职工建立了档案。对因天灾人祸造成困难的离退休职工及时给予帮助。有效地文秘杂烩网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帮扶情况

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离退休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帮扶困难的、低收入的离退休职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巴彦淖尔电业局工会及离退休职工管理中心多年来为广大离退休职工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有效地解决了离退休职工的就医难、生活难、子女上学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企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认真落实了离退人员的生活待遇,保证生活费的足额发放,连续四年为离退休职工调整了生活费,共增资80余万元;同时对各类优抚对象提高了抚恤补助。使得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使之能够安渡晚年,从而达到了使社会进一步稳定的目的。

对离退休人员的看病就医得到了保障。我中心所管辖的离退休人员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15人,占离退休人员总数的75%,由于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自然逐步衰退,看病就医是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2007年我们所管辖的686名离退休人员医疗费开支达265.1万余元,人均达到3864余元,开支在1万元以上的就有30多名,5万元以上重症病人9人,最高的达到13.8万元,单位承担报销医疗费70%约9.6万余元,个人还要承担4万多元,不包括部分自购药品和不属于报销范围内的专家服务费、陪护费、输血费、取暖费等等。如果加上这些还要开支更多。由于我们的退休职工退休时间早,年龄比较大,工资收入少,虽然我们有了较好的医疗保险制度,保证了老同志们有病看病就医,但因此造成的家庭生活困难还普遍存在。在每年的特困户、困难户中就占了很大的比例。根据国家规定基本上从医疗保障方面,都能够较好的落实离休人员医药费实行实报实销,退休人员按照企业的内部规定,基本上能够做到有病就医。为逐步确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离退休职工有病能够及时治疗,根据同类地区巴市直属单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社保局医疗保险办公室关于《医疗费管理办法的暂行规定》,为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中心制订了“医药费管理制度”,基本上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对离休老同志的医药费及时给予报销,确保他们能够及时看病就医;对于患重特大病人的医药费在有关规定范围内尽力提高报销比例;对广大退休人员的医疗费也按时给予报销。为增强离退休职工预防疾病的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为60岁以上的500多名离退休职工进行每两年一次的身体全面检查,每次体检费要支出7万余元,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对60岁以下的人员也进行每两年一次的轮换体检,为全体离退休人员每人发放医疗保健药盒一个。同时还购买了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光盘,在老年活动室、家属片区播放,使老年人随时能听到名医专家的讲课,增强了防病治病的能力。

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每逢元旦、春节或重大节日都要慰问特困户、离休老同志,退休老领导、老劳模及遗孀。仅2007年对2名特困退休职工每人补助2000元;对23名困难退休职工每人补助1000元。对20名一般困难职工每人补助500元,解决特大病人的医药费支出5万元以上的共9人。老年节对450余名60岁以上老同志进行慰问,支出经费4万余元;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对全体离退休人员进行慰问,共支出慰问金35万余元。慰问遗孀83人,每人300元,共支24900元,为4名大学特困生送

第五篇:对建立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的探讨

对建立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的探讨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同时明确强调,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全体人民中的特殊群体,立足体现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他们的特殊困难,建立健全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切实解决他们生活、看病、住房等方面最迫切、最关注的问题,既是实施党内关爱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根据离退休干部的不同特困类型及成因差异,现就如何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关心、爱护、扶持特困离退休干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努力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安宁、有尊严的晚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积极的尝试:

一、直面新问题,正视特困离退休干部的四种类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离退休干部因各种缘故,本人及其家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特殊困难。就目前现状来看,离退休 1

干部的特殊困难主要呈现出以下四种类型:

(一)经济收入过低,生活开支维持难。离退休干部每月虽有一定的离退休费,但有的个人收入低,家庭经济来源结构单一,既缺乏自身“造血”机能,又缺少额外“供血”渠道,生活来源仅仅依靠离退休费;而与之相反的是,家庭衣食住行等各项开销大,往往呈现出入不敷出的现象,基本生活保障基础薄弱。

(二)行为能力减退,饮食起居自理难。人进入老年后,生理机能日趋老化,行为能力逐渐下降,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依赖率渐增;而高龄离退休干部身体更加衰弱,行动更加不便,特别是部分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脑子记不住、嘴巴说不清的“四不”老人,自理能力越来越差,生活依赖性更强,过去举手之劳的事现在显得力不从心,有些看似很简单的事已是可望而不可及。有的即使个人基本生活能够自理,但日常生活中一些较繁重的家务常常感到束手无策;至于那些长期瘫痪、卧床不起,日常行动陷入停顿半停顿状态而丧失自理能力的,吃饭、穿衣、上厕所都需要求助于他人,对外界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三)患病频率增高,就医需求满足难。随着离退休干部高龄化的到来,患病就医的频率增高;特别是处于高发病期和重症高发期的离退休干部,看病、拿药、住院、报销医药费成为生活中的几件大事。但因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很低,难以满足离退休干部的基本医疗需

求,使得老有所医成为困扰离退休干部的最大问题。诸如有的突发急病经常遇到定点医院床位紧张而无法入住的情况,甚至一直躺在急诊室治疗;离退休干部患的多是慢性病,需要经常服药和检查,并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调理,但有的家庭特别是“空巢”离退休干部难以照顾周到,常常患了急病不能及时送医院,或长期卧床不起没人关照;每年看病就医需要大笔开支,所在单位经济条件稍好的尚可帮助解决部分医药费,若单位、子女经济状况差的就往往出现小病拖着、大病扛着的现象。

(四)居家环境极差,住房条件改善难。有的离退休后定居农村或易地安臵老家,当初与老伴自建有住房的,天长日久后,或四周裂缝、摇摇欲坠,或低矮窄小、阴暗潮湿,条件极差的住房与周围新建的安居高楼极不协调;长期与子女同住一起的,随着孙辈们逐个成家立业,两老由“正房”转入“偏房”,“夏天炎热冬天冷,遭遇阴雨端脸盆”成为他们晚年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过去居住周围自然条件恶劣的,或房屋早已倒塌,或现已成为危房,只好被迫外迁后租房生活。有的离退休后安臵在所在单位的,或子女无房与两老共同生活,几代同堂、家大口阔而住房面积紧张;或企业改制破产后,整体房屋长期无人牵头维修,年久后现已成为“屋外大下,房内小下;屋外不下,房内滴答”的状况;或参与房改所购住房被不孝儿女强占,两老只好出外租房居住,生活极不方便。

二、凸现新情况,剖析特困离退休干部的四个成因 由于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原因,造成特困离退休干部在广大离退休干部群体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综合分析,特困离退休干部群体的主要成因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因“差”致困。离退休干部虽有一定的离退休费,并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有的因经济状况差而导致基本生活处于困境状态。诸如有的过去子女偏多,配偶没有工作,青壮年时期只好“无偿献血”,年老后却缺乏“存血”,加之离退休时间较早,离退休费偏低,而随着物价逐年上涨,水费、电费、煤气费等各项支出逐年增大,造成生活质量不升反降;有的随着年事渐高,看病吃药的费用支出不断增加,他们即使享受一定的国家医疗待遇,但身患疑难病和重症病后,对于一些无可替代的特殊药、进口药、人工器官等超出报销规定范围的医药品或辅助器械的支出,基本依靠个人及其家庭解决,并且这种超出规定报销范围的医疗费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消耗了大部分离退休费,造成生活勉强度日;有的卧病在床或身体残疾,行为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影响正常生活,失能请保姆、住院请护工,而保姆的工资、住院的护工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造成生活日趋困苦;无论是回农村还是易地安家,他们当初或发有两三千元的建房补助费,或补助几百元的房屋维修费,或分文补贴尚未享受,实行房改时,既没补偿差额部分,也没增发住房补贴,因无外界“输血”,有的想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建住房来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却力不从心。

(二)因“弱”致难。无论是高龄、多病导致自理生活能力减弱,还是家庭帮扶养老功能日渐弱化,都导致离退休干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异常艰难。诸如随着有的离退休干部进入“双高期”,他们当中长年患病,而且患大病、重病、卧病在床的越来越多;加之身体长期伤残,自由行动受限,基本丧失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越来越多,日常生活随时需要有人照料。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身边无子女、老伴已去世的独居、空巢、孤寡家庭越来越多,基本生活无人照顾、疾病缠身缺少护理;有的即使老伴健在但身体处于衰弱期难以互助,子女虽生活在身边但因迫于竞争压力忙于生产、工作和事业,或自身逐渐迈入老年人行列,对父母的照料遇到许多困难,而居住社区大都不能提供“居家养老”最基本的家庭医生、老人饭桌、钟点工派遣等社会服务,同样面临着关照不够的问题。

(三)因“养”致贫。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离退休干部尽管自身生活消费支出仅占个人收入的极小部分,但因他们是家庭经济收入的“顶梁柱”,自己的离退休费要养活“大家庭”,家庭负担过重仍导致基本生活相当贫乏。诸如有的长期在一起生活的老伴、子女和孙辈等

家庭成员身患重病,大部分医疗费开销基本依靠他们的离退休费;有的家庭处于“4050”阶段以上的子女下岗失业,因年龄普遍较大,且不具备适合现代用人单位需求的技术条件,求职就业比较困难,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啃“老”,甚至三代同堂与父母共同生活,全靠离退休费维持;有的常年抚养痴呆、智障或严重身残的子女,甚至扶养照顾贫困或早亡子女第三代的基本生活和入学,造成经济压力加大。

(四)因“灾”致穷。离退休干部的离退休费大都用以应付日常生活还可以,可是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发生地震、火灾、洪灾、车祸等严重天灾人祸,就会导致生活穷困潦倒。诸如有的家庭遇到疾病、天灾等重大的家庭变故,遭受经济损失严重,致使本来就不宽裕的经济雪上加霜,虽说各地党组织也实行救助,但仅仅处于一种象征性的活动,从而造成住房困难,或陷入生活绝境。

三、构建新机制,帮扶特困离退休干部的四大对策 鉴于特困离退休干部类型多种、成因复杂的实际,要树立以人为本、特事特办的理念,采取单位尽责、财政支持、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办法,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保障机制相衔接、与家庭养老相结合“三位一体”的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模式。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分类建库,实行动态化管理。针对当前特困离

退休干部越来越多的趋势,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相关部门逐人入户排查摸底,准确、全面地采集信息;按照特困离退休干部的实际情况,区别困难类型,界定困难标准,建立包括个人姓名、家庭住址、健康状况、服务项目、联系电话等内容的特困离退休干部基本信息库;根据特困离退休干部不断发生变化的特征,要一年一核实,对经济状况改观的进行调整,将新增的特困对象纳入帮扶范围。通过实行动态管理,为实施特困离退休干部分类帮扶提供翔实依据。

(二)因需施策,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对照特困离退休干部信息库,把家庭负担过重、生活来源困难,患病卧床不起、生活照料困难,丧偶鳏寡孤独、生活自理困难等类型的特困离退休干部确定为重点帮扶对象,并根据实际需求给予不同的帮扶。一是构建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对离退休时间早、经济收入低,离退休干部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符合低保条件而没享受低保的,要将他们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家庭人均收入虽高于城镇最低生活标准,但因本人及其亲属长期患病就医、家庭突发事故、遭受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导致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同类市民或家庭的,要适当提供经济援助;收入虽能保障基本生活,但因行为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长期请人照料而造成生活贫困的,每年要酌情给予生活补贴。二是构建饮食起居关照体系。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理念,对居家养老的

特困离退休干部,在由政府拨款对空巢、独居、孤老等家庭统一安装应急门铃的同时,对那些失能的丧偶孤寡、空巢家庭的,或身体尚好但单身独居、年龄在80周岁以上、本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或虽与子女同住但身患一、二级严重功能性障碍的,凡自愿购买养老照料服务,当地政府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用“代币券”的形式,为他们提供雇请保姆、安排义工等家政服务补贴;对有房产而单身独居的,凡其他亲属具有扶助能力,又愿意义务承担扶助的,要通过当地组织与双方协商,签订亲属扶助协议书,并经司法公证,在被扶助对象百年归山后,由承担扶助义务的当事人继承遗产。三是构建医疗救护服务体系。要在定点医院办理特殊门诊病历,设立优先就医窗口、优先住院病床,方便特困离退休干部随时看病住院;要对瘫痪卧床的离退休干部出资购臵轮椅、氧气瓶、随身包等应急救护器具,免费安装紧急呼叫器,并设立家庭病床,定期巡回诊治,入户送医送药;在为易地安臵离退休干部每人每年预付一定数额的医疗备用金,解决他们就医垫付资金难题的同时,通过发放医疗补助、购买补充医疗保险、降低住院起付线、提高医疗费报销比例和控制年自付额等超常办法,确保特困离退休干部病有所医。四是构建宜居住房支持体系。对家居农村、改制破产企业和易地安臵的离退休干部,现无住房、或住房面积未达标、或住房条件简陋,要按照当地机关干部住房货币化补贴标准或房

改政策补贴标准,一次性发放购房补贴,支持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五是构建优惠政策扶助机制。对离退休干部家庭儿女具有就业意向和就业能力的,要积极牵线搭桥,做到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就业培训、优先推荐上岗、优先扶持创业;对特困离退休干部家庭孙辈上学按规定优先享受基础教育免费入学,对考上大学的优先给予贷款助学、民政救助、结对帮扶。

(三)提升质量,推行专业化介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空巢、孤寡、残疾等类型的离退休干部居家生活中的难事越来越多。鉴于这种情况,对生活不能自理、子女不便或根本无亲属照料,且个人又愿意过集体生活的,要资助他们入住老年公寓、敬老院等社区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机构既有专人护理,又配有医生,不仅一般大小疾病能得到随时治疗,突发大病也能及时送治,通过实行长托、短托和日托等形式的专业托养,从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因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入住养老机构,或受限养老机构条件难以入住,却愿意接受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而居家生活的,要协调养老机构把各项专业性的优质服务延伸到居家养老的家庭,坚持每天定时上门提供安全陪护和生活照料等服务。对难以或自身不愿入住养老机构、也不能享受养老机构提供的优质服务而居家生活的,要从衣食住行着眼,积极构建平台,把社区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服务项目引进家庭,依托家政公

司引进专业化护理人员,提供经过技能培训的小时工;依托各种专业服务网点构建包括日常生活用煤、罐装液化气和米、面、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体系。条件允许的社区,要通过建立条件一流的生活服务中心、设备先进的医疗保健中心、服务高效的物业管理中心,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保证特困离退休干部“吃饭不做饭,有病上门看,重活有人干,购物不出院。”在此基础上,要联系医疗机构为长期患病的离退休干部看病就医提供个性化服务,联系社区户籍民警为“空巢”和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离退休干部重点安全防护,联系社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权益保护。通过逐步在社区建立起生活、医疗、安全、维权等专业服务网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四)整合资源,开展社会化互助。帮扶特困离退休干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广、牵扯部门多,要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各方力量,用社会化的方式解决帮扶对象的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维权难等问题,努力形成联动互补的帮扶格局。各级组织、人事、老干等部门要根据管理权限,坚持每年初对特困离退休干部重新进行一次排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定期组织专人通过入户探望和电话问询的方式提供巡视服务,协调解决他们的所需、所求、所急。离退休干部所在单位要强化主体意识,通过在党员干部中实施“结亲”帮扶行动,落实定人、定时、定责、定项、定标的“五定”

责任制,以儿女之心、公仆之情,真心为帮扶对象冬送温暖、夏送凉爽、病送慰问、节送祝福,尽最大责任把组织关怀送到位。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每年列支一定数额的资金,建立“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基金”,对生活贫困的给予适当补助,对患重病负担特殊医药费沉重的实行医疗救助。卫生医疗部门要通过实施“爱心”助医行动,每年组织特困离退休干部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检查,详细建立身体状况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健康档案适时动态更新;将当地各大医院、药店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和享受优惠价格的条款制成医疗优惠卡,让特困离退休干部持卡就医、购药享受便利服务;为离退休干部发放印有本人姓名、家庭住址、主要病史、常用药品和联系电话等内容的爱心提示卡,以防不测;根据季节变化,经常提供健康咨询、康复指导和护理培训服务;建立重病卧床、外出困难离退休干部优诊制度,坚持诊断、治疗、送药、护理、保健“五上门”。民政部门在将符合城乡低保政策规定的特困离退休干部家庭纳入低保范围的同时,要对遭遇天灾人祸等家庭变故的及时给予困难救助。房管部门要通过实施安居扶助行动,协助无住房的特困离退休干部联系廉租房或购买经济适用房。劳动保障部门要通过实施春风就业行动,对特困离退休干部家庭子女建立再就业培训档案,制定再就业培训计划;依托就业服务中心、职业学校等培训基地,免费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优先提供就业

信息,创造就业岗位。工商、税务等部门对特困离退休干部子女自主申报、自我推介创业项目的,要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创业走出家庭困境。教育部门要通过实施春雨助学行动,对特困离退休干部家庭孙辈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对口学校减免学杂费;对考入大专院校深造的,协调有关单位贷款助学。司法部门通过实施法律援助行动,建立特困离退休干部权益维护站,开设法律服务咨询热线,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下载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离退休特困人员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困帮扶协议书

    特困儿童关爱帮扶协议书 清流县实验幼儿园 一、指导思想 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让家庭困难的孩子能更好加入到幼儿园学习中,在温暖的......

    关于建立健全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机制的调查报告(合集五篇)

    关于建立健全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帮扶 机制的调查报告 中共双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胡雅庆 老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有功之臣,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优先并着力解决......

    困难党员帮扶机制问题调研报告

    当前,在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仍有一部分党员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切实解决这部分党员贫困问题,是各级党组织尤其是组织部门的职责之一。......

    特困人员供养

    特困人员供养 特困人员是指那些?给特困人员提供那些供养? 根据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规定,特困人员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

    调研报告-关于离退休党员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离退休党员情况专题调研报告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为了更好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了解广大离退休党员日常生活情况和对组织生活的意见建议,故开展此次专......

    特困家庭妇女健康检查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靖江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等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二轮特困家庭妇女免费健康检查的通知》靖妇儿工委办【2013】4号文件,江阴园区办事处131名特困妇女于2013年12月23日2......

    部队重点人员帮扶机制(精选5篇)

    “重点人员”教育帮扶转化机制 “重点人员”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发生事故、案件和严重违纪问题的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重点帮助、教育和防范的人员,通常指以下四种......

    帮扶调研报告(上传)

    ***挂钩***帮扶工作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文件精神,按照***关于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月*日,***同志带领局有关科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