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
作者:赵建猛
来源:《华东科技》2013年第07期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对如何加强对项目法人、施工、设计及监理单位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对策
第二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浅析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浅析
1、项目实施前存在不少问题
许多工程在招投标中,委托没有资质或低资质的单位代理招投标,从而使低资质或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违规操作,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部分工程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另外,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同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监理单位相互隶属同一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其中有监理单位归属项目法人、设计单位管理的现象。有些监理队伍人员不足,素质较低,部分人员无证上岗;监理工作不到位,比较突出的是作假账,不该签单的签单,应该核实的不去核实。部分工程项目设计前期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低,不能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因素考虑不到位,设计质量不高,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1.1 质量监督检查不力稽察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威慑能力不够;稽察整改到位率低、监督力度不足。部分地市质量监督机构还没有完全独立建制,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定性还不明确,质量管理职能责任不明,质监人员不足,监督缺乏规范统一的工作程序,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存在监督机制失灵的现象,质量检测工作有待加强。
1.2 验收工作不规范由于建设项目数量很多,存在着按照正常程序进行验收的项目不多的现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往往分部工程验收不及时,从整体上影响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进度。
1.3 工程资金水利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事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必须管好、用好水利建设资金。但是,在许多地方存在地方配套、自筹资金难以落实,下拨资金层层剥皮,乱支乱用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另外,也存在着工程多次转包的现象,使得工程的实体资金大量流失,进而造成大部分施工企业在为了保证其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偷工减料。
2、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2.1 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水利管理观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使其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变过程。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实现水利现代化,使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从观念转变上抓起,即从单纯的传统建设管理理念过渡到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管理理念。
为了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代化,管理者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自觉树立现代化水利建设管理观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当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工作上,促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同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要树立全面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以水利建设工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为最终目标。
2.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依法规范项目法人职责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真正把工程建设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同时全面落实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个人,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扭转工程当事人置工程质量于不顾的态度,杜绝工程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现象发生。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主体,对工程项目建设负总责。应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法人基本条件的要求和管理,建立对项目法人建设行为的考核管理制度,规范和约束项目法人的建设行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扎实执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
2.3 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强化质量监控工作监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监理工作对工程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精简职工队伍,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使这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按照定编、定员、定责、定岗、定薪的要求,吸收文化水平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到监理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知识才干,同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水平。其次,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监控。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同时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工序一律不得验收通过。
2.4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首先,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做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选派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懂经济、业务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对执行人员进行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的执行合同,变被动执行合同为自觉执行合同。加强合同管理控制,杜绝转承包现象。
2.5 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认真做到零事故率。
2.6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凡是质
量不合格的、工程进度未按要求违反合同条款的,可以拒绝付款,同时切实落实质量保证金制度。
3、结语
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我们应该开拓视野,不应局限于管理的技术手段和体制制度层面上,而且还包括管理者的素质水平、思想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只有全方位、多层面地把握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代化方式,与时俱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完善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三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
中共滁州市委 滁州市人民政府
(2012年1月 日)
滁州市北临淮河、南近长江,中部是江淮分水岭缺水地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复杂的地理、气象条件决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是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基础保障。目前滁州已建成大中型水库50座,接近全省大中型水库总数的二分之一;建成小型水库1156座,占近全省总数的四分之一;建成河湖堤防1805公里、泵站工程3195座、水闸工程285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35处等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2011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六年增”,总产量达88.1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
一、水利改革与发展取得新突破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市县两级全部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实施意见》,明确今后10年,市县两级财政年平均水利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市财政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少于800万元防汛抗旱工作经费,并逐年增加。建立了“6+1”的责任机制,即实行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管、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河道采砂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农田水利建设与小农水工程管护县长负责制。
市政府以文件明确相关部门贯彻两个1号文件工作分工和任务,市监察局牵头成立“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推进工作落实。
(二)水利工程建设成绩显著。2011年全市水利工程投入38.6亿元。开工建设滁河防洪近期治理、淮河入江水道安徽段高邮湖大堤加固等一批较大规模重点工程;完成淮河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和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中型水库加固完成3座、开工3座;小水库加固完成105座、开工155座;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2个河段、正在实施4个河段、近期开工5个河段;建成50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34.12万农村人口和 2.96万农村学校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农村水利工程快速推进。2010-2011水利兴修我市8个县市区有6个获得江淮杯奖项,获得奖金合计2100万元。2011-2012水利兴修,省下达我市的指导任务是4800 万方,我市下达各地的计划任务是7270万方,占省下达任务的152%,占去年完成3300万方的220%。截至目前,已完成土方7664万方,完成任务的105%,是省下达任务的160%。完成塘坝扩挖5500面,沟河清淤345条,小型泵站技改2975千瓦,乡镇水利站新建和完善33处。
(四)水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在2008年底全市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投入,市县两级财政“两费”额度由2008年的4071.9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6154万元,年均增长10.8%,呈现了体制顺、机制活、服务优、运行高效的新局面。
二、创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
(一)健全组织领导新体制。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组、投融资组和效能督查组,各县市区均成立了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统筹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市委、市政府在《2011年滁州市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中,把水利改革发展工作列入对县级政府目标任务考核,赋予5分权重。
(二)建立新时期水利工程项目工作新机制。抓住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和中央、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政策机遇,紧盯水利部和省水利厅项目动态,依托全省、全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市政府及时制定了《滁州市“十二五”及2012年水利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市县项目联动的行动指南。要求市县两级以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协调领导小组为指挥平台,一是梳理出在建工程完工一批、争取新立项并开工建设一批、拟上后续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一批的任务单;二是逐级分解落实项目任务内容、责任单位、时间节点要求,实行挂图作战、流程推进、定期调度;三是财政部门落实项目推进的前期经费和地方配套资金;四是整合发改、财政、水利、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力量,全力以赴共同服务于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三)强化在建项目建设管理。落实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主的四项建设制度,将安全、质量、进度、廉政责任落实到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市政府严把项目法人组建关,对治淮工程、中型水库加固、滁河治理等项目以市组建项目法人,实行统一建管;严把施工安全关,对安全实行项目法人、水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层层负责;严把资金关,以市组建项目法人的实行报帐制,对项目资金实行分段管理,相互约束,财政、审计跟踪审计;严把廉政关,所有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一律进入省水利厅和市政府招投标平台市场化运作,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规定项目法人不派员参加评标,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要求将廉政协议与承包合同一起签定。
(四)完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益性工程,要能建得成、管得住、长受益。我市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全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标准化建设、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公益化服务的“六化”模式,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实行“农村供水城镇化,镇村供水一体化”,突破城乡不统筹的发展壁垒;二是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招商引资,突破政府投入不足瓶颈;三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利用水库水源建设适度规模的供水工程,突破水源不足的制约; 四是创新建设与管理同一主体体制,突破建管分离带来的管理弊端。
为了确保工程长期受益,我市在建后管理上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体制与机制。一是建立县级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管理总站,为全额拔款事业单位,隶属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二是设立县级饮水安全建后运行维护基金;三是制定水质监测检测保障制度、制定并落实供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四是提高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管理水平。
三、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抢抓机遇,继续争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支持。2012年是水利工程大建设的重要一年,我市将抢抓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加快推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全市将继续实施滁河防洪近期治理、淮河入江水道安徽段高邮湖大堤加固、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等治淮项目;开工建设池河防洪治理及汊河闸加固工程,开工建设6座中型、15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中小河流治理近期项目;解决30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5个小农水重点县和2个项目县建设;清淤扩挖农村塘坝5500面、整治农村河沟300条;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一批农村泵站改造、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全面完成乡镇水利站建设任务,积极推行村级水管员制度;加快推进江巷等4座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水闸、2013~2015年中小河流远期治理、大中型灌区及泵站、小水库加固、标准化农田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日上马建设。
(二)突出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水利和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基础,要着力解决好为农业、农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防洪、灌溉和排涝问题,我市要在以下农村水利方面再给力。一是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对县级农田水利规划进行再修编;二是加大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三是在对已有的小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和塘坝扩挖的同时,再修建一些小型蓄水工程,尤其是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四是通过对农村沟河清淤、农村集体泵站更新改造,进一步提高圩区的抗旱和除涝能力;五是下达各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行整村推进、集中连片治理,为在其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形成水利基础;六是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为工作平台,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江淮分水岭治理、扶贫、库区移民后扶持以及财政“一事一议”奖补等项目资金,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办法来兴办区域性农村水利工程;七是市县两级设立农田水利专项资金,不拆不扣落实省水利新十条中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经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定;八是加大市县农田水利奖补资金额度,激励各地深入持久的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直部门的支持下,我市在水利改革发展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距 离治水兴滁、兴水强农的要求还很不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市水利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将借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东风,全面贯彻会议精神,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继续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加大水利投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实现滁州市“三农”工作新跨越。
第四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建设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建设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档案管理,开工管理和验收管理工作等。
第五篇:浅谈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及管理
浅谈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及管理
现如今乡镇组织建设的水利工程多以小型为主,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工程施工常常不规范,质量管理不重视,其做法多数欠妥。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不能因小而不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总结几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我认为应该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前期工作
1、在确定要建设的工程项目后,直管领导要充分予以重视,要有专门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单独行使工程建设管理职能,完善工程管理制度,责、权、利明确,保证管理队伍有效、有序的运作。通常这个机构有乡镇水利部门负责。
2、认真抓好工程招投标工作,施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选好施工单位是建设优质工程的前提。为此,必须认真抓好工程项目的招标承包工作,选用那些素质好的施工单位参加工程建设。
3、乡镇水利部门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所以应有相关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聘请相关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
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
二、施工过程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出优质水利工程。具体说来,施工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一些环节:
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规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执行。
2、监理是代表国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依法享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权力。所以要实行工程监理制,并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反施工程序或质量不合格,监理有权责令其停工、返工。
3、成立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组成的质检组织,由建设单位负总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所设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及施工文件的填写和编制,并及时向质检组织汇报质检情况。每项工程及施工各阶段都必须履行相应的手续,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4、因水利工程主要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对水工建
筑物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所以施工方需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5、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不同,它有很强的季节性,所以水利工程施工与自然环境、天气情况关系密切,须要把握时机,合理安排计划,精心组织,及时解决施工中防寒、防雨、防洪、渡汛等问题,保证质量的同时以策安全。
6、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做好“三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两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组织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
三、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建设项目施工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工程从开工到完工各个方面的总结。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要会同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单位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取得竣工合格资料、数据和凭证。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审查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验收情况。
2、听取各有关单位(设计、施工、监理等)的工作报告。
3、审阅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的情况。
4、实地察验工程并对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工作和工程质量、试车情况等做综合全面评价。
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是项目建成并试运行合格后,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检查和认证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事后监督,因此需严谨认真对待,决不能走过场。
四、结语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其外表形态正逐步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乡镇小型水利工程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在注重工程质量要求的同时,也应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并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在发挥水利工程应有作用的同时,也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惠山区玉祁街道水利农机服务站
沈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