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分析并论证了农产品流通关键在于市场的建设,从而对农产品的供求规律及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的基本构想和对策。
关键词:市场建设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供求规律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简单来说,农业产业化就是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从表面看主要侧重于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的生产、加工,但从本质上来说关键是产品的销售及其市场建设。论文百事通
农产品最终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市场需求又反过来影响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向。所以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验来看,凡是市场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比较顺利,如山东潍坊、寿光等市县。目前,以市场建设引导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市场建设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道路。这种模式不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有效的联结方式,一头联结国内外市场,一头联结生产基地和千家万户,引导和帮助小农户进入大市场。使小农户得以组织有序地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而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各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报酬率,从而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市场化进程。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延伸到储藏、运销、服务等领域,带动乡村劳动密集型二、三产业,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重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产品市场的建设,是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市场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带有全局性的、完整的市场农业发展的关键。
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特点
农产品由于生产的季节性、供给的集中性和生产的周期较长,其供需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农产品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一般供给弹性较大,而需求缺乏弹性,即农产品价格越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越高,产品的供给量就越大,但需求却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价格的波动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农产品本期的产量取决于上一期的价格,而本期的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生产到上市都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在生产过程未完成前,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这就是目前表现出的当一种农产品价格上升,农民马上一哄而上的局面,导致价格下跌农产品销售困难。我国目前的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农户经济为主体,单个的农户行为很难对市场做出预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户的生产安排往往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预期未来的收益,往往陷入经济学中的“蛛网困境”。产量增大,收入减少,生产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出现
“卖难”现象。如2002年棉花总产大减,种植面积41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63万公顷,总产减少7.5%,主要原因是2000年棉价较高,导致2001年种植面积大增,棉价大跌造成“蛛网循环”的结果。虽然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已意识到这种波动的特征,并试图做出相应的调整,但实践中仍是依据主观经验做出判断,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再加上销售渠道不畅,农户面临着极大的市场风险。造成这种情况关键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没有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从产品进入市场形式来看,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最终消费品,通过流通流域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如蔬菜、水果、鸡蛋等。这一类产品流通是一个主要环节,但大多数农户仅仅是个生产者,并不直接从事流通,很难把握市场反而依赖市场,因此他们很难得到流通环节的利润,所以在这方面农民需要市场,更需要以组织的形式实现生产和流通结合。另一种是农产品经过加工和流通再进入消费领域,这一种的农产品占了绝大部分,如主要的农产品粮棉油以及一些特色产品。在这方面,农民不仅依赖市场流通而且依赖加工企业,但他们却很难得到产品增值的部分,而且往往来自于这些行业的价格打压。就其以上分析,农民或农户往往是市场的牺牲者,即使粮价上涨,他们作为生产者往往未必能得到好处(现实情况是,粮价一上涨往往伴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从而抵消了粮价上涨的好处),而一旦价格下跌所有的损失都由农民来承担。究其原因,关键是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相脱离。所以加快建设农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百事通
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战略构想
由于农产品自身生产的特点和产业化经营决定了其必然与市场相连,不仅担负着产品交换而且具有调节生产的功能。目前全国农产品出现了过剩,农民收入增幅下降。所以市场建设是产业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步骤,较好的市场环境可以及时的把市场需求信息和供给状况反映给生产者和农户,目前加快农产品市场开发和建设就是通过开拓和建设市场,运用营销手段把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销售出去。农产品市场建设主要包括产地市场、销地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与中转市场建设,目前最主要的是重点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在内涵和服务上巩固提升销地市场、培育建立农产品集散与中转市场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目前,在市场服务中已形成了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大型超市和零售并行的市场流通体系。市场建设已由规模扩张发展到内涵提升阶段。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整合和提升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总体效益
农产品市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专业化、规模化、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必须整体策划,以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从产业的发展出发,整合、提升现有的各种市场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一批大型的现代化中心批发市场,对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重组合并。对市场的各种功能、设备、信息、服务等按要求重新配置和设计,使农产品交易成本更低,流转更快。在市场建设布局上要体现: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很快形成集粮食仓储、加工、批发、信息四位一体的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规划布局合理,要具有粮油、果菜等交易区、仓储区、综合服务区;市场功能完善,市场建设要具有展览展示功能,满足新品种的陈列与宣传、以及具有检验检测功能、电子商务与信息收集功能、物流配送功能等;同时完善市场规则和准入机制等;总之,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
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我国农产品市场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的主体体系,但在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单个农户已成为
市场的主导力量,相对于专业流通组织来说,农户在收集信息、组织商品流通、质量检验、交易谈判等方面往往不具备优势,自身的利益难以维护。但农户作为市场流通的主体是由当前的家庭经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这是难以改变的,所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是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现实选择。
建立和发展农户供销合作组织。农户合作组织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和发展趋势。通过农户合作组织把众多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增强进入市场的实力,这是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的基本形式。农户合作组织如农民协会、行业协会、农户运销联营组织等,通过组织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培养和发展公司制的流通组织,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企业性的流通组织自身有较规范的组织管理和销售系统,企业通过产销合同的形式把农户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形成企业稳定的货源基地,形成大生产(基地+农户)与大流通的对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与流通的不同分工所带来的好处。延长批发市场的业务功能
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交易的服务功能主要是:交易场地、磅秤租赁、中介服务,有的采取了统一司磅、统一开票结算的方式,实行现货对手交易,这些只满足了客商交易的基本需求,并没发挥市场的整体功能。目前应在完善这些基础服务的同时,创新交易方式,引进拍卖交易,代理配送,期货交易,网上交易,委托交易等。其中拍卖交易应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方向,也是国际上规范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普遍方式。同时,由于农产品多种多样性,产地批发市场一般应是专业性的,但销地批发市场应尽可能办成综合性的。而且向流通领域的纵深延伸,与大型超市、大型零售市场、城市集贸市场甚至集体消费单位联网互通,组货配送,减少环节,降低成本。
采取市场与生产相结合的营销策略
制度建设是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前提。农产品市场建设中应坚持市场全面开放,严格准入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市场约束机制和市场规则,实行标准化管理;发展农产品加工,加快农产品转化和增加附加值。具体的营销方法和途径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为市场建设提供了基础。通过形成品牌、宣传品牌、提高质量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市场建设,形成市场规模和扩大消费群体。把创造特色产品和特色市场结合起来,有了自己的品牌和产地标志,实际上就等于提高了农产品和市场的竞争力。
调整农产品竞争策略,坚持市场与生产的对接 企业应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安全、营养价值。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的追求由数量型开始向营养、安全方面转变。企业应把握市场需求规律的变化,在质量上下功夫。因为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已上升到质量、服务和品牌的竞争。
正确定位农产品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 选择农产品营销的目标市场,首先要对某类或某种农产品进行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估计当前和未来的市场规模,并对农产品营销市场进行细分。根据细分变数划分出的农产品细分市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还需看农产品细分市场是否具有足够的购买力、农产品市场规模是否可以盈利、农业厂商是否有能力进入所要选定的农产品市场。农业厂商选定了农产品目标市场,还要为营销的农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根据不同消费者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实行差异性营销策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只有农产品及加工品立足市场、占领市场,才能顺利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又要不断研究市场,顺应市场、开拓市场,使农产品顺畅地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其价值,这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求。市场越大越稳定,配置资源的效率就越高,对农民的带动、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参考文献:
1.寇平君.构建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的建议和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2.8
2.卢建锋.论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经济问题,2003.4
第二篇:浅析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斌斌 巩秀霞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式,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对策思路,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信息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科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定义
农业产业化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会面面俱到,会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很多方面不能达到理想化,但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形势的发展势不可挡,是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所以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慢慢完善。农业产业化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了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展,秉承“科学创新、服务敬业、倡导绿色、促进生态”的经营理念。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近几年调整的确形成了良好的格局,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配置趋向合理,多化和专业化虽发展较快,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相适应,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毕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调整所要达到的目标已远远超出一般性的阶段要求,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从经济社会深远层次上看,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是一场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包含了农村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其深度、广度及其对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未来命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
2、由生产型组织结构转变为多元主体自由联合的新型产业组织构
3、由传统的技术结构转变为现代技术结构
4、农村由单一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三、农业产业化推进中的阻碍及解决办法
1、土地流转难,规模经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行分散的农耕模式和小农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目前制约我区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土地流转机制推行较慢。尚未建立专门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与中介组织,没有形成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对土地流转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理,农户之间无序流转,致使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土地纠纷。
(2)农村农田利用率较高。由于大多数的土地都由劳动力较弱老一辈和妇女的人照看大多数劳力只是农忙时务农,种植一些基本的经济作物和粮食蔬菜供自己使用,土地仍是农民粮油的重要来源,导致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出让土地的可能性降低。加之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更加
手中的土地,致使土地流转、集中生产、经营难度加大。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首先必须要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建立监督管理制度。而我市针对土地问题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如《关于推行农村非耕地资源使用权拍卖的意见》,政府对此也制定了农林业向郊区转移的策略,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2、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不明显,未形成品牌意识。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要形成一个有机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批量的产业系统,因此需要有主导产业,有主导产品,有精品名牌。为此,要进一步加大调整结构的力度,加大基地建设的规模。今年以来,市农委和农口各局加强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和服务。
目前,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制定全市农业产业化整体规划布局,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蔬菜、渔业、林果业等九大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业创造和扩张无形资产,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牌精品不多,创造自己的精品、尽管如此,各个地区还需强化品牌意识,争创精品名牌。强化品牌意识可以为龙头企树自己的名牌是直接关系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挖掘自己的潜力,从科技含量、产品加工、产品装璜、媒体广告等方面多做文章,不断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少,与大型企业企业未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四、小结
以农民合作社、农民、企业构筑农业产业化主体,以现代物流、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市场流通方式为先导,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门店和超市为基础,就可以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若三者能建立一个专业的大型交易市场或交易平台,并且与科研机构结合,技术有偿交易,已达到技术共享的目的,在销售渠道稳定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销售则将处于竞争化、公平化,农民的收入将得到能好的保障。
第三篇:×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情况汇报
×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情况汇报
×市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情况汇报2007-02-18 09:45:18
×市地处鲁东南,总面积平方公里,处乡镇(街道),个行政村,万人,年撤县建市,是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
×历史悠久。汉代置县,宋代称密州,是密州州治所在地。宋代大文豪苏轼曾任密州太守两年,在这里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千古绝句。×名人辈出。上古名君“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春秋七十二贤之一的公冶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清代体仁阁大学士、宰相刘罗锅刘墉等都是×人。在近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了王统照、臧克家、王愿坚、陶钝、崔嵬、李仁堂等一批文化名人和电影表演艺术家。党的“一
大”代表、××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也诞生在这里。×又称“龙城”,地下恐龙化石蕴藏丰富,被誉为“世界之最”的鸭嘴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
改革开放以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农业上探索推行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工业上在全国率先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而推进”四扩一调”和企业组织形式升级,加快了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力实施为民服务联动工程,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全市经济从年到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到年又实现了第三个翻番。某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在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列百强县(市)第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岚清、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吴仪等领导人先后到×视察。
×是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推行农业产业化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年到年,全面推行“大包干”,农业产业化开始萌芽。第二阶段,年到年,组织开展商品生产“大合唱”。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商品流通,产业化开始发育。第三阶段,年到年,推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开始形成。第四阶段,年至今,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农业国际化。基本做法是: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领导方式,象抓现代工业那样抓农村经济,依据市场导向,确立主导产业,划分经济布局,狠抓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把传统农业纳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轨道。工作中,主要抓了四项关键措施。
第一,抓龙头,带动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首要环节。我们坚持“大、高、外、强、多”五字方针,不断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大,就是大规模。坚持上就上个大项目,建就建个大龙头,抓就抓个大产业。目前,我市外贸公司、得利斯公司进入全国重点扶持的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得利斯公司某年投资亿元,新上百万头生猪宰杀加工项目,年可生产冷却肉万吨,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带动农民增收亿元。某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今年又投资亿元,新上万吨高档肉制品加工项目。外贸集团公司目前拥有亿元资产、万名职工,是全国最大的肉鸡、玉米淀粉、天然色素加工出口基地。公司连续九年实现利税过亿元,跨入全国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被评为全国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全国食品工业强企业。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高,就是高起点、高质量、高档次。不管是新上项目,还是老企业改造都坚持高水平。近几年全市引进的生
猪宰杀、熟食加工、色素提炼、蔬菜冷脱、种鸡孵化和饲料加工等设备,都是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外,就是龙头外向,产品外销。在龙头企业建设中,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齐打,重点瞄准国际市场,提高农业外向度。外贸集团公司与世界强的美国泰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投资万美元,新上熟食加工项目,年可加工转化肉鸡万吨。桃林乡与日本住友株式会社合资万元,新上粉丝加工项目,年可加工转化杂粮万吨,产品全部出口。目前全市建起多家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出口产品达到多个品种。强,就是强带动、强辐射力。如外贸公司在肉鸡生产上对农民实行“四到门、三赊销、两公开、一结算”鸡雏、饲料、收购、技术服务到门,鸡雏、饲料、药物赊销,收购价格、各环节利益公开,售后统一结算服务方式,带起万户农民养鸡,户均年收入万多元。去年以来,针对禽肉市场波动大、出口难度增加的实际,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制订了冻鸡
出口困难熟食补、肉鸡主导产业损失多元化经营补、出口市场不好国内市场补,以及肉鸡生产规模不变、支付农民价格不变、全方位服务不变的“三补三不变”应对措施,有效化解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去年全市饲养肉鸡多万只,农民只鸡收入平均元多,高的达元。多,就是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展龙头企业。仅肉鸡产业,我市就有外贸、和生、万年三家大型龙头企业。全市各类加工龙头发展到多家,年加工能力万吨,其中粮食万吨,畜产品万吨,蔬菜近万吨。一些大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如肉鸡,年加工出口万吨,占全国对日出口总量的%;年加工淀粉万吨,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色素年加工亿克,占全球饲料级黄色素总产量的二分之一;黄烟年加工出口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六分之一;得利斯低温肉制品年生产能力万吨,产销量连续多年列全国第一。
第二,建基地,夯实产业化的基础。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引导各龙头企业加强与镇村两级和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的合作,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带动农民走向国内外市场。近几年依托龙头带动,以优势产品、名牌产品、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建起了万亩粮食、万亩瓜菜、万亩黄烟、万亩花生、万亩果品、万亩大桑的种植业基地和万只肉鸡、万头生猪、万只羊、万只兔、万只蛋鸡、万只特种动物的畜产品基地。形成了肉鸡、生猪、黄烟、桑蚕、粮油、果品、蔬菜、万寿菊、茶叶等十二大主导产业,其中粮食、烟叶、肉类总产量进入全国百强,是国家和××省确定的粮食、主料烟、生猪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适应国际化大趋势,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由农业、畜牧、技术监督等部门,参照国际、国内有关标准,制定
了肉鸡、生猪、黄烟、大蒜、辣椒、茶叶等主要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其中肉鸡、黄烟质量标准体系及操作规程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和推广,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种植业,规划建设了农作物良种繁育区、蔬菜示范区、烟草栽培烘烤标准化示范区等标准化示范基地,引进并推广国际先进的无立柱大棚、日光温室大棚和无土栽培、蔬菜工厂化育苗、种苗脱毒、气体施肥等高新技术。畜牧业,以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为契机,改革传统饲养方式,实行标准化规模饲养。仅去年一年就改造标准化鸡场多处,新建规模化养鸡场多处。今年,我们还在昌城镇创新建起了集种养标准化生产于一体的温室生态大棚多个,成为我市第一处优质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外贸公司肉鸡标准化养殖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得利斯公司生猪养殖宰杀区,被列为××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的
猪肉产品被授予××省政府质量奖。我市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三是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首先,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合同基地。让龙头企业与农户签定合同,参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其次,鼓励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自属基地。把生产基地变成企业第一车间,让农民进来打工,变为产业工人,完全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生产,真正建立起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标准化生产新格局。外贸公司已建起自属鸡场个,饲养规模万只。四是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力度。市里投资多万元,引进国际一流检测设备,建起了农产品和畜产品两个检验检测中心,对农畜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各乡镇(街道)成立检测站,加强对本地区的农畜产品检测;各龙头企业引进设备,成立检测机构,对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检测,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联通、及时高效 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实行农资准入制度,从源头上确保了农产品安全。五是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依靠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多个。全市农产品基本达到了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创出了一批名牌。除得利斯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外,“尽美”牌冻鸡、仁木面食、中康蔬菜、喜庆面粉、×烤烟等,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抢手货。全市有多种农产品销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农产品出口创汇亿美元。
第三,拓市场,扩大发展空间。一是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块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教育引导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竞争力。市外贸公司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在国内主要大中城市建立了多处直销点,并与肯德基公司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每年内销冻鸡万多吨。去年,我们针对北京
市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际,组织龙头企业赴京参加放心食品产销对接活动,仅天时间就签定销售合同亿元,较好地推介了×产品,开拓了市场。二是坚持市场多元化,站在全球搞营销。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南北美、欧共体、非洲等新兴市场,构筑多元化、多口岸的营销格局。外贸公司主导产品由日本一个市场扩大到新加坡、沙特等近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在国际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农产品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三是抓好市场龙头建设。建起一个市场,就可带起一片基地,兴起一个产业。全市各类市场达到处,其中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处。投资亿元建设的龙海水产品城,年交易额亿元,成为江北最大的“旱地码头”。皂户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年吞吐量万多吨,交易额亿元,是我省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四是狠抓了产品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附加值。引导龙头企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坚持一上一个系列,实行由粗到
精、从主产品到副产品、从正品到下脚料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外贸公司的肉鸡,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多个规格品种,平均价格比胴体鸡提高了一倍多。近年来,还根据国外技术壁垒提高,出口难度加大的新形势,将熟食品年产能力扩大到万吨,较好地避免了市场风险。今年月日本封关后,在全国冻鸡市场普遍萧条的情况下,外贸公司依靠熟食品稳住了脚跟。—月份,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出口创汇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第四,搞服务,协调好利益关系,保证产业化健康发展。主要协调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龙头与基地的关系。龙头与农户全面推行了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双方签订产销合同,并经公证机关公证,以法律形式明确界定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对龙头和基地的双向约束,使双方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近几年,在肉鸡、蔬菜出口市场疲软和遭受自然
灾害的情况下,龙头企业把加工经营环节的部分利润让给农民,给农民适当补助和扶持。象外贸公司,近两年每年补助农民养鸡的资金都在万元左右。二是龙头企业之间的关系。坚持谁建基地、谁提供服务、谁收购产品的原则,通过适当划分“势力范围”,防止了少了抢、多了撒手不管的问题。三是龙头企业与配套服务单位的关系。总的原则是,分工协作,有偿服务,由龙头企业向有关单位支付服务费,从而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保证了产业化健康发展。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收到了明显效果。一是加快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产业化经营,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了“龙头围着市场转、农民跟着龙头干”的新格局,克服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全市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连接了多万个农户,把农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卖难”的矛盾。同时,产业化还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了比较效益。
全市的农产品得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率达到以上。二是加快了经济结构优化。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去年我市一二三产业比例调到::。在农业内部,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某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三是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业化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目前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全市万名农村劳力,有万人搞加工,万人搞流通,万人搞种养,万人搞劳务输出,形成了多元化的就业结构。四是调动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素质。目前全市农民技术员发展到多人,有万多人获得了“绿色证书”。
第四篇:钦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市场)
钦州市农业产业化扶贫探析
刘幸福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也会使得农业人口增加收入,进而达到扶贫的目标。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形式比较多,比如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生产基地带动型等。钦州市农业产业化扶贫可以采用以村为单位成立股份制产业公司,以乡镇为单位成立产业集团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发展农业和使农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高农业人口生活质量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扶贫
农业部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是“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利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和提高劳动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的大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业人口的经济收入,是有效和长效的扶贫方式。
一、农业产业化的形式
在农业产业化实现形式方面,曹俊杰、王学真根据发达国家、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经验,将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形式归纳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生产基地带动型等五种类型。除了,曹俊杰、王学真归纳的五种类型外,农场和庄园式农业生产也是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形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带动型一般是由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带动与福射力较强的生产或流通企业作为龙头。龙头企业通过和当地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吸引当地农户参加到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农户负责在龙头企业的指导或计划下进行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则在农产品加工销售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龙头企业带动的实现形式最大的特点是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相关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
2.中介组织带动型
中介组织一方面与大公司或农产品批发商相联系,一方面与农户相联系,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这些中介组织发挥强大的功能,不仅积极组织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来,还代表中介组织中的农户与外界进行合作,维护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的利益,这些中介组织主要是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等。3.生产基地带动型
生产基地带动型的农业产化化实现形式指优先建立生产基地,通过生产基地的专业生产发挥示范效应,吸引广大农户进行农业产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生产基地带动型的农业产化化实现形式都会建立高新技术园区或农业专业生产基地,对生产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从而最终发挥技术园区与专业生产基地的福射、带动与示范作用。这种形式又可简称为“基地或园区+农户”或者“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4.专业市场带动型
这种组织形式主要是通过专业市场或批发市场作为纽带,带动市场附近区域的农户发展有较大市场需求量的特色农产品或主导产业,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起来与市场进行对接,从而推动农业的专业化与商品化发展,其中,专业市场与批发市场处于中心地位,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作用强。这种实现形式又可简称为"市场+农户"模式。
5.农业科研机构带动型
这种农业产业化化组织形式一般是由农业科研机构或技术推广机构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与产后的一条龙服务,必要时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从而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实现形式又称为“科研与技术机构+农户”模式。
6.现代化农场
农场和农庄本身就是产业化经营形式,现代化农场是指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销售专业化,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现代化农场农业,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村已经实现机械化的大部分基础作物和正在实现机械化的部分经济作物,在规模化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一方面,由于当前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逐渐转型而导致的农村剩余中老年劳动力生产劳动能力的低下和可用耕地的大量空置,以及由于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的低效率,为现代化农场农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且现在部分东部沿海农业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现代化农场农业的雏形。另一方面,现代化农场农业不仅为劳动力结构转型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创造“双重收入”来增加收入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又突破了由于以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的低效率而使中国农业无法赶超美国农业的“瓶颈”。
二、钦州市农业产业化扶贫新思路
农业产业化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的最佳路径是村企结合模式,就是村既是企业,企业也是村,村长又是董事长,村民既是股东也是农业工人。
1.以村镇为单位成立农业股份公司
首先,以村为单位成立股份制农业经营公司,借国家农村土地自由流转东风,农村贫困户以承包田使用权入股,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农业人口除了以承包田使用权入股外还可以出资增股,总之土地集中到公司统一经营。公司董事会选出的董事长担任村长,既村长也是董事长。中共村党支部也是公司党支部,支部书记按照宪法和党章党规由选举产生。原来村民变成股东和农业工人,公司设有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销售部、监察部、安全部和工会、妇联等部门。
以村为单位成立农业公司后,再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农业产业化集团,集团由镇下辖村成立的公司联合组成,农业产业化集团设有董事局和董事局主席,设有党委,党委书记可由中共镇党委书记兼任或者由分管农业的镇党委副书记担任。产业化集团设有技术部、信息部、市场部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2.农业产业化集团的运作
农业产业化集团根据市场信息和技术情况统筹安排和指导下属各个产业化公司生产活动,产业化公司在产业集团的指导下结合本村的实际,比如土质情况气候水文情况等确定自己的生产,全村的土地等农业资源统一管理统一部署。产业公司的生产采用现代农场经营模式,由采购部负责生产资料和农资采购,生产由生产部负责,农产品销售由销售部负责。
从2008年开始,广西就以自治区政府名义评选、命名“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通过强化资金扶持、引导村企对接、抓好领头人培训、探索政银社合作等措施,鼓励“一村一品”发展。农业产业化集团可以借鉴这一宝贵经验,根据下辖个村级产业公司的实际,有资源优势的发展品牌农业,无资源优势的发展农产品加工创造,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后的品牌产品。总之,在产业集团的指导下产业公司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开展多种经营,用管理现代企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产业化进程中农业贫困人口脱贫路径
以村为单位成立农业产业公司和以镇为单位成立农业产业集团后,农业贫困人口随着产业公司和集团的发展会逐步脱贫致富,首先,随着产业公司的成立贫困人口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以享受年底的利润分红。再有,就是工作收入,贫困人口愿意留在农业产业公司工作可以有工资收入,如果不愿意在农业公司工作和劳动,也可以外出打工赚钱。
农业产业化集团的成立为农民提供了获得两份收入机会,一是资本收入就是通过土地使用权和资金入股获得资本收入;二是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收人,这样一来贫困人口可以迅速脱贫,富裕人口会更加富有从而走向良性循环,不会出现富的富穷的穷的两极分化现象,原因就是再贫困的农业人口也是有集体土地个人承包田的使用权,这保障了他一定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股权,再者,除了身体残疾、年老等原因外,正常情况下贫困人口是可以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劳动收入的,除非这个人身体健康但是很懒惰,那就没办法了。
4.加速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目前,大多数农村的农民还是住在平房里,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住进了自建的楼房,但是绝大多数都没改变一家一户的格局,这种格局需要大量的宅基地。当农业产业集团具有一定实力之后,可以把所有农户集中的一处居住,建设住宅楼集中居住,人口聚居自然会带来商业的繁荣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业人口聚居住进高楼大厦后各种配套设施容易完善,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把原来分散居住的宅基地变成农业用地大力发展种植业或者养殖业,也可以把原来的宅基地建设成农产品加工基地。如果所有农业人口都以乡镇为单位聚居住进楼房会节约出来大片的土地,当人口聚居后开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也更经济。
三、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意义
1.提高农耕土地等农业资源利用率
以村为单位成立农业产业公司后,全村所有土地资源的使用权以股份形式入股公司,这样可以解决农村人口外出打工部分土地荒芜了的问题提高农耕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为农业人口提供了增加资本收入的机会。
2.提高农业人口生活质量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推行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可以减轻农业人口的体力付出,也就是说农民可以不用太辛苦的种田了。
农业产业化集团如果能够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把原有的自然村改为农业产品基地或者农场,在农村居住的农业人口集中到乡镇居住,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人口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建设和完善乡镇各项基础设施,加快乡镇的发展,促进乡镇的商业繁荣,随着乡镇的繁荣居住在乡镇的农业人口的生活质量自然会大幅提高。
3.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生产机械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发展后不但会使农业人口脱贫还可以使其致富,而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可以说农业人口的贫穷问题解决了中国的扶贫工作就基本上完成了。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实施和推广需要一些保障条件,并需要处理好和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
1.面临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确权的过程,特别是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成立产业公司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其中以土地使用权入股是否有国家法律依据和政策的许可,全村农民都入股的企业算村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按照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那么村集体所有的土地,集体有没有土地处置权,农民对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所有权拿什么来保障,农耕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土地国有制发生冲突时怎么解决?
虽然国家推行了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但是很多问题还有待完善比如:加快土地确权、土地承包权抵押、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管理等。
除了法律政策方面的问题,以村为单位成立产业化公司,以乡镇为单位成立产业化集团,还面临着公司负责人的选择问题。农业产业化公司的负责人和农业产业集团的领导层经营能力和廉洁问题都是大问题,如果领导层能力弱产业公司发展不起来还是收不到产业扶贫的效果,如果出现腐败问题反而会侵害农民的财产。
2.建议
强化行政村村委会的经济职能,村长尽量选用有才干的经济能人来做。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委的职能在逐步弱化。基层的农村党支部和村委是发展农业经济的主力军,应当充分发挥其职能。广西推行的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制度应该说对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除了公司化运作外,条件允许的地区也可以通过大集体的形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类似于过去的生产队,生产资料集体所有队员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归集体所有。大集体村庄在推行农业产业化时可能会出现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村办企业来消化,也可以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外出工作。改革开放之后仍然坚持集体经济的村庄多数实现了产业化和村民共同富裕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华西村、南街村、阳山庄、兴十四村、航民村、官桥村、周家村、大寨村等。
无论是以前的集体主义和现在的团队精神都告诉我们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里,有的在公司,有的在单位,有的在社区。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集约化生产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靠单打独斗小农经济发展农业在某个特定时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整体和大方向上看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土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模式化应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参考文献:
[1] 曹俊杰、王学真.东亚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与政策调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 廖嗨烽.湘西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作者简介】刘幸福(1972-),男,辽宁抚顺人,高级经济师,广西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校图书馆馆长,广西企业文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经咨询研究员、广西分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人文素养与商业哲学。
刘幸福
电话:*** 电子邮箱: 15876641@qq.com 地址:
广西钦州市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
磐石乡创新举措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摸清家底,全方位掌握人才资源。
对全乡127名“土秀才”、“田专家”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二、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畅谈家乡产业化发展前景,定好发展方向。认真听取相关专家对草莓、西瓜、柑橘、蔬菜种植方面的建议,打造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色。
三、专家授课,提高村民科学素质。
认真开展授课活动,由土秀才,田专家讲解相关种植技术的要点;授课地点:形式多样(集中授课,田间讲解,亲身示范);全乡村民在127名土秀才,田专家的帮助下,1300户村民致富效果明显,其中新增草莓950亩,西瓜980亩,柑橘1500余亩;人平增加528元。
四、关心人才,关注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暂时生活困难的土秀才,田专家每年解决800-1000元的补助,带动村民致富的专家奖1000-3000元。今年加大了农业投入,新增大棚蔬菜1200亩,新增种类10余种,形成了5个专业村,6个专业合作社。
五、政策扶持,资金支撑。积极争取农业资金53万元,对表现突出的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