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小伙布朗》中的“人性罪恶”之多元化解读(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6:3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年轻小伙布朗》中的“人性罪恶”之多元化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年轻小伙布朗》中的“人性罪恶”之多元化解读》。

第一篇:《年轻小伙布朗》中的“人性罪恶”之多元化解读

《年轻小伙布朗》中的“罪恶人性”之多元化解读

摘要:本文在探讨霍桑的时代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基础上,通过解读小说中的多元化意象,揭示了霍桑创作中反复揭示的“罪恶人性”主题及作者对宗教的困惑和感悟。

关键词: 罪恶人性; 宗教观; 多元化意象

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被尊为“美利坚民族第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其创作的四十年间,为世人奉献了《红字》等五部长篇小说和《教长的黑面纱》、《拉帕奇尼医生的女儿》、《年轻小伙子布朗》等百余篇短篇小说。霍桑由于受到家族传统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思想的深处深深镌刻了加尔文清教主义的“原罪”观念,按照清教教义,人生来有罪,且与生俱来不可改变。霍桑的几乎全部作品都在描写、探讨和揭露人性的罪恶并积极探寻人类灵魂在清教道德标准和人道主义之间的徘徊和救赎。本文试图以《年轻小伙子布朗》这篇小说为例,结合霍桑的特殊家族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探讨人类本质中的“罪恶”母题。

一. 霍桑的生活背景

霍桑原姓为“哈桑”,祖上是新英格兰地区的贵族。霍桑的祖先几代人都是狂热的清教徒,他在美国的第一代祖先曾残忍地迫害过贵格教派,第二代祖先则是1692年“萨勒姆驱巫案”的主要参与者。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浓重的加尔文教气氛深深地影响了霍桑, 使他自幼性格阴郁, 耽于思考。而祖先在追害异端中的那种狂热, 则使他产生了负罪感, 在生活中, 他不断思索如何救赎。入大学后霍桑在自己的姓氏中加了一个“W”, 表示有别于祖先。

霍桑生活的年代正是美国第二次宗教复兴运动时期,他的家乡萨勒姆镇是一个加尔文清教主义气氛十分浓厚、迷信巫术盛行的地方。他常在作品中把家乡萨勒姆镇作为故事背景,把那里历史上发生过的真人真事写进作品。作家不仅在多部作品中对他那个时代的萨勒姆镇进行了审视和评论,而且对他祖先时代的萨勒姆镇的社会历史情况也作了审视和评说。

二.《年轻小伙子布朗》

《年轻小伙布朗》是霍桑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它是一部带有道德探讨的寓意小说。赫尔曼·梅尔维尔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象但丁一样深奥”。而霍桑则这样来形容自己的短篇小说“偏僻小说中略带有苍白色彩的花朵”《布朗》这部小说就是这样一部具有神秘、悲哀、阴沉气氛的作品,霍桑成功运用象征意味的人名和自然意象来展现隐秘在人类心灵深处的黑暗和罪恶。作品以著名的塞勒姆村为背景, 叙述了一位诚实、善良对生活充满渴望的小伙子布朗由于受到某种诱惑,不顾自己妻子的劝阻深夜去深林参加“魔鬼聚会”。在黑暗的森林之旅中,他震惊地发现自己所仰慕且引以为豪的祖先也曾去森林魔鬼那里赴约,他平时在村子里最敬仰的人——威严的总督、德高望重的牧师和执事、名门淑女、教他基督教义的太太都接受了魔鬼的邀请,去赴魔鬼的约会。甚至自己心目中最忠诚、纯洁的妻子菲斯(Faith,意为信仰与忠诚)都一样与魔鬼有约。这次经历是布朗[6]

丧失信仰的过程,也是他逐步发现人性之恶的过程。他对自己的清教信仰产生了严重的动摇,最终精神崩溃,郁郁寡欢,孤独死去。

三.“犯罪是人性的天性”

迈尔维尔曾说;“霍桑描写黑暗的巨大力量,是由于受到加尔文教派教义中与生俱来的堕落与原罪思想的影响,没有一位思想深邃的人能完全摆脱这种思想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发生的影响。”加尔文教是霍桑作品的重要灵感源头之一,也是《年轻小伙布朗》的所要表现的中心主题。既然人类的灵魂与生俱来被打上了“恶”的烙印,人性之恶必然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在这部短篇小说中,霍桑借魔鬼之口告诉读者,几乎所有萨勒姆村里的人都有深重的罪孽,因为“犯罪是人类的天性,罪恶是人类唯一的幸福。”布朗是一个生性单纯的人,他在准备离家赴魔鬼之约的时候经历了很强烈的内心挣扎;“俺真够可耻的,竟为了这趟差事丢下她!„过了今晚这一夜,俺再也不离开她的裙边了,要一直跟着她上天堂。”但由于人性对邪恶的本能欲望充满向往和好奇,让他鬼使神差般地踏上森林之旅。

在森林里碰到的带蛇形拐杖的老人则是魔鬼的化身,他一点点地摧毁布朗的善良,并引导他走向罪恶和堕落。[4]当布朗因为自己的邪恶思想和行动而忏悔和退缩的时候,老者将布朗祖先的劣迹和盘托出;“你那当警察的爷爷,有一回狠狠地鞭打一名贵格女教徒,从萨勒姆街这头一直抽到那头,我帮过他一把;跟菲利普王打仗的时候,你爹放火烧了印第安人的村子,是我递给他的松脂火把。他们俩都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曾一道快快活活顺这条路走过好多次。过了半夜又快

[3]快活活地回来。”布朗的一部分信仰开始坍塌。在边行进边踌躇自责的过程中,老人让布朗看到“非常虔诚堪称模范的太太”、“教他教义问答的自己道德与精神方面的顾问”竟然是一个拿着长笤帚的巫婆,她也在快步赶路去拜见魔鬼,她原来代表的是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此时却也去参加魔鬼的聚会,无疑进一步深化了人性本恶的主题。接下来,尊敬的牧师和执事也“宁愿放弃授圣职的宴席,也不愿错过今晚的聚会”,布朗“赶紧抱住一棵树,不然就会瘫倒在地,他仰望苍天,疑惑头顶是否真有天国”,此时的布朗心中最后的信仰和精神支柱就是自己的妻子菲斯,他甚至发出呐喊:“天国在上,菲斯在下,俺还是要对抗魔鬼,坚定不移!”。此时一团乌云掠过山顶。而正在此时他从一群看不见的圣徒和罪人的嘈杂声中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他们敦促他的爱妻菲斯赶路的声音。当他从惊愕中回过神来,那团乌云已渐渐远去,那片嘈杂声也随之消逝。恢复宁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一条粉红色的丝带。那正是他的妻子菲斯身上带着的彩带。布朗将其接住并紧握手中。他确信连他那纯洁至爱的宝贝妻子也去参加了这次邪恶的聚会。他极度绝望和沮丧;“俺的菲斯也走了,人世还有什么善!罪孽不过是空名罢了。来吧,魔鬼,这个世界全是你的啦”。像其他许多朴素而认真的信徒一样,年轻的布朗在信仰与人的罪恶之间,在天国与上帝的冷漠之间,苦苦思索和挣扎,经受着矛盾与痛苦的折磨。19世纪是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物质利益成为最重要的追求,社会上充斥着尔虞我诈的人间罪恶。此时,美国人的信仰可谓摇摇欲坠。这一切,都为敏感的霍桑所捕捉并反映在小说中。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布朗的痛苦正是美国清教徒的痛苦,布朗的信仰崩溃过程正是美国人信仰破灭、对清教的态度改变的过程。对于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霍桑则由于其思想中的清教意识、超验主义、神秘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影响,将社会上的一切罪恶都归根于世界上所固有[3][7]的一种抽象的“恶”。但这些观点却无法为他指明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

四.人性本恶的多元意象解读

《年轻小伙子布朗》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揭示小说“人性本恶”的主题,小说中充满了人物名字、颜色、自然等的象征意象,这些象征主义手法有利于作者批判虚伪自私、残酷冷漠的清教思想道德准则,从而激发人们对寻求真正的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将故事的寓意嵌入小说之中,巧妙地把寓言和小说融为一体。

1.名字意象

小说中古德曼·布朗(Goodman Brown)和妻子菲斯(Faith)的名字就极富象征意味。Goodman 意为“好人”,象征着布朗单纯善良的的本性和他对罪恶的一无所知。女主人公菲斯(Faith)的名字寓意更为明显,“Faith”的汉语意思是“信仰”、“忠诚”,“Faith”不仅是布朗现实生活中的妻子,也是他的精神信仰,是他抵御所有恶的精神源泉。“Goodman”代表这人类表现出来最原始的纯洁和善良,但人性的“恶”是一直蛰伏在人的体内,在外界强烈的诱惑下,原本蛰伏在他心中的罪恶就会出现抬头之势,并成为主导力量。[2]自负、自私、非人道就会占据他的内心,成为他思想和行为的主宰。这种情形下,这个人就会只想着去满足他内心罪恶的欲望,“Goodman”也会走向罪恶,堕落为魔鬼。而象征这忠诚和信仰的菲斯(Faith)也是一个极具讥讽意味的名字,因为在布朗的心目中,妻子菲斯就是担得起这样名字的女性——纯洁忠诚,让人信任,作者甚至在开头说“这名字对她来说恰如其分”。她在小说开始温柔娇嗔地阻拦丈夫晚上外出,殊不知她已经瞒着丈夫有了和魔鬼的约定,不想在森林聚会中碰到丈夫才想尽办法把丈夫留在家中,纯洁忠诚的天使也已经在不经意间滑向了罪恶。

2.自然意象

文中最重要并反复渲染的自然意象就是黑森林,“阴森森的树木遮天蔽日,挤挤挨挨,勉强让狭窄的小径蜿蜒而过。人刚过,枝叶又将小路封了起来,荒凉满目。旅人弄不清无数的树枝后边会藏着什么。”文中森林与黑暗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没有阳光的地方,阴森森的树木遮天蔽日,这幽深、黑暗的树林是魔鬼的势力范围,也是作者所指的整个人类社会的活动范围。布朗在天黑之后进入森林旅行,森林成了邪恶的聚集地,在那里,他不仅听到了关于他祖辈的种种恶行,更亲眼见到他一直所尊崇的人们的斑斑恶迹,所有他对于人类的良好看法都在此时烟消云散。在失去信仰的绝望中,他感觉森林已成人间地狱,“林中充满可怕的声响——树木吱吱嘎嘎,野兽嗷嗷嚎叫„仿佛整个大自然都在污蔑他,嘲笑他。”在这阴郁、恐怖的黑森林中,树木是魔鬼的化身,聚会则成了群魔乱舞。黑暗的森林是最好的遮蔽所,人们在夜幕和密林中最容易退掉阳光下的面具,展现出赤裸裸的罪恶人性。作家把罪恶和黑森林意象放在一起,也许是希望让人们认识到罪恶的存在就像大自然的客观存在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吧。

3.饰品意象

文中三次出现的菲斯的粉红丝带是具有含混意义的一个象征,丝带每次的出现都代表布朗的一个思想阶段的转变。在《圣经》里,白色代表的是纯洁,而鲜红则代表的是罪恶,而粉红是一个中间地带,非红非白,而又亦红亦白。粉红的丝带象征这妻子菲斯亦天使亦魔鬼的角色转换,一方面她是布朗的信仰基石和对这个世界所有美好事物的想象。小说开始,系着粉红丝带的菲斯是“人间天使”,是布朗对世界对上帝的信任。而当布朗在森林之旅中看到纯洁人性的陷落,布朗发现“有什么东西从空中飘飘落下,挂在了一根树枝上。小伙子连忙抓住它,原

来是根粉红色的丝带。”这根粉红丝带的飘落,亦指菲斯失去了原有的纯洁和天真,加入到了魔鬼的队伍,也让布朗彻底却望。小说的最后,在魔鬼聚会的第二天早上,“菲斯系着她的粉红丝带正焦急地张望,一见到他就欣喜若狂,欢快地奔来,差点没当着全村人的面亲吻丈夫。”但在布朗的心中,菲斯已经不是善良与单纯的象征,粉红丝带也已不是召唤布朗心灵的旗帜,而代表了鲜红而残忍的罪恶。

小说中引领布朗一步步走向罪恶的老者手中的蛇形拐杖肯定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样东西,一根酷似黑蛇的手杖,精雕细刻,活脱脱一条扭来扭去的大蛇(serpent)。”Serpent 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中就是那条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魔鬼和智慧化身的大蛇。这根蛇形拐杖也将主人公古德曼·布朗从以往相信的美好世界带入邪恶的地方,看到人类的罪恶。手杖是魔幻和权势的象征,而在小说中,手杖象征着魔鬼聚会的神秘和诱惑。所以蛇是邪恶的化身, 而蛇形的手杖则隐喻了埋藏在主人公内心深处不可告人的邪恶欲望。作者笔下的这根蛇形手杖既表明布朗具有向恶的本能,同时也说明魔鬼聚会具有极强的诱惑,使得本来就踌躇不前、但有着向恶本能的布朗一步一步背离自己的信仰走向了魔鬼的王国。

五.结语

在小说的结尾,布朗通过森林之旅和魔鬼聚会看到了人性中普遍隐藏的“恶”,并变得失魂落魄,悲观厌世。霍桑在小说中用多元意象以及时空隐喻等含混的手表达了自己对宗教和人性的困惑和感悟,揭示了“人性本恶”的主题。而霍桑作品中反复探讨的罪恶主题也为美国文学史上探索内心世界和道德问题的文学传统开了先河。

参考文献:

[1]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2] 黄铁池.《灵魂罪恶的忧思——论霍桑创作的主要思想倾向》,《上海师范

大学学报》,1998,(4).[3] 霍桑:霍桑短篇小说选,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4]陈玉娟.《试析霍桑作品中的魔鬼形象》,《宁波大学学报》,2000.[5]Cassill ,R.v.The Norton Anthology of Short Fiction , 3rd ed [ M ].New York : W.W.Norton &Company , Inc., 1986.[ 6 ] Hawthorne.Nathaniel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Nathaniel Hawthorne [M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

Day and Company Inc.1959.[ 7 ] Franklin, Benjamin V.Goodman Brown and the Puritan Catechism[ J ].ESQ 40, First Quarter, 1994: 67-88.

第二篇:人性的美丑:《小伙子布朗》的主题解读

布朗是故事的主人公,他年轻、好奇、有探索的欲望,最初对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非常自信,却在林中之旅后陷入对人性的怀疑而郁郁终老。正如布朗这个普通的名字所象征的, 他实际上是“每个人”(Everyman)[4]85。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每个年轻人,都曾经历过类似布朗的成长历程:年轻时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执着前行,“对未来抱着”“高超的决心”,并坚信自己能够保持自我;途中也会有些许的犹豫,“现在我打算回到来的地方去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决不为这件事再朝前移动一步”,但最终还是完成了旅行。布朗的林中之旅让他发现了人性中“恶”的存在,他因此变成了一个“怀疑一切” 的人,“临终时是悲观绝望的”。布朗的结局并不具备普遍意义,但它的象征意义在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对自己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同布朗的林中之旅一样,会给我们带来启示、思考甚至观念上的变化。布朗年轻的妻子费思与普通人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所以布朗在树林中魔鬼的祭坛前也看到了她,梦幻也好, 现实也罢,对布朗的打击却是毁灭性的。费思的名字(Faith)清楚地表露出她的象征含义———信仰,她代表的是对善的信仰,在林中之旅开始前布朗坚信不疑的信仰。“那难道是我应当离开亲爱的费思,跟着她走的理由吗?”“上有苍天,下有费思,我还是得站稳脚跟,抵挡魔鬼!”“费思!费思!抬头望着天,抵制这个邪恶的家伙。”这些句子既包含费思的双重含义, 同时由于这个人物的设置,更有力地表现出主人公布朗在旅途中经历的内心挣扎、犹豫与彷徨。不论是作为小说人物的费思,还是作为信仰的费思,布朗对她的态度最终是一致的 ———放弃与怀疑:“„我的费思去了!‟他喊着。”“布朗大爷严厉而伤心地盯视着她的脸,没有打招呼就走过去了。” 布朗黑夜之旅的引路人是另一个具有象征含义的人物。他代表的是魔鬼,这一点从他手执的“像一条大黑蛇”的手杖和克洛伊斯大娘认出他时的尖叫可以肯定。他将布朗引去魔鬼的领地,让他皈依邪恶的宗教,对布朗提到的每一个“正派人和虔诚的基督教徒”进行嘲讽,披露他们所犯下的罪恶,其目的昭然若揭。但有意思的却是小说对他外表和行为的描述,他“穿着朴实大方的服装”,“似乎和布朗大爷属于同一个阶级,和他长得很有几分相似,虽然也许主要是在神态方面而不是在容貌方面。……他们可以被看作父子俩。”而且,在布朗打定主意不随他前行时,他并没有生拉硬拽,而是“镇定自若”地让布朗“坐在这儿,休息一会儿。等你觉得乐意再走的时候”再走。对魔鬼的这两点描述多少让读者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却发现这样的安排似乎更能表现作者的意图:所谓的 “魔鬼”或者“恶”其实存在于人的内心,所以他有着和人类相似的外貌,并且知道不需指引人类也有趋向“恶”的本能。文中其他的人物如虔诚的克洛伊斯大娘,古金执事与教长,还有出现在魔鬼崇拜仪式上的众村民,象征的也是芸芸众生。与认识到人性中善恶并存的事实后陷入怀疑与失望的布朗不同,他们似乎代表着另一种更为世俗的人生选择———接受现实并在这善恶并存的世界中继续生活。三 场景设置象征场景设置主要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年轻的小伙子布朗》这部短篇在场景设置上同样用心良苦, 富含象征意义,对表达作者思想,烘托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夜晚,费思惧怕黑夜,“在一年里所有的夜晚中,亲爱的丈夫,今儿夜晚请你留下陪着我吧”。而布朗却说:“我的往返旅程,……必须在现在和日出之间完成。” 黑夜使得布朗离开费思,离开信仰。在文学作品甚至人们的认识中,黑夜往往是带有负面含义的,它通常与罪恶、堕落、诱惑、神秘、地狱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基督徒们选择白天去教堂,表达对善的向往与追随。那么,是怎样的旅行必须在黑夜完成呢?布朗的旅行目的地起初并不明朗,但随着引路人的出现,其真实身份的揭晓,他对布朗父辈和其他忠实基督徒所犯下罪恶的披露逐渐表明这是一次发现人性中的“恶”的旅行,它与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只能在黑夜进行。其实,读完整个故事可以发现,小说除了将黑夜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还用了很多词来描写“黑色”,以凸现故事的氛围,如“幽暗”、“大黑蛇”、“黑暗的洼地”、“黑沉沉的荒野”、“黑松树”、“黑森森的大墙”、“黑暗的人形”等等。这些描写前后连贯,有效地为主题表达、为布朗今后失去希望的生活烘托出一种阴暗的气氛。故事发生的地点———森林,同样具有明显的象征含义。“沉寂的道路”、“树林里所有最最幽暗的树木把这条路遮得一片漆黑。那些树林简直长得密密匝匝,不容这条

羊肠小道穿过,而且总在后面立刻就又合拢起来。”茂密的树林在黑夜里显得阴森恐怖,充满了未知的因素,正如同人性中的恶一样, 隐藏起来,难以发现。林中小路的黑暗、沉寂象征着“罪与恶” 的潜伏;路的狭窄象征着布朗处在罪恶的包围之中;那些长得密密匝匝的树林“总在后面立刻就又合拢起来”,无疑告诉我们布朗再也无法返回到纯真状态了。与现实主义小说家不同,以霍桑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将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分析上,而非对风俗礼仪、社会变革、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的忠实再现。“人性中的恶”、“黑暗的力量”一直都是霍桑作品的主题,对“罪”的思考给读者带来了《年轻的小伙子布朗》、《红字》、《教长的黑面纱》等优秀作品。但在善恶之间究竟应该如何抉择,应当如何为人处事,这些都不是霍桑的浪漫主义小说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者是作家自己也感到困惑的问题,所以才有了小说中丰富的象征,才会说“意义含糊”、“感情矛盾”是霍桑作品的两大特点。但无论如何,作家将他的思考呈现出来,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走近这个世界的视角。参考文献: [1]Baldick, Chris.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218.[2]克林斯·布鲁克斯,编.小说鉴赏:上册[M].主万,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42.[3]Wagenknecht,Edward.Nathaniel Hawthorne:The Man, His Tales and Ro-mances[M].NewYork: Frederick Ungar,1989:61.[4]Martin,Terence.Nathaniel Hawthorne[M].Boston:Twayne Publishers, 1983:85.[5] Harris, Laurie Lanzen, ed.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NCLC)[M].Vol.10.Detroit:Gale Research,1981:267.(责任编辑:田 皓)792007年第2期赖 辉 论《年轻的小伙子布朗》中的象征

第三篇:论《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黑色印象

论《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黑色印象

摘 要:《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纳撒尼尔?霍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深受无数读者的青睐,也得到了无数批评家的赞美与肯定。利用颇具邪恶色彩的背景,故事探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其信仰的不肯定。通过解析人物与邪恶罪行之间的关联,阐明了什么是黑色力量。通过对故事所用象征手法及其他写作手法的分析,旨在进一步剖析作品及其作者本身给读者所带来的黑色印象。

关键词:霍桑;布朗;黑色力量;黑色印象;象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124-02

一、简介

《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写于1835年,它被认为是纳撒尼尔?霍桑最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故事的发生地设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镇,霍桑本人曾经居住于此镇。多年前,霍桑家族曾经赫赫有名,其家族成员曾参与过臭名昭著的塞勒姆审巫案(常耀信,2003:85)。在此次事件中,诸多所谓的“巫师”被怀疑,折磨甚至被处死。而事实上,那些被折磨处死的“巫师”只是清教徒眼中的异教徒罢了。纳撒尼尔?霍桑本人年幼时的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邪恶的一面,即“原罪说”(Cassill,1995:89)。人在出生之时就背负着与生俱来的罪过。为了死后进入天堂,人就应当不断忏悔,在其一生之中毫无怨言地承受苦难,想方设法救赎自己,从而得到上帝的宽恕。

《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讲述了一位名为布朗的小伙子在新婚大约三个月之后与自己的妻子(Faith)告别。尽管妻子备感不舍,布朗最终还是踏上了与魔鬼约会的道路。本文着重分析了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剖析了作者所使用的象征手法以及哥特式写作手法,旨在进一步论证《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一则充满寓意的故事,它揭示了人性善恶并存的道理。

二、宗教及历史背景

17世纪的霍桑家族也正在逐步走向没落。在霍桑的家族中,一位叫威廉姆?霍桑的前辈曾是家族中第一批从英国移民至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的人。威廉姆?霍桑曾下令公开体罚一名女性异教徒,迫使其放弃宗教信仰。紧接着,威廉姆?霍桑的儿子约翰?霍桑,也就是作者霍桑的父亲参与了臭名昭著的塞勒姆审巫案。霍桑本人曾声称,他感觉他好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一种巫术所牵绕,被巫师所诅咒(常耀信,2003:90)。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罪恶感,霍桑将17世纪的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作为故事的背景,以体现故事的真实感。小说的清教历史背景也间接地表明了霍桑本人对宗教的看法。清教徒的教义认为,尽管个人都追求纯真、圣洁、正直以及道德,但其实在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每个人的邪恶之处。人只有不断地赎罪才能得以超脱他的这种罪恶感。简而言之,人性既善又恶,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即每个人都带有“原罪”。

三、写作手法

(一)象征手法

象征,是指以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间接表现抽象或其他事物的观念,比如,鸽子象征着和平,百合花象征着爱情等(DiYanni,2004:105)。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要根据意象所处的语境来加以判断。霍桑在《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这则故事中用了众多象征。

首先,故事中的人物名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例如故事中男主人公的名字为古德曼?布朗(Goodman Brown)。17世纪,古德曼(Goodman)这个名字经常被用于称呼虔诚的清教徒,汉语可译为“好人”,而布朗(Brown)又是当时社会使用频率很高的用于男性的名字,所以古德曼?布朗(Goodman Brown)不仅代表个人,而且暗指普通大众(周小川,2008:763)。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古德曼?布朗被恶魔所引诱踏上了通往黑暗森林的道路。这也就意味着,尽管古德曼?布朗表面上来看是一位善良的、对宗教忠诚的好人(Good man),但内心深处他还是无法抵制魔鬼的诱惑。在故事开端,古德曼?布朗认为自己有信心明辨善恶,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之后便会回归正常的生活,但当他站在魔鬼的祭坛前,他再也不相信万物为善的道理,因为在那里他见到了在日常生活中令他尊敬的总督,看似虔诚的教长等诸多身边人士。亲眼所见使他内心深处的信仰发生了极大地幻灭。直到故事结尾,古德曼?布朗也无法接受人性善恶并存的事实,他无法原谅周围人的伪善,更没有办法解脱自己,最终郁郁而终。

故事中女主人公,即古德曼?布朗的妻子名为费斯(Faith)。费斯(Faith)的本意为信任。一方面,费斯(Faith)代表着对宗教的信任;另一方面,它预示着费斯本人对其丈夫古德曼?布朗的忠诚。她是善良、纯洁、真诚与信任的典范。布朗为了遵守与恶魔的约定,抛下了妻子费斯,也就意味着在离开的那一刻,他放弃了自己的信仰(Faith)。当邪恶问他为什么迟到时,布朗称,是费斯(Faith)不愿意让他走。可见,在决定赴约之始,布朗的心中充满了矛盾,表面上来看他是在与妻子话别,实则是在与自己内心的信仰做斗争。而他在约会之中遇见自己的妻子时,他惊呼道,他的信仰已荡然无存,因为他知道他内心深处所秉持的万物为善的道德体系已经崩溃。

小说中的另外两名女性的名字分别为古迪?克洛伊丝(GoodyCloyse)和古迪?科里(GoodyCroy),其中前者为教授古德曼?布朗教义的启蒙老师。“Goody”这个名字在17世纪早期特别流行,主要用于称呼女性,意为贤惠善良的妻子(Goodwife)(周小川,2008:764)。17世纪英国清教运动盛行,使用诸多流行于清教徒之间的称呼,作者帮助那些熟悉英国历史的读者理解故事所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所带有的宗教色彩,而具有宗教性又是霍桑小说的一大特点。除此之外,古迪?克洛伊丝(GoodyCloyse)和古迪?科里(GoodyCroy)这两个女性名字又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因为克洛伊丝(Cloyse)和科里(Croy)是美国历史上被绞死女巫的真实名字(McFarland,2004:125)。在小说中塑造教师的古迪?克洛伊丝(GoodyCloyse)和未被处死的古迪?科里(GoodyCroy),她们的人性具有善恶两面性,进一步体现了作者的“原罪说”。

其次,小说中的很多意象也具有象征意义,例如费斯(Faith)头上作为装饰的粉色丝带。粉色丝带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白色,而是介于两色之间的粉色。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着纯洁而红色代表着罪恶(常耀信,2003:92)。小说中使用的粉色象征着费斯本人处于邪恶与善良之间。文中三次描写费斯的粉色丝带,第一次为布朗和费斯话别之时。布朗与自己的妻子依依不舍,他望着费斯,费斯的头上带有粉红色的丝带,但却是一副忧伤的神情。一方面,费斯忧伤是因为她的丈夫在新婚仅仅3个月后离她而去。她希望丈夫能在晚上留下来陪她,这体现了她为人贤妻善良的一面。另一方面,费斯忧伤可能是因为她知道丈夫此行的目的,但害怕丈夫伤心,她没有揭穿,因为她自己也参与了与魔鬼的约会。第二次粉红丝带出现在布朗去约会的路上。当时的布朗看到一条粉色丝带从空中慢慢飘落,此时的丝带已经从善恶兼一身的丝带转变为邪恶的化身,掉落于森林之中。第三次为布朗赴完约会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一次费斯头戴粉红丝带热切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此刻粉红丝带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费斯内心的负罪感,她希望丈夫能够原谅她。

霍桑将故事中的恶魔勾勒成为一个身材扭曲,手拿蛇形拐杖,长相与古德曼?布朗有几分相似的一个人。恶魔告诉布朗,他认识布朗的爷爷与父亲,并知道他爷爷与父亲曾经所犯下的罪行-处死异教徒,攻击土著印第安部落等。这使得布朗倍感难堪,他有一种莫名的罪恶感。古德曼?布朗家族的经历其实是霍桑本人生活的缩影,他完全能够理解古德曼?布朗的心情。霍桑祖先也犯过类似的罪行,所以他本人也有一种罪恶感。在他看来,人的罪恶感是可以代代相传的。除此之外,恶魔本人也可以被看作是人性恶的代表,他虽有人肉之躯,但内心险恶黑暗。

(二)哥特式写作手法

哥特式的写作手法可以渲染恐怖气氛。一般哥特式风格的小说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故事常常以古老的城堡,废墟或是荒凉的建筑地为背景;二是故事的情节充满屠戮,暴力,复仇或是鬼魂等超自然的东西;三是整个故事所营造的氛围具有一种神秘感及恐慌感(McFarland,2004:130)。霍桑深受哥特式写作风格的影响,他在自己的小说中并没有塑造一个令人感觉到完美的社会或者道德体系,相反,他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善恶并存的社会。《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这则故事的主要情节发生在一片荒野的森林,在布朗前去赴约的路上,他听到了各种令人恐怖的声音--树木吱吱作响,野兽的嚎叫声,土著印第安人的呐喊声,咆哮的风声。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好像都在嘲弄他,蔑视他竟然会赴魔鬼之约。当古德曼?布朗又一次重新回到小镇之时,他发现他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对待他周围的那些人(包括他的妻子),整个人陷入混沌之中。在故事的结尾,作者并没有明确地告诉读者发生在森林之中的魔鬼之约是真有其事还是只是古德曼?布朗做的一个梦而已。霍桑利用这样开放式的结尾给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读者留下了黑色印象。尽管古德曼?布朗本人重新回到小镇之中,但他的灵魂已全然不在。

四、结语

《年轻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被认为是霍桑最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情节简单而诡异,充满了神秘色彩。受浪漫主义所影响,作者运用象征和哥特式写作手法使文中的人名,自然之物等意象都充满了象征意义。除此之外,作者巧妙得将自己的个人情感以及对宗教的看法融入小说之中,向读者展示了人性善恶俱有的道理。显而易见,当古德曼?布朗踏上通往森林之路的时候,他曾天真地认为所有的清教徒无论从行为上还是语言上都是虔诚的,至高无上的,但当他再次回到小镇,他曾经的信仰已经被彻底颠覆了。

参考文献:

[1] Cassill, R.V.The Norton Anthology of Short Fiction [M].New York: Norton Company, 1995.[2] DiYanni, Robert.Literature: Approaches to Fiction, Poetry, and Drama [M].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4.[3] McFarland, Philip.Hawthorne in Concord [M].New York: Gove Press, 2004.[4]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5]周小川,甘文平.《年轻的古德曼?布朗》的含混主题论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63-766.

第四篇:哈佛校长讲述教育中的人性之美

哈佛新任校长:我是哈佛校长不是哈佛女校长

2007年 02月 15日 08:14 深圳新闻网

2月11日傍晚,美国哈佛大学巴克中心洋溢着既兴奋而又温馨的气氛。哈佛理事会和校监委员会一致选举该校历史学家,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院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为哈佛第28任校长。这意味着拥有371年历史的哈佛大学迎来了历史上首位女校长。

满脸笑容,一身黑色素衣的福斯特在掌声中穿过人群,接受了理事会成员的热情拥抱和香槟酒祝福后登上讲台,她表达了对校理事会的感谢,也谈到了被赋予重任的非凡意义:“希望我的任命能成为机会均等的象征,这是我们的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事。” 人物名片 11日,福斯特在哈佛大学巴克中心发表任职感言。

德鲁。吉尔平。福斯特1947年9月18日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克拉克镇一个富庶的家庭。1968年,福斯特以优等生的身份从布林莫尔学院历史系毕业,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先后在1971年和1975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但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达25年。2001年,福斯特来到新成立的哈佛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担任院长,2007年2月担任哈佛校长。

富家女成长为历史学家

1947年9月18日,福斯特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克拉克镇一个富庶的家庭,父亲经营着一家培育纯种马的马场。和当时的很多南部女孩一样,她从小接受的是非常传统的教育方式。她在自传中写到,从用餐后刀叉应该怎样摆放,一家人出门时的先后顺序,介绍陌生人时应该先说谁的名字,谁的手该握,谁的不该握,谁在客厅吃饭,谁在厨房吃饭„„都有一系列的繁文缛节。福斯特的朋友、哈佛大学法学教授伊丽莎白。沃伦这样评价她:“福斯特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成为富家太太,结果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学的校长。”福斯特的父亲,叔叔,两个哥哥,还有很多男性亲戚都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但由于当时普林斯顿并不招收女生,她只得进入女子大学———布林莫尔学院学习历史。福斯特说,在布林莫尔学院的经历非常宝贵,鼓励当时身为二等公民的妇女敢于有自己独立的思想。1968年,福斯特以优等生的身份从布林莫尔学院历史系毕业,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先后在1971年和1975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但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达25年。

进入哈佛锐意改革

2001年,福斯特来到新成立的哈佛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担任院长,该学院的前身是哈佛女子学院。虽然不再是女校,该学院的研究领域仍然围绕女性和社会议题。

在新的岗位上,福斯特对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改革:调整管理和组织结构、吸引新的捐助,削减开支、裁掉了四分之一的员工。福斯特的朋友沃伦开玩笑说:“我们曾叫她‘电锯德鲁’。”这些改革措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前沿,以其在多学科研究和跨传统领域的探索闻名。

在福斯特的领导下,该院的研究人员岗位成为美国学术界的“香饽饽”:尽管每年只招收50个研究员,但申请者约有800人。

此外,研究院与哈佛其他学院进行合作,举办组织器官工程学、隐私和安全技术、计算生物学等领域的科会研讨会。哈佛的本科生还可以和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组对,参加研究院的活动。福斯特还仍然继续着教学和研究,被任命为校长当天,她还在给一个本科生课程小组讲课,内容是美国内战和重建。她的第六本书《苦难的共和国》将于2008年出版,第五本书《美国内战时期奴隶制南方的女性》获得了美国历史协会的弗朗西斯。帕克曼奖。福斯特同时还是哈佛大学学术顾问团的重要成员,为大学的政策出谋划策。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

3月26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率团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发表题为《变动世界中的高等教育》的演讲。这是福斯特任哈佛大学校长后的首次中国之行。在北大,校长许智宏为她颁发名誉博士学位证书;在清华,她与校长顾秉林共同种下友谊树。

在北大的演讲中,福斯特表示,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全球高等教育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跨国交流的活动日益频繁,专业界限也不断被强调融合的思想打破,这些趋势推动了各国名校在过去几年内进行教学改革。“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应始终坚持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

在清华主楼的演讲厅,福斯特的演讲吸引了众多同学参加,不少同学在前排席地而坐。她借用中国《大学》的古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诠释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她说,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变化显著,比如更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国家、种族也变得更加多元。与此同时,哈佛大学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提问、质疑并寻求解决方法。开放、好奇心以及投入对于学习非常重要。她说,哈佛现在正在修改教学大纲,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拓展知识面,成为具有创造性、善于思考适应未来社会变化趋势的人。“追求知识应该跨越学科和国家的界限。哈佛因此非常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些海外学习交流的经历,同时也欢迎更多的留学生到哈佛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

清华有同学问:“高校应如何处理与企业的关系?”福斯特说,美国所有大学都在面临和思考这个问题。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学校获得对科研教学更多的支持,也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但必须以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看待这些合作。“哈佛大学会具体处理与企业的每一个合作,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教学与科研,任何事情都不能对这个核心造成影响。”

福斯特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部的历史学家,已有5本著述。她1947年9月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1968年在布林莫尔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75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美国文化博士学位,1976年~200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2001年起任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级研究学院院长;2007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是哈佛自1636年建校以来的首位女校长。哈佛校长做客清华海外名师讲堂 演讲“变革世界中的高等教育”

【新闻中心讯 记者 李含 摄影 郭海军】3月26日,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访问清华大学,并做客“清华海外名师讲堂”,在主楼发表了题为“教育之道,在明明德:变革世界中的高等教育”的精彩演讲。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在演讲前会见了福斯特校长,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陪同会见。顾秉林校长代表清华欢迎福斯特校长一行来访,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建设“绿色大学”的发展情况。双方就经济、管理、人文、数学、环境等领域的发展进行了交流,回顾了两校已有的合作,并就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换了意见。

随后,两位校长来到清华大学紫荆学生公寓区,种下了象征两校友谊的纪念树。福斯特校长的演讲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不少同学在前排席地而坐。在演讲中,福斯特校长首先回顾了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在历史上的联系与交往,并希望在未来加强双方的合作。谈到高等教育,她说,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变化显著,比如有更多女性受到高等教育,学生的国家、种族也变得更加多元。福斯特表示,大学的重要使命就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福斯特说,哈佛大学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去提问,质疑,寻求解决方法。开放,好奇心,以及投入对于学习非常重要。哈佛现正在修改教学大纲,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拓展知识面,成为具有创造性,善于思考,适应未来社会变化趋势的人。福斯特校长说,追求知识应该跨越学科和国家的界限。哈佛因此非常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些海外学习交流的经历,同时也欢迎更多的留学生到哈佛学习,使学生了解更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

福斯特校长在演讲结束后回答了同学的提问,她幽默睿智的语言,使得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同学们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一位同学问到哈佛如何看待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精力投入,福斯特校长说,哈佛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当哈佛考核申请的学生时,也比较看重他的业余爱好和其他素质。她幽默地说,哈佛希望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当然每个学生当他面对课业和课外拓展活动时,如何安排时间分配也会有一番自我斗争,需要做出合理的决定。

一名同学问到高校如何处理校企关系。福斯特校长表示,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学校获得对于科研教学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会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但必须以非常认真谨慎地态度看待这些合作。她说,哈佛大学认真看待处理与每一个合作企业的关系。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教学与科研,任何事情都不可以对这个核心造成影响。

在谈到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时,福斯特校长认为这可以促进更多教师、学生交流,她最后表示,希望大学能够对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著名历史学家德鲁•吉尔平•福斯特2007年被美国哈佛大学任命为第28任校长。她也是哈佛自1636年建校以来首位女校长。

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一直有很好的合作与交流。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材料系、环境系等都与哈佛大学有合作项目。(编辑 文清)

第五篇:读《指南》中健康领域解读之感触

读《指南》中健康领域解读之感触

欧丽英

通过学习及自读《指南》解读后,我了解到《指南》是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于之前学习的《纲要》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有了更详细、具体的认识。

在《指南》中同样“健康”也放在首位,因此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学习《指南》解读中刘馨老师对健康领域的解读。让我再次理解了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文中几段我认为比较重点的文字摘录:

摘录1:一个人是否健康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逐步形成生活当时的阶段,帮助幼儿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规律地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的习惯等),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于健康,并会对其今后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录2:幼儿在动作方面的良好发展还是进行各类游戏、早期阅读、绘画、表演等活动的能力基础。

摘录3:幼儿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身体形态的发育与机能的完善,而且还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抵抗力下降,甚至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儿童肥胖症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也危害很大,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容易导致呼吸、消化等系统的疾病,严重时会引起幼儿高血压和糖尿病,此外,也容易引起幼儿自信心不足、社会交往退缩等心理问题。摘录4: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成人还应该逐渐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将不适当的消极情绪(如生气、悲伤)转移、缓解与控制的方法,这也是促使幼儿情绪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从以上几段文字,让我看到了《指南》中的健康领域在幼儿的生活方式、动作发展的影响、幼儿营养对心理的作用以及幼儿情绪的转移控制等,我们常忽略的问题上进行阐述,让我进一步地认识到幼儿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广泛性和融合性,深刻体会到健康对幼儿一生发展将起到决定性地作用。

下载《年轻小伙布朗》中的“人性罪恶”之多元化解读(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年轻小伙布朗》中的“人性罪恶”之多元化解读(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