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创新活动制度(范文)
技术创新活动制度
1、技术创新工作室成员由公司所属单位职工自愿报名和领导小组人员推荐,并经考核选拔产生。统一在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活动。
2、活动场所、设备和经费由技术创新工作室策划、提出,公司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确定并给与支持。
3、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负责考察交流等活动的组织,负责项目立项决策、推荐等工作。
4、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日常的组织管理、项目跟踪等,负责创新工作的安排、分解、实施、总结工作。
5、不定期召开专题会,由创新工作室指定人员负责主持,工作室负责人和有关专业人员参加,针对创新成果、专业技术、教育培训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推广。
6、各小组可根据课题攻关进度情况,随时召开项目专题会议,由专题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对专题项目课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方案、方法;对专题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充实、完善。
7、成员申请加入或退出工作室,需经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对不能认真负责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活动的成员,由小组负责人及时上报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经审定后做出调整,同时根据需要及时增补人员。
第二篇:坚持管理、制度、技术创新
2007年,王家川采油厂坚持以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重点,以安全生产、环保建设、节能降耗为关键,截止到12月底,原油生产完成25万吨,销售原油24.6万吨,销售收入69384.62万元。截至11月25日,上缴财政税费25348万元,其中税金11939万元,规费13409万元。
转变开发模式提高产能为了提高产能,王家川采油厂把过去以多打井弥补递减的开发模式,转移到科学开发上来,转移到提高油田开发的整体水平上来,加强科技管理,狠抓钻前、钻井工作。在布井方面,克服了过去密度大,不合理的做法,增加了从式井,2007年新增从式井43组,减少了单眼井的数量。在资金、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科学安排,使新打油井达到快压裂、早投产的目的;加大旧井挖潜力度,学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特别是加强了油井的动态监测,积极推行油井个性化管理,努力降低油井综合递减率。由于措施得力,油井综合递减率控制在9.5%;强化工程作业管理,严把外协施工队伍资质审查关、入井材料关、作业质量关、实行质量和技术淘汰制,进一步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在压裂方面,注重压裂液的配制工作,严格配方比例,在压井作业上严格砂量、水量。加强外协作业队的管理,强化井下配合,通井、下泵施工技术人员跟班实施、跟踪检查,确保整个环节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为了强化科技创新,王家川采油厂先后培训技术人员56人次,在此基础上,高薪聘请了一名高级工程师,抽调厂技术骨干,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专门负责全套管井的钻井设计、油井压裂施工设计和井下作业等技术指导工作,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截至2007年8月底,王家川采油厂钻井370口,进尺21.2万米;截至9月底新井全部投产,油井压裂完成990井次。
管理创新降低成本自2005年厂改制重组,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渠道。强化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深挖内部潜力,成本控制在了计划之内,注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模拟法人”运行体系,理顺财务管理机制,增强资本运营和财务监控能力;“抓改革、严管理、高质量、降能耗”,一手抓原油产量,一手抓节能工作。
他们制定了成品油的管理制度,对各类型的车辆都制定了百公里耗油指标,实行单车考核,使单车油耗较以前有了明显的下降。
同时对一部分油井安装了节能器,实行有序采油,减少无功损耗。
他们还改进锅炉设备,制定了节能措施,使原煤同比有了明显的下降;开展管理创新,坚持以创新促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是加强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物资比质比价管理,严格准入制度,规范招标程序,增强物资采购和基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工程和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二是加强职工队伍管理,制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考核工作,扎实开展定岗、定编、定员、定责,规范临时工管理。三是强化企业民主管理,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都在厂党政联席会上反复讨论,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决策实施方案。全面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扩大职工对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整合重组以来,王家川采油厂制定完善了20多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实施,使管理工作逐步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渠道。
文明生产保护生态王家川采油厂加大安环工作的投资力度,采取措施进行文明井场建设。一是每月最少召开一次安全环保工作会议,安排布置和考核安全环保工作。
二是健全安全环保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创建安全合格班组,积极开展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活动。
三是健全各项环保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完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积极筹备联合站建设,做好油区绿化和清洁文明生产,防止“跑、冒、滴、漏”。对旧井改造的同时,新建油井必须建成清洁文明井场,据统计,2007年修建文明井场2082个。
同时,为了解决现有原油脱水站排出的废水处理问题,王家川采油厂2007年在6个原油脱水站各打了一口深层回注井。
四是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做到每月一查,各生产车间和采区做到每周一查,各生产工段和班组做到一天一查。对消防、交通、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全面落实检查、整改和监督责任。五是加大石油管护工作力度,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建设平安油厂。
相关链接
王家川采油厂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县办石油企业———延长县石油钻采公司。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所处的采油区油层为古河道形成,属低渗透贫油区,沙体含量大、开采区块小、油层浅、质密、难开采、难开发;加上当时管理粗放,王家川钻采公司(王家川采油厂)的发展落后在其他县的后面。临危上任的经理闫习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搞活经营机制。提出了“外争区块、内强管理、分块搞活”的开发思路,将整个油区分成三个区域,模拟二级法人制度,分别成立北区、南区两个采油大队,加上公司本身,组成三支力量,分块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各自解决开发资金。两个采油大队没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老公司承担以前债务,维持局面,稳定人心。从此,形成了以老公司为中心的三路石油开发大军,协作行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经历23年的摔打和锤炼,王家川采油厂已然发展成为延长县的龙头企业。
第三篇:技术创新活动总结
技术创新活动总结
创新是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职工提升素质的源动力。为了响应公司下发的【2010】26号关于印发《合理化建议和技术进步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公司技术中心组织各分子公司积极开展科技进步和小改小革项目申报活动,将各分公司2011取得的技术创新及各项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和能源节约、降低消耗,提高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小改小革进行汇总。
本次活动得到了各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各分公司人员以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多项技术改革,其中分公司提出新型产品的开发、设备改造等7项技术改进项目,铜管改造、自动切换改造、监控系统电源改造等项技术改进项目。
此次活动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分公司的大力支持,技术人员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在公司范围内烘托了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当今世界,新技术层次不穷,需要我们有开放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去迎接新技术的挑战。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吸收、需要借鉴、需要融合、需要创新,需要我们付出努力、积极地去探索一条适合我们公司发展的技术之路。“开放”、“融合”、“创新”是公司技术发展的核心精神。此次活动就是基于这样一种精神的实践和探索。
二、提供了员工自我展现的平台,锻炼了员工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家正在发展中的公司,“人才”是公
司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财富。员工综合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需要公司积极地去引导和培养。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增强了很多员工的自信心。“我也可以做的很好”这种正向激励对每个有心人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三、促进了企业职工和谐双赢。企业结合发展实际,开展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在活动中改进了许多问题,技术创新工作得到了加强,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同时提升了职工整体素质,稳定了职工队伍,实现了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第四篇:制度创新优于技术创新立论
要点:
制度即一种社会博弈,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可分为正式规则{宪法,知识产权法}和非正式规则{规范和习俗}
技术创新指的是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对于一国之经济增长,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一条分子链的两条螺旋分支,相辅相成的作用于经济增长。由于两者的经济绩效有差别且一定在出现时间上具有先后性,因此时间先后不能作为优于的判定标准。立足现实经济发展,判断优于的标准在于和这能够解决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而根本矛盾在于,虽然两者在中国都有待提高,但制度创新对于技术创新的发展有阻碍。
以下将从经济发展的三方面论述阻碍所在。
首先,现今制度阻碍了经济增长。生产力的发展跟不上生产关系。宏观来讲,正式规则的不完善导致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切实保护,非正式规则的淡漠造成国家鲜有出现百年老字号的传统名牌。具体来说,教育制度不灵活阻碍的是经济增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标准过于低阻碍了经济增长的高品质竞争力,激励机制不完善阻碍了企业投身技术创新的人情。对比外国,可用英国的第一第二工业革命。
第二。当今制度阻碍了经济结构优化。以农耕大国的三农问题作为例,它作为中国小农经济产物,小规模经营产物,它的根源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横亘在农产结构改革与现实之间。万亩良田集成化生产的制度不出台,即便拥有高科技的生产收割技术,大型自动化产收设备难以投入应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即便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农民依旧面临八年农改,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
第三,当今制度阻碍了经济质量的上升。科技以人为本早已成为技术研究先驱的共识,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早已被绿色经济等观念所取代。降低环保危害,关注碳排放量,关注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无不预示着,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数量提高,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更是让国家中的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今天逐利成风的技术创新没有受到对应制度的约束。科研工作者生活的不幸福,少有企业愿意分割红利投身环保改进。所谓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没有出现在现行制度管理下的中国。国人安全感缺失,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创新落实不到生产,发展上限被挖掘后不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现象得不到保障,企业创新热情逐渐消减,制度创新跟不上技术创新的现状下,技术创新等不了,只有让制度创新奋起直追,方能平衡恒发展,追求以人为本的增长之经济。
第五篇: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开展这一活动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开展创新活动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内涵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指在企业内部,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生产作业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通过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等开展创新活动。通过参加技术技能比赛,组建经济技术创新小组,普及应用先进操作法,学习现代高新知识和技能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创新主体不仅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家队伍,更是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条件进行改造革新。通过观念、技术、结构、管理、制度、产品、服务、经营过程和企业文化等创新。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向生产与科
技的深度和广度拓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培育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成为企业追求的根本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需要提高效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重视直接效益与创长期效益的统一。重视在企业内部生产规模、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安全生产、降低成本上使实劲,又要重视预测市场变化、捕捉市场信息、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知名度等。随着科技进步和企业设备、工艺的不断更新,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领域上加大工作力度。既要重视调动生产一线职工的积极性,又要注重发挥好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等职工技术骨干队伍的聪明才智;既要在活动的具体策划、组织、发动、实施中下功夫,又要善于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先进操作法,在普及、引导、示范上做文章。从企业实际出发,把技能型和知识型统一起来,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突出创新、创先、创优,促进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职工是创新的主体,职工参与的广度、力度、深度是衡量创新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要按照企业需要,职工欢迎、群众满意的原则开展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做好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使得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作。劳动竞赛的管理制度应包括竞赛目标管理制度、组织竞赛的工作制度、统计核算制度、检查考证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组织制度、创新成果征集制度和创新成果展示发布等制度,制定切实可行、规范严格的管理制度,让创新活动更具操作性。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严谨的制度是竞赛长久不衰的保证。2003年广州电信出台了《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劳动竞赛管理制度》,从竞赛申报、检查、评比、奖励,每个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强调竞赛的申报。申报项目必须包括现状、对策、目标等,如果年初没有按规定申报,年终就不能参加评比。规范竞赛的检查,实行竞赛中期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要求竞赛结束后,必须对竞赛加以总结。对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的创新成果,以及在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好方法、好技术等要归纳总结成规范的程序,并提升为制度、规定或操作法,加以推广。保证成果经验在稳定中不断提升,使竞赛的成果最终转化为新的生产力。重视建立竞赛激励机制
科学的竞赛激励机制是进一步激发劳动竞赛热情,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劳动竞赛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建立竞赛激励机制,要以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起劳
动成果和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和社会荣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要大张旗鼓地提倡和宣传职工群众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要尊重广大职工群众在劳动竞赛中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对于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尤其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和集体要给予重奖。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模式也应多种多样。要重视研究受奖者的主导需求,采用多种激励方式以加大激励效价。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并重,晋职晋级与利益挂钩并举,成果推广与社会宣传共济,创新实践与学习深造结合,形成创新有功、有功必录,创新光荣、光荣必赏的新风尚。山东省对创新工程取得优秀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是科技人员的,按鲁科成字文件精神给予奖励,是生产、经营、服务等一线岗位的职工,按鲁劳发文件给予奖励,对职工的合理化建议项目、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在3—5年内,每年可从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的税后利润中提取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同时鼓励企业对职工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果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给予完成人与之相当的股权、收益和奖励。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人员可破格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建立技术创新培训机制
实施创新活动,关键在于职工现有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活动的质
量和水平,知识经济时代,职工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企业发展靠市场,市场竞争靠技术,技术创新靠人才,人才成才靠学习能力持续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是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劳动智能化,知识产业化进程的力量源泉。企业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使职工不断掌握新知识、储备新技能,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撑和素质保证。把培养有知识、懂管理、会创造的新型劳动者队伍作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请著名专家讲学,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传授创造技能技法,请技术状元传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把岗位练兵、技术比赛中涌现出来的技术状元的绝招特技总结成为先进操作法。通过举办集体拜师、名师带高徒、现场传授技能、选题立项攻关等活动,为企业培养人才队伍。同时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制定长、中、短期培训计划,形成培训网络化、制度化、长期化,通过多种技能的综合性培训,使每个职工做到“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成为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水平高、观念新、技能精、业绩佳的新型产业大军,造就一批高素质富有活力的职工队伍。选准创新活动的切入点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把增强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和实现企业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围绕技术、管理和服务进行创新。首先要选准切入点。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劳动竞赛的切入点,使劳动竞赛在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上发挥作用。在重点上保证,要抓住关系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发动和组织职工确保实现;在难点上突破,要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开展以降成本增效益、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为企业排忧解难;在薄弱点上弥补,要发动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查漏洞、找不足,针对存在的薄弱方面,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完善企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其次要拓宽活动领域。劳动竞赛要立足企业,面向市场,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紧紧地连在一起,从生产领域向经营、科技、管理、流通等领域拓展,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安全生产和增收创效等方面提出新思路,开创竞赛活动新局面。围绕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推广、应用,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竞赛活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