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时间:2019-05-12 16:1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第一篇: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文/陈瑛霞

摘 要:所谓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的组织制度。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改善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和监督机构”的要求,本文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工

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提出了其改革的基本思路,完善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强化行政执法,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工商行政管理新机制。以期这一思路为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方向。关键词: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市场分析;工商执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基本

上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领导体制。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受国务

院直接领导。省市县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的组成部门,受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同时接受上级

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业务指导。这种既要向地方政府负责,又要向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共同负责,以地方政府为主,以上级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领导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是目前我国工尚行政管理体

制的显著特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体制要求各级工商行

政管理机关在接受上级机关业务指导的同时,又要向同级政府负

责。实践证明,这样的领导体制使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难以到位。

一、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以上述“条块结合,以块为

主”的领导体制,自1978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恢复以来沿用

到今。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

展,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改

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工商行政管

理部门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现行的体制已难以适应工商行政

管理事业发展的要求。它的许多缺点逐步暴露出来。这就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的权威性。

(一)受地方行政干预过多,难以独立依法行政

由于受地方行政干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很难超脱于地方利

益之上,在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监督管理职能时,也容易发生偏

差。如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压力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能为了本

地的利益,不顾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规定,甚至为国家明令禁

止开办、不符合产业配置条件的经营主体和生产主体登记发照,从而导致国民经济中某些行业的失控,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经

济铁序。

(二)管理上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由于受制于地方政府.一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常常追于地

方政府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能很好地做到依法、公正、准

确、适时、恰当地实施行政处罚权力。有些地区在打击走私贩

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活动的案件时,出现了只查远、不

查近,“打下不打上,打外不打内,打远不打近”,对己轻处、对外重罚.对内从宽、对外从严,一法两制、唯我所用等不正常

现象,从而削弱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统一和完整。

(三)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

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从而达到社会

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目前按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体制.往往无法

摆脱充当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把已经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人为地

分割成条条、块块。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利益,常常采取各种

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实行“地区割据”、“行业封锁”,使得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受到很大的影响。最主要表现为现行体制中内

部职能机构设置不适应。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兵把关,不利

于形成管理的合力。结果是各管各的事.互相分割,力量分散,削弱了工商行政管理力度。

鉴于现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种

种弊端,已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

鉴于此,当前建立有权威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已显得十分迫切。

二、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建立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宏观控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确认市场主体资格、监督管理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等职

能方面的持殊性,决定了它在国家宏观管理中只有其它部门无法

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管理当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同

许多行业协会的密切联系,如个体劳动协会、私营企业协会、消

费者协会、广告协会等,保持对他们的指导和联系,获取信息,掌握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但

由于旧体制的局限性,市场行政执法权过于分散,宏观调控职能

受到削弱。调整工商行政管理体制、使市场行政执法权适当集

中,并不是“收权”’,而是国家实施对市场经济宏双调控的有

力措施。这样政令统一,真正起到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相方针、政策有效实施的作用。

(二)与时俱进改革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服务

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改革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市场经济

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多元

化,市场行为日益复杂化,已突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工商行政

管理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随着各类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商场

经济的发展有关立法将会越来越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过

程中,不仅要和国内有关部门和企业打交道,而且还要和国外有

关部门和企业交涉。今后经济执法的任务将会变得越来超繁重和

艰巨。如不进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很不适应国家赋予的职能,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

(三)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商行政管理新体制

从国际惯例来看,执法队伍也是自上而下垂直领导的。但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一方面,由于体制本身的影响,执法中往往存

在着政府干预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同省、市里

各个县区往往公认本地利益出发,自立章程,使同一地区不能统一执法。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商行政管理体

制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也是尽快实现

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举措。

结束语:总之,建立一支有权戚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既是

理顺工商行政管理领导体制的重要步骤,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建立有权威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势在必

行,意义重大。正如李鹏总理所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对于建

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好秩序是十分重要的。”建立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大势所趋.是摆在我们

面前的一大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兰兰.地方政府工商行政指导的实践、问题与对策[D].上海交通大学 2009.[2]曾麒.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工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法 制建设经验交流会侧记[J].工商行政管理 2010(19).

第二篇: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分析及思考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分析及思考

昌华街司法所何成义

社会矛盾纠纷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已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基本特征,积极探讨解决矛盾纠纷的对策和措施,对于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改革开放深入,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好市委朱小丹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指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昌华地区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是好的,但影响稳定的因素仍大量存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及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稳定。

据统计,截止2006年10月份,我们共接待来访群众178批次,受理登记矛盾纠纷68件,其中涉及征地拆迁6件,下岗待岗17件,劳资关系15件,婚姻家庭8件,其他原因引发的矛盾纠纷22件。劝阻群众性上访11批次,涉及人数121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社会矛盾纠纷主要呈现以下五种类型:

一、社会矛盾纠纷几种类型

1、企业改制纠纷、劳资合同纠纷及社会保障问题。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触及到社会深层次的矛盾,牵涉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目前,拖欠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职工下岗失业后再就业困难、基本医疗无保障、社保基金不到位等等,是当前群众反映

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频繁引发群体性纠纷的原因之一。如我辖区发生的市果品食杂公司退休职工、一汽巴士退休职工要求住房货币补贴纠纷等。一些用工单位出于某种动机,随意招工,不签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一旦出现欠薪、拖欠工资、最低工资保障线不达标等矛盾纠纷,由于证据缺失,工人利益难以保障;如荔环公厕管理所与工人工资纠纷。再一种就是劳资双方不能履行合同引发的劳资纠纷,如市二医新建住院部工程、辉洋苑出现的欠工程款纠纷。

2、社会在转型时期社区的人文关怀与社会稳定的相互关联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政府的宏观目标使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这时候往往会忽视了和谐社区的人文关怀。特别是老城区面临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对社区有些孤寡老人、急需帮扶的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如逢庆出现的老人事件。

3、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近年来,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新建房套型大居多,房价高涨,市民拿到的拆迁费在同等地区买不起房,换地区又存在交通、教育等费用问题,拆迁户不能及时回迁,加之房地产开发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信访络绎不绝,甚至发生上访事件,给政府部门的形象带来严重的损害,给正常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例如龙津西63—67号住户与房管局产生的搬迁纠纷。

4、企业军转干部和退伍军人安臵纠纷。在上访及群体性矛盾纠纷中,企业军转干部是从企业下岗职工中分离出来的,虽然人

数不多,但提出的要求较高,要求解决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由于这是全国性政策问题,所以他们串联起来直接到中央部委、高层集访,情况严重,影响极大。

5、涉法涉诉纠纷。主要是指纠纷经过诉讼后当事人不服法院判决或判决后难以执行,当事人频繁向上级部门重复上访要求对司法监督,对政府施加压力。如绊塘街的吴君医患纠纷就有这种发展趋势。加之有的单位为息事宁人,满足了当事人的无理要求,进一步助长了涉法涉诉人得寸进尺的心理,导致重复闹事、上访。

二、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特点

社会矛盾是人类社会的衍生物,它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政治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显得异常活跃。当前的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社会矛盾纠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涉及面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因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矛盾纠纷已由过去的仅限于公民与公民间的纠纷,发展为除了公民与公民之间外、公民与基层行政街道(村)、公民与企事业单位、公民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纠纷等等。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已不再是单纯的公民个人,包括了众多的经济个体和行政组织及部门,矛盾纠纷的主体呈现了多元化。

2、社会矛盾纠纷客体呈现复杂化,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单个部门不好操作,解决矛盾纠纷的难度增大。当前因各类经济组织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渠道的曲折性和有关办事行为的随意性,导致了社会矛盾纠纷内容的复杂化。社会矛盾纠纷已由过去简单的“一因一果”,代之为“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矛盾纠纷的形成因素多,生成过程复杂,矛盾纠纷的演化由直线式变成曲折式,并且在矛盾纠纷的彼消此长的渐进过程中,还关联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从矛盾纠纷的法律性质来看,社会纠纷不仅包括传统的婚姻、家庭、宅基、赡养、抚养、借贷等纠纷,而且还表现为企业改制、职工工资、金融风险、行政不当、司法不公、生产安全、医患事故、企业侵权和房屋拆迁等方面的众多新型社会矛盾纠纷,社会矛盾纠纷由过去单一的民事纠纷发展为民事、经济、行政并存的多种形式的纠纷。正是这些新型的矛盾纠纷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已不再是简单化,因此,也增加了解决矛盾纠纷的难度。

3、社会矛盾纠纷规模呈现群体化,不易控制。矛盾纠纷的后果不再涉及一个或几个人的利益,而是牵扯众多当事人的利益,在社区,由于一些房产商和小区物管欺诈和不依法办事而引起的产权、房物质量、不当收费等纠纷,众多物主成为纠纷当事人;在改制企业中,因职工下岗、企业内部集资引起的纠纷,众多下岗职工和有关方面的人员成了纠纷当事人;在征地、城市房屋拆迁等方面中,因利益冲突,企事业或政府与周围许多有共同利益的群众成为了纠纷当事人;在医患、产品销售、劳资关系等方面,亲属和相关利益方、相同经历者成了当事人;因社会矛盾纠纷当事人的群体化而使其规模不断增大,总量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许多纠纷因处理不当而容易引发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4、当事人寻求解决纠纷的方式呈现激烈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矛盾纠纷的受害方当事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矛盾出现之初,大多都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寻求基层党政组织和有关单位部门解决纷争,希望能公平地解决问题。但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没有能在有关基层部门得到公正合理地解决。当事人在多方求助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群体围攻、上访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的手段,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从而引发了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有的甚至赴省进京上访,有的因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而酿造严重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思路

面对复杂的局面,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和群众上访问题。

第一、正确判断社会矛盾现状和性质。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现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目前虽然某些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增强,但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并没改变,我们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切的情感,理解和同情他们,用真情讲清道理和政策,疏导其不满情绪。不能简单地动用特殊手段。

第二、积极主动排查防范。充分发挥各居委会的作用,及时了解排查辖区的各种矛盾纠纷隐患,认真填写矛盾排查月统计表。司法所应加强引导,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定期不定期走访辖区内的单位,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做好预测,为街道党工委提供

信息和参考。

第三、大力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工作氛围。使街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都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使各种关系都处于一种有序的互动之中。

第四、创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目前社区自治力量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培育和加强基层组织和行业组织的依法自治,将社会权力赋予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物业管理等社会事宜交给社会群众性组织管理,在团体中建立调委会,辅之以政策法规引导,使之真正担当起行业管理职能,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专题讲座、法律心理咨询等途径,对群众进行法律、卫生、保健、婚姻家庭、现代文明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辖区内群众的综合素质,加强心理疏导,防止矛盾激化。

第五、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借助当代各种信息化的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必要的预警系统,切实做到情况明了,信息畅通。努力把矛盾、问题限制和解决在萌芽状态,时刻关注可能触发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发生的事情,建立建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对容易发生的群体矛盾纠纷问题应提前制定多种方案,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篇:当前小学生作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当前小学生作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赞贤小学 龚小伟

【内容摘要】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口号也由来已久,但结果值得怀疑。本文就是站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调查了学生的作业现状,并对其作了冷静的分析与思考,指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改革方向,从而呼吁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作业现状 【正文】

一、引言:孩子,有话要说

作为一名教师,你真的了解学生吗?你曾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吗? 了解我们的孩子在想什么,有什么想说吗?那么让我们先试着走近孩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1、假如我是老师(二年级)

我们的老师每天中午和放学都会布置很多作业,所以我们很少有玩的时间。

假如我是老师,我会布置一些比较简单有趣的作业,甚至有的时候干脆就不布置作业。这些空的时间,我会带着大家去公园、游乐场,在那儿可以看见碧绿的树,柳树有柔柔的枝丫,还有花是五彩缤纷的,一切多么美好啊!

2、如果双休日没有作业„„(三年级)

以前听大人们说,双休日是可以休息的,可是上学以后,我们的老师每个双休日都会布置很多作业,等我把作业做完,双休日也基本上过去了。于是我总在想,要是双休日没有作业那该多好呀!

如果双休日没有作业,那我就可以尽情地看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早上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下午的《巴拉拉小魔仙》,晚上的《熊出没》,一场也不会落下。

我也是个特别向往大自然的女孩,如果双休日没有作业,我就可以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野炊,去郊游„„

二、关于小学生作业现状的调查

1、调查内容

(1)、在校一般在哪些时候有作业?大约需要多少时间?(2)、一般有哪些类型的作业?在校做哪些作业?(3)、你们的周末一般有哪些作业?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4)、你认为做作业有必要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安排作业?

2、调查结果

在近两百份的问卷中,占94%的学生表示老师每天会在课间和中午休息的时候布置作业,尤其是中午,没有作业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谈到作业内容,我们也惊奇地发现,70%以上的问卷上清晰地写着语文数学同步练习、语文数学分层测试ABC、语文数学新课程新练习等课外资料,更触目惊心的是,不论年级的高下,孩子们做作业的时间竟然没有明显的区别,即使“一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这样的明文规定也被束之高阁。调查中,我们偶尔也问过几个家长,有些家长虽语意中庸,但满含无奈——“这个老师确实很负责,常规也抓得不错,我们的孩子进步挺大的,但他们毕竟才上一年级,老师下课的时候不让他们出来,中午也在教室里让他们写生字、做口算,室外活动量太小了„„。” 作业频繁、量大、偏难、费时、形式单一是本次调查中非常明显的结果。学生是可爱的,他们都乐意接受有作业的事实,而且认为做作业是有必要的,但他们需要的不是这样让自己无法喘息的作业呀!

作为教师,我们总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其实难教的原因在哪儿,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

三、对小学作业现状的几点思考

1、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中小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是值得极为珍视的。而如今,作业何以步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学生厌作业、恨作业;教师绞尽脑汁编作业同时又为泱泱大班的批改而焦头烂额。作业啊,想说爱你不容易!

2、关于作业的几点冷思考 思考一:可以不布置作业吗?

如今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找到一条通向“合理、适量”的捷径。思考二:作业越多越好吗?

“作业越多越好”,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一句话,过多的作业有害无益!思考三: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吗?

作业独立完成,这在以前似乎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因此,大凡老师、家长都教育孩子,不能偷看,不能抄袭,甚至也不允许几个人围聚一起相互讨论,否则就有剽窃之嫌。

那么,作业完成的形式就只有孤军奋战一种形式了吗? 思考四:作业一定要老师设计吗?

我想,教师的批改更重要的是要示范学生一种方法,使学生早日扔掉拐棍自己走路。

思考五:一定要停留于文本的书面作业吗?

譬如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也许这些作业不来自课本,也许这些作业也不需要动笔,但正是这些向社会、向学生心灵开放的作业,恰恰培养了学生除认知以外的许多能力,也使他们在作业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改革方向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作业改革的根本出路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教师上课的目标意识很强,平时下到课堂就经常听到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感叹:哎,教学任务又没有完成。似有万般无奈千种愁肠,于是课内不足课外补,校内不足校外补,讲解不足作业补,这样一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和老师都不期然地坠入了作业的深渊。

究其根本还在于教师上课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很好地琢磨教材了解学生,更没有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举措,以致课堂沉闷,效果不佳。如果我们都懂得“课堂精彩,功在课外”的话,我们的教师想必就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花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了。

2、开放性,小学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

未来世界是个多元、多极且富有变化的世界,它注定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以崭新的姿态适应它。为了适应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时代要求,新课程明确指出我们的学科教学应趋于开放、多元、综合化,而且这也不仅是我们中国教育面临的形势,据报道,广东艺术师范学校教育考察团曾对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院进行考察,发现他们在这些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无疑是对我们中国教育的促进和挑战。

可见,开放的作业设计,将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视域广阔,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各种作业练习,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3、作业,应有它恰当的位置

前文我们已经讨论过,教学中适当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自然作业也有了它必然的位置,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摆正它的位置。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础教育阶段,孩子来到学校,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引导,从而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作业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更不是教学的目的。和预习、听课一样,让学生做一定量的作业,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发展他们的潜能。那么作业正确的位置是:没有作业不可,但过分强调作业的功能也不可。过多的作业会影响其他学习环节:预习不充分,上课没精力,研究缺乏兴趣,久而久之,作业也没有办法完成,学习成了恶性循环:白天有听不明白的课,课余有做不完的作业!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流失。

4、新作业新要求

当前“应试教育”仍霸居教坛,独生子女的父母望子成龙、成凤心切,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彻底改变现行教育体制,加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但我们不能坐待这一切问题全部解决再来减轻学生负担,而眼见学生书包越背越重,休息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星期

六、节假日还要去上补习班,而不管不顾。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作业内容上,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并要加强布置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作业,避免布置单一枯燥的作业,注意作业的综合化,注意作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

(2)在作业量上,要求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3)在作业难度上,不留过难的题目,不出偏题怪题,尤其各科教师之间常保持密切联系或通过班主任协调,避免总作业量过重。

(4)在作业形式上,笔答作业要少而精,应选择适量有代表性的题目为笔答作业,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这部分作业应突出基本概念和原理,尽量避免重复和烦琐的运算,其占用时间总量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不要超过授课时间,而且教师应该认真批改。【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2003年1月),主编:高宝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主编:商继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课程理念的更新》,彭钢、张晓东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人民教育》2003、11;

5、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第四篇: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情况

1954年11月—1970年6月 机构名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54年

依据: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 说明:

1、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负责掌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第八办公室,负责掌管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2、1959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体会议第九十次会议,决定调整国务院办公机构。鉴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国务院决定撤销第八办公室,将其掌管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改由国务院财贸办公室掌管。3、1970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将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并入商业部。

1978年9月—1982年8月 机构名称: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设置时间:1978年

依据:《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通知》

主要职能: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国家计划,保护正当的经营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防止资本主义倾向的发展。

说明:1978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属国务院,由国务院财贸小组代管。

1982年8月—1988年4月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82年

依据:《关于批准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1982)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令,研究拟定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对工商企业实行经济监督,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生产,活跃流通,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

说明:1982年,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改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988年4月—1993年3月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88年

依据:《国务院确定行政机构设置》(1988)

主要职能:是国务院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也是行政执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为:

1、依法确定各类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合法地位。

2、监督管理或参与监督管理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检查处理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1993年3月—1998年3月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93年

依据: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

说明: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98年3月—2001年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98年

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98)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

主要职能: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其主要职能为:

1、研究拟定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拟定、发布工商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

2、组织管理工商企业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的注册,依法核定注册单位名称,审定、批准、颁发有关证照,实行监督管理;

3、组织监督检查市场竞争行为,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依照法律、法规打击流通领域的走私贩私行为和经济违法违章行为;

4、组织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组织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件,组织查处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的经销掺假及假冒产品行为;

5、组织实施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6、组织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

7、组织管理经济合同人,组织查处合同欺诈行为,组织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组织监管拍卖行为;

8、组织管理商标注册工作,认定驰名商标,组织查处商标侵权行为;

9、组织管理广告发布与广告经营活动;

10、组织管理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的经营行为;

11、领导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

12、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3、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能变化: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其职能作了如下调整:

1、划出的职能:将指导广告业发展的职能交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转变的职能:(1)取消市场培育建设、全国市场布局规划、开展各类交易市场登记的管理职能;

(2)把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职能交给有关的行业协会;将机关服务事务交给事业单位承担。

说明: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1年4月—2003年3月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设置时间:2001年

更名依据:《国务院关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1]13号)

说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003年3月—2004年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设置时间:2003年

依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3]8号)

主要职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最高职能部门。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直属机构,是经济监督机关,也是行政执法机关。

第五篇:浅淡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号:2010052529

浅淡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

【摘要】:工商行政管理作为必要的行政管理主要之一,是宏观经济运行基轴的市场体系及其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管理体系,是与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计划指导相融合的强有力的经济行政职能系统,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的生成、发展、完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及其对宏观经济调节力度的加大,工商行政管理自身也将发生相应地变革,其宏观管理职能定会日益突现,从而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性飞跃。

【关键词】:工商管理体制 市场 政府

一、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现状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日趋复杂,工商管理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组织和监管中肩负着政府主管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其综合职能,是促进我国市场持续、稳定、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近些年来,许多国内学者非常关注在新形势下国内外工商管理研究的方向与热点,并对其进行有益的探索,这对提高我国工商管理研究水平、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具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工商管理部门所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任务,现行的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工商管理机关对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工商管理发挥越来越大的功能与作用。这就客观上要求拓宽其管理范围,加强其薄弱环节,实现职能到位。不仅要管好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而且要监督宏观调控指导计划的实现,不仅要管理个体,私营经济,而且要管好公有制经济,维护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秩序。而目前工商管理体制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把已经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人为地分割成条条、块块,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兵把关,不利于形成管理的合力。无法摆脱充当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而地方政府常常采取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如“地区割据”、“行业封锁”等等,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工商管理力度削弱。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商管理体制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得以尽快实现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工商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作为政府对市场的规制和监管,职责在于培育发展统一市场体系、维护公平竞争,即作为市场竞争和交易的“裁判员”角色。在体制转轨背景下,由于长期以来工商部门是培育市场和推动市场发展的力量,工商部门不仅是市场管理的主体之一,也是市场培育和建设的主体之一,这符合我国特殊国情,这种体制推动了和回事了市场建设,维护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建立,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市场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以下

方面:

1.工商管理执法力度弱化

作为流通领域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工商管理机关是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履行工商职责时,工商管理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切实履行工商行政执法职能,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谋划工作思路的主要依据和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然而,现实中,在现代社会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工商管理部门并不能应对自如,其执法手段有被一味弱化之嫌。一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分离,工商部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后,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权力,从而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削弱。二是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受地方保护主义干预严重。地方政府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是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私自决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经政府允许,一律不得对企业进行检查和实施处罚,从而加大了工商管理人员的执法难度。

2..职能转换滞后,市场竞争体紊乱

由于职能转换上的滞后,许多不该管的又不放手,许多该管理的又没管,工商部门间接管理手段薄弱,市场管理方面反而倒退,精力为主放在集贸市场经营上,部门基层建设严重滞后,管理制度出现混乱,不得不依赖专营,限价等行政手段来被动管理。以上问题使得市场竞争秩序紊乱,政府行为、部门行为乃至官员个人行为不规范的背后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层问题,也影响了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3.工商管理内部控制不完善

作为政府主管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工作部门的工商管理机关,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内部管理问题同时存在。一是工商管理部门摊子大,职能部门多,国家投入的资产相形较多,有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设立不全或根本没有,从而导致在资产使用效率方面体现出了使用率较低的现象,国有资产出现比较严重的流失。二是工商管理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对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进行调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职能,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不够健全,使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难以开展,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效果。

4.工商部门管理市场错位与不统一的管理体制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体系的完善,工商管理发挥越来越大的功能与作用。这就客观上要求拓宽其管理范围,加强其薄弱环节,实现职能到位。不仅要管好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而且要监督宏观调控指导计划的实现,不仅要管理个体,私营经济,而且要管好公有制经济,维护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秩序。在转轨过程中工商既是市场体系的培育者,又是市场管理者,还间或参与市场经营,工商部门三种行为纠缠在一直,必然导致市场管理行为方式的错位。由于从部门利益出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保护主义而造成了资源和市场的侵害,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了行业垄断,这些都人为制造着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5.划区管理下的工商管理体制

目前工商管理体制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把已经形成的区域性市场人为地分割成条条、块块,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兵把关,不利于形成管理的合力。无法摆脱充当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而地方政府常常采取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如“地区割据”、“行业封锁”等等,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工商管理力度削弱。

三、运用政府与市场的手段完善工商行政管理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市场行为日益复杂化,已突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加强工商管理体制的完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会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的关键环节。

1.完善工商管理法制体系

我国应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等为重点,加强制定单项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解决掉新旧法规自相矛盾、执法依据不统一的问题,解决工商行政基本法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同时,注意加强法制宣传和学习培训,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执法职权。

2.调整内部职能机构,明晰职能关系

目前工商管理各业务部门职能交叉,分散管理、分头执法的现象较为突出,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因此,根据工商管理机关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需要,对全部工商管理业务职能进行“三分”,即:一为行政

许可及审批行为;二为行政监督及处罚行为;三为行政督察行为。从而使内部业务职能有效的整合,可以避免现有机构设置存在的既互不相干又互相重叠、内耗大于合力的局面,加强工商管理执法力度。

3.建设工商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工商管理内部控制

工商管理应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开展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对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财务经费实行统一管理。同时,省级财政根据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业务支出范围,对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办案经费、装备经费及基础设施经费等实行统一核拨。工商管理财务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分别设专人管理账目、物资,配套完善出入库手续,达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另一方面,要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应向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汇报,使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得以真正发挥。并定期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促进监督服务职责的完善和加强。

4.建立工商管理体制的宏观控制及建立统一的工商管理体制

工商管理部门是国家宏观调控系统中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必须紧密配合国家各个时期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和要求,才能更好促进它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和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工商管理体制的建设中,一方面可运用登记管理职能,要求工商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对各类行业发展的宽严度正确把握,防止产业产品结构比例失调的现象,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可运用综合监督管理职能,促使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经济的健康运行。工商管理部门可通过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和经济纠纷调解仲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

同时为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商行政管理新体制,强化对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监管,应对现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省以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垂直领导,增强工商管理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5.建立上下左右联动的经济户口属地管理体制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体制使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难以到位。因此,工商

管理体制的完善要积极抓好以工商分局(所)为监管主体的经济户口管理工作,建立起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区域齐动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实现“户口清、状态明、制动好”的管理目标,增进工作的连续性和主动性,强化监管力度,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工商管理职能的全面到位。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中,工商管理是维护经济秩序的高效职能管理部门,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整合各管理职能,打造更好的工商管理平台,努力争取管理的最优化,使市场资源公平化,促进市场持续稳定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寒石.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J].武汉学刊, 2007,(06)

[2]徐长浩.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9,(02)

[3]张广英.论供应商管理的新模式[J].现代企业教育, 2009,(08)

下载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和思考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和思考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意义极其重大。但是,在“税费改革”背 景下开始实施这一管理体制却遭遇了很多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积极探......

    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邓李赟 (西安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系,陕西 西安710054) 摘 要: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导致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观面临严峻的挑战。......

    科技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

    科技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 论文导读:各科技管理部门仍然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具体的项目和研究团队管理方面,管理的范围过于宽泛、工作过细,而且制度死板,这些都为科研机......

    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现状的法律思考

    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现状的法律思考横山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云维亮[摘要]由于开发区全国性法律的缺失、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缺位导致我国开发区管委会管理职能权限模糊,开发区可持......

    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5篇模版]

    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教学管理,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安全、稳定、发展的和谐学校。开学以来,学校专注于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推出了系列专题研究课、教......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

    一、起因1、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需要。当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有三方面因素:一方面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减少,党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大量优秀人才未加入党的队......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

    一、起因1、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需要。当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有三方面因素:一方面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减少,党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大量优秀人才未加入党的队......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分析(推荐)

    一、起因1、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需要。当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有三方面因素:一方面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减少,党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大量优秀人才未加入党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