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邓李赟
(西安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系,陕西 西安
710054)
摘 要: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导致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观面临严峻的挑战。这种变化也给大学生的道德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科学地分析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产生的原因、正确地评价这种现象、加强引导、重建科学的道德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观;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
31文献标识码:A
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快速过渡到市场经济,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观念尤其是道德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市场经济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外开放的环境使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传
[1]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削弱又使人们放松了对错误思想的警惕。对大学生来说,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把握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研究其道德观的现状、原因、评价和建议,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个人利益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受此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一)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存在矛盾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思想的解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也迅速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他们在道德认识上是非分明,崇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奉献精神以及优良的中华美德,能对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和行为进行鞭笞,而对于自己在道德行为上的失范往往缺乏自律,或者放任自流。在学习生活上,表现为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表现为缺乏奉献精神。大学生道德行为滞后于积极向上的道德认识,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道德行为和道德认识存在断裂和脱节现象。
(二)道德评判标准多元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再以一个尺度、一个模式来衡量一件事、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出现了相对化、多元化的道德评判标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这种多元化的道德评判标准,解放了大学生的思想,拓宽了道德评价的尺度和方式,使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诸多事物,能够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但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观念,再加上各种传统的道德观、市场经济的道德观、民族的道德观、外来的各种道德观多元并立的影响,这种多元化的选择会导致青年大学生产生选择的困惑,也往往会出现了道德评价是非混乱问题。
(三)道德信念缺失 全球化浪潮使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诸多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思想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现迷茫,甚至对人生信仰、道德观产生怀疑或者歪曲,从而在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事上变得消极和落后。一些学生竟然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随心所欲,放任自由,对待社会所提倡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表现冷淡,在道德信念、道德义务方面表现出“无动于衷”,对于学习先进认为无用,这些表现概括起来就是一部分大学生对“常德”的无知、对“美德”的麻木,对“失德”[2]的无视。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淡薄,艰苦奋斗精神较差,常夸夸其谈、敷衍塞责、见异思迁、挑肥拣瘦等等,从整体上呈现出“道德信念滑坡”的趋势。
二、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学校、家庭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以来,中国开始走出国门,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资金,但各种社会思潮也随之而来,并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产生冲击。中西文化撞击为大学生观察自我和社会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并出现弱化、取代、瓦解传统道德观的趋势。同时有些媒体脱离实际的舆论导向的宣传,也使部分大学生感到茫然。社会黄、赌、毒、腐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各种低级趣味杂志、网络视频、音像制品的流传,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毒品”,直接毒害和污染了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二是市场经济在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投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影响,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态和不劳而获的社会投机心理在大学生身上开始表现出来。三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观形成影响极大,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的道德品质,以及校园文化传统、文化氛围,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学校所倡导的道德观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拉大,加之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存在着内容空泛、形式呆板僵化、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道德观教育活动缺乏兴趣和互动,学校教育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力下降。此外,有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而放松了家庭教育,或是由于家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偏颇,影响了子女道德观取向的正确选择。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虽然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间接感受时代的变革。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普教系统,学生能否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往往由高考来决定,学校的声誉高低也由升学率来决定,对学生来说唯一重要的人生竞争就是高考。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使人们过度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导致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先天不足。加之现在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大多数家长忽视了对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渐渐就形成了自私自大、狭隘和唯我独尊的心理,故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使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比如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缺乏自信等现象。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主观因素的作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只是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应该取决于个人努力加强自身修养的程度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自觉锻炼和修养中逐步形成的。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我们既要进行客观分析,同时也要以历史的眼光正确对待,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全社会大环境的道德建设
有人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看作与教育的影响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认为环境的影响
[4]要超过教育的影响,以警示社会关注环境建设。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强大的,以至于人们认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必须对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倡导,鼓励全体人民参加道德建设活动,特别是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2 社会上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是重要的舆论工具,能够及时地对大学生道德建设作出正确的导向,一方面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从正面产生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错误言行进行有力的批评,从反面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舆论氛围是开放式的、平等的、互相的、直观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监督,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当前尤其是要重视网络氛围的作用。学校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最直接的“小社会”,应该更好地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观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大学生的发展成长规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就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进行讨论,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让大学生能够尽情地探索真理,追求知识,尽情地发挥个性,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塑造良好道德观的平台。
(二)重视家庭德育教育
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以后直到长大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仅能为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抵制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强化社会教育的积极因素,而且能够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观乃至价值观的形成,使一个人终生难忘、受益无穷。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够在耳濡目染中远离邪恶和犯罪,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品德,能够在诱导感化中获得向善的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其运行秩序要求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之中实现,所以道德必须介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并在其中发挥充分的调控作用。与此同时,人们选择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人们选择市场经济的目的中,就已经包含了道德上的根本要求。市场经济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当代社会,[5]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性、广泛性和频繁性越来越显示出道德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视了道德品质的要求,只注重学习成绩的优劣。
(三)注重方法和措施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我们还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德育工作势必失去实效性,道德观教育就会失去灵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实施德育创新,不断探索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秀品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培养大学生科学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二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手段,启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共鸣,引导大学生自学修身,变道德外化为道德内化,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三是充分发挥高校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载体作用,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进行道德观教育。坚持书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突出道德观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磨练大学生道德修养意志,让大学生更多地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大众,了解疾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信”与“行”的问题,切实增强教育的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这是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地走进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道德实践水平。其次,大学生应认识到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用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来激励自己、用自己的道德践行来反思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在实践中的道德行为,增强自己明辨是非、分清正邪的能力,从而激发自己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兴趣。我国 正处在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充满了积极与消极、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和斗争。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会制约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和抑制个人的才智。
大学生的道德观现状,不仅反映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决定了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民族的发展壮大。只有准确地把握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现状,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才能引导大学生道德观念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孝文,罗国杰,梁柱,等.德育与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8.[2] 马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道德观教育的实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4):18-19.[3] 曹勇.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变化发展的六大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40-42.[4] 刘爽.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EB/OL].[2002-05-31].http://.[5]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6.An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the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Outlook
DENG Li-yun(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have brought great changes in social values and big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moral outlook, which consequently has also exerted a great impact on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outlook.One of the basic tasks nowadays is to scientifical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outlook and the cause of it, to give a proper evalu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so as to offer guidance and reconstruct scientific morality.Key words: market-oriented economy;moral outlook;ideologic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邓李赟(1983—),男,浙江杭州人,西安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篇:Djsiuga_a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快速过渡到市场经济,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观念尤其是道德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市场经济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外开放的环境使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削弱又使人们放松了对错误思想的警惕[1]。对大学生来说,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把握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研究其道德观的现状、原因、评价和建议,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现状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个人利益的实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受此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一)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存在矛盾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思想的解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也迅速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他们在
道德认识上是非分明,崇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奉献精神以及优良的中华美德,能对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和行为进行鞭笞,而对于自己在道德行为上的失范往往缺乏自律,或者放任自流。在学习生活上,表现为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表现为缺乏奉献精神。大学生道德行为滞后于积极向上的道德认识,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道德行为和道德认识存在断裂和脱节现象。
(二)道德评判标准多元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再以一个尺度、一个模式来衡量一件事、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出现了相对化、多元化的道德评判标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这种多元化的道德评判标准,解放了大学生的思想,拓宽了道德评价的尺度和方式,使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诸多事物,能够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但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观念,再加上各种传统的道德观、市场经济的道德观、民族的道德观、外来的各种道德观多元并立的影响,这种多元化的选择会导致青年大学生产生选择的困惑,也往往会出现了道德评价是非混乱问题。
(三)道德信念缺失
全球化浪潮使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产生诸多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在思想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现迷茫,甚至对人生信仰、道德观产生怀疑或者歪曲,从而在人生态度,以及为人处事上变得消极和落后。一些学生竟然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随心所欲,放任自由,对待社
会所提倡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表现冷淡,在道德信念、道德义务方面表现出“无动于衷”,对于学习先进认为无用,这些表现概括起来就是一部分大学生对“常德”的无知、对“美德”的麻木,对“失德”的无视[2]。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观念淡薄,艰苦奋斗精神较差,常夸夸其谈、敷衍塞责、见异思迁、挑肥拣瘦等等,从整体上呈现出“道德信念滑坡”的趋势。
二、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学校、家庭外部环境的影响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以来,中国开始走出国门,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及资金,但各种社会思潮也随之而来,并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产生冲击。中西文化撞击为大学生观察自我和社会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机会,并出现弱化、取代、瓦解传统道德观的趋势。同时有些媒体脱离实际的舆论导向的宣传,也使部分大学生感到茫然。社会黄、赌、毒、腐等不良行为的出现,各种低级趣味杂志、网络视频、音像制品的流传,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毒品”,直接毒害和污染了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二是市场经济在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投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消极影响,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态和不劳而获的社会投机心理在大学生身上开始表现出来。三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道德观形成影响极大,特别是父母和老师的道德品质,以及校园文化传统、文化氛围,对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学校所倡导的道德观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 的差距拉大,加之学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存在着内容空泛、形式呆板僵化、手段落后等问题,使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道德观教育活动缺乏兴趣和互动,学校教育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力下降。此外,有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而放松了家庭教育,或是由于家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偏颇,影响了子女道德观取向的正确选择。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虽然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是他们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间接感受时代的变革。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普教系统,学生能否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往往由高考来决定,学校的声誉高低也由升学率来决定,对学生来说唯一重要的人生竞争就是高考。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使人们过度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导致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先天不足。加之现在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大多数家长忽视了对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渐渐就形成了自私自大、狭隘和唯我独尊的心理,故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使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比如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缺乏自信等现象。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主观因素的作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只是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应该取决于个人努力加强自身修养的程度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自觉锻炼和修养中逐步形成的。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我们既要进行客观分析,同时也要以历史的眼光正确对待,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对策。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和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全社会大环境的道德建设
有人把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看作与教育的影响有同等重要的作用,甚至认为环境的影响要超过教育的影响,以警示社会关注环境建设[4]。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强大的,以至于人们认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必须对社会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倡导,鼓励全体人民参加道德建设活动,特别是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上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是重要的舆论工具,能够及时地对大学生道德建设作出正确的导向,一方面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从正面产生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错误言行进行有力的批评,从反面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舆论氛围是开放式的、平等的、互相的、直观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监督,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当前尤其是要重视网络氛围的作用。学校作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最直接的“小社会”,应该更好地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观教育环境,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大学生的发展成长规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定期组织学生就社会上存在 的不良风气进行讨论,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让大学生能够尽情地探索真理,追求知识,尽情地发挥个性,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塑造良好道德观的平台。
(二)重视家庭德育教育
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以后直到长大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不仅能为学校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抵制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强化社会教育的积极因素,而且能够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观乃至价值观的形成,使一个人终生难忘、受益无穷。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够在耳濡目染中远离邪恶和犯罪,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品德,能够在诱导感化中获得向善的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其运行秩序要求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之中实现,所以道德必须介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并在其中发挥充分的调控作用。与此同时,人们选择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人们选择市场经济的目的中,就已经包含了道德上的根本要求。市场经济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当代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性、广泛性和频繁性越来越显示出道德对社会的深刻影响[5]。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忽视了道德品质的要求,只注重学习成绩的优劣。
(三)注重方法和措施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我们还沿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德育工作势必失去实效性,道德观教育就会失去灵魂。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实施德育创新,不断探索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秀品德教育、健全人格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教育观,培养大学生科学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自觉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二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手段,启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共鸣,引导大学生自学修身,变道德外化为道德内化,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三是充分发挥高校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载体作用,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进行道德观教育。坚持书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突出道德观教育中的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磨练大学生道德修养意志,让大学生更多地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大众,了解疾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信”与“行”的问题,切实增强教育的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这是解决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地走进社会、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道德实践水平。其次,大学生应认识到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要求和规范自己、用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来激励自己、用自己的道德践行来反思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在实践中的道德行为,增强自己明辨是非、分清正邪的能力,从而激发自己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兴趣。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充满了积极与消极、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和斗争。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关键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会制约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和抑制个人的才智。
大学生的道德观现状,不仅反映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决定了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民族的发展壮大。只有准确地把握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现状,因势利导,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才能引导大学生道德观念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格人才。
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探索和实践
和谐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人际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一致,要求整个社会的道德和谐。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作为社会整体和谐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新实践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
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
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
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
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
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这种和谐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和分析,使德育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喜欢所学的课程,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形成和谐道德观,而且还可以创造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对话的空间。结合个人优势、经验和研究心得等,最大限度地容忍差异和不同,容忍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分展现“和而不同”的人性关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本位向人格发展的转化,由知识灌输为主向以价值道德观引导为主的转化。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样就象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和谐互动,促进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达到自身道德观的和谐。
(三)寓德于美,提升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美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体现,对美的规律的学习与探究可以开启人类智慧的大门,可以净化人类的灵魂。寓德于美,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传统和谐美学思
想追求对象的外在形式上的和谐,追求形式和内容统一间的和谐,也追求超感性的内容要素上的和谐。和谐的价值在于“和”,“和为贵”,追求通过确立和执行和谐的道德观的各种行为规范,保持大学生的行为与秩序的合理稳定,引导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和谐美学的内涵,强调“和谐即美”,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西方美育创始人席勒曾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情和精神力量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席勒的认识表明,寓德于美的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三.大学生道德缺陷的原因和对社会的影响
(一)造成大学生道德缺陷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道德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从小开始的教育就存在弊端,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和家长只是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学生过于的重视分数,也忽略了自身道德素质的修养,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分数就是一切风气严重。我们多年来的教育体制一直是一种应试教育,这种体制造成人们过度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 2.社会,家庭压力过大:望子成龙在大部分家长心中占据很大的位置,只是重视孩子的分数,不重视孩子身心健康,以致学生压力过大,导致心理严重扭曲,大学生自杀,杀死同学,老师的例子很多。3.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改革,校园环境的变化,校园文化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招生并轨,收费上学”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锻炼,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家长高额的教育投资强化了他们的效益观念.收费制也使学生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同时,为创收而招收的各类成教学生在校内居住对学校校风的,冲击很大,加上众多学校新校区的出现,校园环境进一步复杂,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各类学生之间的摩擦和纠纷容易形成校园热点。4.不正之风和腐败现像的影响
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了不良影响.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地位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在金钱美女面前败下阵来,成为不择手段,以权谋私,挥霍国家财产,腐化堕落,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腐败分子.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威信,给国家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也给高校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巨大冲击,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有的厌恶政治,玩世不恭,有的则强化了当官发财的思想意识。社会上公民道德方面的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社会上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有所滋长,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比如国家实行并轨招生后由于客观上的原因,人才就业市场还不十分完善,一小部分人趁着过度时期政策的不完善,拉关系、走后门,为自己的子女找工作,有些大学生看到这种现象,觉得没有希望,失去提高自己各个方面能力的信心。诸如此类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就业压力过大大学扩招,就业岗位紧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要求过高。
6.当代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原因
当代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时代的变革.对他们来说唯一重要的人生竞争就是高考,故他们
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加之现在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宠爱,渐渐就形成了自私自大的心理,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缺乏自信等现象。中国传统的一些道德在今天受到抵制,一些大学生为了突出自己的个性,与一些传统道德相违背(例如:大学生同居现象严重,虽然国家允许大学生结婚,但是社会总体的道德观念还很保守,根本接受不了大学生同居和结婚这个事实,这个在他们眼中是不道德的,由于这种观念在中国社会中占多数,所以这个原因归咎于大学生。)心态浮躁: 一是表现为学业中的投机取巧,具体表现为考试中的弄虚作假和论文写作中的东抄西凑。其实质是“钻政策漏洞发横财”和“摸彩致富”等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态和不劳而获的社会投机心理在学校中的折射。这种由浮躁之气滋生的作弊之风确有蔓延之势。有的学生学习进取心丧失了,缺课成为家常便饭。平时学习不用功、不钻研,但又虚荣心强,考试还不甘落后,自然只有挖空心思在考场上玩弄手段了。二是是表现为社交中的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者,往往是势利眼,与人交往有一种趋上性,即总是渴望和力求结识比自己优越的人,而对不如自己的人则爱理不理,他们希望从交往对象那里获得种好处。这种有明显功利性质的交往毫无真诚可言。
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他们越来越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实现真理我与实现自我的统一,不利于形成稳定向上的理想世界。
(二)大学生道德缺陷对社会的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道德整体偏差,那么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不安,同时引起人们的不安。(例如89政治主要是大学生的**,大学生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泛)2.带动社会风气的败坏。
3.导致社会上一些企业公司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抵制的心理。总体上造成社会对大学生评价不高 四.提高道德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大学生道德现状,有些问题是令人担忧的,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所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道德问题,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社会和学校
1.加强全社会大环境的道德建设,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倡导,鼓励全体人民参加道德建设活动。社会上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
众媒体是重要的舆论工具,能够及时地对大学生道德建设作出正确的导向,一方面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从正面起着积极的引导教育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背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错误言行进行有力的批评,从反面产生着积极的“约束”作用。舆论氛围是开放式的、平等的、互相的、直观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监督,应当受到高度的重视,当前尤其是要重视网络氛围的作用。.学校应该组织,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文氛围。人文氛围中即包含着前人的文化积累,又包含着后人的发展。每一所大学的校园里都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每一所学校的建校史,都是人文资源的积淀,校园的人文氛围对大学生道德建设来说,是一部取之不尽的教科书。学校的人文氛围影响了学校的办学风格,是影响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校园氛围因素。人文氛围的“约束”将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的道德素质教育,因为教师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也不能放松;在生活学习中不要过多的给学生制造压力;定期组织学生就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进行讨论,对大学生有鞭笞作用。.从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和家庭不应该歧视成绩差的同学,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作一切,应该多鼓励孩子
(二)大学生本身的建设
我们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除了学习以外,应该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学习,把学到的道德理论用于实际生活中,学会从好的方面看,不随波逐流。从小事做起,不要好高务远。五.总结
大学生确实存在道德方面的缺陷,但是总体上是好的,社会的一些群体也不应该一味的否定大学生。大学生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但是有时候我们的行动却与愿望相违背,同时许多大学生对道德问题也是存在困惑,有时候不得不和大家一起违背道德规范,例如“简历不作假,简直一大傻”,许多大学生都持有这样的态度。所以社会和学校,家庭在学生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社会风气。从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和家庭不应该歧视成绩差的同学,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作一切,应该多鼓励孩子让他们从小保持健康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关于道德状况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有61.21%的老师“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现在的大学生道德意识很弱”的说法,只有38.79%的老师对学子的道德状况作了积极评价。这一调查结果告诉人们,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比
较艰巨的道德建设任务。
老师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低调评价,虽然不能简单地与大学生实际的道德状况划等号,但它至少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给老师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道德印象。在回答“当别人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您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会如何”这一问题时,结果没有一个老师选择大学生会“不顾一切挺身而出”,认为大学生能“尽自己的最大力量给予帮助”的老师占25.86%,选择“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占30.17%,选择“在一旁观看”的占12.07%,选择“悄悄离开”的占4.31%,选择“说不清”的占27.59%。
这一结果与调查显示的大学生目前很少崇拜英雄人物的情况是一致的。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在回答“您最崇拜的人的名字”的问题时,被调查者依次选择了政治家(51.44%)、无(11.7%)、个人偶像(10.11%),只有1.47%的人选择了英雄人物。
值得指出的是,在教师对大学生道德状况给予低调评价的同时,却对他们的日常行为做出了比较积极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完全能够”或“能够”
做到尊敬师长(89.65%)、团结同学(90.52%)、礼貌待人(89.66%)、孝敬父母(93.97%)、讲究卫生(83.62%)、用语文明(79.31%)、注重仪表(93.37%)和诚实守信(80.17%)。
相关报道表明,97.74%的大学生自报他们在骑车、驾驶机动车或行走在交通路口遇到红灯有交通警察时“不闯红灯”,但在夜间没有警察
也无人看见时,这一比例同样是大幅度下降,从97.74%下降到了56.44%!
我们不能否认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可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买饭“加塞”,酗酒、抄袭等等。许多事情刚发生时都很小,但如果都“恶小而为之”,不加注意,不加约束,不自醒而改正,都容易变成“问题”,日后走上社会,就可能沿袭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人们常说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骄子”、“时代精英”,可是,为什么恰恰这个“精英”群体其道德状况会出现这么多不容忽视的道德修养问题呢? 人们常说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独立和个性意识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现在许多社会不良风气冲击校园,才使得一部分学子产生利己主义倾向,追求实惠和个人享乐。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与西方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冲突使得道德文化出现断层;还有的则认为,80年代出生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被宝贝宠爱娇惯坏了,从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里长大,注定是自私的一代。可是,在我看来,一个人必然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可最终决定人的思想道德和性格发展的还是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道德修养问题,单靠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大学生自己要真正地为自我找准标尺!我想,大学生如果坚定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就必然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拥有高素质和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
大学生是即将成材的祖国栋梁。在大学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科学文化素质,当代大学生们才能以崭新的形象和过硬的水平,找准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坐标,也才能在改革和发展各项事业中更加自如地挥洒壮丽青春。让我们大家都牢记这样一句话吧:大学生首先要做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成才方向和目标,总是和社会性的需要、时代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脱离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为人类造福,为社会作贡献的思想,人的才智就会受到抑制。当代大学生如果缺乏报效社会主义祖国之心,没有为实现四化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大志,即使只为个人“名利”在某一时期对人的才智发展有某种刺激作用,那也毕竟是不长久、不稳固的。这样的人只会被社会所淘汰。道德修养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中的表现,具有社会思想指导性,表现在个人身上某些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它对于我们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
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我们在大学期间学英模、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现在正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就读的大学生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这一代独生子女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他们热情开放、进取心强,敢于创新、张扬个性;但同时,他们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毅力,时常感到孤独和空虚„„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作弊现象强烈不满,要求改变这种现状。
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道德观
个体意识
非道德化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在家庭道德观上对独立意识和权利 意识有强烈的诉求,“非道德化”倾向明显,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分析了当代 大学生家庭道德观“非道德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80后”,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物质上相对丰裕,却要 在过多的社会竞争和学习压力 下生存特殊的 历史 年代使他们不用背负过多的传统文化记忆及历史负累,能够忽视“社会钟”而关注自我 发展
。人为的社会隔绝形成了人际关系的 日渐淡漠,使他 们在理想社会 与现实社会的巨大差异面前倍感困惑。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收集整理。
他们心 中疑惑颇多,一边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一边在思考助人为乐对 自己有什么实 际的好处;他们接受 着集体主义的 教育,却也受着各种西方思潮尤其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考上大学 .却 发现大学 已经不 是心中的“象牙塔 ”了,大众就业使 得“天之骄子”的心理 优势感 消失殆尽;他们追求自由,却迷失于 网络 这个虚拟社区.原有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责任都相对削弱和紊乱.网络生活的虚幻化使他们脱离了社会,惧怕现实。
一、大学生家庭道德观“非道德化”现状及分析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 生活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 间的关系。”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在人们生活、消费和延续后 代方面起着不 可或缺 的作用对于社 会的安定 和谐 至关重要。家庭道德观在 我国历来倍受重视,比如治 国先 治家,认为“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息息相关。80后“新新人类”思维敏捷,又是在改革开放后相对宽松 的社会环境下成长 的,接受新鲜 事物快,受西方道德 观念影响,价值更新加速,个性意识突出,在家庭 道德 观上与父 辈们 明显不同,有了较强的 现代 意识。本文重点考察当代大学生在传统家庭观、婚恋观、第 三者、离婚、婚外情 以及性观念等问题上的观点及做法。
如今,大学生恋爱不仅有着环境的宽松和自由。更有其生理和心理上 的必然性。但是恋爱 不仅涉及爱情。而且是行为道德活动,“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3]76按照马克思的看法,男女两
性关系可作为人的整个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判断。浙江大学学生对“一个人同时对几个异性产生好感。并与其谈恋爱,您认为这种做法是 ?”的调查 .回答“脚踏两只船 .不应该”的 l0年前有 47%~1.10年后 为 49.2%;不过,l0年后对于这种“多角恋爱”的近乎离经叛道的认同竟然高达 49.8%。常识告诉我们 :择偶需要 比较,但不是“恋爱 自由”;爱情 区别 于友谊 .容不 得“多元 选择 ”:感情 不是儿戏 .没有理 由为排 除寂寞 而“假恋 ”;忠贞专一的道德原则使 “自私之爱”根本不具有 “普遍性 ”。
浙江大学学生在颇具现代性标签 意义 的婚 外情和第三者问题 上,表示 反对的 比例分别 为 58.5%和 52%.远高 于表示认同的人数 比例,这说 明大多数学生很看重 忠诚义务对于婚姻生活之必须。比较 而言,大学生 的契 约精神 日显,他们不再允准婚后享有婚前恋爱 方式 的相对 自由。至少有 1/4的大学生对于无论婚前婚后 的情感方 式都 相对放任 自流,凸显 时代精神之印记。
对于贞操问题,如今有 27%的学生不再视之为妇女 之性命 及传统道德对人性 的压抑。旧习俗历来有偏见,认为它只对妇女而言。其实,作 为坚定、有节操的 自律性德 行,它是人内心的一种品质,能够 自觉抑制 人们的情感欲望,严格规范人们 的行 为方式。热恋中的男子应 当正确认识其意义:最直接意义在于帮助人们 了解并把握 自己在恋 爱过程 中的行为 的价值。避免盲 目冲动 ;而间接 意义则是帮助人们 提高 和深化爱情。
离婚 问题在过去倍受道德舆论 的约制 .也被人为设置了许 多道 德枷锁,可如今浙江大学学 生有 76.2%认 为“离婚是私人 的事,难 以用传统 道德来评判 ”。不 可否认,现代人追求 自我,在更大程度上将婚姻问题划归私人生活领域 .婚 恋自由度前所未有,只是在 自由和责任之间 的平衡点 寻求 确是我们道德之所求。离婚有时是必要的,能给婚姻当事人应有的解脱.并避免婚姻中的不道德现象。同样,在现代性的洗礼及舶来观念的强烈冲刷下,未婚先孕这种本 来在传统习俗观看来归 属道德的问题,现在却在更 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技术问题。
在调查中,有69.5%的学生 对婚 前财产公正表示认可 .95.6%的学生对独身生活方式表示“可以理解”或“个人私事无从评价”,73%的学生认为婚姻是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不认同婚前性行为的 由 lO年前 的 10%降至 5.2%。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 知有别于“熟人社会”的传统人伦观念.追求道德宽容以及个性自由倾向显而易见
二、新闻事件分析
如今,在反传统的性道德观念 冲击下,大 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道德失范”虽谈不上泛滥成灾,却也不是新鲜事。他们不再认为这是“越轨”行为,不再认为这是伤 风败 俗,而认 为学校 对这种“私事 ”不宜干涉,更不应惩罚。2002年 10月重庆邮电学院发生的“女生怀孕被开除”事件就很能说明问题。
2002年 12月 3日,《中围青年报》以《“女 大学生怀孕被开除”
折射高校管理 法律 盲 区》为题报道说 :近日,社会广泛关注的“女 生怀孕被开除”事件 中的事双方——重庆某学院和李静、张军(均为化名)分别接 到了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驳回李静、张军要求学校撤销处分决定的起诉。
2002年 10月初,重庆某学 院大二女生李静 突感腹痛去校 医院 治疗,被校医怀疑为怀孕,她 自费住 进地方 医院,经诊断是宫外孕,于 1O月 9日做了手术。学校 以严肃校规校纪、正确引导学生为由,依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 生管 理规定》及该校《学生违 纪处罚条例》等相关规定,给予两名学生勒令退学处分。
此事经多家媒体披露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
其实,2001年 4月底,江苏南京某大学就 发生过此类事件,校方认为两名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同居致女生怀孕后又做“人流 ”手术违反 了校规 .开除了两名学生的学籍。
重庆某学院开除两名学生的理 由是 “品行恶劣,道德败坏 ”,在社会上很快形成 了对立的两派观点。代表马父观点的媒体认 为 :校方将其女 儿的行 为定性为“不正 当性行 为”是错误的,剥夺 了一个成年人应有 的性权利。应 当承认,学校不应放任 自流,但要把握好度,不能苛求 19岁的孩子如此理智。而代表管理机构一方的观点认为 :它给 当代大学生提 出了如何培养健康 向上的性道德观的严肃课题。该院有关领导指 出,社会上产生的性解放错误思潮与 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也与一些媒体有关,其报道一 味
迎合学生,利用 涉及青年人性关系和高校管理等有争议的话题来吸引读者,不顾 自身社会 责任。我们社会主义高校需要引进的是先进文化和思想,但类似 台湾 校园 内所 出现 的“还 我性交权 ”的性解 放绝不是先进文化。公开谈论性 问题是因为社会显著开放进步了,不是要脱离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范畴而重走弯路,更非提倡和纵容,媒体应发挥唱响主旋律的作用。更有 网友认为,“学校不是婚介所,更不是做 爱乐园。既然选择读大学,就必须接受学校的约束。”
滞后 的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缺乏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和对学生 的人文关怀使 得高校未能有效保 护学生 的受 教育权、依法管理和依法治校。但是,高等教育 不同于义务教育 .学生在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其在校期间应 尽的义务。教育部对 已有 20多 年历史 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修改.以确保更好地维护教育的性质和 规律,培养 四有新人。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 〔 论文 关键词〕个体道德需要
“注错习俗”
制度支持
教育 灌输
道德自律
〔论文摘要〕道德需要的个体发生离不开教育培养这个重要环节。个体道德需要培养的具体途径主要有:“注错习俗”;制度支持;教育灌输;道德自律。
道德需要的个体发生是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的,而道德内化则离不开教育培养这个重要环节,离开了教育培养,要实现道德内化,那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需要个体发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使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成为其内心所敬重的道德法则的过程。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收集整理。
一、“注错习俗”
“注错习俗”是荀子所主张的“化性起伪”之方。荀子说:“可以为尧舜,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
耳。”[1]所谓“注错习俗”,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在荀子看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2]为尧舜,为桀跖,“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即是由于个体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和习俗长期磨练而造成的。荀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道理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环境对个体道德需要的形成和 发展 总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总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因而必须与他人交往、共处,也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吸纳和接受外来的道德信息,产生相应的道德需要。所以,要培养个体的道德需要,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创建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道德环境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组成的,但不管如何,社会舆论是贯穿于道德环境中的、对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所谓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社会群体通过思想或观点的某种总合而表现出来的对某一社会现象、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所持的态度。它具体表现为众人的议论,即众人对某一社会现象、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赞扬和谴责。社会舆论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广泛性。即是说只要是人,不可避免地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舆论的制约和影响,这是由人的社会本性所决定的。二是外在强制性,即通常所说的“舆论的压力”。俗话所说的“人言可畏”、“众口所毁,虽金石可销也”,就是讲的这个意思。[4]社会舆论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是影响个体道德需要的强大力量。它一经形成,往往就成为人们关于某一事件或问题的言论和行为的不成文的准则或规范,对个人的言论和行为具有一种无形的控
制力和约束力,阻止与舆论不一致的个人言行的发生;对个人具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作用,使个人的言行与舆论所代表的公众意见保持一致。社会舆论有正确、先进和落后、错误之分。前者对人的言行的控制和指导作用是积极的,后者则是消极的。因此,要优化道德环境,就要注重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的营造。
为了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根据 现代 社会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广播、电视、报刊、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介已迅速普及,能及时地、大量地向人们提供社会所倡导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行为风尚,从而构成人们共同认知的环境世界。所以,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舆论的导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要利用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要发动群众参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和管理工作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污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 网络 传播。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5]只要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来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用积极的、健康的内容影响和教育群众,对假冒伪劣的精神产品以及不良的道德现象施以强大的
舆论压力,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这对培养人们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道德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制度支持
理论研究和实际生活经验都表明,人们对其行为后果的酬赏是决定人们行为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个体道德需要发展的他律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据此,我以为,培养个体的道德需要,还需要借助制度的支持,仰仗制度的约束来弘扬道德的行为,抑制不道德的行为。在这方面,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堪称“亚洲花园”之国的新加坡,就人们的道德义务或责任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和禁令,并对违反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和制裁,凡是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和事,诸如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乱涂乱抹、公共场所吸烟、嚼口香糖、在地铁吃东西、18岁以下人喝酒、上厕所不冲水、乱穿马路、涂抹钞票、放鞭炮、从楼上往下扔垃圾等都要课以罚款,或戴上“垃圾虫”标记在原地罚搞卫生一周,或判鞭刑,拘留甚至坐牢。美国的国会下属机构设有“道德立法委员会”,并有“道德法”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国刑典规定,任何人对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采取个人行为,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五年监禁并科50万法郎罚金。德国 法律 把法定或约定养护义务的人的遗弃无自救力的人的行为,定为遗弃罪。瑞士、波兰、挪威的法律规定,不为他人伸张正义者,均要被处监禁或罚金等。
道德制度的功能主要在于,以利益为杠杆,对道德觉悟高的个体,激励他们先进更先进,并对其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言行进行奖赏和褒
扬;对道德觉悟低的个体,惩处他们的不道德言行,并对其有损于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进行制裁。利益(包括直接或间接的物质和精神利益)是隐藏在个体行为背后的根本动因。“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奖赏和褒扬会使人们得到某些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感对他们的道德行为无疑会起着支持、鼓励、诱导和推动的强化作用。而惩处和制裁则不仅可以迫使受罚者在社会组织的禁戒、禁止、阻斥的面前改弦易辙,而且也会对那些道德觉悟不高甚至低下、自律精神较差的人产生一种强大的压力。正如密尔所说:“使这人欲求美德,使他觉得有美德是快乐,或者,无美德是痛苦。为善联想快乐,为恶联想痛苦,或者尽力使人经验到:行善 自然 有快乐;为恶自然有痛苦,这样才可能召致人志在美德,而且等到意志坚定时,就无须想到快乐痛苦,也会行动了。”[7]
三、教育灌输
个体道德需要的形成并不是自发的,它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灌输。教育灌输是培养个体道德需要不可缺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善,教化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8]只有通过教育灌输,个体才能认识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关系以及调节这些社会关系所应当遵循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只有通过教育灌输,个体先天就有的“可能”道德能力才能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能力。这种教育灌输方式要求教育者:
1、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心理。如为他们提供的榜样应切合他们的实际,具有可学性,即榜样的行为不要太复杂、太神秘、太崇高,一
般人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模仿到,就能仿效他;具有典型性,即榜样具有可辨别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能吸引道德主体的注意,产生学习、效仿的愿望;具有可信性,即所树榜样的痕迹不能太重,缺乏人之常情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缺乏真实感和感召力;具有贴近性,即贴近道德主体的生活、志趣、专业、气质甚至年龄等。还如应当考虑他们的情绪体验。道德主体的情绪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把道德主体的情绪中枢与理性中枢连接起来,使其智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推动着道德主体的道德接受活动有效地进行,而消极的情绪体验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人的意识范围狭窄,大脑的判断力减弱,从而对道德主体的道德接受活动产生阻碍作用。所以,重视受教育者的情绪体验对培养来他们的道德需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绪体验方面的积极感受,以提高道德接受的效果。
2、考虑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处于儿童少年期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模仿表象的积累和教育的介入,道德逐步从“感性表象”转入“亚理性表象”,是形成道德概念雏形、道德行为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针对这个时期的个体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应当以形象教育为主,说理教育为辅。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大、文化的增长、社会道德的介入和影响,其头脑中的道德“亚理性表象”经过进一步的深加工——道德判断、分析、选择、定向,从而形成道德“理性表象”。这时,道德的主观分析判断表征占主导地位,其分析判断带有明显的理性思维和 哲学 思考的成分。针对这个时期的个体,教育的
重点应放在帮助其理性地分析、梳理、判断、选择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上。等等。
3、考虑受教育者的道德能力。所谓道德能力,在这里,主要指受教育者在道德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道德信息进行反应、理解、辨析、推理和选择的能力。实践证明,道德接受能力的高低程度如何,往往从根本上决定着外在的道德要求、信息向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程度,一般来说,道德接受能力越强,对外在道德信息的接受水平就高,反之,接受水平就低。如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个体所观察和仿效,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道德接受能力。道德接受能力高的个体往往能较深刻地理解榜样,并有效地模仿榜样,并通过这种有效的模仿,使相应的社会道德要求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需要。
4、考虑受教育者的结构和条件。“个体的需要(包括道德需要)并不是由他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而是根源于不同个体的结构与条件的特殊规定性。”[9]
一个个体自身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条件,就会对客体产生什么样的道德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道德关系。只要个体的结构和条件不改变,别人就无法用其他的需要去代替他的需要。所以,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着的道德需要,就不能单凭说理、说教甚至强制方法去实现,而应当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结构和条件的变化,如让缺乏社会实践的受教育者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其献身社会的道德需要;让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以培养其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道德需要;等等。当然,个体结构与条件的改变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 的协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四、道德自律
所谓道德自律,就是“指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 规律 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心自主的行动。”[10]个体的道德自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疆学而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之,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1]个体道德需要培养,从一定的程度上说,就是一个“疆学而求”的过程。“疆学而求”,包括学习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对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来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12]不能“疆学而求”而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需要,那是很难的。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 察克治”。王守仁指出:“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
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13]由此可见,所谓“省察克治”,就是要每时每刻思考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要求,既要“反求诸己”,[14]又要以他人、他事为鉴,力求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15]“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16]“疆学而求”与“省察克治”是紧密联系的。只学习而不内省,犹如水过地皮湿,学习再多也无益处,难以有道德需要上的提高。只内省而不学习,犹如井底之蛙,不能提高道德认识,难以达到最高的道德需要层次。
3、“积善而不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7]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不懈的积累过程。要看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18]“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非独山川也,人行亦然。有布衣积善不怠,必致颜、闵之贤;积恶不休,必致桀、跖之名。”[19]一个人只有“采微善,绝纤恶”,[20]并“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加日县久”,才能从无道德需要到有道德需要,由低级的道德需要到高级的道德需要,最后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最高境界。
4、“慎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1]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个人独
处的情况下,也要小心谨慎,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道德要求行事,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而干坏事。不须臾离道,即在任何环境、场合之下都不离道义、坚守道义,是“慎独”的本质所在。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自然 就能做到“表里内外,精粗隐微”,人前人后,明处暗中始终如一。朱熹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致离道之远也。”[22]“慎独”的特点就在于强调从“微”处着手,从“隐”处下功夫。做到慎独,不仅需要以高度的理性自觉为前提,而且必须“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23]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人们只有过了诚意这一关,才能真正为善,才能“慎独”。因为“诚于中,形于外”,由真诚自然会产生高度的自觉,有了高度的自觉,就能严于律己,自己主宰自己。
〔注释〕
[1]《荀子·荣辱》。
[2]《荀子·劝学》。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第43, 274页。
[4]唐凯麟,《伦 理学 》,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 2001年,第201页。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光明日报》, 2001年10月25日。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年,第269页。
[8]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
[9]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年,第191页。
[10]宋希仁,《“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释义》,《道德与文明》, 2000年,第3期。
[11]《荀子·劝学》。
[12]《论语·阳货》。
[13]《传习录》(上)。
[14]《孟子·公孙丑》(上)。
[15]《论语·里仁》。
[16]《荀子·修身》。
[17]《荀子·劝学》。
[18]《周易·系辞下》。
[19]王符,《潜夫论·慎微》。
[20]《新语·慎微》。
[21]《中庸》。
[22]《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23]《大学》。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www.xiexiebang.com-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更新时间:2009-10-22 来源/作者: 杨玉环
(阅读次数:1)
[字号:大 中 小] [内容提要]产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的原因主要有:中国改革和中国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心理发展不成熟、主体意识增强,以及家庭德育的缺乏和学校德育的滞后。解决问题的教育对策分析主要有:确立主导价值观、加强价值观教育;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家庭教育等。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因,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进一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科学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状况的成因
大学生价值观的困惑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当代大学生中的价值困惑是前所未有的广泛
和深刻,这与当今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是紧密相连的,也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家庭和学校的德育状况有关。
第一,中国改革和中国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特定的社会背景。当代中国正处在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些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碰撞,大学生的价值观已由改革开放以前的单一走向多元,我国传统的、西方传入的、过去“左”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念同时并存。具体说来,比如,在价值标准上,有的“唯书”,有的“唯上”,有的“唯实”,有的“跟着感觉走”,有的跟着“时髦”走;有的以社会利益为标准,有的以小团体利益为标准,有的以个人利益为标准。在价值取向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享乐,有的重事业;有的重原则,有的重“关系”;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现实。多元化的价值观既给大学生多种选择,但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困惑:究竟应该选择哪种价值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变化效应,开放带来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国际文化交流的发展开拓了大学生的眼界,使他们以中华民族素有的厚德载物精神去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某些国家所实施的“和平演变”策略和“全盘西化”图谋,确实在国内少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一些大学生有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人生信仰多元化、人生目的庸俗化的一面。面对西方价值观的双重影响,有些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了困惑和矛盾。
第二,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心理发展不成熟,是导致所有社会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价值观困惑的共同主观原因。虽然在学校受到多年教育,但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实感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于是,在接触社
会生活时,看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了解人们各不相同甚至截然对立的价值观,就感到社会和生活难以理解,茫然困惑,不知道究竟哪些是真善美的,哪些是假恶丑的。同时,因为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足,能力不够,就会出现很多矛盾和困难,如想做一个高尚的人,但难以自律;想参与社会,但缺乏政治素质;渴望成才,但缺乏学习磨练的毅力。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而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荷;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这一切容易导致他们精力旺盛,敢想敢做,有时又不计后果、不愿负责;情感强烈,需要丰富,而又不看形势,避苦求乐;思想敏捷、勇于创新,却容易盲目,不辨真伪。
第三,家庭德育的缺乏和学校德育的滞后,是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问题的直接原因。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庭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而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德育非常缺乏,不少家长要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忽视德育和做人的启迪;要么因受经济浪潮的冲击而被社会边缘化,成天牢骚满腹、情绪低落,没有心情与孩子交流甚至只是给孩子灌输负面的东西;还有一些家庭关系恶劣的家庭对孩子带来心灵创伤,使他们在价值观上发生偏差。缺乏良好的家庭德育,大学生有了价值观上的困惑,不能在家里得到很好的讨论和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社会结构、利益格局,还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诸多方面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但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内容、方法落后于社会现实。大学的马列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近几年进行了重点改革,但吸收现代科技成果、适应时代要求还有差距,还未形成一个好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在德育方法上,填鸭式的灌注仍占主导地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建立稳定的德育实践基地还很欠缺;形式活泼、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目标一致的德育还很不够。这些都使大学生失去了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交流
渠道,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困惑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解决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问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方方面面,下面只想在教育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1.确立主导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值观的多元化,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变革的时代,多种价值观同时并存,有我国传统价值观,也有现代西方价值观,有原有计划经济时期的价值观,也有现代市场经济时期的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直接源于这种价值观的多元化,所以,解除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首先就必须确立一套先进的主导价值观。大学生就有了一个主导的价值标准,就不会无所适从。这个价值观体系应该是主导性和多元性统一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主导价值观的建立,一方面必须合理利用传统价值资源,如:整体本位、义利统一、诚实守信、追求高尚人格等,另一方面必须借鉴西方价值观的合理成份,如功利主义的合理因素、人道主义的可取成份等,要用开放的和建设性的态度,批判地吸收各种外来价值观念,利用一切有利于建立现代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的东西。只有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既批判地继承传统,又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我们才能建设既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具有全球眼光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一主导价值观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以 “五爱”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
2.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各级学校的阵地作用,加强价值观教育
确立主导价值观后,还要加强价值观教育,而学校是大学生接受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首先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发挥各级学校的阵地作用。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试行)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是我们对大学生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大纲,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全方位德育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意识,增强德育整体效果,提高德育水平,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体系。第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针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对学生进行国际形势、国情及民情教育,运用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电教、社会实践手段,在学生与社会之间搭起理解和认识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用科学思想丰富学生头脑,增大主渠道能量,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影响,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强化学校秩序环境,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明朗、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为校园文化注入时代的特色和生机;要完善学校的人际和舆论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环境是大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现实社会环境也是最能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之一,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正面和反面两个作用的作用,环境既能强化价值观的教育,也可以弱化甚至抵消价值观的教育,与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相适合的环境能巩固价值观教育的成果,而一个不合适 的环境,最能使价值观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现在,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许多困惑,就是因为他们感到现实生活与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和对立的。因此,解决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还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奉行的价值观尽可能一致,而不是相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就必须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经济交往中的假冒伪劣、欺诈行为,打击社会的丑恶现象,纯洁影视、书刊等大众传媒,扫除黄赌毒。同时,要大力宣传各种典型事迹,通过时代英雄和道德楷模,为大学生树立精神偶像,创造一个勤奋、务实、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为此,政府要创造条件,建设革命与现代化建设的参观纪念地,建设各种健康的文化、科技、体育展览场馆,使大学生有接受传统和正确价值观的校外场所;共青团及各种大学生组织要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希望工程活动”、“向特困生献爱心活动”等多种活动,使大学生在组织的怀抱中、在有益的社会活动中、在身体力行中升华价值观,解答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困惑问题。
4.提升家庭教育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既然缺乏家庭德育是大学生价值观困惑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今天中国,要使大学生的价值困惑有所缓和,就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懂得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也是终生的老师,只有时时处处牢记这种角色意识,才有可能有意识地自觉地把这种教育寓于家庭教育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孩子走向成功之路。家长的自身素质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大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产生希望中的希望,家长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金”,要善于磨亮孩子的闪光点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呼吁学生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多与孩子交流和讨论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其次,要革除家庭教育中的封建残余,反对家长专制作风,促使家庭教育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形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和睦关系最后,还要建设文明家庭,使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形成卓有成效的德育合力,共同把大学生学生培养成一代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我国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使得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多与上代人不同的变化,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许多困惑。了解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分析其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来解决困惑,是当代中国价值观建设的重大课题。
参考资料:
[1]《人生观通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组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习桂英:《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探索》1999年03期。
[3] 王克真 , 莫云光:《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评析》,《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3年06期
[4] 王云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及教育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袁晓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念体系重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第三篇:当前小学生作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当前小学生作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赞贤小学 龚小伟
【内容摘要】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口号也由来已久,但结果值得怀疑。本文就是站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调查了学生的作业现状,并对其作了冷静的分析与思考,指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改革方向,从而呼吁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作业现状 【正文】
一、引言:孩子,有话要说
作为一名教师,你真的了解学生吗?你曾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吗? 了解我们的孩子在想什么,有什么想说吗?那么让我们先试着走近孩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1、假如我是老师(二年级)
我们的老师每天中午和放学都会布置很多作业,所以我们很少有玩的时间。
假如我是老师,我会布置一些比较简单有趣的作业,甚至有的时候干脆就不布置作业。这些空的时间,我会带着大家去公园、游乐场,在那儿可以看见碧绿的树,柳树有柔柔的枝丫,还有花是五彩缤纷的,一切多么美好啊!
2、如果双休日没有作业„„(三年级)
以前听大人们说,双休日是可以休息的,可是上学以后,我们的老师每个双休日都会布置很多作业,等我把作业做完,双休日也基本上过去了。于是我总在想,要是双休日没有作业那该多好呀!
如果双休日没有作业,那我就可以尽情地看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早上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下午的《巴拉拉小魔仙》,晚上的《熊出没》,一场也不会落下。
我也是个特别向往大自然的女孩,如果双休日没有作业,我就可以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野炊,去郊游„„
二、关于小学生作业现状的调查
1、调查内容
(1)、在校一般在哪些时候有作业?大约需要多少时间?(2)、一般有哪些类型的作业?在校做哪些作业?(3)、你们的周末一般有哪些作业?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4)、你认为做作业有必要吗?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安排作业?
2、调查结果
在近两百份的问卷中,占94%的学生表示老师每天会在课间和中午休息的时候布置作业,尤其是中午,没有作业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谈到作业内容,我们也惊奇地发现,70%以上的问卷上清晰地写着语文数学同步练习、语文数学分层测试ABC、语文数学新课程新练习等课外资料,更触目惊心的是,不论年级的高下,孩子们做作业的时间竟然没有明显的区别,即使“一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这样的明文规定也被束之高阁。调查中,我们偶尔也问过几个家长,有些家长虽语意中庸,但满含无奈——“这个老师确实很负责,常规也抓得不错,我们的孩子进步挺大的,但他们毕竟才上一年级,老师下课的时候不让他们出来,中午也在教室里让他们写生字、做口算,室外活动量太小了„„。” 作业频繁、量大、偏难、费时、形式单一是本次调查中非常明显的结果。学生是可爱的,他们都乐意接受有作业的事实,而且认为做作业是有必要的,但他们需要的不是这样让自己无法喘息的作业呀!
作为教师,我们总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其实难教的原因在哪儿,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
三、对小学作业现状的几点思考
1、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中小学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是值得极为珍视的。而如今,作业何以步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学生厌作业、恨作业;教师绞尽脑汁编作业同时又为泱泱大班的批改而焦头烂额。作业啊,想说爱你不容易!
2、关于作业的几点冷思考 思考一:可以不布置作业吗?
如今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找到一条通向“合理、适量”的捷径。思考二:作业越多越好吗?
“作业越多越好”,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一句话,过多的作业有害无益!思考三: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吗?
作业独立完成,这在以前似乎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因此,大凡老师、家长都教育孩子,不能偷看,不能抄袭,甚至也不允许几个人围聚一起相互讨论,否则就有剽窃之嫌。
那么,作业完成的形式就只有孤军奋战一种形式了吗? 思考四:作业一定要老师设计吗?
我想,教师的批改更重要的是要示范学生一种方法,使学生早日扔掉拐棍自己走路。
思考五:一定要停留于文本的书面作业吗?
譬如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也许这些作业不来自课本,也许这些作业也不需要动笔,但正是这些向社会、向学生心灵开放的作业,恰恰培养了学生除认知以外的许多能力,也使他们在作业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改革方向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作业改革的根本出路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教师上课的目标意识很强,平时下到课堂就经常听到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感叹:哎,教学任务又没有完成。似有万般无奈千种愁肠,于是课内不足课外补,校内不足校外补,讲解不足作业补,这样一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和老师都不期然地坠入了作业的深渊。
究其根本还在于教师上课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很好地琢磨教材了解学生,更没有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举措,以致课堂沉闷,效果不佳。如果我们都懂得“课堂精彩,功在课外”的话,我们的教师想必就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花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了。
2、开放性,小学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
未来世界是个多元、多极且富有变化的世界,它注定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以崭新的姿态适应它。为了适应培养和发展创造力的时代要求,新课程明确指出我们的学科教学应趋于开放、多元、综合化,而且这也不仅是我们中国教育面临的形势,据报道,广东艺术师范学校教育考察团曾对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院进行考察,发现他们在这些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无疑是对我们中国教育的促进和挑战。
可见,开放的作业设计,将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视域广阔,结合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各种作业练习,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3、作业,应有它恰当的位置
前文我们已经讨论过,教学中适当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自然作业也有了它必然的位置,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摆正它的位置。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础教育阶段,孩子来到学校,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引导,从而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作业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目的,更不是教学的目的。和预习、听课一样,让学生做一定量的作业,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发展他们的潜能。那么作业正确的位置是:没有作业不可,但过分强调作业的功能也不可。过多的作业会影响其他学习环节:预习不充分,上课没精力,研究缺乏兴趣,久而久之,作业也没有办法完成,学习成了恶性循环:白天有听不明白的课,课余有做不完的作业!于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流失。
4、新作业新要求
当前“应试教育”仍霸居教坛,独生子女的父母望子成龙、成凤心切,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彻底改变现行教育体制,加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但我们不能坐待这一切问题全部解决再来减轻学生负担,而眼见学生书包越背越重,休息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星期
六、节假日还要去上补习班,而不管不顾。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在作业内容上,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并要加强布置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作业,避免布置单一枯燥的作业,注意作业的综合化,注意作业的启发性和思考性。
(2)在作业量上,要求少而精,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3)在作业难度上,不留过难的题目,不出偏题怪题,尤其各科教师之间常保持密切联系或通过班主任协调,避免总作业量过重。
(4)在作业形式上,笔答作业要少而精,应选择适量有代表性的题目为笔答作业,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是完全必要的。但这部分作业应突出基本概念和原理,尽量避免重复和烦琐的运算,其占用时间总量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不要超过授课时间,而且教师应该认真批改。【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2003年1月),主编:高宝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2、《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主编:商继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课程理念的更新》,彭钢、张晓东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人民教育》2003、11;
5、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第四篇: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分析及思考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现状分析及思考
昌华街司法所何成义
社会矛盾纠纷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已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纠纷的基本特征,积极探讨解决矛盾纠纷的对策和措施,对于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改革开放深入,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好市委朱小丹书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指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昌华地区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是好的,但影响稳定的因素仍大量存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及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影响社会稳定。
据统计,截止2006年10月份,我们共接待来访群众178批次,受理登记矛盾纠纷68件,其中涉及征地拆迁6件,下岗待岗17件,劳资关系15件,婚姻家庭8件,其他原因引发的矛盾纠纷22件。劝阻群众性上访11批次,涉及人数121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社会矛盾纠纷主要呈现以下五种类型:
一、社会矛盾纠纷几种类型
1、企业改制纠纷、劳资合同纠纷及社会保障问题。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触及到社会深层次的矛盾,牵涉到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目前,拖欠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职工下岗失业后再就业困难、基本医疗无保障、社保基金不到位等等,是当前群众反映
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频繁引发群体性纠纷的原因之一。如我辖区发生的市果品食杂公司退休职工、一汽巴士退休职工要求住房货币补贴纠纷等。一些用工单位出于某种动机,随意招工,不签劳动合同(雇佣合同),一旦出现欠薪、拖欠工资、最低工资保障线不达标等矛盾纠纷,由于证据缺失,工人利益难以保障;如荔环公厕管理所与工人工资纠纷。再一种就是劳资双方不能履行合同引发的劳资纠纷,如市二医新建住院部工程、辉洋苑出现的欠工程款纠纷。
2、社会在转型时期社区的人文关怀与社会稳定的相互关联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政府的宏观目标使群众的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这时候往往会忽视了和谐社区的人文关怀。特别是老城区面临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对社区有些孤寡老人、急需帮扶的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如逢庆出现的老人事件。
3、城市房屋拆迁纠纷。近年来,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新建房套型大居多,房价高涨,市民拿到的拆迁费在同等地区买不起房,换地区又存在交通、教育等费用问题,拆迁户不能及时回迁,加之房地产开发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信访络绎不绝,甚至发生上访事件,给政府部门的形象带来严重的损害,给正常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例如龙津西63—67号住户与房管局产生的搬迁纠纷。
4、企业军转干部和退伍军人安臵纠纷。在上访及群体性矛盾纠纷中,企业军转干部是从企业下岗职工中分离出来的,虽然人
数不多,但提出的要求较高,要求解决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由于这是全国性政策问题,所以他们串联起来直接到中央部委、高层集访,情况严重,影响极大。
5、涉法涉诉纠纷。主要是指纠纷经过诉讼后当事人不服法院判决或判决后难以执行,当事人频繁向上级部门重复上访要求对司法监督,对政府施加压力。如绊塘街的吴君医患纠纷就有这种发展趋势。加之有的单位为息事宁人,满足了当事人的无理要求,进一步助长了涉法涉诉人得寸进尺的心理,导致重复闹事、上访。
二、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特点
社会矛盾是人类社会的衍生物,它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政治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显得异常活跃。当前的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社会矛盾纠纷的主体呈现多元化,涉及面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因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矛盾纠纷已由过去的仅限于公民与公民间的纠纷,发展为除了公民与公民之间外、公民与基层行政街道(村)、公民与企事业单位、公民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纠纷等等。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已不再是单纯的公民个人,包括了众多的经济个体和行政组织及部门,矛盾纠纷的主体呈现了多元化。
2、社会矛盾纠纷客体呈现复杂化,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单个部门不好操作,解决矛盾纠纷的难度增大。当前因各类经济组织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渠道的曲折性和有关办事行为的随意性,导致了社会矛盾纠纷内容的复杂化。社会矛盾纠纷已由过去简单的“一因一果”,代之为“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矛盾纠纷的形成因素多,生成过程复杂,矛盾纠纷的演化由直线式变成曲折式,并且在矛盾纠纷的彼消此长的渐进过程中,还关联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从矛盾纠纷的法律性质来看,社会纠纷不仅包括传统的婚姻、家庭、宅基、赡养、抚养、借贷等纠纷,而且还表现为企业改制、职工工资、金融风险、行政不当、司法不公、生产安全、医患事故、企业侵权和房屋拆迁等方面的众多新型社会矛盾纠纷,社会矛盾纠纷由过去单一的民事纠纷发展为民事、经济、行政并存的多种形式的纠纷。正是这些新型的矛盾纠纷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已不再是简单化,因此,也增加了解决矛盾纠纷的难度。
3、社会矛盾纠纷规模呈现群体化,不易控制。矛盾纠纷的后果不再涉及一个或几个人的利益,而是牵扯众多当事人的利益,在社区,由于一些房产商和小区物管欺诈和不依法办事而引起的产权、房物质量、不当收费等纠纷,众多物主成为纠纷当事人;在改制企业中,因职工下岗、企业内部集资引起的纠纷,众多下岗职工和有关方面的人员成了纠纷当事人;在征地、城市房屋拆迁等方面中,因利益冲突,企事业或政府与周围许多有共同利益的群众成为了纠纷当事人;在医患、产品销售、劳资关系等方面,亲属和相关利益方、相同经历者成了当事人;因社会矛盾纠纷当事人的群体化而使其规模不断增大,总量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许多纠纷因处理不当而容易引发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4、当事人寻求解决纠纷的方式呈现激烈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矛盾纠纷的受害方当事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矛盾出现之初,大多都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寻求基层党政组织和有关单位部门解决纷争,希望能公平地解决问题。但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没有能在有关基层部门得到公正合理地解决。当事人在多方求助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群体围攻、上访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的手段,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从而引发了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有的甚至赴省进京上访,有的因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而酿造严重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思路
面对复杂的局面,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和群众上访问题。
第一、正确判断社会矛盾现状和性质。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现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目前虽然某些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增强,但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并没改变,我们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切的情感,理解和同情他们,用真情讲清道理和政策,疏导其不满情绪。不能简单地动用特殊手段。
第二、积极主动排查防范。充分发挥各居委会的作用,及时了解排查辖区的各种矛盾纠纷隐患,认真填写矛盾排查月统计表。司法所应加强引导,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定期不定期走访辖区内的单位,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做好预测,为街道党工委提供
信息和参考。
第三、大力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形成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工作氛围。使街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都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使各种关系都处于一种有序的互动之中。
第四、创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目前社区自治力量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培育和加强基层组织和行业组织的依法自治,将社会权力赋予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物业管理等社会事宜交给社会群众性组织管理,在团体中建立调委会,辅之以政策法规引导,使之真正担当起行业管理职能,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专题讲座、法律心理咨询等途径,对群众进行法律、卫生、保健、婚姻家庭、现代文明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提高辖区内群众的综合素质,加强心理疏导,防止矛盾激化。
第五、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借助当代各种信息化的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必要的预警系统,切实做到情况明了,信息畅通。努力把矛盾、问题限制和解决在萌芽状态,时刻关注可能触发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发生的事情,建立建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对容易发生的群体矛盾纠纷问题应提前制定多种方案,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篇:大学生道德观(模版)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充盈与丰富。然而,物质文明发达的代价却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正是近年来严重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最主要诱因。
一、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也称环境道德,主要是指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在自然界中所应遵守的生态规律以及生态规范。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
二、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诉求
(一)人类面临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紧张和对立: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植被减少和土地荒漠化、污水横流、废弃物泛滥、农药化肥危害加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等。目前,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还在不断地遭到破坏。如果环境问题继续恶化,在不久的将来,新鲜的空气和水也可能成为稀缺品。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应该加强对生态道德伦理的宣传。
(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注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然而,大学生的环境审美能力较强,对环境要求较高,但是生态道德意识淡薄,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与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不协调,对生态环境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尚未真正达成共识,生态道德素质总体不高。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高等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生态道德教育实质上是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还要具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不仅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三、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
在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充分发挥教育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特殊功能日显重要。生态道德教育不是一般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理论教育
没有理论根底的生态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不牢固的,所以,夯实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不可或缺的。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
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伴随着人们的道德认知而产生和发展的、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休谟曾经说过,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只有当下、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产生行动。在人类生态活动中,只有对善与恶、美与丑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
(三)注重生态道德实践
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是在生态道德教育作用和生态道德情感的影响下,在其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社会环保公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道德素质。环境的行为习惯。四是广泛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志愿者宣传等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切实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情感,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