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调1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调研
——从仙台镇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
仙台镇学前教育的现状如何?社会对目前的学前教育有什么期盼?今后仙台的学前教育又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从7月16日开始,我们走访了阳光、梦想、启蒙、双语、华伟等幼儿园和一些学生家长,对幼儿园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仙台镇幼儿园的发展
仙台镇的第一所幼儿园是在原高中院内办起的公办幼儿园,当时只有为数寥寥的一些家长抱着看一看的态度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2003年,仙台镇第一所私立幼儿园阳光幼儿园运营。此后几年,许多私立幼儿园纷纷涌现,如梦想幼儿园于04年开办,华伟幼儿园于04年开办,启航幼儿园于07年开办。公办幼儿园也于2005年被私人承包,成为如今的启蒙幼儿园。
民营幼儿园适应社会的需要,得益于家长的观念的进步。据悉,当幼儿园刚刚出现,全镇只有两所幼儿园时,每个幼儿园只能收60人左右,如今,全镇有11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可以收100人左右,在我调查的几个幼儿园中,梦想幼儿园目前收40人左右,华伟幼儿园目前收300多人,启航幼儿园收约130人,启蒙幼儿园目前收约170人,阳光幼儿园目前收100人左右,双语幼儿园目前收70人左右。一般说来,除非家庭特别困难,父母都会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学前教育几乎可以像义务教育那样普及了。开始的时候,家长只把幼儿园当做一个看孩子的地方,如今认为幼儿园是孩子长见识的地方,用来评判幼儿园的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幼儿园每期能教孩子认多少字、学多少数,虽然仍有失偏颇,但已经有很大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家长会更加了解学前教育的理念,并会逐渐提高对幼儿园的期望值。
此间,师资力量也在发生着变化,起初办园时,只能招到初中毕业的老师,而后逐渐能招到幼师毕业的学生,近两年来教育局开始组织对非专业的或无教师资格证的老师进行培训。招收的老师也有原来单一的主要负责老师增加到有保育员、心理辅导员等等,基本能达到每班两个老师。
目前,政府对学前教育愈加重视。有对口单位对学校各项硬件的鉴定,也有每年的教学质量评比,中心校每年也组织两次对幼儿园的全面评估工作。
仙台镇幼儿园现状
仙台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人口6万多人,现有幼儿园11所:仙台镇西南拐村阳光幼儿园;小张庄小天使幼儿园;西北拐启蒙幼儿园;东南拐双语幼儿园;孟王村欣怡幼儿园;北庞庄启航幼儿园;西董庄华伟幼儿园;后王村梦想幼儿园;坡魏村小天鹅幼儿园;黄李村晨星幼儿园;盐店红太阳幼儿园。在校幼童1500名,教师50名,平均每师30生。就其分布来看,乡政府所在地4所,乡政府所在地以东以南3所,乡政府所在地以北3所,乡政府所在地以西1所华伟幼儿园。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认真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项目 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部署:“城镇每1万人、农村平原地区每3000-6000人建设1所规模适宜的幼儿园”,仙台镇幼儿园数量大致达到了此标准的下限,幼儿园的发展也为仙台义务教育阶段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仙台镇在历年中招考试中,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人数一直位居全县前列,仙台镇中多次被县教体局评为素
质先进单位,这与仙台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仙台镇幼儿园多数为私立幼儿园,唯一的一所公立幼儿园也被个人承包,这与“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有2所、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有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原则有相当的差距。
存在的问题
在各个民营幼儿园中,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
一、安全问题。校车安全一直是大问题,曾经发生的悲剧无须再提。民办的小型幼儿园无力运营大巴式的校车,现行的校车多是由面包车改装,安全度不高,车在路上行驶的路程越长,孩子的危险性就越大。这不仅是仙台镇幼儿园面临的问题,也是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难题。因此许多园长呼吁取消校车,采用划片制度,降低各园之间争抢生源的激烈程度,也避免校车给孩子带来的危险。
二、资金问题。资金问题是制约绝大多数农村私立幼儿园发展的瓶颈。农村幼儿园无法像城市幼儿园那样收取高昂的学费——农村家长支付不起,梦想幼儿园每生每期收450元(不含保险),华伟幼儿园每生每期收800元(含接送费150元),启航幼儿园每生每期收750元(含用餐费100元,接送费100元),启蒙幼儿园每生每期收700元(含用餐费100元,接送费100元),双语幼儿园每生每期收450元,加上每个幼儿园能收的学生不多,没有规模效应,故而农村幼儿园的硬件建设不能一步到位,只能干一点,建一点。在我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的幼儿园玩具、房屋陈旧,墙面图案失去了光彩,大部分幼儿园的校园没有硬化。
以下是城市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的设施对比
农村幼儿园
城市幼儿园
三、大班额现象明显。农村幼儿园收费低,这是农村幼儿园普遍面临的困境,成因有二:一是幼儿园招收人数少,适龄人数不足以单独编班,因此混合编班,能多则多;二是农村人均收入低,家长承受能力有限,没有校车的园每期每生只
收450元,有校车的学校虽然收的适当多一点,但是还有校车的开销,司机的工资,午托的用餐费用。要想付得起教师工资与教学日常开销,还要有盈余,就不得不增加每班人数。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老师不能全面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或者为了方便管理,老师会给孩子加上条条框框的束缚,使孩子一个个驯顺如羊,不利于孩子的自由成长,不利于孩子的天性发挥。
四,师资力量匮乏。这是学前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幼教老师学历普遍较低,甚至有些是初中学历,尚未取得教师资格证。如某幼儿园收40多名学生,分两个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每班20多人,有3名老师,其中一个生活老师,一名专科幼师毕业,一名初中文化水平,班额是不大了,但师资力量薄弱问题显而易见。在调研中发现,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华伟幼儿园,幼儿教师的最高学历也仅为高中、中专学历。
五、家长观念落后。虽然大多数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幼儿园中,但其中也有部分人只是盲目跟风,看到别人的孩子上幼儿园,就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过去,实际上心里并不怎么重视,觉得接送孩子麻烦,几步路都不想走,更愿意把孩子送到有校车的幼儿园去上,这也助长了校车的高使用率;有的家长为了省钱,让孩子直接从中班开始上,或者让孩子上完中班就去上学前班。部分家长不能正确区分幼儿园班级的划分,觉得学前班就可以代替幼儿园,而且学前班收费低,家长不管孩子到不到年龄,想方设法要把孩子送到学前班;留守儿童教育困难,现今农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孙子、孙女,这些老头老太太也不太注意卫生,对孩子穿戴不十分在意。根据园长观察,这些孩子一眼就看出来跟那些父母在家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有一个特点——“脏”。更为严重的是,老年人思想保守,仍坚持他们那一代的观念,加上又是老年人,对孩子十分宠爱,甚至溺爱,只保证他们吃、穿,不教他们做人的道理,遇事不是教孩子讲理,有话好好说,而是教孩子抓、咬。孩子一回到家,这些家长用几分钟时间就把幼儿园老师一天的辛勤努力抹杀了。更有少数的家长,不与幼儿园配合,态度蛮横,使幼儿园教师很难实施正确教育。
六,幼儿园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强有力的管理。中心校的领导虽然也时常转转看看,但也只限于转转看看,虽然每年都会有对口单位来检查各种硬件设施,然而其他方面园长的权利很大。他们想收多少钱就收多少钱,想开什么班,就开什么班。幼儿园自负盈亏,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乱了市场秩序。今年压低价格,图多收学生,明年再猛抬价格。若是大家都压低价格,就不得不削减其它费用,就使其他方面更加落后,不得不以更低价格来吸引学生,这样恶性循环,使教育质量越来越差。
七、男女老师比例失衡。幼儿园中全为以女性,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尤其男生缺乏阳刚之气。
思考与对策
幼儿教育关乎孩子一生。行为和习惯,是非和美丑在孩子心中留下终生印记。不当的教育不如不教育。因此,做好幼儿教育,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优雅、和谐的育人环境,关乎民族的未来,应当慎之又慎。
根据仙台镇的幼教现状,结合社会的需求和现有资源,提出我们的一些想法。
一、整合目前的幼教资源,存优汰劣,引导社会办园向正规化、集约化发展。对那些办学实力雄厚,硬件设施齐全,办学责任心强,有很好社会声誉的幼儿园要加强帮扶,通过社会宣传,引导社会注资,免费师资培训,行业协会互助的方法,让那些精英幼儿园更大更强。要避免主管部门伸手要钱,吃喝骚扰等削弱幼
儿园发展的现象。对于那些图谋钱财,无才无德,设施简陋,理念歪邪的幼儿园,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和相关的执法检查,让他们退出市场,为优质幼儿园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要充分挖掘公办教育资源,利用剩余或闲置的校舍,合理布点,改扩建幼儿园。允许农村小学或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一校两园,加快幼儿教育建设。对于办园所缺资金和师资,不拘泥政府出资,可以把公办资源无偿出让,吸纳社会资金和优秀的管理与教育人才参与办园。对此,需制定详尽的符合国家法规的实施办法,让投资人能够正当获利,并保证幼儿园健康发展、壮大。
三、根据政府财力,要办出几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的布点要合理,尽量避开热点地区,决不与民资争利。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最需要传递的地方去,一定要填补空缺,尽量使每个孩子能就近入园。公办幼儿园要尽力避开官办的弊端,实行灵活的管理制度,引入灵活的竞争机制,使幼儿园充满活力。公办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管理,优化师资。使每一所公办幼儿园都能成为当地的典范,同时也是当地幼儿教师的培训基地,负责对本地的幼儿教师的培训和拔高工作。
四、幼儿园的布点尽量合理,力争做到本土化,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范围尽量不超过一公里,以减少校车接送的风险,降低幼儿教育的办学成本,密切家校之间的关系。强化孩子和家庭之间的亲情感,避免问题儿童的出现。为此,在资金、管理人员和师资上尽量吸纳本地资源,尤其是教学管理上要大力吸纳本地资源。幼儿教育的核心是养成教育,需要爱心、耐心和宽容。随着教育的发展,农村妇女中一些有学历,有理想,有志向的妇女,因照顾孩子、老人等原因留守在家,可发挥她们带孩子的经验优势,再辅之以不断的培训和教育,灌输先进的教育理念,示范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加上本人的责任心和事业的自豪感,相信她们会做的更好。这对本地文化的建设也极有益处。
五、幼儿教育要加强家长和学校的联系,不但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家长,更新家长观念,改造社会大气氛。幼儿园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特点,理解幼儿的行为特征,把握孩子的情绪变化,也让家长理解幼儿园的教养内容安排,支持幼儿教育工作并与幼儿教师共同培养孩子。这样做,既减轻了幼儿园的保养压力,也融洽了家园关系,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加强幼教工作管理。明确属地化管理的责任,积极作为,大力推动本地幼教工作向前发展。为此,中心校要根据发展规划制定政策,稳定学前教育市场秩序,避免园与园之间不合理竞争。为幼儿园的教学理念、教学标准、实施方案制定详尽的条例,并且及时监督实施,对于幼儿园的用餐标准,包括营养搭配和每餐收费标准要给出详尽的指导意见,中心校要不断调研和总结,交流经验,优化措施,使幼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个美好的蓝图,蓝图的描画需要一个具体的过程,孩子们的成长不可能等待。因之,幼儿教育既要着眼未来,更要立足当下。就目前而言,面前的困境也是解决问题的良机,吸纳社会力量,举办机制灵活,优质高效的教育正当其时,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有为,制订合理的政策,引导幼儿教育快速发展,相信农村的幼儿教育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作者:仙台中心校张晓丹)
二○一二年八月十五日
第二篇: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是对出生至入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目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1世纪人们想在社会上立足,获得成功将越来越困难,文凭、家势、金钱将不再能保证你立干不败之地,个人的素质将决定一生的命运,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和商品经济而处于主导地位,企业的成败,国家的头衰将直接取决于内部人员的素质高低。
学前教育在城市发展的时间较长,也很爱重视,已形成较好的体制,但是,农村学前教育近几年才被人们所关注,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很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并急需改进完善,鉴于此,我的社会实践内容是通过对我的家乡瑞丽市勐卯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严谨的分析,得到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建议,了解国家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便宜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发展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对于个体早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 1
价值,发展学前教育事关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当代相关的研究和事实已证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而且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并且决定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
二、农村(本镇)学前教育现状
目前,我镇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属于民办,另外,还有的幼儿园属于小学,进入优质幼儿园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幼儿比例过低,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幼儿园因条件不达标,仍属于无证办园经营状态,站在客观角度审视我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者,办园规模大小不一,水平良莠不齐,距离人民群众让其子女享受估质学前教育的愿望有一定的距离,低水平的农村学前教育影响了全区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无证经营幼儿园的存在不仅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更是严重影响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1、农村学前教育主要机构
经过对本镇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的调查,农村学前教育是民办在垄断地位、政府的主导地位也还没有确立,此次调整研中,公办幼儿园没有一家依照财政拨款的公办教职人员有一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服务性没有任何的体现,这些民办幼儿园多数是由个人贷款办的,还有一些是借钱办的,对于村里的幼儿园,多数是由退休小学教师在自己家里
办的幼儿园,都不是很正规,另餐,小学里也有学前班,但大多数是小班、中班、大班在一个教室里有一个教师上课,教室里很混乱,教育质量很低。
2、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
经过调查发现,现在我镇所有的幼儿园中的教师有以下三种人组成:(1)从小学或初中退休的老教师较少;(2)初中毕业的学生或中专生(绝大多数);(3)师范类毕业的大专生(极少数),总体来说,这些幼儿园老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学前教育的专业素质不高,还有,师资队伍不稳定,特别是年轻的老师、由于工资不高,他们会随时离开,这些因素对幼儿教育都是很不利的,对于小学里的幼儿教师来说更是无法保障教学质量,一个人教五六个孩子,还是不同年龄的。
3、幼儿园基础设施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是在园主的家里,地方十分狭小,并且各项设施都十分老旧,下面上我在镇上一家规模较大的幼儿园里看到情景,院子里的一些玩具都很破旧,滑梯的顶与垂直支架的焊接处已经出现破碎松动的迹象,滑梯的下面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园长告诉我,办园经费主要靠贷款和朋友借来的,而幼儿园的设施在我们镇上的幼儿园中算好的了,可见,其他幼儿园的状况,有些幼儿园里的设施都是买的淘汰的,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这些幼儿园的卫生条件无法很好的保证,存在很大的卫生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三、对本镇学前教育现状的感悟及建议
1、民办幼儿园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民办幼儿园都是由个人出资,投资者虽然热爱幼教事业,但也担心成本问题,因而对幼儿园的发展顾虑重重,据调查发现,民办幼儿园需要负担教师工资,幼儿玩具、房租、水电等多项费用,一般的幼儿园仅教师工资一项就要占到整个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农村民办幼儿园更是自身实力水平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收费标准普遍较低,相当多的幼儿园是收入小于支出,无力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政府能对民办幼儿园有一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实现民办幼儿呈良性发展。
2、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切实改变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个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专业素质偏低的现状,加大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具体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改善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逐步做到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鼓励和保护农村幼儿教师安心从教,并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二是对贫困地区可实行定向培养的办法,采
取优惠政策、鼓励优秀青年回本乡本土为幼教事业做贡献;三是对现有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实行必要的专业培训考核气度,建立市、区(县)两级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免费培训农村公、民办幼儿老师;四是严格准入制度,做到上岗;五是在培训、进修、评优、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做到幼儿教师同等对待。
3、完善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
首先,农村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以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应提高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质量,其次,应增加经费投入,以发送幼儿教育条件要做到这一点,要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经费单独列项,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同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收费标准,有了政府的支持,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也会随着趋于完善。
结论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影响,其普及程度,教育质量与整个基础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对于个体早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第三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存在着地域差别、城乡差别,学前教育更是如此,城乡差距更为严重,具体体现在园舍条件、管理水平、教师素质、保教质量等方面。如何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如何使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开创多种形式、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提升和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积极采取措施 规范办园秩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初步实施,我县办园情况曾一度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城区,个体办园大量涌现;农村,村办园也逐步演变为个体园,给管理带来了很多难题:一是依法办园的意识淡薄,未经审批擅自办园现象严重;二是办园水平不高,设施设备简陋,房屋、户外活动场地狭小,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人员配备不齐、不足;四是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工作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和严重影响着我县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孩子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我们决定从整顿办园秩序、规范办园行为开始,增强依法管理的力度。经多方努力,2001年我县出台了《平阴县幼儿园管理规定》,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县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幼儿园、学前班登记注册工作进行普查登记的通知》,为宣传好这些政策,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幼教法规宣传周”活动,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车、设立宣传街、张贴标语、印发材料、召开会议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举办幼儿园的条件、申批程序等,让社会对举办幼儿园的标准和程序有了清晰的认识。2002年依法对全县232处幼儿园进行了登记注册检查,对于符合条件的颁发了办园许可证,对达不到办园条件的幼儿园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少数未经注册擅自举办、不服从管理的幼儿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给予了停止办园的处罚。之后,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指导思想,自2006年起实施了幼儿园“年检”制度,对年检合格幼儿园进行通报,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办园行为,形成了良好的办园秩序。
二、着眼长远发展 提升办园水平
几年来,面对各自为政、村村办园的现象,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本着“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家长接送、有利于素质提高”的原则,制定了《平阴县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发展规划》,对农村幼儿园布局调整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乡镇依据村镇发展总体规划,以方便幼儿就近入园和兼顾办园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按照“相对集中、扩大规模、改善条件、提高档次”的要求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合点并园”活动,全县村级幼儿园由2000年的305处,合并为目前的132处,提升了办园规模和效益、增强了办园活力。
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实施了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办园水平。目前我县有省级实验园1处、市级一类园5处、市级达标乡镇中心园11处、县级规范化幼儿园31处, 学前教育基本形成了“县实验园为示范,乡镇中心园为骨干,村办园为主体,个体办园为补充”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拓展优质资源 促进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体提升是我们多年来的好传统、好做法。我县实验园、一类园、中心园和城区几处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高、师资力量好,是学前教育中的骨干力量,为充分发挥它们的自身优势和品牌效应,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全方位开放活动,为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提供学习、观摩的现场,以促进整体提高。此外还通过组织帮扶结对、幼儿园互动等形式向村办园和个体园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管理经验,并定期进行人员之间的流动学习,努力实现均衡发展。
建设和管理好乡镇中心幼儿园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为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其管理水平,几年来,先后召开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现场会”、“农村村办幼儿园管理现场会”、“个体幼儿园办园经验交流会”、“《纲要》试点园观摩活动既素质教育研讨会”等,为中心园的学习交流搭建互动的平台,为辖区内的各类幼儿园提供学习、观摩的现场。通过软件、硬件一起抓,有利地促进了整体水平的提升,使乡镇中心园真正成为当地学前教育的“教学研究中心、教师培训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带动村办园和民办园蓬勃发展。
四、提升队伍素质 增强发展后劲
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作风严谨、敬业爱岗”的幼教师资队伍作为提高保教质量的重点来抓。首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提高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并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业务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一是严把入口关。实行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对全县幼儿教师进行了资格审定工作,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二是培训灵活多样。多年来,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先后举办了各类培训班,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技能、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业务活动行之有效。通过开展教学能手评比、优质课评比、论文评比,师德演讲比赛、自制玩教具评比、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在参加省市组织的各项业务活动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四是加强课堂教学特色化建设。提倡教师的个性化、特色化教学,推进课堂教学创新。通过开展“送课下乡”、“城乡交流课”“创新课观摩”等活动,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转变和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更为灵活,有力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五是强化“科研兴教”意识。引导教师围绕幼儿园教育教学开展园本教研,鼓励各幼儿园结合工作实际承担或参与省、市级实验课题,目前,共承担济南市“十一五”规划课题4项(县教研室、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龙山小学幼儿园各1项)、县“十一五”规划课题6项。六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几年来,随着提升工程的深入推进,各幼儿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充实的活动,使教师的理论素养进一步提升、科学探究精神不断增强,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被评为“济南市托幼工作先进县”。今后我们将继续按照“城乡发展均衡化、办园条件标准化、园所管理规范化、保教质量优质化”的目标,加强管理指导、规范办园行为、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办园质量,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第四篇:农村学前教育的现象及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的现象及发展思考
焦圻镇新苗幼儿园:李本红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终生发展的起始与奠基阶段,它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全面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办园理念逐步得到贯彻与落实,办园质量呈现逐步提高的良好局面。但是仍然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机能不完善,师资队伍不稳定,民办幼儿园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要想解决这些影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深入的思考:
一、总结农村学前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发展获得有益的经验。
自《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两个法规的颁布和《幼儿教育指导纲领》实施后,农村学前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一是办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每个县级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性国办幼儿园,特别是社会力量办园如雨后春笋。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发展速度稳步上升,幼儿入园率逐年增加。二是逐年建立地方政府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在这一管理体制下,教育部门充分发挥了主管作用。对幼儿的登记注册,评估验收,办园标准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促进学前教育向规范化轨道发展。三是通过《幼儿教育指导大纲》的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教育教学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四是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终身发展的起始与奠基阶段。它对巩固和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观念能与时俱进。
二、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的转型,企事业单位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包括各个系统的机构改革,对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前办园方向,办园宗旨及办园途径都产生很大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大概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政策不配套,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学前教育相关性的指导意见,但与中央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国家转型期间的体制改革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师资素质滑坡,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城乡差距大,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适用法律,法规来保障。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2、行政管理力量不足,幼教管理工作缺乏保障。目前,部分区县教委没有幼儿教育行政管理编制,更没有设专职的幼儿教育行管干部,这样难以履行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更无法有效面对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3、经费匮乏使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基本保障。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事业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中没有专项列支,久而久之导致农村幼儿园条件简陋,教育教学设备不齐全,从而严重制约了幼教事业的发展。
4、队伍不稳定,人员配备不足,师资量少质弱。目前,除国家独立办园的幼师有编制外,其余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幼师编制很少,有的甚至连专职的幼儿教师也没有,政府实行的幼师津贴与义务教育的差距之大,职业认同感降低。特别是民办幼师的工资,保险和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地提高。在人员配备上十分不足。首先有资格幼儿园少,造成幼儿园保教等常规管理相对薄弱。其次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还有专职保育员和专职保健员配备数量和专业能力成问题,因而幼儿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另外,在师资队伍的素质上,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年龄偏大,而且缺乏专业知识,教育理念陈旧,方法简单。特别是幼儿教育有“小学”化的严重倾向。所以幼儿教师也要像小学教师一样参加各种各样的幼师培训和学习,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
5、城乡差距大,发展不均衡。随着城镇面积的扩大和外来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学前教育的整体容量的需求问题,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常常出现大班额的现象。即使是农村小学的附属中心幼儿园,在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国办幼儿园也相差很远。
6、家庭方面——农村的留守幼儿问题突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剩余劳力纷纷涌入沿海等经济开发区,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挣钱,将幼儿留在家中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这样不仅给幼儿们在身体上,心理上造成了严重伤害,特别是爷爷奶奶在教育方法,观念上与时代的发展相抵触,而且在幼教方面没有正确认识,也不科学。这样严重影响农村幼儿的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幼儿教育的发展。7、0--3岁婴儿教育滞后,家长受训率低。截止目前,虽有少部分3岁左右的孩子入园上学,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0--2岁的儿童的教育更为薄弱,特别是家庭优质教育还是一片空白。
三、面对学前教育的新任务,对乡镇农村学前教育改革思路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重视学前教育,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关注民生,构建均衡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化,学前教育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是政府确立学前教育的公立性质和基础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明确政府管理职能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保障体系,构建经费保障体制;二是制定适应社会发展的学前教育规划,制定学前教育管理,评估督导体系,并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让幼儿教育沿着优质,规范的双轨并行发展,提高幼教质量;三是加强幼师培训,稳定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幼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园长负责制,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全面落实学前三年教育的发展规划,启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建立以示范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多种正规和民间的早期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教育网络,实现托幼一体化的建设。让民办的幼儿园教师享受国办的待遇。
作为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能自觉的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要求,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能富有个性的发展,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健康个性,为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 闫玉敏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影响着孩子的终身幸福。目前,学前教育阶段仍然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广大农村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投入保障机制”、“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应将学前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在广大农村地区”、“让学前教育普惠中西部孩子”,这代表了广大基层民众的心声,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因此,积极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也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地处西部地区的金川区宁远堡镇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村镇,如同我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静观其学前教育现状,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可见一斑,因而,本课题研究将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的意义。
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以北,环绕镍都金昌,是市、区党委、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8万人,暂住人口1.2万人。宁远堡镇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是金川区特色产业发展重要基地之一。在金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现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的宁远堡镇率先步入了小康,现正抢抓机遇,以百倍的信心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潮中以展宏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镇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少生优育”的思想观念更加显现出来。近年来,全镇中小学教育事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学前幼儿教育事业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乃至于严重滞后。其存在着学前教育法律地位不明、资源不足、普及率低、管理投入体制不顺、政府责任不清、“小学化”倾向严重等诸多亟待要坚决的困难和问题,成了制约全镇中小学事业发展的瓶颈。学前教育现状已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此,我们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深入到全镇各有关单位、部门、村组、学校、幼儿园、家庭等,对“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并能够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提高课题研究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发展农村学前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课题研究将为我镇如何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全镇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可靠、详实的数据和理论方面的依据。同时,对引导建立健康的学前教育管理秩序,巩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村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二、研究的依据、原则与方法
课题研究依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教育发展的规律、幼儿心理学与教育学等方面的教育理论,遵循目的性、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原则,采取文献法、调查法、行动法、统计归纳法加以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调研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村民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及愿望;各行政村幼儿出生率;幼儿入园(班)率、流失率及其流失原因和去向;公、私立幼儿园(班)数及幼儿数;公、私立幼儿园(班)硬件设施建设及幼儿生活环境状况;师资状况;教材来源及其质量;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及实施情况;实践性活动;评价机制;《纲要》实施情况;收费情况;自上而下的行政、政策、制度性管理情况;投资建设情况等。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课题组成员将对以上诸方面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在甄别、筛选的基础上组织研讨,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找出问题和差距,发现优缺点和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研究成文,汇集成册,争取发表,为我镇学前教育事业又快又好、顺利稳步发展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为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培养好下一代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提高家乡人口素质,进行新农村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课题研究组将对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所在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教育整体发展现状以及全镇幼儿受教育状况展开调研,并结合我市城镇幼儿园现状展开对比、分析、综合研究。
六、研究的步骤
(一)设计调研方案,明确调研任务;
(二)组织成员调研,收集数据资料;
(三)统计调研数据,整编统计资料;
(四)利用数据资料,个案分析研究;
(五)汇集个案研究,上报研究成果;
七、预期研究成果:
1、《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2009.06 —2009.11)。
2、《宁远堡镇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对比分析性研究论证报告》(2009.12 ——2010.02)。
3、《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综合建议性研究论文》(2010.03 —— 2010.06)
八、课题研究主要阶段性成果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兵分三路,分头行动,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了解法、阅览收集法、实地调研法、实践积累法等多种方式,对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所在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幼儿班及幼儿教育教学等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展开全面调研。
社会、机关组成员深入到镇政府、计生局、教育局、村委会、各小学、幼儿园、学生家庭,通过阅览收集、访谈了解、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各行政村幼儿出生率;幼儿入园(班)率、流失率及其流失原因和去向;公、私立幼儿园(班)数及幼儿数;公、私立幼儿园(班)硬件设施建设及幼儿生活环境状况;自上而下的行政、政策、制度性管理情况;投资建设情况等进行了逐项调研。
家长、师生组成员,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了解法实践积累法,深入到农户中,课堂中,师生中,对目标、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真实了解村民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及愿望;掌握师资状况;教材来源及其质量;评价机制;收费情况等。
学校、幼儿园(班)组成员运用对比分析法、实践积累法,对全镇的幼儿园、各小学学前幼儿班的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及实施情况;《纲要》实施情况;实践性活动情况等进行了调研。
之后,课题组又将三个组获取的大量的真实、确凿、有价值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归类、汇总、整编,并以此为依据,完成了调查研究报告、对比分析报告、综合建议性研究论文和个案研究的撰写工作。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按期、顺利、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研究计划,研究成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前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金昌市“工业区东扩,生活区北移”的城市发展要求和金川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2009年—2013年),全镇14个行政村按照三个区域进行了划分,初步形成了城中四村,城郊六村和远郊四村三个区域4:6:4的发展定位格局。自2006年—2011年全镇14个村级小学现已逐步撤并为一所。可以说全区教育和宁远堡镇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目标也很明确,现在应该是加快改革,亟待解决我镇学前教育问题的时候了。
1、幼儿就读的去向问题 宁远堡镇十四个行政村,2003年前,每村均有一所村办小学,各村幼儿的学前教育依附于本村小学的学前班。后来,应家长和幼儿的需求,学校幼儿教育由原来的学前一年延伸到学前两年,即各校开设了学前班及幼儿班。幼儿入园年龄也从5岁提前到了4岁。这从经济、时间、精力上大大缓解了家长的压力,从而也使幼儿得到了及时的教育。2006年撤点并校以来,在学前教育原有的困难面前又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金川区教育发展趋势,2011年秋季,宁远堡镇所留小学仅有一所(即宁远中学小学部),这意味着宁远堡镇除龙景村和宁远村离校较近的部分适龄幼儿可就近入园(班),其他十二个村的幼儿受教育问题将由家长想办法自行解决。据了解,现在家长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有如下几种:城中四村的部分适龄幼儿家长占着离市区近的优势,靠接送让孩子高价就读于市区私立幼儿园,安全和高收费成了家长的心病;城郊村和远郊村部分经济条件好一点的,直接到市区内租房或买房,再由爷爷奶奶或妈妈专人伺候、接送孩子就读于私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有班额限制,很难进去),教学质量暂且不说,高费用已赛过了供一个大学生上学的费用;还有一部分是借住在亲戚朋友家就读于幼儿园的;不管城中、城郊还是远郊村,无条件的只能放弃幼儿就读,留在家中等着上小学时再考虑受教育问题。这无形中加重了村民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到了村民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使我镇原本就不够理想的学前教育更让村民们纠结不已。
2、幼儿教育的软硬件设施配套问题(1)、硬件设施配套问题
历年来,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主要依附于村办小学开设的学前班,因此,学前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主要看所在小学的具体情况,我镇也不例外。操场、厕所、教室、桌椅板凳、文体设施器材、校园环境资源等幼儿都与小学生共用,这是值得称道的。但整个校园很难找到幼教氛围,有些学校幼教设施一间教室,一套桌椅板凳足以。由于教室和师资紧缺,大小班的幼儿放在一起进行复试教学。冬天取暖,没有暖气的学校要生炉子,早晨要靠家长轮流生火、搞卫生。可以说,从条件设施与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同标准化幼儿园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2)、师资配备及其培训、考核问题
农村各小学学前班教师配备都是从小学教师中选配,几乎没有专业的幼儿教师。由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考核成绩历来都是以小学语、数、英学科成绩和各项管理考核为主,学校只重视小学教育,年轻、优秀的教师一般不会配备到学幼班,即使配备了也只能是兼任或另有原因,主要精力集中不到幼儿教育上。学前班教师大多是由老、弱、病、残、不够稳定的、代课的教师担任,有些学校是由一位或两位老师一包到底,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至于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几乎是空白。对幼儿教师的工作业绩一般不做考核,而是取中间或中下值作为考核成绩,因此,教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心不够强,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幼儿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教育。
3、幼儿教育的经费问题
幼儿教育自上而下没有专项教育经费,每年从幼儿身上收取的一点书本费和保育费将由学校统筹,共同使用于全校的教育教学中,用到学前教育的部分很少,因此,多年来,幼教事业从软硬件设施到教育教学质量均无大的起色。
4、幼儿教育的科学管理问题
在管理上,学前、幼儿教育自上而下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主要由所在小学自行管理。各项管理中,做得比较到位的则是安全管理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将成为今后我镇幼教事业发展中努力探讨和亟待提高的一项工作。
5、教材的订购和使用问题
多年来,我镇各校学前教育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有时学校和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确定,有时则由所在小学独自订购,教材质量很难把握。由于教材订购良莠不齐,没有大纲、没有教学用书、没有计划,配备的教师又不够专业,常常是两三个月就将教材上的知识讲完,教师束手无策,只好从网上或其他地方找点内容,或者索性将一年级的教材搬过来使用,随意性很大,小学化倾向严重。如此以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不能落到实处,因而,对幼儿的科学施教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改革是利民的大事、好事,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改革过程中派生出的民生问题也不是小事。办好我镇的学前教育,关系着我镇每一位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我镇每一户村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我镇的前景和未来。办好我镇的学前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问题的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镇学前教育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更加严重和显现。通过课题组近三年的深入调查研究,这一问题不再是个案,而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管办机制不健全、政府责任没落实、投资主体不明确、城乡严重不均衡、办园目标不明确、常规管理不到位、师资质量不达标、评价机制不科学、监督机构走形式、办学条件落后、各种隐患突出、保教水平低下、园间差距巨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着力加以解决,才有可能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完善管办体制、明确投资主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1、建议国家制定与《义务教育法》并列的《学前教育法》。按年龄阶段(学段)划分,《学前教育法》覆盖0~6岁幼儿教育,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举办、管理、发展做出规定,并且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幼儿教育。
2、明确投资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大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学前教育系统。从“国十条”的出台可以看出,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和责任逐渐明确,但要真正落实还要看各级政府贯彻执行的力度。短期内,以村或联片村建立大型的幼儿园还不可能,幼儿的身体特征和行为能力决定了其必须“就近入园”,所以,要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实属困难,权益之计是:首先把农村学前一年(学前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加以管理,各村级小学附设学前班,所需经费由政府财政直接负担,重构学前教育的财政投资体制,将学前一年教育的经费纳入教育财政总体经费中,以生均公用经费投入的方式加以实施,并充分利用义务教育的闲散资源,争取在3年内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确保农村的全体幼儿能享受一年较好质量的学前教育,以此逐渐减小城乡差距。
3、国家应加大教育资金总量的投入。首先是要尽快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
4、增加学前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比例。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议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不低于7%。但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低得可怜,多年来停留在1.5%左右,而且,就是这个1.5%的经费投向也是极其不均衡的,投向农村学校教育的几乎为零。2011年中央财政向学前教育投入30亿元,虽然按比例算只是杯水车薪,但表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发生变化。
5、增加农村学前教育经费在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例,重点向偏远农村倾斜。同时,积极支持鼓励中档民办(集体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要在用地、财税、招生、批文、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逐渐扩大规模、科学布局设点、均衡城乡办学条件
1、采用新建、扩建、改建等办法,扩大幼儿园的招生规模及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新建幼儿园应按标准化建设,配套实施设备必须齐全,要注意考虑学前教育场所的特殊性。
2、科学布局设点,方便就近入学。偏远农村特定区域内的幼儿总数可能不足建一间幼儿园的需要,建议联村设置幼儿园,因为上下学路途遥远,最好建立寄宿制幼儿园,一周接送一次。
3、利用政策和资金两大杠杆来调节城镇和农村幼儿园的均衡发展问题。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城镇幼儿园建设可以引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大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特色幼儿园,但农村幼儿园必须全面依靠政府建立和完善。
4、政府出资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发挥中心园在规范管理方面的辐射作用。建议县级政府将“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纳入对乡级政府的责任目标考评体系,强化政府职能。
5、大力支持农村小学充分利用普九闲置资源办好学前班,学前班是幼儿园向小学过度和衔接的班级,由小学开办较好。上下学时有小学生一起同行,家长也比较放心一点。当前很多义务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大量的教育场所闲置,我镇十四所村小学都是人去楼空。
6、在新农村建设中,镇级政府应该合理规划乡村托儿所和幼儿园,给学前教育留下地盘。
(三)、建立师训体系、增加幼师数量、提高保教人员待遇
1、恢复和建立幼儿培养体系,培养大量合格的幼师。建议国家在二类院校开设2~3年制的幼师专业,开辟政策鼓励优秀男高中毕业生报考幼师;建议在职业技术院校开设2年制保育专业,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就读。各地市人社局的培训机构和教育局的继续教育机构在短期内也应加强幼儿教师资和保育员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幼师和保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入岗就业上给予政策性的支持。
2、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保教人员的待遇。首先是提高工资待遇,平均工资水平应高于当地社会工资标准,并逐年不断提高,要有最低工资保障和劳动保障,法定节假日应享受带薪假,要进一步完善三险一金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做到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同待遇。
3、加强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使他们完全享有作为普通公民和教师的一切政治权力。
(四)、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1、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建议将所有规范幼儿园常规工作的文件整合在一起,重组为《学前教育机构常规管理办法》,以此,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和常规管理。
2、突出几个重点、抓住几个关键。
一是建园标准要严控。政府必须依据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审批并指导各类不同标准幼儿园的建设,方便幼儿就近入学。严禁用财政性教育经费开办高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原有的要迅速整改。二是收费标准要严管。政府应制定不同类别幼儿园的收费标准,特别要注意遏制部分民办幼儿园高收费乱收费的问题,政府应建立一套幼儿园成本核算体系,对远高于成本收费的幼儿园进行有效控制。三是安全隐患(食品、交通、疫情、治安等)要严查。由于学前教育机构人员的特殊性,应该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四是教材要严审,防止乱用教材,必须使用国家有关机构审定通过的教材,以有利于儿童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制止“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五是教学方法要严导。目前,幼儿教材教法的研究还很薄弱,所以,各级教科研部门应切实加强研究和指导,确保幼儿游戏及教育活动优质高效。六是师德要严训。幼儿教师和保育人员是幼儿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的除父母以外的老师,老师的言行、性格、品质可能影响幼儿的一生,所以,幼师的师德是第一位的,必须严格训练。七是伙食要严规。幼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全面合理的膳食营养,有的民办幼儿园为多谋利,伙食标准很低,严重影响了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所以,必须严格规范幼儿园的营养配餐标准。八是财物要严监。许多民办幼儿园由于是个人或家庭出资开办的,财务和财产管理混乱,经费使用无规章、无计划,浪费严重,未能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幼儿园财务财产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各幼教机构的财务运行情况,减少因资金流失造成幼儿园停办的风险。
(五)、加强督导评估、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幼教事业发展
1、建立独立的督导评估机机构,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已有的教育督导部门的作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指导监督评估工作,提高督导评价机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杜绝自己独到自己的做法。
2、制定督导评估标准,定期检查评估。以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主体,联合卫生、安全、教科研等部门和幼教机构代表共同制定《办园条件、水平、质量、社会满意度综合评估标准》,对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办园条件(环境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园务管理、安全卫生、保育保健、教育教学、遵律守法、财务审计、教代会、家长委员会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办得好的幼儿园扩大规模,帮帮助落后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改进园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对那些附属在小学的学前班应加大教学指导和经费扶持力度,只有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了,中国的学前教育才算是进步了。
总之,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十条)明确提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村学前一年的毛入园率低下,因此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至关重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创新发展思维,才能逐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