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泗阳三个抓好提升干部档案管理水平
泗阳三个抓好提升干部档案管理水平
近年来,泗阳县委组织部坚持以服务为中心,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抓好落实,强化干部档案管理责任。部领导高度重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听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检查。形成主要领导重视抓、分管领导负责抓、档案人员具体抓的良好局面。
抓好管理,提升干部档案信息质量。一是收集归档程序化。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程序,规范收集归档范围,及时收集整理,并按干部管理权限移交存档。做到归档材料完整真实、文字清晰、手续完备。二是档案收集专人化。实行档案专人收集制度,定期由专人向基层单位催要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确保干部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定期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集中审核、整理、装订,保证干部档案的规范化。
抓好服务,提升干部档案利用效率。一是干部档案管理信息化。为提供及时高效的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服务,该县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要求,安装了新版组织人事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县科级以下干部的基本情况、职务、职级、学历、职称、工作学习简历、奖惩情况、年度考核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等干部信息经严格审查、分类后再录入系统,并对变动的干部信息及时更新维护,确保了干部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干部信息的质量和时效。二是干部档案目录数字化。为提高干部人事档案检索速度,该县将组织部负责管理的所有干部档案进行数字编号,并建立档案索引目录名册,有效地提高了档案查阅的效率。(综干科 徐立东)
第二篇:抓好“三网一库”建设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全省档案馆工作
会议典型材料
抓好“三网一库”建设
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滕州市档案局馆
滕州市档案局馆积极贯彻《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以“三网一库”(即内部局域网、电子政务网、Internet网和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核心的滕州市档案事业发展第十五规划和第十一五规划,并分别列入我市总体信息化建设规划。现已初步建立了以“三网一库”为基础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体系。2007年8月被山东省档案局认定为“省特级”档案馆,2008年6月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下面,我就滕州市档案局馆“三网一库”建设和档案信息化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夯实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
早在2001年春,我市首先启动相关的网络设施建设,初步完成了市档案局馆局域网结构化布线。在此基础上,2003年6月,我们建立了“滕州市档案信息中心”网页,开始在网上公布和开放馆藏档案,举办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市级领导来滕州视察调研、获得省部级以上集体荣誉、滕州历史名人、五大班子机构沿革、滕州市微山湖湿地红荷节、墨子研讨会等重大活动以及“古滕八景”等图片展览,积极开展档案信息的网络化服务和网上档案宣传。2007年6月,选定北京东方飞扬软件技术有限责
1任公司为合作伙伴,与其合作开发了东方飞扬档案网络管理软件。在局馆率先使用的基础上,通过全市档案培训会议,向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荐使用该软件;并从统一全市档案文件格式入手,在全市党政OA办公平台的基础上,创建开通了OA二级办公平台,规范了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实现了档案工作上下交流互动。同时,我们向社会公开档案资源数据库链接,实现了非涉秘现行文件的快捷查阅共享,规范了公文流转程序,促进了公文收发效率,加快了无纸化办公进程。建立了“滕州市档案信息网站”,已成为我市宣传滕州的重要窗口,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以“三网一库”为基础构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根据“三网一库”建设管理利用的需要,我们先后起草制定了《关于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档案寄存服务的实施意见》、《滕州市档案馆档案寄存管理办法》、《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委托管理工作的意见》、《收集征集档案资料的实施方案》、《滕州市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36份,其中多数分别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予以转发执行,为档案资源建设提供了依据。
我们始终坚持实施档案资源建设优化工程,积极探索符合滕州实际的区域性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形式,重点研究各类专业档案形成和管理特点,保证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整体性、结构性的突破。一是托管了原
市委组织部、人事局管理的2.7万卷一般干部档案和4万余卷科技人才档案;寄存了市商业局、卫生局一般干部档案1.5万卷;接收了轻纺工业局、供销总社下属破产企业以及原黄庄煤矿的档案12600卷,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了这些宝贵的档案资料。二是突出整合了国土资源、房地产、城建、公证、婚姻等方面的档案资源,能够接收进馆统一管理的,按程序办理移交手续;暂时不能接收入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起区域性档案资源网络体系,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信息共享。我们要求全市各单位在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需同步送交相应的电子版文件级目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2009滕州市档案馆和本市内主要机关(含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共收集、征集整合各类档案资料(含电子档案)40余种,计10万余卷(件、盒、册)。
三、以“三网一库”为支柱构建各门类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 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是一项涉及全市各部门的基础性工作。我们从馆内和馆外两个方面同时开展工作。在馆内分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量馆藏档案进行数据录入。在馆外,档案局馆为各机关信息平台统一设置档案管理模块,提供多种门类档案数据的录入界面,并免费提供网络上传窗口,组织档案工作基础较好的机关,对全部文书档案进行文件级目录输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馆内外档案目录数据处理的同步进行与并轨整合。目前初步建立了馆藏96个全宗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城乡记忆类档案数据库、知青档案数据库、亡故干部档案数据库、现行公开文件条目全文数据库。还建立了有关婚姻档案、独生子女
档案、房地产档案、公正档案等10多种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专题数据库。2009年又增设了史料征集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实现了馆藏档案资料信息的一体化管理。此外,我们依据馆藏各全宗,参照上述数据库资料,编撰了《滕州市档案馆指南》,十余万字。截至目前,我馆已拥有档案资料目录数据90余万条。其中市档案馆录入档案案卷级目录18474条,文件级目录33.12万条,原文1万余页,照片1650张,录音、录像视频资料12小时。
四、以“三网一库”为抓手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2005年3月,滕州市开始实行无纸化办公,带有电子印章的电子文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档案管理从以往管理的末端变为前端。根据这些情况,我们适时提出了建设全市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平台的方案,并经过争取,将其列入了全市信息化建设规划并得到了实施。该平台依托政务网和全市无纸化办公系统相衔接,无缝实时接收各单位产生的归档电子公文和电子档案,保证了各类电子公文和电子档案完整安全地归档到各单位档案管理系统。同时,也实时对各单位的档案管理情况作出指导和督查。
自开通OA二级办公平台以来,全局(馆)干部职工不断加强电子政务知识的学习,科学利用电子政务平台,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实现了从传统办公方式向现代化办公方式的转变。一是局馆所有联网的微机共享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外部设备,局馆长、各科室形成的文件材料由局馆长、各科室负责输入、编
辑和打印,不再专设打字员,既节约了设备投资,又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据统计,全局(馆)纸张及打印耗材费用2009年比2008年同期下降120%。二是文件的传递、审核和签批,均在网上进行,文件收发全都是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系统或电子邮件,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三是局馆在服务器上设立了公共目录,各科室的文件材料、统计报表、业务数据和资料等都存在公共目录里,极大地方便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先进市县区相比,不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服务水平,都还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再接再厉,不断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全面提高干部档案管理水平工作汇报
多措并举 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干部档案管理水平干部人事档案是客观记载干部个人经历和德能勤绩廉的文字材料,是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全面了解干部、准确选用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市委组织部以档案达标上档升级为契机,坚持“严格规范管理、服务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按照“对照标准,查找差距,明确目标,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使干部档案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1家单位达到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标准,总达标率为89%。档案工作多次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表扬。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标准部署档案达标工作市委和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同志对档案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我们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下发了《关于实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通知》,迅速启动了全市档案达标工作。一是定任务。要求凡具备达标基础条件的单位必须全部按期达标,暂时不具备达标条件的单位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达标。二是建组织。从党政机关做起,各单位都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达标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人员具体办的工作机制。三是抓投入。采取多种措施筹措资金,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达标期间,全市共投入档案达标专项资金240余万元,购置电脑70余台、空调70余台、去湿机60余台,市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室还投资一万余元在全省首家配备了红外线自动防盗报警系统和阅档监控系统。目前,我市所有管档单位全部配备了档案专用库房,干部档案在500卷以上的单位,全部达到“三室分开”(即:档案室、阅档室、办公室三分开)。计算机、复印机、切纸打孔机、激光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防盗门、灭火器、温度计、去湿机等“六防”措施(防火、防盗、防虫蛀、防晒、防灰尘、防潮湿)全部到位,为实现全市档案全面达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化措施,注重督查,大力度推进档案管理达标为确保档案达标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建立工作台帐。组织各有关单位,逐条对照《暂行办法》、《考评标准》和《验收细则》,全面查摆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形成工作台帐,实行销号制度。二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市委组织部和各管档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单位达标的等级、时限、奖惩措施等,坚持把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作为衡量干部人事工作以及测评单位主要领导工作绩效的标准之一,对按要求达标的单位,给予相关领导和人员适当奖励,对不能按要求达标的单位,不得参加评先,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考核不定为优秀等次。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市委组织部抽调长期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组成13个督导小组,分包单位,巡回检查,进行分类指导,并实行每周工作进度通报制度,对排名后两位的单位给予批评,限期改正;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两位的,由部领导对其主管领导进行谈话。四是加强统筹协调。为全面推进档案管理达标工作,市委组织部主管部长每周主持召开一次督导组长碰头会,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安排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对相关单位自身无力解决,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支持配合的,由市委组织部出面进行协调,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达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好队伍,提高素质,全方位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干部队伍,是实现档案达标任务、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学用结合、重在实效的原则,狠抓了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合理确定培训内容。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学习《档案法》、《保密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制度,提高档案人员的政治觉悟和纪律观念。聘请有关专家和长期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结合工作实际,系统讲授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暂行规定》、《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检查验收细则》等一系列业务文件,实行专职档案人员传、帮、带,现场传授档案整理基本技能,指导学员办理档案登记、查借阅、转递等手续,帮助他们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二是改进培训方式。采取了集中办班、以干代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坚持理论讲解与实际演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研讨答疑相结合、集体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三是严格培训考核。为保证培训效果,我们在全市实行了档案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要经过理论考试,并且每人要亲自动手整理出10卷档案,两项全部合格后方可结业,颁发档案员上岗证;对经考试、考核不合格的,要求限期达到培训标准,否则予以调整岗位。近年来,我市先后举办10期档案员培训班,培训人数300余人次,培训率达100%。此外,我们还规定,各单位在配备、调换档案员时,必须报市委组织部审查、备案,严把了档案管理人员入口关。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
第四篇:全面提高干部档案管理水平工作汇报
多措并举 整体推进 全面提高干部档案管理水平
干部人事档案是客观记载干部个人经历和德能勤绩廉的文字材料,是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全面了解干部、准确选用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市委组织部以档案达标上档升级为契机,坚持“严格规范管理、服务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按照“对照标准,查找差距,明确目标,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全面达标”的工作思路,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使干部档案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1家单位达到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标准,总达标率为89%。档案工作多次受到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表扬。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标准部署档案达标工作
市委和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同志对档案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我们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下发了《关于实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通知》,迅速启动了全市档案达标工作。一是定任务。要求凡具备达标基础条件的单位必须全部按期达标,暂时不具备达标条件的单位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达标。二是建组织。从党政机关做起,各单位都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达标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工作人员具体办的工作机制。三是抓投入。采取多种措施筹措资金,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达标期间,全市共投入档案达标专项资金240余万元,购置电脑70余台、空调70余台、去湿机60余台,市委组织部干部档案室还投资一万余元在全省首家配备了红外线自动防盗报警系统和阅档监控系统。目前,我市所有管档单位全部配备了档案专用库房,干部档案在500卷以上的单位,全部达到“三室分开”(即:档案室、阅档室、办公室三分开)。计算机、复印机、切纸打孔机、激光打印机等设备一应俱全,防盗门、灭火器、温度计、去湿机等“六防”措施(防火、防盗、防虫蛀、防晒、防灰尘、防潮湿)全部到位,为实现全市档案全面达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化措施,注重督查,大力度推进档案管理达标
为确保档案达标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建立工作台帐。组织各有关单位,逐条对照《暂行办法》、《考评标准》和《验收细则》,全面查摆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形成工作台帐,实行销号制度。二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市委组织部和各管档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单位达标的等级、时限、奖惩措施等,坚持把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作为衡量干部人事工作以及测评单位主要领导工作绩效的标准之一,对按要求达标的单位,给予相关领导和人员适当奖励,对不能按要求达标的单位,不得参加评先,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考核不定为优秀等次。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市委组织部抽调长期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组成13个督导小组,分包单位,巡回检查,进行分类指导,并实行每周工作进度通报制度,对排名后两位的单位给予批评,限期改正;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两位的,由部领导对其主管领导进行谈话。四是加强统筹协调。为全面推进档案管理达标工作,市委组织部主管部长每周主持召开一次督导组长碰头会,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安排工作,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对相关单位自身无力解决,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支持配合的,由市委组织部出面进行协调,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达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好队伍,提高素质,全方位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干部队伍,是实现档案达标任务、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学用结合、重在实效的原则,狠抓了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合理确定培训内容。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学习《档案法》、《保密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制度,提高档案人员的政治觉悟和纪律观念。聘请有关专家和长期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结合工作实际,系统讲授党的干部政策和《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暂行规定》、《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检查验收细则》等一系列业务文件,实行专职档案人员传、帮、带,现场传授档案整理基本技能,指导学员办理档案登记、查借阅、转递等手续,帮助他们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二是改进培训方式。采取了集中办班、以干代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坚持理论讲解与实际演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研讨答疑相结合、集体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三是严格培训考核。为保证培训效果,我们在全市实行了档案员持证上岗制度。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要经过理论考试,并且每人要亲自动手整理出10卷档案,两项全部合格后方可结业,颁发档案员上岗证;对经考试、考核不合格的,要求限期达到培训标准,否则予以调整岗位。近年来,我市先后举办10期档案员培训班,培训人数300余人次,培训率达100%。此外,我们还规定,各单位在配备、调换档案员时,必须报市委组织部审查、备案,严把了档案管理人员入口关。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
四、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规范化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从干部档案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入手,逐步建立起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档案管理部门职责、档案工作人员守则、档案收集归档制度、整理制度、鉴别制度、转递制度、查借阅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等8项工作制度,使干部档案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制定工作规范。根据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档案目标管理要求,我们先后制定了库房建设和“六防”设施有关规定、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工作程序、档案卷宗整理工作规范、档案审核工作程序和规范等工作规范标准,要求档案材料收集上突出一个“全”字,坚持经常性收集、定期收集和集中收集三结合;在档案材料鉴别上突出一个“真”字,做到手续不完备的不归档、撰写不符合要求的不归档、材料涂改且无相应证明的不归档、多余材料不归档、不属归档材料的不归档;在档案材料编目装订上突出一个“好”字,做到分类整理排列有序,修裱装订美观大方;在档案审核上突出一个“严”字,凡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不准过关。并统一订购了符合上级要求的新型卷夹,制作了《接收干部人事档案登记簿》、《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登记簿》等10种登记簿和8项制度版面发放到每个单位,在全市实现了“五个统一”,即:档案管理制度统一、工作标准统一、档案卷夹统一、10种登记簿统一、持证上岗统一。三是强化制度落实。首先是达标工作结束后,专门开展了一次 “达标工作回头看”活动,查漏补缺,防止反弹。其次是坚持每半年对基层档案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各项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第三是把档案管理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查阅考察对象档案,凡档案材料不全或“三龄一历”(工龄、年龄、党龄、学历)认定不清的,属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上会,属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上报,属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审批。在《干部任用条例》检查中,每次都把干部任免材料归档情况作为必查内容。上述措施,促进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的落实,实现了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要求档案卷宗“内容完备、材料精炼、规格统一、使用方便”的目标。四是积极探索创新。在充分运用传统管理手段进行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我们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档案管理,在市委组织部档案室建立了电子阅档系统,通过计算机实现了档案查阅,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保证了档案的安全保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五篇:抓好三个落实提升教学效果
抓好三个落实 提升教学效果
一、立足课本,抓好“双基”的落实
高考题更多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特别是有些题目来自于教材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因此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都是不能忽视的。
首先,要落实记忆。化学是一门记忆性强的学科,是理科中的文科。“有了记忆才有知识”。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更方便的记住,我们收集多方资料,印了《考前过电影》、《高中化学重点方程式、电子式》,发到每一位同学手中。并随时检查落实。每节课我都会找同学上台演板,默写上节课重要的知识点,对台下的同学随机抽查三排上交并认真批改。并让每个同学将错误改写五遍,改正后在下节课前上交。这样既避免了台下同学不动手看热闹,同时又将基础知识强化、落实。特别是考前一个月,每节课前十分钟让学生读书,背化学笔记、课本上的实验以及印发的《考前过电影》等,记住有关化学专业用语。这样在考前把每个知识点过目一遍,争取基础题不丢分,选择题得满分。
其次,要强化训练。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以“提高成绩”为目的。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转化为能力。训练用的习题的针对性和学生做作业的效率是除课堂教学外影响教学质量的第二个主要因素。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结合学生一贯的情况为他们订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引导他们不用过多地纠缠于简单题,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上;对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要求他们在充分练习了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的基础上来试攻难题。
考前一个月,各种信息题蜂涌而至,为了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我没有因为新题而放弃二轮复习资料,也没有将所有的信息题全部套用,而是从中精选,达到精练、巧练,防止低层次的重复练习。真题演练,即考前一个星期,把近三年的全国卷一、卷二和宁夏、北京高考真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高考标准给分。这样提前进入高考状态,让学生感觉平常考试象高考,高考就会有一个平常心,从而静心、尽力。
二、注重反馈纠正,抓好教学内容的落实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研究学生训练后有无反馈信息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时通过实验得到如下结论:“学生在不知道自己训练对错的情况下,训练次数的多少与学习进步无关”。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每次练习或考试之后没有信息反馈,学生就无法使正确的理解、分析、推断得到强化或者使错误的认识得到矫正。
在复习教学中,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每次练习和考试我都要求学生要独立完成作业,不相互讨论。这样就能掌握学生的不足之处在哪里并及时纠正。并要求自己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认真批改,并进行错题分析,根据学生试卷或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查漏补缺,防止下次重犯。特别对于目标生,认真分析他们每一个失分点,并和失分较多的同学谈话,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防止下次重犯。
教学反馈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作业讲评。通过批改作业,我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已了如指掌,讲评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评讲后我就举一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演板或提问,以强化落实;对于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让学生备改错本,把一些经常出错的题目记录在改错本上,经常拿出来做一做。评讲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归纳各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找出其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
三、注重素养培养,抓好解题规范性的落实
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规范答卷,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两点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