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1

时间:2019-05-12 17:43: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1》。

第一篇: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1

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 幼儿园里的幼儿伤害事故,是指入园幼儿在园期间和离园参加集体活动但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如春游、秋游、节假日的庆祝活动等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幼儿园方面来说,有管理问题、制度问题、教职工责任心问题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设备设施问题、幼儿自身问题等方面的原因。无论何种原因所导致的幼儿伤害事故,都要分清责任,妥善处理。厂家拖延园方大意,滑梯压伤张翼 案例:

一天,某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正在操场开展户外体 育活动,张翼小朋友趁老师不注意,溜到活动场地 旁边的滑梯玩,不慎从未固定好的滑梯上摔下,并 被倾倒的滑梯压住,造成伤残。该滑梯是幼儿园本 学期新购的设施,上周发现滑道和滑梯平台间出现 断裂,园方已在滑梯周围上栏杆,并在旁边和滑梯 口出示“禁止攀玩”的警示牌,通知各班教师不能让 幼儿玩滑梯。同时幼儿园已在玩具生产商取得联 系,要求维修或更换,生产商答应一周内上门维修。但不幸的是,悲剧竟然就在此 间发生了。事发后张翼的家长向幼儿园索赔。但幼儿园认为,滑 梯在购置不到半年内就出现问题,尚在保修期间内,园方报修后,厂家亦未上门维修,生产商和销售商提 供不合格产品和不及时、不到位的服务造成这起事故 的主要原因,家长应向滑梯生厂商、销售商索赔。至 于园方,发现滑梯出现问题后已经采取了防范措施,应该没有责任。到底谁说得对呢?家长应该向幼儿园还是滑梯的生产 商、销售商提出损害索赔?评

析 本案涉及幼儿在幼儿园里玩滑梯发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根据关于对幼儿园伤害事故过错责任的规定,幼儿园是否要对这起事故承担法律责任,应根据幼儿园在这起伤害事故中有无过错进行分析。事故中,幼儿园虽及时发现滑梯出现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但采取的安全措施存在如下不的力之处:(1)护栏摆放未能有效阻止幼儿进人危险区;

(2)警示牌用文字书写,不符合幼儿的认识发展能力,对幼儿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3)在户外活动室教师疏于全面管理照料,没有发现幼儿离开了安全的活动范围。此外,滑梯在保修期内出现断裂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生产商、销售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议】(1)幼儿园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定期对房舍、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作书面记录,签名负责。(2)发现问题必须快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考虑安全保护的方法,有效避免安全隐患危及幼儿。(3)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责任、安全意识,全面照料幼儿,对幼儿的行动给予必要的组织管理,保证幼儿在安全范围内活动。(4)幼儿园应向玩具生产商、销售商购买合格的产品,签订质量保证书和保修、维修合同。(5)家长也应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教育幼儿听从老师的指挥,经常提醒其遵守园内外的各种规定,注意自我的保护,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园内伤害:教具铁钉生锈伤人,老师隐瞒违反规程

案例: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进行分区活动,科学区的小朋 友兴高采烈地玩沉浮实验,尝试着将老师给出的各 种材料放进水中,观察

其沉浮情况并用在给出的标 记上打勾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孩子们争抢 着,突然陈华小朋友被其中的一种实验材料――一 枚生锈的铁钉――划破了手,当班教师黄映急忙为 他贴上止血贴。事后,陈华的家长向幼儿园提出了索赔要求,理由 是教师没有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防破伤风处理,也没有在离园时将真实情况告知家长只是说孩子在自由活动时不小心擦破了皮,使得家 长在询问陈华得知具体情况后,不得不送孩子去医 院处理。为此,他们向幼儿园索赔医疗费和误工 费,还要求幼儿园对当班教师黄映进行行政处分。面对家长的要求,幼儿园认为事件因黄映违反幼儿 园工作规程引起,家长应直接向其索赔医疗费和误 工费;而黄映则认为幼儿只是被铁钉划破一下,家长 是大惊小怪,本人及幼儿园都无需赔偿,更不应该 对自己进行行政处分。三方各执一词,这场纠纷到底应如何处理? 评析 这是一起关于在幼儿园里做实验而发生伤害事故后法律责任的认定案件。结合此案来看,虽然幼儿只是划伤,但教师黄映提供给幼儿使用的教具――生锈的铁钉,对幼儿来说是危险物品,容易造成对幼儿的伤害,教师在使用相关的教具前应认真检查其安全性,对于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教具应及时维修,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并教育幼儿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经调查了解,本案中的教师没有履行上述职责,违反了国家对幼儿园教具的安全规定,出现幼儿争抢铁钉的现象老师也没有及时制止,未尽到法定的管理和注意的义务,存在过错。同时,在孩子受伤后,教师黄映麻痹大意,草率处理,对家长有意隐瞒自己的失职,同样有过错。由于黄映是在执行职务时

出现违反法律规定行为的,属职务行为,所以最终的赔偿责任应有幼儿园承担。至于对黄映本人,由于她的行为违反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直接造成幼儿伤害,幼儿园可根据相关法规或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分。【建议】(1)幼儿园及教师应熟悉幼儿园教具、玩具设备的有关安全规定,并遵照执行。(2)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卫生保健制度,并切实进行监督、执行。(3)加强教师对幼儿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

园内伤害:孩子午睡老师也睡,无人照顾江海摔破了头

案例: 某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正在午睡,值日老师柳陶哟与感觉很疲倦,就在寝室一张空的幼儿床上睡着了。幼儿江海想起床上厕所,但看不到老师,一直憋着不敢起来,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只好自己急急忙忙从床上下来准备去厕所。结果由于匆忙,一下子从床上摔下,被窗边的椅子碰破了头,又由于憋尿太久后摔倒在地,造成膀胱受损。柳陶老师听到江海的跌倒声和哭声,立即起来,将江海送到医院救治。两个月后,江海痊愈出院了,江海的家长将 幼儿园和柳陶一并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 损失。本案中,到底谁应对这起幼儿伤害事故承担 法律责任?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评析 本案涉及由于老师失职而导致发生幼儿伤害事故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本案中,造成这起幼儿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值日教师柳陶在执行职务中没有认真履行职责,违反工作规程,存在过错。不过责任应该向幼儿园追究,应为《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九)项规定,学校教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尽管是教师柳陶违反幼儿保育的工作要求,没有认真履行看管、照料幼儿睡眠的职责。直接导致江海小朋友人身受到伤害,但由于她是代表幼儿园履行照料幼儿的责任,她的行为是职务行为,所以应由幼儿园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此外,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的有关规定,造成幼儿伤害事故,可根据法律或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和主要管理负责人作出行政制裁,因此可以对教师柳陶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行政处分。【建议】(1)幼儿园应要求教师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证幼儿在其视线范围和安全范围内活动,履行好保护幼儿的职责。(2)教师须明确各教育、保育工作环节的安全规程,园方要加强对教师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管理。园内伤害:东东报复伤人,老师无法预见

案例:

一天下午,到了离园时间,家长纷纷到班上接孩子,父母 还没有到的孩子就在活动室里玩玩具。东东和明明两名幼儿 因争抢意支玩具手枪扭打起来,正在与其他家长沟通的老师 文珊闻声立即走上前去阻止他们,并没收了玩具手枪,教育 他们不能打架。待两名幼儿各自去玩其他玩具后,文珊继续 接待来园的家长。此时东东心有不忿,突然跑到明明身后,用力将其推到,造成明明额头被摔破,缝了四针。事故发 生后,明明的家长要求幼儿园和东东的家长共同承担赔偿责 任。但幼儿园认为自己不存在过错,无需承担损害赔偿。

而 东东的家长则认为,孩子是在幼儿园将人推倒致伤,是教师文珊监管不力造成,应该由幼儿园负全责。这起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究竟应该由哪一方来承担呢?评析 本案是关于幼儿在幼儿园里争抢玩具发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 结合这起事故来看,幼儿东东的行为与明明受损害的后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东东是伤害事故的责任者。教师文珊发现东东和明明之间发生纠纷打闹时,及时劝阻幼儿间的不当行为并进行了教育,尽到了管理教育职责,东东事后报复伤人是她无法预见和制止的突发行为,教师和园方在此事件中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并无过错,故无需负法律责任。这起幼儿间的伤害应有致害人承担责任,但造成伤害发生的幼儿东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应由东东的监护人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建议】(1)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进行友爱教育,通过开展各类适合幼儿的活动,帮助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指导孩子掌握合理解决矛盾的人际交往方法。(2)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密切注意幼儿的行为,发现幼儿有危险行为或举动时必须及时有效地制止,并进行教育。(3)对攻击性强的孩子,教师要协同家长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自己玩耍失衡衡致骨折,老师无过

案例: 体育课上,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操场上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追逐游戏。活动前,老师已经带领孩子们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活动中,幼儿亮亮被扮演老狼角色的小枫定为追逐目标,不料在一次转身奔跑躲闪中,亮亮突然一下

子失去平衡,摔倒在地,造成骨折。在场教师林晓立即与幼儿园保健医生为亮亮进行折肢固定,并送院治疗。但事后,亮亮的家长还是向幼儿园和小枫的家长提出损害索赔。幼儿园认为这是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不应负法律责任;小枫的家长则认为小枫追逐亮亮 是正常教学活动中的合理行为,是亮亮自己 失去平衡跌倒的,小枫并无过错,也不应承 担责任。这一来,亮亮的伤害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 评析 本案涉及幼儿在体育课堂上发生伤害事故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本事故中,亮亮受损害的事实存在

第二篇:幼儿园常见事故预防和处理

幼儿园事故概念界定及发生的原因

一、幼儿园事故概念界定

幼儿园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 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虽不在园内,但属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春游、秋游、节假日的庆祝活 动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幼儿事故后,就幼儿园、幼儿家长和肇事者之间各应承担哪些责任困扰着幼儿园园长。因此,了解幼儿园 事故处理的法制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幼儿园事故发生的原因

幼儿园事故发生的范围、种类是及其复杂的,有的与幼儿设备、设施有关,有的与教职工的保育、教育有关。

管理不善、制度不严是幼儿园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的幼儿园虽然有较完 备的规章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如有的幼儿园门卫管理不严,出现陌生人出入 的情况,造成不良甚至是严重的后果。有的幼儿园不能合理地建章立制,没有严 格的门卫制度、饮食卫生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制度等,致使管理出现漏洞、造成严重后果。

在教职工实施保育、教育过程中,也常出现一些故事,如因玩忽职守、责任 心差而造成的幼儿伤害,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而造成的伤害;违反《幼儿园工作 规程》和《幼儿管理条例》,没有合理安排和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违背幼儿教 育规律,造成幼儿不堪重负,妨碍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在户外活动及园外活动 中,因为安全措施保障不力而引发的事故等。

有的幼儿园设备陈旧、老化,如大型玩具年久失修,虽然教师强调幼儿不能 去玩,但较无控制力和不能感知危险性的幼儿仍上去玩,结果滑梯不稳摔成重伤。

幼儿成长需要伙伴,需要时间,需要广阔的空间,需要独立、自由,需要群体。于是幼儿来到了幼儿园,就会在宽松、和谐、温暖的集体中游戏、生活、学习。但是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好动、好奇,好模仿,知识经验缺乏,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

一、常见事故及处理

1.碰伤。碰伤多数都是头部,幼儿由于身体发育特点,2—4 岁幼儿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止痛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毛巾包上冰块、冰棒,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然后将清油(生)涂在患处。破皮先清创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敷创口净(CTZ),这样,没有刺激感,幼儿不会因为跌倒后惊慌、疼痛再加上药物刺激而大哭不止。“

2.跌伤。注意幼儿创伤部位和幼儿跌倒损伤后的反应,如果发现幼儿跌倒后,有一过性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幼儿园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幼儿平抱着送医院检查处理,观察 /” 小时,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幼儿一次或遵从医嘱。

3.骨折。幼儿跌倒后,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幼儿,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幼儿不能站立行走,这时教师应将其他幼儿迅速组织好,请保健医生或寻找硬板将孩子托起来送到医院救治,否则,孩子骨折移位将影响医生治疗。

4.烫伤。冬季幼儿穿衣服较多,烫伤机会少一点,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烫伤。(1.)开水提前灌入保温桶内,夏季桶盖不要盖严,保持水温在35 度—40 度左右即可。(2.)夏季厨房烧的菜汤、稀饭、豆浆、牛奶应提前烧开晾一会,再分发给各班。(3.)各班老师保持进餐前幼儿良好秩序,播放轻松音乐等待开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开饭时应事先把碗分发到桌子中间,然后分别将饭盛到碗内容量三分之二,感觉温度可以,再请幼儿轻轻端在自己面前就 餐。如果发生烫伤,不要惊慌,迅速将幼儿带到冷水龙头前用冷水冲患处!&—!+ 分钟,冷却处理后,请保健医生根据情况做出处理。

5.口腔、鼻腔、耳道、阴道异物处理。(1.)口腔异物。幼儿就餐时由于神经系统不尽完善,调解机制较差,如果没有好的进餐习惯和秩序,吃饭讲话、打闹、不专心,容易将鱼刺、鸡骨等卡在咽部。发生这种情况后老师不要用土方法让幼儿吃口饭,或喝口醋等强行咽下,这样会划伤食道,引起其他疾患。老师应细心了解情况,让幼儿张开嘴仔细察看,或带到保健室处理,用镊子将卡在咽部的刺取出。(2.)气管异物。幼儿有时会将比较小的物品放在口腔里含着玩,一不留神或讲话时突然卡到气管里,这时,教师要迅速将幼儿倒提起来,双手提住幼儿小腿,拍打背部令其咳嗽、呕吐出来。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有时瞬间就会夺去幼儿生命。应当边救治边请保健医生,并及时送往医院。(3.)幼儿有时也会模仿别人流鼻血塞棉球现象,将能够填入的纸球、黄豆等物品塞进鼻腔、耳朵。小女孩看到母亲上厕所换卫生巾,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人越躲闪,她越好奇,也找块纸模仿叠成一个小块塞到屁股里。这样的例子很多,发现后一定要请医生及时处理,不可大意。

6.幼儿走失。幼儿情绪变化很大,有时因为到班上与老师小朋友交往中发生不愉快,或因父母早上来园时没有讲好条件,送到班上后趁老师不注意,也会返回去找爸爸妈妈。或者在一日活动中某一时刻在院中玩耍,出于好奇从大门口溜走。要教育幼儿懂得发生问题求助于老师解决,老师是幼儿最信赖的人;牢记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孩子无论在教室,还是在院中游戏,应该始终在老师的视线之中。出去散步回教室,老师都应该及时清点人数,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特别要强调的是外出散步参观,要善于组织管理幼儿,俩人手拉手排成队,能力差的幼儿要和班上能力发展好的孩子手拉手。出发前讲清楚纪律要求、教学目的要求。一般 40 个幼儿 2----3 名老师带队才能离开幼儿园。外出参观、散步观察前,教师要事先了解散步的环境,周围的建筑环境,设计好路线,然后才能组织幼儿外出,一个老师在最前面,一个老师善后,步伐不能太快,压住排头的速度,并随时清点人数。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时要随时掌握幼儿的兴趣反应等。总之安排外出参观安全第一,不可掉以轻心。

二、常见事故的预防

幼儿园房舍,用具环境建造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一)室外

1.幼儿园室外活动要求各班必须在自己活动场地内玩耍游戏,老师要认真组织指导。幼儿自由活动时,老师要注意引导,要活而不乱,采取多种形式而不是放任自流。如果幼儿园面积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幼儿有两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就应该分时间、分班次安排划分场地,保证幼儿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这样,不会因为大班幼儿活动量大,剧烈撞伤或误伤中小班幼儿。2.场地中大中型玩具安装位置要合理,要保证玩具检修制度的落实,随时检查修理,保证幼儿安全使用。

3.室外排水井盖要稳当、牢固,检修期间必须事先通知保教部门,并在大会上通知各班老师组织幼儿远离维修现场,树立明显警示标志。

4.室外建筑花坛、围墙拐角要有避免撞伤的预防性,种植的植物应无刺无毒,避免幼儿意外受伤中毒。

(二)室内

1.楼梯护栏垂直线之间净距不应大于 0.11米,当净距离大于0.20 米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2.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 米,宽度不应小于0.26 米。除设成人扶手外,在靠墙的一侧设幼儿扶手,高度不应超过0.60米,楼梯两侧不靠墙时,两侧都应设有幼儿扶手。

3.阳台护栏不应低于1.30米,护栏彩饰垂直线,其净高距离不应大于0.11 米。

4.电源高度不低于1.11 米。

5.暖气装安全护罩、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边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6.药品、消毒药品不能放在活动室,由医务室统一保管,紫外线灯消毒时,必须在无人情况下照射。

关于《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建议

一、问题:

据有关部门对全国11个城市4.3万名幼儿及中、小学生进行的意外伤害调查显示,每年我国有20%-40%的儿童因意外伤害需要给予医学关注。儿童意外伤害,已被视为当今最严重的社会、经济、医疗问题之一。

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使更多的孩子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幼儿园不仅接收3-6岁入园儿童,还把受教育者范围扩展到3岁以下。目前在北京2-6岁幼儿入托率已达90%以上,幼儿园承担了全社会大部分孩子的教育和看护责任。服务对象的增加,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使幼儿意外伤害的机率也自然上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幸事故发生后,许多幼儿园在处理过程中,因为没有专门的处理在园幼儿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使某些纠纷无法可依,从而一拖再拖,给幼儿身心和幼儿园的正常工作,都带来不良影响;另外,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事故,因为缺乏明确的处理办法,给教师工作带来一定压力,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谨小甚微,有些幼儿园不敢组织园外社会活动,不敢开展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对孩子过度保护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代幼儿的成长和健康发展。

二、分析:

幼儿园的事故处理,一直是我国法律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市还没有关于幼儿在园伤害如何处理的规范性规定。从宏观上来看,这与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极不相称,不利于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不利于幼教事业健康发展。从微观上看,幼儿园出现事故后就如何合理地解决,缺乏一些法律依据,不能很好地保护园方、幼儿及家长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没有合理的法律保护,给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稳定,影响了幼儿园日常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很难保证保护幼儿、幼儿园和家长各自的合法权益。

三、建议:

1、完善幼儿园有关立法,明确相关责任:

从我国的《教育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以及教育部新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看,各项法规和条例并没有对幼儿园是否是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期间的监护人资格进行明确规定;对学生家长和幼儿园在园期间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责任承担方式、承担范围以及赔偿方法等都缺乏相应规定。这一方面使得与之相关的司法审判活动缺乏法律依据,增加了其工作难度;另一方面也使得幼儿园及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缺乏法律保护。因此,加强和完善相关立法,明确幼儿园的责任迫在眉睫。建议出台《幼儿园幼儿伤害处理办法》。

2、建立和健全幼儿园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由于幼儿园一般为非赢利性机构,其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如果幼儿园承担巨 额赔偿,势必对幼儿园的正常办学造成影响,而让负有直接责任的教师承担也不现实,对此,可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幼儿园保险制度,设立事故基金或依法将幼儿园事故纳入责任保险,另外,也可将幼儿加入保险纳入规定中,从而转移幼儿园的赔偿风险,实现损害赔偿的社会化。

幼儿园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理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他们在家里也常磕磕碰碰,但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却很少能够冷静地对待。为此,教师天天提心吊胆,怕孩子出事。为了减少伤害,有的教师消极防范,限制孩子到户外活动,即使在户外,也不允许孩子自由活动。然而,消极防范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下策,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幼儿伤害事件的起因,从而积极预防伤害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园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序地开展工作。

幼儿园安全防范措施

(一)建立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 幼儿园安全制度应规范齐全,涵盖幼儿园生活学习的全部安全内容。条文应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为了不让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幼儿园除组织员工学习并将制度公示外,更重要的是安排专职人员对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在全园创造处处安全,时时安全的环境。(二)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的安全与教师密不可分。因此,安全教育应从教师和幼儿两方面入手。1.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

(1)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一日工作常规、幼儿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消防知识等。

(2)在案例分析中学习提高。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对安全事 故的预见性,从而设法避免事故发生。

2.对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及相关能力的培养(1)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并非说服式教育。对幼儿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间接经验。如:某个小朋友玩滑梯时摔倒了,老师可以利用这个事例,引导小朋友议论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受伤,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使自己安全。还可将有关安全事故的图片贴于班上,引导幼儿讨论图上会出现什么不安全的后果,怎么避免危险,这种图片形式的安全教育比简单说教留给幼儿的印象更深?(2)教会幼儿一些安全常识及自救的方法 教师可在幼儿园的公共区张贴一些适合幼儿掌握的标记,如“119”“安全通道”“禁止跳下”“禁止触摸”等,以引导幼儿的正确行为。再如,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刀剪,使他们懂得不能随便攀爬阳台、触摸电器,让幼儿记住园内各种大型游乐器械的游戏规则,并在幼儿对这些器械设施活动的反复尝试中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如秋千的使用,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基本的安全规则,即当你在荡秋千时要注意前后有没有其他小朋友,以免相撞。另外还要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对于集体生活的幼儿园来说,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极为重要,可先组织幼儿参观消防队,然后进行一次模拟演习,一些孩子表演救火队员,练习怎样使用一些灭火器材,而另一些孩子则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一些逃生的动作或自救技能,让幼儿从中学会避险方法。

3.加强体育锻炼 幼儿平衡能力差,动作反应不灵敏是他们常摔跤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平衡能力的练习及其他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的练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是减少幼儿摔伤的有效措施。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应根据幼儿年龄不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儿园应经常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像跑步、拍球,郊游之类的户外活动及需要开动脑筋的游戏,以活动促发展,幼儿运动能力增强了,动作协调了,自然就会不出或少出事故。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处理(一)幼儿方面

1、及时处理受伤幼儿,对受伤幼儿的身体进行护理 教师对受伤幼儿的护 理应根据其身体状况和受伤程度、受伤部位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程度轻的,如表皮擦伤,可自行处理;程度重的,如伤口流血、骨折等情况,在叫园医的同时应为幼儿止血、使幼儿受伤的肢体保持不动;幼儿园不能解决的,要马上送医院作处理,不得延误治疗时机。

2.抓住教育契机 幼儿身边出现了安全事故,作为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讨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避免事故的做法,使全体幼儿得到活生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还应教育全班幼儿关心受伤的幼儿,渗透情感教育。(二)家长方面 幼儿在园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及时告之家长真实情况,还可征求家长的处理意见。幼儿发生安全事故,任何一个家长都会难受,有的家长言语上表现出通情达理,有的家长则会一改往日的温和,对幼儿园或教师大加指责。不论家长态度如何,我们都应换位思考、理解家长,主动诚恳地道歉,并详细地介绍事故发生的经过,与家长交流对幼儿的日后护理,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

(三)教师方面 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希望在自己手上发生事故,如果园长此时能给教师一种宽容和理解,会使教师释放很多的精神压力,切记指责,批评。作为园长更应考虑怎样让其他教师不重蹈覆辙,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组织当事人在内的全园职工对事故的经过进行分析,让大家从中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问题,讨论如果怎样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教师们学会反思自己的工作,将这些落实到工作行为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失误,从而减少可避免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篇:幼儿园常见事故类型及责任的划分

幼儿园常见事故类型及责任的划分

郭春发

近几年来,幼儿园里幼儿伤害事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法制意识增强了,另一方面是由于有关幼儿园方面的立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幼教工作者不能单凭经验从事教育工作,而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治园。

一、幼儿园常见事故类型

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使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自己的义

务,就很难证明自己是没有过错的。

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幼儿园如未及时更换已经陈旧老化的器械,形成事故隐患,而教师又未发现存在的问题,就很容易发生事故。此外,幼儿园园舍中楼房占大多数,教室、楼道、走廊、上下楼梯也是容易出事

故的地方。

儿童走失。儿童走失属幼儿园严重事故。儿童走失是幼儿园管理的失误,是幼儿园未尽看管之职。儿童在幼儿园期间(指幼儿从踏入幼儿园门到离开幼儿园这段时间),教师应该像家长一样看管幼儿。幼儿离园必须经教师同意,或者幼儿家长的许可。

由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所致。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幼儿人体损害的一种行为。广义的体罚还包括变相体罚,如罚蹲下起立、罚站、罚跪等。幼儿被他人接走。由于幼儿园管理制度有漏洞,造成幼儿被他人接走。外来人员侵入。幼儿园的门卫制度不严,外来人员容易趁人不备,溜进幼儿园,造

成损失。

幼儿园组织校外活动引发事故。幼儿园外出活动,如果组织不够严密,教师麻痹大

意,偶发事件将会不期而遇。

幼儿自身原因所致。很多场合下是由于幼儿身体的状况而产生的,如幼儿患某种疾

病、体质弱、身体残疾等。

二、处理幼儿伤害事故时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

由于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幼儿园在教育活动中有防止幼儿的身体或生命因教育活动而遭受侵害的义务。尽管幼儿园不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但是,幼儿园一旦因过失行为而导致伤害事故发生,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组的过失在本质上是一种“业务过失”。法律中将这种过失原因归类为过错责任,幼儿园在幼儿伤害事件中是否有违法、违规、违纪等行为,即幼儿园在事故中是否有过错或失误是幼儿园承担责任的前提。如果幼儿园的过错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幼儿伤害事故的发生,那么幼儿园要负相应责任。反之,幼儿园可不负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具体解释了儿童损伤事件的责任问题:“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可见,依据法律,处理责任事故的前提是分清幼儿园在事故中的过错,并根据过错大小承

担相应的责任。

依据法律,幼儿园对幼儿负有三项责任:教育责任、管理责任、保护责任。教育虽然是幼儿园的主要职能,但就责任的性质来说,教育责任说到底不是一种法律责任,而是幼儿园的职责和功能,管理失范和保护不周才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幼儿园只有保证幼儿安全,才能实现其教育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学校保护”具体讲述了学校对幼儿的保护责任。学校保护最终是要通过学校的内部管理行为来实现的,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园应忠于职守,履行自己的职责,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幼儿园发生的幼儿人身伤害事件,其赔偿责任是根据幼儿园的过错来确定的。幼儿园如果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以及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尽了职责,可以减轻或避

免承担责任。

三、幼儿园的义务

根据过错责任的原则,幼儿园要避免在事故发生时承担责任,就必须尽自己的义务。

这些义务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教学常规进行教学。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对幼儿进行教育,不能以超出幼儿接受能力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时间里,不能出现擅自调课、不请假而离岗、请人代岗的现象。教师如果在应在岗期间不在岗,未能了解事故发生的情况,出现事故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抢救,不及时汇报,不按照教学常规来教学,都可能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

外出活动时保证幼儿安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条规定,幼儿园组织幼儿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幼儿园组织外出活动时,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组织者要配备足够的教师,出发、集合、分散活动都要事先计划好,确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具体的责任人。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幼儿园要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档案,以防事故的发生。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身体状况安排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体质特殊或有疾病的幼儿给予适当的照顾。

定期检查教育活动场所、安全设施,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6条、第73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52条明确规定,学校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要符合标准,保证幼儿在校内的人身安全。如果明知校舍或其他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4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2条都要求学校给幼儿提供安全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卫生的校园环境。幼儿园要保证幼儿的饮水、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预防各种疾病在园内传播、流行。发现幼儿园的教学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时,要及时汇报,让幼儿远离危险设施,避免幼儿在危险的环境中活动。

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教师因故意行为造成幼儿伤害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责任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幼儿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2条进一步指出:“对体罚幼儿情节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为了防止幼儿在事故发生后,因不能及时得到照料而使所受到的损害扩大,幼儿园应该在事故发生后,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照顾、保护,并即刻通知幼儿家长或监护人。幼儿园要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疏于通知所引发的事故,幼儿园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篇:矿山常见事故防范措施

矿山常见事故防范措施

一、冒顶片帮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矿山的顶板岩体冒落事故,依其冒顶片帮的范围和伤亡人数,一般可分为大冒顶、局部冒顶、松石冒落三种。大冒顶通常发生在属沉岩矿种开采的矿山,冶金矿山较少发生。局部冒顶和松石冒落,并统称冒顶事故。

这类冒顶事故多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在顶板比较破碎的工作面;在岩层层理、节理、断层比较发育易离层的工作面;在矿井、超深矿井、爆破通风后排除工作不当的工作面。

冒顶事故的发生,一般与矿山地质条件、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按事故分类统计资料,属于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原因占45.6%,属于物质技术方面的原因占44.2%,属于冒险作业等因素引起的事故仅占10.2%。

(一)生产组织管理方面 1.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

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是引发冒顶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2.顶板支护方法不合理

采场工作面或大断面掘进,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是导致冒顶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当工作面附近的顶板岩石比较破碎,构造比较发育时,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极易燃易爆造成顶板突然冒顶或片帮,引发事故。3.浮石处理不当

巷道内松石冒落多半发生在距工作面10米以内,采场内松石冒落多半发生在采场顶板并不太高的情况下。

浮石处理不当,排除工技术不熟练,检查不周,疏忽大意甚至没有检查,是造成冒顶伤亡事故的原因之一。浮石处理不当所引起的伤亡事故,大多是由于浮石处理前对工作面顶帮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及浮石处理时站立的位臵不当和排除工的技术不熟练等造成的。

4.防护用品使用不当

在矿井内工作时,由于没有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而使冒顶事故扩大化的事例常有发生。

5.人员管理跟不上

一是井下使用的新工人多,对井下作业环境不了解,又缺少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新老交替衔接不上,不能及时有效地“敲帮问顶”而引发事故。

二是井下管理人员对顶板管理不重视,没有行之有效的顶板管理办法和监督约束机制,以致顶板管理松懈,无人员伤亡的小冒顶事故不断,有人员伤亡的冒顶事故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

1.及时调整采矿工艺,保证合理的暴露空间和回采顺序,有效控制地压。

要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和采矿方法的实验研究,对原设计的采矿方法不断进行改进,找出适合本矿山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高效安全的采矿方法,加大采矿强度,及时处理采空区。要控制好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开采顺序,因此要合理确定相邻两组矿脉的回采顺序;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采矿方法,严格控制采场暴露面积和采空区高度等技术指标,使采场在地压稳定期间采完。

2.要加强顶板的检查、观测和处理,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顶板松石冒落往往是造成人员受伤的重要原因。对顶板松石的检查与处理,是一项经常性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固定专人按规定的制度工作,才能确保顶板安全生产,防止松石冒落顶板事故发生。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采场,在技术、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科学方法观测顶板。目前国内较经济简便的观测手段有光应力计、地音仪及岩移观测等。要观测摸索不同岩石岩移的规律,科学地掌握顶板情况。对已发现的不稳定工作顶板,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尽可能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如喷锚支护等)防止冒顶事故发生。

3.科学合理地布臵巷道及采场的位臵、规格、形状和结构 要避免在地质构造线附近布臵井巷工程,因为垂直于地质构造线方向的压力最大,是岩体产生变化和破裂的主要因素。

要避免在断层、节理、层里破碎带、泥化夹层等地质构造软弱面附近布臵井巷工程。因为在这些地方布臵的工程更易产生冒顶。如井巷工程必须通过这些地带,也应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或特殊的施工方案。

井巷,采场的形状和结构要尽量符合围岩应力分布要求。因此,井巷和采场的顶板应尽量采用拱形。因为围岩的次生应力不仅与原岩应力和侧压系数有关,而且还与巷道形状有关。采用拱形形状时,施工难度不大且顶板压力不会太集中,顶板稳定性较好。

4.加强顶板管理,提高顶板管理的技术水平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章守纪,建立群查、群防、群治的顶板管理制度。在各工作面备有专用撬棍,设立专人或兼管人员具体负责各工作面的排险工作,设立警告标志,做好交接班制度和列为重点危险源点管理等。

二是结合矿山实际,总结顶板管理的经验教训,从地质资料的提供、井巷设计、井巷维护技术、施工管理,制订出一套完整的井巷施工顶板管理标准,为科学有效地管理顶板提供技术支持。

(三)冒顶事故时的自救和互救 1.采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采面顶板冒落时,最好的避灾措施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2)遇险时要靠帮贴身站立或到木垛处避灾。从采面发生冒顶的实际情况来看,顶板沿岩壁冒落是很少见的。因此,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遇险者应靠岩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帮壁片帮伤人。另外,冒顶时可能将支柱压断或摧倒,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压垮或推倒质量合格的木垛。因此,如遇险者所在位臵靠近木垛时,可撤至木垛处避灾。

(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砸伤、掩埋或隔堵。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者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如敲打物料、岩块可能造成新的冒落时,则不能敲打,只能呼叫)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救信号,以便救护人员和撤出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4)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冒顶后被岩石、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造成事故扩大。被冒顶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的维护好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条件。

2.营救被冒顶埋压遇险人员的措施

(1)保障营救人员的自身安全。营救工作要在灾区中的领导和有经验老工人的指挥下进行。营救人员要检查冒顶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发现有拆损、歪扭、变形的柱子,要立即处理好,以保障营救人员的自身安全,并要设臵畅通、安全的退路。

(2)因地制宜地对冒顶处进行支护。要根据顶板垮落的情况,在保证抢救人员安全和抢救方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对冒顶处进行支护。在采面局部冒顶埋压人员时,可用掏梁窝,悬挂金属顶梁,或掏梁窝,架单眼棚等方法进行处理。棚梁上的空隙要用木料架设小木垛接到顶,并插紧背实,阻止冒顶进一步扩大。

(3)营救埋压人员。在检查架设的支架牢固可靠后,要指派专人观察顶板,才能清理被埋压人员附近的冒落岩石等,直到把遇险人员从埋压处营救出来。在营救过程中,可用长木棍向遇险者送饮料和食物。在清理冒落岩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如果遇险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应采用液压起重气垫、液压起重器或千斤顶等工具把大块岩石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3.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堵人员避灾自救措施(1)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信领导和工友一定会积极进行抢救。应迅速组织起来,主动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指挥,团结协作,尽量减少体力和隔堵区的氧气消耗,有计划地使用饮水、食物和照明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的准备。(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员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每隔一定时间敲击一次,不间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3)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经常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

(4)如人员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但要注意保暖。

二、爆破事故与预防

爆破是一种化学反应,其特点是其反应是快速的,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生大量的热。爆破是一种破坏行为,也是手段,目的是为各种用途提供矿石、岩石;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移山造田、兴修水利等。爆破的广泛应用,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工程进度,总之人们利用炸药释放的能量,造福于人类。但是也由于在使用中的失误,造成爆破事故的频繁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损失。

爆破事故有二个含义:一是指爆破形成的公害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构筑物破坏;二是指爆破作业过程中本身的拒爆事故,产生盲炮。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爆破作业中违反爆破安全规程、违章作业、对爆破安全认识不足造成的。

而造成爆破本身的拒爆事故如网路不爆、留有盲炮等,其主要原因为爆破材料质量差、受潮变质,施工中线路受损、连线错误,漏点、漏连等。

爆破事故的预防:

1、一般规定:进行爆破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爆破员的资格;各种爆破都必须编制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设计书或说明书应有具体的爆破方法、爆破顺序、装药量、点火或连线方法、警戒安全措施等;在爆破过程中,无关人员必须全部撤离。爆破必须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严格遵守爆破作业的安全规程和安全操作细则。

2、装药、充填

装药前必须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使用竹木棍装药,禁止用铁棍装药。在装药时,禁止烟火、禁止明火照明。在扩壶爆破时,每次扩壶装药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15mm,预防炮眼温度太高导致早爆。

深裸露爆破外,任何爆破都必须进行药室充填,填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网路和线路。

3、警戒

爆破前必须同时发生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地下爆破应在有关的通道上设臵岗哨,地面爆破应在危险区的边界设臵岗哨,使所有通道都在监视之下。爆破危险区的人员要全部撤离。

4、点火、连线、起爆

采用导火索点火起爆,应不少于二人进行爆破作业,而且必须用导火索或专用点火器材点火。单个点火时,一人连续点火的根数,地下爆破不得超过5根,露天爆破不得超过10根,导火索的长度应保证点完导火索后,人员能撤至安全地点,但不得短于1米。

用电雷管起爆时,电雷管必须逐个导通,用于同一爆破网路的电雷管应为同厂同型号。爆破主线与爆破电源连接之前,必须测全线路的总电阻值,总电阻值与实际计算值的误差须小于±5%,否则,禁止联接。大型爆破必须用复式起爆线路。有煤尘和气体爆炸危险的矿井采用电力起爆时,只准使用防爆型起爆器作为起爆电源。

5、爆后检查

炮响后,露天爆破不少于5min,井下爆破不少于15min(还须通风吹散炮烟后),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经爆破负责人或当班爆破班长同意后,才发出解除警戒信号,方准人员进入爆破地点。

6、盲炮处理

拒爆产生的盲炮包括雷管未爆的炮孔(瞎炮)和雷管已爆炸药未爆的炮孔(残炮)。爆破中产生盲炮,不仅影响爆破效果,如果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潜在危险极大,往往因为误触盲炮,打残眼或摩擦震动引起盲炮爆炸。

因此发现盲炮和怀疑有盲炮,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若不能及时处理,应设明显的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禁止掏出或拉出起爆药包,严禁打残眼,盲炮的处理主要有下列方法:

(1)经检查确认炮孔的起爆线路完好和漏接、漏点火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进行起爆。

(2)打平行眼装药起爆。对于浅眼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不得小于0.3m,深孔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不得小于10倍炮孔直径。

(3)用木制、竹制或其他不发火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轻轻地将炮孔内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药包诱爆。

(4)若所用炸药为非抗水硝铵类炸药,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内灌水,使炸药失效。

三、高坠事故预防措施

1. “三宝”防护措施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安全“三宝”。在作业现场人员应做到:①进入作业现场的职工要戴安全帽;②高空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③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

2. “临边、洞口、井口”防护

临边、洞口、井口防护栏、防护盖板在大部分作业地均有设臵,但存在着不够规范、易被挪动或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在作业现场必须做好各项临边、井口的防护,同时建议对一些高处坠落防护设施应设专门进行研究与制作,如对于洞口的防护盖板可研制一些用于不同洞口尺寸的“安全盖板”,既不可挪动,又有明显标识,这类安全设施对预防高处坠落是十分有利的。

3.把好九道关

(1)材质关,严格按规定的质量、规格选择材料(如板子、锣纹钢等)。

(2)尺寸关,必须按规定的间距尺寸搭设立杆、横杆、栏杆等。每个平台所使用的圆木、板子,必须选择质量较好的新材料,不得使用虫蛀和断裂的木材。

(3)铺板关,架板必须满铺,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并经常清除板上杂物,保持清洁、平整。木跳板厚度必须达5cm。

(4)栏护关,脚手架外侧和斜道两侧设1m高的栏杆和立网。(5)连结关,必须按规定设剪刀撑和支撑,高于7m的架子必须连接牢固,不得摇晃。

(6)承重关,脚手架均布载荷,不超过27MPa。如超载,应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证安全。

(7)上下关,必须为工人上下架子搭设马道或阶梯。严禁施工人员从架上爬上爬下,造成坠落事故。

(8)挑梁关,悬吊式吊蓝脚手,除吊篮按规定加工、设篮护和立网外,挑梁架搭投要平坦和牢固。圆木规格(小头)直径不得小于10公分,方木板厚度均匀,不得小于5公分;

(9)检验关,各种架子搭好后,必须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合格后方可操作。

4. 地表屋顶维修安全措施 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险。因此,凡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前,必须在上面搭垫板工下方满铺安全网。

5. 梯子

由于梯子不牢固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是较多的,因此要求:(1)梯子要牢,采场主要人行井梯子必须使用35—45毫米的角钢制作;制作梯子的材料必须用直径为16—18mm圆钢或锣纹钢制作,踩档之间距离不得大于30公分,每把梯子高度不得超过3米;挂桩间距不得超过2米。

(2)踏步30cm-40cm;(3)与地面夹角60°-70°;(4)底脚要有防滑措施;

(5)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6.认真执行规章制度

在防治高处坠落事故方面,需要加强的主要是:

① 对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材料的进场验收,周转使用的复验; ② 对一些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环节,列为危险源点管理,并设专人随时检查;

③ 加强防坠落设施使用过程中的检查。应规定检查内容、检查次数,做到人员落实、责任明确。杜绝由于这些设施的变化而形成事故隐患。

7.具体措施

(1)使用的竖井、天井、溜井等必须及时封闭好;临时启用停用必须有安全措施,用后及时封闭;暂停或待用井及采场切割井开拓后应临时封闭或有防坠措施;

(2)使用的溜井井口必须设有防止人员坠落的围栏、格筛、照明、警示牌和人员安全通道;竖井下掘施工,井口必须严密封闭和有坚实的连动安全门,井口附近随时保持清洁,无杂物;

(3)提升井、人行井井口和中段的连接口,应有围栏,安全门,人行道,照明和阻车器;专用人行井必须有合格的梯子间和梯子;

(4)三井作业、井上井下必须有可靠的联络信号、防坠措施;(5)高空作业所用的吊盘、吊罐、升降台、工作台(棚)、安全棚等,必须坚固安全;连接部位无变形并有坚实可靠的锁紧装臵钢索的断丝和磨损必须符合安全规程规定;

(5)高空作业的升降台和行走台以及高层作业现场周围;矿山山地人行道旁的悬崖陡坎处必须设坚实的围栏;

(6)为生产、生活需要所设的坑、壕、池和高层间预留孔、电梯间等必须有围栏或盖板;

(7)建安工程必须有符合规程的坚实脚手架、踏板、围栏、安全网,脚手架等的拆除,须按规定操作,严禁由上往下乱扔;

(8)高层建筑用的提升设备,必须有可靠的限位、制动、避雷接地装臵,并定期对钢丝绳及连接部位、安全制动装臵进行重点检查;

(9)高空作业(高层施工、吊罐、井筒安装、维修等)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安全训练,合格者方能上岗作业。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拴好安全带。

四、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形成机械伤害的事故其主要原因有:

1.检修、检查机械、处理隐患忽视安全措施。如人进入设备(球磨机、碎矿机等)检修、检查作业或处理安全隐患,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臵。如有的机械传动带、齿机、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没有完好防护装臵;还有的入孔、投料口、绞笼井等部位缺护栏及盖板,无警示牌,人一疏忽误接触这些部位,就会造成事故;

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好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械引发严重后果;

4.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5.在机械运行中进行清理、卡料、上皮带蜡等作业(如在运行中的皮带上清理废料);

6.任意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采样、干活、借道、拣物等); 7.不具操作机械素质的人员上岗或其他人员乱动机械。

二、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1.检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禁止合闸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的制度。机械断电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已彻底消除后才可进行工作。机械检修完毕,试运转前,必须对现场进行细致检查,确认机械部位人员全部彻底撤离才可取牌合闸。检修试车时,严禁有人留在设备内进行点车;

2.人手直接频繁接触的机械,必须有完好紧急制动装臵,该制动钮位臵必须使操作者在机械作业活动范围内随时可触及到;机械设备各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防护装臵;各入孔、投料口、螺旋输送机等部位必须有盖板、护栏和警示牌;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

3.各机械开关布局必须合理,必须符合两条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紧急停车;二是避免误开动其他设备;

4.对机械进行清理积料、捅卡料、上皮带腊等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因素大的机械作业现场,非本机械作业人员因事必须进入的,要先与当班机械作者取得联系,有安全措施才可同意进入;

6.操作各种机械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能掌握该设备性能的基础知识,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作业中,必须精心操作,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严禁无证人员开动机械设备。

五、炮烟中毒防治措施

在井巷掘进爆破时,炸药爆炸易生成含有大量有毒成份的气体。由于井巷作业空间狭小,通风条件较差,容易造成有毒气体浓度超标,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国内外的爆破工程中,炮烟中毒的死亡事故占整个爆破事故的28.3%。可见有毒气体是造成井下死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1、炮烟中有毒气体的主要成分及危害性

在炸药爆炸生成的炮烟中,有毒气体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如果炸药中含有硫或硫化物时,爆炸过程中,还会生成硫化氢和亚硫酐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的危害性极大,当人体吸入一定量的有毒气体之后,轻则引起头痛、心悸、呕吐、四肢无力、昏厥、重则使人发生痉挛、呼吸停顿,甚至死亡。

2、有毒气体的防治措施

2.1 优选炸药品种和严格控制一次起爆药量

在井巷爆破掘进过程中,应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选用炸药品种。如工作面积水时,应选用抗水型炸药,否则因炸药受潮而影响爆轰稳定传播而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于低温冻结井施工,应选用防冻型炸药,否则炸药也会因不完全爆炸或爆轰中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爆破产生的有毒气体量与炸药用量成正比,严格控制起爆药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爆破有毒气体生成量。

2.2 控制炸药的外壳材料重量

为了防潮,粉状炸药通常采用涂蜡纸壳包卷,由于纸和蜡均为可燃物质,夺取炸药中的氧,易使炸药在爆炸时成分负氧平衡反应。在氧量不充裕的情况下,将会产生较多一氧化碳气体,因此,限定每100g炸药的纸壳重量和涂蜡量分别不超过2g和2.5g。

2.3 保证炮孔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 保证炮孔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能够使炸药发生爆炸时,介质在碎裂之前,装药孔洞内保持高温、高压状态,有利于炸药充分反应,减少有毒气体生成量。而且足够的堵塞长度和良好的堵塞质量,还会减少未反应或反应不充分的炸药颗粒从装药表面抛出反应区,也会降低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含量。

2.4 采用水封爆破或放炮喷雾

炸药爆炸时会形成高温高压环境,水封爆破时产生的水雾,在高温高压下与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有效地降低炮烟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由于爆破产生的某些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因此在放炮时,采用自动喷雾设施进行喷雾,既能起到降尘作用,又能有效地减少有毒气体含量,使炮烟毒性降低。

2.5 采用反向起爆方式

采用反向起爆方式时,炮泥开始运动的时间比正向起爆推迟,间接地起到了增加炮孔堵塞长度的效果,使炸药反应完全程度提高,从而降低有毒气体生成量。

3、局部通风

掘进工作面一般靠装在地面的通风机是得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的,为了使掘进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工作人员呼吸,冲淡、排除炮烟,稀释、排除有毒及有害气体、热量及水蒸气等,在距掘进工作面一定距离的巷道内安装局部通风机,并在局部通风机的出风口接上风筒,以便将风送到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担负着昼夜不停地向掘进工作面送风的重要任务,所以每台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应严格执行下列管理制度。

1、必须保证局部通风机经常运转,无论掘进工作面正常生产或交接班,都不准随意停风,必须保证供给掘进工作面足够的风量。

2、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工作面里一切设备的电源,所以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臵。

3、未恢复通风之前,不得送电,进入工作;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局部通风机及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4、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臵,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以免发生循环风。

5、局部通风机的开动或停止,必须专人负责,其他人员不经允许,不准去开动或停止局部通风机。

6、风筒必须吊挂在巷道一侧顶帮,在巷道里架棚、推车、搬运材料设备不要刮坏风筒,放炮时也不能崩坏风筒。风筒吊挂要平直、拉紧、吊稳,拐弯处应平缓,勿使风筒褶皱,应使用同一规格的风筒。

7、局部通风机开动后,风叶转动很快,不要把手伸进去,也不可把木棍等东西塞进去。

8、发现同筒坏了,要立即报告通风人员,以便马上修补好,以免漏风,影响掘进工作面通风。在井下每一个都应爱护局部通风机和同筒,因为它是掘进工作面的及有关人员的健康、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所以大家都要留心局部通风机的运转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时,要立即报告通风员或调度室,以便立即处理。

4、独头掘进炮烟中毒预防措施 4.1所有平巷独头掘进作业,必须采用机械式通风,利用局扇连接风筒将炮烟抽出,禁止采用高压风进行通风;

4.2平巷独头掘进长度小于100m可采用单一式通风,大于100m必须采用混合式通风(即抽出与压入混合使用)。

4.3压入式风机应安装在上风流中不小于10m,抽出式风筒末端应接到下风流中不小于10m或直接导入回风道。局扇风筒口与工作面的距离,压入式不大于10m,抽出式不大于5m,混合式压入风筒不大于10m,抽出式风筒吸风口应滞后压入式风筒出口5m以上。

4.4风机与风筒的连接,风筒与风筒的连接,必须保证质量,确保平直,不漏风,转角要平滑,接头要严密;

4.5风筒吊装必须使用牵引绳,风筒安装的位臵要确保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作业。

4.6采用多台风机抽出炮烟时,可将风机风筒连成一个整体,但靠近迎头的风机功率要尽可能大一些,启动风机要首先启动靠近迎头的一台,依次启动。

4.7风筒安装好后,必须加强日常的维护、管理、局部漏风点,必须采取粘补、不能补的风筒要整条风筒全部更换。

4.8同一台风机只能使用同一直径大小的风筒,在坑道断面允许的条件下,尽量使用大直径风筒,以缩短炮烟排出时间。

44.9已安装好的风机、风筒,每天必须有专人检查确认,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正常运转,保证通风安全。

4.10对于盲中段施工,天井上掘后,无法支设风机时,可用高压风进行通风,具备条件后,必须立即安装风机。

4.11对于高天井作业,超过30m者,可适当使用高压风通风。

六、触电事故的预防

1、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1.1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人直接碰 到了带电体或者接触到因绝缘损坏而漏电的设备,站在接地故障点的周围,也可能知成触电事故。触电可分为以下几种:

1.1.1人直接与带电体接触电事故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此类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而发生的事故。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带电体而发生的事故,其危险性较大。此类事故约占全部触电事故的40%以上。

1.1.2与绝缘损坏电气设备接触的触电事故

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当绝缘损坏而漏电时,触及到这些外壳,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触电情况和接触带电体一样。此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50%以上。

1.1.3跨步电压触电事故

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出现电压降,即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1.2由于触电事故的发生都突然,并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死亡率较高。根据对触电事故的统计分析,其规律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2.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6-9月是触电事故的多发季节,这是由于这段时间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由于天气炎热,人身衣单而多汗,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1.2.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这是由于低压电网分布广,低压设备多而且比较简陋,管理不善,人们接触的机会多所致。1.2.3中青年和非电工触电事故多。这些人电气安全知识不足,技术不成熟,易发生触电事故。

1.2.4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这是因为该类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故障。

1.2.5冶金、矿山、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这几个行业工作现场比较混乱,温度高,湿度大,移动式设备多,临时线路多,难以管理

2、触电的危害

众所周知,触电就是人们接触了带电的物体,且人体成为电流通路的一部分。人体是导电体,当有电流通过时,人体的细胞组织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理效应而遭到破坏。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大类。

2.1电击

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大多数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当人直接接触了带电体,电流通过人体,使肌肉发生麻木、抽动,如不能立刻脱离电源,将使人体神经中枢受到伤害,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致死亡。

2.2电伤

电伤是电流的热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多见于人体外部表面,且在人体表面留下伤痕。其中电弧烧伤最为常见,也最为严重,可使人致残或致命。此外还有电烙印、烫伤、皮肤金属化等。

3、触电防护措施

有效防止触电事故,既要有技术措施又要有组织管理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3.1防止接触带电部件 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

3.1.1绝缘。即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这是防止直接触电的基本保护措施。但要注意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与设备的电压、载流量、周围环境、运行条件相符合。

3.1.2屏护。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此种屏护用于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是防止人体接触带电体的重要措施。

3.1.3间距。为防止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在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设施之间,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间距的大小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有关。

3.2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触电的基本技术措施。3.2.1保护接地。即将正常运行的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其原理是通过接地把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触电事故。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电压高于1KV的高压电网中的电气装臵外壳,也应采取保护接地。

3.2.2保护接零。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把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中的零线紧密连接起来。其原理是在设备漏电时,电流经过设备的外壳和零线形单相短路,短路电流烧断保险丝或使自动开关跳闸,从而切断电源,消除触电危险。适用于电网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系统中。

3.3采用安全电压

根据生产和作业场所的特点,采用相应等级的安全电压,是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GB3805──83)规定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V、36V、24V、12V和6V,应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安全电压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小型电气设备,如手持电动工具等。

3.4漏电保护装臵

漏电保护装臵,又称触电保安器,在低压电网中发生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或触电时,它可以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迅速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护人身安全。漏电保护装臵按动作原理可分为电压型、零序电流型、泄漏电流型和中性点型四类,其中电压型和零序电流型两类应用较为广泛。

3.5合理使用防护用具

在电气作业中,合理匹配和使用绝缘防护用具,对防止触电事故,保障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绝缘防护用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安全防护用具,如绝缘棒、绝缘钳、高压验电笔等;另一类是辅助安全防护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鞋、橡皮垫、绝缘台等。

3.6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防止触电事故,技术措施十分重要,组织管理措施亦必不可少。其中包括制定安全用电措施计划和规章制度,进行安全用电检查、教育和培训,组织事故分析,建立安全资料档案等。

4、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电气作业人员对安全必须高度负责,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各项安全工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安装电气必须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除电气设备要彻底干净。对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定要有效接地。电气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绝缘的手套、鞋、垫、夹钳、杆和验电笔等安全工具。二是加强全员的防触电事故教育,提高全员防触电意识;健全安全用电制度;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电工作业;操作设备及使用电气设备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三是针对发生触电事故高峰值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防范工作。据有关资料表明,六、七、八、九月发生的触电事故占全年发生数的70%左右,而七月发生数又占事故高峰期的40%以上。在高温多雨季节到来以前,要全面组织好电气安全检查,对流动式电动工具要列入重点检查。也要做好日常对电气的保养、检查工作。

5、触电急救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完全避免触电事故是不可能的,因此触电的抢救及时和救治方法的正确与否是抢救触电者生命的关键。

5.1抢救及时

5.1.1迅速使触电脱离电源。

5.1.2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5.1.3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及发展趋势,可在适宜时机辅以药物治疗。

5.2急救方法正确 5.2.1迅速脱离电源

(1)切断电源开关,或用电工钳子、木把斧子将电线截断以断开电源。

(2)若离开关较远或断开电源有困难时,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体;或垫着绝缘物将触电人拉开。5.2.2现场急救措施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应根据触电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1)如果触电者受的伤害不严重,神志还清醒,只是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虽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者,都要使之就地安静休息1-2h,并严密观察。

(2)如果触电者受的伤害较严重,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则应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

(3)如果触电者受的伤害很严重,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觉,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

(4)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要有耐心,并坚持抢救,直到把人救活,或者确诊已经死亡时为止。

(5)在送医院抢救途中,不能中断急救工作。5.2.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障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作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最好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骤如下:

(1)使触电者鼻孔(或嘴)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2)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钟。

如果无法使触电者的嘴张开,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5.2.4胸外心脏挤压法

应使触电者抑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动作要领如下:

(1)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2)掌根用力垂直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以每秒种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

(3)挤压后掌根很快抬起,让触电人胸廓自动复原。每次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膛。

七、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矿山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

1、车辆伤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部分人员文化基础差,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3)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4)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5)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标准化操作执行不严,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6)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2 预防车辆伤害事故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臵。同时各级领导及生产单位,要把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杜绝忽视安全的投入,设备带病运行,违章冒险蛮干的现象。

(2)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矿山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用生动的典型事故案例形象教育职工,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4)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一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二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5)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矿山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6)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矿井运输事故的自救与互救

1.蹾罐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蹾罐是矿井提升运输中发生较多的一种事故。它对乘坐人员的伤害是向罐笼底部的强烈冲击,可造成腿部骨折等创伤。蹾罐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是:

(1)常乘坐罐笼的人员都知道,当罐笼下降到离停罐位臵30多米处时,就要减速。当到达此处时还不减速,乘坐人员就要做好思想准备,采取措施防止蹾罐对自己的伤害。

(2)罐笼内人员不多时,应分散到两边,乘罐人员两手握紧罐内的扶手,提气使手用劲,有条件时可使两腿悬空,以便蹾罐时减少或免除对人体特别是腿部的伤害。(3)罐笼内人员较多时,不可能每人都能握住罐内的扶手。未握住扶手的人也应靠两边站,并抓住握扶手的人,还应将两腿弯曲。这样,蹾罐时就可减少由于人体惯性运行向罐底的冲击,从而减轻对乘罐人员的伤害。

(4)发生蹾罐事故后,未受伤人员应立即在现场为创伤矿工进行止血、包扎和骨折临时固定等紧急处理,并迅速运送升井到医院救治。

2.罐笼断绳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1)乘罐人员发现罐笼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时,如向上运行突然变为向下运行并减速停止,向下运行突然速度加快并减速停止,即可基本断定罐笼发生了断绳事故。

(2)在罐笼运行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乘罐人员应握紧罐笼内的扶手,不能握扶手的应抓住握扶手的人,以免罐笼快速停止时摔伤和出现其它伤害。

(3)罐笼由于保险装臵的作用减速并停稳后,乘罐人员一定要镇静,切不可在罐笼中来回奔跑、推拉,发求救信号应以呼叫为主,以保持罐笼的平衡。

(4)罐笼停止处不论是否靠近立井的梯子间,遇险人员都不要打开罐帽盖冒险进入梯子间。这样的坏处有:一是破坏罐笼的平衡,从而导致坠罐事故的发生;二是进入梯子间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危险性,稍不小心将会摔入井筒底部。因此,乘罐人员必须耐心等待救援。

(5)救助断绳后罐笼中遇险人员的方法是:如罐笼停在靠梯子间这一边,可在对罐笼采取固定保险措施后,搭木板让遇险人员直接进入梯子间脱险;如罐笼停在另一边,可使另一罐笼到达停罐处,再采取安全措施将遇险人员撤离到营救罐笼上,然后提升出井。

3.吊桶翻转乘坐人员被甩出后的自救措施

有些小型吊桶,由于乘坐人员重心把握不好,在运行中会发生翻转,将人员倒出桶外。但因乘坐吊桶时人员系好了保险带,挂上了保险钩,人员出桶后被吊在钢丝绳周围,不会坠落井底,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伤害。其自救措施是:

(1)吊桶翻转乘坐人员被倒出桶外时,遇险人员不要抓吊桶两边的导向绳。因为导向绳是固定不动的,而吊桶翻转后绞车司机并不知道,吊桶和倒出的人员仍在随钢丝绳运行。如抓住导向绳,不仅不能自救,还会发生创伤事故。

(2)乘坐人员被倒出吊桶后,吊桶由于重心的作用,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臵。被吊在钢丝绳周围的遇险人员,应抓住吊桶上沿,抓不到也要贴近吊桶。条件具备时,应尽量往吊桶里爬。

(3)乘坐人员被悬吊在钢丝绳周围时,不要过分紧张和害怕,应迅速恢复理智,在贴近吊桶后,采用呼叫和敲桶的方法发出求救信号。当吊桶快要落吊盘时,求救信号要急骤和响亮。

(4)当吊桶即将落吊盘时,遇险人员要注意观察自己身体所处的位臵,如腿部有可能进入桶座位臵被吊桶压住时,应用力推吊桶(吊桶不可能推动),人员便可在吊桶的反作用下向外移动,离开桶座位臵,避免伤害。

4.斜井人车断绳后乘坐人员的自救措施

斜井人车都有断绳保险装臵,断绳后会使人车自动停止下来,乘坐人员一般不会发生严重伤害。乘坐人员的自救措施是:(1)乘车人员发现人车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时,如向上运行突然变为向下运行并减速停止,向下运行突然速度加快并减速停止,即可基本断定人车发生了断绳事故。

(2)在人车运行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乘坐人员应握紧车内的座椅靠背或扶手,以免人车快速停止时摔伤和出现其它伤害。

(3)在人车减速的过程中,乘车人员千万不能跳车;当人车停稳后,乘坐人员要立即下车。

(4)人车发生断绳事故后,跟车工应打乱点,发出事故信号,通知矿井有关人员及时组织抢救。

5.斜井人车跳道运行时乘坐人员的自救措施

斜井人车跳道后,由于绞车司机并不知道,因此不会停车,人车仍按原方向在轨道外运行。这时,乘车人员的自救措施是:

(1)人车跳道后,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运行,都会产生强烈的震动和颠簸。此时,跟车工应立即发停车信号。

(2)人车在轨道外运行时,乘车人员要握紧车内的座椅靠背或扶手,以防止或减轻人车颠簸对人体的伤害。

(3)人车在运行时,不论震动和颠簸多么厉害,乘车人员千万不能跳车。人车停稳后,乘车人员要立即下车。

6.钢丝绳皮带发生事故时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乘人钢丝绳皮带常发生的事故是断钢丝绳和断皮带。乘坐人员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是:

(1)牵引钢丝绳断后,皮带会停止运行,但对乘坐人员不会产生伤害。这时,乘坐人员应立即下皮带,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2)断皮带后,断口附近的乘坐人员会被皮带打伤和盖住。未受伤的人员应立即下皮带,到事故发生地点迅速拉开皮带,救出打伤和盖住的人员,并根据创伤情况,在现场进行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等急救处理。

(3)倾斜井巷皮带拉断后,乘坐人员不仅要迅速下皮带,还要注意观察皮带的下滑情况,采取措施进行躲避,防止皮带下滑伤人。

7.倾斜井巷跑车时遇险人员的自救措施

(1)发生跑车事故后,会发出剧烈而异常的声响。这时,在倾斜井巷中行走或工作的人员,应立即进入躲避硐避灾。

(2)当来不及进入躲避硐时,若巷道为砌碹或锚喷支护,应靠巷道贴帮避灾;若巷道为架设的金属支架,应挤进支架贴帮避灾,若巷道很窄时,可抓住棚梁将身体向上收缩,使奔路的车辆从下部通过。

(3)巷道中有水沟时,应趴在水沟中避灾;巷道中敷设管道时,应钻到管道下面贴巷道帮避灾。

第五篇:锅炉常见事故处理

第一节 紧急停炉的条件及操作步骤

5.1.1 锅炉运行时,凡发生下列情况应紧急停炉:

5.1.1.1锅炉严重缺水(水位在水位计内消失时); 5.1.1.2锅炉严重满水(水位超过水位计上部可见部分); 5.1.1.3水冷壁管爆破,且床温急剧下降时; 5.1.1.4汽水系统管道损坏,不能维持炉内水位时; 5.1.1.5所有水位计损坏时;

5.1.1.6燃料在尾部烟道内发生再次燃烧,使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 5.1.1.7锅炉汽水管道爆破,危及人身、设备安全时;

5.1.1.8锅炉汽压超过动作压力,而安全门不动作,同时向空排汽无法打开; 5.1.1.9安全门动作后,经采取措施无法回座;

5.1.1.10当热控DCS系统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所有上位机“黑屏”或“死机”)且无可靠的后备操作监视手段时;

5.1.1.11 MFT应动而拒动; 5.1.1.12炉膛或烟道内部发生爆炸。

5.1.2紧急停炉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5.1.2.1同时按下两个“MFT”按钮手动停炉;

5.1.2.2同时通知汽机电气值班员锅炉紧急停炉,急速减负荷或停机;

5.1.2.3将各自动改为手动操作,控制好汽包水位、床温、汽温、汽压,关闭减温水电动门;

5.1.2.4调整风量大于20%小于40%,维持炉膛负压吹扫5分钟,方可重新点火(热态启动时除外);

5.1.2.5根据事故情况,维持汽包水位,若严重缺水,严禁向锅炉进水。5.1.2.6若受热面爆管,则引风机不停,关小引风机风门挡板,保持炉膛负压。泄漏严重时,则停止向锅炉进水。

5.1.2.7若短时间内锅炉不能启动时,停止各转动机械,按正常停炉要求操作。5.1.2.8若尾部烟道再燃烧应立即停止风机,密闭烟风挡板,严禁通风其他操作按正常停炉操作。

5.1.2.9将事故原因及操作记录到班长及司炉运行日志内。 5.1.3锅炉运行时,发生下列异常情况应申请停炉(停炉时间由总工程师决定):

5.1.3.1给水管路、受热面或承压部件泄漏无法消除;

5.1.3.2过热蒸汽温度及各段管壁温度超过极限,经多方调整或降压、降负荷仍不能恢复正常时;

5.1.3.3锅炉给水、炉水、及蒸汽品质严重恶化,经多方处理无效时 5.1.3.4汽包二次水位计全部损坏

5.1.3.5炉墙裂缝且有倒塌危险或炉架横梁烧红时 5.1.3.6锅炉结焦,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时;

5.1.3.7风帽及绝热材料损坏严重,锅炉不能正常运行时; 5.1.3.8床温超过规定值,经多方调整无效时; 5.1.3.9流化质量不良,经多方调整无效时; 5.1.3.10排渣系统故障,经多方处理无法排渣时; 5.1.3.11回料器堵塞,经多方调整无效时; 5.1.3.12回料器保温脱落,管壁烧红时;

5.1.3.13床温测点有四点损坏且短时间不能修复时; 5.1.3.14料层差压测点都损坏且短时间不能修复时。

第二节 锅炉MFT动作

5.2.1锅炉MFT动作的现象:

5.2.1.1 MFT动作,发出报警;

5.2.1.2所有给煤机跳闸,石灰石系统切除,床下点火系统切除燃油快关阀关闭; 5.2.1.3床温、床压下降; 5.2.1.4汽温、汽压下降;

5.2.1.5蒸汽流量剧减,汽包水位先下降后上升; 5.2.1.6减温水电动门关闭; 5.2.1.7切除冷渣器运行;

5.2.1.8自动调节回路切至手动方式。

5.2.2锅炉MFT动作的原因:

5.2.2.1同时按下操作盘上的两个“MFT”按钮; 5.2.2.2床温总平均值高于1050℃;

5.2.2.3汽包水位高于+250mm或低于-200mm; 5.2.2.4炉膛压力高于+2500Pa或低于-2500Pa; 5.2.2.5引风机均跳闸; 5.2.2.6一次风机跳闸; 5.2.2.7所有高压流化风机跳闸; 5.2.2.8一次流化风量小于30000Nm/h时;

35.2.2.9床温低于650℃且未启动油枪; 5.2.2.10 总风量<25%,延时5秒; 5.2.2.11给水泵全停;

5.2.2.12汽机跳闸(30%负荷)

5.2.3锅炉MFT动作的处理

5.2.3.1如不是因为引风机、一、二次风机跳闸,DCS系统故障所致,可直接按以下原则处理:

(1)调节风机档板,保持正常的炉膛负压;(2)调节给水流量,保持汽包水位正常;(3)迅速查明MFT动作原因;

5.2.3.2如MFT动作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明或消除,应按停炉处理,并保持锅炉处于热备用状态;

5.2.3.2如MFT动作原因能在短时间内查明并消除,可按热态启动恢复锅炉运行; 5.2.3.2如因尾部烟道再燃烧停炉时,禁止通风,停运所有风机。

5.2.4如因引风机、一、二次风机跳闸,DCS故障所致,除按以上原则处理外,还应考虑床料局部堆积和流化停滞,现象如下:

5.2.4.1一个或多个床温显示值与其它床温显示值相差较大;

5.2.4.2所有床压显示值是静态读数(正常床压显示值读数为波动读数)。5.2.4.3床料自流化步骤: 5.2.4.4将锅炉风量调节置于手动操作方式;

5.2.4.5迅速开大一次风总门,再恢复至原位,观察床压显示有无恢复正常; 5.2.4.6如果在10分钟内重复三次而无效果,则应采取排放床料量的进一 5.2.4.7措施来流化床料,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5.2.4.8将锅炉风量调节改置于自动控制状态。

第三节 锅炉满水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3.1锅炉满水的现象:

5.3.1.1汽包水位高于正常水位,且继续上升; 5.3.1.2一、二次水位计指示增大,报警讯号响; 5.3.1.3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

5.3.1.4严重时,蒸汽温度下降,蒸汽管道中有冲击声,法兰处向外冒汽; 5.3.1.5如汽包水位高于+250mm保护正常,MFT动作。

5.3.2锅炉满水的原因:

5.3.2.1运行人员监视疏忽或误操作。或水位自动保护装置失灵; 5.3.2.2给水泵调整装置失灵未及时发现;

5.3.2.3水位计指示不准确或仪表电源中断,使运行人员误判断造成误操作; 5.3.2.4启动给水泵后未及时调整或切换给水管路时操作不当。5.3.2.5负荷变动幅度大,调整不及时。

5.3.3锅炉满水的处理:

5.3.3.1正确判断水位高的原因,根据原因正确处理;

5.3.3.2如给水压力正常,则应核对一、二次水位计,以判断水位计的正确性; 5.3.3.3确认水位高时,应解列给水自动,减少给水量;

5.3.3.4如水位仍不下降,应立即开启紧急放水阀和定期排污阀进行放水; 5.3.3.5如水位上升超过水位计上部可见部分时应大幅减少进水,并加强放水; 5.3.3.6根据汽温下降情况关小或关闭减温水门,必要时开启过热器疏水门。5.3.3.7采取以上措施后仍不见汽包水位下降,应汇报值长,立即压火停炉,联系汽机减负荷或紧急停机。

5.3.3.8故障消除后,尽快恢复锅炉机组运行。

第四节 锅炉缺水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4.1锅炉缺水的现象:

5.4.1.1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一、二次水位计负值增大,报警讯号响; 5.4.1.2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小于蒸汽流量(水冷壁管、省煤器管爆破则相反); 5.4.1.3如汽包水位低于-200mm保护正常,MFT动作。5.4.1.4过热蒸汽温度升高。

5.4.2 锅炉缺水的原因:

5.4.2.1运行人员监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到位或误操作;

5.4.2.2给水自动失灵(给水泵调速系统故障)或给水阀门故障未作及时调整; 5.4.2.3水位表计指示不准或仪表电源中断,误判断造成误操作; 5.4.2.4给水管道、给水泵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给水压力低; 5.4.2.5炉管爆破或省煤器管爆破造成大量泄漏; 5.4.2.6安全门动作后调整不及时。

5.4.2.7锅炉疏水及排污系统泄漏或排放过量;

5.4.3锅炉缺水的处理:

5.4.3.1当锅炉汽压正常,给水压力正常,而汽包水位低于-50mm时,而二次水位计表计指示继续下降时,应进行一、二次水位计的核对。以判断水位计的正确性;,必要时冲洗水位计。

5.4.3.2若给水自动调整器失灵,则改为手动调节,若给水调节装置失灵,可切换旁路或备用管路,适当增加给水量。

5.4.3.3若水位继续下降,且到-100mm时,除继续增加给水外,须检查排污门和放水门是否关严,必要时,可适当降低锅炉蒸发量。

5.4.3.4如给水压力低引起水位下降,应立即通知汽机值班人员提高给水压力,如给水压力迟迟不能恢复,汽包水位继续下降,应适当降低锅炉蒸发量。

5.4.3.5如汽包水位继续下降,并且从水位计中消失时,必须立即压火停炉并继续向锅炉上水。

5.4.3.6由于运行人员疏忽大意,致使水位从汽包水位计中消失,电接点水位计无法判明时,立即停止向锅炉进水,并紧急停炉,停炉后进行汽包水位计的校水,如校不出水,严禁向锅炉上水,经校水后,水在水位计中出现时,可增加锅炉进水,并注意水位恢复。故障消除后,尽快恢复锅炉机组运行。

第五节 汽水共腾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5.1 汽水共腾的现象:

5.5.1.1汽包水位计内水位发生剧烈的波动,水位模糊不清,二次水位计晃动很大,高低水位警报动作;

5.5.1.2严重时,蒸汽温度下降,管道冲击,法兰冒汽; 5.5.1.3蒸汽与炉水品质含盐量增大。

5.5.2汽水共腾的原因:

5.5.2.1炉水品质不合格; 5.5.2.2负荷发生剧烈变化; 5.5.2.3没有进行必要的排污; 5.5.2.4汽水分离装置不良。

5.5.3汽水共腾的处理:

5.5.3.1立即汇报值长,降低负荷,保持燃烧稳定; 5.5.3.2完全开启连续排污阀,并加强定期排污; 5.5.3.3将给水自动改为手动,保持水位在-50mm;

5.5.3.4开启过热器疏水阀和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停止减温器运行;

5.5.3.5通知化学炉水取样进行分析,并按照分析的结果进行排污改善炉水品质; 5.5.3.6在炉水品质未改变前,不允许增加负荷;

5.5.3.7经上述处理后,如事态继续恶化,主汽温度低于480℃,汇报值长,进行停炉。

第六节 汽包水位计损坏

5.6.1汽包水位计阻塞的现象:

5.6.1.1汽包水位计左右侧相差较大; 5.6.1.2水位计内水位呆滞不动;

5.6.1.3汽包水位计与二次水位计指示不符。

5.6.2汽包水位计阻塞的处理: 应立即进行水位计的冲洗,使水位计汽、水管道畅通。

第七节 水冷壁管(水冷屏)损坏

5.7.1水冷壁管(水冷屏)损坏的现象:

5.7.1.1炉内有爆破声,炉膛冒正压,有炉烟从燃烧室不严密处喷出。严重时锅炉本体防爆门动作;

5.7.1.2汽包水位迅速下降,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 5.7.1.3汽包压力、蒸汽流量、排烟温度下降,两侧烟温差增大; 5.7.1.4烟道及吸风机入口负压变小,吸风机电流上升; 5.7.1.5旋风分离器进、出口烟温下降,料腿回料温度低;

5.7.1.6床压增大,床料板结,流化不良,床温分布不均,底渣排放困难。

5.7.2水冷壁管(水冷屏)损坏的原因:

5.7.2.1化学水处理不当,监督不严造成给水品质不合格等原因引起的水冷壁(水冷屏)管内或管外腐蚀及管内结垢等;

5.7.2.2定期排污不适当,时间过长,引起水循环破坏; 5.7.2.3锅炉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引起水循环破坏;

5.7.2.4安装质量、焊接质量不合格或管子本身质量有问题而引起破裂; 5.7.2.5水冷壁管(水冷屏)磨损严重;

5.7.2.6锅炉发生过严重缺水后,不适当的大量进水引起剧烈的收缩,脆化而破裂; 5.7.2.7不正确的升炉方式,致使管子受力不均匀,产生应力。

5.7.3水冷壁管(水冷屏)损坏的处理方法:

5.7.3.1加强锅炉进水,尽量维持汽包水位,如不能维持正常水位,应紧急停炉,保持一次风机、引风机运行,将床料放净。

5.7.3.2根据炉烟外冒的情况,增加吸风量,维持炉膛负压;

5.7.3.3如水冷壁(水冷屏)泄漏不严重,尚能维持汽包水位,且不致很快扩大时,可短时间低负荷运行,若事故继续加剧,异声增大,给水流量增加,危及相邻炉进水时,必须立即停炉。

5.7.3.4如床温急剧下降且床温分布不均时,应按紧急停炉处理; 5.7.3.5锅炉停炉后,仍需保持汽包水位;

5.7.3.6停炉后,保持一台吸风机运行,直至炉内蒸汽消失不冒,方能停止吸风机运行; 5.7.3.7停炉后,静电除尘器应立即断电。其余操作按正常停炉要求操作。

第八节 省煤器管损坏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8.1省煤器管损坏的现象:

5.8.1.1给水流量不正常的大于蒸汽流量,严重时,汽包水位下降;

5.8.1.2省煤器烟道附近有响声,不严密处向外冒汽。严重时,下部水平烟道漏水和冒汽;

5.8.1.3省煤器、预热器的烟气温度和排烟温度下降,两侧烟温差增大; 5.8.1.4炉膛负压变小或冒正压; 5.8.1.5烟气阻力增大,吸风机电流增大。5.8.1.6飞灰变潮

5.8.2省煤器管损坏的原因:

5.8.2.1给水品质不合格,使省煤器结垢腐蚀;

5.8.2.2热状态下停止给水时,未开再循环阀,使省煤器内因汽化过热而损坏; 5.8.2.3给水温度、流量变化太大;

5.8.2.4焊接质量不合格,管子材料制造有缺陷; 5.8.2.5管内有杂物堵塞,引起管子过热; 5.8.2.6飞灰磨损造成。

5.8.3省煤器管损坏的处理:

5.8.3.1解除给水自动,手动控制水位。加强对泄漏处的监视检查; 5.8.3.2加强进水,加强对汽压、汽温、燃烧的调整; 5.8.3.3适当增大吸风量,维持炉膛负压;

5.8.3.4如泄漏不严重时,汽包仍能维持正常水位,则允许在短时间低负荷运行。如泄漏严重,不能维持汽包水位,则应紧急停炉;

5.8.3.5停炉后,应维持汽包水位。当影响邻炉进水时,须关小进水门。停止进水后,禁止开启再循环。 5.8.3.6停炉后,应保持一台吸风机运行维持炉膛负压,待烟道内烟气及蒸汽基本消失后停止

5.8.3.7停炉后,应尽量将电除尘和竖井烟道下部灰斗中的积灰放掉。

第九节 过热器管损坏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9.1过热器管损坏的现象:

5.9.1.1过热器附近有泄漏声,并从不严密处有烟气及蒸汽外冒; 5.9.1.2蒸汽流量不正常的小于给水流量;

5.9.1.3燃烧室负压不正常的变小过热器两侧烟温差增大(损坏处烟温低); 5.9.1.4锅炉蒸汽压力、蒸汽流量下降,过热蒸汽温度发生不正常的变化,吸风机电流增大

5.9.2过热器损坏的原因:

5.9.2.1化学监督不严、汽水分离器结构有缺陷致使蒸汽品质不合格,在过热器管内部结垢;

5.9.1.2过热器处发生二次燃烧、过热蒸汽或过热器管长期超温; 5.9.1.3点火升压过程中,过热器通汽量不足,引起管子过热; 5.9.1.4飞灰磨损造成;

5.9.1.5过热器管材料不合格、安装质量、焊接质量不合格; 5.9.1.6管子内发生汽塞、水塞或有杂物堵塞。

5.9.3过热器损坏的处理:

5.9.3.1如过热器轻微泄漏时,汇报值长要求降低负荷运行,注意控制汽温稳定; 5.9.3.2调整风量,适当增大吸风量,保持炉膛负压;

5.9.3.3加强对泄漏处的检查,汇报上级领导,尽快采取措施,若发展迅速,应立即停炉;

5.9.3.4停炉后维持小流量补水,保持水位正常;

5.9.3.5保持一台吸风机运行维持炉膛负压,待炉内、烟道蒸汽基本消失后,停止吸风机运行,进行自然通风。

第十节 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10.1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现象:

5.10.1.1管道轻微泄漏时,发出响声,保温层潮湿,漏汽或滴水; 5.10.1.2管道爆破时,发出显著响声,并大量喷出汽水;

5.10.1.3蒸汽或给水流量变化异常,爆破部位在流量表前,则流量减小;在流量表后,则流量增加;

5.10.1.4蒸汽压力或给水压力下降 5.10.1.5给水母管爆破,锅炉水位下降。

5.10.2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原因:

5.10.2.1管道安装不当,制造有缺陷,材料不合格,焊接质量不合格; 5.10.2.2管道的支吊装置不正确,影响自由膨胀;

5.10.2.3蒸汽管道长期超温运行或运行时间过长,金属强度降低; 5.10.2.4给水、蒸汽品质不合格,造成管道腐蚀; 5.10.2.5蒸汽管道暖管不充分,产生严重水冲击;

5.10.2.6给水系统运行不正常,如压力波动大,水冲击或振动等。

5.10.3给水、蒸汽管道损坏的处理:

5.10.3.1汇报值长,如轻微泄漏不会很快扩大时,可维持短时间运行,5.10.2.2若泄漏严重,直接威胁人身及设备安全时,则作紧急停炉处理; 5.10.2.3如蒸汽母管爆破应立即作紧急停炉处理。

第十一节 锅炉结焦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11.1锅炉结焦的现象:

5.11.1.1床温急剧升高,并超过 ℃以上,超过1050℃时MFT动作; 5.11.1.2氧量指示下降甚至到零;

5.11.1.3一次风机电流减小,炉膛负压增大,吸风机电流减小; 5.11.1.4床料不流化,床温、床压分布不均; 5.11.1.5燃烧不稳定,相关参数波动大,偏差大; 5.11.1.6落煤管堵塞,炉膛出现正压并向外喷火星; 5.11.1.7观察火焰时,局部或大面积火焰呈白色。5.11.1.8冷渣器排渣不畅或根本无法排渣。

5.11.2锅炉结焦的原因:

5.11.2.1煤的灰熔点过低,入炉煤粒度严重超标,煤中铁器较多; 5.11.1.2燃烧时,监视、调整不当造成超温; 5.11.1.3一次风量过小,低于临界流化风量;

5.11.1.4点火升压过程中,燃煤加得过快、过多或加煤时未及时调整风量; 5.11.1.5一次风箱(道)破裂,造成一次风压低,床料不能流化;

5.11.1.6压火操作不当或压火启动时由于操作缓慢,造成床料流化不起来,从而造成局部结焦;

5.11.1.7炉内有异物或耐火材料大面积脱落,破坏床料流化; 5.11.1.7回送装置返料不正常或堵塞; 5.11.1.8负荷增加过快,操作不当;

5.11.1.9床温表计失准,造成运行人员误判断; 5.11.1.10风帽损坏,渣漏至风箱,造成布风不均匀; 5.11.1.11放渣过多,造成床位低;

5.11.1.12未及时放渣,造成床位过高、过厚。

5.11.3锅炉结焦的处理:

5.11.3.1适当增大一次风量,加大床料置换并适当降低床温; 5.11.3.2调整入炉煤的煤质和粒度;

5.11.3.3经调整后无效应立即停止给煤、给风,停止锅炉运行; 5.11.3.4打开人孔门,检查结焦情况后关闭; 5.11.3.5根据要求,启动风机冷却,而后进行处理。

5.11.4防止结焦的措施:

5.11.4.1严格控制入炉煤的粒度:最大粒不超过10mm,80%应控制在7mm以下; 5.11.4.2点火过程中,严格控制进煤量不超过20%;

5.11.4.3升负荷时,严格做到先加风后加煤,降负荷时则相反; 5.11.4.4燃烧调整时,做到少量多次的调整,避免床温大起大落; 5.11.4.5经常检查给煤机的给煤情况,观察火焰及回送装置是否正常; 5.11.4.6放渣时根据床料差压做到少放勤放; 5.11.4.7严格监视床温的变化情况,保持炉内良好的流化状态。

第十二节 锅炉熄火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12.1锅炉熄火的现象:

5.12.1.1 床温急剧下降,烟气温度下降; 5.12.1.2 燃烧室变暗,看不见火光;

5.12.1.3 氧量指示大幅度上升,床温低于650℃以下; 5.12.1.4 MFT动作报警; 5.12.1.5 主汽温度、压力下降。

5.12.2锅炉熄火的原因:

5.12.2.1 6KV(400V)失电,吸风机或一、二次风机跳闸; 5.12.2.2给煤机故障或堵煤,未及时发现,造成长时间断煤; 5.12.2.3回送装置返料不正常,循环灰大量返入炉膛;

5.12.2.4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操作调整不当致使床温低于650℃以下; 5.12.2.5煤质变化较大,挥发份或发热量过低,运行人员未及时进行调整; 5.12.2.6其它符合MFT动作的条件成立,MFT动作。

5.12.3锅炉熄火的处理:

5.12.3.1立即停止给煤机的运行。并将各自动装置改为手动调整; 5.12.3.2启动点火油泵,投入油枪助燃; 5.12.3.3根据情况适当减小风量,调整循环灰量;

5.12.3.4减少给水量,控制汽包水位在-30mm处严格监视水位;

5.12.3.5根据汽温下降趋势,关小或关闭减温水,开启疏水阀及向空排汽门; 5.12.3.6如给煤机故障,联系检修尽快修复,若堵煤应尽快进行疏通; 5.12.3.7等汽温、汽压恢复正常后重新并炉;

5.12.3.8 MFT动作熄火后,当平均床温低于650℃时不允许热态启动。

第十三节

回送装置堵塞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13.1回送装置堵塞的现象: 5.13.1.1床温难以控制,稍增给煤床温上升很快,不易稳定,床压下降; 5.13.1.2汽压、返料温度下降;

5.13.1.3旋风筒料位上升,“J”阀差压、密度均上升。

5.13.2回送装置堵塞的原因:

5.13.2.1回送装置内风帽孔堵塞; 5.13.2.2有异物落入回送装置内; 5.13.2.3 “J”阀风机故障; 5.13.2.4回送装置内结渣;

5.13.2.5浇注料大面积脱落,致使返料无法正常流化; 5.13.2.6床内结焦或床压过高堵塞返料口。

5.13.3回送装置堵塞的处理:

5.13.3.1汇报值长,适当降低负荷;

5.13.3.2适当降低一次流化风量,控制循环灰量; 5.13.3.3调整回送装置上下料腿流化风及各层松动风门;

5.13.3.4如“J”阀风机故障,应启动备用风机,同时联系检修处理。

第十四节

二次燃烧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14.1二次燃烧的现象:

5.14.1.1排烟温度剧增,且烟囱冒黑烟;

5.14.1.2烟道及炉膛负压剧烈变化,烟道不严密处有火星冒出; 5.14.1.3一、二次风温升高并超过额定值; 5.14.1.4严重时,烟道防爆门动作。

5.14.2二次燃烧的原因:

5.14.2.1吸风量过大,造成负压过大;

5.14.2.2旋风分离器故障,大量未燃尽的可燃物进入烟道; 5.14.2.3风量不足或配风不合理;

5.14.2.4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烟速过低,烟道内堆积大量可燃物。5.14.3二次燃烧的的处理:

5.14.3.1发现烟温不正常升高时,首先查明原因,并校对有关仪表的准确性; 5.14.3.2加强燃烧调节,保持燃烧稳定;

5.14.3.3如烟温继续升高,确认烟道后部燃烧时,应立即停炉,关闭各风门、挡板、孔门等;

5.14.3.4当烟温下降后,确认无火源时,可启动吸风机吹扫10分钟,然后再重新点火; 5.14.3.5调整过程中,注意保持参数的稳定。

第十五节

锅炉厂用电消失的现象及处理

5.15.1 6KV厂用电消失的现象:

5.15.1.1所有运行的电动机均停止转动,电流指示到零,锅炉MFT动作; 5.15.1.2电气事故警报发讯,6KV电压表指示到零;

5.15.1.3锅炉熄火,汽温、汽压、床温、床压、负荷均下降,水位急剧下降; 5.15.1.4工作照明熄灭,事故照明暗一暗又亮。

5.15.2 6KV厂用电消失的处理:

5.15.2.1将吸风机及所有跳闸辅机的开关复位。汇报值长,要求恢复电源; 5.15.2.1将各自动装置改为手动调整,并通知各岗位将跳闸辅机开关复位。关闭有关阀门;

5.15.2.1派专人监视水位,维持汽包正常水位; 5.15.2.1关闭减温水,如汽温低于480℃,开启疏水阀; 5.15.2.1做好恢复准备工作,待电源恢复,立即启动锅炉; 5.15.2.1如短时间电源不能恢复,按正常停炉处理。

5.15.3 400V电源消失的现象:

5.15.3.1事故警报发讯。各电气仪表指示至零或呆滞不动; 5.15.3.2所有400V辅机停转,MFT动作; 5.15.3.3各电动阀门无法遥控。

5.15.4 400V电源消失的处理:

5.15.4.1立即将跳闸辅机开关复位,将各自动装置改为手动调整; 5.15.4.2以热工一次表计为准,监视各调整水位; 5.15.4.3如MFT动作,则按压火处理。

5.15.4.4手动关闭锅炉过热蒸汽出口电动阀,关闭机炉隔离截止阀,开启过热蒸汽出口联箱的疏水门和过热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门。

第十六节 外线故障

5.16.1外线故障减电的现象:

5.16.1.1锅炉汽压急剧上升。5.16.1.2蒸汽流量减小。

5.16.1.3汽包水位瞬间下降而后上升。5.16.1.4过热蒸汽温度升高。5.16.1.5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摆动。5.16.1.6电负荷表的指示突然减小。

5.16.1.7严重时,汽包和过热蒸汽出口集箱的安全门动作。

5.16.2外线故障减电的处理:

5.16.2.1根据负荷下降的情况,较大幅度地减少给煤,适当降低一次风量,汽压超限应立即开启过热器向空排汽门,注意维持锅炉正常汽压。

5.16.2.2将所有自动装置改为手动调整,加强对汽压、汽温和水位的监视; 5.16.2.3若安全门动作,应在恢复到工作压力时手动回座,回座后,检查安全门是否关闭严密;

5.16.2.4将全部情况汇报值长,记录入薄。

5.16.3外线故障加电的现象:

5.16.3.1事故照明暗一暗又亮,各电流表指示晃动;

5.16.3.2汽压急剧下降,蒸汽流量迅速增大,汽包水位先上升后下降。

5.16.4外线故障加电的处理:

5.16.4.1尽可能加强燃烧,维持汽压;

5.16.4.2如经加强调整,汽压仍有下降趋势时,应汇报值长,调整负荷; 5.16.4.3加强对水位、汽压、汽温的监视。

第十七节

风机故障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17.1风机故障的现象:

5.17.1.1故障风机有振动、串轴、冲击等现象,或有其它异声(如转子和外壳摩擦声等);

5.17.1.2外壳磨损漏灰; 5.17.1.3轴承温度不正常升高; 5.17.1.4风机过负荷,电流超额定电流。

5.17.2风机故障的原因:

5.17.2.1风机叶轮磨损,造成转子不平衡; 5.17.2.2风机或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引起振动;

5.17.2.3润滑油质不良,冷却水中断或阻塞,引起轴承温度升高; 5.17.2.4轴与叶轮间松驰,风机伺服电动机靠背轮螺丝松驰; 5.17.2.5轴瓦磨损及叶轮积灰严重;

5.17.2.6风机没有找好平衡或电动机中心位置不正; 5.17.2.7风机本体各支柱等发生共振。

5.17.3风机故障的处理:

5.17.3.1若风机故障影响燃烧时,司炉应及时调整,保证床料的流化,尽量维持床温、床压的正常;

5.17.3.2如因油质不良,在不允许停机时,可用加油放油的方法维持风机的运行,直到油质调好为止;

5.17.3.3因冷却水中断或阻塞,应立即设法使其畅通; 5.17.3.4因地脚螺丝松动,则设法拧紧; 5.17.3.5遇有下列情况,应紧急停止风机的运行:(1)、轴承串轴,振动超过规定值时;

(2)、轴承温度超过80℃时,电动机温度超过规定值时;(3)、电气设备故障,危及人身、设备安全时;(4)、发生火灾,电动机着火时。5.17.3.6开大另一台风机的挡板,使其保持最大出力。(电流不得超过规定值); 5.17.3.7使用事故按钮紧急停用事故风机时,须手按事故按钮30秒,防止强行合闸损坏风机,并汇报班长、值长;

5.17.3.8当电动机发生故障重新启动风机时,必须得到值长的同意;

5.17.3.9风机跳闸后,如机械部分无严重缺陷,电流变化不大时,可将跳闸风机重合一次,如无效则立即停止。

第十八节

给煤机故障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5.18.1给煤机故障的现象:

5.18.1.1蒸汽压力、流量、温度下降; 5.18.1.2给煤机调整指示回零或最大;

5.18.1.3显示器上显示给煤机“跳闸”或“故障”,并报警; 5.18.1.4床温分布不均,平均床温、床压降低,氧量上升。

5.18.2给煤机故障的原因:

5.18.2.1给煤机被杂物卡住;

5.18.2.2电动机、电动机变频器或电动机控制器回路出现故障; 5.18.2.3给煤量过多造成堵塞;

5.18.2.4给煤机皮带跑偏、无煤或皮带断裂; 5.18.2.5给煤口堵塞或播煤风量小于最小值。5.18.2.6清扫装置故障造成给煤机跳闸。

5.18.3给煤机故障的处理:

5.18.3.1有一台给煤机损坏时,停止该给煤机的运行,并关闭该给煤机的气动门,加大其余给煤机的给煤量,尽量维持锅炉负荷;

5.18.3.2所有给煤机同时故障无法维持床温,且短时间不能恢复运行时,立即压火,按压火处理操作;

5.18.2.3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5.18.2.4恢复后,按压火启动操作进行; 5.18.2.5电气和机械故障可通知相关人员处理。5.18.4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的原因及处理:

5.18.4.1原因:

(1)、并炉前,没有很好的进行暖管和放疏水。

(2)、锅炉发生满水或有低温蒸汽进入管道而引起冲击。

(3)、并炉时,新蒸汽温度太低,阀门开得太快,大量低温蒸汽冲击而引起管道冲击。 5.18.4.2处理:

(1)、及时加开管路上的疏水和过热器疏水。

(2)、并炉时要缓慢进行,如汽温太低冲击严重时,应停止并列,并设法提高汽温。(3)、水冲击后,要对受冲击设备的支架、吊架等进行检查。

下载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

    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 分析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与农业、国防、轻工、纺织和建筑等行业都有密切的关系, 其产品已经并将继续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旅行合同中旅行社常见的法律责任

    旅行合同中旅行社常见的法律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是当事人在合同的签订、撤销、效等过程中因违反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义务,造成相对方利益的损失所应当......

    10kV线路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10kV配电线路是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由于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因此在运行中10kV线路经常发生事......

    配电线路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10kV配电线路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10kV配电线路是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由于长期处于露天之下运行,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

    化工企业常见事故类型及预防措施

    化工企业常见事故类型及预防措施 摘要: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与人体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能造成灼伤,发生泄漏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其蒸汽与空气能够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生产......

    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解读

    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 分析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与农业、国防、轻工、纺织和建筑等行业都有密切的关系, 其产品已经并将继续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不......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预防措施

    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及预防措施 安康市中医院手术室 刘洁 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多少,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护理工作平凡而辛苦,护士日夜守护在病人的身边,是各种......

    塔式起重机常见事故和原因(五篇)

    7塔式起重机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事故案例 7.1 塔式起重机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7.1.1 常见的塔式起重机事故类型 多年来,尽管发生的塔式起重机事故成百上千起,造成的伤害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