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以人为本 抓好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抓好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是我们地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地税机关担负的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来,我们地税机关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狠抓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今社会,思潮繁杂,地税部门也不是一方净土,部分干部心态浮躁,学习静不下心,工作浮在表面,热衷于比待遇、比享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税事业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圆满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当前地税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薄弱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一些惰性、消极甚至腐朽东西正从思想上、作风上、组织上侵蚀着我们地税干部队伍,这对加强地税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纵观全市地税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应该说,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这也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动力源泉,但存在薄弱环节也不容忽视。
1、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于提高。一是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干部多数是财政、税务以及财会专业,具有计算机、法律、文秘等方面特长的人员较少,而精通财务会计、税收法律、计算机操作及外语知识的复合型干部更是少之又少,难以更好地适应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二是年龄结构老化现象日益显现。目前大多数干部都已步入中年,年龄结构的老化,一方面带来知识结构的老化,另一方面也使队伍缺乏新鲜活力。三是干部的第一学历普遍不是很高,我局干部中,80-90年代进入税务系统的干部占主流,他们中的大多数干部只有高中及中专学历,本科、专科学历很多是通过后续的成人教育所取得,学历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干部素质的相应提高。
2、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有待于改进。有少数干部在成绩面前自我感觉良好,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部分干部存在比待遇、比享受思想,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减退,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讲奉献的少了,求实惠的多了,讲服务的少了,要回报的多了。有的干部学习静不下心,工作浮在表面,缺乏实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税事业的发展。
3、干部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有待于加强。一是管理上还不到位。有少数中层干部未能按照“一岗两责”的要求,做好身边的事,管好身边的人。在税收管理上,有的只满足于对企业申报信息的日常性审核,不注意对企业信息的收集,不肯到企业去做深入核查,在税收控管、税务稽查等方面还存在不够到位的地方。二是责任意识还不强。有的干部工作只凭经验和感觉,不能按照规定流程操作税务文书,造成了文书的延误和工作的被动。有的对执法责任追究不能正确认识,不明白有职有权,有权就要受监督的道理,对执法责任追究的抵触情绪比较大,有的错误地认为“多干多犯错,少干少犯错,不干不犯错”,对工作缺乏热情。三是风险防范不够到位。税收征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的衔接还不够紧密,部门的内控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有待于加强,税收管理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有的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警觉和自我保护意识,在税收执法上表现为“心太软”,不敢碰硬,动真格。有少数干部碍于企业的情面,接受纳税人的吃喝宴请,少数干部对市局的廉政教育没有放在心上,记在心里,自律意识不强,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借”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
4、在选人用人和制度管理上还有待于商酌。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未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内容方法单一,对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方法不多,对一些前瞻性的问题预见性不强,对干部职工的各种诉求引导和解决办法不多,针对性不强。二是在用人机制上尚不够灵活。目前的竞争上岗、公务员招录等制度规定,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就竞争上岗来说,有的干部业务能力强,但年龄偏大或在应试能力上欠佳,无法得到提拔使用,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三是在干部交流轮岗方面。适当的岗位轮岗有利于干部的全面发展,但像稽查、评估等岗位,业务要求相对较高,对业务的熟悉需要较长时间,对这些岗位干部交流过于频繁,又不利于专业型干部的培养形成。四是奖惩机制有待健全,特别是对德才表现不佳、不胜任工作干部如何进行分流待岗,缺乏可操作性办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能进不能出问题。
二、加强我市地税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加强地税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入手。从当前干部的思想状况看,尤其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把人的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出成效,真正把地税干部队伍建设成一支“政治坚强、业务精通、思想稳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队伍。
(一)要有的放矢地教育人。必须看到,社会在发展,干部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变化,思想教育工作必须紧密联系干部的思想实际,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一是教育人的内容要紧贴实际。要针对社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坚定不移地抓好政治思想教育,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不良的思潮。要紧密联系一些干部职工产生的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爱岗不敬业的思想,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从严治税、文明治税的观念,引导大家立足本职、为地税事业作贡献。二是教育人的方法和形式要改进。要在抓好课堂灌输、发挥大众传媒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开发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和用好社会大课堂,采取设立网上教育平台、走出去参观考察、邀请专家作报告等形式,让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形势,丰富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使干部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要注重发挥好思想政治例会这一平台的作用,通过谈心交心活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要公平合理地使用人。公平合理地使用人,对于稳定队伍的思想、激发地税干部为地税事业做贡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准确把握使用人的基本原则。要把促进地税事业的发展作为使用人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充分开发人才资源,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二是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要在对全系统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尽量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三是要建立完善以工作业绩为重点,以道德、能力等要素为构成的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形成“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的选人用人机制。要以人才贡献为标准,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四是要着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要建立年轻干部后备制度,使年轻的优秀干部进入组织的视野,在平时的工作中挪位子、压担子、多培训,实施培养性轮岗,把一些优秀年轻干部放到条件艰苦和工作情况复杂的岗位上进行锻炼考验,以丰富实践经验,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也会使这部分年轻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加倍的努力与勤奋,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三)要非常严格地管理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非常严格地管理人,是加强地税队伍建设、增强队伍战斗力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要求。非常严格地管理人,首先要严格管好管人的人和管税的人。实践证明,对领导干部和权力部门人员的管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对领导干部的管理,除坚决贯彻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班子及其成员的行为外,要抓好班子年度考核、班子民主评议、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工作,确保管人的人自身过得硬。对管税人员的管理,要把重点放在强化两权监督上。不仅要公开示权、合理分权,还要科学制权。其次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加强对落实管理规定情况的检查,督促大家切实把写在纸上的、挂在墙上的管理规定落实到管理工
作之中。再次,要营造一个严格管人的环境。“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对自我要求严、肯干能干的同志,该奖励的要奖励,对工作平庸、不守规矩的,该处理的要处理,特别是对违法乱纪的要从严查处,决不能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不但会使法纪松驰,管理松懈,削弱战斗力,也会使少数人因放松自己而最终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四)要设身处地地尊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礼是思想政治工作一条成功的经验。因此,在现代化的税务管理中,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税务工作的始终,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上下功夫,以此激活税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40岁以上的中青年干部已占多数,这一年龄段干部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尤其是领导)的理解、尊重和信任,那怕是一个主动的招手、一句亲切的寒喧,也能增加心理相容。要建立领导与干部的日常沟通机制,使干部可以畅所欲言,与领导共同探讨地税发展问题、日常管理问题和个人生活学习等问题,对干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予以研究解决,从而使干部真正感受来自领导层的关爱和尊重,在干部生病、住院、家庭出现困难、工作出现差错、同志间有了分歧以及岗位发生变动等关键时刻,领导要主动靠上去做工作,送上一份温情,多给一些关爱,及时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除思想疙瘩,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通过潜移默化的平等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增强领导的亲和力,使领导和干部产生“谐振”,奏出和谐的音符。
(五)要满腔热情地关心人。在抓干部队伍建设中,要尽可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设身处地为干部着想,把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引导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激励他们的自强不息的信心。对困难
多的干部,要尽可能多的给予关心、照顾和帮助,如对配偶或家人下岗失业和家庭发生突发事件的同志,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工作,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对那些为税收事业奋斗几十年,且爱岗敬业、工作认真、态度积极、业绩突出而提升任职有困难的同志,采取激励机制,通过解决非领导职务的途径,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实施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从而使干部充分感受到地税大家庭的温暖,为他们展示才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创造条件。
第二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要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全面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组织建设。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制定符合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负起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坚决克服推诿扯皮、散漫拖沓的不良风气。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认真执行总局党组关于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作的规定。完善巡视制度,推进巡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每年对三分之一下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各方面工作情况进行巡视。积极开展创建优秀领导班子活动,促使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高素质,改进作风,增强团结。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完善和落实政治学习制度,切实增强税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落实五年教育培训规划,加强税收政策法规、征收管理、财务会计、稽查审计、信息化等知识的学习,加大对办税服务厅人员、税收管理员、反避税人员、稽查人员、统计分析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提倡在岗自学。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培养大批业务能手。加强公务员考核。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的税务干部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坚持贴近税务实际、贴近思想动态、贴近工作生活,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税务干部提高思想境界。
要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党建工作。根据中央精神,总局即将下发全国税务系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意见。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推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取得良好成效。要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认真贯彻执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要办好税务总局党校。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符合税务部门实际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核心,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要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要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执行好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又要敢抓敢管、认真负责,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领导责任。要在严肃执纪的同时,加大组织处理力度,采取坚决措施,切实解决少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不许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许“跑官要官”,不许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不许参与赌博,不许借婚丧嫁娶之机收敛钱财。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强化“两权”监督制约。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特别是要严肃查处税收管理、干部人事工作、基本建设、大宗物资采购等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巩固税务代理专项检查成果,坚决纠正税务机关与税务师事务所明脱暗不脱以及指定代理、强行收取代理费的行为,严禁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从税务师事务所取得不正当经济利益以及投资入股。严格责任制度,加强责任追究,不仅要坚决查处税务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而且要严肃追究疏于管理、失职渎职干部的责任。
第三篇:新时期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新时期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杨 华
有效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激发工作的激情和动力,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党和国家干部人事法律、法规、制度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正面引导、奖惩并重的原则,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继续坚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特征,反映行业特点,彰显组织特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以“文明执法、高效服务、促收履责、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激励人,进一步强化干部的党性观念、公仆意识、敬业精神和廉洁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引导。积极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编印先进个人和集体事迹汇编和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干部、引导干部、激励干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三是调动基层积极性,鼓励基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开展特色活动,凝心聚力。
二、拓展选拔任用渠道,探索分类管理机制
认真落实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培养、考核和使用机制,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新思路。一是拓展选拔任用渠道,落实中央和省局要求,进一步优化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使用机制,积极探索领导干部选拔积分制,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选拔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二是加强干部的交流换岗。定期组织不同层面、不同区域干部交流,加强岗位轮换,进一步消除干部的岗位疲劳,增强工作的新鲜感。尝试开展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区的挂职锻炼,拓展干部培养的渠道和眼界,增强领导干部适应不同环境和氛围的能力。三是探索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按照公务员管理及改革的精神和要求,针对干部的工作特点,建立有效机制,合理设置职位,严格考核竞聘,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展干部发展空间,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投身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
三、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考核结果应用
继续坚持在干部管理长期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绩效管理的办法,调优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和引导。一是积极争取用于考核的激励资源。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报酬体系中用于干部考核的部分,以能力和贡献为标准,建立基于绩效的收入分配体系,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二是不断优化绩效考核办法与指标。强化绩效反馈,引入处室评价,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的面谈和反馈制度。强化重点工作、创新工作、基础业务工作的考核权重,实现职能行使类绩效、管理运作绩效、外部评价类绩效、创新发展类绩效和个性类绩效在组织发展战略下的协调并进。三是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和引导。坚持考核的客观、公正,加强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职务晋升、教育培训和评优评先的衔接,加大考核的奖惩力度,进一步反映价值导向,体现工作差异。
四、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干部素质
拓展教育培训方式,提升教育培训层次,进一步提升干部的素质能力。一是分层次开展专题专项培训。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因人而宜,因岗而宜,合理设计班次、内容和方法,依托内外部教学资源,构建长期稳定的培训机制。二是广泛开展职业拓展培训。以分县局为单位组织开展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职业拓展培训,通过新鲜的方式、积极的引导和亲身的实践,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促进广大干部树立共同目标,增进彼此了解,实现协调统一,增强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层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高层次培训活动,加大高端培训资源的整合使用,选派业务骨干和在岗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攻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加强与各地机关的交流,拓展外出学习和调研的层次和规模。
五、建立项目奖励机制,突出争先创优导向
围绕上级考核标准,积极探索项目奖励机制。在各级各类创建、评比和竞赛活动中,用于奖励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积极性,提升组织整体形象。进一步扩大基层单位开展干部有效激励的空间,积极向属地政府争取干部高层次的培训交流,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
六、加强组织文化引导,关注干部身心健康
深化组织文化建设,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凝聚力和归属感。一是分类开展干部文化体育活动。注重培养干部健康向上的情趣爱好,分类开展参与广泛、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整合党、团、工、青、妇组织资源,分层、分类组建各类文体兴趣小组,加大经费投入和经费的分层管理使用,进一步丰富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干部身心健康与组织和谐。二是开展EAP即干部援助计划。作为为广大干部设置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EAP主要包括干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辅导、灾难疾病救助、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理财咨询等内容。通过集中和发挥组织资源,关注和解决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降低生活成本,促进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状态,进一步稳定干部队伍。
七、拓展基层激励空间,落实激励责任
将带队伍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评价科所长职责履行的重要方面,通过目标责任制考核及科所长考核评价机制调整,落实科所长在干部管理中的重要责任。有意识的加大科所长培训力度,提升科所长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适当扩大科所长在干部管理中的考核权、评价权、建议权,使科所长可以在干部管理中实现更大作为。
八、加强管理监督,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行风作风管理规定、绩效考核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通过及时、准确地查处措施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营造积极良好的组织氛围。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坚决纠正和制止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从政治上关心干部,防止违法违
纪行为的发生。
第四篇: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依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在学校中进一步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县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使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加强,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有较大提高,绝大部分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为我县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不可否认,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1)、小学公办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全县农村小学公办教师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有307人,占公办教师总数的38.4%,这些人大部分是84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九十年代被转为公办教师,这些教师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缺乏进取精神,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差异,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层层选调优秀青年教师,拔高使用,这也是造成小学教师断层、老化的原因之一。青黄不接、递队断层已成为制约我县农村小学教育的瓶颈。(2)、代课教师量大,部分人员学历低教学能力差,且流动性大。全县农村小学840名代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受过师范教育,有的仅是初中学历,这部分教师来源复杂,管理难度大,流动现象非常严重,造成学校工作不稳定。(3)、教师学历不达标或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差异,学科结构性矛盾突出。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老师短缺,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难度较大。(4)个别教师师德水平不高,奉献精神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不能依法执教,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5)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紧缺,骨干教师人数少。(6)教师队伍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岗位配置结构等)不尽合理;(7)生师比严重失调(小学较低,高中偏高),办学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8)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
相关政策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总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有较大差距。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教育工作机制,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标:
1.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4.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
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以加强师德教育为前提,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教师培训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一支 师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数量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一、以强化师德教育为前提,激发教师内在职业动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是为人师表的根本。我们要把师德教育做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针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按照教师成长规律,确定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建立学习培训机制。教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伦理知识教育和为人师表教育,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将教师学习职业道德制度化、规范化,将师德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工作,要求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运用规范约束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师树立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建立考评监督机制。在学期考评或考核中,将教师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发挥教师、学生和组织等方面的监督作用,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靠教育,也靠激励和约束。教育是基础,激励约束是手段。表彰奖励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的同时,将师德建设落实到学校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严格将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教师的奖惩、学校评优、聘任、职务晋升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品行不良、师德败坏、侮辱学生、社会影响恶劣的坚决取消其教师资格,纯洁教师队伍。
建立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师德建设工作要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将师德建设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的实际工作之中,积极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优化教师群体结构。
(一)加强学校编制管理。认真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中小学人员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确保省市下达我县的教师编制基本得到落实。依据省制定的编制管理规定,合理核定学校教师编制。要根据学校类别、办学规模和生源变化等情况,实行学校教师编制动态管理。
(二)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的工作,坚持做到持证上岗。严把师资入口关,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三)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深化教师全员聘任制,依照“按需设岗,择优聘任,民主公开”的原则全面实施教师全员聘任制。切实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全县教育系统共取得副高职称资格的151人、其中已聘任70人,未聘81人。民职改办[2004]38号文件下发教育系统副高限额165个。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根据县委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教育系统部分副科级职务实行竞聘上岗,学校中层领导和小学校长竞聘上岗也已座了一定的探索,以后要全面实施。
(五)改善学校(区)教师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制度管理,以最大可能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为目的,制度要体现民主、科学、合理合法。要在落实制度上下工夫。对工作不认真,思想有问题,作风不扎实或师德有问题的个别教师要
严格要求,出现问题严肃处理。当然,作为校长还要关心教师。特别是要为年轻教师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搭建必要的平台创造一定的条件。(六)规范教师考核工作。学校结合岗位职责,认真研究制定符合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师工作特点的考核办法,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教师政治思想、师德师风、履职情况、工作实绩等进行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教师进行工资分配、奖惩和聘用的重要依据。
(七)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逐步平衡各学区(校)教师,补充乡村教师队伍。
建立和完善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区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轮流到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三、以强化教师培训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和业务素质。
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关系到能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能,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远发展,关系到学生能否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促进教师群体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满足全体教师的基本要求,给全体教师以实现他们要求愿望的机会。教师的劳动付出应与获得发展机会保持动态平衡,只工作不进修,只“教”不“学”,只“教”不“研”,只“使用”不“充电”,他们就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也会因此而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问题,国家人事、教育、财政等部委《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或集中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甘肃省人事、教育、财政厅文件规定“在一个验证期(不少于2年,一般委5年)内,专业技术人员初每年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或学分)外,必须选修并完成人事部门提供的2门以上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学习;拟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须到省或市级继续教育基地接受2次以上不同内容的专业课培训;拟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须到市(州)级继续教育基地接受3次以上或到省级继续教育基地接受2次不同内容的专业课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部《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师工程方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精神,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技术能力标准》和《民乐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民乐县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基本功达标方案》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这两大主题,以中英甘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项目为依托,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中英项目培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多种形式的基本功达标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使教师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作为校长一是坚持搞好校本培训,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和手段;二是鼓励教师在职学历提高;三是支持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力争到2010年,全县农村小学、初中45岁以下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小学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36.2%,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35.1%。高中教师的合格率提高到80%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要达5%左右;到2010年全县中小学教师全部参加并通过教师信息技术考试,使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但掌握新课改理念,而且熟练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对全部在任的185所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专业培训。
我们还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培养造就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和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创新型骨干教师,形成国家、省、市、县、校5级骨干教师梯次群体。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考核,实行骨干教师动态管理。
近年来,围绕科研发展和教学改革,通过多种形式,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破除论资排辈,实行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支持出类拔萃的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止目前选拔培养省级骨干13人,市级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11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39人,县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68人。今后我们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学校要积极做好培养和推荐工作,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
总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创新方法,扎实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五篇: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信访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抓好信访稳定
中共四川省南江县委常委、秘书长、县委办主任
罗鸿宾
在全县上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我积极投身于学习实践活动之中,坚持学习与调研相结合、学习与分析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先后深入下两、元潭等地,对信访稳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信访稳定工作扎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利益调整不断变化以及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提高,稳定形势依然严峻, 信访工作任重道远,主要存在着“八种不良倾向”:一是制度不落实的倾向;二是遇到问题绕着走的倾向;三是上推下卸不用力的倾向;四是浅尝辄止不深入的倾向;五是前出后生剪不断的倾向;六是一拖再拖不终结的倾向;七是接访座谈摆样子的倾向;八是排查处理不逗硬的倾向。
为切实解决调研中发现的信访工作问题,实现“四个确保”工作目标,笔者认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落实有效举措,做深做细工作,合理调处信访矛盾,促进社会平安和谐。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抓好信访矛盾化解工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亲历亲为下深水、逗硬落实抓化解,确保一批初案、老案、难案得到化解。
1、突出矛盾纠纷排查。以重信重访、疑难复杂问题和非正常上访为重点,深入细致地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努力把排查触角延伸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群体、每一个环节,不留空白和死角,确保排查面达到100%。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按“六清楚”(矛盾纠纷产生原因、涉及人数、包案领导、责任单位、解决办法、办结时限)的要求建立台帐、挂图作战。
2、突出初信初访整治。认真落实初信初访首接首办责任制,推行领导现场接待、亲自协调处理。按照“一次性摸清情况、一次性定准方案、一次性用足用够政策、一次性办死办铁”的工作要求,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初信初访办理满意率,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确保初信初访月内当地化解率达到65%以上,两个月内化解率达到95%以上,重信重访化解率减少30%以上。
3、突出老难积案化解。县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相关乡镇和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开展“信访老难积案化解活动”,对久拖不决的老难积案,要全面落实 “三定五包”责任,采取“抽丝剥茧、梳理归类”的办法,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分开,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确保年内积案老案结案率达95%以上,息访率达65%以上。
二、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抓好信访秩序整治
信访问题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各地各部门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舍得时间、舍得精力、舍得感情、舍得手段,抓宣传、抓引导、抓整治、抓转化,保障群众正当利益,实现信访渠道规范化。
1,注重宣传引导。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非正常上访活动处理新机制和“19条非正常上访行为”范围界定等知识宣传,以案说法、以图释法,向群众广泛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主动停止非正常上访。
2,加大帮扶力度。对突出信访问题,依靠党员、干部和群众工作信息员,通过落实“1+1”帮扶稳控措施,做细做实群众思想疏导教育工作,耐心规劝,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让群众认清形势,认清非正常上访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引导自觉采取合法方式表达诉求,促使企图择机择时上访人员主动放弃非正常上访。
3,强化执法手段。对不听规劝、一意孤行的上访人,由政法部门落实专人负责,逐人建立档案,在收集和固定证据的基础上,依法处理,不姑息、不迁就,加大信访秩序整治力度,实现重点涉稳案件的重点突破。
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坚持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着力规范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实现信访工作常态化、经常化、实效化。
1、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责。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责任部门负实责、协同部门负联责”的责任体系。明确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为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紧持把信访工作与中心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查考核,定期专题研究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处理本辖区、本部门信访工作日常事务,做好可疑上访人员稳控工作,协调处理重大疑难信访问题。信访部门负责代表县委、政府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接待人民群众来访,为来信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服务,维护来信来访人的合法权益,承办领导批示转办、交办的信访案件,督促处理落实。对涉及多个单位的信访问题,相关单位“一把手”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不得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2、坚持限时办结制度。各乡镇各部门对排查梳理出来的各类信访突出问题,逐一建立台帐,明确包案领导、责任主体、工作措施、解决时限,由乡镇、县级部门限时办结。对自身难以解决的信访问题,由乡镇和县级部门报告联系县级分管领导协调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列入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办公会议逐一研究解决。切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上访人不息访不放过,确保重信重访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努力实现全年进京上访和到省非正常上访“两为零”的目标。
3、逗硬督查严格问责。由县目标办、公安局、维稳办、群众工作局等部门组成信访维稳督查组,采取电话督查、跟踪督查、明查暗访和重点抽查等方式,经常性深入重点乡镇和部门,对重点信访案件逐案督查、跟踪问效。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的单位责成限期整改;对履职不到位,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视其情况分类进行问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