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炯:着力提高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科学化水平
王炯:着力提高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科学化水平日期:2012年12月05日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战略部署。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按照十八大部署,着力完善领导班子能力提升、作风养成、工作运行和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坚强的干部保证。
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水平为重点,完善能力提升机制。着力提高领导水平特别是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任务。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培训,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努力做到“四个更加自觉”,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班子谋划发展的共识、领导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近年来,我们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结合美好安徽建设实际,切实加强对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培训。省委举办两期美好安徽建设战略发展专题培训班,对395名市县党政正职和省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培训。同时,大力 1
推进干部网络培训,不断完善以学分制考核为基础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全省各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实践锻炼。实践是培养能力的第一课堂。知识转化为能力,根本的途径要靠实践。近年来,安徽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训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积极推进皖北地区、大别山革命老区与省内经济发达地区、省直单位进行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积极选派干部到经济发达省份挂职锻炼,有力提升了领导班子功能、促进了干部健康成长。优化结构配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着眼于建设美好安徽事业的需要配备班子,突出抓好一把手选配,既考虑干部整体素质,更考虑事业发展的需要;既考虑班子的现实需要、长远需要,更考虑班子的整体功能,优化年龄结构、经历结构、来源结构,使班子整体功能和干部作用得到最佳发挥。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完善作风养成机制。作风就是形象,就是力量,就是保证。要教育引导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和清正廉洁的良好作风。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去年以来,省委开展了“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组织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了对群众的感情,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头落实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实践历练中树为民之情、长为民之能、立为民之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为政不在多言,贵在实干。树立靠实干说话、凭实绩用人的导向,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恪守“功成不必在我任上”理念,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干给一任看,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做到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大力弘扬清正廉洁之风。今年,省委扎实开展了保持党的纯洁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使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成为安徽干部的鲜明特点。切实抓好党性教育和道德建设,教育引导班子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加主动和自觉地接受来自于外部的监督,自觉用群众的眼光衡量工作业绩,用舆论的批评修正工作方式,用各种层次的监督净化思想和行为。
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民主集中制是领导班子的根本工作制度,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是领导班子团结协调、高效运转的根本保证。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去年换届后,省委带头修订了省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各地也及时完善常委会议议事规则、全委会议事决策程序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提高了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能力和水平。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充分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要求,不断完善符合领导班子特点的集体议事规则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着力推进工作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定下来的事情就雷厉风行地干起来,一抓到底;重要的工作,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抓好抓实。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各项工作成效的“标杆”、把“群众说好”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和不竭动力,建立健全群众评议、实绩公示等制度,努力形成“群众越满意、工作就越出色,工作越出色、群众就越满意”局面。加强班子内部团结协作。团结是班子的生命,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一方百姓的福音。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营造心情舒畅、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以约束激励为杠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全面加强和改进干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增加党政领导班子的“正能量”。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促进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合理、规范、有效。实行分级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的管理。今年以来,全省组织系统领导干部共与近4万名干部开展谈心谈话,既了解干部工作生活情况,又对他们工作和成长提出要求,受到了广大干部的普遍欢迎。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围绕
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等考核评价办法,对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执行民主集中制、抓班子带队伍等情况,进行公平、公开、公正地量化考核和准确评价。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扬“干部之家”的优良传统,在坚持严格管理干部的同时,更加重视关心爱护干部,特别是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的干部,做到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精神上激励、生活上关心,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作者系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第二篇:提高领导班子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
不断提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化水平
梁 飞
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探索建立具体可行、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化水平。探索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制度化,应在制度建设的方向性、针对性、制度建设的刚性、制度建设的系统性上下功夫。
□ 梁 飞
省委书记罗保铭在省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今后5年党建方面的具体奋斗目标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只有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规律,尤其是针对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建立具体可行、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升我省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科学化水平。
科学把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切实突出制度建设的方向性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根本措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通过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展先进性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2011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要求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上不断取得新的进步。这是对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今后推进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当前,贯彻落实中央的最新要求,必须把政治方向放在制度建设的首要位置,在推进制度建设中做到“四个必须坚持”,一是必须坚持政治性,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体现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始终做到加强党的领导、扩大民主与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二是必须坚持创新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丰富生动的实践为基础,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三是必须坚持整体性,做到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切实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前瞻性;四是必须坚持实效性,把实践效果作为检验制度建设成败的标准。
深入研究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存在问题,切实提高制度建设的针对性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使得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领导班子及成员对思想政治建设有弱化倾向,有些新班子干劲足、有激情,但急于求政绩,认为出政绩是硬指标,忽视思想政治建设;二是有些老的班子成员进取意识不强,创新思路不够,凭经验办事,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有的新进领导班子成员角色转换较慢,政策理论素质与工作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岗位新职责的需要,特别是少数业务型领导班子成员业务精湛,但抓班子带队伍能力较弱;四是有的领导班子及成员认为换届选举完了,开始放松思想追求,忙于应酬,不太愿意深入群众,作风漂浮;五是新班子成员之间的磨合还有待加强,密切配合不够,在坚持民主集中制、按制度办事等方面执行不力;六是反腐倡廉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理想信念教育、党性锻炼需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灵活性。
制度建设涉及不同层次、诸多方面,必须找准薄弱环节,明确着力重点,积极稳妥推进。一是要把践行党的宗旨作为制度建设的根本。要建立理论学习考核激励制度,把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党性锻炼、实现道德升华的过程;二是要把提高领导和服务科学发展能力作为制度建设的关键。建立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和交流轮岗等实践锻炼制度,让干部在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中磨练意志,提高驾驭复杂局面、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三是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保证。建立完善干部定期下访、接访、建立基层联系点、作风评价和倾听民意等制度,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考核的范围;四是要把廉洁从政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要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有关制度,形成立体覆盖的前期预防和动态监督机制;五是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建设的核心。要积极探索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完善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领导班子团结和谐的制度和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
自觉遵循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切实体现制度建设的刚性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一系列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但由于思想政治建设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隐形的潜在特点,所以难以进行明确的目标规范和严格的硬性考核,容易变成“虚任务、软指标”,导致各级领导班子无所遵从或不够重视。因此,要保证思想政治建设在一个稳定、有序的环境中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效果,必须研究探讨思想政治建设的规律,依靠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制度来进一步规范领导班子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要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做到“虚功实做,软活硬抓”,把思想政治建设的无形要求有形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凸显制度建设的强制性、保障性作用。一是制度设计要切合实际。李源潮同志说过:“再好的理论设想、制度设计,与丰富生动的实践相比,都会显出它呆板、僵滞、灰色的一面。我们要加强改革的战略思维和总体设计,但决不能坐在机关大楼里想当然。”因此,制度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凭空想像,闭门造车。二是要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有些制度出台后却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制度本身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制定制度要尽可能量化、具体化,让人能够“对号入座”,便于操作和执行。三是加大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制度的刚性是制度建设的基石,制度的执行力决定制度的生命力,要建立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制定相应的严格的奖惩措施,确保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得到全面贯彻和遵守,而不发生走样和变形。
全面构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制度建设的系统性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因此,要把制度体系建设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认真研究和落实,切实发挥制度体系建设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和长效性作用。
一是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度。要建立“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责任制,促使“一把手”高度重视,通过亲自抓、负总责、做表率,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促进整个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向纵深开展。
二是建立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要广泛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目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分析各地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具体做法,找准增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效果的新方法、新举措,将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制度规范,适时出台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意见,不断推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创新发展。
三是建立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要对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内涵、处延以及外在表现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科学制定考核目标和内容,变软指标为硬指标、变模糊为清晰,变抽象为具体,做到指标细化、表述具体、评价科学,让广大干部群众可以感知和量化,以利于对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要坚持以平时考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把现实考察、专项考察、巡视考察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综合运用实绩分析、满意度测评、民意调查等多种方法,对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情况进行科学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干部德的重要依据,与干部的奖惩结合起来,与干部的使用挂钩起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四是建立完善巡视检查制度。积极推动将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列为巡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巡视组定期开展对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专项检查,发现和分析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从而有效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五是建立完善宣传教育制度。紧密围绕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和文化宣传园地等媒介,有深度、多角度地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好新闻媒体作用。要善于发现、总结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典型,广泛宣传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要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作者系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提高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2012年07月19日16:37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摘 要]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在要求,是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水平和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需要把握三大原则,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水平需要抓好四大着力点,才能更加自觉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制度规律办事,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科学化水平,保证党更有效地治国理政。
[关键词]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水平
[作者简介]肖湘(1952—),女,湖南浏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与制度创新。肖展(1982—),男,湖南长沙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与制度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创新研究”(07BDJ012)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党的先进性建设及长效机制创新研究”(0601026C)的阶段性成果。
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这是我们党建党90多年、执政60多年来,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处历史方位发生两大转变得出的科学总结。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在要求,而党的领导制度是否科学,既关系什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怎样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更关系什么是党的领导、怎样实现党的领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怎样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怎样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水平?这些既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新要求,更是新形势下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需要把握三大原则
科学是指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对客观事物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用在执政党的领导制度上,所谓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是指符合政党政治的基本规律,特别是符合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规律和执政规律。“科学”与“不科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不是遵循和把握了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把握了这些联系性,也就把握了规律性。党的领导制度科学与否,区别就在于是否致力于研究、把握、遵循党的领导制度与外部其他制度之间、党的领导制度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致力于研究、把握、遵循党的领导制度与外部其他制度之间、党的领导制度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党的领导制度模式,很显然就是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模式。
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就是按党的领导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和把握党的领导制度的问题;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水平的过程,就是党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领导制度客观规律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和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工作效率不高、官僚主义严重等制度层面的突出问题,并把经过实践证明是成熟有效的领导方法、程序和规则加以定型化、规范化、制度化,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坚持党的领导前提下不断改善、改进党的领导,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新形势下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具体说,就是既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体现并运行于国家政权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和基层自治制度又要自觉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制度规律来办事,尤其要坚持以下体现党的领导制度规律的三大科学原则,不断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科学化水平,保证党更有效地治国理政。(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这是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科学经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概念最早由党的十三大提出,十五大作了完整表述,十六大将其上升到原则的高度,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内在统一、不可偏颇。这是新时期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总体定位。其目标就是保证党对国家和社会实施有效的领导,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面发展。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党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重点是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处理好各级党委与同级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以及人民团体之间的关系。一是党委既要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它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党委又要通过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的党组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组织保证。这些组织中的党组以及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在依法进行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定,保证党的主张的实现。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党委探索出“一个党委,三个(人大、政府、政协)党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体现在全局工作的运行上,就是党委要总揽不包揽,协调不代替,分工而不分家,各方的事仍由各自去办,各方之间的事由党委来协调。事关全局的大事必须由党委统一领导和部署,具体工作由各有关党组根据各自的职责组织实施,达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目的。建立和完善“一个党委”与“三个党组”之间定期沟通协商工作制度,从机制上实现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真正有效发挥地方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 因此,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的有机统一,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又是发展党内民主、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领导制度根本特征的高度概括。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使党始终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3] 把“三执政”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是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标和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是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要求。从政治关系角度讲,就是要推进党同国家政权组织关系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坚持科学执政就是党要按照科学规律执政,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执政实践,以科学的制度、方法保证有效执政,更好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渠道,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坚持依法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二、提高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四大着力点
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水平,是和与时俱进不断坚持科学的党的领导制度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缺一不可的。提高是为了坚持、坚持必须提高,这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水平?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4] 和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新要求,[5]必须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四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坚持把领导制度的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统一起来,尤其要加强程序性建设,尽量减少制度执行的弹性空间,增强制度的刚性和权威,并坚持用系统的观点指导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和实践,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组建起来的,中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的载体,其他国家政权机关诸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受它的监督对它负责并向它报告工作。因此,从宪法的规定上说,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所要处理好的党政关系主要就是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以及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的关系。当前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着力点:
首先,要强化人大的立法、监督、代议等功能。党代表人民执政,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关键是善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把代表人民利益诉求的党的大政方针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成国家法律,从而在全社会实现党的政治领导;使党的指导思想和创新理论,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从而在全社会实现党的思想领导;把符合人民要求的党的干部经由法定程序选入成为各级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并保证党员在各级国家机关居多数,从而在全社会实现党的组织领导。目前,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最高性权威,在政治运行实践中还没有真正得到体现,需要继续加以调整,强化人大的立法、监督、代议等功能,使人民代表大会成为代表民意进行民主、科学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政治审议机构。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立法制度和监督制度,这是调整党和人大关系的关键。建立和完善立法制度,就是既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又要用法律形式对党委的方针、政策和决议进入人大立法程序的根据、程序和方式予以确立,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规范化、法律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党与人大权力的互相监督制度,必须明确党与人大间的监督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一方面,党监督人大,就是党组织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以确保方针政策得以顺利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法律;另一方面,人大对共产党组织进行宪法监督,以避免个别党的领导人随意指挥、干预人大工作的现象。二是要继续完善议事制度,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总结自身的经验,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完善会议审议议案、表决议案制度,保障会议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的民主性、科学性;要规范公民旁听会议的工作,进一步提高人大会议的开放程度,并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报道人大的工作,接受选民和公民的监督。吸收更多的熟悉立法工作和监督职能的代表进入人大常委会,逐步实现常委会委员的专职化,把人民代表大会建设成为宪法所规定的有权威的国家权力机关。三是加强代表制度建设。要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重视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继续探索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的途径和方式,健全有关的制度,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要健全代表联系选民或选举单位、向其述职、接受其监督的制度,逐步使其规范化、程序化,从制度上既保证人民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又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其次,要强化政府在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一是改善经济调节。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严格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规范市场执法,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二是加强社会管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完善公务员管理配套制度和措施,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再次,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提高司法队伍素质,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党同民主党派关系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场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的领导。当前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键是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完善党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使有关重大方针和重大问题的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联系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广泛的对话渠道,以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方式来协调与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首先,完善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机制。一是支持各民主党派成员在国家权力机关中任职,依法履行职权。目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的有18.7万人。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6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49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5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479人。二是支持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家及地方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截至2008年6月,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共3.2万人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2007年,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无党派人士陈竺分别担任科技部、卫生部部长。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有18人。三是支持各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参加国家重大事务的协商。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时,党外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有1345人,占60.1%,其中民主党派成员669人,占29.9%;全国政协常委中,党外人士195人,占65.4%;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13人,占52%;在各级人民政协中,党外人士担任政协委员的有37.8万人。四是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意见。1990年至200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达到287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或出席85次。1990年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经深入调查研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重大建议2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9万多项,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国防等诸多方面。
其次,完善真诚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机制。由于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更加需要民主党派的监督,这种监督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勤政廉洁,防止腐败,不犯或少犯错误,具有重要作用。一是支持和鼓励民主党派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共中央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的全会《决定》起草工作,十分注意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鼓励党外人士做我们党的挚友和诤友,努力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支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处理内部事务,发展我国各政党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关系。二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担任特约人员。这是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审计署、税务总局等部门共聘请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近百人担任特约人员,地方省级政府部门聘请特约人员2200多人。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参与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研究,参加对重大案件的调查。
再次,完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机制。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尤其要完善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制度,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实现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需推进运行机制的三种制度建设:一是知情制度。知情是监督的基础和前提,要使政协委员在事前和事中有效地履行民主监督职能,需从制度上、规范上、程序上开辟知情、沟通、反馈与采纳的渠道,加快党务、政务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速度。二是协商监督制度。凡是政府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事先征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事前和事中监督,而不是事后监督。同时要细化民主监督的内容,建立重大事项通报制度,使之有章可循,增强可操作性,减少随意性。三是反馈制度。畅通和规范沟通环节,要建立和健全政协监督意见反馈程序,对于通过政协渠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意见建议反馈制度,对监督意见做到“事事有回音”,真正体现接受监督的诚意。(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党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也是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的体现。这两项都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不仅仅需要民主形式的代表机构,而且需要建立由群众自己从下面来全面管理国家的制度,让群众有效地参加各方面的生活,让群众在管理国家中起积极的作用。”[6]P155
当前坚持和完善这些制度,在促进政党关系和谐的同时,要进一步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一是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党同社会各方面关系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积极作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使整个社会运行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推进各级党委党组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中央和地方党委是重大决策的主体。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推进各级党委党组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发展党内民主,保证科学决策。一是进一步强化党代会和全委会的功能。要进一步确立党代会在本级党组织中的权威地位,使党代会真正发挥对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权,以及对党内决议执行情况的监督权,确保全委会和纪委会严格执行党代会的决议。从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具体制度入手,进一步强化全委会的功能。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委会、常委会决策议事规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问题、任用重要干部和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都应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通过召开全委会讨论决定,并在全委会监督下实施。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前调研咨询制度,广泛听取党员、群众、专家等的意见和建议;规范决策中议题提出、会前酝酿、会中讨论、票决方式的程序步骤,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防止决策失误;健全决策后评估系统和纠错改正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相对独立于党委、政府而又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决策评估系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决策效果进行科学和客观的评估,对决策方案执行后的相关影响进行跟踪性研究,加强对决策活动的全程监督。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明确决策者的权限及相应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相统一。
三是进一步完善科学规范“一把手”权力的制度。按照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本领,注意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并对班子的权力进行合理分解。一些地方规定“一把手”不分管人、财、物的具体业务,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四是按照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要求,健全党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
第三篇: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变化,不断运用党的建设规律、调整自身结构、完善功能机制、改进活动方式,从而使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实践过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反映了我们党对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地位和执政意识的高度自觉,必将极大地促进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
一、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加强党的建设,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经验,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在理论武装、制度建设、工作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党的建设新的实践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二、珍视和运用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四中全会第一次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概括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六条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的概括总结,贯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涉及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领域,概括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这些基本经验既是对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也蕴涵着其他一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也吸纳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形成的新鲜经验,是对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党在新阶段开拓进取指明了根本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长期坚持和充分运用好这些经验。
三、明确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四中全会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的目标,提出“四个着眼于”的总体要求。“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重大部署的延续和深化,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动员和再出发,要求党的建设要始终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来进行,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一主线来展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四个着眼于”展现出我们党不辜负人民重托、担当民族希望的高远理想,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六大重要任务,着重解决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
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问题。“六大任务”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建设,更加突出系统性和有效性,体现了规律性、富于创新性,是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定了基调。落实和完成好这六大任务,就能把党的建设科学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党的建设科学化,关键在于坚持改革创新。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建设也要讲究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如果党的建设工作保守僵化,“科学化”就成为一句空话。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取得实际成效。针对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实效。立足新的实践,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把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来,上升为制度,形成新的工作机制。把中央、省委的部署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创造性。
五、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四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党内仍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因此,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四篇:周口市着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荐]
周口市着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周口市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措施,着力提高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推行“两推一票”制度,创新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机制。针对近年来一些农村存在的党员素质偏低、群众对党员满意度不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等问题,在遵循党章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以推行“两推一票”制度即党员和群众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推荐党员发展对象;全体党员投票表决确定党员发展对象为重点,建立了“群众推荐、党委考察、支部票决、全程公示”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新机制,做到了“三个规范”:一是规范发展重点。突出在优秀村组干部、“双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两新”组织和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二是规范发展程序。坚持严格把握民主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民主推荐党员发展对象、党支部全体党员投票表决确定发展对象、乡镇党委审查及全程公示等五个关键环节,做到严谨规范,公开透明。三是规范发展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把关不严、违规发展党员的责任人和党组织视其情节给予相应处理;对没有特殊情况一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党组织,取消评先资格,连续两年不发展党员的进行组织整顿。新机制的推行消除了过去农村发展党员中的 1
一些弊病,扩大了基层民主,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农村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坚持把教育管理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对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党员提供个性化的政治关怀和人文服务,切实增强农民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认同感。一是建立党员干部“干有所值”的激励机制。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做到重大事项党员先通报、重大决策党员先讨论、重要文件党员先传达、重要活动党员都参加。坚持定期评选表彰先进,连续3年受县级以上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给予一定奖励。二是建立党员干部“老有所依”的关怀关爱机制。关心关爱老党员,对受市级以上表彰、年龄在65岁以上的党员,定期进行免费体检;对年龄70岁以上、党龄50年以上的党员,每人每月发放30元生活补贴。建立健全党内经常性探访制度,每年“七一”、春节期间,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农村老党员亡故,所在党组织及时派人进行吊唁。三是建立贫困党员“难有所帮”的帮扶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党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设立党内互助帮扶基金,对困难党员进行救助,对有创业愿望和一定致富能力但缺乏资金的党员进行小额资金扶持。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帮扶资金1260多万元。
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从农村和农民党员的实际出发,选取特色鲜明的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广阔平台。一是“两育四心双争”活动。以“党性教育、技能培育和讲公心、树诚心、献爱心、贴民心、争当致富能手、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活动内容,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实践中,切实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设置农业科技、村务监督、综合治理、文明建设等不同岗位,组织无职党员根据各自特长和优势,选择相应岗位,承担相应职责,促其发挥作用。三是万名“双强”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活动。组织农村“双强”党员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四是流动党员“为他乡繁荣做贡献,为家乡崛起做先锋”活动,鼓励倡导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在外遵章守纪、勤劳致富,回乡带头创业、奉献家乡。
强化评议奖惩,创新农村党员管理约束机制。发挥考评的激励导向作用,把民主评议农村党员干部作为长期开展的活动和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了“三评一树”即 “评议农村党支部书记、评议两委干部、评议共产党员、树立良好形象”活动。每年年初,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履行岗位职责和党员义务作出公开承诺。每年12月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对履行承诺情况
进行集中评议。根据评议情况,对党员干部分别按优秀、称职(合格)、不称职(不合格)确定评议等次。对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党支部书记、“两委”干部、农村党员由基层党委予以表彰,合格以上党员享受激励关怀待遇。对评定为不称职的党支部书记、“两委”干部提出诫勉警告,要求限期整改;评定为不合格的党员内不享受相关待遇,连续三年评议不合格的劝其退党。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全市初步形成了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完整统一的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工作成效。一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全市采取“两推一票”制度推荐入党积极分子38675人、新发展党员9540人,把一大批符合党员标准、得到党组织和群众公认的优秀农村青年吸收到了党组织中来。二是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明显增强,执行政策、致富带富、促进和谐的能力明显提高,全市农村“双强”党员达到80%以上。三是农村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增强。广大农村党员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被有效激发,带头执行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带头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第五篇: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
**镇位于**县西南部,现辖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147个村小组,总人口3.6万人,现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20个,党员687名。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围绕“六个着力”,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价值取向偏离,人生观世界观向不利社会事业发展方向倾斜的不良现状,为我镇顺利实现工业重镇、果业大镇、和谐名镇目标提供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
一、强化学习重视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阵地
近年来,我镇不断创新学习教育方式,紧跟时代步伐,以科学的、先进的主流思想,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一是注重学习教育。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促使基层干部自我认识问题,自我解决问题。按时传达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及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学习中纪委《读本》,把廉政知识、党纪法规纳入了党委中心组和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内容,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各支部的“三会一课”活动计划。为营造当前风清气正的换届工作环境,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上级有关精神,做到人尽皆知。二是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以广播电视、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宣传长栏、为载体,采取干部群众喜闻乐见和便于操作的方式,宣传廉
1政建设内容。各支部均建立了廉政文化宣传栏,在各站所制作警示教育牌,使镇村干部做到时时自律,警钟长鸣。三是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目的,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经常性地组织镇村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增加 “七加一”廉政警示教育,切实筑牢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抓好反腐倡廉源头建设
我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式,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注重从源头治腐败,把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一是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党员廉政教育机制、监督机制、预防和惩戒机制。实行党员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对发现有不良倾向的党员干部实行诫勉谈话制度;镇村两级干部实行双述双评制度,并明确由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常态化。二是落实责任。每年与各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了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每季度对各村各支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评比打分。三是加强监督。不断加强“三资” 管理,村级财务实行村由镇管并延伸至有财务的小组,在村一级实行会计核算电算化;各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行“三问三议”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了村级权力运行监管制度,不断推进村务透明度;拓宽“三务”公开渠道,实行“三务”公开“一话通”制度,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化建设,开通了书记、镇长信箱,每季度对公开的项目和内容由镇主要领导审核把关后
上交县纪委,确保内容真实详尽,随时电话或上网可查阅,加快实现党委政府的工作实现透明化。不断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事务管理制度,建立事前监督预防机制,事中监督整改机制,及时加强监督,督促整改,把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创造力性地筹建了公共资源交易站。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和公共资源交易场所,实行“统一进场、管办分离、规则主导、全程监管”的管理运行机制,公共资源交易已步入规范化轨道,有效地铲除了农村基层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交易站成立两年来,共通过对18宗交易项目的招标,招标总金额530余万元,增收节支额80余万元,仅坎田村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就节约建设资金45万余元。五是净化队伍。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强化执法人员廉政意识培养,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制意识和廉洁意识,确保他们既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又能廉洁自律,不徇私枉法。
三、转变作风建设平台,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近年来,我镇按照省纪委“双创工程”和市纪委“五有一好”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干部管理,着重加强党政班子自身建设,大力整顿干部作风和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机关服务效能得到质的提升。
一是高标准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花大气力实施,运作过程中破解了选址难、资金筹措难、人员配备难问题,将计生办证、计生服务、果茶、农技、民政、土管、林管、医疗保险、劳动保障、综治信访、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服务以及党员服务等涉农站所
全部纳入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形成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体系,并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党政领导轮流值班服务制度,以党员先锋岗为模范,推动工作高效运转;在各村也建好了便民惠民服务站,各自然村建立了便民惠民服务点。
二是率先成立和谐平安联创中心。中心集接访回访、矛盾纠纷调处、举报监督等功能于一体,为本镇的和谐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实行班子成员接访制度,做到谁接访谁负责协调,因工作不到位或态度粗暴恶劣严重影响干群关系的,严肃追究其责任。对来访群众的举报监督立即查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把查办案件工作贯穿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09年以来,共查处各类案件6起,涉及计划生育、经济、干部作风等多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下一步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一是结合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班子开展向群众承诺、评诺、践诺活动。二是继续加大“三资”管理力度。三是加大信访维稳和查办案件力度。四是不断健全各项制度,使每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们将继续努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扬正气抑歪风,再创反腐倡廉新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