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爱心
从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爱的情感
常阴沙幼儿园:陈丽萍
当一个宝宝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有了他的第一次啼哭、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叫妈妈„„,所有的第一次都会让每个家庭每个母亲激动不已。每个家庭都对孩子给予了祖辈、父辈所有的爱,宝宝被爱包围着。正是给了他们太多的爱和关注,所以也就有了他们这代人的一些共性:任性、自私,觉得获得这种爱是一种理所当然。而更多地忽略了在被爱的同时应该怎样去爱别人,怎样去回报那些爱你的人!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关爱、理解他人并在情感上支持他人,是每个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以立足和生存的根本。因此,作为家长,在培养幼儿语言、科学等认知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幼儿的爱心教育,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等积极的社会情感,以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能更好适应社会的人。
幼儿园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很注重为幼儿创设“爱心”行为环境的培养,比如:小朋友早上来园时,我会很热情地说:“涛涛,早上好!”经常与宝宝拉拉手,摸摸他们的头;直称孩子的乳名等;有时带小朋友们一起喂小动物吃食、“三八”节给妈妈送自己制作的贺卡、组织幼儿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孩子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老师与孩子之间情感,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使孩子在幼儿园中感受到融洽和谐的氛围,家的氛围,爱的氛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呢?我的观点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的。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但却日复一日的反复出现,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将爱心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是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进行实施:
一、从幼儿园的生活中随机渗透爱心教肓
《纲要》的生活教育目标中指出,在体现正面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渗透着生活教育的理念,即社会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所以我就在生活中引导他们,启发他们的爱心。
一天饭后活动,小朋友搬着椅子到活动室外面的走廊上活动,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把小椅子拖着走,对于这点我强调了很多次,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意识到要改变教育方法。当时,我并没有马上强调小椅子要用双手搬。而是让小朋友都坐好后,我说:“刚才我听到小椅子在哭了。”让孩子的爱心从细小的事情中体会,把椅子也看作是有生命的,在他熟悉亲切的环境中开始受到爱的启迪。幼儿积极回答我的问题:“椅子遇到不开心的事了!”“椅子摔倒了”“椅子很疼”这些都是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趁热打铁,继续深入。“椅子为什么会痛呢?”
幼儿回答:“小朋友把椅子拖着走,所以痛了。小朋友把椅子当马骑,小朋友不把椅子扶起来。”幼儿的回答很多,在这里教师让幼儿自己去寻找错在哪里,这样更有助于幼儿改正错误。教师启发幼儿的爱心把问题问到点子上:“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它呢?”幼儿回答:“我们要把椅子扶起来。”“不要拖椅子”“要爱护椅子,不然它会哭的”。幼儿踊跃的说出自己的感受。
经过多次诸如此类讨论后,幼儿把自己身边的玩具、书本当作有生命的,用和善的态度对待这些玩具伙伴,和它们做朋友。在平时老师看到孩子把娃娃扔到地上时就说:“哟,你把娃娃摔疼了,快抱起来摸摸它。”在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说:“小声点,别把娃娃吵醒了”教师用这种拟人化的语言和幼儿讲,一是爱心教育的潜移默化中进行。二是幼儿往往很容易接受,效果很好。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关心爱护别人。
二、为幼儿创设充满爱的氛围。
新学期开学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面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会感到害怕,会大哭起来,并且哭喊着要找爸爸、妈妈。作为教师,就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热情着、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用自己的爱心去创造一种快乐和谐氛围。如: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的脸,摸摸他们的头,拉拉他们的小手,耐心的去引导孩子玩一些快乐的游戏。当幼儿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时,老师都要给予耐心地无微不至地关怀和帮助:起床了,帮助他们穿衣、穿鞋、系鞋带;天冷了,及时帮助他们整理好衣裤;有小朋友病了,便到小朋友家去去看望、安慰,表示老师对他的关怀、爱护之情„„。通过这些琐碎而繁杂的细节,让幼儿体验到老师对他们倾注的慈母般的爱,也从老师的言行中受到感染,学会同情、关心别人。
三、为幼儿创设充满爱的环境。
《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平时我们注重创设一些孩子之间的爱心环境,让孩子们从中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如:哪个小朋友要过生日了,我都会组织孩子们先在班级中为他唱生日歌,送上自己动手制作生日礼物。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和小伙伴对他的情,增加友谊。再如我们班上创设了植物角和动物角,幼儿在植物角里种植了葱、蒜、小麦、玉米,以及各种花草。并担负起为这些植物浇水、施肥、捉虫等护理工作。在动物角里饲养乌龟、小蝌蚪、金鱼等小动物,同样也担负起喂食、换水、清理等饲养工作。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热爱动植物,关爱生命的良好情感。
四、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效能
1.通过故事、儿歌、歌曲等形式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学会谦让。教唱《我们都是好朋友》,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羊妈妈病
了》、让幼儿学会去帮助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讲完一个故事,或者学了诗歌、歌曲后,再结合身边的事考考孩子,帮助幼儿分清是非、辨别真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效访故事中的语言说话、做事。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孩子逐步理解这样做会给人带来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
2.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们认为,大人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教师必须扭转孩子的这种思想,让孩子懂得回报。将行为训练与情感强化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教育。“三八”节到了,我们为了对全班幼儿进行“爱妈妈”教育,我们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请全体幼儿的妈妈们到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过节。活动中,先请妈妈们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己的辛苦,体现妈妈对孩子的一片爱心。然后,再让幼儿说说妈妈为了他是怎样的辛苦,最后,在音乐声中幼儿和妈妈奶奶一起唱歌表演节目。每年的重阳节,我们组织幼儿带着自己的礼物送给爷爷、奶奶,从中让幼儿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长辈用血汗换来的,平时要学会体谅父辈的艰辛,要尊敬长辈、考敬长辈。使幼儿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幼儿回家后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妈妈的爱,有的见妈妈下班了,赶紧拿拖鞋、倒水,吃饭时有的能为妈妈、奶奶夹菜,幼儿能主动的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颗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孩子心中的爱,离不开老师、家长的熏陶和教育。家园必须同步持之以恒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设法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这份爱的珍贵,学会关心人,爱他人,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份关爱的情感。
第二篇: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分享行为是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是一种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有助于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可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把这些“小太阳”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精心呵护,舍不得让孩子受到丁点儿的委屈,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只要经济允许,即使价格再高,也会毫不吝啬地买回家,看到孩子吃得高兴,玩得开心,家长比捡了金元宝还要高兴。长此以往,孩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往往变得唯我自尊,不顾别人的感受。从小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群体里,表现为:东西争着吃,玩具抢着玩,我先拿到的,谁也别想拿去;自己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愿与别人分享事物。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幼儿学会分享,显得尤为重要。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的。
一、为幼儿树立合作与分享的榜样,萌发分享意识
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所以,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都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我们要给幼儿做出榜样,教师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配合默契,幼儿会看到,会感受到,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其次,我们有了高兴的事情也会和幼儿一起分享,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如:“小朋友,我今天看到很多架飞机,他们飞得很低,你们看到了没有?”有的孩子说“我看到8架飞机。”另一个孩子说:“我看到上面的五角星了,是军用飞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到处洋溢着快乐的气氛。再次,利用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创造机会,让幼儿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如:幼儿在玩玩具,我对洋洋说:“让我和你一起玩好吗?”洋洋很高兴地同意了。我问他:“喜欢和老师
一起玩吗?”“喜欢。”“如果小朋友要和你一起玩,你会怎么做?”“和他一块玩。”我趁机表扬了洋洋。洋洋在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很高兴地说起和老师一起玩玩具的事情。洋洋在和老师、小朋友玩玩具时,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并和别的幼儿一起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产生了分享的愿望,初步萌发了分享的意识。
二、创造分享的机会,体验分享的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或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幼儿通过参与活动,体验分享的情绪、情感,从而逐渐形成分享的行为。晨间活动、加餐、户外活动等,我想办法为幼儿创设、提供分享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会分享。如:晨间活动时,我为每组幼儿提供一筐不同品种的积木,如果每个孩子分几块,根本搭不出成型的东西来,因此,他们之间必须学会协商、合作,共同享用积木来搭建物体,体验合作与分享带来的愉快情感。
在教育活动中,我以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故事《小铃铛》诗歌《大家一起玩》游戏《二人三足》等。故事《小铃铛》中的小花猫,因为自私,不懂得与别人分享小铃铛,而失去了好朋友,当它遇到危险,好朋友却不计前嫌地帮助它,使它很惭愧,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和朋友快乐地玩在了一起。这个故事很简单,道理很浅显,也是经常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情。针对这个故事,我用重点提问的方式:
1、小花猫戴着心爱的小铃铛高兴吗?
2、当好朋友要戴一下的时候,它是怎么做的?
3、当它失足落水后,好朋友是怎样做的?
4、小花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后是怎样做的?它高兴吗?而后,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花猫,你有了心爱的东西,你会怎么做?最后,组织幼儿表演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进一步体验小花猫学会分
享后的愉快心情,强化幼儿对分享行为的体验。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自我会随着角色产生迁移,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加的活动,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是一条重要途径。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结构游戏、角色游戏等创造性游戏具有群体性,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或同伴的共同生活,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共处、合作中学会分享。如:《娃娃家》游戏中,客人到娃娃家做客,我趁机启发幼儿将家中的水果、点心之类的和客人一起分享;如果有小朋友去,拿玩具给小朋友玩;如果是老年人,不仅要拿点心水果,还要和老人一起聊天,让老人和我们一起快乐等。结构游戏中,我及时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的快乐转化为主动形成的分享行为。
三、组织特殊的分享活动
1、设立“分享日”:幼儿将自己喜爱的图书、玩具、宠物带来与别人分享,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把自己喜欢的动植物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照顾;把爸爸妈妈从外地带回来的特产带到幼儿园,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品尝;将去外地旅游带回来的纪念品和在旅游区拍摄的名胜古迹照片带到幼儿园与大家一起欣赏;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其他人展示等。幼儿在展示和讲述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可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快乐”分享:就是每天为幼儿提供短暂的几分钟专门开展分享活动。幼儿尽可能地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诗歌、谜语、故事、笑话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的分享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
幼儿的分享行为,同时也有助与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创设种植“分享角”:我们在幼儿园开辟出了种植园,教师和幼儿一起种植了棉花、玉米、花生、大豆等,一起播种、施肥、浇水、拔草、捉虫等,到了收获的季节,幼儿很兴奋,个个摩拳擦掌,都想把果实快点收回家,当孩子们从地里拔出沉甸甸的花生果、掰下黄澄澄的玉米、摘下一个个大豆角,捧出白白的棉花时,孩子们的笑声和欢呼声响成了一片,大家奔走相告,互相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接着,我们将收获的花生、玉米和豆角和孩子们一起洗干净,煮熟,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孩子们那种兴奋的心情不言而喻。
与别人分享成功、分享快乐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但在幼儿的生活中也时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另一种情感,即:为同伴分担忧愁。如:乐乐小朋友因为生病没来幼儿园,通过我的讲述,让幼儿体验乐乐小朋友在家一定很难受、很孤独,我们应该帮助他做些什么?幼儿提出:“去他家里和他一起玩,给他带点好吃的,”“给他打个电话”等,最后大家决定选出一个代表给乐乐打电话,“电话”传达了全班小朋友对他的问候,乐乐很高兴,表示身体康复后马上回幼儿园,孩子们听后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为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而感到自豪。
总之,“与人分享”这种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不仅需要我们持续的帮助和指导,也需要同伴之间的互动。我们会在一日活动中将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不断的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让幼儿最终产生自觉的分享行为。
第三篇:帮扶活动:培养孩子爱心和责任
培养孩子爱心和责任,品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帮扶双江留守贫困儿童活动征集自愿参与家庭
各位二(3)班同学的家长:大家好!
去年,刘万霖很荣幸做为优秀学生,被学校推荐为双江小学留守贫困学生吴晓意的帮扶者,并到帮扶对象的家中让刘万霖体验什么叫贫穷。每次万霖在谈到吴晓意家的贫困时就会说:他家连挡风的窗户都没有!电器只有一台很旧的黑白电视机,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通过与吴晓意的接触,让刘万霖有机会了解到,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但还是有许多人生活在缺衣少食的贫困当中,这种现实生活的巨大差距真正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什么叫贫困、什么叫富足!从而引导孩子珍惜我们拥有的富足生活。
现在万霖很懂得节约,买东西会主动比价格,对想要的玩具也不会那么任性。同时每次聊到吴晓意,他就认为自己有一种责任要帮助他。我想,孩子的这种责任,才是他们为了在社会是利于不败之地的真正能力。后来在班主任李溯的帮助下,我们又很荣幸的邀请了袁有清、等同学家庭一起去看望吴晓意,分享培养孩子爱心和责任的机会。为了将这种帮扶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爱心教育,刘万霖希望班上更多的同学和家长一起参与,故倡议并征集二(3)的同学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帮扶吴晓意家的小活动,活动具体建议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参与帮扶活动激发孩子的爱心,接受爱的教育,通过现实的对比感知什么是贫困,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使孩子更成熟和懂道理,这是目前学校课堂教育不易做到的。
二、吴晓意家的情况:
晓意父母原来都在外地打工,晓意和他的妹妹靠七十多岁的多病的奶奶照顾,家庭收入非常有限,后再亲戚的帮助下盖了间两层楼的房子,但因没钱大部分的窗都是空的,家里未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地面连水泥都没有抹,还是泥巴。现晓意父母为了照顾小孩读书,回到的双江,但一直找不到稳定工作。晓意式二年级,他妹妹都幼儿园,有时学费都交不起,确实生活在贫寒之中。
二、报名方式:
家长们可以通过二(3)班主任李溯老师报名,也可以联系我本人的电话(:***郭羿榕),以家庭为单位,自己开车去。
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1、让孩子自己准备一些自己用过的玩具、图书、文具、衣物捐献给吴晓意和他的妹妹,新旧都行,不要求太多太好,表达爱心就可。
2、如果在他家吃饭,我们适当地给予晓意和他妹妹一点学费资助(自愿)。
3、如果报名同学数量够多,晓意妈妈提出可以杀一头她自家养的无任何饲料添加的猪,大家一起买了这头猪,如报名参与者少则可以从她家收购一些无公害的鸡蛋、鸭蛋、土鸡、土鸭、蔬菜等等,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他家买到安全无公害食品,同时也是对他家索做成的慈善帮助。如果大家认为需要,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从晓意家购买一些绿色素菜食品,作为一种持续的帮助形式。
在此我们要再次感谢李溯老师和碧桂园学校对活动的支持,活动本身是以自愿为基础。我们感受到这种体验教育对刘万霖成长的帮助,所以也建议二(3)同学的家长给孩子更全面认识和了解现实和开阔视野的机会,通过这种机会的帮助有需要的人,培养孩子们爱的能力。
刘万霖爸爸:刘觐棠
第四篇: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从古至今,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现在的儿童一定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合作的话,那在未来就无法在社会上发展甚至生存了。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做有益游戏,多看益智图书。孩子喜欢做一些简直而有趣味的游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表达爱心的游戏来吸引孩子;从孩子识字起,就应该多给他们看一看益智图书,让他们开阔视野,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真善美。
第二,多交往,拓展交往空间。孩子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我们要让他们学会多与人交往,从交往中学到东西,孤独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造成自闭症。爱心,是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
第三,父母重视,多教育,善于引导。孩子的第一临护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作为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学习情况。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加表扬,让他们的爱心行动得到鼓舞。
第四,注重言传身教,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大人们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孩子有爱心,大人们就要做出有爱心的行动,有什么会比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呢?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第五篇: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蓬朗幼儿园
邹美珍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提高幼儿的非智力因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良好的合作交往能力、顽强的毅力、正确的竞争意识、以及自我保护、适应环境、自我劳动服务等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许多幼儿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与人合作。而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事情需要幼儿合作完成,教师应抓住这些时机,教育幼儿学会合作。如晨间体锻时,玩弹力球,一个人玩不起来,要两个人才能玩,而玩的时候,两个人又要配合好,一起用力往上抛,球才能够抛向空中,然后两人用力把手里的网张开,只有这样才能把抛向空中的球接住。如果两个人合作不好,抛球时不同时用力,球就抛不起来,当弹力球抛起接住,再抛起、再接住时,幼儿体验到了合作的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和交往能力。这个游戏的过程,就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过程。又如:音乐游戏《找朋友》,就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在这个游戏中,让幼儿随音乐的节奏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很多幼儿都能找到朋友,然后一起做游戏,而就有那么几个幼儿,平时不声不响,不肯与人交流,让他们找朋友的时候,就站在那里,不知去找谁。对这几个幼儿,我就利用早上来园、游戏、以及午饭后的时间,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还让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多带带他们。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事情的成功是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才能完成的。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玩皮球,皮球的玩法多种多样,就拿小班幼儿学拍球来说吧,刚入小班的幼儿,手臂肌肉的发育还不完善,手指,手腕的灵活性还不够,大部分幼儿刚开始时只能拍一、二下,球就滚掉了,玩了几次均告失败后,不少幼儿就放弃不学了。这时,我就玩起了花样拍球,吸引了许多幼儿的目光,有的小朋友还在为我鼓劲、加油、喝彩:“邹老师,加油!”“邹老师,加油!”只听金鑫小朋友在大声地说:“邹老师。你真棒!”我的表演,激发了孩子们学拍球的兴趣,并且我又重申了拍球的动作要领,从而使幼儿的情绪一直处于积极状态,延长了专注活动的时间。事实上,造成幼儿缺乏坚持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在鼓励幼儿大胆实践的同时,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指导。如可以以获得成功的幼儿为榜样,激励有畏难情绪或焦虑情绪的幼儿。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适当增加难度,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如“能拍出其他花样吗?”“能双手交替拍吗?”这种不失时机的帮助与鼓励,有利于促进幼儿产生坚持到底的决心。
正确的竞争意识主要是指具有不甘落后,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我把创编歌词作为竞争的内容,鼓励幼儿参与竞争,正确对待竞争结果。如在音乐活动“我有小手”中,我让幼儿为歌曲创编歌词,以小组为单位,分为四个小组,哪一组编出一首得一分,而且要编得和别人不一样(编得和别人一样不得分)。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编出了好多,如“我有小手我捏捏捏”(捏橡皮泥),“我有小手我弹弹弹”(弹钢琴),“我有小手我折折折”(折纸),“我有小手我洗洗洗”(洗手帕),“我有小手我扫扫扫”(扫地),“我有小脚我踢踢踢”(踢足球),“我有眼睛我看看看”,“我有耳朵我听听听”……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积极投入到创编活动之中,如果有谁编的和其他小朋友重复,同一组的幼儿马上提醒他,帮他一起编。在比赛中,我不断鼓励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以及个别不爱参与的幼儿,建议他们参加到创编活动中,并带头为他们鼓掌、助威,以调动他们参与竞争的积极性。
现在的孩子,因为都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在家的一切事情都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承包了,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特别是小班幼儿。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要求幼儿自己动手吃饭、吃点心,及时表扬那些吃饭吃得又快又干净的幼儿,并且同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如我班的马顺涛和童乐两个孩子,刚开始时,饭粒撒了一地,家长反映说在家每顿饭都要大人喂,从不肯自己吃。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他们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吃饭的,看一看他们的桌上、地上有没有饭粒,为什么?其次,要求他们在家里自己吃饭,不要爸爸、妈妈喂,家园共同配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孩子在园都能独立用餐了,童乐小朋友在家也能自己动手吃饭了,不要爸爸、妈妈喂了,可是马顺涛小朋友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还是要大人喂。这时我就把马顺涛的家长请到幼儿园,当着孩子的面,要家长答应在家让孩子自己用餐,大人不要喂,并让其他孩子说说“你在家是怎么样吃饭的?”经过反复教育帮助后,现在马顺涛再也不要大人喂饭了,知道了在幼儿园和在家里要一个样。还有在课间游戏时,教幼儿叠手帕,要求叠四折,用完再叠好放在衣兜里并保持干净。劳动游戏时,教孩子叠被子、整理玩具、图书、洗手和根据天气冷暖穿脱衣服等。
通过实践,我发现: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更加协调、灵活,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但幼儿的发展还明显地存在着不均衡性,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要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促使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