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幼儿学习困难的调研报告-双峰中心小学王东芳
关于农村幼儿学习困难的调研报告
王东芳双峰中心小学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今年教育部又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幼儿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因此,农村幼儿学习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作为一名刚刚进入农村幼儿园工作的我来说,却在工作中发现了农村幼儿学习困难这一现状。
一.农村幼儿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一)农村幼儿认知面较城市幼儿狭隘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个领域 来开展。在开展以上领域活动时,农村幼儿认知的缺乏对教师组织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影响了幼儿自身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度。如:在开展小班语言活动《我的幼儿园》时,需要幼儿介绍自己的幼儿园,而我班幼儿大部分对幼儿园没有清晰的概念,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有和小学孩子一样的学校,他们不能将幼儿园与小学进行区分。
(二)幼儿不能根据自身学习的特点进行学习
幼儿的学习具有个体差异性,直观行动性,对环境的依赖性,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且幼儿的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而在我们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目前还没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来开展,因而导致了幼儿学习的困难。
(三)幼儿在教学活动后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辅导
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仅靠教师开展的短短十几分钟至二十多分 的活动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幼儿的记忆存在记得少,忘得快,且记忆不精确的特点,而农村幼儿在活动后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辅导,也是导致农村幼儿学习困难的一大原因所在。
二.农村幼儿学习困难影响因素
(一)园舍条件不够完善
就本园而言,幼儿园园舍全部为村办小学教室,与小学生共用厕所,没有寝室,没有食堂,桌椅多数是小学生桌椅,饮水、洗手设施没有或简陋,没有做到幼儿一人一杯一巾,图书、玩教具陈旧且数量不足,与小学共用操场,没有独立的活动场地及娱乐器材,如:滑滑梯,摇摇车等。这也就导致了农村幼儿不能讲幼儿园与小学进行区分。
(二)教师因素
本园教师大部分是招聘的临时教师,没有编制。她们大多数没有受过职前专业培训,在职培训机会也很少,所以许多教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幼儿教育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也相对不足,将幼儿园看成是帮助家长看护小孩的集中场所,更不会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去开展教学活动。
(三)家庭因素
1.留守儿童多
据我的了解,本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有的没接受过教育,导致了幼儿课后辅导的缺失。
2.“小学化”观念强
在通过跟部分家长的交谈,我发现这些家长以孩子会算数,识字为傲,至于适合幼儿园孩子学习的五大领域的知识,他们则表现的很不屑,认为幼儿园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就更不会在课后去辅导孩子。他们存在严重的“小学化”观念。
三.解决农村幼儿学习困难的策略
(一)改善幼儿园环境
将幼儿园与小学彻底区分开,制定适合幼儿的作息制度,提供 充足的幼儿活动空间。
(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对幼儿教师加强培训,要求教师认真研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去组织教学活动。
(三)教师应给留守幼儿多一点爱
对于留守儿童,教师应承担起教育活动后的辅导工作,让孩子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知识。
(四)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转变广大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加大宣传的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看护者宣传学前教育的科学内涵,帮助农村家长养成正确的教养方式,逐步转变家长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一味强调学写字、做数学题的观念,抵制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第二篇:农村中心小学学情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中心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梅江河畔,学校占地xx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xx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xx人,附属学前班有学生xx余人,教职工xx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教师xx人。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的农村中心小学,并于xx年通过了县局的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现正朝着素质教育示范校目标而努力。
二、办学成效:
我校从科学发展出发,确立了“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成长”的新型办学理念,形成了德、智、体、美、劳多管齐下的特色办学格局,站在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高度,促进师生主动、全面、充分的发展。全校师生秉着“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新”的办学宗旨,谨记“严谨务实、勤学守纪”的校训,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奉献为荣”的教风精神,培养“勤奋学习、善于钻研、争先恐后、奋发进取”的学习氛围,我们倡导“润育潜质、培养习惯、发展个性、奠基未来”的管理理念,重在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我校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完美结合,相辅相成,凸现实效,为打造品牌学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需解决的困难:
1、我校缺乏专职的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教师。
2、学校现已建成了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但资料、器材较少且设备简陋,急需增设设备,让师生更好地享受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成果。
3、信息化时代已到来,但我校尚无学生计算机房,无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我校现仍有D类危房451平方米;厕所在校外不利于管理;围墙也出现了部分倾斜,多处高度不够;校园内无沟渠,排水不畅,下大雨极易形成内涝;教室尚未通水、通电。要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资金缺口较大。
5、由于地理、地质原因,我校水质含钙严重超标,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
6、教师宿舍、教学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资金及当时条件制约,门窗均为木质建造,由于风雨侵蚀,木质窗户已无法维修,需改装铝合金门窗。
第三篇:关于颍东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颍东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情况的
调研报告
人行阜阳中心支行:
为进一步深化颍东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全面提升信用社经营管理和服务“三农”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根据银监会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制要求,2010年3月,我区联社正式向颍东区委、区政府上报了《关于组建颍东区农村商业银行的请示》,2010年6月29日,颍东区政府下发了《阜阳市颍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筹建阜阳颍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颍东政秘[2010]37号)、《关于成立阜阳颍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颍东政办秘[2010]39号)两个文件,正式拉开了筹建颍东农村商业银行的帷幕。
一、改革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颍东区联社在监管部门和上级行社的监管、指导下,在颍东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各项业务快速发展。2010年9月末,各项数据均已达到组建农商行的条件。
(一)九月末基本经营情况
2010年9月末,我辖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成18.03亿元,较上年净增3.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成13.30亿元,较上年净增2.94亿元,存贷比例73.75%。其中不良贷款余额6000万元,不良率4.51%;股本金余额6794.28万元,其中自人股6182.20 万元,占比91%,企业法人股612.08万元,占比9%;呆账准备金余额4819万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64.61%;资本净额8243万元,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达6.91%。
(二)组建农商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进展情况
1.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臵力度,实现不良贷款“双降”。截止9月末,全辖不良贷款余额6000万元(五级分类口径),较上年下降14256万元(自身清收2062万元、核销2894万元、政府收购9300万元)。其中次级类下降711万元,可疑类贷款下降9549万元,损失类贷款下降3996万元。不良贷款率4.51%,较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采取措施如下:
一是实行联社领导班子包“大户”、部门经理包“中户”、信用社主任包“一般户”的办法,层层落实清收责任,人人分配清收任务,全体动员,大打一场清收不良贷款攻艰战;二是以清收职工自用、担保贷款为突破口,从联社高管人员、中层干部做起,采取停职、停薪、待岗、扣发工资、解除劳动合同、追究法律责任等强硬措施,营造不良贷款清收氛围,推动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有效开展;三是严格奖惩考核,加重责任追究。对不良贷款责任人员实行待岗或解除待岗管理,督促责任人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四是把清收工作与风险排查和核对“三名”贷款相结合,集中优势力量,突击清收。联社已于8月中旬集中人员,成立两个风险排查小组,进驻信用社,采取边核对、边排查、边清收的办法,突出重点、各个击破。五是采取集中诉讼,利用法律手段保全资产,同时加大对已起诉贷款的执行力度,提高结案率;六是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主动请示汇报、联系,清理、清收党 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
2.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降低不良贷款占比。2010年6月,经颍东区国税局审核批准,我区联社一次性核销呆账贷款2000万元;9月份核销呆账贷款610万元,(3月份,核销2008年税务局审批结余指标284万元),大大降低了不良贷款占比结构。
3.积极组织资金,开展全员营销优质贷款工作。
今年以来,市场营销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摒弃等客上门思想,深入市场,培养优质客户,挖掘客户群体,积极营销优质贷款。1-9月净投放各类贷款2.94亿元,有效稀释了不良贷款占比。
4.增资扩股,调整股权结构。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募股预约登记,意向募股0.81亿元,使股本余额达1.5亿元。计划通过对老股金清理,新增股金到位后,股本金全部为投资股。其中自然人投资股0.70亿元左右,占比46.7%。其中职工自然人股0.1亿元左右,占比6.7%;法人投资股为0.8亿元左右,占比53.3%。意向募股工作预计在2010年10月底结束,若增资扩股0.81亿元,资本充足率可达13.5%左右,整体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5.努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一是充分利用政府扶持政策,消化历史亏损挂账,本消化历年亏损挂账1765万元;二是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臵、核销和收购力度,减少贷款损失;三是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全年计提拨备2400万元;四是努力增收节支,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以上有效措施,促使九月末贷款损失充足率达164.61%,较上年增加12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6.91%,较上年增加7.87个百分点。
6.认真清理资产,加快“四证”办理。从2010年3月份起,联社抽调专人积极协调国土、房管、建委、安全、消防等相关部门,为辖内营业网点办理土地证、房产证、消防证、安全合格证。至2010年7月末,所有营业网点已办妥消防证和安全合格证,土管部门已配合联社对所辖营业网点的使用土地及房产全部丈量结束,已办理土地使用证6个营业网点,预计10月末所有营业网点的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全部办理结束。
7.争取扶持政策,消化信用社历史包袱。
2010年,我区联社积极同区政府、财政局、税务局沟通协调,争取政府各项扶持政策。上半年,颍东区财政部门全额返还了联社2009年第四季度缴纳的营业税78万元;2010年上半年缴纳的营业税51万元;预缴的下半年营业税116万元;以前拖欠的粮补打卡工本费15万元;办理“四证”费用10万元,合计270万元,全部用于冲减历年亏损。6月末,我区联社历史包袱全部消化完毕。
(三)政府扶持政策落实情况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搭建农商行筹建平台。
颍东区委、区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深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分管副区长亲自组织相关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几次到联社开展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调研工作,区委书记、区长多次主持召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金融协调会,及时成立了“阜阳颍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小组”,搭建了农商行筹建工作平台。同时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就落实政府扶持政策、清收党政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拖欠贷款、收购信用社不良资产、办理“四证”、返还各项税费等,做了全面细致的工作布臵和安排。区委、区政 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加快了我区联社筹建农商行的工作进度。
2.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收购信用社不良资产。
为加快信用社不良资产处臵进度,有效降低不良贷款占比。2010年4月22日,区政府成立了“阜阳市东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经双方协调,资产管理公司与联社正式签订了不良资产收购协议,并于2010年5月5日、6月28日、6月29日、6月30日、9月25日五次出资9796万元,成功收购我区联社不良贷款9300万元、历年亏损挂账496万元,使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比迅速降到5%以内。至此,组建农商行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申报条件要求。
3.内外施压,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
2010年4月2日,由区纪委牵头召开了“清收颍东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专题动员大会,同时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两位副区长为副组长,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清欠工作专题会议,积极动员,制定方案,强化措施,并调动公、检、法部门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清收不良贷款的热潮,为信用的清收工作起到良好的助推效应。五个多月,共清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拖欠信用社贷款286万元。
4.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办理“四证”。
半年来,区委、区政府多次督促协调市、区国土、房管、建委、安全、消防等相关部门,为联社营业机构办理土地证、房产证、消防证、安全合格证,加快了“四证”办理进度。并对联社办证缴纳的各种税、费,采取“先征后返”的方式全额返还,用 于冲减信用社历年亏损,消化信用社历史包袱。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安徽省政府(皖发[2008]21号)、阜阳市政府(阜政办[2005]46号)对信用社的优惠扶持政策,全额返还了信用社2009年第4季度、2010年上半年缴纳的营业税、预缴的下半年营业税、粮补打卡工本费、办证罚款等270万元,拨补专项资金496万元,用于弥补信用社历年亏损挂账。同时督促财政、税务、工商、房产、国土等职能部门,为农村信用社清收、处臵和核销不良资产提供便利。
二、组建商行存在问题和难点分析
(一)建立日臻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任重道远。2007年实行联社统一法人时,我区联社按规定程序建立了以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即“三会一层”为主体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但是没能真正形成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三会”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基本流于形式。例如:外部理事、监事对信用社业务经营和发展状况了解较少,对信用社经营和发展关心程度不够,外部理事没有能力行使对信用社重大事项决策权;监事会无法对理事会、经营管理层的履职情况、经营决策行为、财务活动、内控制度等内容实施有效监督,不能建立起对理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成员的外部监督管理机制。
(二)经营机制转换和全面风险管控能力与现代金融企业仍有很大差距。近年来,我区联社结合自身内控管理实际,重点围绕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修订和完善了各项内控制度,但由于近几年信 用社管理机构变化频繁,体制转换不彻底,人员变动大且素质偏低,内控制度执行力相对较弱,没有形成全面、审慎、及时、有效、独立的内部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很难对业务拓展、会计核算、费用控制、信贷管理、安全保卫、人事管理等方面实施有效监控。
(三)农村信用社尚未建立真正的资本金机补充机制。资本补充渠道单一,筹资能力不强,资本充足率无可持续提高的根本保证,整体抗风险能力不强。
(四)地方政府优惠政策落实难度大,缺乏长期有效的政策保证。由于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加之政府职能部门对信用社改革不理解,又缺乏长期性的政策保证,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不能及时到位,不能从根本上对信用社给予扶持。
三、相关建议
(一)建议以省为单位统一翻牌成立商业银行,减少改革给信用社带来时间、人力、财力的浪费,及时打造整体企业文化,更好地发挥农商行品牌效应。
(二)建议人民银行对信用社不良资产实行再收购、再臵换或录离,落实票据兑付后续的优惠配套政策,加快信用社体制改革,减少改革成本。
(三)信用社交由地方政府管理,会重新走向“政企不分”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局面。建议人总行能给信用社的一个确切的定位,成立全国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和自律组织,有利于信用社统一标识和结算,更有利于信用社横向联合、跨区域交流和长远发展。
第四篇:关于如何解决解决农村住房困难和危房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解决解决农村住房困难和危房问题的调研报告
近几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我镇危房改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地域发展条件差,农户经济仍然相对滞后。使得我镇目前仍然存在有不少住房困难户和危房户。为了进一步掌握我镇农村危房情况,最近,我同有关人员深入到全镇各村,就危房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
一、基本现状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镇住房困难户和危房户的情况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分布范围广。
从调查的情况看,住房困难问题和危旧房问题在大多数村都还仍然存在。(二)工作压力大。
这些住房困难户和危旧房问题大都比较严重。而且在这些农户中,能够自筹资金进行新建住房或者修缮的并不多。(三)自建能力弱。
从调查的情况看,这些农户家庭经济普遍困难,都属于农村的弱势群体。大致有这样四种类型:大病致贫型、身残力缺型、债务积压型、鳏寡孤独型。(四)改造时间紧。
从调查的情况看,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住房困难户对新建住房的要求比较迫切。而有部分危房户的住房则顶多能再坚持1-3年。如果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有的房屋还要缩短使用寿命,要是得不到及时的维修或重建,很可能造成倒塌。将严重威胁极贫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加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二、建议及对策
解决住房困难和危房问题,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镇党委政府执政为民具体体现。对此,应切实采取措施,把农村住房困难户和危房户的问题彻底解决到位,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解决农村住房困难和危房问题,必须科学规划,周密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根据住房困难户和危房户的现状,解决住房困难和危房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分期分批的原则。对部分严重危房户和住房特别困难的农户要纳入首批计划,优先给予享受安置政策。对短期内无倒塌危险的危旧房农户,要做好思想工作,延期进行改造。二是以镇为主的原则。明确各镇镇政府是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的主体责任者,增强超前意识,摸清底数,明确哪些该修,哪些不该修,制定好工作计划,确保真正困难无助的群众得到帮助。三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要确定好翻建和维修标准,切实保证该维修的不翻建,该小修的不大修。尤其是对重建户,要严格把握修建标准,确保每个极贫户都能及时住上放心房。(二)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必须广辟渠道,多元筹资,保证财力投入到位。
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是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的关键。由于县镇两级的财政实力较弱,要把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彻底解决到位,必须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坚持多条腿走路的办法,广泛筹措资金。一是县镇两级补一块。县镇两级财政要根据财力情况,列出预算计划,挤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二是农民自筹一块。极贫户通过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自己拆借一部分资金。(三)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必须肯于让利,积极扶持,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
具体就是要做到“免、补、帮、送”。免,就是对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涉及到的土地使用、房屋翻建、手续审批、证照办理等各种规费,一律免收。补,就是根据极贫户房屋破损程度和家庭状况的不同,确定相应的补助标准,把危房改造补助金补到位。帮,就是以村为单位,通过一事一议等形式,动员广大村民,组织义务帮工队,解决极贫户维修改造房屋的劳动力问题。送,就是对一些鳏寡孤独极贫户,要适当放宽政策,送他们去敬老院集中供养。(四)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必须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加强组织领导。
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既是一项为民谋利的好事,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五)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必须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是一个动态的问题,解决一批,又会出现一批,要想彻底消除,必须从治本入手,强化监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极贫户脱贫致富的步伐。一要强化已改造房屋的后续管理。从调查的情况看,有些极贫户因外出打工等原因,举家搬迁,对已经修建完毕的房屋进行变卖或出租,导致政府修建他赚钱问题的出现。因此,在解决今后的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中,要打破无论国家投资还是集体投资全归极贫户所有的现状,对极贫户危房改造的资金、物资,镇村两级要分别设置帐目,与极贫户签定协议,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不许变卖、抵押,更不允许用房屋还债。如出现上述情况,镇村两级有权收回房屋,用作扶持资金使用,而且对这类极贫户今后将不予扶助。二要强化现有危房治理。镇镇政府和各村委会,对农村贫困户的无房特危房问题,要经常抓,抓经常。要明确专人负责,对本地的贫困户房屋,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发现处于危房边缘的房屋,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解决,避免积少成多。三要强化极贫户的造血功能。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仅靠各级政府的扶持远远不够,根本上还是要引导极贫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积极寻找致富项目,拓宽致富门路,增强造血功能。如对那些家中有劳力的极贫户,要鼓励其外出打工赚钱,并要帮助搞好家中的生产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对身体有病不能干体力活的极贫户,要引导他们发展养殖项目,多渠道增加收入。第五篇:农村中心小学群众路线教育大讨论活动调研报告
**中心小学
“**教育怎么办”大讨论活动调研报告
**中心小学***
**中心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活动办关于《**教育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的要求,制定了《**中心小学“**教育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7月10日,在县教育局督导组人员的主持下开展了由区域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及师德师风监督员参加的民主测评及“三堂会诊”活动,活动开展后学校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现将我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中心小学辖7个教学点,包括五所1-4年级学校、一所幼儿园和实验部(五、六年级)。服务于5个行政村,服务人口1.8万余人。2009年通过布局调整,整合优秀资源,在原来**中学的基础上改制组建实行寄宿制的五、六年级实验部,招收所辖区域内五、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实验部的整体成绩得到了部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中心小学能严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办学行为规范,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科学、落实到位。领导班子团结、和谐、能以身作则。教师关系融洽,能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对学生管理严格,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1、学生流失严重。尤其是2013年升入实验部学生流失达37%,特别是**一村小学达40%选择去***农场,***小学32%学生选择去
武邑、冀县,***小学达40%、**学校高达50%学生选择去县城学校
或私立学校就读。使我中心小学出现了1-3年级学生能够保证生源,而到了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学生大幅减少的尴尬局面。通过这
次走访调研,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紧邻***农场(2公里)、县城(6公里),择校现象普遍,大部分家长存在跟风择校的情况。(2)高年级部校舍破旧,多为1990年建成的水泥瓦房,门窗
破旧,大部分校舍存在漏雨现象,学生宿舍也不符合基本要求,住宿
条件较差。(3)专用教室和音、体、美专业教师的配备远远不能满足
正常的教学需求,对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学生、家长意见十分
大。我中心小学所辖6个小学教学点,只有实验部建有微机室,且为
2002年装备的微机。目前,已有80%以上不能进行正常的教学和使
用,其他专用教室基本没有或不能使用;音体美课程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除实验部外,其他学校形同虚设;汉字书写教室各学校虽已建立,但离标准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2、学前教育发展滞后。**中心小学所辖**中心幼儿园招收**一、二、三村适龄幼儿,三个村共计人口5500余人,但适龄幼儿入园率
不足30%。其他各小学学前班入学率也不尽乐观。究其原因:(1)
学前教师缺乏专业幼儿教师,多为转岗教师,而转岗教师年龄又偏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学前教育教学工作,难以达到家长的普遍认
可;(2)民办幼儿园大量存在。尤其是**村有五所民办园。除此之外,***农场也有2-3所民办园在我辖区内进行招生。由于条件所限,我中心小学的学前教育与民办园在硬件设施及师资配备上确实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造成我中心小学学前教育招生难的一个大问题。
3、老师的业务水平还不平衡,不能及时改变教学观念,跟不上
新课改的步伐。主要表现在:老教师偏多,教学思想转变慢;青年教
师经验不够丰富、自主学习意识不高;现代教学设备匮乏,教师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对当前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学习不够,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
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
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
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
师辅导不到位等等;校本教研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没有实效性,教研
与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公开课与常态课两样上,差距较大,老师静下
心进行教研的心态不够成熟,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魅力课堂”教学
模式还有待探索。
三、意见与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它是一
个人成长的基石,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助推剂。教育要发展,就必须
牢固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以此来统领教育工作,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我县教育改革步伐迈进的今天,不可避
免的存在着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要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工作,积极建立健全并组织实施农村学校舍修缮长效机制。在学校项目建设上强调标准意识,从每所教室、专用教室(如: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各学科仪器实验室等)建设上都要强调标准意识,每一项目既做就做成标准化的精品建筑,避免因不达标而一次次反复施工、装修,浪费人力物力,从而去推动标准化学校建设。
2、关注教育公平。目前,城乡教育的硬件差别特别突出,因此农村学生尤其是距离县城较近的农村学校学生出现了普遍的、严重的择校现象。我认为,为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发展,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切实减轻家长的负担,使孩子就近入学,打消择校念头。另外,城区学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因此应继续加强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城乡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教研、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沟通学习,让学习活动和交流活动常规化、经常化,真正的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
3、学前教育要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加大对公办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公办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缩小与民办幼儿园的区别。此外,教育局应联合执法部门加大对各学区辖区内民办园的督查和整改力度,规范各种办园行为坚持和提高办园准入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民办园记注册年检制度。未经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学前
教育招生;强化幼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幼师素质。提高幼师的待遇,增加幼儿教师编制人数。或对学前教育教师进行系统的全方面的业务培训;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的环境场所。大力深化园内改革,全面提升办园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保障幼儿的伙食标准和饮食卫生。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幼儿的入园率。
4、扎实推进校本教研,推动学校教研工作向更细更深的方向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各种小课题的实践探索和相应的课题研究工作,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的应用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普遍,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了解时代的发展动向,因此,对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应该充分重视,不能老停留在原地,应时刻准备更换新鲜血液。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们相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秉承“厚德、自强、创新、争先”的新时期**教育精神。我县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朝着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