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

时间:2019-05-12 17: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笔记——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笔记——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

第一篇:读书笔记——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

读书笔记——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 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达到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

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助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累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如。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间。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场的反应调整教育计划,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深人、满足的体验。

三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教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自己的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间,教师才可以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结论,幼儿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寻找结论,自己发现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满、充实的,并在与原有经验的汇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

第二篇:幼儿读书笔记

幼儿读书笔记

幼儿读书笔记1

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爸爸带回家一本书给我看,也是这本书让我确定了我人生的方向,那就是《幼儿教育》,很感谢爸爸,也很感谢这本书。

至今想想有很多朦胧的感悟,可惜一时无法拙笔尽情的表达出来。读过此书,激发我去思考,体验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形成个性化的教育。仔细品位此书,里面有许多的文章都和我们息息相关,所描写的老师工作态度似曾相识,我们平时也是这么工作的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喜欢我的职业,并且在了解和观察孩子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极大的幸福。本书记载了许多充满感性色彩的幼儿教师的心得,给我印象较深的一篇文章记录了一个普通幼儿教师在与孩子、家长交流中的喜怒哀乐,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书中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师良好的反思和学习精神,让我觉得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是一种意志的磨练,更是一种享受。

教育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生活,是教师和孩子的生活。在书中看到了老师的困惑和苦恼,看到了老师和孩子间的互动和磨合,也看到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对幼儿教师而言,人人都在实践,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在反思,这本书让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教师的反思精神,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意味着对自己有一种审视和批判的精神。因此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多学习、多看书、多反思、多动笔。反思是个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改进方法的过程。

面对孩子幼小的心灵、秩嫩的思想、脆弱的情感,老师需要细腻再细腻,抛弃旧的教育观念,应该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成长过程。

我们很少探究孩子那小而敏感的脑袋里究竟有什么奇妙又丰富的想法?如何引导他们想的更深?一天的工作结束了教师反思过今天的活动了吗?孩子和自己都收获了什么?享受到了什么?翻开一日的记录表,写的更多的可能是有关孩子的情况,以及一日教学活动计划,很少写到自己一天的心情,其实,教师应该记下自己的情绪体验,孩子的激情需要老师来点燃,老师应该要用心灵去享受工作。

日复一日坚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是需要有伟大灵魂的,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孩子,给予孩子细腻而恰当的关爱,更要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面对孩子。哲学家詹姆士曾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要求的就是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为了更加了解幼儿,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读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我会好好爱我的孩子们,好好爱我的幼教事业。

幼儿读书笔记2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一个人,只有在读书中才能体验生命的滋味。在读书中身体自然得到运动,大脑自然得到运转,心灵自然被酬劳。”

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实践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师独立特色的教学活动,窦老师强调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活动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听课之时,所获得的那些老师们表扬、鼓励的技巧,调动情绪的方法。回来以后便照葫芦画瓢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现在想起来在课堂我们反而失去了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为自己语文课堂缺乏生动、灵性、激情、思想……而苦恼、烦忧、惭愧、自责。或许这就是我不断买书读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读书”才能让自己长“高”啊!人,读书与不读书肯定是不同的。身为教师,读书与不读书,就更不一样了,这可以在你的学生那里得到验证,就让我们在这读书的季节里,来开始我们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美丽、优雅。教师的一生或许就是一个不断翻阅书籍,行走于学生中间以及文字之间的生命过程吧!

幼儿读书笔记3

首次翻开《致教师》这本书,就觉得这本书不仅很适合我,也适合其他的教育工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朱永新教授于20xx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xx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200余万师生,正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看完这本书给我留下了许多感想和启发,其中看了“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这篇让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词就是“自由”和“勇敢”,这两个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很赞同书中的观点“真正的勇敢必然与智慧联系在一起”,是啊,没有智慧的勇敢那就是鲁莽,是冲动。这样的“勇敢”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只有将勇敢与智慧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做到有勇有谋。

那么智慧如何来?我觉得这就需要教师来扮演重要的角色,“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人只有通过书本,通过学习,通过教育才能使自己更加智慧。对教师来说,“教书育人”是职责,但是如果能将这职责渐渐地成为兴趣,享受这过程,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又何尝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看到“因为魅力所以美丽——如何寻找教师生活的美丽”这篇,也让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与思考。在喧嚣、功利的时代,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一种职业生活方式,选择了一种对幸福的阐释,选择了一种生命的意义,选择了一种与世界交往的方式,选择了一种“关心自我”的可能。我选择这种职业,是因为我热爱这个职业,教育是一种关怀,需要舍弃教师私我,抛却功利的羁绊,从各种评价我们的具有各种局限的标准中解放出来,寻找到那个迷失的真正自我,获得自由,以无我的慈悲之心接近孩子。

作为教师的我平时要面对几十个孩子,他们的性格各有差异,发展水平各有高低,能够关注每一个孩子,并爱护每个孩子,是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我觉得关注每个幼儿,就是要做到关注你觉得发展水平最低的幼儿,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别之处,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力。当孩子们获得被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鼓励的效应,更加努力,长此以往不仅师生间的距离近了,孩子对自己也会充满自信。

当书本读到尾声的时候,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跟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孩子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很赞同书中所说的“面对孩子,面对世界,教师需要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理想其实是青春的表征。有理想的人永远不会老去。”是啊,一个人只有有了理想,生活才会有动力,有激情,这样的生活才更有意思。

幼儿读书笔记4

1、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成人要带着一种敬畏和理解这个孩子的态度去感受他、帮助他。同时,还要看这个孩子的状态是不是已经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帮助的范围,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帮助,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他状态背后我们看不到的那部分东西。

2、幸福对于有的人来说就是,他能撅着屁股在沙坑里玩一上午;能滚着一个破旧的轮胎在院子里撒欢似的跑上几圈;能七扭八扭地缝一个布包包;能将豆沙酱包在面团里放进烤箱;能拿个大瓢给菜地浇水,给羊洗澡……

3、一眼看上去,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过孩子生活中的活动,我们会认识到,每个孩子状态背后都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帮助到一个孩子成长,了解孩子状态背后的一些缘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4、我们要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真实地学会一件事情,就像他们真实地学会等待一样,孩子们才会真实地活在当下。

5、在我和孩子合作的过程中,会看到很多人,包括家长、老师在内的大多数人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有太多的不确定,也许是有关教育孩子的理论太多,让我们大家不确定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也不确定孩子的成长中需要什么载体让孩子获得或是完成幼儿园时期的这段学习经历。

幼儿读书笔记5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读书笔记

去书店走走,翻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学前教育书籍,虽然有很多优秀的书籍,可是很难有心动的感觉,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看见了这本书,本想着这就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是某个孩子的母亲写的与孩子在一齐的成长事例。可是翻开后,看到里面的插画和那些简洁明了的对话、提议,我深深的被吸引了。看到插画上正反两面的比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的家庭以及幼儿园教师多多少少都会有相应的不恰当的语言。也许那些语言在平日里我们感觉很正常,可是在比较之下,我就能真正的感受到赞赏性或是接纳性、共情性语言的力量。即便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更愿意听到这样的语言。当然书中所说的不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

读了这本书,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当我每一天读了一点点后,我会充满期待,期望第二天的到来,我觉得我找到了恰当的和幼儿交流或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想要尽快的用这些珍贵的方法和孩子们欢乐、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园的完美时光。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见一些问题。书上看似简单的对话,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发生的情境不一样,书中的语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认为这些简单的语言很好“说”,可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真的很难,正如书中提到的,我们生活中很多说话的方式已经成为定性,想要改变很难,教师或是家人需要练习。其次,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生活仅有一次,时间只去不回,孩子们完美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孩子们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他们,去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去发现他们的开心或是难过的瞬间。我们是师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琐事很多,有时我们难免会不耐烦。可是你的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你的孩子留下小小的“伤痛”。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能够和孩子们说一说,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难过,但请你不要以此为借口推开他们。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对于本书的领悟还不是很透彻。可是其中关于“学会赞赏孩子”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骄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赞赏的力量。

禾禾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幼儿,又是男孩子,相对别的幼儿而言,他各个方面本事的发展都比较慢,加上他之前没有上过托班(托班下学期转来,可是由于经常生病,很少入园),对于幼儿园的生活适应性不是很强,不大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每一次吃饭都要教师喂,即便教师喂,他也不大吃,有时候吃几口就吐了。他的脾气很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饭不会吃,无论教师怎样喂都不吃。由于他刚生下来就做过心脏病手术,教师也总是给予他异常的照顾。这学期开学后,他各方面本事的发展都稍稍提高,可是吃饭仍需要教师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教师表扬了他,他很开心。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很愿意吃饭,虽然有是仍需要教师喂,可是速度快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每一天喂他吃饭的时候都会“悄悄地”表扬他。有一天我看见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饭,我立刻走到他的身边称赞他,“我们禾禾吃饭越来越好了,都用勺子自我吃了是不是?”他笑着点了几下头,我伸出大拇指给了他一个“大拇哥”。我发现他不仅仅吃饭主动了,在别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看到教师主动笑眯眯的叫教师好,园里的教师都称赞我们班的“小不点”长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点提高我都很开心,我意识到了“称赞”的力量。可是称赞并不只是用“你真棒!”、“很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词语来评价幼儿的言行的。孩子们对于这样的词语并不受用,他们很可能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刚入园的时候,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我不明白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去称赞他们,在区角游戏的时候,我看见幼儿搭出好看的房子,我总会对他们说,“__搭的真好!”起初孩子们还很开心。可是两三次后,孩子们就对我的称赞不给予回应了,有时只是没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让我觉得很“尴尬”。对于孩子们这样的回应,我开始反思,是他们不在乎教师的称赞,还是对教师的称赞“麻木”了?在和孩子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教师的称赞、表扬还是很在意,只是教师不恰当的“称赞”会让孩子产生怀疑,比如在搭积木的时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扬孩子们搭得好,而没有指出好在哪里,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称赞,会产生怀疑“教师是在夸我吗?我搭的真好吗?没有具体指向性的称赞会让他们“疲惫”。所以,我会练习如何有指向性的称赞孩子,我会在平时的活动中静静的观察他们的表现,然后去想一想该如何去称赞她,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对幼儿进行称赞。

赞赏是完美的,是孩子们喜爱的,并且进取想要得到的,可是我也纠结过,徘徊过:称赞是又次数限制的么?要有怎样的度呢?

有一次,我们一个孩子的奶奶来对我说;“教师,今日午时你能给我们家淇淇发一个小贴画吗?我们家淇淇已经念了好几天了。”淇淇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她。她经常得到教师的称赞或是小贴画,可是在经历了一件事情以后,我开始研究要不要高频率的称赞她。一天早晨来的时候,孩子们在玩滑滑梯,淇淇在滑梯上跑着,和小朋友撞在了一齐,摔倒在滑梯上,我看了看没有出现破了青了的情景,看着淇淇有点怕怕的眼神,我只说了句,“慢点哦”。中午吃饭前小朋友去洗完手,地下湿湿的,我提醒小朋友要慢慢走回教室,她跑了回去,我只是请她回来重走一遍,她便“哭”了。对于这样的情景我想了想,是不是平时在幼儿园教师全是正面的称赞,她不能理解教师指出的不恰当的地方,是不是要进行挫折教育呢?于是在称赞幼儿的时候,我“故意”忽视了她。每当看到她渴望得到教师称赞的眼神的时候,我的心理也十分的纠结,她的确做的很好,我要继续忽视她么吗?在一次次的纠结中,我发现自我错了。正如大人们愿意得到别人的称赞一样,我们渴望别人称赞我们新买的裙子漂亮、新剪的头发好看一样,孩子们也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尤其是教师。每一个孩子都应当被称赞,他们每一点提高、每一

点好都期望教师看见,而教师的称赞正是教师对他们的“反馈”。对于淇淇的这种情景是我做的不够好,由于淇淇是一个乖巧的女孩,所以平时她有一点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都会假装没看见,正是教师这样的行为才让淇淇“哭”了。所以,对于幼儿不恰当的行为也应当及时给与回馈,不能应为她是乖乖女,就“放纵“她,这样对于别的幼儿不公平,对于她也不公平。教师的称赞或是指出幼儿不恰当的地方,都只是针对幼儿当下的行为,而不是针对幼儿本身。

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提高后,我开始了了一个计划:每一天一称赞。一个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称赞或许能让孩子兴奋一天或是好一阵子,我们不应当吝啬我们的称赞,孩子们每一天用他们甜美的微笑来温暖我的心灵,我也应当用我的眼睛去发现他们的美,用我的嘴巴去称赞他们,为他们的每一天都带来一丝甜蜜。每一天对每一个幼儿进行称赞可能对于一个新教师有一点困难,可是我想努力的一点一点的做好,也许从此刻开始,我一天只能关注到10个幼儿,慢慢的,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仔细的发现幼儿的每一点细变化。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表达自我真实的感受,孩子们是能够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称赞的。

幼儿读书笔记6

“五一”假期,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陆幼青。这本书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带着强烈的身体痛楚、倾注个人的最后力量写成的。

作者,他是一个非常坚强、幽默、乐观而又很有勇气的人。在这样一种绝望下,他给我们展现出来的仍然是一种淡淡的蓝色,而不是沉沉的黑色,这已经是一种奇迹。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控制情绪的抖动,依然在悲伤中站立,是真正的坚强?还是绝望之后的平静或是身为男人的固执?

人生本来,可能都是绿色的,就像一株草或是一棵树,这也就难怪,病中的陆幼青,会一次又一次要求妻子,帮自己逃出家门,去湖边、去草地上,去一切和自然有关的地方,这个时候,也许只有绿色才能抚慰他。

读着此书,感觉非常精彩,也非常感动,就像崔永元说的:陆幼青的文字往那一放,你再写什么都顿生难度。

读着此书,感觉给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笔精神财富,受益匪浅。启示一:虽然疾病的疼痛让陆幼青难于言说,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丝阴影;他还呼吁:快乐起来吧,朋友们,不要为年龄、健康、容貌、金钱、职务、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不快乐。如果你不快乐自己,那世间事岂不变成荒唐事,比如:无论你多么有钱都没有用,因为你不快乐。

启示二: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小心。人生的功课实际就是一门,就是对各种诱惑的取舍啊!所谓成功者,是指他们拒绝了很多真的诱惑;所谓失败者,只缘他们相信了很多假的诱惑。在诱惑面前的忙碌多是失败者。

幼儿读书笔记7

读了《玫瑰与教育》后,我想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奋地阅读成就了她的美丽和深刻。请看她是怎样看待阅读的:

“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

“读书,是我心灵的振翅;读书,是我精神的呼吸。”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于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幼儿读书笔记8

吴放老师在第32封信中谈到了如何让孩子们既活泼自由又能遵守一定的常规,做到活而不乱。这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吴放老师说:幼儿园常规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幼儿常规培养,“活而不乱”必须以幼儿形成常规行为习惯为先决条件才能够实现。对幼儿进行常规管理要考虑自己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行为水平、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并要针对自己班级幼儿的具体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吴放老师将自己在北京观摩了一节大班的音乐活动剖析给大家分享,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孩子们一直都在参与,因而一直都全神贯注,动静结合。真是一节“活而不乱”的教学活动。

吴放老师谈到孩子们已有了一定的行为能力与范畴,这就要老师确定“活”的程度与范围的标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到实际操作就显得不好把握度。我上个学期的课题也是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接受老师亲切、易懂的语言。因此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

在引导幼儿排队喝水时,我在地上贴了几个小脚印,让孩子踩着小脚印排队,这样队伍就整齐多了,而且站在小脚印上还不拥挤,我们边排队边唱儿歌:“小水杯,右手拿,踩好脚印往前走。两手端好小水杯,咕咚咕咚喝下水。”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老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接,起到了以身示范的作用。

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玩具,幼儿的好习惯是很难培养的。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管理。我采用了“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进行常规训练。当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就说:“玩具宝宝累了,我们送玩具回家休息吧。”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我的宝宝怎么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该送什么地方,逐步培养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要想使自己班级的常规“活而不乱”,一定要我们老师做到持之以恒。

幼儿读书笔记9

去书店走走,翻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学前教育书籍,虽然有很多优秀的书籍,但很难有心动的感觉,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看见了这本书,本想着这就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是某个小孩子的母亲写的与小孩子在一齐的成长事例。但翻开后,看到里面的插画和那些简洁明了的'对话、推荐,我深深的被吸引了。看到插画上正反两面的比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的家庭以及幼儿园老师多多少少都会有相应的不恰当的语言。也许那些语言在平日里我们感觉很正常,但在比较之下,我就能真正的感受到赞赏性或是接纳性、共情性语言的力量。即便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更愿意听到这样的语言。当然这本书所说的不仅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

读了这本书,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当我每一天读了一点点后,我会充满期盼,期望第二天的到来,我觉得我找到了恰当的和幼儿交流或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想要尽快的用这些珍重的方法和小孩子们快乐、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园的完美时光。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见一些问题。书上看似简单的对话,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发生的情境不一样,这本书的语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认为这些简单的语言很好“说”,但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真的很难,正如这本书提到的,我们生活中很多说话的方式已经成为定性,想要改变很难,老师或是家人需要练习。其次,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生活只有一次,时刻只去不回,小孩子们完美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小孩子们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他们,去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去发现他们的开心或是难过的瞬间。我们是师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琐事很多,有时我们难免会不耐烦。但你的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你的小孩子留下小小的“伤痛”。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能够和小孩子们说一说,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难过,但请你不好以此为借口推开他们。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对于本书的领悟还不是很透彻。但其中关于“学会赞赏小孩子”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骄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赞赏的力量。

禾禾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幼儿,又是男小孩子,相对别的幼儿而言,他各个方面潜质的发展都比较慢,加上他之前没有上过托班(托班下学期转来,但由于经常生病,很少入园),对于幼儿园的生活适应性不是很强,不大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每一次吃饭都要老师喂,即便老师喂,他也不大吃,有时候吃几口就吐了。他的脾气很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饭不会吃,无论老师怎样喂都不吃。由于他刚生下来就做过心脏病手术,老师也总是给予他个性的照顾。这学期开学后,他各方面潜质的发展都稍稍提高,但吃饭仍需要老师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师表扬了他,他很开心。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很愿意吃饭,虽然有是仍需要老师喂,但速度快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每一天喂他吃饭的时候都会“悄悄地”表扬他。有一天我看见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饭,我立刻走到他的身边称赞他,“我们禾禾吃饭越来越好了,都用勺子自己吃了是不是?”他笑着点了几下头,我伸出大拇指给了他一个“大拇哥”。我发现他不仅仅吃饭主动了,在别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看到老师主动笑眯眯的叫老师好,园里的老师都称赞我们班的“小不点”长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很开心,我意识到了“称赞”的力量。但称赞并不只是用“你真棒!”、“很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词语来评价幼儿的言行的。小孩子们对于这样的词语并不受用,他们很可能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刚入园的时候,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我不知道如何和小孩子交流,如何去称赞他们,在区角游戏的时候,我看见幼儿搭出好看的房子,我总会对他们说,“xx搭的真好!”起初小孩子们还很开心。但两三次后,小孩子们就对我的称赞不给予回应了,有时只是没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让我觉得很“尴尬”。对于小孩子们这样的回应,我开始反思,是他们不在乎老师的称赞,还是对老师的称赞“麻木”了?在和小孩子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小孩子们对于老师的称赞、表扬还是很在意,只是老师不恰当的“称赞”会让小孩子产生怀疑,比如在搭积木的时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扬小孩子们搭得好,而没有指出好在哪里,小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称赞,会产生怀疑“老师是在夸我吗?我搭的真好吗?没有具体指向性的称赞会让他们“疲惫”。因此,我会练习如何有指向性的称赞小孩子,我会在平时的活动中静静的观察他们的表现,然后去想一想该如何去称赞她,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对幼儿进行称赞。

赞赏是完美的,是小孩子们喜爱的,并且用心想要得到的,但我也纠结过,徘徊过:称赞是又次数限制的么?要有怎样的度呢?

有一次,我们一个小孩子的奶奶来对我说;“老师,这天下午你能给我们家淇淇发一个小贴画吗?我们家淇淇已经念了好几天了。”淇淇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小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好,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爱她。她经常得到老师的称赞或是小贴画,但在经历了一件事情以后,我开始思考要不好高频率的称赞她。一天早晨来的时候,小孩子们在玩滑滑梯,淇淇在滑梯上跑着,和小朋友撞在了一齐,摔倒在滑梯上,我看了看没有出现破了青了的状况,看着淇淇有点怕怕的眼神,我只说了句,“慢点哦”。中午吃饭前小朋友去洗完手,地下湿湿的,我提醒小朋友要慢慢走回教室,她跑了回去,我只是请她回来重走一遍,她便“哭”了。对于这样的状况我想了想,是不是平时在幼儿园老师全是正面的称赞,她不能理解老师指出的不恰当的地方,是不是要进行挫折教育呢?于是在称赞幼儿的时候,我“故意”忽视了她。每当看到她渴望得到老师称赞的眼神的时候,我的心理也十分的纠结,她的确做的很好,我要继续忽视她么吗?在一次次的纠结中,我发现自己错了。正如大人们愿意得到别人的称赞一样,我们渴望别人称赞我们新买的裙子漂亮、新剪的头发好看一样,小孩子们也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尤其是老师。每一个小孩子都就应被称赞,他们每一点进步、每一

点好都期望老师看见,而老师的称赞正是老师对他们的“反馈”。对于淇淇的这种状况是我做的不够好,由于淇淇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因此平时她有一点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都会假装没看见,正是老师这样的行为才让淇淇“哭”了。因此,对于幼儿不恰当的行为也应当及时给与回馈,不能应为她是乖乖女,就“放纵”她,这样对于别的幼儿不公平,对于她也不公平。老师的称赞或是指出幼儿不恰当的地方,都只是针对幼儿当下的行为,而不是针对幼儿本身。

看到小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后,我开始了了一个计划:每一天一称赞。一个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称赞或许能让小孩子兴奋一天或是好一阵子,我们不就应吝啬我们的称赞,小孩子们每一天用他们甜美的微笑来温暖我的心灵,我也就应用我的眼睛去发现他们的美,用我的嘴巴去称赞他们,为他们的每一天都带来一丝甜蜜。每一天对每一个幼儿进行称赞可能对于一个新老师有一点困难,但我想发奋的一点一点的做好,也许从此刻开始,我一天只能关注到10个幼儿,慢慢的,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仔细的发现幼儿的每一点细变化。站在小孩子们的角度,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小孩子们是能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称赞的。

幼儿读书笔记10

《小故事大启示》的内容大意:叙述一些很短的小故事,有的新奇有趣,有的惊险刺激,更有的是鼓励人努力向上,例:吓死人了,这个故事是叙述三个人为了财宝,而争夺财宝的故事,虽然它的结局很不好,但它却是奉劝人们不要贪求财宝的故事丫!

感想:我觉得这本书最让人可取之处是它的内容,因为它的内容里有许多的名人小故事和励志故事,虽然故事都很短,但它的内容可都是鼓励人向上的故事,我希望以后出版社能出版这一类的书!

幼儿读书笔记11

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幼儿教师读书心得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

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

以前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我想现在这句话恐怕就很不恰当了。一则现在的孩子知识面之广甚至已经超过我们老师了,也就是说人家的碗比你的桶还大呢,你说这怎么行?二则社会的发展要求孩子越来越全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孩子不是需要一碗水,而是需要两碗水,甚至更多的水,你说光有一桶水够吗?三则世界越来越小,都成为一个地球村了,知识的需求日新月异,你桶里的水都臭了,还怎么给学生?所以,当代的教师你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行,而这活水从何而来?从书中来。你说我们教师怎么能离开读书?这正所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

想一想我们熟知的那些特级教师,哪一个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又有哪一个是死抠教科书而终有所成?所以从教师这份职业的需要来说,教师离不开读书。另外书中的有些内容受时代和作者经历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需要我们得有清醒的头脑和睿智的目光去判断,去选择,从这方面来说思考也很重要。幼儿教师读书心得鲁迅先生曾提到过“拿来主义”,就是要我们审慎地对待书中的内容,有用的我们吸收消化,最后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没用的甚至有害的我们要毫不惋惜地抛弃,从这个角度讲,光读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自己的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

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形式有两种,即常态的肉体形式和内化的精神和心灵维度。大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就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的这两种形态。

对于常态的生命来说,空气、阳光、食物和水是必需的养料;而对于精神和心灵维度的生命来说,它需要的养料来自于读书。用陶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我们教师肩负着一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需要在精神和心灵层面涵养学生,通过对其潜能的开发,让其拥有丰盈的知识与智慧,从而实现生命的飞跃。”

幼儿读书笔记12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办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老师,你经常读书吗?你上次读书是在什么时候?

曾看过这样一项调查数据: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最多的是犹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罗斯,每人55本。美国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国13多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罗斯,每20人就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犹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亲便会在《圣经》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这书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读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要么是低头族—玩手机,鲜有看书的人。

不要责怪我们的孩子们不爱读书,我们成年人呢?一年下来读了几本书呢?很多人都会以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等借口抹去了读书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和时代相通的先进教学理念,创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从哪里来?我觉得组织教师读书是最好的方法。阅读教育专著和文化专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

提倡教师读书进而带动学生阅读。只有让学生在上学时代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这样他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最主要的内容。如果当一个学生读了六年书离开小学,或者在读了六年书离开中学的时候,却没有阅读的兴趣,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完成任务和成功了吗?我想,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为了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人,为了我们民族的兴盛不衰,我读书了吗?我组织学生读书了吗?

其实,对于教师而言,读书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意义是拯救自己,因为不读书的教师最终会沦为简单的劳动力,而一个简单的劳动力想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则是很难的。孔子是名教师,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经师”又为“人师”。他的那种高山景行的大家风范,千载流传,令人叹服。当代教师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为什么会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够“为人师表”太少了。只有“经师”和“人师”二者兼备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教师。把学校办成一个学习的团体,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自觉地意识到,只有阅读才能拯救自己,从而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这应该是“文化关怀”神圣诺言最美好的兑现。

用阅读拯救我们自己,让阅读给孩子们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幼儿读书笔记13

《糖果屋》内容大意:说一位坏心的后母,因为讨厌小孩,因此就带还子们走进森林里,然后自己找藉口离开了,还子们就很伤心的一直找出口,后来他们找到了一栋用糖果所盖的房子,又遇见了一位老婆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子已走入了陷阱……

我的想法:我觉得后母不应该把小孩丢在森林,因为森林理会有很多野兽,随时会把小孩吃掉。那位老婆婆可真坏,用糖果来盖房子,引诱小孩子进屋,把小孩吃掉!还好兄妹两人很聪明,才没有被老婆婆吃掉!

幼儿读书笔记14

如何解决与家长沟通中的一些困难?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入手,不断改进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式和技巧。

教师与家长的日常接触是短暂的,但一些问题也可以体现在三个单词和两种语言中,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对话的技巧和灵活表达的艺术。在过去,我总是认为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我不会拐弯抹角,我会直接说出来。所以有时候在孩子和家长面前就抱怨,让家长很尴尬,孩子也很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庭的合作。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扇窗可以打开。选择一名教师意味着面临许多挑战,寻找更多的关键。

幼儿读书笔记15

去书店走走,翻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学前教育书籍,虽然有很多优秀的书籍,但是很难有心动的感觉,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该何去何从。忽然看见了这一本书,本想着这就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或是某个孩子的母亲写的与孩子在一齐的成长事例。但是翻开后,看到里面的插画和那些简洁明了的对话、推荐,我深深的被吸引了。看到插画上正反两面的比较,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的家庭以及孩子园老师多多少少都会有相应的不恰当的语言。也许那些语言在平日里我们感觉很正常,但是在比较之下,我就能真正的感受到赞赏性或是接纳性、共情性语言的力量。即便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更愿意听到这样的语言。当然书中所说的不仅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

读了这一本书,我有太多的欣喜,也有太多的困惑。当我每一天读了一点点后,我会充满期盼,期望第二天的到来,我觉得我找到了恰当的和孩子交流或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我想要尽快的用这些珍重的方法和孩子们快乐、平等、有效的共度在园的完美时光。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遇见一些问题。书上看似简单的对话,在实施的过程中并不是不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事情发生的情境不一样,书中的语言不可能生硬的模仿。起先,我认为这些简单的语言很好“说”,但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真的很难,正如书中提到的,我们生活中很多说话的方式已经成为定性,想要改变很难,老师或是家人需要练习。其次,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态度。生活只有一次,时刻只去不回,孩子们完美的童年亦如是。想要孩子们有一个美丽的童年,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他们,去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去发现他们的开心或是难过的瞬间。我们是师生,亦或是母女,生活中的琐事很多,有时我们难免会不耐烦。但是你的一点点疏忽,都可能让你的孩子留下小小的“伤痛”。如果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能够和孩子们说一说,他们能够感受到你的难过,但请你不好以此为借口推开他们。

这一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虽然对于本书的领悟还不是很透彻。但是其中关于“学会赞赏孩子”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骄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赞赏的力量。

禾禾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孩子,又是男孩子,相对别的孩子而言,他各个方面潜质的发展都比较慢,加上他之前没有上过托班(托班下学期转来,但是由于经常生病,很少入园),对于孩子园的生活适应性不是很强,不大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每一次吃饭都要老师喂,即便老师喂,他也不大吃,有时候吃几口就吐了。他的脾气很倔,只要他不想吃,便一口饭不会吃,无论老师怎样喂都不吃。由于他刚生下来就做过心脏病手术,老师也总是给予他个性的照顾。这学期开学后,他各方面潜质的发展都稍稍提高,但是吃饭仍需要老师喂。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师表扬了他,他很开心。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我发现他很愿意吃饭,虽然有是仍需要老师喂,但是速度快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每一天喂他吃饭的时候都会“悄悄地”表扬他。有一天我看见他用勺子大口的吃饭,我立刻走到他的身边称赞他,“我们禾禾吃饭越来越好了,都用勺子自己吃了是不是?”他笑着点了几下头,我伸出大拇指给了他一个“大拇哥”。我发现他不仅仅吃饭主动了,在别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看到老师主动笑眯眯的叫老师好,园里的老师都称赞我们班的“小不点”长大了。

看着禾禾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很开心,我意识到了“称赞”的力量。但是称赞并不只是用“你真棒!”、“很好”、“太好了!”等概括性的词语来评价孩子的言行的。孩子们对于这样的词语并不受用,他们很可能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刚入园的时候,由于缺少实践经验,我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去称赞他们,在区角游戏的时候,我看见孩子搭出好看的房子,我总会对他们说,“xx搭的真好!”起初孩子们还很开心。但是两三次后,孩子们就对我的称赞不给予回应了,有时只是没有表情的看我一眼,让我觉得很“尴尬”。对于孩子们这样的回应,我开始反思,是他们不在乎老师的称赞,还是对老师的称赞“麻木”了?在和孩子们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称赞、表扬还是很在意,只是老师不恰当的“称赞”会让孩子产生怀疑,比如在搭积木的时候,我只是一味的表扬孩子们搭得好,而没有指出好在哪里,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称赞,会产生怀疑“老师是在夸我吗?我搭的真好吗?没有具体指向性的称赞会让他们“疲惫”。因此,我会练习如何有指向性的称赞孩子,我会在平时的活动中静静的观察他们的表现,然后去想一想该如何去称赞她,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对孩子进行称赞。

赞赏是完美的,是孩子们喜爱的,并且用心想要得到的,但是我也纠结过,徘徊过:称赞是又次数限制的么?要有怎样的度呢?

有一次,我们一个孩子的奶奶来对我说;“老师,这天下午你能给我们家淇淇发一个小贴画吗?我们家淇淇已经念了好几天了。”淇淇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好,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爱她。她经常得到老师的称赞或是小贴画,但是在经历了一件事情以后,我开始思考要不好高频率的称赞她。一天早晨来的时候,孩子们在玩滑滑梯,淇淇在滑梯上跑着,和小朋友撞在了一齐,摔倒在滑梯上,我看了看没有出现破了青了的状况,看着淇淇有点怕怕的眼神,我只说了句,“慢点哦”。中午吃饭前小朋友去洗完手,地下湿湿的,我提醒小朋友要慢慢走回教室,她跑了回去,我只是请她回来重走一遍,她便“哭”了。对于这样的状况我想了想,是不是平时在孩子园老师全是正面的称赞,她不能理解老师指出的不恰当的地方,是不是要进行挫折教育呢?于是在称赞孩子的时候,我“故意”忽视了她。每当看到她渴望得到老师称赞的眼神的时候,我的心理也十分的纠结,她的确做的很好,我要继续忽视她么吗?在一次次的纠结中,我发现自己错了。正如大人们愿意得到别人的称赞一样,我们渴望别人称赞我们新买的裙子漂亮、新剪的头发好看一样,孩子们也渴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尤其是老师。每一个孩子都就应被称赞,他们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好都期望老师看见,而老师的称赞正是老师对他们的“反馈”。对于淇淇的这种状况是我做的不够好,由于淇淇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因此平时她有一点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都会假装没看见,正是老师这样的行为才让淇淇“哭”了。因此,对于孩子不恰当的行为也应当及时给与回馈,不能应为她是乖乖女,就“放纵"她,这样对于别的孩子不公平,对于她也不公平。老师的称赞或是指出孩子不恰当的地方,都只是针对孩子当下的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本身。

看到孩子们一点点的进步后,我开始了了一个计划:每一天一称赞。一个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称赞或许能让孩子兴奋一天或是好一阵子,我们不就应吝啬我们的称赞,孩子们每一天用他们甜美的微笑来温暖我的心灵,我也就应用我的眼睛去发现他们的美,用我的嘴巴去称赞他们,为他们的每一天都带来一丝甜蜜。每一天对每一个孩子进行称赞可能对于一个新老师有一点困难,但是我想发奋的一点一点的做好,也许从此刻开始,我一天只能关注到10个孩子,慢慢的,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仔细的发现孩子的每一点细变化。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孩子们是能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称赞的。

第三篇:《教育与圆满人生》读书笔记

《教育与圆满人生》读书笔记

工程技术系 张洪泉

三、中国文化与教育

中国文化也是独具特质的文化。如果说西方文化是向外的,那么中国文化是内外双开的:它既向内求证本体,又向外求索现,既反观自性,又外观现象世界,注重内外、性相的平衡。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是儒学道性的认知,也就是易学的认知。内外平衡的认知体系。其中,不易之学是自内本体认知,变易之学是现象认知,简易之学是性相还原的认知,其认知的最高形态是智识的认知。与西方认知现象世界的方法不同,中国人不是从局部的分析入手,而是从全息整体入手认知,在此认知的基础上,中国人建立了天人合一的和谐价值观,内圣与外王平衡是人生的最高诉求,外王不是当皇帝。“参赞天地之化育”。

所以,在中国的教育文化中,内圣之学、外王之学是具足的。内圣包抓心性与道德,外王包括知识与技术。基于整体全息的认知,它们构成了中国教育太极的两仪和四象。中国的行为模式足仁乐模式,礼是外在的相,乐是内在的性,礼乐合一就是行为的性相。

从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在器物文化上一时受挫,中国人失去了文化自信,几乎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这并非像擦黑板那么容易。实际上,在中国大地与中国人的内心,中西方文化已经开始了焦灼的冲突。西方殖民者向中国输出文化,中国的精英们不遗余力地引进西方文化,教育文化自然首当其冲,自皇帝到学者几乎一边倒地向西方学习,坚守传统文化的声音被淹没了。

作为“兼容并包”的北京大学蔡元培模式吸收了国学,但是国学的学术体系被西方的学术范式拆散、肢解了。北京大学的国学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阉割,国学变成了知识,变成了文化病理学的标本,而其他学校几乎完全排斥了国学。这样的状况持续了百年,全盘西化是中国的百年思潮,这是任何人都无力阻挡的,即使是伟大的领袖也必须跟着走,借西方话说中国的事。直到西方文化也出了问题,西方人开始向东方传统吸收文化资源时,中国人才有所醒悟,广告化、商业化的国学热开始兴起。----p6 p7

当代,我们要像蔡元培那样,兼收并蓄,而且不能丢掉古代的优秀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把大学建成大师遍地的大学,而不仅仅是大楼遍地的大学。有名的钱学森之问,那就是教育要去行政化,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多阅读古人的书籍,就是和圣贤交流,和圣贤对话,秦始皇小时候由于长得丑,没人搭理,于是苦读圣贤书,文治武功,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样,毛泽东,酷爱历史,24史很有研究,即使在严酷的战争年代也不忘读书,拿破仑随身带书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

第四篇:幼儿英语教育读书笔记

第一章 幼儿英语教育概论

本章要点:

一、语言概念的本质特征: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语言是有符号系统、语义系统和语用系统组成的。3.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4.语言是一种有声音、有形象的可感知系统,有特殊的生理基础。

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差异:1.输入量不同。2.学习是大脑的状态不同。3.接触的语言材料不同。4.与认知发展的关系不同。5.动机不同。6.交际的机会与对象不同。

三、幼儿英语教育实践的现状:1.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2.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3.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4.幼儿英语教育没有称职的师资队伍。5.幼儿英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欠科学性。

四、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的现状:1.理论研究滞后。2.缺乏系统研究。3.缺乏对英语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

五、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意义:1.研究幼儿英语教育,是幼儿英语教育实践的需要。2.研究幼儿英语教育,是提高幼儿英语教师素质的需要。3.研究幼儿英语教育,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需要。

专业名词解释:

英语教育:属于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范畴,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它的目的是解决英语语言学习和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幼儿英语教育:是一门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探讨幼儿英语教育规律的学科,具体包括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指导、教育目标和要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原则及教育评价等一整套英语教育规律的体系。

母语:是指在童年早期从周围环境中自然获得的最初语言,又叫本族语(native language)、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

外语:即在本国之外使用的语言,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缺乏广泛交际用途的语言。往往只能在正式的场合(课堂)里进行,除课堂外,几乎没有使用外语的语言环境。在我国,幼儿阶段所学习的外语一般为英语。

第二语言:狭义是指在本国与母语同等重要或占更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即除母语之外,在官方、商业及社会中广泛应用的语言;广义是指掌握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后通过学习而掌握的任何一种语言。

习得:又叫获得,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不经过正式的教授而自然地、下意识地获得语言的过程。

学习:是指儿童在正式环境下(如课堂)有意识地、系统地、正规地学习语言的过程。幼儿英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开展的正式的、专门性的英语语言的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双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的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教育,母语和英语都成了教学媒介语和交流的工具。

本章小结: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幼儿英语教育已经形成了一股热潮,开展得十分普及。为了顺应这一热潮,必须研究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使之步入科学、高效的轨道。本章对幼儿英语教育作出了基本概述,对幼儿英语教育实践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幼儿英语教育的意义,让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基本的了解。

第二章 幼儿英语学习概述

本章要点:

一、外语学习最佳的起始年龄论争:1.神经生理学理论(“临界期”假说和“多种临界期”假说);2.情感说;3.认知理论

二、年龄对第二语言学习的速率及成就的影响:在研究了有关的文献后,埃利斯(Rod Ellis)认为,外语学习的效率和成就受年龄影响较大。就效率而言,年纪大的学习者要学得快一些;就成就而言,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时间越长,越能接近讲本族语人的水平。第二语言习得的最终水平是随开始学习的年龄大小逐渐成负相关的。

三、年龄对获得外语地道口音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外语的学习,早期学习者并无特别大的优势,年纪稍大的学习者学习更有效;成人在词法及句法的掌握上优于儿童,但在语音掌握上与儿童有一些区别。

四、幼儿英语学习的性质:幼儿具有英语学习的年龄优势;幼儿具有英语语音学习的优势;幼儿英语学习的优、劣势并存;幼儿英语学习定位于兴趣启蒙阶段

五、幼儿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学习者,即幼儿个人因素(智力因素、语言能力、情感因素、性格因素)、学习过程因素(原有知识、学习策略)、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等。

六、影响幼儿英语学习最终效果的个人因素:智力因素、语言能力、情感因素和性格因素。

专业名词解释:

智力:是掌握和使用各种学习技巧的能力

态度:是一个人对待外在事物、活动或自身的思想行为所持的一种向与背、是与非的倾向性,一般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动力成分三种成分

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动力,它可促使人们有意识地做出行动的决定,并维持相当的努力,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焦虑:是人在面临对自尊心有威胁的情景时具有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较大

学习策略: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与技巧,其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和动态的有机系统,可分为元认知、认知和社会策略

教育因素:是一种微观环境因素,主要指在教室内教师为幼儿营造的正式的外语环境。本章小结:

本章让我们认清幼儿这一年龄阶段英语学习的性质,让我们基本了解了年龄与外语学习的效果之间的关系,透过年龄和外语学习关系的论争,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幼儿期英语学习的性质和特点。分析了幼儿英语学习的性质,详细阐述了幼儿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让我们了解了幼儿英语学习的形势。

第三章 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本章要点:

一、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误区:1.追求语言本体知识。2.注重认读,轻视听说。3.忽略语言的交际功能。

二、幼儿英语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1.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情意目标。2.训练幼儿的模仿能力,打好语言语感的基础——认知目标。3.听说领先、启动开口,培养幼儿初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力目标。

三、幼儿英语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强烈的求知欲;其最终目标是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打好英语语音的基础,并启动幼儿开口说英语,培养幼儿初步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四、幼儿英语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语音、词汇、句型、对话、儿歌、歌曲、故事、爵士调(数来宝)等。

五、幼儿英语教材与内容的选择:1.教育内容要以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为主。2.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close to life)3.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4.教育内容的复现率要高。5.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日常交际的需要。6.教育内容要以英语为主。本章小结: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前进的方向。若没有明确的、适宜的教育目标,幼儿园的教育很难步入正确的、有效的轨道,而英语教育内容是实现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学习本章内容有利于教师选择教育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各种英语语言知识与活动的体系,了解英语教育目标,避免进入误区。

第四章 幼儿英语教学法

本章要点:

一、外语教学方法:从外语教育的历史看,各种教育法层出不穷,先后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全身反应法和功能法等。

二、全身反应法的顺序安排:1.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儿童一边听一边观察。2.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儿童跟着做。3.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儿童按照教师的指令去做。4.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让儿童复述指令、完成动作。5.让个别儿童说指令,教师和其他儿童一起做动作。

三、对全身反应法的评价:全身反应法被称作是“让语言动起来”的教学法,其主要优点是能尽快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在情感方面吸引儿童,课堂气氛热烈,有利于儿童创造性地尝试他们的语言技能。但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很难用TPR来表述。这种方法不是一套完整的方法,通常只作为一种供听力输入和身体反应等的教学活动被融于其他教学法之中,应配合其他有效的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选择和运用幼儿英语教学法时考虑的因素: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五、幼儿英语教学法的综合运用:每种外语教学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具体教学时,除了考虑教育目标和教学环境外,教室还应该注意运用系统综合方法论,对各教学流派的理论加以综合分析和运用,采取“博采众长、整体优化、为我所用”的态度,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专业名词解释:

教学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教学途径和理论,指一种教学方法体系。

幼儿英语教学法:是指为达到幼儿英语教育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途径和理论的教学方法体系,而不是特指的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翻译法:又叫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它是在18、19世纪运用的外语教学法,是指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直接法:是指通过运用外语本身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用母语,不进行翻译,也不作语法分析。

听说法:是以句型为纲,以句型操练为中心,着重培养儿童听说能力的外语教学法,所以,又叫“句型教学法”或“口语法”。

视听法:是指在教学中综合利用图片、幻灯等电化教具、视听手段,创造情景,学习外语。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儿童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体系。

全身反应法:(简称TPR)是美国加州San 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于20

世纪60年代创立的,它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动的协调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本章小结:

本章节给我们介绍了各种典型的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并分别对其作出了评价。提出了选择和运用幼儿英语教学法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提倡“博采众长、整体优化、为我所用”的态度,鼓励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第五章 幼儿英语教育的原则与具体手段

本章要点:

一、如何做到语言输入的有效性:1.提供丰富的、足够的输入——输入材料的数量。2.提供粗调的输入——输入材料的难易度。3.提供可动的输入——输入材料的性质。

二、教师的话语要注意:1.坚持句法的简单化。2.坚持“此时此地”原则。3.减慢语速并进行大量的重复。4.使用大量的非语言信息。

三、幼儿英语教育的实践根据第二语言教育的理论,应能体现的原则:1.有效输入、注重感受的原则。2.兴趣为先、感觉参与的原则。3.强化模仿、促进交流的原则。4.重视习得、辅以学习的原则。5.理解先行、表达在后的原则。6.适宜输出、循序渐进的原则。7.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原则。8.宽容错误、含蓄反馈的原则。9.不断反复、加强巩固的原则。

四、幼儿英语教育的具体方法:直观法、模仿法、游戏法、音乐法、故事法、情景法、儿歌法、活动法。

五、教师在具体运用直观法时要注意:1.抽象与形象相结合。2.控制母语的使用量。3.必要时适当运用母语。

六、教师在运用模仿法时要注意:1.鼓励意义模仿。2.不追求及时模仿。

七、教师在设计与组织游戏时要注意:1.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要有目的性。2.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要有适宜性。3.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要有合理性。4.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要有群体性。5.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要有实用性。6.游戏的设计和组织要有清晰性。

专业名词解释:

第二语言学习的粗调输入:指教师的话语要略高于第二语言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以i+1为标准。i指学习者现有的第二语言水平,1指适度超出语言学习者学习水平的输入。可懂输入:指教师的英语语言输入要以幼儿的可理解程度为出发点。

语码转换:又称并列双语现象,指两种或多种语言系统在使用中的交互转换现象。中介语系统: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建立的一个既依赖母语、却又不同于母语和目标语的语言系统,是一个处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游戏的实用性:指游戏内容和场景具有现实意义,与日常生活有关,使幼儿可以自然地、有兴趣地接受英语知识,并尝试运用所学的英语与别人交际。

本章小结:

本章节介绍了九种特定的幼儿英语教育的原则,并介绍了从原则出发,根据幼儿期特有的年龄特点,可采用的一些特定的、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突出游戏方法在幼儿英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节重点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常见的幼儿英语游戏,以便于教师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用,让教师逐渐擅长于用游戏法这一幼儿教育的基本手段来组织幼儿的英语教育活动。

第五篇:让幼儿健康成长

让幼儿健康成长

——高州市石鼓镇中心幼儿园发展纪实

一、幼儿园的概况

高州市石鼓镇中心幼儿园,位于石鼓镇圩口207国道东郊,偎依在石鼓中心小学的西侧。是一所园舍独立,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完善,自主办学的镇中心幼儿园,是目前广东省第一批规范化幼儿园,高州市农村学前教育模式试点镇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自2008年办园以来,在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投资130多万元添置幼教设施设备,改善办园条件,使幼儿园逐步完善,逐步规范,逐步发展。目前,幼儿园有9个班,366位小朋友,其中小班2个56人,中班3个128人,大班4个182人。现有幼儿教师20人,园长1人,专任教师9人,保育员9人,相关专业的保健教师1人。

幼儿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着眼幼儿发展,走进幼儿的心”为办园宗旨,依法办园,规范管理,积极探索适合本园发展的路线,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乐园。虽然办园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保育教育质量好,在当地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深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幼儿园的发展

(一)加大投入,致力改善办园条件

1、抓好硬件建设。2005年我们在教育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筹资120万元建成占地 1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户外活动专场地 400平方米,绿化面积150平方米的独立学前教育区,2008年进一步完善后,初步办起了学前教育。2010年我园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文件精神,按照农村示范性中心幼儿园的标准,以“做大,做强、做优”的思路,再次加大投入,改善了办园条件。

2、美化园内环境。2010年暑假,我们重新规划了园内分布,分为教学区、1 活动区和休息区,园内植树种草,绿化草地。同时聘请了专业人员在室外绘制了大型壁画,组织学校的美术教师重新布置了教室,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美化了园内环境,丰富了园内文化。使幼儿园的环境设施成为融教育、游戏、健体、娱乐为一体的娱乐气息浓厚的,具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3、完善活动设施。办好幼儿园,设施设备是关键。为了给幼儿提供一流保育教育,我们力求做到环境设施人性化和标准化,为幼儿提供具有安全、卫生、舒适的优良学习生活环境。我园每个班配有彩电、DVD、电子琴等;同时设置了多个多功能活动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型玩具;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2010年暑假,我们在幼儿活动区安装了两套孩子喜欢的大型游乐设施。

4、开辟游戏活动场所。由于入园的幼儿逐年增多,40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经过我们和村委会的协商,幼儿园租用了村委会一幢200多平方米的空置新楼房作为幼儿膳食和休息之用,还租用了幼儿园背后村委会600多平方米的硬底化空地,使园内幼儿的活动场所狭小的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幼儿园的管理

(一)规范办园,提升管理效能

幼儿园实行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努力优化幼儿园常规管理,坚持实施层级管理的组织网络,充分调动起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管理效能。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幼儿园逐步建立和完善多项规章制度。如:《园务公开制度》、《幼儿园奖惩制度》、《教职工行为规范》、《教职工量化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量化了责任制。全园管理基本做到了科学化、规范化,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照章办事,激发了教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办园的管理水平。在加强全园制度建设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加强民主管理。要求教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知园情,谋园事、解园难,自觉参与幼儿园建设,充分发挥班子集体力量和教工主人翁的作用。

(二)《纲要》引领,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幼儿园能依据《纲要》精神为指导,切实提高保教工作质量,几年来,幼儿园在保教工作方面抓重点、求实效,使保教工作逐年提高。

1、抓保健,让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园始终以保健工作为重点,强化安全在前、卫生在前、疾病预防在前,对幼儿实施全面保育,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

每年春、秋季全园齐动员,严把入园关、离园关、消毒关。并通过橱窗、专栏和讲座,向教师、家长、幼儿宣传保健常识、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定期召开伙委会,正确使用《幼儿带量平衡食谱》,在幼儿膳食烹调上突出了细、碎、软、精,做到餐餐有花样,每天不重复,并坚持每周向家长公布幼儿菜谱。还坚持每学期开展保健知识讲座,每月办一期保健知识宣传专刊,帮助各班教师、保育员在各个环节上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幼儿园有一名专业的保健医生,每周制定合理的营养菜谱,每期为幼儿体检,每天坚持晨检、午检,做好了疾病防治工作,为幼儿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我们坚持在幼儿一日生活管理中严把“六关”。首先,严把安全责任关,提高所有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其次,严把设施、设备安全关,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第三严把接送关,不断完善接送制度,把幼儿接送时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第四,严把晨检入园关,坚持一看、二问、三摸、四查,严禁幼儿带危险品入园。第五、严把饮食关,建立食品准入制度,经常性检查幼儿的餐具卫生情况。第六、严把预防关,建立卫生、安全、保健各项预案,做好幼儿体检、防病、消毒、游戏设施维护等工作。由于抓好了卫生保健和安全工作,确保了幼儿在园安全、健康成长,幼儿园每年都成为“安全事故为零”单位。

2、抓教学,注重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要求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模式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形成了幼儿园开放、自主、综合的教学特色。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积极鼓励幼儿的求异思维,培养幼儿 3 主动学习的习惯。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游戏过程中,教师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在活动区里探索、思考、尝试和创新,让幼儿在玩中乐,乐中学,学有所得。游戏结束后还进行评比、表扬,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创新的乐趣。

3、创特色,形成本园独特优势。目前社会力量办园不断扩大,幼儿园都有了很强的竞争意识。幼儿园在做好常规保教保学工作的同时,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先后开创了几项特色教学。如我们开展“珠心算特色教育”、“英语口语特色教育”,和“艺术特色教育”等,开拓幼儿园发展潜力,给幼儿园的特色教育发展方向准确定位,从而形成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良好局面,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

4、抓沟通,建立家园文化。我们注重家园沟通,重视家园互动,积极利用家长资源,以幼儿教育的发展为宗旨。采用座谈、书面等形式听取家长意见,满足家长合理要求。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对全园教职工的工作质量进行评议,从社会的角度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服务质量的提高。经常开展亲子活动,请家长参加我园举行的各种活动,培养亲子感情。

(三)重视师资,提高幼教素质。

要办好幼儿园,教师是关键。我们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招聘、培养和任用。一是把好幼儿园教师的招聘关,没有幼师毕业证,未取得幼儿教师资格的教师坚决不聘入园。二是抓好师德教育。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做到态度和蔼可亲,理解尊重幼儿,使幼儿处于被尊重、被关爱、受鼓励的环境中,使优质的教育环境展示于社会,优质的保教保育取信于家长、幼儿。三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利用暑假举办学前教师培训班,邀请幼教专家作了专题讲座,培训幼儿心理学、教育学、幼儿保健、幼儿园安全管理等知识和手工制作、幼儿舞蹈、幼儿体育等基本功。四是加强学习交流。按要求组织教师到参加茂名市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学习,组织教师到城区幼儿园、茂名蓓蕾幼儿园跟班学习,观摩听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五是鼓励教师提高学历。通过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大专、本科学历,4 打造了一支高学历、高能力、爱幼教、乐奉献的教职工队伍。

四、幼儿园的展望

按照我市学前教育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到2012年,我市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要达到93%以上。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们石鼓镇中心幼儿园充满信心,努力把中心幼儿园建成高州乃至茂名地区的示范性中心幼儿园,成为茂名市农村学前教育的一面旗帜。

下载读书笔记——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笔记——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游戏之旅》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参与的一项研究性游戏学习所著的作品。全书以蓝、红、绿三色为基调,因为色彩最直观、最形象,这三种色彩的协调,能调出最美的颜色。同时这三种色彩代......

    与幼儿有关的读书笔记

    与幼儿有关的读书笔记 与幼儿有关的读书笔记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

    幼儿心理学读书笔记(五篇材料)

    《幼儿心理学》读书笔记 2011年3月 由于专业的需要,我在寻找阅读对象的时候会特别关注与学前儿童有关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认为要想真正地了解学前儿童,走近学前儿童,就......

    幼儿家长育儿经验[范文模版]

    幼儿家长育儿经验:与孩子一起成长2013年06月当孩子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在心里默默地希望上天能让她成为一个有着健康的体魄、善良的品格,乐观向上的心态,聪慧自信情商高的孩......

    中班幼儿育儿经验

    中班幼儿育儿经验 请爸爸妈妈们看一下这篇文章,简短的49条育儿经验。我觉得不错!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

    中班幼儿育儿经验

    中班幼儿育儿经验 请爸爸妈妈们看一下这篇文章,简短的49条育儿经验。我觉得不错!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

    《历史的经验》读书笔记

    2011年9月18日《历史的经验》南怀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历史本来就是人和事的经验记录,自然界中物的法则又遵循天理循环,所以历史是我们通古晓今、探究未来的必要工具。我们一直......

    会计经验文献读书笔记

    读《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一文的启示2012级会计专业8121202011330 郭玥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是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当时一批年青学者将弗里德曼所创实证经济学的研究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