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对“四大考验” 化解“四大危机”
应对“四大考验” 化解“四大危机”
2013年9月25日,《新闻联播》首要播报了习近平总
书记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发表的“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重要讲话,同时,25日的《焦点访谈》设立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专题,深入推广和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如何化解“存在着精神懈怠的危机、能力不足的危机、脱离群众的危机、消极腐败的危机”四大危机,我们必须对“群众”这一概念进行再认识,认清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加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达到“为民务实清廉”执政要求。
一、当前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新时期组织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组工干部创新意识不够,工作的灵活性、主观能动性不够,群众意识较差,闯劲也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重按部就班的固有模式,阻碍了创新能力提高;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不少组工干部认为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程序很严格,担心搞突破出乱子,搞创新冒风险,导致组工干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
强,能力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
2、能力素质提升力量不足。现组工干部普遍知识结构单一,在应对新时期复杂局面、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独挡一面、社会交际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干部脱离群众。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能力建设机制未建立,组工干部能力评价机制、能力培养机制、能力激励机制等未能建立,对如何提升组工干部心中无数。其次,部分组工干部安于现状,满足与当前状态,不思进取,忽略了能力素质上的提升。
3、工作作风出现不良倾向。当前不少组工干部的工作作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随大流清晰、吃老本倾向、图享受倾向、打工者倾向、老好人倾向。究其原因,是因为各种学习、工作、督查等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学习政策、业务、法律等知识被动,层面粗浅;学习与思考,知识与实践没有结合起来,对知识、经验总结少;实践、调研时间少、浅、片面,没有科学识人、用人;
4、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有的组工干部不愿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对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对干部的了解不深不透,制约了组工干部队伍为民服务意识的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强调组工干部做表率、做奉献的多,关心组工干部成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少。
5、廉洁自律意识不强、认识不足。部分组工干部奢侈享乐不自律、纪律散慢不严明。有些干部更是上班一天掐头去
尾,有效的工作时间所剩无几。究其原因,是因为学习引导不足,执行制度不严,督办检查不到位,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少部分的组工干部自身重视程度不够,没能严于律己,没有从源头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任由自己堕落。
二、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的意见建议
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防止精神缺钙。建立集中学习制度,每个星期安排时间学习党的十八大、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讨论,撰写心得。开展“什么是组工干部的党性”学习讨论,进一步明确组工干部讲党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树立组工干部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良好形象。
2、提高能力素质,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科学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的初始提名程序,不断提高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净化选人用人风气,坚行能者上,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完善改革创新的激励机制。
3、改进工作作风,形成符合新任务要求的新作风。加强组工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成为组工干部的价值追求。突出先进组工文化建设,强化优良传统的教育和传承,形成符合新形势,做到净会风、正文风、树新风、扬正气。
4、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实干队伍。建立民主开放的监督约束机制,坚持从严落实事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等约束制度,经常召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集中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同时,建立组工干部下基层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组工干部驻村指导、协助村民生产,开展活动。
5、严格监督管理,筑牢应对风险和考验的防波堤。完善组织工作的推进落实机制。各干部要从自己做起,严格遵守中央八不准的精神和要求,按照“四群”教育的要求,严格自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坚持从严管理,进一步建立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用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管理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
第二篇: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
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
【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四大考验”,如何化解“四大危机”,我们必须对“群众”这一概念进行再认识,认清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关键词】 群众路线四大考验四大危机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制胜法宝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要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要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把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总书记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发表“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重要讲话。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机”,离不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是群众路线最早的历史渊源。近代的群众路线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重视做好群众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理论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容。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在1925年10月召开的中共扩大执委会决议案中又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928年6月—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也作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1929年12月,毛泽东在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开始不断完善和成熟。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精辟概括,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还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出发,提出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这就使我们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进一步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出发,将“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在中共七大闭幕词《愚公移山》中,毛泽东特别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经验的提炼,也是关于人民群众伟大历史作用的经典总结。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群众路线得到新的升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相提并论,认为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强调“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向全党郑重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并提出了必须树立的六个群众观点。江泽民同志结合世纪之交的形势任务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于2006年制定并要求全党贯彻《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凝聚起全体人
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伟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了同党的历史任务相适应的新飞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
(二)如何应对四大考验如何化解四大危机
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分别是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一直以来,党员、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组织部是靠得住的部门,是值得信赖的部门,是大家认可的部门。但新形势下,组织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存在,尤其是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问题,因此如何应对危险,克服考验成了组织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只有践行好群众路线,才能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机”。抓好教育培训,防止“精神缺钙”。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应对“四大考验”和化解“四大危险”的有效途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党内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党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同时还要加强广大群众对于我们党的监督。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我们应做到:
1、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防止精神缺钙。建立集中学习制度,每个星期安排时间学习党的十八大、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讨论,撰写心得。开展“什么是组工干部的党性”学习讨论,进一步明确组工干部讲党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树立组工干部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良好形象。
2、提高能力素质,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科学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规范干部的初始提名程序,不断提高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
开性,减少权力寻租空间,净化选人用人风气,坚行能者上,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建立完善改革创新的激励机制。
3、改进工作作风,形成符合新任务要求的新作风。加强组工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使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成为组工干部的价值追求。突出先进组工文化建设,强化优良传统的教育和传承,形成符合新形势,做到净会风、正文风、树新风、扬正气。
4、提高服务水平,打造实干队伍。建立民主开放的监督约束机制,坚持从严落实事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等约束制度,经常召开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集中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同时,建立组工干部下基层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组工干部驻村指导、协助村民生产,开展活动。
5、严格监督管理,筑牢应对风险和考验的防波堤。完善组织工作的推进落实机制。各干部要从自己做起,严格遵守中央八不准的精神和要求,按照“四群”教育的要求,严格自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坚持从严管理,进一步建立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用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管理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
做到这些,我们党就能应对“四大考验”和化解“四大危险”。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第三篇:从严治党,化解“四大危险”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目前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同时还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以往中央多次强调过,但对考验可能会带来的危险,则是第一次强调。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重在时刻提出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给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个警醒: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复杂,党的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党必须常怀忧患意识,深刻警醒自己。
执政考验。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如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做到执政为民,这对于我们的执政理念和党的自身改革创新是新的重大考验。作为一个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的党,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应对执政考验必须做好的课题。这要求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运用自己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要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的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不懈地反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改革开放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但是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改革带来的利益结构调整使一些人受益的同时也使一些人利益受到损害,出现了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改革历经多年“由易及难”,在某些领域的推进似乎正遭遇瓶颈,或是遭受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政府在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但离人民满意仍有距离;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社会贫富分化、道德缺失;面对骄人的数字成绩,某些群体容易滋生“盛世心态”,固步自封„„这些都是我们党必须迎接的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迎接改革开放考验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
市场经济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市场经济建立后,利益冲突与价值观多元化导致道德建设“滑坡”;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特性,某种程度上也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等等。要迎接市场经济考验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外部环境考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如何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完善我们党的执政方略的重大考验。当前,我们正处在20年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虽然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但我们所处的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加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领土争端依然是我国面临的挑战。面对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等方方面面的挑战和考验,要求我们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精神懈怠的危险。当前,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丧失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精神萎靡不振,缺乏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胡锦涛总书记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首位是不无道理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怎样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就要不断加强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并把这种远大理想落实到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本职工作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脱离群众的危险。有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成空洞的口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不仅仅会使党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伟大事业难以实现,甚至会被群众抛弃,丧失执政党地位。只有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有效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疾苦、满足群众利益,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才能有效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针对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忙于工作应酬,不愿学、不想学、不能静心学的问题比较突出而提出。面对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维护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如果领导干部和党员能力不足,势必会穷于应付,党长期执政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难以实现。要解决我们党能力不足的危险,党员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向书本、向群众、向实践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各级党组织要继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把创先争优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在实践中不断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与一般的主动腐败、显性腐败有一定的区别,消极腐败具有一定隐蔽性,与直接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等直接腐败不同,例如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官僚作风、形式主义等等。虽然没有表现为具体的违法犯罪,却对行政效率和机关风气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极大损害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公共形象。可以说,消极腐败对执政党组织特别是干部队伍的侵蚀和危害,丝毫不亚于贪污腐败等显性腐败。要有效化解消极腐败的危险,各级党组织就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模范。
在建党90周年的重要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自我警醒,心存忧患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大风险”,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对于我们党执政为民、长期执政,其意义重要而深远。
第四篇: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来源:中国网 作者: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目前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同时还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以往中央多次强调过,但对考验可能会带来的危险,则是第一次强调。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的重在时刻提出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给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个警醒: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复杂,党的建设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党必须常怀忧患意识,深刻警醒自己。
执政考验。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如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做到执政为民,这对于我们的执政理念和党的自身改革创新是新的重大考验。作为一个执政党,特别是长期执政的党,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我们应对执政考验必须做好的课题。这要求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运用自己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要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的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不懈地反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改革开放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但是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改革带来的利益结构调整使一些人受益的同时也使一些人利益受到损害,出现了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改革历经多年“由易及难”,在某些领域的推进似乎正遭遇瓶颈,或是遭受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政府在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但离人民满意仍有距离;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社会贫富分化、道德缺失;面对骄人的数字成绩,某些群体容易滋生“盛世心态”,固步自封„„这些都是我们党必须迎接的改革开放的考验。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迎接改革开放考验要求我们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
市场经济考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市场经济建立后,利益冲突与价值观多元化导致道德建设“滑坡”;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特性,某种程度上也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等等。要迎接市场经济考验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外部环境考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如何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不断完善我们党的执政方略的重大考验。当前,我们正处在20年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虽然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但我们所处的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加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领土争端依然是我国面临的挑战。面对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军事等方方面面的挑战和考验,要求我们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精神懈怠的危险。当前,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丧失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精神萎靡不振,缺乏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总书记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放在首位是不无道理的。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强调:“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怎样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就要不断加强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并把这种远大理想落实到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本职工作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
脱离群众的危险。有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成空洞的口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不仅仅会使党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伟大事业难以实现,甚至会被群众抛弃,丧失执政党地位。只有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有效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疾苦、满足群众利益,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才能有效化解脱离群众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针对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忙于工作应酬,不愿学、不想学、不能静心学的问题比较突出而提出。面对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维护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如果领导干部和党员能力不足,势必会穷于应付,党长期执政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难以实现。要解决我们党能力不足的危险,党员干部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向书本、向群众、向实践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
平。各级党组织要继续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把创先争优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思想、作为一种动力融入工作、作为一种追求融入人生,在实践中不断化解能力不足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与一般的主动腐败、显性腐败有一定的区别,消极腐败具有一定隐蔽性,与直接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等直接腐败不同,例如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官僚作风、形式主义等等。虽然没有表现为具体的违法犯罪,却对行政效率和机关风气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极大损害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公共形象。可以说,消极腐败对执政党组织特别是干部队伍的侵蚀和危害,丝毫不亚于贪污腐败等显性腐败。要有效化解消极腐败的危险,各级党组织就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锋模范。
在建党90周年的重要时刻,总书记提出“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自我警醒,心存忧患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经受“四大考验”、化解“四大风险”,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对于我们党执政为民、长期执政,其意义重要而深远。
第五篇:中国食品行业存在“四大危机”
中国食品行业存在“四大危机”
近年来,有关食品行业的负面新闻太多了,先是有毒奶粉和地沟油,后是瘦肉精和染色馒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听了让人头皮发麻。
可以说,食品行业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与发展危机。一方面,公众对食品行业的信心在下滑。在一个13亿人的市场,中国食品行业的地主优势在消失;另一方面,食品行业又具有刚性需求。一些外资品牌正乘虚而入,竭力瓜分这个市场。因此,整个行业形势相当严峻,也非常令人痛心。
不过,正所谓“否极泰来”.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如果有关方面能够正视食品安全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饮食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安危的大事,关系到中国服务业的未来,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在起,本着对人民健康与历史承担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各个环节抓起,将危机化为转机,让民众重拾对中国食品行业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目前面临的困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透视食品行业及相关行业问题时,人们不难发现,围绕着这个行业存在着四大危机。
一是本末倒置、见利忘义,导致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从最近曝光的染色馒头和毒豆芽事件看,之所以会出现大批量、大范围制售有毒食品事件,并非是相关商家不知道这么做的危害,而是在暴利的驱使下,非法制售已成习惯。商家已经麻木,只要自己有利,谁还管顾客的健康?
二是恶性竞争、损人害己,导致整个行业的运行危机。近来,一些龙头企业之所以也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这与激烈的恶性竞争和行业自律的沦丧有关。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就不只是三鹿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奶粉行业的问题。为了普查3000万受影响的儿童,光是国家就花去了20亿元,更遑论市场的丢失。三是纲纪松弛、管理懈怠,导致国家法律与行业标准的信誉危机。从早年的苏丹红、毒海带、毒火腿,到近年的“人造蜂蜜”、人造“鲜枣”,以及在鸡鸭鱼肉中被检测出来的禁用药物和食品中过量的添加剂等,无不触犯法律,触犯行规。如此目无法纪,与管理的长期缺失密切相关。
四是科研不足、文化缺位,导致行业发展的战略危机。现在,浮在台面上的问题还只是食品行业的违法乱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与转基因等相关的动植物物种问题及饮食文化的主导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物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也是饮食文化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在这方面主导权的丧失,问题更严重。现在,面对中国食品行业遭遇的四大危机,外国商家也没闲着,乘机在中国拓展市场。在基础食品方面,比如转基因大豆,不仅进口量大增,而且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在产成品方面,比如进口奶粉,现在几乎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
江山,不仅市场份额大增,而且还占据了高端人群的消费,直接影响着中国下一代的身体素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食品行业现在真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弄不好,不仅丢了民心,还要失去市场,更可能会对民众身体素质和子孙后代健康等构成负面影响。有鉴于此,现在要解决问题,走出危机,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从文化、制度、执法、市场和企业等各方面抓起,健全制度,强化从生产环节到最终消费环境的“全程控管”.只有这样,未来中国食品行业才有复苏的可能。
具体而言,一是要保护好中国食品的物种,这是未来中国食品与饮食服务业发挥其独特竞争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二是要抓紧对食品及相关行业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将食材的生产制作与社会文化结合起来,提升饮食文化在服务业中的水准。三是要健全标准,严格执法,增强食品行业的透明度。四是要强化对食品生产及市场服务领域的监管,让消费者放心。
正所谓“不破不立”,现在虽然是危机重重的时候,但也是食品行业大洗牌的最好时机。只有那些讲品质、讲管理、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只有那些严格执行标准、产品信息透明和能够让老百姓放心的企业,才有生路,才会崛起,才会做大做强,才会成为自“十二五”开始的食品行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