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水粉画的表现要点和指导策略
会议记录
内容:浅谈幼儿水粉画的表现要点和指导策略(张薇)
地点:二楼多功能厅
具体内容:
一、特点
1、对于幼儿来说有强烈的吸引力。
2、我国探索出了新做法:重真实体验,重幼儿从审美眼光来表达表现,重幼儿的审美想象。问题
1、幼儿水粉画的表现要点:
① 调子:是冷色还是暖色?
② 冷暖色调的运用
③ 水粉味
④ 深颜色
⑤ 笔触、色、笔随行走,画:要出现笔触。灵活运用深、摆、点、勾、推、扫等各种笔法
进行描绘,大的地方用大笔,小的地方用小笔
⑥ 构图
美术作品中的一切要求属于作品内容的表达。美术作品中的一切因素应当相互保持联系。
二、幼儿水粉画的指导策略
1、学会掌握水粉画的工具,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2、提供活动教具,让画活起来。
3、我们运用制造愉悦的环境,培养色彩感。
1、①运用绘画笔起名字的方法,让幼儿认识。
②给颜色分成两家,一个家里都是冷色宝宝,另一个家里都是暖色宝宝。
③挤颜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需要先掌握的。
2、①就是让能教的物体的各个部位分割开来,供拼搭摆弄。
②全领会到动态
3、让幼儿用笔子涂抹勾,尽情自由发挥,不要过于拘泥,尽量使他们感受色彩表现的快乐。
4、在观察中和累素材
①创造力是由观察开始的,是创造的基础。
② 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引导观察的对象。
5、适时指导,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①根据年龄特点,循序渐进让幼儿点,线,面的感知和表现,色彩的认识,组合,创新。②在肯定幼儿的表现手法要尊重幼儿理解点的多重性,不能用成人的观点来理解幼儿的画。
6、成果展示,体验乐趣。
①珍惜成果,给予肯定
②展评是认识的过程,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
③采用自评,互评得体。
第二篇:如何教好幼儿水粉画
如何教好幼儿水粉画 幼儿水粉画教学
一、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引起幼儿对画水粉画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注意教室的布置,选择一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幼儿水粉画及一些优秀的画家作品让他们欣赏,在教室里再放置一些笔、纸、颜料、调色盒,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再趁热打铁向幼儿介绍,让幼儿认识画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幼儿作即兴水粉画绘画表演,使幼儿对水粉画产生浓厚的作画兴趣和强烈的绘画要求。
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水粉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水粉画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内容,为幼儿所喜爱,他们常常选择鲜艳的色彩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构图上大胆奇特,不拘一格。对幼儿的作品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及时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平时教师要注意启发幼儿,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想象的素材。
三、培养观察力幼儿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自己所喜爱的或感兴趣的部分,而疏忽遗漏他们不感兴趣的部分,因此,教师要指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一些实物、图片、教给他们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分析比较,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单的几何形体概括出物体的外形特征。如画向日葵,可以先教幼儿画一个椭圆形的花盘,四周再添上花瓣。
四、培养色彩感幼儿画水粉画,尽量让他们直接用笔蘸色去涂、抹,勾、点,尽情自由发挥,不要过于拘泥。尽量使幼儿感受色彩表现的快乐。也不要强调画固有色。色彩是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没有固定不变的色彩。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认为美的颜色去作画,培养幼儿创造性表现色彩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审美意识受到启蒙。
五、培养绘画技巧和良好习惯教幼儿画水粉画,技能技巧不能要求太高,只要大概能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看上去能知道这么回事就行了。教师要让幼儿不断的练习,掌握最基本的作画方法,使用工具和材料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结合观察画的物体,教会幼儿认识和分辨颜色,调和颜色。同时,还要培养幼儿爱惜纸张、颜料、毛笔和讲究卫生的习惯。画画时要注意清洁卫生,不要乱涂乱画,画完后要组织幼儿把工具、作品收好。分派值日生协助教师打扫卫生。教师每堂课都要提一二个要求,并认真检查,督促幼儿改正不良姿势,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对幼儿进行水粉画教学,不仅能培养他们简单的造型能力,色彩感,而且对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健康的个性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水粉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组织好孩子,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为小学的美术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浅谈幼儿剪贴画的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剪贴画的指导策略
剪贴画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开展剪贴画活动,正好贴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独创性,同时促进幼儿在大自然、社会、生活、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充分挖掘生活情趣,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一、转变观念,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传统美工活动,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技能培养,现代教育观注重幼儿思维能力、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在剪贴画活动中,我力求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引导幼儿自由活动、主动探索,使他们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和技能。首先,是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幼儿模仿操作。由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无形中给幼儿制造了一个框架,约束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造成了作品单一,缺乏个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为了改变这一弊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我采用自主学习方法,先让幼儿用视觉观察要表现的对象,然后让幼儿通过思考―想象―尝试―发现等过程,主动完成作品。例如,用几何图形拼贴马路上的汽车,先让幼儿在入园与回家的路上观察马路上汽车的形状、颜色、分几部分等。车头、车身、车轮是什么形状,在什么部位等。活动时,让幼儿自由发言,说说他观察到的汽车形象,然后鼓励幼儿用几何图形,将自己认识的汽车拼贴出来。这样,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又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力。其次,评价方法的转变。以往活动中我们十分重视幼儿作品效果,常以作品效果论“英雄”,很少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即只注重结果评价,不注重过程评价。其实,幼儿在美工活动中只注重过程,只要能随意操作,自由想象地完成作品,就特别高兴。至于结果如何,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在幼儿看来他们的作品都是“最好”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也注重过程评价,允许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幼儿不同的创作结果,并从不同角度随时给予肯定,随时鼓励,使他们克服困难,大胆表现。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创新
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证。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标新立异。但是,这种行为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幼儿才不会担心因“有差错”而受到批评、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表现。为此活动时,我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材料,允许幼儿用不同材料大胆完成作品,允许幼儿“犯错误”,使幼儿有活动的自由和信心,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思考、尝试,不要一发现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帮助幼儿解决。活动过程中,常会有幼儿问:“老师这样行吗?”“老师这样对吗?”“老师这儿我不会。”等等。面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也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要鼓励他们自己想一想、试一试,看行不行、对不对。如“我想能行!”“试试看好吗?”“我相信你会做好!”等等。即使有必要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鼓励他们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时间长了,幼儿就会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例如:一次几何图形拼贴画,我为幼儿准备了许多三角形、圆形、半圆形、菱形、椭圆形等几何图形。由于生活中习惯用圆形表现花,因此一部分幼儿很快用红色和黄色的圆形摆成了花,三角形或半圆形摆成了叶子。有些孩子却拿着三角形、菱形等问:“老师用这个行吗?”我说:“我想能行,摆摆看!”结果孩子们摆出了各式各样的花,有三角形角朝外,中间是圆的花,有三角形角向内,中间是圆形的花,有用菱形摆出的花,还有用半圆摆成的花,等等,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我很吃惊。他们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非常出色。有些作品是成人一下子都想不出来的。可见,多鼓励孩子,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就会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潜能。
三、利用活动的延伸,培养幼儿求异思维
教学活动时间是有限的,要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仅靠一个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活动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继续。可以使那些兴趣未尽的幼儿继续发挥,刚入门的幼儿得到巩固。因此,我常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联系教学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回家后或在美工区继续创作,这样,幼儿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感知强烈的动植物、人物及交通工具等用美工手法表现出来,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创新信心。
四、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只有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心理状态下才会产生。记得在一次剪纸活动中,活动开始,我先出示预先剪好的窗花,说:“新年快到了,老师为新年准备了一份礼物,小朋友看好看吗?”“好看!好看!”孩子们被这美丽的窗花吸引住了。我说:“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也剪一幅窗花作为新年礼物呢?”幼儿齐声回答:“愿意!”看到幼儿开始跃跃欲试的时候,我顺势向幼儿传授折叠剪贴的方法。于是剪窗花活动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开始了。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折叠的层数越多,剪出来的效果越好,幼儿剪纸劲头也越大。
在剪贴画特色手工中,在浓厚兴趣中,幼儿举一反三,不断创新。创新是创造的基础,只要我们给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允许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推陈出新,超越自己,超越同伴,这样幼儿的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第四篇:幼儿讲故事指导策略的初探
让讲故事成为童年趣事
——幼儿讲故事指导策略的初探 内容摘要: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故事,幼儿不仅喜欢听故事,还喜欢讲故事。讲故事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如何让幼儿大大方方、声情并茂地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呢?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以下指导策略:培养幼儿讲故事的兴趣,选择恰当的故事材料、教会幼儿讲故事的技巧、为幼儿创造讲故事的机会。
关键词:幼儿讲故事指导策略初探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故事,幼儿不仅喜欢听故事,幼儿还喜欢讲故事。幼儿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一些文学作品特别是故事来获得发展的。讲故事,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讲故事,可以提高思维的条理性,让幼儿的表述更符合逻辑;讲故事,还可以锻炼幼儿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为对故事的复述是建立在对原故事的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虽然幼儿喜欢讲故事,但真正要幼儿大大方方、声情并茂的完整讲述一个故事,并非易事。根据我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总结出以下指导策略:
一、培养幼儿讲故事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总是这样,自己喜欢的事就愿意去做,并且容易做得好。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幼儿喜欢上故事,才能让幼儿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1运用动听的故事打动幼儿。
幼儿 对于故事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教师要抓住这份喜爱。对于我来说,拿到一个故事,会先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故事的讲述基调和每个角色的处理方法。例如在《狼和七只小山羊》中,大灰狼是凶狠的、第七只小山羊是聪明的;《一半先生和一半太太》中,两个主人公都是又好气又好笑的;《丑小鸭》中,丑小鸭一开始是很可怜的,受到了大家的排挤,但后来它又是坚强的,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教师 都应该吃透每一个故事,甚至每一个环节,在讲述时为 幼儿 营造一个适合的感受氛围,让幼儿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慢慢的也想学着老师把这么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幼儿。
《幼儿心理学》上指出: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里特点,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故事教学。平时可以利用图片,多媒体还有表演故事等方法激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特别是故事表演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因为孩子们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例如:我在讲《三只小羊 》这个故事时设置了背景:用雪花片当成草地,一张小椅子装饰椅背当作大山,还准备了一些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的胸饰。将大灰狼雄饰挂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饿都带好胸饰,先小羊上去与大灰狼对话,小羊把走路声音说出来,中羊大羊也相同。最后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与大灰狼拼命。孩子们的积极很高,都要求来表演。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几乎都喜欢,也能激起孩子想说的欲望。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幼儿讲故事兴趣的目的。、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发幼儿。
《浙江省保教管理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幼儿的评价工作。只要幼儿愿意开口讲,就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幼儿需要对他肯定和赏识,当你对他的表
现表示肯定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他的自尊心和信心就会增强,兴趣也会随之增长。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让能力弱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尤为重要。所以,每次幼儿讲完故事后,我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表扬,如我们班的乐乐虽然经常会紧张,但开场白较好,能清楚地介绍了自己要讲的故事的名字,我对此给予了表扬:“乐乐胆子越来大了,声音也很好听,很棒,相信他下次讲得更棒。”;健健从电脑里学讲故事,间接向其他幼儿拓展了更多的学讲故事的途径,除了可以向妈妈学讲故事,向录音机学讲故事,还可以向电脑学讲故事。对此我也给予表扬:“健健真是爱动脑爱学习的好孩子,找到了学习讲故事的好方法,大家可要向他学习哦。”„„
二、选择恰当的故事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选材是基础,故事选择是否适宜,是幼儿能否讲好故事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选择的故事要具备生动、有趣、有利表达等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使讲故事的幼儿乐于表达,有助于提高表达表现的质量;也能吸引听故事的人,使人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故事中去,受到影响、感染,产生共鸣。在选材方面我是这样考虑的: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
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选择的故事要简单一点,形象生动一点,情节不要太曲折,他们偏重于动物类的故事比方说《小兔乖乖》》《拔萝卜》《小蝌蚪找妈妈》等。到了中班语言发展相对成熟一点,词汇量要逐步增加,应选择形象丰满一些的童话故事例如《跛脚的大叔》、《三根绿枝》等。大班幼儿是思维从表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过渡的阶段,但表象仍占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到了大班可选择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更重的,要求相当要高一点可选择民间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如《将军卖刀》《曹聪称象》《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等。但无论适合什么年龄段的故事,都要注意故事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2、所选故事的情节不能太复杂,人物不宜过多,语句不宜太长,平翘舌音过多转换的、拗口、不容易发音的字音过多的,应尽量避免。
3选择趣味性强的故事。
故事中要有一定的语气、语调的变化,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如:故事《老狼卖瓜》其中老狼的几次吆喝“谁来帮我卖瓜”就有很大的表现空间,能用提高音量、拖长语调等方法来表现,使故事讲述时语言有起伏和变化。又如:故事中老狼对应聘者的挑选:认为小青蛙的叫声“咕呱”“咕呱”就好像是“苦
瓜”“苦瓜”,因而不能招聘,而母鸡的叫声“咯咯哒”就像是“个个大”,因此选择母鸡做推销员。这些有趣的情节和谐音既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又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
三、交给幼儿讲故事的技巧
只有交给幼儿一定的技巧,才能把故事讲精彩,这是幼儿练习讲故事的必需过程。那么培养幼儿讲故事有哪些技巧呢?
1、帮助理解故事。
讲故事,一是要刻画人物,二是要揭示主题。幼儿年龄小,所以要帮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弄清故事主题,只有当幼儿心有所感,才可能真实生动,轻切可人。如果没有真实情感,单存的模仿,就会让人觉得装腔做势。要把幼儿的思想感情引发到位,使其有恰当的语气语调,关键还是要引导幼儿理解。《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教师在引导幼儿讲述时一定要让幼儿了解城市生活与乡下生活的差异,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时还要感受同伴之间的关爱。在讲的时候要把乡下老鼠和城里老鼠的内心世界表达清楚,让听的明白原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指导正确、清晰发音。
这是讲好故事的基本条件。如果讲故事时发音不清楚就会大大降低故事的质量,影响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有的幼儿是因为舌尖音发不清;有的幼儿是说得太快,字咬得不实;还幼儿嘴巴张不开,音含在嗓子处送不出来。这就调动不起听、的积极性,感觉故事没有吸引力。
3、注意讲述时声音的抑扬顿挫。
这是讲故事重要的技能技巧。如《猴吃西瓜》,老猴、小猴、猴王、长尾巴猴,这么多的角色,要根据它们的性格、地位用不同的声调来体现。高兴时,声调轻松明快;郁闷时,声调低沉缓慢。让听众根据声音就能区分出角色和剧情的变化。注意根据情节变化而变化。如讲 到重要的地方时、老人讲话时、承认错误时、从远处喊人时、慢性子人说话时、弱者在强者面前说话时,语速 应稍慢,讲到高潮时、情态紧迫时语速应稍快。
4、学会附以一定的体态语。
这是提升故事精彩程度的有效手段。幼儿的表情、动作、眼神能为故事增光添彩。如讲到小鸟,可以模仿小鸟飞一飞;讲到小猫,模仿小猫喵喵叫;讲到难过伤心时,做哭状;讲到生气时,噘噘嘴、跺跺脚;讲故事时,眼神要与观众有所交流,根据故事情节眼神随之变化,切忌眼睛向下看,盯着一个地方不动,那样会给人目光呆滞、没精神的感觉。但要注意,动作表演要自然到位,和内容要有效配合,协调。
四、为幼儿讲创造机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怎样让幼儿讲故事的积极性一直保持下去?这需要有机会讲、有人来听。什么时候讲,讲给谁听呢?
1、在园内或班级里经常举行故事大王比赛。
园内可以结合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故事大王”比赛,也可以在班里搞一些“好听的故事大家讲”栏目,这样不仅便于幼儿通过统计发现谁的故事最受欢迎,还有利于使幼儿讲故事的热情一直保持下去。
2、自由活动时间自由讲。
在餐前的非正式集体活动时间讲,会占据大家很多时间,所以我把自由讲述安排在自由活动时间。谁来当听众呢?如果教师来当,那么多的幼儿都要讲给教师听的话,教师根本来不及听。我尝试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作为故事的听众,结]高。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3、家园合作。
请爸爸妈妈用文字或DV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此方法可以感受幼儿讲故事的成长过程。也可以让幼儿参加社区或是电视台举办的故事大奖赛等。
反思:
通过这样的培养,我发现幼儿的说话能力已得到明显的提高。在讲故事过程中,幼儿的记忆宝库会不断积累丰富的“养料”,从而提高说话的自信心。另外,故事还由丰富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当然讲故事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这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我们现在所做的才是刚刚起步,如何能让孩子爱上讲故事,学会大大方方、声情并茂地完整讲述一个故事,还需要我们不懈的探索。
让故事伴随每个孩子的成长,让讲故事成为孩子们童年的趣事吧!
参考文献:
1、《论幼儿语言文学的接受》早期教育2005、112、《幼儿园故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学前教育研究 2010、10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
4、《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工作指南》
第五篇:第五部分 水粉画的表现方法
第五部分
水粉画的表现方法
一、用水的要求
做为水粉画的调和剂,水是水粉画、水彩画和水墨画等画种不可缺少的主要媒介。没有水就不能更好地发挥水粉颜料的性能。用水太多,画面虽然酣畅淋漓,但容易一塌糊涂。用水少,笔触干燥,画面缺少韵味不滋润。建议你先准备两个涮笔水桶,和一块吸水性能较好的毛巾,每次涮笔后在上面吸吸水。当然干画法和湿画法对水分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铺大关系时可以湿一些,但进入深入塑造阶段,水分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在这里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色前把笔在水桶里涮几下(最好涮干净),再用力甩几下,之后开始调色。调完后不要急于摆在画面上,而是把含色的笔在水桶里蘸上微量的清水,然后在调色板上反复调匀,再放到画面上,这时候笔触上的水分是很适当的。由于水分适中,笔触显得干脆利落,可塑性很强,利于控制画面,从而更好地完成作品。笔上水分太多还影响做画进度,画面不易干,拖延了做画时间。所以,希望初学者一定要重视水分的运用,从中摸索出规律,有条不紊地寻找一条正确的用水方法。
二、用笔技法
要画好水粉画,除了学会观察,锻炼一双敏锐的眼睛外,笔触的应用也是画面产生效果的关键。忽略用笔,使作品流于光滑匠气或毫无章法,也就失去了绘画感。就象一个完整人的形象,色彩效果比如内在修养,而笔法变化则相当于外在风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水粉画的用笔主要反映在笔触变化、水的运用以及笔意的把握上。
首先,笔触变化是通过水粉笔特定的笔头,表现出来的大小、长短、方圆、宽窄以及利用笔触产生的摆、点、揉、提等效果。通过有变化的笔触,画面不至于生硬平淡,显得生动有趣而有节奏感。(如图)
其次,用笔还表现在含水量的运用而产生的干湿效果上。湿画法空灵透明,有水彩画的韵味,一般作为铺第一遍大关系使用,特别是画背景显得有后退感。干画法少掺水甚至不掺水,易于深入塑造,特别是桌面物体的刻画和强调,容易使画面产生前进感(如图)。
再者,还要注意用笔的意向。一笔下去形色兼备,就必须在用笔上做到果敢、概括、恰到好处。用笔果敢就是大胆而果断地表现你对物象的感受,不要缩手缩脚,谨小慎微。做到这一步必须敏锐地把握住色彩的准确关系和造型的鲜明特征,因为果敢的用笔总是与准确的观察判断分不开的。用笔概括就是有力地抓住对象的造型和色彩的生动特征,简略掉无关紧要的细节,使笔触具有表现力。所谓用笔的恰到好处,即每一个笔触都要做到各负其责,一笔下去色彩的明度、色相、冷暖、纯度与整体的对比关系完全正确,同时物体的形体、结构、透视、虚实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统一到位,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正确观察,整体对比。
三、调色常识
对于初学者,有两个难点令人困惑,一是面对静物看不出色彩变化,二是看出颜色调不准色彩。看不出色彩,不是色盲、色弱,就是方法不对。看出颜色,调不出来,很大程度与经验有关。调色前,首先做到观察准确,然后把看到的色彩进行分解,看看它与调色盒里哪种颜色最接近,还需要哪几种颜色?颜色的分解最好两种或三种,不可太多,多了就容易脏。一块颜色可以分解出几套方案,要用最接近最简略的色彩搭配。为避免用色雷同和习惯用色,可以尝试其他调色方案。接下来进行比例的调配,比例不正确,调出的颜色不是倾向不对,就是过而不及。例如画黄梨的亮部,用土黄加淡绿再加白色,调出来可能缺少绿色倾向,或可能太生绿,也可能太粉气。(如图)因此调色时一定集中精力,看准、分解准,多试验、多对比,保持新鲜敏锐的感觉,慢慢的,调色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四、色调的组织
色调通常是指画面色彩的主导倾向,犹如交响乐必须有主旋律一样,有了主旋律,就避免了杂乱无章的音色,使人产生审美的主题性。色调的形成是由于大自然接受光照的结果,一切景物在光的笼罩下互相交织,互相渗透,形成了色彩的统一基调。色调的形成使画面产生和谐的美感。
如何捕获色调呢?由于大自然时刻都统一在特定的色彩气氛中,景物无处不和谐,无处不入调。我们的眼睛看到的第一印象就是色调。比如你在昏暗的室内呆久了,突然向窗外望去,你会发现室外非常明快,产生了与室内完全不同的色调,所有的物体色彩都似乎被一种明亮的颜色渲染过,和谐而统一。再比如,你还是在室内,黄昏时打开电灯,一段时间之后,再向窗外望去,这时,窗外的天和远山、大地、草木及一切都变成了深深的蓝紫色调,与室内金黄色灯光映射相比,窗外的一切是完全迥异的色调,室内更加暖洋洋,而窗外则冷兮兮的蓝紫调子。利用这种冷不丁的观察方法你极易捕捉到那一瞬间和谐的调子,这样观察也有利于打破概念用色,培养主动感受色彩,而不是被动记忆色彩。长期锻炼,你的眼睛就会敏感起来。
要更好地表现色调,建议你经常画些小色稿,烟盒大小就可以了。不必考虑太多的关系,只要迅速而大胆地记录下你的感受即可。用笔要概括,学会用大笔画小画。集中精力,一气呵成。经常画一些色稿,对提高色调的把握能力和色彩感觉会有很大帮助的。
五、物体的塑造——体感与质感的表现
色彩静物写生是初学者步入色彩艺术殿堂的基础,是发现色彩、认识色彩、创造色彩的必由之路。基础色彩练习一般都采用室内写生的方式。由于室内光线稳定,利于初学者反复观察和研究。除了要掌握色彩的原理,如何用色彩塑造物体,使之产生立体感、质感和空间感,就成了色彩静物写生的又一重要任务。
首先,塑造形体要结合素描 “三大面五调子”的基本原理,根据光线的变化,找出亮部(室内受光偏冷)、过渡面(也叫中间调子即固有色)、明暗交界面(偏冷)、暗部和投影(偏暖)、反光(与周围的环境色有关),然后提出高光(最亮、最冷),只有具备了这五个基本层次,物体才有了初步的立体效果。其次,还要注意笔触的方向与形体结构的关系。如图,钢精锅下部的笔触,基本采用竖着用笔,进行左右的明暗推移,这样用笔能更好的表现钢精锅圆形结构的立体变化,否则如采取横笔触,就会影响钢精锅的结构。再比如布纹的表现,最好顺着布纹的走势用笔,才能更好的反映布纹的摆放特点、质感和画面的节奏感。
在美术写生中,静物的摆放,大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物体分为以下几类:陶瓷类、饮料瓶类、玻璃器皿类、金属器皿类、编织类、文具类、食品类、花卉类、水果类、蔬菜类等等。
1、陶瓷的表现要点:
器皿类物体大都是一些工艺品,造型规则,形体对称。除了具有实用性外,也就多了一份审美价值。陶瓷类器皿包括陶器和瓷器。陶器质地粗糙,高光和反光不明显,明暗对比明确。而瓷器由于釉质光滑,高光和反光非常强烈,几乎看不出明暗交界线。常常是亮部不亮,暗部不暗。瓷器的表现重点是反光(即周围环境色的影响)的变化,但反光不完全在暗部,有时亮部甚至中间过渡之处也会有反光存在。因此在塑造时一定要抓住基本的明暗关系,大胆概括归纳,否则容易画花画乱。陶瓷器物形状变化很丰富,可以分为罐子和瓶子,罐子口部较大脖颈较短,而瓶子则相反。陶瓷器物色彩丰富,装饰变化各异,是色彩静物写生的主要物类。
2、饮料瓶的表现要点:
饮料瓶种类较多,可以分为可乐瓶、雪碧瓶、矿泉水瓶、果汁瓶等,由于塑料瓶具有玻璃的特性,表面晶莹剔透;又具有瓷器易受反光的特性,光滑洁净,质地细腻。经常见到的饮料瓶,一般都盛有液体,色彩丰富而艳丽。在塑造时,可以分为三部分:上部透明处、中间标签和下面液体。上部透明之处可以和背景一起来画,不可留空白,等稍干用较深一些的冷灰色提出瓶子的轮廓即可。不过塑料瓶毕竟没有玻璃瓶那么绝对透明,高光附近往往有些冷灰色。中间标签,色彩鲜艳夺目,体身不透明,是表现明暗立体的关键部位,刻画时应大胆归纳,概括处理。液体部分视所盛液体而定,由于表面光滑,反光强烈。可乐瓶液体较深变化小,色彩深沉。矿泉水瓶,通体透明,高光反光琐碎而突出。雪碧瓶瓶体鲜绿,晶莹剔透。果汁瓶由于液体粘稠,色彩凝重,不太透明。(如图)、玻璃的表现要点 :
用于美术写生的玻璃器皿主要有玻璃杯、酒瓶、玻璃板等。玻璃器皿晶莹剔透,无色冷峻,显得非常高贵典雅,极富有观赏性,这正是美术写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玻璃的特性是光亮透明,因此高光和反光就非常耀眼。具体画法:先铺出背景和液体部分的色彩,等干后,用不同变化的干笔触,迅速提出高光和反光,这样能较好的凸显玻璃器皿坚硬而轻灵的质地和韵味。玻璃杯一般造型小巧灵秀,是画面的提神之处。酒瓶的种类较多,色彩变化大,包括无色透明酒瓶、绿色和褐色啤酒瓶、深色的葡萄酒瓶以及其他玻璃瓶具,画法大同小异。、金属的表现要点
金属器皿包括不锈钢、铝质、铜器等。金属器物与瓷器画法有相似之处,只不过金属器皿的色彩较为单一而偏重灰色。自身色彩薄弱,极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明暗对比不明确,几乎没有明暗交界线。高光和反光极度炫目。如果不加强整体概括与主观强调明暗对比,很容易画“花”。不锈钢制品是最难画也是最常见的表现对象之一,光色鲜亮,对比强烈,注意整体归纳。铝质较不锈钢粗糙一些,高光和反光相对较弱。铜器质地偏黄,色彩对比强烈。如图《不锈钢锅》与《萨克斯管》。、编织类的表现要点:
主要指筐子和篮子。塑造编织类物品,最好用大笔触归纳出后面的台布或背景,这和画玻璃器皿相似,干后用小笔触勾出暗部编织的条理,适当过渡,再提出亮部的条理即可,要注意篮子的局部穿插与整体的协调。编织类造型奇特,结构复杂,刻画时要概括提炼,灵活把握。(如图)
6、皮革的表现要点:
皮革类主要指皮鞋、运动鞋、皮包等。皮具在美术写生中的运用一般较少,这几年把运动鞋和皮鞋作为考试内容的试题时有出现。一些著名画家也画过鞋,鞋由于结构繁杂,造型流畅优美,具有很强的绘画感。画皮鞋首先要概括出基本体感,然后适当画一些细节,包括质感的表现。皮具质地不同,一般较有光泽,高光反光相对明显。皮包和皮鞋的画法原理基本一样。如图《红皮包》《一双暗红皮鞋》。
7、水果类的表现要点:
水果种类较多,它们色彩鲜艳明亮,形体优美。水果类可以分为圆形水果和特型水果。
圆形水果主要包括苹果、桔子、梨等。苹果形状规则、表面光滑、色彩变化较大,有绿色、黄色、红色,还有黄绿相间、黄红相间的。由于苹果色彩变化丰富,具有极强的表现性,是室内色彩写生及考试中较常见的物体。作为圆形水果,苹果的画法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如果把苹果画好了,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桔子、梨、圆形器皿等的画法。圆形水果的画法:归纳出几个必要的块面,突出“三大面五调子”,笔触方向围绕高光旋转,这样塑造的水果,结构比较结实。(如图)
特型水果主要包括香蕉、葡萄和西瓜等。香蕉颜色呈中黄或淡黄,结构为串状组合,个体方而弯曲,前后两头偏绿,塑造时要注意整体联系(如图)。葡萄在写生时,一般情况下总是串状出现,注意整体关系。西瓜一般要切开来摆放,注意西瓜的体面转折,以及西瓜瓤的变化。
8、蔬菜类的表现要点
蔬菜种类繁多,且形状各异,色彩变化丰富。初学者往往愿意画水果而不愿画蔬菜。原因是蔬菜形状不规则或构造复杂,塑造难度大。蔬菜可以分为单体和复合体两类:
单体的蔬菜多为圆形、柱形和锥形。如西红柿、土豆,黄瓜、萝卜,辣椒等。它们的画法,基本上和圆形水果相同,只是要蔬菜表皮的变化较大一些,例如西红柿和土豆,凸凹不平,塑造难度也就增加。关于锥形、柱形的蔬菜其实和圆形塑造原理基本一样,只是要多注意它们的特征。
复合体的蔬菜,结构复杂,细节琐碎。例如大白菜、青椒、菜花等。这些蔬菜起伏大或叶片重叠,塑造时要整体概括,避免支离破碎。先用大笔概括出基本关系,再用小笔触适当强调个别细节即可。如图。
9、花卉的表现要点
花卉亮丽鲜艳,赏心悦目,颜色以红黄暖色为主。多以玫瑰、月季等为主要表现对象。常以单枝、组合、盆栽三种形式出现。单枝塑造要注意花头的特点和结构变化。画法:先概括出大的色彩关系,等第一遍颜色干后,适当用干笔提出较亮的花瓣,色彩尽量保持鲜艳度,同时注意叶子的变化,要舒展自然,用笔灵活。组合花卉,难度最大,因为枝繁叶茂,姿态万千,很难控制整体效果。可先用大笔触调湿润的颜色概括出大关系,把花头、叶子和背景一起画,稍干,用干笔触刻画几个突出的花朵。这样既有主次关系、又有前 后关系。盆栽鲜花,姿态自然,多以小瓣花头组合为主,画花头时可以把花头理解成一个球状整体,然后塑造前面较突出的几个的花头,一定不要失去整体关系。如图《繁花似锦》《金黄月季》。
10、文具的表现要点
文具作为考试对象,一般指书本和绘画工具。
书本有合起来摆放的,也有打开摆放的。页面的颜色不可太单调,应多找一些色彩变化。打开或翻转的书本要注意弧面的转折塑造。绘画工具在近几年美术院校考试中时常出现。一般指水粉画用具,例如颜料瓶、调色盒、水粉笔、涮笔筒等等。这些工具造型比较规则,直线和弧线交替出现,塑造时,易出现透视上的毛病,并且用笔容易古板而缺少变化,显得扭捏。笔触要力求变化,围绕结构用笔。如图《水粉画用具》。
11、食品的表现要点
食品类指面包、鱼、鸡蛋、蛋糕、火腿肠、方便面等。
面包是美术写生经常用到的,形状变化各异,颜色多为黄褐色、赭红色、黄红色和乳白色。色泽温润极富表现性。画面包最好先湿后干,特别是最后干涩笔触的运用,对塑造面包的粗糙肌理很出效果。暖色容易脏,调色不可太多。
六、空间的表现
塑造一个物体也许并不困难,但要把所有物体完整的统一起来,需要我们注意大的色调、主次关系、冷暖关系和空间关系。特别是空间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画面整体的效果。
1、物体摆放的前后关系
物体的前后关系决定空间透视,由于物体不同位置的摆放,就产生了前后的深远感觉。因此近大远小、前后交错是处理画面空间不可或缺的基本依据。如右图《砂锅与苹果》中,前后交错的水果把砂锅和玻璃杯推向后方,强烈的俯视构图加强了画面空间的延伸,背景的虚处理强化了与桌面的空间关系。
2、背景与桌面的对比
静物的摆放,背景与桌面形成垂直关系,加上特定的光线,以及质地不同的台布,桌面和背景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色彩差别。找出二者的深浅、色彩差异、虚实变化也就使得空间关系得以展开。如图《铝壶、高脚杯与洋葱的组合》中同样的土黄色台布,背景比桌面要深一些,用笔时采用了大笔触、概括虚处理的手法,加强了空间的自然深度。
3、“米字格分析法”:
所谓“米字格分析法”,就是把一个物体塑造完毕后,围绕它的轮廓线,进行里与外的明暗对比。以其中的黄苹果为例,围绕轮廓线,用米字格分成里外各八等份或更多,你会发现,黄苹果上的1和外面背景的2对应,2(台布)要1亮得多,8要比7要暗的多。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把黄苹果里外的色彩逐一对比,3和4、5和6、9和10 ·····,它们的明暗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通过这样的对应处理,一个苹果就具备了完整的空间。当然,我们不必要绝对的分成8等份,再多也可以,只是用“米字格分析法”,让我们能够比较清晰的理解到单个物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如图)
4、主观处理
在我们的写生中,主客观的处理决定着画面的效果和情趣,客观再现使得我们的感觉变得异常丰富而真实。但主观表现,则可以增强画面色彩的艺术感染力。概括与深入、减弱与加强、对比与统一是画面体现艺术生命力的基本法则。如图《红苹果系列-大面包与水果刀》,采用高视点构图,减弱背景色块,强化桌面纵深,把重点放在物体处理上。背景灰色平涂,桌面白布衬托出红苹果,刻画深入,色彩明快。形成了前后、主次关系的强烈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七、水粉画容易出现的毛病
无论水粉画的写生还是默写,在技法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画面上往往会多种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花 也就是画面杂乱无章,色彩关系混乱,不该突出的太炫耀。出现花的毛病,主要是不能从整体出发的结果,建议多研究色彩的四要素:明度(可以理解为素描关系)、色相(色彩的基本倾向)、纯度(是否很鲜艳)、冷暖(这是最难解决的关键问题)。
2、灰,是指整幅画面层次较为接近,缺少较为鲜艳或较为醒目的颜色,显得沉闷平淡,软弱无力,出现灰主要是对色彩的纯度和明度把握不准确。建议先把最鲜艳的几块颜色铺上,再把最亮或最暗的几处色彩找出来,拉开层次。
3、火
也可以称为艳,顾名思义就是画面大部分颜色太鲜艳,缺少色彩的对比。是过分强调固有色所致。建议在观察时多分析光色原理,区别物体的冷暖关系,克服过分依赖固有色作画的习惯。一般情况下,室内写生亮部偏青紫,用白色加群青(或钴蓝、青莲等)再加固有色即可;暗部偏棕绿色,可以用固有色加橄榄绿、赭石、褐色、土黄等。
4、粉
水粉画是以白粉和水作为调和的画种,白粉在水粉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出现粉的毛病,主要是用白粉太多造成的,画面粉气还有冷暖关系混乱的原因。解决的方法:暗部少用白粉,甚至不用;加强冷暖关系和明暗对比。
5、脏
徐悲鸿对素描曾经提到过“宁脏勿净”的观点,很多初学者以为大师要求我们把画面搞脏了就成了好画。画素描时,鼓励对形体深入研究,避免谨小慎微,反复修改直到画准为止,就是脏了,也比画面干净不敢画强得多。可是如果把这句名言用到色彩上,就错误了。色彩的脏不仅是一种坏习惯,同时还是色彩感觉迟钝的结果。感觉不敏锐,对色彩的分解不准确,冷暖概念淡薄,导致调色漫无目的,似是而非。建议:一是要多观察、多分析,二是调色种类不可太多,三是对冷暖要搞清楚。
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画面就会有不同的毛病,除了以上几点,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困扰着初学者,只要坚持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积极探索实用的表现技巧,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你将会把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