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08月02日-市委书记刘建明同志在平利视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范文)
平办 通 报
第23期
中共平利县委办公室2010年7月30日
市委书记刘建明同志
在平利视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根据记录整理,2010年7月30日)
今天晚上,我同邦军同志交换意见,决定召开这
个小范围的汇报会,主要目的:一是了解目前平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开展情况和平利的同志对当前总体形势的认识和把握;二是看平利对灾后恢复重建、生产自救有什么好的措施和好的方法。通过今天下午在老县、大贵的实地查看,以及刚才邦军、吴平等几位同-1-
志的汇报,对平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以下四点感受。一是平利灾情十分严重。7月16日以来,平利经受了高强度的暴雨灾害,是全市受灾最为严重的四个县区之一。二是避险转移工作扎实有效。由于及时地实施了避险转移,平利没有出现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恢复重建措施得力。平利整个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不等不靠,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县区中恢复重建工作开展的最快最扎实的县,令人感到欣慰。四是精神状态很好。无论是县级领导、党员干部、村组干部,还是受灾群众,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产救灾、恢复重建工作中,难能可贵。
平利尽管灾情很重,但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空间依然还在,干部群众思想稳定,充满信心,这是一个好的态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客观估计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发展,力争在大灾之年,使平利的各项发展取得新的进步。
关于当前的工作,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我再强调四点。
第一,毫不松懈地抓好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对受灾群众的生活一定要安排到位,特别是吃、穿、住、医这四个方面要高度关注。在安置的过程中,凡是实施集中安置的,要尽快分散分流,走向以户为单位的安置,对于受灾的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要尽快在敬老院妥当安置。二是当前正处在主汛期,避险转移的各项措施要进一步落实到位。要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无论何时、何种情况下发生地质灾害,在已经预警预报的区域内,不能因为避险转移工作做的不到位,发生群体性伤亡事件。这里我强调两条,一是实施强制手段,二是作为政治纪律。在已经预警预报的区域内发生群体性伤亡,要严肃追究责任,这是一条底线,必须坚守。当然,这要做大量的工作,一定要提前介入。过去发生洪涝灾害也进行了紧急撤离,但依然发生群体性伤亡事故,这是因为以前都是应急性转移抢险,并不是提前转移。提前转移会加重工作难度,难免和群众发生冲突,因为群众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但我们的各级干部一定不能有这种侥幸心理。要从治本做起,从避险安置工程建设做起,把境内国土面积62%的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治本之策,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平利大概需要五年时间,全市需要八年时间。省政府确定的是编制十年规划,五年见成效,八年基本完成。省
政府今年将拿出10亿元解决居住在危险地带的人员安置问题,并且从明年开始每年拿出2亿元,同时配套信贷资金,要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
第二,突出三个重点,抓好恢复重建。做任何工作都要有一个突破口,灾后重建工作也是一样。平利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突出三个重点,思路很正确,完全找到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抓手。一是恢复交通基础设施。这方面,平利的工作力度很大,已经明确了交通基础设施恢复的责任和政策,在这一点上,你们不等不靠,做的非常好,没有喊空口号。二是工商企业的复工。我在老县,看了平利工商企业恢复生产情况,觉得平利的工商企业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虽然受到了洪涝灾害的影响,有了一些损失,但没有伤到元气。三是农业生产自救。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这方面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关乎全局的大事。
第三,创新思路,抓好灾民建房。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平利在灾民建房方面已经准确把握了市委的意图,而且也派人出去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次灾民建房,要以城乡统筹为指导,把居住在不安全区域内的农民,通过5年或更长时间的努力,搬迁到安全地
带居住,既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安居和避险问题,也最大限度地通过住房措施,促进农民进城居住,由农民变市民。要通过这次灾后重建工作,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平利是最有条件在全市做到最好的。在无房户的问题上,要进一步摸清底子,对条件成熟的,要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吸引进城定居。对比较困难,需要政府帮助建房的,要统一规划,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给予信贷政策支持,要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搞好产业集中、规模经营,发展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解决集中居住后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对既无资金、又无产业支撑的受灾人员,要考虑建廉租房的方式予以解决。平利要从受灾农民建房开始做起,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建立农村社区的办法解决灾民建房问题。今年10月以前,要按照县上既定思路和刚才讲的意见,把重灾乡镇和重灾村的灾民建房工作切实做好。国庆节前后,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将在平利召开。
第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继续和延伸。这次抗洪抢险,从县级领导、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广大群众,能够
经受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得益于我们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要认真总结这次抗洪救灾工作的经验。一要弘扬四种精神。即在危险面前冲得上去勇于牺牲的精神,在灾害面前舍小家顾大家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利益面前牢记宗旨一心扑在群众身上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工作面前恪尽职守勇于尽责的精神。二要大力表彰抗洪抢险中涌现出的先进模范。要深度挖掘先进模范的先进事迹,鼓舞全县人民士气。三要充分发挥人民子弟兵的主力军作用。紧急避险转移之所以这样强有力,除了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正确指挥外,也离不开人民子弟兵作用地充分发挥。四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关心基层干部。抗洪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基层干部功不可没。对于在抗洪救灾中表现出的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勇于奋战的基层干部,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大胆使用,提拔到更加关键的位置发挥作用。
第二篇: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中共青川县委 青川县人民政府
(2011年4月)
“5.12”特大地震发生近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尤其是浙江人民的倾力帮助下,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下,全县人民大力发扬“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青川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一、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面对特大自然灾害,不屈的青川人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一是克服了县城重建时间紧迫的特殊困难。县城选址2009年5月底才正式批复,比其他灾区晚了近一年时间。二是克服了建设用地不足的困难。青川是典型的山区县,农民建房找不到宅基地,城镇建设缺少平坝地。靠开山劈地、围河筑坝寻找建设用地,全县新增建设用地3255亩。三是克服了重建任务繁重的困难。青川灾后重建面广量大,全县36个乡镇全部受灾,需恢复重建;全省38个重建重点集镇中,我
2生活困难。广电通讯实现全覆盖,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点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五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农村“三孤”、“五保”人员实行集中供养,城乡低保对象进一步扩面,1.6万城市低保对象、2.5万农村低保对象全部实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建立城乡困难群体贷款担保基金,有效解决困难弱势群体贷款难题。筹集各类教育基金575万元,2920名贫困教师和学生受到资助和救助。着力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公租房、安居房、廉租房全部交付使用。二是各项社会事业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行动,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376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连续保持较低水平。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5.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6亿元。竹园“智慧岛”教育园区和全县52所学校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县级医院和35所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医疗水平实现整体跨越,230个村级卫生站全部建成,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新农合参保率达97%以上。三是扶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集中连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投入各类资金2.4亿元,启动实施生态小康示范片1个、生态小康新村107个,统筹推进住房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风貌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扶贫攻坚改造,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四是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大下访、乡镇大接访和联系领导包案活动,妥善解决了征地拆迁、安臵补偿、住房保障、质量安全、劳资矛盾等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四)实现了重建项目和援建工作的预期目标。截至目前,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累计完工852个、完工率93%,完成总投资215亿元、占规划任务的90.7%,“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如期实现。同时,加大了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全县共排查出124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79处、排危除险168处、避让搬迁434处,完成监测预警网络建设492处,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浙江举全省之力援建青川,全体援建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发扬“四个特别”、“四不怕”精神和“五干”作风,坚持科学援建、高效援建、安全援建、廉洁援建,为重建美好新青川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累计完成援建项目547个,完成投资86亿元,援建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浙江对口援建工作圆满完成。浙江省及其44个市县与我县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援建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五)实现了经济持续向好发展。2010年,全县GDP实现15.94亿元、增长17.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41亿元、同比增长14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507元、达到387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新增1506元、达到11723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8%。一
6坚决查处各种危害软环境的行为,大力营造企业发展良好氛围。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农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山珍食用菌、茶叶、生态水产、干果油料等特色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基地。瞄准大城市,以富民为目的,大力发展风景林产业,强力推进“银杏富民”工程,农村群众每人栽植10株银杏树,力争两年内全县完成220万株银杏树栽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提升示范带动,促进农民长期持续增收。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美化县城、完善功能、开发竹园、活乡强镇,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二是建成生态旅游强县。坚持“突出生态特色,打造精品景点,开发旅游产品,完善服务体系”的思路,注重旅游资源开发的民族性、地域性及独特自然山水风貌,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形成产业开发链,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三是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诚信社会,做到政府带头讲诚信,企业自觉讲诚信,社会人人讲诚信;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开展“感恩奋进、回报社会”主题教育;建设廉洁政府、廉洁社会。
(三)发展措施。一是坚持产业支撑。突出项目工作,多上大项目好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二是坚持基础先行。全力支持广甘高速、青川到平武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争取在3年内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目标。切实解决好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问题,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改革行政运行机制,优化政务环境,解决办事拖拉、服务欠佳、从政不廉的问题。四是坚持改善民生。在全面落实省、市各项民生工程的同时,切实抓好青川“贫困救助、司法救助、白血病救助、火灾救助、基层干部因病返贫救助、贫困党员救助和老党员定补制度”等各项救助制度,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上新台阶。五是坚持党建保证。以县、乡换届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富民惠民安民”党建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争做“政治坚定、勤奋工作、真心为民、廉洁从政”的表率,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第三篇:富蕴县2010年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富蕴县2010年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2010年10月23日)
自去冬以来,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入侵影响,富蕴县遭遇了60年一遇的持续性强降温暴雪天气,县城平均积雪厚度达1.4米,后山积雪厚度达3米,暴雪造成8.8万人受灾(其中因灾伤病人员3人,紧急转移安置5250户21009人);倒塌房屋180户541间;损坏房屋564户1431间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21万元。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山区积雪融化较快,两河流域流水量迅速增大,额尔齐斯河最大流量达740m3/s,乌伦古河最高流量为499 m3/s,峡口水库最高泄水量为600 m3/s。融雪性洪水致使31126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290人,居民房屋倒塌412户1334间,损坏居民房屋2212户5589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00万元,潜在性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为切实保障受灾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有力地推进了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全县385户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第二阶段已经完成,326户基本完工(已打现浇),41户主体已完成,18户正打地基。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任组长的富蕴县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全县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会议,与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对全县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科学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实行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具体抓的分片责任制,制定了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县直部门包乡(镇)制度,确保每个乡都有2名四套班子领导、多个部门蹲点包乡,指导、督促所驻乡(镇)灾后严格做到“包安全、包技术、包质量、包验收”。确保房屋恢复重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兑现到户 按照《富蕴县2010年雪灾暨融雪型洪水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做到专款专用。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全县确定了共有385户符合灾后房屋恢复重建标准,县财政对符合抗震安居标准的重建房屋每户补贴3.5万元,并根据工程进度,分别按启动基础、修建墙身、盖房三个工程段付给建房资金,要求村委会、包村领导、联系领导根据工程进度层层签字认可后方可支取,既保证了工程进度,又确保了民房恢复重建资金真正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全县协调牧民定居、抗震安居资金192.5万元,争取上级灾后重建资金1000万元,合计1192.5万元,按照工程
进度,目前已为全县385户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居民拨付685.5万元。
三、严格标准,切实保障工程质量
针对灾后房屋恢复重建工作的特殊性,严格落实灾后重建工作的安全质量监管人员,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由责任人充分考虑节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地质灾害等因素,按照抗震安居房的标准要求负责协助建房户作好选址规划、地基挖掘、建材选购、施工过程监督与管理等工作,每户住房不得低于80m2,水、电、路、卫、浴等基础设施健全,通过加强对工程质量、进度的管理,确保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切实抓好倒房重建这项民生工程。
四、加强监管,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各乡(镇)包村领导、包村干部进村入户随时掌握重建进度动态,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按时、准确上报灾后重建数据。县委、政府定期组织民政、财政、建设、水利等部门每半个月对各乡(镇)灾后重建工作进行督导,每十天向县领导汇报灾后重建情况,随时了解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一批不符合标准的住房进行了及时整改,确保了重建工程的有序进展。
第四篇: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由于受到初的冰凌雪灾及“5·12”汶川地震的影响,造成我镇522户民房倒塌,100户民房严重受损,范围遍及全镇25个村,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另有50户属扶贫安居工程。灾情发生后,得到了上面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划拨了大量物资及专项资金,用于我镇的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加固以及扶贫安居工程。我镇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立即组织启动了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在灾情较严重、集中的玉笋、新春、云荞三个村各设立了一个集中安置点,为:玉笋大石26户,新春大树21 户,云荞荞棚49户,其余均为零星散户。迄今为止,历时两个月余,恢复重建工作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有五十余户已迁入新居。其他建设户正在建设中。现就我镇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领导组,党委书记任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镇长为副组长,作为直接责任人,分管新农村建设、扶贫工作的副镇长作为具体责任人。
领导组下设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副镇长为办公室主任,项目办负责人为副主任,成员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工作。
成立了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由镇纪委书记熊洲斌任组长,党政办主任吴中云、纪委办董国萍任副组长,项目办、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项目工程质
量、干部作风、工程进度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成立了物资采购组,负责灾后重建所需建材物资的联系和协调,确保物资及时就位。
二、工作措施
规范修建程序。为确保此次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按期完成,镇党委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对此次重建工作,规范修建申报程序,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即:由农户先写出修建申请,经包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签字认可,由镇四班子领导研究审核后,农户再写修建保证书,承诺按时按质完成修建任务,才能开工建设。
明确职责。各挂钩领导、包村工作组、村两委班子、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具体实施细则、建设任务、标准、时间要求帮助农户如期完成工程建设。
强化包扶制度。根据我镇地震灾后新建302户的实际,认真落实了镇领导、干部职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行“一对一”的包扶帮建对象;
实行风险金责任制和问责制。严格按照党委政府制定的《灾后民房恢复重建奖惩办法》,镇领导每人交纳保证金1000元、干部职工200元、村两委班子每人100元,提前完成的给予一定奖励,不能按时完成的不但扣除风险金外,对工作懈怠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且年终考评为不称职。
开展公开承诺制。各村向群众公开建设户名单、资金的补助标准、建设内容、建设时间要求、包扶人员的联系方式。
坚持跟踪督查制。恢复重建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各村的恢复重建工作的进度、包扶人员到位情况等进行跟踪督查,及时收集情况向相关部门汇报。
实行倒计时工作安排。要求各村及
包村工作组提高紧迫感、责任感,实行倒计时工作制,定期向镇领导组汇报工程实施及进展情况。
三、材料物资的采购
地震恢复重建所需物资按镇统一协调,根据群众意愿以建设户自购自建为主,政府协调帮助采购为辅的方式,进行物资采购。
四、工程进展情况
迄今为止,全镇302户“5·12”地震灾后民房恢复重建。主体完工的280户,竣工验收65户,迁入新居14户,完成基础工程22户。
220户冰灾。主体工程完工的220户,已竣工验收145户,已迁入新居45户。
100户地震加固。墙体粉刷完工76户,正在启动的24户。
50户扶贫安居。主体完工21户,加固改造完工19户,启动改造的10户。
五、工程质量
修建中,严格按上级设计的图纸,要求的面积、质量、时限等修建,建设计划安排合理,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六、资金使用及管理
资金到位及发放情况
截止9月3日,上级财政下拨到我镇专项资金万元。其中,地震恢复重建资金万元,冰凌恢复重建110万元。到8月31日,已发放“5·12”地震资金万元,发放冰凌雪灾资金77万元。
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按专项资金财经管理制度执行。由镇政府在信用社统一为重建户办理存折,把该户重建资金存入信用社;由村两委、包村工作组根据重建户工程进度决定资金发放时间,发放标准按4:3:3比例进行发放。
镇纪委对资金的使用、发放进行监督,定时不定时到财政所查看资金的到帐、出帐;询问农户领取资金的情况和使用情况。
七、主要存在问题
1.建材紧缺,建材价格上涨。
2.农户贫困面大、程度深,贷款和经济自筹能力较差,从而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
七、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领导力度,帮助、协调解决好建材的及时就位。
2.主要做好墙体粉糊、室内外硬化、美化工作。
3.建档立卡,完善档案资料。
第五篇:广元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广元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
广元市卫生局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市医疗卫生人员死亡11人,受损医疗机构1239个,受损房屋面积894784m²,经济损失92670万元;受损医疗设备11041台(件),价值12164万元;药品器械损失2567万元;其他基础设施及财产损失4038万元。直接经济损失共111439万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卫生厅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区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全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一、重建规划
全市卫生灾后重建规划以极重灾区青川县、剑阁县为重点,市直属、四县三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期规划调整后项目850个,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303个(拉动内需2个),村卫生室547个(拉动内需35个)。规划总投资22.63亿元,建筑总面积884670平方米。
二、项目进展
截止目前,全市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850
-1-
个,开工率100%,竣工849个,竣工率99.9%。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竣工303个,竣工率100%;村卫生室已竣工547个,竣工率100%;拉动内需项目竣工37个,竣工率100%。全市已落实各类卫生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08600万元,占总规划的92.1%,其中乡及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203500万元,占规划的92%;村卫生室4763.2万元,占规划的100%;拉动内需374万元,占规划的100%。
其中市直属医疗卫生单位12个项目,规划建设面积220834平方米,总投资64976万元,现已竣工6个(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职工医学院、市中心血站、水电五局医院);正在建设中的6个(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二期、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市执法支队、市紧急救援中心)
市中心医院新建业务用房47323平方米,购置设备21台件,总投资2050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8154万元,捐赠资金7000万元,到位率74%,土建部分中标11397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和设备采购。
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业务用房63636平方米,购置设备5台件,总投资1108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900万元,中海油资金8758万元,到位率88%,维修部分中标275万元,中海油项目全额,目前中海油项目已竣工,维修加固部分已竣工决算。
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建业务用房16125平方米,总投资5500
-2-
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5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2530万元,目前进入竣工决算。
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建业务用房23856平方米,购设备26台件,总投资3945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8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1558万元,目前进入竣工决算。
市中医院拉动内需新建外科大楼10000平方米,购置设备40台件,总投资3148万元,资金来源:拉动内需资金1250万元,地方债券1485万元,土建部分中标1448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竣工决算;第二期新建住院制剂综合楼15000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3000万元,到位率67%,土建部分中标3428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阶段。
市妇幼保健院购置设备60台件,维修设备1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14475.3平方米,总投资5633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1633万元,捐赠资金4000万元,到位率100%,土建部分中标3428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后期、手术室装修、设备采购及环境绿化、污水处理等。
市疾控中心购置设备91台件,维修设备6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8709.84平方米,总投资4725万元;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购置设备55台件,维修设备10台件,新建业务用房3000平方米,总投资1409万元;市紧急救援中心购置设备41台件,新建业务用房1252平方米,总投资689万元。上述四个单位统一建设,-3-
资金来源:中央资金7013万元,红十字会捐赠资金4000万元。土建部分中标2477万元,目前主体已完工,进入装修后期、实验室装修、设备采购、信息平台建设等。
市中心血站购置设备15台件,改建业务用房3296平方米,总投资498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290万元,到位率59%,土建部分中标124万元,目前已竣工决算。
广元职工医学院新建业务用房10858平方米,总投资3169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3169万元,到位率100%,土建部分中标2338万元,目前已进入竣工决算。
水电五局中心医院购置设备15台件,改建业务用房3303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80万元,到位率40%,目前已完成维修加固和设备采购。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建中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注重当前与长远,标准与实际,重点与一般。农村卫生与城市卫生、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国家医改与区域卫生规划,标准建设与能力提升,地方人文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统筹建设。在总的项目中,农村占96%,市级占4%,估算投资中,农村占71%,市级占29%;建设规模,农村占75%,市本级占25%;规划床位数中,农村占70%,市级占30%。市公共卫生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项
-4-
目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适用,得到上级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
(二)、抢抓机遇,争取资金。规划调整后,重建需资金226300万元,而中央只安排了75400万元,占规划的33.4%,缺口达150000万元。卫生系统发挥抗震救灾精神争取资金,以真心、真情、实绩感动援建者,争取到援捐建资金115400万元,加上单位自筹部分,使到位资金达到92%以上。
(三)、突出重点,力求突破。一是突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为重点,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上求突破;二是突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重点,在能力建设上求突破;三是突出医疗、卫生流程合理、科学、便民为重点,在标准化建设上求突破;四是突出夯实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在提升上求突破;五是突出建筑结构设防为重点,在建筑风格上求突破;六是突出统筹规划布局为重点,在可持续发展上求突破。
(四)、落实措施,强化监督。一是将重建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二是实行领导包片,办事人员包项目跟踪督导,三是定期通报项目进展,以通报促进展,四是现场办公解决难点问题,五是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六是严格程序,加强监督,严把八个关:即项目选址关;工程设计关;工程招标关;施工质量关;用材用料关;资金使用关;竣工验收关;廉政纪律关。
四、存在的问题
-5-
(一)、存在资金缺口:全市规划资金226300万元,已落实资金208600万元,有约17700万元的缺口。
(二)、个别项目存在低价中标、清单漏项、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加、价格调整及材料的变化,给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一些难度,要求项目单位按照合法程序进行申报和变更。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督导,在保证灾后重建项目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全面完成重建任务。
二是加强已竣工项目的财务决算、结算及审计工作。三是根据国家、省的安排,做好项目单位的设备采购,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的培训。保证房屋、设备的充分利用,达到房屋、技术、人才、设备、管理五配套。
四是加强项目单位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业务及管理水平,使项目建成后能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于人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