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展
浅谈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展
学习数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现在的家长都关注这一点,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在幼儿园里多学点数学知识。有的家长在小孩上小班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们施行简单的教育。《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 ;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重点把数学放在大班教,小中班不作为重点来教,只是教一些最简单的数学知识。
现在他们上大班了,我们想教幼儿一些加减法和数字比大小等一类较深的数学知识。虽说教,但对于有的第一次带大班的教师,他们还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开展数学活动。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就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伤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所以,我们利用星期三的教研活动,共同学习相关知识并讨论,一致认为,要想教好数学,不单单是通过每星期的数学活动内容,而是要把数学开展到区域活动中去。而数学区是数学活动的延伸,针对数学在区域活动中的开展,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办法:
一、数学区的材料投放要丰富有趣并与近期课程内容紧密联系 我们在开展数学区之前已制定了相关的区域活动内容计划。通过计划的制定,我们根据每周的内容,不断的更换数学区域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更有趣的学习数学。《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如,第二周我们智力游戏《有趣的数学》制定了《比大小》活动,于是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投放了各种数字卡片和“>”“<”,让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我让幼儿以“黑白猜”的形式,决定谁去运用“>”“<”,给另外两位幼儿提供的数字进行“比大小”游戏活动。经过幼儿的实践:他们非常喜欢这样形式的区域活动。我运用三人一组的形式,让他们合作进行游戏,这样的游戏效果非常好。并且,我让两个能力强的幼儿带动一个能力弱的幼儿。一方面是让他们相互辅助,激发能力弱的幼儿对数学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做到相互辅助的教学手段。《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提倡这点: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数学区要按照生活化、游戏化的形式开展
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们都知道,世间万物都以数、量、形的形式存在,我们的生活处处与数学相联系,引导幼儿发现数学中的乐趣,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幼儿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前面我提到学习数学是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但不能为了教而教,而不管幼儿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学会。《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同时也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得出结论:数学活动一定要生活化、游戏化,要遵循“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著名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的将有关周围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例如:大班数学游戏《分小鱼》区域活动的材料提供有:小猫头饰两个,小鱼4条(因为大班先学习4以内的加减法),三名幼儿成为一组。刚开始我指导他们用“某某小朋友家养了两只小猫,今天某某小朋友买来了4条小鱼,他要怎样把小鱼分给两只小猫呢?”考虑到所用的分法要不同,还可以加上时间,如“第一天,某某小朋友是怎么分的”,“第二天,又是怎么分的”等等,这些都是从生活中学来的,也要用到生活当中。如果以后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用这种方法依次类推。同时,请家长配合带幼儿去尝试一下。活学活用,这样孩子的兴趣会非常高,学习起来也很轻松,这就是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有效教学。
三、数学区的开展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不同幼儿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个体活动的方式等都会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个体差异有个体差异的教育方法,之前我也提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数学区,让他们相互辅助,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求。在看了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之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会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发生变化,从中让我们意识到:个体差异避免不了,但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但同时更要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施教。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所存在的一个区域,幼儿在发展区内的发展就是帮助行为变为独立行为的过程。“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斯基特别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水平的两种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学可能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所以我们要制定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育方法,来“对症下药”。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四、数学区要注重教学评价
在游戏过程中不仅注重教学指导,还要注重教学评价。说了这一点,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数学活动好评价,但数学区域活动怎么评价啊?幼儿游戏过后还要评价吗?”等想法。其实,游戏过后也得评
价,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有教育效果。“为什么这样说呢?”可能有的人会这样问。借此我跟大家谈谈我个人的想法。首先我们这里所说的评价,是指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活动、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受益情况和所达到的水平作 出价值判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是能激发幼儿自信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数学区提供各种丰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幼儿非常感兴趣,他们会从中探索和掌握各种数学知识。但有的幼儿不太会辨别哪个是正确的结论,哪个是错误的结论,且有的幼儿探索的知识不同。通过游戏后的教育评价,全班的幼儿都可以掌握,并且,教师可以针对个别不太正确的结论作出指导,但说的时候要以委婉的形式,在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的同时,纠正幼儿的结论,帮助他下次能更好的游戏。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对数学产生兴趣。
第二篇:在区域活动中全面成长
在区域活动中全面成长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表不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深受幼儿的喜欢。老师通过区域教学,使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了富有个性的发展。如何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全面成长,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师生共同设置区域
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在设置区域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与幼儿共同探讨,来“生成”活动区域。我们发现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表现也比较大胆,所以在各个区域渗透合适的主题活动内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班在进行主题教学“马路上”中,发现幼儿对赛车非常感兴趣,我就发动幼儿带不同的汽车过来,在讨论中,孩子们提出赛车有不同的车道,为此又与幼儿共同收集了牙膏盒,生成了一个“赛车区”,幼儿在这里可以利用牙膏盒自由拼成不同的车道来进行游戏,这样,一个令幼儿留连忘返的赛区就形成了。又如:在“花儿朵朵”主题中,由于幼儿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习了相关的内容,所以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活动。比如:在“建构区”可以用雪花片拼搭各种各样的花;在“美工区”可以用纸制作小花;在“阅读区”中阅读有关花卉的书籍。这样的话,每个区域都会对幼儿充满吸引力,而且使幼儿有充分的自我选择的权利。作为教师,我们要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细心观察幼儿在自发、非正规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发现与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主题内容,拓展主题网络,并使之在区域活动中丰富和完善起来,使幼儿在每个区角中都有收获。
2、在区角创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还要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劣,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只有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幼儿发展。如: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收集材料
和布置环境等,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使区角更吸引力。为此,我们班创设了“科学区”,如何把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每一个孩子都能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沉与浮”、“科学转转转”、“会变的颜色”等孩子们准备材料,制作小工具,一次又一次地操作、实验,不知不觉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了不少知识。同时我们还发动家长,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制作一些活动所需的活动材料,比如:把“我喜欢的交通工具”和幼儿园组织的“环保作品创意大赛”结合起来,发动家长与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共同制作了各形各异的交通工具,有用废铁板制作的“神州六号飞船”,有易拉罐制作的“火车”等等,把它们摆放在美工区的展示柜里,由于有了与父母共同制作和欣赏同伴作品的经验,在美工区里幼儿就自愿组合在一起,共同制作出了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幼儿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也就更喜欢进入到美工区来进行活动。
二、科学投放区域活动的材料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的知识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地、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材料不同,幼儿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知识经验也就不同。因此教师应考虑材料的多用性、安全性和开发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放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同一年龄在理解操作、表达等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材料要有一定的难易差异,以适应不同幼儿的需要。以剪纸为例:幼儿是由随意剪、能沿线剪、能折剪、剪厚一点的、会镂空剪发展的,教师可以从提供随意剪、剪直线(小草、面条)轮廓剪(剪图案)折剪(做花)镂空剪(窗花)这些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学习,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与支持扶助
德国心理学家福禄贝尔认为:没有合理的有意识的指导,儿童的游戏活动只能成为无目的的活动。我国北师大博士刘炎说:“在自由游戏中,教师必须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只有这样,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才能充分的实现与发挥。”。他们阐明了一个共同的理论,那就是:游戏需要指导。
在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中,教师都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把握“进”与“退”的度,是我们遇到的实际难题。教师做旁观者放弃指导或进行过多的强制要求和干涉都是错误的。
1、选择适当的时机介入。区域活动中教师如随便介入幼儿游戏中,必然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情趣,打断其游戏的思路,违背游戏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我认为
适当的时机有以下几种情形:当幼儿在活动技能上遇到困难时、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当幼儿与别人的交流有困难时、当幼儿转移主题半途而废时等,教师或以游戏合作者的身份介入共同活动;或以伙伴身份提出建议;或以指导者的身份提出问题,设计疑问共同探讨,进行语言提示,这都能启发幼儿深化活动主题,加强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使幼儿对区域活动的需求得到满足。
2、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点拨,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幼儿。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应以游戏性的口吻与幼儿进行交流,并设计疑问以启发幼儿为达到新的活动目的而不断地想象、完善作品;用肯定性体态语和赞叹性语言使幼儿获得鼓励。
3、充分利用同伴间的启示。幼儿之间的的相互学习,学得更轻松,玩的更愉快。同伴之间的交往与学习,易于幼儿接受,效果也更加明显,活动中通过幼儿以强代弱,树榜样等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互相模仿,互受启发,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4、对活动的情况进行适当评价
(1)多设问题少回答。在传统的评价中,教师常用的评语是“今天某某小朋友插得很好,某某小朋友某一部分没有插好。”这样把少数幼儿的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其它幼儿,剥夺了幼儿再学习和发现的机会。我觉得应多提疑问来评价,如:“是这样的吗?”“你说还可以怎么插?”“真的吗?”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
(2)、教师要善于发现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点点滴滴,给予发扬、引导深化,有效地促进幼儿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如:在美工区的活动中,心怡小朋友用橡皮泥捏好一辆自行车后给我看,我说:“你的自行车很酷,真棒!”与此同时,我又以"有什么办法能使车子立着而不容易倒下呢?”的提问激发了她继续完善作品的愿望。果然,在以后的游戏中,她想出了许多方法来固定车子。可见,教师给予肯定发扬的同时,引导幼儿深化游戏,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想象能力的发挥。教师在活动中善于寻找对多数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全体幼儿共同发展。点评中教师可以采用惊呀的、赞叹的语气,或以过程重现,或以设计疑问等形式引起幼儿的关注,对于中大班幼儿,鼓励互相点评,以幼儿自我表达为主。
总之,要解决区域活动中的困惑,不仅是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把区域活动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活动,不断地开拓活动空间,解放孩子,让孩子们在玩中求发展,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每个区域真正地活起来,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幼儿陶艺教育的研究
《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幼儿陶艺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当前学前儿童美术领域的教育正在实施一系列的变革。陶艺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集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于一体,同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为幼儿所接受和喜爱。在回归泥土朴质的气息中,既锻炼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又启发了幼儿创造和发散性思维,并在无形中培养出孩子独特的艺术美感。全国许多省市学校的实践证明,陶艺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
“幼儿园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必须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获得必要的经验。”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传统幼儿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园仍以上课或集体教学活动为主,相对来说,幼儿缺乏自由活动的时间,就是在自由、分散活动时,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场所及有效的指导而存在“放羊”的现象。70年代始流行于美国幼教界,被看作是“开放教育”思想具的传入,这一新生事物正在被各所幼儿园普遍接受并运用,成为一种幼儿进行特定学习的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布置格局,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重视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通。区域活动已成为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方式,它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幼儿多方面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性变革,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
我园近几年一直在研究“陶艺教育与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研究陶艺教育对幼儿潜能开发的可行性,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适合幼儿的集体陶艺教育课程。随着陶艺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以教师主观安排的活动内容和计划会不会压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的个性有没有得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怎样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何让陶艺教育活动在深入幼儿的生活?
区域活动是我们为幼儿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性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获得更大的乐趣和满足。我们想尝试通过陶艺区域活动的手段,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学习,在创设的氛围环境中、在提供的丰富的活动材料中,幼儿获得精神满足和愉悦,幼儿乐于用泥塑的形式表现生活中、意想中的美好的东西,乐于观察美好的事物、乐于对美的事物进行审美。在各个活动区域中充分发挥陶艺区域的核心辐射作用,将陶艺与其他领域自然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陶艺教育为载体,以区域活动为平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在区域活动中开展陶艺教育的研究”以陶艺教育为载体,以区域活动为平台,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地发展。逐步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适合幼儿的陶艺区域活动课程。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幼儿年龄阶段具有好动、好玩、好奇的特点,又是最富有想象力的阶段,他们较少受各种成规戒律的束缚,可随意联想、拟人、神化。而泥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它的趣味性、可塑性、创造性,常让孩子陶醉其中、乐此不疲。陶艺区域教育活动以自由宽松为前提,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保障。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提倡以活动为中心的“儿童中心论”理论,强调要“以孩子快乐为本”,其中指出“情感体验”是最重要的,一切的知识和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活动获得的。
2、教育学理论基础:
(1)皮亚杰的“思想就是操作”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感知运动和前运算阶段,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操作活动是孩子最重要的活动。并认为儿童的教育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积极的和不断建构的活动。即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的活动过程。
(2)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思想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的教育原则,倡导“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鼓励儿童通过操作和活动去发现他们自己的世界。
(3)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思想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观念发展的哲学基础。因此,本课题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作为现代教学理论的核心及方法论。不追求急功近利,立竿见影,以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3、幼儿教育指导《规程》中倡导的个性化教育理论
《规程》强调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从自身发展来看,个别化、个性化教育是幼儿发展的要求。二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个别化、个性化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对教育提出的新需要。这一培养体现了时代的特点,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出统一规格模式的产品,教育不能压抑儿童的个性特点,而应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人,造就一代有着丰富个性的新人。因此,个性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核心。区域活动是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目标 以创设幼儿陶艺区域为手段,实现最大的陶艺教育的作用,探索陶艺区域教育的价值所在。
具体的目标:
1.幼儿发展目标:针对幼儿发展的特点和主题教育的目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区域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充分享受陶艺创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2.工作目标:设置开放的幼儿园陶艺公共区域,为幼儿和家长提供自由玩泥的空间使陶艺特色教育深入家长心中。
将《规程》与《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我园的教育实践中,构建陶艺区域活动课程,完善我园的陶艺园本课程。
3.教师发展目标:理顺教育关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为区域活动的指导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专业水平。
五、研究内容
(1)开发和优化陶艺区域活动课程。
(2)以陶艺为核心,探索各区域之间的整合。
(3)研究陶艺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4)研究和开发陶艺公共区域。
(5)在陶艺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个性的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主要任务与方法(一)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4、8 ~2004、9)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与理论学习,制订课题设计方案和目标,实验班设定子课题并提交计划。
2.实施阶段(2004、10 ~2006、6)围绕课题的各项内容开展研究,撰写有关论文,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案例。
3.总结阶段(2006、7 ~2006、8)
结题阶段的各项准备:完成结题报告、汇编陶艺区域活动课程、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论文集和案例集、有关照片影像资料等)。(二)主要任务:
1.分阶段实施研究计划。
2.组织开展陶艺区域教育活动观摩与探讨。
3.开发陶艺公共区域,研究其价值。
4.阶段性测试及展示阶段研究成果。
5.整理、完善陶艺区域教育活动的教材、教案,构建陶艺区域园本活动课程。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根据区域活动的特点,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在进行具体项目的研究时,同时辅以相关文献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等开展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我园通过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入手,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理解区域活动的内涵,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将区域活动当作一种对话的过程,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环境对话、与材料对话,积极为幼儿创设开放、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以观察者、引导者、鼓励者的身份组织参与活动,给幼儿留有充分自由活动、探索、创作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幼儿自主、自信、创造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一)建构幼儿陶艺区域教育活动的目标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依据幼儿陶艺区域活动的特点,以幼儿的自发活动为基点,建构幼儿陶艺区域教育的目标,“以娱乐为基本的功能,以幼儿的动手操为主,以激发、保护、增强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为前提,在生动有趣的陶艺区域活动中,在老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引导下,个性自由发展。”并分各年龄阶段制定相应的教育活动 目标。
*3——4岁幼儿陶艺区域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泥性,认识泥塑的材料和工具。
2、掌握简单的泥塑技能(搓、团圆、压扁、捏合),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立体形象。
3、进入区域活动氛围,愿意参加陶艺活动,体验自由的区域活动的快乐。
4、愿意尝试各种工具和材料,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5、对美的事物感兴趣,感受操作中泥的变化,并尝试塑造简单的立体形象。
*4——5岁幼儿陶艺区域活动目标
1、主动观察区域环境,主动参加陶艺区域活动,对陶艺区域活动有兴趣。
2、初步理解形象和主题的意义,尝试用泥塑形象等表达自己的理解、想象和情感。
3、能欣赏和交流自己与他人的泥塑作品,并尝试评价。
4、在区域活动中与同伴初步合作,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注意工具使用中的安全性,并学习收拾整理。
5、根据区域的内容、泥的性质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发挥想象和联想,尝试用团、捏、压、搓、擀等技能作出泥塑作品。
*5——6岁区域陶艺区域活动目标
1、能主动参与多种陶艺区域活动,并能创造性的表现。
2、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技能进行陶艺区域活动,制作玩具、礼品、道具等,并注意装饰美丽。
3、学会合作创作,共同完成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增强合作能力。
4、进一步开拓思维空间,想象创作,提高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创设开放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陶艺公共区域,保障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陶艺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各班创设幼儿玩泥的活动区域,同时,营造陶艺活动的氛围,区域内提供湿度合适的泥巴和一些操作工具、辅助材料,幼儿可以自由操作。
(1)幼儿陶艺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陶艺活动区域必须具备能满足幼儿进行陶艺活动的相关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三类:(A)供幼儿操作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准备软硬、颜色、质地不一的陶土,及清水等。
(B)供幼儿操作用的各种工具,如:泥工板、竹木制的刮板、刻刀、铲子、转盘等,以及各种辅助材料,如:绳子、钉子、牙签、树枝、竹管等。(C)适合幼儿欣赏、模仿的各种各样的陶瓷工艺品、小品,如:茶具、烟具、花瓶、酒瓶、泥娃娃、储蓄罐等。
(2)幼儿陶艺区域活动的布局设计。
陶艺活动区域的布置我们主要采取了分区布局设计的方法。(A)陶瓷艺术作品陈列区:将家长、社会人士捐赠或向他们借用的陶瓷工艺品,集中陈列展示。(B)幼儿作品陈列区:将幼儿较成功的作品集中陈列展示,展示幼儿自己的作品有利于幼儿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进对陶艺这一动手操作活动感兴趣。(C)陶艺操作区:是幼儿陶艺技能的学习发展区,是幼儿陶艺活动区域的核心部分。
2.陶艺区域活动体现出时间的灵活性。幼儿可以在晨间活动时间、区域活动时间、午餐后等自由活动时间,自由地去玩,是自主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活动时间的长短,在同一时间内,幼儿可以进行不同的活动,保证幼儿有自己充分使用和支配时间的自由,又有与别人交谈分享的时间。
3.陶艺区域活动体现出开放性和共享性。
区域活动中幼儿活动空间是开放的,以往幼儿虽然可以在相对稳定的区域内自由选择玩,可是对区域的布局,材料的取放都是有一定限制的,现在我们允许幼儿不受区域限制,自由取放玩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区域的范围、布局和功用。
区域活动中各个区域之间是彼此开放的,虽然表面上看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内在却始终有一条灵魂与“气”,构成神聚的有机体。充分利用幼儿的陶艺作品,发挥它们在不同区域的互动作用。如在幼儿制作的小花盆里种植小花与小草;引导幼儿用陶艺作品进行比轻重;启发幼儿利用陶艺作品开展娃娃家、菜场游戏;鼓励幼儿利用陶艺作品进行故事创编与表演??如:主题性区域活动“我们爱小鸟”中,陶艺区幼儿给小鸟安家,制作食物、礼物送给了小鸟,与表演区、生活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活动的内容不断走向丰富 和深化,各区域间实现了内在有机的联系,正是这种开放的区域活动加强了区域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区域活动中,资源实现共享,如在大班的主题性区域“秋天”中,“泥巴”是一种共享的资源,“陶艺”这个元素渗透到了各区域中。其中,“准备过冬了”活动区,幼儿用泥塑造各种动物的家或食物等,“种子储存罐”活动区中,幼儿用泥塑造各种各样的容器造型,“丰收的水果”活动区幼儿用泥塑造各种水果的造型,体验丰收的喜悦等,各区域的幼儿可以互相交流经验,物品互赠。这种区域的设置由“划地为圈”向开发、互动的方向转变,实现了艺区域显性资源和潜在资源的充分挖掘。
区域的共享还体现在开辟了设立在公共场所的陶艺区域,如走廊、楼道、陶艺室,随时为幼儿和家长开放,教师分工负责服务,幼儿和家长可以在放学后的时间段进入陶艺区域活动,使幼儿和家长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为幼儿和家长创设了自由玩泥的空间。开放的公共陶艺区域使幼儿在活动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积极主动,也更富有创造性,更是为陶艺爱好者开辟的新天地。这种多角度、全方位、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带来的是幼儿快乐地陶醉在自己的活动中,自由地创造,主动地发展。
(三)陶艺区域后动组织形式多样化,调动幼儿参与区域后动的积极性 陶艺区域活动可以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两种形式,无组织的形式一般是幼儿在晨间活动或饭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幼儿已经在形成常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组织的区域活动是幼儿生成的区域活动,有一定的目标性,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这里要阐述的是有组织的陶艺区域活动。丰富区域活动的形式,调动了幼儿参与陶艺区域活动的积极性。
1.参观
陶艺活动区域为幼儿陈列了丰富多样非常吸引幼儿眼球的陶艺作品,营造了鲜亮的陶艺主题环境,我们经常诱导,启发孩子到陶艺活动区域参观、浏览,并启发他们进行对作品的评价、讨论,从而给孩子强烈的直观的视觉感受,让作品和环境成为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散发它们特殊的潜在的熏陶作用。在幼儿参观陈列的陶艺作品时,看到自己的作品,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对培养幼儿的陶艺兴趣、强化幼儿的陶艺技能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了。我们也邀请家长到陶艺活动区域参观,争取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配合我们搞好陶艺活动。
2.与游戏相结合 这是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启发引导幼儿进行陶艺活动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开展陶艺活动,幼儿会感觉陶艺很好玩,能自觉愉快地投入,在游戏中增进知识,启迪智慧,开拓想象力。例如:启发幼儿办“娃娃家”的陶艺游戏活动。教师问幼儿:“娃娃的家里有什么?”幼儿答:“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碗筷”“有床”……教师再问“娃娃肚子饿了,怎么办呢?”幼儿说:“我会用泥做碗筷。”“我会做汤团、元宵”……于是,幼儿将陶土在手中团、搓、揉、捏、压,忙得不亦乐乎,随着泥团的变化,各种用陶泥做成的幼稚作品一个个诞生了,“娃娃家”办起来了。
3.在主题活动中进行
教学主题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中心,陶艺区域活动应该是在主题下的活动,可能是相关主题活动的前期准备,也可能是主题系列活动的拓展和延伸。主题活动中不断引发幼儿的问题和兴趣,了解幼儿的需求,并随之创设相应的区角活动环境。例如:我们在实施“秋天的水果”主题活动时,布置了不同的活动区:观看影像资料,欣赏实物、果叶配对、泥塑水果等。由于有了区域提供的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的创作不再是凭空想象、不再是无所适从,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与观点,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每样水果都充满了个性与想象,陶艺区域活动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如,组织一次足球赛后生成“足球”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先提供足球场的图片背景,启发、引导幼儿进行围绕“足球”进行的想象思维,幼儿会自选操作工具和材料,塑造各种动态的运动员形象,形成与“足球”相关的各种作品。主题与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区域是为主题而创设的,而主题必须依靠区域才能更深入、更具体的展开。
4.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即以课堂教学的某一内容为题材,启发幼儿进行陶艺活动,例如在课堂上学了“数与物相匹配”的科学活动内容,课后,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预先投放5只小熊,由幼儿用泥制作5只小碗,分别放到5只小熊的旁边,进行匹配。如果5只小熊从大到小排列,幼儿与之相匹配的泥塑小碗也能从大到小排列。这样既可以加深巩固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锻炼了幼儿的陶艺活动能力。
5.综合的活动形式
教师有意识地将陶艺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相互交叉。比如讲故事和陶艺区域活动相结合,可以是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进行陶艺创作,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制作泥塑形象,自己编故事。如:故事“乌鸦和狐狸”,在老师讲到“乌鸦知道自己很愚蠢”后,引导孩子续编故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孩子将自己的设想用泥的形式表现出来,再讲讲自己的故事,会很有趣。又如春游活动和陶艺活动相结合在组织幼儿春游“恐龙园”后,教师启发孩子回忆在恐龙园看到的情景,然后引导孩子进行陶艺制作,幼儿制作的憨态可掬的恐龙就会一一展现出来,成为陶艺区域一次生动有趣的活动。陶艺区域活动还能与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把幼儿制作的陶艺小花盆里,种植小花、小草;引导幼儿用陶艺作品进行比轻重;启发幼儿用陶艺作品进行打击乐练习??,让幼儿感受到陶艺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幼儿的区域生活密切联系。
以上是我们开展陶艺区域活动常用的方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还有更多更好的活动方法在等待我们去创造、开发、总结。
(四)转变教师在角色活动中的角色身份,“变不指导为指导 ”,为区域活动的指导积累经验,初步构建陶艺区域活动指导模式。
幼儿的活动区域是幼儿最自由的活动空间,但教师并不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如潺潺细流般的指导,促使幼儿在不经意间受到启发和提高。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营造的是宽松的心理环境和相应的物质环境。
1.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造意识和动机。
一些研究表明,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工作,人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首先,教师以和蔼的态度营造一种温馨的气氛,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想法和提问,肯定他们的观点,而不要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其次要减少规定。如在区域活动中并不拾所有的幼儿都能按照老师或同学的提议来有目的的操作,有的幼儿看到操作工具,特别喜欢用,用刀子在泥巴上画几条线,戳几个洞,所做的动作与内容无关,而且幼儿在操作中特别喜欢说话。我们不要简单地禁止,而是要个别对待,理解幼儿行为的特点,从情感的归宿点进行引导。其三,要给予幼儿区域活动一段不受评价的时间,使其想象不受阻碍。这是一条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即不轻易评价幼儿的创新成果,这样会给幼儿的创造心理带来安全感,消除怕被批判的紧张情绪,以使幼儿无所顾忌地自由创造。教师让幼儿自由自在地进行操作,适时地给予他们信息反馈、提供容许、赞赏的环境,在这里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这正是区域活动的特点。
2.创设区域活动背景,引发幼儿创造。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创造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方法手段,掌握哪些技能,幼儿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物质环境中获得启发,而不是受到老师的指挥。我们非常重视陶艺区域活动的背景的创设,特别是主题活动。如“冬天”的主题,教师和幼儿一起提供冬天的图片和冬天的物品在陶艺区域中,幼儿就会受到启发,用泥塑造冬天人们的活动、冬天的景物等,表现出对冬天的认识和情感。
3.提供丰富的、开放工具和材料,刺激幼儿创作。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材料,分期分批地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如小班上半学期,在区域内放置碗筷,幼儿能受到启发制作简单的元宵、面条等,在中班放置一些插花,幼儿会制作形态各异的花瓶,在大班设置绳子、铁钉、树枝、麻布等材料,幼儿巧妙地用各种富有纹理的物品进行创作,远比用刻刀刻效果好得多,幼儿觉得非常有趣,并乐意尝试。
4.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隐性指导。
教师们对在区角活动的指导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践证明,教师的隐性指导,能有效提高幼儿对材料的敏感度,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尝试在操作和实践中解决问题。“变不指导为指导”,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同时也是一种玩泥巴的游戏。提高幼儿探索环境、自主学习、主动收集信息、个性化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比如在大班“秋天”的陶艺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采取了多种隐性指导的方式,教师以“秋姑娘”地身份参与活动,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参与,幼儿心理的环境就宽松了。在制作树叶拓印的区域内,由于幼儿以前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操作,老师通过示意图的方式,暗示幼儿有序操作,帮助了幼儿获得成功。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尊重幼儿的意愿,努力保护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给幼儿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条件,并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促进幼儿的多方面的发展。
5.初步构建陶艺区域活动指导模式。(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设置有关游戏与问题情景,启发幼儿探讨,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进而进行尝试、操作。如在陶艺区,教师投放干裂的泥、水分适当的泥、烂泥,让幼儿尝试做同一样东西,幼儿会发现干裂的泥造型有困难,会崩开,而烂泥做的东西会坍塌。如何让干裂的泥和烂泥变成软硬干湿合适的泥?水分不同的泥适合做哪种类型的泥塑?通过老师的启发,幼儿自发探讨与尝试,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引导观察,鼓励探索。
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区所提供的材料,讨论可以做些什么?怎样玩?当幼儿操作时发生困难,教师及时给予启发或援助,帮助鼓励幼儿获得成功。
(3)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让幼儿介绍自己探索操作时碰到的困难、作品制作方法的演示等,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坚持性及探索精神,并学会分享。(五)形成陶艺特色的园本课程
幼儿的陶艺教育,我园在近几年中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积累,依据新《纲要》的指导精神、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在陶艺活动中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课题结题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陶艺区域活动课程《让陶艺走进区域》。以年龄特点为的原则,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单元,各单元的划分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开发性的陶艺课程。
(六)陶艺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宣传、交流、请家长来园观摩陶艺区域活动、参与陶艺制作活动等方式提高家长对陶艺教育的认识,增强幼儿园与家庭对话与沟通。使家长能协同幼儿园共同保护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给幼儿创造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条件,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与幼儿园合作。我园与同创办陶艺特色的市三中、博爱路小学“手拉手”,建立了交流合作的关系,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我园还充分挖掘幼儿、教师、家长、社区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于2002年6月、2003年11月、2005年11月,成功举办了三届陶艺节,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陶艺,参与陶艺活动的同时,提升了幼儿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并整合幼儿园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了幼儿园陶艺教育的发展。
八、结论
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以陶艺为特色的幼儿园新风貌。我园以《纲要》为指导,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开发了幼儿园陶艺区域活动课程,为幼儿提供生动有趣的、丰富多彩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区域活动内容和开放的区域活动环境,充分利用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资源,鼓励幼儿去体验生活,探索世界和表现、创造美,使幼儿富有感受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以陶艺区域为主线,突出多元化、综合化、个性化,与陶艺园本课程相融合,初步构建陶艺区域活动课程。
2、幼儿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潜能得以最大能量的开发。通过自然观察法和调查表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感到:
(1)幼儿对陶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幼儿对陶艺活动更有了自信。
(3)幼儿进行陶艺创作有了更加丰富的手段。
(4)幼儿的陶艺创作更有灵感。
(5)幼儿在陶艺活动中显得更为快乐。
(6)幼儿更加学会观察、合作。
3、教师的成长: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深切的感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无论是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还是实验班的幼儿,可用“收益匪浅”四个字来形容。
(1)课题研究加快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理论学习,个案记录、分析,研究课等,逐步将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转化为教育行为。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对幼儿行为的领悟能力和对自身行为的反省能力,使我园教师的专业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撰写的有关论文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或发表。
(2)通过课题研究,积极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之中。区域活动中,教师在与幼儿的交流或互动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关爱幼儿,与幼儿平等交谈,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建立良好个别关系,积极回应幼儿的行为等等。
(3)课题研究最大的受益者是幼儿,良好的活动环境、师幼关系使孩子充分感受到宽松、自由、平等与尊重,他们活泼、大胆、敢想、敢于探索,尽情地表现自我,尽情地想象创造,思维明显活跃了,创新的火花时时喷发。幼儿创作的陶艺作品很多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具有鲜明的个性,屡次在全国、省、市获奖。
九、问题与思考
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幼儿陶艺教育的研究,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更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素质,善于求新求异,创造性地设计和安排区域活动,教师要有自己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幼儿活动情况随机调控,对区域活动进行再创造。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十、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报告;陶艺区域活动课程《让陶艺走进区域》;教师获奖论文和发表的论文;幼儿获奖作品及证书;成功举办第三届“陶艺节”;专题录像片。
十一、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负责人:朱薇 陆敏喻
课题组主要成员:叶丽敏 庞洁 徐舒琼 李美侠 朱萍 陈苏南
十二、参考文献
*《怀念老教育家陈鹤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说陶论艺》——(杨永善著)
*《陶艺制作与欣赏》——(王奇、张温帙著)
*《陶艺设计与制作》——(耿大海、薛慧志编著)
*《现代欧洲陶艺教室》
——(杰奎姆〃曼宁〃切维利亚〃克莱门特著,董苏学译)
*《美育学科与素质教育研究》
——(白月桥、何宵鹏、何二元主编)
*《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唐淑主编)
*《幼儿园艺术、健康和社会教育》——(唐淑主编)
*《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
*《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从理念到行为》——(周稽裘主编)
2006年7月初稿
2006年8月修改
第四篇:浅谈如何有序开展区域活动
浅谈如何有序开展区域活动
单位:达旗第一幼儿园 作者:郝小霞
摘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为了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了班级区域活动,在这里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创作,真正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
区域活动已经成为我园的特色活动,本学期我们一直在探索怎么才能有序、丰富的开展本班区域活动,在实践中我常常会因为种种困惑而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造成有内容而无实质。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呢?通过本学期的摸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区域活动不求花哨,但求实用。
在区域活动中往往会存在着追求形式花俏,内容不全面,相互没有联系,设臵的几个区角几乎都集中在某一侧面,忽视了其他教育功能的体现。形式多样,相互没有联系,不能产生互动的弊病,教师往往会局限性的让孩子去玩某一种区域活动,在这一方面,我们在开学初期为幼儿设臵了一些常玩的、大部分幼儿都喜欢的游戏,尽量让它们都能与其它区角串联起来,如:学期初期,我班开设了美工区,在美工区里有一段时间,我们提供了一些“蛋糕胚”(白泡沫)、白纸、蜡笔、水彩笔、剪刀、浆糊、包装彩带和包装纸等材料,由幼儿自主加工蛋糕,包装蛋糕,在加工过程中,幼儿可以将美工角的作品剪帖在蛋糕上,制作漂亮的蛋糕,然后拿去卖给小超市的小朋友。这样既丰富了区域活动的内容,又使区域共通共享,增加幼儿的选择性,增进幼儿与他人相互沟通、共同协作的能力。
二、投放材料要根据年龄特点,要科学。
(一)材料投放要充足,但种类不宜过多
经常发现在区角中幼儿因争抢材料或因需要材料不够时,会出现有意无意的“破坏”行为,将区角搞得一片狼籍。例如,爱玩水是孩子的天性,我曾经为了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动性(从高处往低处流、四面八方溢出、受到阻碍时会改变流动的方向),在益智区放了两套同样的操作教具(斜坡、碗、盆子、水桶、水管),马上,许多幼儿对这个“新鲜货”充满了兴趣,围着、抢着要玩水流设备,其间有的幼儿觉察材料不够而自行退出,而有几个男孩子则是每人抢了一种操作材料瞎玩,于是有的用碗舀水玩,有的幼儿因为没了碗就直接用水管接水,根本不考虑水会不会从另一端流出来,弄得地上、桌上全是水,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我没有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这也导致他们浓厚的探索兴趣因材料的不足而告终。
(二)投放材料牢固、耐用。在区域活动中,有一部分材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并制作的。这既是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所以,老师们都不甘落后,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以至于出现了同一种材料越做越新奇、越做越精细的状况。然而精细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例如:益智区的“砌砖墙”,制作的时候很费劲,孩子们也很喜欢操作,但欠缺牢固性,这些材料往往是“观之甚佳,动之甚危”,孩子们稍加摆弄就坏了。所以我认为,既然是操作材料,应以操作为重,不应太关注外观多精美,制作多精细,而应看重它是否牢固耐用、易于反复操作和经得起幼儿的实践考验。
三、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则
区域是幼儿自主活动的场所,而规则是幼儿顺利活动的保障。但活动中过多的指导、干涉会对幼儿的思维、幼儿对活动的投入程度、幼儿间的相互交往产生干扰,只有在规则化的环境中,区域教育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因此需要将各类规则隐藏在环境和材料之中,用环境和材料的隐性规则来暗示幼儿区域活动中应遵守的规则。
(一)活动前明确规则要求,让幼儿心中有数
在美工区,老师做了很多橡皮泥的模版,有很多小朋友爱不释手,浩浩尤其喜欢,总是想拿起来欣赏,可有时候拿的时候不小心就弄坏了,这时我们就要提醒他们,在活动中要爱护操作材料,轻拿轻放;在区域活动结束时,听到结束信号应马上停止操作,收拾整理材料,可有一些小朋友总是恋恋不舍,为了较好地帮助幼儿将这些要求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在每一次活动前,教师都应根据上一次活动的情况进一步明确要求,强调需注意的问题。如:在上一次活动中发现幼儿在材料收放中存在问题,那这一次活动前教师就应强调这方面的要求,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行为。对于恋恋不舍的小朋友,我会提醒他们:今天我们活动结束时还要比一比哪个区的小朋友收放材料又快又整齐。让幼儿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并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二)活动中强化规则要求
呂秉金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特别没有规则意识,每次不管在哪个区域,只能坚持一会儿,还不断的打扰其他小朋友,每个区似乎没有他喜欢的工作,我采用了多种方法,不断地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克服困难,提醒他控制自己的行为,和他一起选择工作,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开始改变,也开始喜欢工作了。在区域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每一幼儿的动向,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对那些表现好的或有进步的小朋友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摸一摸他的头,投以赞许的目光;或翘翘大拇指,进一步提高他的积极性。如果哪个孩子违反了规则,则马上提醒他,引导他注意规则,鼓励他向旁边的好榜样学习。
(三)活动后评价规则要求 区域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会讨论和分析遵守规则的情况,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规则意识。评价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集体评价法。让幼儿在集体交流、讨论中反馈活动信息,评价活动情况。例如:评选最佳区域,包括操作最认真区、最安静区、材料收放最整齐区等。
四、教师适时适度介入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比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体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但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育时机。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观察者、促进者。例如,在建筑区,幼儿拿着数字积木有的在用积木玩垒高的游戏,有的在玩接龙游戏,而有的则在用易拉罐建构大型的房子,但玩到一定时候,我发现他们对于这种重复性太强的游戏失去了兴致,有几个幼儿还将所有的积木撒得满地都是,都说真没意思。于是我不声不响地走了过去,拿起了其中的几块积木,说:“这些积木宝宝还能排队?我想试试。”我试着用长方形的积木排列玩多诺米骨牌,其他小朋友都高兴地叫起来,都跃跃欲试。于是有的幼儿排起了圆形,有的排起了S型,再一次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除此之外,在今后的组织活动中我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充分挖掘每个活动的教育功能,努力寻找课程赋予孩子发展的意义。我想只有不断地积累好的经验并积极运用,我们的区域活动才会熠熠生辉,才更富生命力。
总之,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并且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我期待我们的区角活动在下学期能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好。
第五篇: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
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以它特有的功能深受幼儿的喜爱,但在实践中常常会因为种种的困惑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造成有内容而无实质。比如(1)如何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应的区域?(2)如何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孩子们多方面的需求?(3)如何使区域活动对幼儿学习真正起到支持作用?这些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严重阻碍课程改革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探索:
一、转变教师角色
课改后的区域活动,最突显出来的是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传统教师的角色通常是指挥者,是幼儿的全权代理者,一切的课程与活动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幼儿只需要迎合就可以了。但是在主题活动中,活动与课程的安排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不便的,而是紧随着幼儿的兴趣而进行适当的调整的,当然在这其中要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及价值所在。但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给了区域活动很大的灵活性,利于教师掌握,教师很自然的在此过程去完成角色的转变意识。如在进行主题活动过程中,很多的活动都在区域中完成,很多时候老师都处在观察者、记录者的状态,同时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去帮助幼儿。如科学区《沉与浮》的实践活动中,幼儿自己发现到很多的问题,并能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老师自然应该退出来,在一旁观察记录,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解决困难,而不是强行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去。教师对于幼儿的学习与生活通常都是从直接传授、正面介入到幼儿的学习中指导幼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学习,是正面的直接的指导,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一味的告之幼儿该怎样做,不能那么做,或者是应该这样做,幼儿遇到困难也是直接告之幼儿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己自主的学习,通常是自己运用已有经验去尝试操作,看是否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同时幼儿也能发现许多未知的问题,幼儿有了很多直接面对困难的机会和独立解决难题的机会。作为教师就应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但决不是包办代替幼儿一切思维与想法。老师的建议也仅仅是建议,幼儿可以选择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而且老师只是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思路,帮助幼儿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者将幼儿从弯路上拉回来一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旧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在此时是引导者。
二、发挥幼儿主体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产生对话,双方相互努力,共同建构的学习过程。教师与幼儿是教室环境当中的双主体。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光自己独立的思考学习,可以与身边的同伴相互学习产生互动、与老师产生互动、与周围的事物产生互动,进一步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在同一区域活动的幼儿一般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通过区域中同伴之间的互动与相互模仿学习,可以使幼儿自己通过努力而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的人群,可以化解幼儿人际关系单一的状况,使幼儿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得到改善,进一步的加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区域活动具有开放性,内容丰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才能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因此活动过程中,幼儿往往表现很投入。幼儿活动越投入,表明幼儿通过操作过程学习到越多的东西,往往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许多创意性的想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科学设置活动区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区域活动的设置是灵活的,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多方面考虑而设置的。如《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表演区,美工区,语言区,益智区、自理区等。而在《有趣的车》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等。区域环境要有鲜明的个性布置,能吸引幼儿进入到区域中。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的活动很大一部分要在区域中进行并且完成他们的学习活动。区域环境要根据各个区域特色进行有特色的布置。各个区域的创设也要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主题相关的图书、头饰、手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有趣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纸,铅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纸、彩色笔、油画棒等,还可以在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示范图,在美工区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面幼儿作品的展示墙块,可以让幼儿粘贴自己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提供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在音乐区、表演区投放一些简单或自制的乐器、头饰、自制服装等。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
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四、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教师应该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调整活动区的环境,包括活动区域设置的增减,活动材料投放的改变,不断提供可促进幼儿持续发展的活动材料。设计并布置一些活动区域,制作并投放一些活动材料,只是活动区教学的起点,不是活动区教学的全部。教师应该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区探索活动的同时,通过认真的、经常性的对幼儿进行观察,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包括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发展需求等问题,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为幼儿提供更为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兴趣特点,能够引起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促进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活动环境和材料。教师在活动区中的工作应该进入“提供环境--进行引导--调整环境--进行引导”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活动区教学才能够帮助幼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幼儿的素质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