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精选]
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绘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孩子们总是能从自己的画笔下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便于了解幼儿奇特的思维特点与个性的萌芽。陈鹤琴先生指出:“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通过儿童第一信号和
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合作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
幼儿由于年龄小,语言比较贫乏,他们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思维,发展幼儿的独创性、个性。在绘画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首先应着重从诱发激情,培养兴趣入手。教学中我们应舍弃那些枯燥无味的填鸭式及照葫芦画瓢样的临摹式的教学方法,应让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充分体现趣味性、娱乐性,充分满足幼儿的求乐心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人们习惯的把幼儿绘画看作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则失去了绘画的意义,绘画有助于发展人的思维,在提高智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对绘画的情感、情绪具体伴随着认知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来到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他们乐于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现出来,并相互交流,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组织、加工、重建生活中所见的形象,异想天开、乐趣无穷。绘画不仅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还能激发幼儿自由想象的欲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启迪幼儿心智,是培养幼儿创造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二、绘画教学重在启迪幼儿的创造意识
幼儿美术教学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培养,幼儿语言贫乏,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远远比语言表达丰富的多,所以教师应尽量鼓励幼儿的自发艺术表现能力,强调以自我表现为主,发掘他们与生俱有的潜能,提供充足的材料和自由的空间,用新奇的媒介作为刺激和引发幼儿创造潜能的手段和工具,主张幼儿自己探索和发现。教师不应去干涉和限制幼儿绘画活动中特有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现今社会上办的各种绘画班的教材、教法及思想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仍以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为主,发展特长,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了,甚至和成人画的一样好。结果它代替了幼儿的感觉、思考与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绘画中天真的喜悦,失去了幼儿自己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和创造意识的摧毁,这种教育注定要失败。因此教育者在教学、教法及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观念,教学中应以启迪幼儿的发展思维为主,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勇于尝试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启发幼儿的知发性,并提供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自我创造的机会。美术不同于其它的说理性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首先要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式形象有强烈的兴趣,也就是先娱目动亲情,然后才能激思励志。要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打满算他们的创作欲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最生动的一种教学方式,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如游戏“小小美发师”是为幼儿学习曲线设计的并让幼儿都为自己的妈妈精心设计发型。幼儿在绘画游戏中,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得以充分调动、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并满足幼儿的求乐心理,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再者,让幼儿有丰富多彩的认识和感知,幼儿对绘画的情感、情绪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作画的过程是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作画的过程是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感觉的过程、情感流露的过程,而情感的表达又是幼儿绘画的内在动力。幼儿喜欢联想,喜欢创造。例如:有的幼儿把大海画成红色,有的幼儿给皮球画上眼睛……他们从来无拘无束不分时空的给自己所画的物体注入生命情感,而作为教师要扫除幼儿创作时的一切故障,让他们勇敢的、大胆的毫无顾及的按自己的想法创作。教师更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挖苦讽刺嘲笑,要多多鼓励幼儿的好奇心,维护幼儿的自尊心。这样才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原则。
2、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方法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首先教学内容与方法应适合幼儿动画年龄发展阶段与生理成熟阶段,还应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要。有幼儿阶段教学内容要特别强调绘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造意识的启迪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从绘画的造型来说线由涂鸦期的知己丝线、圆弧线、曲线到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由圆型、方型、三角形到组合型;色彩也由三原色到三间色。绘画方法以形象思维为主,指导幼儿如何思考、如何拓宽思路,让幼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发散、概括如:图形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多种圆形物,并比一比看谁画的数量多而且新颖。其次第二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绘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孩子们总是能从自己的画笔下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便于了解幼儿奇特的思维特点与个性的萌芽。陈鹤琴先生指出:“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通过儿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合作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幼儿由于年龄小,语言比较贫乏,他们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思维,发展幼儿的独创性、个性。在绘画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首先应着重从诱发激情,培养兴趣入手。教学中我们应舍弃那些枯燥无味的填鸭式及照葫芦画瓢样的临摹式的教学方法,应让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充分体现趣味性、娱乐性,充分满足幼儿的求乐心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人们习惯的把幼儿绘画看作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则失去了绘画的意义,绘画有助于发展人的思维,在提高智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对绘画的情感、情绪具体伴随着认知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来到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他们乐于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现出来,并相互交流,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组织、加工、重建生活中所见的形象,异想天开、乐趣无穷。绘画不仅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还能激发幼儿自由想象的欲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启迪幼儿心智,是培养幼儿创造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
二、绘画教学重在启迪幼儿的创造意识幼儿美术教学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培养,幼儿语言贫乏,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远远比语言表达丰富的多,所以教师应尽量鼓励幼儿的自发艺术表现能力,强调以自我表现为主,发掘他们与生俱有的潜能,提供充足的材料和自由的空间,用新奇的媒介作为刺激和引发幼儿创造潜能的手段和工具,主张幼儿自己探索和发现。教师不应去干涉和限制幼儿绘画活动中特有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现今社会上办的各种绘画班的教材、教法及思想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仍以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为主,发展特长,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了,甚至和成人画的一样好。结果它代替了幼儿的感觉、思考与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绘画中天真的喜悦,失去了幼儿自己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和创造意识的摧毁,这种教育注定要失败。因此教育者在教学、教法及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观念,教学中应以启迪幼儿的发展思维为主,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勇于尝试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启发幼儿的知发性,并提供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自我创造的机会。美术不同于其它的说理性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首先要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式形象有强烈的兴趣,也就是先娱目动亲情,然后才能激思励志。要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打满算他们的创作欲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最生动的一种教学方式,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如游戏“小小美发师”是为幼儿学习曲线设计的并让幼儿都为自己的妈妈精心设计发型。幼儿在绘画游戏中,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得以充分调动、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并满足幼儿的求乐心理,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再者,让幼儿有丰富多彩的认识和感知,幼儿对绘画的情感、情绪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作画的过程是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作画的过程是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感觉的过程、情感流露的过程,而情感的表达又是幼儿绘画的内在动力。幼儿喜欢联想,喜欢创造。例如:有的幼儿把大海画成红色,有的幼儿给皮球画上眼睛……他们从来无拘无束不分时空的给自己所画的物体注入生命情感,而作为教师要扫除幼儿创作时的一切故障,让他们勇敢的、大胆的毫无顾及的按自己的想法创作。教师更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挖苦讽刺嘲笑,要多多鼓励幼儿的好奇心,维护幼儿的自尊心。这样才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原则。
2、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方法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首先教学内容与方法应适合幼儿动画年龄发展阶段与生理成熟阶段,还应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要。有幼儿阶段教学内容要特别强调绘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造意识的启迪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从绘画的造型来说线由涂鸦期的知己丝线、圆弧线、曲线到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由圆型、方型、三角形到组合型;色彩也由三原色到三间色。绘画方法以形象思维为主,指导幼儿如何思考、如何拓宽思路,让幼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发散、概括如:图形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多种圆形物,并比一比看谁画的数量多而且新颖。其次还要教幼儿如何进行由彼此的联想,如何分解组合,怎样夸张、变形、创造、幻想生活中没有见过的新形象。教幼儿讲故事,看动画片后,再进行想象,学会举一反三,有知识的迁移能力,绘画的思维过程大体顺序是让幼儿通过知识先在头脑中有形象的积累,然后变为手中之物,通过技能来表达于材料之中。绘画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是一个完整的绘画创造过程。强调先教幼儿会想,再会画,这是因为思维在先,表达在后,过去的教学中只是重视技巧表达而忽视了思维训练,现在不能因强调思维训练而忽视基础的知识技能。
3、对于幼儿作品的评价应遵循客观、公平、合理的原则对于幼儿作品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幼儿对自己创作的任何一件作品都期望得到肯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转变观念,不要用培养绘画专业人才的眼光看待幼儿的作品,应注重其中表现出来的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教师要面对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受到艺术教育,还要提高每个幼儿的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感到其作品被其他人所认识所欣赏的快乐。从而增强了再创作的愿望,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的提高。评价幼儿的作品,也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
发表看法。教师还应该把幼儿的美术作品悬挂或张贴,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提供发表的机会,有时还可以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幼儿们经过审视观摩,他们心理明白哪个小朋友的画画的新鲜有趣,哪个小朋友画画颜色搭配的好,哪个小朋友的画构图得当……通过审视品评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自强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愿望,这样做对幼儿的美术创作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创造性思维教学法有哪些教学特点?
1、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久而久之幼儿的情感受到压抑,想象力、创造力受到了摧残,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不会求异,不敢创新,幼儿早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持,他们需要靠直觉行动思考,同时教师要进可能的发展幼儿的感官,通过幼儿看、听、摸、闻、尝,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慢慢的依靠头脑中的表象来思维。教师的责任是不断开阔幼儿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越发活跃,让幼儿打破时空的界限进行创造想象。创造教学法以生动实际的形象、场景、活动教具将这些创造方法交给幼儿,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幼儿在结合起来连闯践中动手动脑以自己画出的画与别人不同,构思独特为自豪。
2、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创造思维教学法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全面功能。通过游戏活动以及亲身实践参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幼儿愉快的参加学习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法国画家德拉洛瓦说:“美就是个性”,幼儿的画是通过自己对客体的观察,在自己的适应范围内形成的表象,具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不受一切“真实”的限制,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好奇心和探求精神、兴趣倾向,善于发现每个幼儿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他产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及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表现出幼儿自己的个性——即幼儿的画就是画自己的个性与性格。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自由,爱护幼儿的个性,注意幼儿的创作,努力从他伞兵画中了解幼儿的特殊个性与情趣。幼儿是美术绘画创作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而创造性和技能技巧的结合意味着充分唤醒幼儿的创造力,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仍处于探索的阶段,做为教育者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深深的感觉到责任之重大,这项工程的巨大,我们必须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必须从幼儿早期的教育起步,为幼儿的创新、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为我国的创新教育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第三篇: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定稿)
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
江山市城东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提要】在江山的幼儿园中,我们幼儿园是领头雁,要想一直领头,就必须不断创新。在江山,绘画教育是我们的特色,我们以幼儿为主体,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在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观察法、个案法、统计法、作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创设和谐的环境和运用多样的手段,硕果累累,收效颇大。在此,我们想如实记录一些做法和讲讲自己的观点,以求全体教育同仁和行家的指正。
【关 键 词】 绘画 发展 幼儿 创造力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人类已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①罗曼·罗兰指出:“创造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永远有效的契机。”②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自身潜能的发挥,而在人类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当属创造潜能。创造性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一个人缺乏创造力,就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起码条件。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教授讲:“中学和大学应该更具十分重要意义的创造性火花恢复生机。因为创造性火花是各级教育之间的纽带,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应该毫不拖延地完成的一项使命。”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发展创造力作为教育的重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创造活动过程和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艺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应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化的偏向,以免把幼儿创造性的活动降为机械的训练,使其在被动的服从
课题组负责人:杨英华 其他成员:毛静波 姜小英 余 霞 钱海燕 百度文库
④和模仿中丧失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泯灭创造力。”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往往求同,很少求异。所以,中国至今无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传统绘画的偏差:在目标构成上,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以近期内幼儿作品效果来判断幼儿的绘画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按教师意图基本固定,大都是单一的命题画,忽视能够表现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意愿画;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是封闭的框架式、注入式教学,由教师画好范画,然后让幼儿依葫芦画瓢,从而造成幼儿作品模式化、统一化、概念化的局面。容易使幼儿在活动中陷入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之中,阻碍他们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反思以往绘画教学,忽视在绘画中创造力的培养是幼儿绘画的致命伤,必须加以改革。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创造已成为一种时代的呼唤,成为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追求。因此,为了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幼儿园教育重点在于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幼儿教育一贯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园是浙江省示范性幼儿园,衢州市首批名校。我园以养成教育为主,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在以往的以艺术为特色的教育中已初见成效,我园是演员何晴的母校,有三名幼儿的作品刊登在《幼儿智力世界》上,在国、地、市获特等、一、二、三等奖的幼儿绘画作品不计其数。在今年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首届艺术节活动中,我园又涌现了许多具有创造力的幼儿。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有极强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本课题的哲学基础。
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分析中,指出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以及高度创造性等基本属性,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和最高目标。这一论述为教育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人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二)现代脑科学对人的潜能研究是本课题的生理学依据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斯佩里的研究实验表明:人脑两半球有明显的功能差异。左半球是“知识型脑”,主管说话、阅读、书写、计算等,它是进行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右半球是“创造性脑”,它是处理表象,主管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像、想象、音乐节奏等,它是进行具体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人脑百度文库
两半球相互配合的结果将使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得到几倍、十几倍的增强。因此,合理使用大脑对发展幼儿创造力有极大的意义。开展艺术教育可以发展组成创造力的必要智力因素,即幼儿的直觉思维,外延性思维、抽象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绘画更是这样。
(三)当代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是本课题的心理学依据。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论述创造性问题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⑤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特殊才能的创造力”是社会价值的创造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人人具有的创造力,是具有个人价值的创造力,在艺术领域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创造力的本质是“创新”,对幼儿来讲,它的“新”主要是对幼儿个体来说是新的,而对社会、对他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新的。因此,这种创造力也可称为自我开发的创造力,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研究中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或自我开发的创造力。
(四)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和陈鹤琴的绘画见解是本课题的相关论点。
1、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
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倡导创造教育的先驱,他倡导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批判。他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提出要正确认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这对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有极强的针对性,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⑥即解放儿童的眼睛、双手、头脑、嘴、时间和空间。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⑦号召“解放儿童的创造性,以从事创造工作。”
2、陈鹤琴的绘画见解
陈鹤琴先生指出:“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通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合作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创造力的理论是本课题的法律依据。
2001年7月2日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中指出:“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
⑧百度文库
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发展创造力的研究。
美国十分重视天赋儿童的研究,据美国教育部天赋与才能儿童教育司的报告所说,从1972年到1977年,针对有天赋儿童实施他们所需要的特别教育从4%上升到12%。
斯坦福大学教授特尔曼将近5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高的人并不一定有高创造力”。认知心理学家格兹欧和杰克逊实验发现:“高创造力的平均智商低于高智力组的平均智商,甚至低于高校学习人口的平均智商”。这就告诉我们平均智商的人即可培养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才。
加德纳博士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就中国与美国的教育思想差异指出:“总的来说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技能开始,创造性是以后的事。相反,美国教育者开始就是刺激一种创造的想象力。而相信在以后基本技能需要时,他自己会掌握。美国教育的长处是给儿童足够的时间来探索,让他们发展创造能力。中国教育的长处是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种基本技能。但到一定水准后,他们就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做创造性的事情。”⑨这一论断揭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在艺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中我们要引以为戒,既要传授技能,又要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创造。
日本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日本儿童一年四季都只穿一条短裤,早已为人所知。前苏联1957年就把发展创造力明文写进宪法。
自本世纪初经济学家从技术的应用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以来,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创新,正如吉尔福特所说的那样:“没有哪一种现象或一门学科像创造问题那样,被如此长久地忽视,又如此突然地复苏。”
在国内,许多学者和教师都认识到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性。
“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著名能力心理学家、北京天禹人才能力培养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孝忠说:“在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应首先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的环境,通过学生的创造力的训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信心、冒险行为、幽默风趣等全面健康的人格,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小就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李孝忠教授是较早进行创造力培养研究的学者,他承担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法与评估手段》的国家课题,总结出创造力培养模式,但该模式只适用于中小学,不适用于幼儿园。
百度文库
谈亦文《创造力培养从幼儿开始》中提出创造力培养的途径有二:
1、提供适当的创造性思维(集中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训练。
2、开展创造性艺术活动:文学、音乐和美术。
网上文章《儿童绘画教学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美术活动的灵魂》、《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和《在水粉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都强调了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活动。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图画课、区域美术活动等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性与心理发展》中指出:“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和方法”。⑩据此,我们将研究目标确定为: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从幼儿所处的园内、园外环境出发,探究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绘画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不断激发全园幼儿绘画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使我园走出一条以绘画活动为载体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1、研究绘画活动的特点与规律,提高幼儿学习画画的兴趣。
2、探索绘画活动的运作模式,以及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促进幼儿发展的措施,大力提高幼儿绘画的能力和创造力。
(二)研究内容
1、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在绘画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绘画天赋的幼儿注意发展他们的绘画潜能。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激励幼儿用不同绘画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在支持、激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绘画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技巧和能力。
百度文库
5、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用材料制作图画作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7、探索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途径,培养幼儿创造力。
8、设计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绘画活动,积累有关绘画作品。
9、撰写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个案、结题报告。
五、研究对象、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对象:城东幼儿园全体幼儿(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辅导及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使教师、研究人员对“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资料,为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是指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其主要环节包括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和调整等。
3、个案研究法:对研究过程中的成功、失败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5、作品分析法: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他有无创造能力。(三)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8月,收集有关资料,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撰写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
2、课题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6月,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广泛听取意见,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做好中期课题成果汇报与阶段性总结。做好相关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结题鉴定阶段:(2007年7月—2007年10月)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包括课题工作总结、案例、个案和幼儿作品等。
百度文库
六、具体实施
(一)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1、引导幼儿观察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⑩1在广阔的自然界里,在我们的生活里,在瑰丽的艺术殿堂里,到处都存在着美。但我们的孩子受年龄的限制,不理解美和丑的抽象概念。因此,教师应培养幼儿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①引导幼儿欣赏艺术美
我们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情趣、色彩鲜艳、画面清晰、不同题材的作品作为幼儿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幼儿刚刚入园,我们就组织小班幼儿欣赏幼儿园橱窗里、哥哥姐姐的作品。到了中、大班则组织幼儿欣赏名人名作,如吴作人的《小金鱼》、齐白石的《虾》、韩美林的《熊猫图》、徐悲鸿的《马》等,这些水墨画强调笔墨趣味、浓淡相携、栩栩如生,给幼儿很强的美的感染;民间艺术京剧脸谱、农民画、泥人画等则以质朴大胆的美吸引了幼儿;梵高的《向日葵》和毕加索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感觉》等以色彩鲜艳、无拘无束的表现力使幼儿得到美的熏陶。
②引导幼儿寻找自然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然界里有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孩子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是不会留意的。”⑩2我们根据条件、因地制宜,带孩子到活动室外的阳台、操场、自然角、花坛边、种植区、大树下、须江边、社区公园、须江公园等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当幼儿置身于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美丽的自然景色时,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真美呀!”
③引导幼儿寻找行为美
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对日常生活和周围事物的感知中获得的,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引导幼儿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观察,去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如劝同伴不哭的天使、拾起垃圾的环保小卫士、分享食物的同伴、捐助爱心的伙伴等,使幼儿感受并体会崇尚美的人无处不在,以提升幼儿对美的鉴赏力。
百度文库
2、促进幼儿观察
皮亚杰说:“一个儿童越是看和听,他就越看越听。”⑩3因此,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观察的机会,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①保证幼儿观察的时间,鼓励和引导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积极观察。
②为幼儿指明观察对象,包括生活中的事物、旅游观光的照片,反映异域风土人情的录像等。
③帮助幼儿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让幼儿懂得用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色彩、形状等。同时,组织和引导幼儿进行“视觉散步”,从远近、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或在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事物。
(二)创设和谐的环境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而从环境中所得到的这些刺激和印象,就会对幼儿产生某种影响,这就是环境的教育功能。基于以上认识,我们非常重视和谐环境的创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物质环境
我们幼儿园非常重视创设具有美和发挥幼儿创造力的环境。我们幼儿园利用空间种草坪、建沙地,美化门厅、走廊和楼道,幼儿园设美术作品橱窗,各班设幼儿作品展示栏,活动室设立题墙,“六一”画展等。充分发挥幼儿绘画作品的功能,体现绘画作品的新价值,让环境与幼儿对话。
2、精神环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支持、鼓励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由此可见,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百度文库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发挥幼儿的创造力,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尊重幼儿;二是要关心和爱护幼儿;三是要做幼儿绘画活动的大朋友;四是要做创造型的教师。总之,我们要扫除一切障碍,让幼儿勇敢、大胆、毫无顾虑和无拘无束地按自己的意愿去创造。
(三)运用多样的手段
绘画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理想手段,在绘画中,我们注意运用多样的手段。
1、运用多种绘画材料
虽然幼儿绘画的材料只有纸和笔,还有色,但却有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幼儿的创造力常常通过它来表现。
①纸。幼儿园用的纸有白纸、卡纸、报纸、砂纸、宣纸、蜡光纸、瓦楞纸、吹塑纸、面巾纸和硬纸板等。有时磁砖墙、水泥地也成了画纸。如小班的绘画活动《篱笆》,水泥地也成了孩子们画画的大画纸。
②笔。幼儿绘画用的笔有蜡笔、铅笔、毛笔、排笔、粉笔、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孩子还经常用手、手指、脚丫、吸管、棉签、牙签、石头和修正液等当笔作画。如中班的绘画活动《小鸡》,孩子用食指蘸水粉在纸上按出鸡头和鸡身,再用水彩笔画出嘴巴、眼睛、脚等。
③色。幼儿常用到的有12种颜色,还有6色、18色、24色和48色的,单色的也有。如大班用记号笔画的线描画《鱼儿捉迷藏》。
2、运用多种绘画形式
①主题画:主题画是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围绕某一立题,通过回忆和经验画成的,这种画有很大的伸缩性,幼儿有充分的想象余地,表现自由。如大班的绘画活动《童年》、《背太阳》、《环保小卫士》等。
②诗歌画:诗歌画就是要求幼儿对诗的理解和领悟进行作画。诗歌画不仅培养幼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如中班绘画活动《摇篮》、《迎春花》、《好孩子》等。
③故事画:故事画就是引导幼儿把听过的喜欢的故事画出来,画出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如大班绘画活动《龟兔赛跑》、《小蝌蚪找妈妈》等。
百度文库
④谜语画:谜语画就是让幼儿先猜谜,等幼儿猜出后,让幼儿把它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中班绘画活动《橘子》、《玉米》
⑤电化教学:在幼儿绘画前,让他们先看电视、录像、多媒体、数码照片和听音乐等帮助感知,然后请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画成一幅画。如小班绘画活动的《声音》等.3、运用多种绘画教学法
①共同特性辐射法,让幼儿根据事物的某一特性展开联想,画出与之类似特征的事物。如小班绘画活动《圆形的东西》、《正方形的娃娃》《三角形的宝贝》等。
②相关刺激组合法。让幼儿根据相关刺激发挥想象,画出刺激间的关系。如绘画活动《红黄色的画》、《奇妙的声音》等
③图式符号变形法。让幼儿根据几何形体、线条、生物体(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物体(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事件(缘由、线索、经过、结果),进行适当删减、移植、变形,画出各种不同的画。如大班绘画活动《机器人》、《变形金刚》等。
4、用好三大影响源
同伴、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的三大影响源。
①同伴。教师要利用同龄效应,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每次画完画,让孩子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把全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全部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孩子经过审视、互相观摩,教师评和幼儿评结合,他们就会明白,谁的颜色搭配好,谁的画构图有主次,谁的画想得新奇有趣,自己的画还有哪些不足„„
②家长。家长往往以孩子画得像不像来衡量绘画作品。为此,我们幼儿园教师在第一次的家长会上就会对他们说,孩子画画就像大人用脚画画一样。之后,家长常以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的点滴进步。
③教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要用成人、专业工作者的眼光去看待幼儿作品,应用正面、积极、发展的评价,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
5、抓住参赛的机会
在2007学,有江山市教育局公章的绘画比赛有三次。我们教师根据绘画比赛的主题,选择参赛幼儿,确定适合参赛幼儿的图画,牺牲休息时间,辅导幼儿准备比赛。结果硕果累累。
百度文库
七、实施效果
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的研究一年下来,收获颇多。㈠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1、有创意的教师作品刊登
课题组长杨老师的水墨画《猴乐》刊登在《全国少儿美术书法精品集(第八卷)》P618页上。
2、有创新的辅导幼儿获奖
课题组成员钱老师2007年6月的在江山市“恒泰·时代广场杯”第七届少儿绘画现场大赛中获得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在第二届幼儿艺术节绘画专场比赛中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1名,占我园获奖的五分之二。钱老师在辅导幼儿参赛的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见附件)。
㈡促进了幼儿的成长
1、有创意的幼儿作品刊登
①蔡晓桐的《兔兔》,徐杨晏的《六一快乐》和邓雨暄的《快乐一家》分别刊登在《全国少儿美术书法精品集(第八卷)》P212、P232、P371页上,同时获“书画童星”称号。(见附件)。
②郑荆璞的《树屋》刊登在2006年9月《幼儿教育·家教版》封二上,同时被评为“小画家”。
2、有创新的幼儿绘画获奖
①在2006年12月江山市第三届“促和谐、爱家园”绘画比赛中,王航等8人获一等奖;周烁楠等11人获二等奖;毛慧林等23人获三等奖。(见档案附件)。
②在2007年5月江山市第三届幼儿艺术节绘画专场比赛甲组徐智轩荣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见《喜讯》附件)。
③在2007年6月江山市“恒泰·时代广场杯”第七届少儿绘画现场大赛中10人获一等奖;18人获二等奖;25人获三等奖(见《喜讯》附件)。
3、会再造的幼儿个个自信
在幼儿刚刚上小班时,有很多孩子没信心、怕苦、怕累、怕画不好,一个月后,个个都动起了手,画起了画。幼儿的再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4、会创造的幼儿作品丰富
百度文库
我们从每个幼儿的2007年6月的图画与2006年9月图画比较中发现每个幼儿都更有创造性。2006年9月2007年6月的则较为单一,2007年6月的幼儿作品画面则更丰富。
㈢扩大了幼儿园的信誉
1、城东幼儿园在2006年12月江山市第三届“促和谐·爱家园”绘画比赛中获组织奖。
2、我们幼儿园将所有获奖幼儿的作品收集起来存档,以备以后作参考资料。
3、我们幼儿园教师将所有幼儿的作品收集起来,设计封面,装订成册后让幼儿带回家;幼儿园设橱窗,定期展出富有创造力的绘画作品;在“六一”节举行了全园幼儿绘画作品展。
八、反思与建议
1、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园是却实可行的。
2、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幼儿的创造力要建立在一定的技能之上。
3、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有创造力的作品有时并没获奖,因为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
4、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的结果是小班幼儿的再造能力强,模仿性大。大班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园比中班、小班的幼儿强。每班每个幼儿的创造力参差不齐。
5、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建议专家设计一套鉴定绘画作品有无创造力的工具。
参考资料:
1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江泽民 1999.6.16 中国教育报 2《论创新教育与幼儿教育改革》 陈波 2000.3 学前教育研究 3《创造能力培养与学校管理改革》 网上文章 4《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1.7.2 5《幼儿创造教育研究报告》 李丹 2005.9.30 网上文章 6《创造的儿童教育》 陶行知 1919 7《不要挫伤了儿童的创造力》 2005.11.2 网上文章
百度文库
8《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董奇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8年5月第一版
9《情感教育为经,技能教育为纬》周研 《儿童绘画教学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美术活动的灵魂》、《生活化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和《在水粉画教学中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研究和实践》 网上文章
10《儿童绘画教学创造力的培养》 2005.11.11 网上文章 11、12《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朱兰芳吴莹 《二十世纪生活(第一卷)》P234、P235 2005年5月第1版
13《利用绘画教学发展幼儿创造力》 范诗武 1998.10.21
附件:成果图片(因图片容量太大,删去了,详见管理手册——教科所注)
百度文库
第四篇:浅谈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有效途径
浅谈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有效途径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语言,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在绘画活动中自然地、充分地、无拘无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内心蕴藏的丰富情感,表达他们对周围事物、周围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他们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幼儿的美术教育目标并不是要让幼儿都成为小画家,也不是让他们学会一些绘画技术好在众人面前表演,是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各种准备的教育。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绘画活动是手、眼、脑并用,主动地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幼儿通过绘画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绘画是一种感受、思考、幻想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幼儿的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健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幼儿最初学绘画纯属是游戏,他们只是在涂涂画画中寻找快乐。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与提高他们绘画的能力呢?多年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平常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的工作。
一、让幼儿喜欢画画是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基本点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画画能使幼儿快乐,画画可以使幼儿学到各种知识,画画可以怡养性情。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以“游戏”这一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促使幼儿喜欢画,学习绘画,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在娱乐、在玩中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如: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在涂色练习中,为了让幼儿掌握涂色的技法,我让幼儿来“拖地”:要求幼儿一定要一点一点都拖到,这样才能露出漂亮的地板来,对于幼儿在涂色中空隙,我会提醒他:“这儿还有灰尘,快拖干净”„„幼儿操作完后会十分兴奋地说:“我看到美丽的地板了!”这时,幼儿感受到的是一种游戏的快乐,而丝毫没有感觉到涂色练习的枯燥感。幼儿动作协调性、操作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在绘画活动中,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我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提供毛线让幼儿进行线拖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幼儿只需轻轻一喷,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而一种颜色与另一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的时候,细心的孩子回惊喜地发现——烟火变颜色了,真美呀!红和黄、蓝和黄、红和蓝„„幼儿乐此不疲地“放烟火”并自豪地说:“我的烟火变颜色了„„”一个个都为
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在活动设计中我也注意用游戏形式,如:一个谜语,一个电话,一封信等吸引幼儿,这些有目的,有任务又带有游戏性的绘画活动,幼儿极感兴趣,在游戏中,幼儿绘画的兴趣有了,绘画能力也提高了。
二、让幼儿学会观察、认识事物是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关键点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的研究表明,10岁以前的幼儿的美术能力是随着认识水平和思维发展自然而然的向前发展的,幼儿一般能够表现他认识的事物。观察是儿童画画的基本功,指导儿童画不能忽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反过来儿童画的教育功能之一就是发展儿童的观察能力。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表现是关键,这就需要让幼儿学会观察。观察方法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幼儿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对幼儿的绘画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的观察方法大致有三种:(1)顺序观察法:在画小动物——兔子时,我和幼儿一起观察兔子的头、身体、四肢到尾部。画大楼时引导幼儿从上往下观察。(2)典型特征观察法:先观察最明显的特征,再过渡到一般特征,例,画蝴蝶时,先观察翅膀和美丽的色彩,再观察其他部分,这样既能很快激起幼儿的观察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美术活动的质量。(3)分解观察法:即将观察的物体分为几个部分仔细观察,再综合全貌,这样能培养幼儿对复杂事物的综合观察。
由于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差,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总能注意为幼儿提供观察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娱乐去观察、感受、体会。例如:通过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小鸟、飞机,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及林荫道旁排列整齐的树木,让幼儿感受事物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的透视关系。从站在不同角度引导幼儿去观看同一事物,让幼儿知道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事物侧面,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增强幼儿对观察事物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绘画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教给孩子们一些观察的方法,孩子们的观察细致性有所提高。例:在画《老师》中,孩子们不但抓住了我的明显特征,长发、毛衣,有许多孩子还画出了毛衣上的花纹、纽扣。
又如:有次我带领孩子们在自然角劳动,有个孩子指着两盆长得差不多的绿色植物问我:“老师,这两盆哪个是葱,哪个是蒜?”我并没有急着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说:“你去仔细观察,看看他们有哪些不同。”他们通过手摸、眼看、鼻闻发现:叶子扁而有刺鼻子的味的是大蒜,而叶子圆没有刺鼻味的是葱。我们还可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提出问题要求幼儿回答,引导其观察以前未注意到的事物,使之产生更大的兴趣,并逐步学会自觉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慢慢地他们会自己留心观察,兴趣盎然地去寻找答案。久而久之,他们养成了爱观察的好习惯。
三、让幼儿敢于创造是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重要点
幼儿绘画的目的是培养其观察力、记忆力,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绘画表现力。幼儿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指的是把已知的经验或材料重新组合,制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的作品及其过程。
让幼儿敢于创造、学会创造,教师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转变观念,允许幼儿异想天开,让幼儿在创作中插上想象的翅膀,按自己的意愿来表现,努力拓展他们的创造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孩子的创造潜能。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只为幼儿确定必要的主题,其主题画中所禅城的内容、图案、布局构图等均有幼儿自己决定。如:绘画《龟兔赛跑》中,允许幼儿画一只仅露出小脑袋,不见其尾巴的乌龟,也可以画出长满红树叶的枝干等等,这就是幼儿体验创造快乐的过程。
二是必须从丰富幼儿的表象着手,为幼儿搭建创造的平台。如:利用放录像片、投影片、操作木偶、影子游戏的活动产生“动象”,丰富幼儿的表象。让幼儿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他们的表象。如:在绘画活动《海底世界里有什么》,几乎全班的幼儿都画鱼,虽然那些鱼是各种各样的,但是缺乏创造性。我对幼儿的作品分析后,发现幼儿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实在太少,于是,一方面组织幼儿参观“海底世界”,另一方面在园、在家饲养金鱼,并请幼儿回家让家长帮助收集海洋生物标本,有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后,幼儿再次话“海底世界”的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色彩绚丽。有的幼儿画出了鱼虾追逐游戏图,有龟蟹爬行图、有美不胜收的珊瑚、有奇特的海星海胆、还有海豚跳圈、海狮托球开船的表演画画………。
三是激发幼儿动脑筋。如添画圆活动,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纸上的圆象什么,然后把它变成另外一个物体。由于这活动注重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孩子们画出的圆没有一张是相同的。有的画了皮球,有的画了地球,有的画了西瓜,还有的画了月饼„„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思维是大胆的、自由的发挥。在命题画“我想飞”“未来的无锡”“我的梦”等中,你可发现孩子们通过想象大胆作画,他们把房子、汽车装上了车轮在天上飞,未来的无锡成了空中城市了,梦中的自己变成外星人飞等等。幼儿的这种想象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我们应给予积极的鼓励,鼓励他们的奇思妙想,鼓励他们的创造性为,这就是创造的火花。
综上所述,绘画是美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孩子一自由想像、自由绘画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创造、去探讨、去发掘他们自己的世界,才能使他们的绘画能力得以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得以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幼儿教育的领域中,我将尽心尽力,做出贡献。
第五篇:在大班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养成文章摘要:
绘画活动是发展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最有效的活动之一。教师做好绘画活动的指导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2、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3、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活动。
(二)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
1、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源泉。
2、质疑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动力。
3、坚持性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养成的必备能力。
4、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新要素。
(三)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1、,教师鼓励幼儿在自评中说出自己的绘画思路,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得以二次升华。
2、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的正强化行为有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3、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保护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究结果
实验证明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养成是很有效果的希望我的研究能够让更多的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逐渐形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也希望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陪伴幼儿终身!
绘画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美术活动形式,是发展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最有效果的活动之一。教师做好绘画活动的指导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呢?在平时的工作研究中,我总结了以下的经验。
一、研究背景
我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会学、乐学、主动学习是一切人材追求的目标,是孩子未来必须具备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正处于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最具有可塑性。这就使幼儿期成为了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也就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研究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时间,激发幼儿主动地探索,质疑的兴趣。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
要想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就必须要有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安全感、自由感和自信心。
如:在活动中,如果有个别幼儿对主题不感兴趣,教师就应该酌情鼓励幼儿在其他感兴趣的主题上进行表现。这样就使孩子们有了选择的自由。而且创作自己比较有信心的作品,也能够使孩子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得以表现。其次,当幼儿的选择得到了老师的理解与尊重的同时,孩子们的安全感也会油然而生。
2、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
在为幼儿提供美术活动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玩具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变换以及美术活动的进程,为幼儿提供递进性的玩具材料;玩具材料要全面,照顾到个别幼儿的需要。这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表现需要,有利于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与方法。
3、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要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幼儿喜欢主动探索的活动。
教师要用一颗有创造力的心和充满童心的眼睛去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活动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教师要想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首先得细心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然后再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去选择教育内容,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动手动脑探索、质疑和对活动的兴趣,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所以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教育内容,就成为了教师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如:有一次,我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在观察一只被捉住的蝴蝶。他们很喜欢蝴蝶美丽的翅膀。于是我就因此而设计了活动:《美丽的蝴蝶翅膀》。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主动观察蝴蝶,细心的为心爱的蝴蝶设计了各种美丽的 “衣裳”。
(二)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
1、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源泉
“这朵花真好看,我想看看他是怎么长的?” “那个小朋友的衣服真好看,我要仔细瞧瞧。”“这幅画中的小女孩为什么哭呢?找不到家了吗?”鼓励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多问为什么,并把得出的结论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使其养成爱问为什么、喜欢用绘画形式记录好奇心及其答案的习惯。
2、质疑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途径。
“我觉得我画的不对,小宇画的对,我要改一下”“我觉得侧面人的眼睛不是老师画的那个样子的,应该是……”鼓励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否定以往错误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养成质疑的习惯。
3、坚持性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养成的必备能力。
“我要画一幅最棒的画,再辛苦我也不怕!”“一条线还能画出什么画来?让我再好好想想。”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有毅力,才能把事情有始有终地做好。
4、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新要素。未来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有时候,光靠自己一个人努力是
不行的,这就需要人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而这一点的重要性也应该使孩子们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在绘画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多合作、多互相帮助、讲出自己的新发现、及时告诉别的小朋友自己犯的错误以免别的小朋友们多走弯路。逐渐养成好问、好些别人的经验、喜欢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习惯。
(三)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1、教师鼓励幼儿绘画完毕后,自评自画,有助于别人对其画的理解。同时也使幼儿对自己的话有了进一步的质疑的空间,使幼儿的主动学习、探索得以二次升华。
如:在一次绘画《我要上月球》中,小洁在画画之前,对我说:她要画月亮上的小白兔。可是在她画完后,画面上又多了很多东西。于是他给我讲起了故事:“小白兔找不到嫦娥了,我帮他去找嫦娥姐姐……”我问他:“那你想一想,在月亮上人们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于是小洁的创作又开始了……
2、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的正强化行为有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孩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形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之间,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予鼓励、诱导,用一种正强化手段帮助其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有助于幼儿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习惯。
如:大班幼儿娇娇特别喜欢画漂亮的花纹。这是源于在一次绘画评价中,老师对她说:“你画的花纹好看又独特,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你画这些花纹的时候,一定也特别高兴吧?因为这些花纹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对吗?”从此以后,娇娇每次画画的时候,都会为画面创造一些不同的花纹。有的画在人物的衣服上,有的当花边……
3、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保护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究结果
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及收获。在研究的过程中,参与研究的大班幼儿在主动学习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学年初和学年末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实验班幼儿的进步是很明显的。(调查问卷见附表,附表分A、B、C、D四项。从A到D难度依次加深。)
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我们国家迫切的需要能够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人才。而我也希望我的研究能够为更多的教师服务,能够让更多的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逐渐形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也希望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陪伴幼儿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