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去年以来,******街道办事处从强化社会管理入手,不断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平安建设工作实现了“两低两高”(刑事发案低、信访量低,破案率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高)的工作目标,较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一、制定方案,全面部署
为化解社会矛盾,凝聚城市建设合力,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找准平安建设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党工委研究论证、到外地实地考察、召开社区“两委会”、辖区部门负责人会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出台了《关于建设平安和谐新**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建设平安和谐新**动员大会,会议开到居民小组长,进行了全方位的动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注重树立典型,分别召开平安和谐新社区宣传现场会、典型事迹报告会等强力推进,每个社区均按照要求高标准地建设了平安和谐新社区宣传长廊,宣传教育人;发掘先进典型,典型感召人;排查管控高危人群,建立常态化管控机制不漏人,平安和谐新汝宁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二、强势宣传,营造氛围
为广泛营造“平安和谐新***”建设氛围,增强群众主动参与意识,达到预期效果。我街道采取宣传一条街、发放入户明白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7个社区均建设了“平安 1
和谐新社区”宣传长廊,制作宣传版面750平方米;发放平安建设小册子12000本,入户宣传明白纸65000张,印制**居民行为规范小册子8000册,便民联系卡、警民联系卡14500份。同时,我们把“平安和谐新**建设”与“树正气、提精神、聚民心、促发展”全民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了全民主题教育启动仪式、民间文艺汇演、我读经典谈体会、先进事迹报告会、**志愿者在行动、传箴言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主题教育与平安和谐新**建设的双推进。
三、分类管理,载体推动
为力求做到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该街道根据居民的日常表现,对辖区居民划分“优秀、良好、较差”三个等次,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廉政党课、唱红歌、文艺汇演、小手拉大手、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大游行等多种载体,强力弘扬正气,对优秀分子,全方位表彰了一批凝聚民心的好组织、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人民信赖的好公仆、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和睦家庭等模范典型,用先进典型感召广大群众,引导激励高危人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促进高危人员的转化。目前,对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和睦家庭等进行了表彰,并举办了先进事迹报告会,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先进人物大游行活动。对较差的,尤其是把高危人群细化为社区服刑人员、“两劳”回归人员、有劣迹人员、吸毒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缠访闹访人员、习练邪教人员等不同群体登记造册,已统计高危人
群158人,分别落实了稳控责任人。
四、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街道综治办建立健全了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档案,确保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两劳”回归人员、有劣迹人员、吸毒人员、留守儿童、重症精神病人、组织策划集体上访或缠访闹访滋事人员、习练邪教人员等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档案,切实做到不漏登、不脱管。对上述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目标管理,并与各个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城区三个派出所落实社区服刑人员,有劣迹人员、吸毒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的管控措施。2010年,公安派出所针对辖区吸毒人员盗窃电动车现象,开展了三次专项打击活动,打击处理32人,今年打击处理7人。信访办、各社区及派出所加大了对组织集体访、非访、缠访、闹访滋事人员的排查和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了信访工作秩序。民政、教育、各社区健全了本辖区重点人员特殊群体的档案,积极配合有关有关部门做好管控工作,落实社区留守儿童帮扶责任人,在思想教育、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爱,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对重症精神病人落实包保措施,督促其监护人加强管护,严防其危害社会,全年强制送精神病院救治5人。司法所落实“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措施,尽最大限度解决其融入社会、就业等问题。民政和社会保障所要对重点人员、特殊群体中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尤其是加大了重症精神病人的救助力度,采取救济、低保等方式给予救助。目前,我街道已排查出的高危人群158人,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管控措施,落实了包社区班子成员、职能站所责任人员、社区干部、高
危人员家属“四包一”责任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解决高危人员城市低保35人,落实涉法涉诉人员救助金5000元,上访困难群体救助金13000元。
第二篇: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促进地方和谐稳定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促进地方和谐稳定 **区**街道为行政中心保驾护航
在行政中心迁入新址办公后,**区**街道作为新的城市核心区,如何保证和谐稳定,如何为行政中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成为当前首要责任。面对现实,**街道从强化社会管理入手,不断提升平安建设工作水平,平安建设工作实现了良好态势,很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
一、领导重视,制定方案,全面部署
为化解社会矛盾,凝聚城市建设合力,积极探索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找准平安建设工作的着力点,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办事处各副主任为成员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召开了村(社区)驻地单位负责人会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召开了建设平安和谐徐家湾动员大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动员。
二、强势宣传,营造氛围,提升指标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两率一度”,今年更换了主要道路上悬挂的大型宣传展板32块,悬挂横幅102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电话调查2000多户,宣传法律法规,使群众了解平安建设的知识,增强对社会治安的信心,营造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资源,主动与**宣传部联系,利用其闭路电视、广播、报刊等平台宣传平安建设(**电视台覆盖**社区和**社区约占地区人口4∕5)。三是协调驻地派出所,发挥巡逻队员职能作用,使地区群众“白天见红袖标、夜晚见警灯”,极大地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使地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不断提高。四是结合当前**安保工作,每个治安巡逻点又是“平安建设”的宣传点,**街道利用其位臵固定和显著的优势将其设立为平安建设固定宣传点长期宣传,有效地将治安防范与平安建设宣传结合了起来。
三、分类管理,载体推动,树立典型
为力求做到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该街道根据居民的日常表现,对辖区居民划分“优秀、良好、较差”三个等次,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分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廉政党课、唱红歌、文艺汇演、小手拉大手、创先争优等多种载体,强力弘扬正气,对优秀分子,全方位表彰了一批凝聚民心的好组织、群众致富的带头人、人民信赖的好公仆、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和睦家庭等模范典型,用先进典型感召广大群众,引导激励高危人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促进高危人员的转化。目前,对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和睦家庭等进行了表彰。建立健全了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档案,确保流动人口、社区服刑人员、“两劳”回归人员、有劣迹人员、吸毒人员、重症精神病人、组织策划集体上访或缠访闹访滋事人员等重点人员特殊群体档案,切实做到不漏登、不脱管。对上述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目标管理,并与各个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
四、加大排查,积极化解,控制事态
做好信访工作是街道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徐家湾街道把制度建设作为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不仅实行分管领导对口接访制度,还对排查出的重点信访户进行逐一登记建档,及时掌握动态;对梳理出的重点信访案件,由分管领导、科室、干部和村组,全程包办调查、化解、教育、息访和稳控。
同时为了充分调动机关科室干部主动做好维稳工作,还设立了信访维稳专项基金、重点项目实行风险评估机制,极易引起不稳定因素的项目暂缓实施或不实施,通过上述措施的推行,为街道平安创建和社会和谐奠定了基础。
五、街群互动,群防群治,加强巡逻
为了将维稳责任落到实处,徐家湾街道重组了农村治安巡逻队伍和民兵队伍,各巡逻队长兼任信访联络员,还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和信访维稳工作。
积极调动与村(社区)巡逻队的积极性,配合当前的**安保工作,成立了十支群防队伍,设立了十个**安保固定巡逻点,每日早8:00至晚7:00巡逻。街道还成立了一支有十名年青队员组织成的专职巡逻队伍,健全了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管理机制,加强擒拿职能培训,提高群防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业务能力。每日骑警用摩托车进行巡逻,保障了社会治安稳定。
六、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创建包含便民服务中心的综治工作中心,部门联动,将事关群众利益的各类事务全部纳入中心,实行合署办公,将原来的由职能部门接待处理的事情由“多头管理”变成了“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把群众最关切的各项事务在最短时间内办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
综治工作中心自成立以来共受理群众申请2765件,现场办结1998件,转办37件,协调办结730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的目标。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平安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平安建设---XX公安局治安系统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为全力推进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社会管理效能,我局治安系统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安排部署,于二0一一年二月开始在治安管理、人口管理等工作中尝试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工作实效:
一、建立完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三级管理长效机制
(一)、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特别是社区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协调发展。2011年我市建立完善了流动人口三级管理长效机制,即在乡镇(街道)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办公室XX个,在村(社区)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XX个,在小区院落、村民小组、用工单位设立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信息采集点XX个,实行“办、站、点”全覆盖的网络化管理和“以房管人”的管理模式。2011年全市共登记房屋XXX户,暂住人口信息录入数达XXX人次。
(二)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工商、税务、计生、房管、劳动保障)资源共享。2011年政府投资研发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充分调动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性,从人、房、业三大方面进行信息采集,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截止2011年底,由移动公司承建的XX市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共计点位XX个)中,城区XX个点位已开通XX个,乡镇XX个点位光缆全部布放完成,目前已调试验收完毕共XX个点。
(三)完善软硬件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政府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站、点”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信息采集、维护,协管员工资、信息采集补贴等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目前,各流动人口采集点的XX名专兼职协管员(其中专职XX名)及电脑等办公设备已配备到位;2011年3月,我局通过开培训会和上机操作的方式,分期对信息采集和录入人员进行了培训。今后我局还将定期对协管员进行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保障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稳步推进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政务中心工作 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做好户籍工作社会管理创新,XX市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政务中心”的要求,切实解决户籍办证窗口工作效率、服务态度问题,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2011年11月底,由XX领导等组织召开了安排部署会,就进驻单位、人员、设备、行政办证事项等与政务中心进行了协调沟通。现拟将城区X个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XX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因市政府政务中心现正在对政务中心三期工程进行装修,2012年3月左右才能装修完毕,故城区派出所户籍窗口要在工程装修完毕后才能进驻。
三、规范行业管理,管理服务并重
(一)加快旅店业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全市共有旅店541家,已安装系统XX家,安装率为XX%。其中XX个床位以上的旅店共有XX家,已全部安装;XX个床位以下的旅店有XX家,已安装XX家,完成了总数的XX%。在全力抓好旅店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我局还加大了对旅馆业违反国家管理规定,不安装信息系统、不按规定如实登记、不实时上传数据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实现“实名、实时”上传信息,提高使用率,增强服务实战的能力。目前旅业信息系统上传率为91%。
(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业管理。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我局治安管理部门不断强化措施,适应形势发展,转变工作重心,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审批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全能型管理向有限型管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监管和事后查处上来,不断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业治安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全市市区内的XX家再生资源回收业(其中从事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的XX家,非生产性XX家)已全部进入位于马道镇的宏达废旧回收专业市场。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业管理,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做好宏达公司在市内各乡镇拟设立的XX个回收站点的审核工作,在行业中建立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强化监督检查制度。2011年我局共查处废旧物品收购场点X家,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X名,取缔废旧收购场点X家。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局治安管理部门将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推进各项治安管理工作和队伍建设,坚持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推进平安XX建设为结合点,以提高治安民警素质为切入点,以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为着力点,不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构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努力实现公安工作上水平、执法工作上质量、队伍建设上台阶,让社会平安、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
第四篇:强化管理措施提升办学水平(本站推荐)
强化管理措施
提升办学水平
——路口中学工作总结
本期来我校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精神。立足本校实际,以“务实、团结、开拓、高效”为工作基调,以“德育树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教研强校”为工作准则,以“文化校园”、“活力校园”、“魅力校园”及“和谐校园”“四园共建”为载体,进一步提高精致管理水平,切实落实内涵发展的科学质量观,努力实现各项教育教学目标。使我校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地开展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以人本管理为导向,积极创建和谐校园
1、本期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规范管理行为,理顺管理流程;坚持民主管理,实行校务公开。教代会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评仪各项制度的可行性和落实情况。修改了学校教职工考核方案,整理、充实、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更符合学校实际。
2、强化教师“岗位”意识,大力实施“师德建设计划”,紧锣密鼓开展“铸师魂、正教风、树形象”系列活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认真开展学习先进的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反映我校教育教学新动态和教职工敬业爱岗,创新奉献的良好形象。
3、构建人文校园,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努力营 造校园环境人文氛围,让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学校文化的魅力。如教职工的乒乓球赛、篮球赛,以及与兄弟学校的球类友谊赛,大大丰富了教职工的生活。初步形成了“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以师资建设为根本,深化关爱教师工程 本期学校以校本培训为着力点,以输送更多的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为辅助,利用好各类优秀资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围绕“校本培训与新教育实践”这一主题中,利用远教资源,指定专人担任《如何抓好初三教学与复习》、《让理想之帆伴你远航》、《日常教育研究实践》主讲,为加快教师梯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学校推荐的贺海岗、苏雄兵两位教师,在全县教学研讨课中均获一等奖,邓兴国老师获市级二等奖。
三、以教学质量为重点,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1、本期学校继续深化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建设,强化质量意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重点加强过程管理方面的研究,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长效教学管理机制。特别是初三毕业班以质量分析为抓手,充分发挥月考评价的功能,以促进教师不断的反思,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了教学实效。
2、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个环节做到规范落实。教务处组织领导随堂听课,深入课堂检查教学,落实 以听课评价,教学常规评价(教学、作业、教研活动),学生评价,效果评价等四个环节来进行。坚持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并及时进行教学情况通报,这样对教师平时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督促作用。
3、加强教学研究,引导广大教师合理充分利用教研时间,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以拓宽教师视野,让他们感受新教法带来的益处,以完善我校教学模式。着重强调教研组建设以“研”为主,把活动地点从办公室移向课堂,落实教案改革文案,明确基础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具体研讨教学目标实施步骤,教学难点分解落实,思考问题难易设置,教学手段有效运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授课可能产生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等。逐渐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源头上真正做到了“减负增效”,也使教师钻研、探究的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保障。
四、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切实追求工作实效 本期学校进一步完善德育管理工作机制,深入挖掘德育资源,营造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氛围,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
1、开展了文明礼仪校园、进课堂活动。第一阶段各班利用班训集中学习了《路口中学学生礼仪规范》,第二阶段各班礼仪教育为专题办了一期黑板报,第三阶段在行 动中、学习中、生活中落实文明礼仪教育。
2、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结合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法纪校规教育。
3、分年级组织召开了女生生活心理辅导会,突出“心理健康”、“正确交往”、“洁身自好”这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4、每月各班办一期黑板报,政教处办一期墙报专栏。充实了校园文化,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5、卫生保洁工作长抓不懈,重点突出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划分区域,确定范围,实行班级负责制,政教处每日检查,每周小结,每月总结。并以班为保洁单位制定 保洁方案,定时间、定岗位、定学生在全校号召,开展这项工作。
6、重视安全教育,全力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为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结合我校实践,制订了《值日制度》、《路队护送制度》、《治安管理制度》,并与各班主任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做到了安全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人,防患未然。校内设立24小时值班室,加强了安全保卫巡逻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五、以后勤建设为保障,提升学校服务质量
1、本期学校认真落实助学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 现象。
2、严格财务制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要求,以及审批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不违规收费。
3、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加强了对设备的添置、维修和财产保管工作力度。
4、加强了对饮食卫生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和检查服务部的管理工作制度,积极探索食堂管理新路子,努力把食堂办得更好,把报务做得更周到。
5、努力改善师生生活。学校利用剩饭剩菜养猪二十余头;租用周边闲置田地种菜;学生食堂买菜严格把关。种种措施的实施,让广大师生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我们坚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领导的精心策划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剖析,深化改革,更积极地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更有效地打造精致管理模式,更科学地提升学校特色建设水平,向上级、社会、学校、家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2010、1、8 5
第五篇:平安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 扎实开展平安xx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xx市平安建设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以来,xx市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省、郑州市政法委、综治委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多策并举维护社会稳定,千方百计服务经济发展,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整体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平安xx建设,深入推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进程,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了公正、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不稳定事件。xx城乡群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6.58%,位居全省第三位、郑州市首位,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中原平安杯”,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称号。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体联动,构筑平安建设责任体系
(一)领导高度重视。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平安xx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坚持把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党的建设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考核验收。年初召开了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签订了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投入200余万元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在干部调动、晋职晋级、组织任免、评先表彰、提拔任用时,要首先经过综治资格审查、听取综治部门意见,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增强了领导干部抓好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综合保障。近年来,我市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平
安建设的表彰奖励,投资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政法、综治、信访、稳定等部门办公条件,更新先进工作装备,使科技强警、人防队伍、技防覆盖率等指标始终处于郑州市前列。全面整合乡镇平安建设的资源和力量,全市15个乡镇(街道)全部高标准建成了综治工作中心,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主任兼纪委书记,全部解决正科级待遇,信访办主任解决副科级待遇。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了政法干警队伍、公安防暴队伍、治安巡防队伍、交通协管队伍、民调员队伍、“六护员”队伍、信访稳定队伍、技防监控队伍、保安员队伍、责任查究队伍等十支队伍,每年由市乡两级财政发放工资或补贴共计2150多万元,通过保待遇落实、保作用发挥,使他们真正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部门统筹配合。树立统筹思想、采取综合手段,着力构筑“党政统一领导、综合部门牵头、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注重发挥政法委、综治委等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切实加强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指导监督,增强工作实效。政法、综治、信访、司法、宣传等部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沟通制度,确保平安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同时,按照综治工作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两套牌子、一个机构”的思路,我们在全市15个乡镇(街道)成立便民服务中心,所有行政村(社区)成立为民服务站,整合多部门资源,组成协作联动平台,通过统一工作模式、统一机构设置、统一制作版面、统一人员培训,形成了健全规范的基层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体系。
二、源头预防,排查化解各类不稳定问题
我们坚持事前防范、事中疏导、事后处理“三位一体”工作模式,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源头排查、苗头化解工作。
(一)“下访接访”早防范。坚持每月15日领导干部到村组、企业下访和定点接访、上门寻访制度,通过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
干部下访为群众家访,变群众家访为息诉罢访,不仅使老百姓有苦有处诉、有难有人帮、有事有人办,而且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近年来,市乡两级干部走遍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共接待处理各类问题3200多起。
(二)“三调联动”常疏导。我市创新工作理念,充分运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在市级建立市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市法院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在市交警大队成立交通事故调解中心,在市住建局成立城建劳资纠纷调解中心,在市人社局成立劳动仲裁调解中心,在市卫生局成立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各职能部门调解中心主要对诉讼纠纷、医疗纠纷、劳资纠纷、劳务纠纷、交通事故等进行调解,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每个调解中心的业务指导,并派驻专职调解人员。在乡镇、街道建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在公安派出所、中心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室。在村(社区)认真落实“一村一(律)师、一村一(民)警”制度,所有行政村(社区)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105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作用。近年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万余件,防止矛盾激化340余件,防止“民转刑”40多件,防止个访1200多人次,制止群体性上访27件400多人次。
(三)“案结事了”多救助。坚持解决问题是硬道理,对群众反映的实际利益问题,只要合理合法就毫不保留地解决,有困难的想方设法救助到位。在全省首家设立了300多万元的特殊疑难信访问题救助专项基金,在依法依政策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对诉求合理但无政策依据、涉案金额较小、确有实际困难的“无主案”、“钉子案”、“骨头案”,通过一次性救助、适度救助、个案救助等方式予以解决。截止目前,共使用信访救助基金236万元,化解疑难信访案件19起,均实现了息诉息访。
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一)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四严一创”、“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露头必打,及时破获了一批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打击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震慑了犯罪,教育了群众,全年我市共发生刑事案件1671起,其中侦破案件856起,打掉11个涉恶团伙,刑事拘留253人,抓获逃犯258人。同时,组织各乡镇、街道、管委会及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工商局、文化局、卫生局、交通运输局、规划管理局等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万名警民大清查活动、“百日会战”排查整治活动,对各类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藏身的场所展开拉网式清查,有力震慑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开展大清查行动、排查整治行动以来,共组织集中清理清查23次,突击清查登记流动人口32891人,通过清查抓获逃犯5人,抓获其他违法犯罪人员19人,破获案件30余起。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治安乱点整治合格率达100%,“两抢一盗”犯罪案件较去年下降5.7%,无挂牌督办案件,现行命案破案率达到93.3%。
(二)加快推进防控体系建设。一是人防资源重整合。建立健全专职综治、信访稳定、公安防暴、治安巡防、交通协管员、民事调解员、农村六护员、技防、保安、责任查究等十支队伍,尤其是专门成立了460人专职巡防队伍、170人治安辅助员队伍、1000多人民调队伍、100人的专职应急队伍,确保应对突发性事件时拉得出、调得动、稳得住,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同时,围绕农村基层的长效管理,全市成立了1560人“六护员”队伍,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六护一站”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上,出台了专门的管护办法,通过队伍培训、制度约束、奖惩兑现等,切实加强管理和考核。在待遇
保障上,每年由市财政出资1080万元,以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形式招聘“六护员”,每村安排3—5名“六护员”岗位。在监督考核上,通过暗访督查、定期考核、一岗多能、能进能出,走出了一条村级公益事业“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新路子。二是技防设施全覆盖。通过安装高清晰的视频监控设备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在所有出入市口建立视频拍照卡点、在市区主要道路和繁华街道新增1000多个监控探头,实现市区视频监控技防全覆盖、联网一体化;所有乡镇均建立镇区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乡镇主要道路和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在农村推广视频监控技防建设,农户实用技防设施安装接入率达到93.2%。全市构建传统的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行业单位内部防控网、全视频防控网、区域警方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等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实现技防全覆盖。三是物防工程建网格。把2011年作为社区建设年,加快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网格管理与物业管理全覆盖。在3个街道办事处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站,根据辖区人口,遵循“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的划分原则,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片区,明确网格责任人,实行“一岗多责”,全面承担本辖区治安巡防、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社区帮教和社保医保等综合性工作,使网格内的人、地、情、物、事、组织等因素更加细化,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屏障”和“第一道防线”。
(三)深入开展综治专项工作。一是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通过设立护路宣传栏、开展法制讲座等形式,对广大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护路的责任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广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组织公安、司法、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对校园周边进行集中清理清查,全面排查整治各类治安隐患,进一步提高了
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维护了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元月份以来,共排查学校213所,排查出安全隐患312处,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推行了“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校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全市暂住流动人口17万人,登记率97.5%以上。截止目前,暂住人口录入信息8768条,系统预警152条,全部及时有效地进行了处置。四是加强刑释解教、社区矫正工作。建立健全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衔接机制,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释解人员进行安置帮教。截止目前,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242人,建立了安置帮教档案242份,帮教率100%,重新犯罪率控制为零。同时,与移动、联通等部门联合完善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加强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避免了发生脱管、漏管等现象,防止重新违法犯罪。五是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了切实搞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由团市委、教体局牵头,组织全市广大青少年进行法律法规学习,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从思想上帮助青少年构筑起预防违法犯罪的“防火墙”,进一步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四、以人为本,完善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我们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在编制不突破、机构不增加的前提下,整合职能相近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积极推进“一办十中心”建设。“一办十中心”即: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市“110”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青少年及大学生服务中心、“两新”组织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信访接待服务中心、虚拟网络管理中心、特殊群体帮教服务中心。一是建立社会管理创新综合协调机
制。更名成立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作为市委市政府直属机构,调剂公务员编制和新增事业编制共15名,负责指导、协调、督查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各乡镇、办事处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主任,乡镇长或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第一副主任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二是拓展“110”联动服务机制。把市“110”指挥中心拓展为“110”服务中心,实现“警务110”向“民生110”转变。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共同参与、共同监督,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接警、统一受理、统一交办、统一督查、统一反馈,畅通民生服务渠道,实现信息共享、综合联动、便民安民。三是探索虚拟与现实社会同步管理机制。成立各单位共同参与的虚拟社会综合管理机构,建立70人的专职网管队伍,把网民当暂住人口来管,把“论坛版主”当业主来管,建立健全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和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实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同步管理。
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大平安、大综治、大和谐”理念,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积极创新、加大投入、勇于实践,切实巩固提高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成果,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