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纯国)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
中共凤庆县委党校唐纯国
内容摘要: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是加强政府廉政、勤政建设的需要。但是,目前干部教育培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党性教育比较薄弱,培训机构体系的开放度和竞争性不够、优质培训资源不足与资源相对过剩并存,干部学习内生动力不足、学用脱节、学风不正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方式,而且涉及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需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策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在前进、在变化,政治体制在完善,干部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变化。要适应新形势、新时代、新岗位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广大干部担负着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关系到政府形象,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他们必须要不断地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更多地成为“掌舵者”而不是“划桨人”。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时候,就必须通过学习和培训全方位地掌握和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实现政府工作的高效率。
第三,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政府廉政、勤政建设的需要。干部是政府行为主体,加强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必须对广大干部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他们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廉政勤政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树立公仆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这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干部教育培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党性教育比较薄弱,培训机构体系的开放度和竞争性不够、优质培训资源不足与资源相对过剩并存,干部学习内生动力不足、学用脱节、学风不正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方式,而且涉及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1]
二、目前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到位。当前,依然存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经济工作上,轻视抓干部学习,忽视干部素质的提高。认为只要抓好中心工作就万事大吉,干部学习可有、可无,1
有的甚至以工作忙、人员少、任务重、无经费等种种理由应付培训工作。经常是选调学习的总是那么几位,而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多年来一直未参加过培训,致使干部教育工作开展不平衡。同时也存在一些参训人员对参加学习培训的目的认识比较模糊,认为不经过培训一样能干好工作,特别是对短期培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是被组织选调上来的,不得不来,参加学习是被动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干部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内容与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脱节,教育的内容往往是按照上级制定教学的大纲,多年一贯制,老一套,缺少创新,培训的内容总是那么几门课程,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脱节,对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涉及少,急需和实用的新知识少,特别是联系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比较少,使学习内容显得比较空洞,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培训在提高素质、解决问题上的作用。尤其是县市级党校和行政干部学校,因受经费困难影响,教师不能开展社会调查,在教学中不能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导致培训缺乏一些层次性和专业性,缺少专业内容,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影响了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教学方法呆板、手段陈旧,不能适应干部教育发展要求。党校教学的方法比较老化、单一,仍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对象不分层次、不分类型,缺少进行兴趣教学的探索和尝试,使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这种“先生讲、学生听”,“我上什么菜、你吃什么菜”,而且“吃来吃去”总是“老几样”,采取读文件、念报纸,学政策等灌输式教育,照本宣科,空对空,引不起党员的学习兴趣;削弱了教育培训工作吸引力,影响效果;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局限于你听我讲,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远程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培训的方式不够灵活,教学的互动性不强,没能很好地体现出参训人员的主体地位,使参训干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难以调动干部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财力有限,组织开展党员培训方式比较简单,以会代训比较多,邀请专家讲座、组织外出参观考察等方式进行培训次数较少,规模不大,效果不够明显。
4、师资力量缺乏,影响了培训的效果。目前,干部教育主要依靠党校师资力量,存在教学资源、知识量来源狭窄、单一的问题,影响教育质量的快速提高。同时,党校存在老教师多,中青年骨干少,新老教师的交替处于过渡的时期,教师队伍出现断档现象,骨干教师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由于受地方经济的制约,教师很难选送到上一级党校、行政学院、重点院校参加培训或业务进修,完善和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有一定的难度。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措施
1、以干部的特点和需求为导向,创新培训理念。一是突出干部执政能力教育培训。围绕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目标;加强行政管理、经济管理、领导科学、社会工作等实用性课程的学习,提高干部的领导、组织、协调综合能力;加强公文写作和电子政务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干部的写作能力和信息管理水平。二是注重教育培训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根据培训干部目标和不同岗位的需求,因人施教、因岗施教、因需施教。突出学用结合特点,注重发挥实践锻炼、岗位练兵和参观考察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寓学习教育于实际工作中,把工作中集中的热点难题问题带到课堂分析讨论,确保干部学习有效果,能力有提高。三是强化干部终身教育培训的学习理念。使干部树立终身教育培训的思想,对照工作需求,寻找自身素质能力上的差距,增强干部不学习就落后、不学习就淘汰的危机意识。最终教育干部坚定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变为自觉行动,作为一种工作需要,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使干部学习经常化,在单位内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打牢基础。
2、以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创新培训内容。一是始终抓住党的方针政策和法纪法规教育这个重点,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群众观、人才观、政绩观、发展观等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备内容。二是综合设置培训内容。在突出政治教育和能力素质的前提下,适当进行社会关系、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教育。根据不同的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内容和参训对象合理对接,使组织要求和干部现实需求有机统一。三是要针对工作问题确定培训主题。围绕学员最想学的知识、最想了解的情况、最想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主题,把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推到理论和现实的前沿。从调研中反映当前干部迫切需要在政策法规、领导科学、经济管理方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2]
3、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实效为目标。创新培训方式。合理确定培训内容,积极探索“菜单式”培训,基层“缺什么就补什么”,“干什么就学什么”,形成“报项目——备课——培训”的培训格局。要从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趋势出发,根据农村党员、社区无职党员和机关党员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和工作性质,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培训对象,精心选择相关的知识,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菜单,变“灌输式”、“填鸭式”培训为“点题式”、“启发式”、“菜单式”和“互动式”培训,努力适应不同党员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行业的党员工作实际,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坚持“走出去换脑子,请进来教方子,学科技强素质”的培训思路,针对不同对象安排不同班次,勤办班,办短班,坚持常年活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做到长班与短训相结合,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辅导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普通讲解与案例说法相结合,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学知识、学技术,提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学方法、学服务,提高工作水平。
4、以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培训基础。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重点建设好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校,使其有一流的教学师资人才,有干部教育特色和优势的一流学科,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名符其实地成为有能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基地。加强党校与其它高等院校的合作,达到在师资、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器材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走出党校自成体系、封闭办学的路子。[3]一是加强对教员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地更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需要。二是采用考察调研、交流挂职等办法,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教员外出考察、调查研究,到其它单位进行交流、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三是实行教师聘任制,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淘汰不合格教师,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四是外聘一批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经营者为兼职教师,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5、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健全培训机制。
一是要严格培训纪律。在培训调学方面,理直气壮地坚持点名调学制度,做到“约法三章”:凡确定的调学名单,无特殊情况不得变动;凡参加培训的干部,不得安排学习以外的出差;凡缺课时间超过总课时十分之一以上的,不得发给结业证书。对于拒不服从调学安排的,要采取组织措施,给予纪律处分。
二是健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系列制度。包括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脱产进修制度、在职自学制度、考试考核制度等。
三是办班计划申报审批系列制度。凡是抽调各级各类干部参加的培训班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要对培训目的、培训对象、教学计划、办班地点、招生人数、经费来源和收费标准严格把关,避免重复抽调、多头抽调和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
四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组织部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制定好长期和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指导其他部门的培训工作。其他部门每年初应制定好本系统培训计划,报送组织部门批准,并作为一个地区大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全面推行任职资格证书制度,凡未参加过培训、未达到规定培训时间或未取得任职资格证书的干
部,一般不予提拔使用。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表现和考试成绩,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4]
参考文献:[1]新华社《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
[2] 湖南领导人才网《注重三个创新 着力提高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3]十七大报告
[4]人民网
作者简介:姓名:唐纯国,性别:男,年龄:46岁,临沧市凤庆县委党校高级讲师,联系电话:(0883)4211271电子邮箱947575063@QQ.COM通讯地址:临沧市凤庆县委党校 邮编:675900
第二篇:关于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问题研究
摘 要: 当前,阳谷县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的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及时总结以往经验和好的做法,认真分析的存在问题,多搞调研,摸清干部实际需求,加强领导和管理力度,注重激励引导,逐步改进培训方式,逐步改善培训效果。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 阳谷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15-02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前,阳谷县的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的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专门对阳谷县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研究,以期抓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实现干部培训工作实效的大提升。
一、阳谷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1.齐抓共管,加强培训管理
为切实提高教育培训工作效果,县委成立了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总揽培训全局,提前预谋、积极组织实施,全县各系统、各部门年初制定学习计划上报组织部备案。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针对部分干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差、纪律性差的问题,加强管理。
1.1实施人性化培训。每一个班次的培训下两次学习通知,第一次是预备通知,告知各单位这次培训的性质、课程、时间、期数以及每期的参训人员名单等内容,让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做相应调整后上报组织部。组织部门根据各单位的上报名单,结合党校办班条件,下发正式通知,通知到每一名参训人员,告知其参训相关内容,准时参加。
1.2加强班次纪律管理。县委党校设置跟班班主任,负责班次的日常管理,从吃饭住宿到课堂纪律,不间断跟班管理。组织部门结合县委党校跟班班主任,重点查替学人员、无故不到课人员、上课不注意听讲人员等。
2.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2.1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作用。针对党的大政方针、国家政策的学习和传达,干部的思想教育、理论武装等方面问题统一到县委党校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对象为阳谷县科级干部、村支书、村委主任、入党积极分子等。积极组织党校教师深入基层、单位进行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和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精神解读等方面的宣讲。针对基层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的教育,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重新整合资源、充实人员,使乡镇党校焕发新活力。
2.2搞好外派实地调研学习。前几年,在市委组织部的协调下,借助外地党校,组织科级干部赴外地学习、调研。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临沂红色革命纪念基地、孔繁森纪念馆等实地学习,接受革命理念再教育。外派实地调研学习回来后,要求参加培训人员必须写学习体会或者调研报告,由县委组织部负责验收、把关。
2.3各单位自行组织学习。针对如何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专业技术技能、更好的服务群众等问题,采取了各单位自行组织培训和自学的形式,由组织部备案。
3.更新培训内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3.1举办各类专题研讨班。近年来,阳谷县委组织部在党校先后举办了全县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全县农村支部书记暨第一书记培训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培训班等20几个专题研讨班,满足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提高了广大干部服务发展、干事创业的素质和能力。
3.2推荐优秀干部外出学习。推荐了一大批青年干部参加上级组织部门举办的专题培训班、省委党校党政干部研究生班、省委党校专业理论研究生班、省委党校教师进修班、省委党校理论骨干班等几十个班次,围绕提高干部执政能力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据调查显示,已经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4.坚持改革创新,保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4.1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阳谷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积极探索“领导干部上讲台”的基础上,形成了短期培训班邀请县委、县政府领导讲党课、科局负责人或者专家讲授部门业务课、优秀乡镇领导人谈经验、优秀支部书记或者带头人典型发言等机制。例如,在阳谷县委党校举办的全县农村村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培训班上,县委书记、县委常委等县级领导干部都做了专题报告,聘请相关部门,如税收、财政、法律、卫生、经贸、计划生育、金融等主要领导以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授课、聘请部分优秀街道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作专题报告,全县优秀党支部书记作经验交流发言,效果就很好。
4.2创新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培训效果,满足广大干部和党员的需求,在我们的协调下,阳谷县委党校在一些专题培训班上采取了“外请名师授课”的做法,聘请省高校和省委党校知名教授20余人次,市委党校知名教授40十余人次,聊城大学教授10余人次,还邀请外县的优秀干部、优秀支部书记来阳谷党校谈经验和体会。这样既丰富了广大参训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又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增强了培训课程的趣味性,得到了社会和党委的一致好评。
4.3继续实施送教上门的宣讲方式。由于基层面对的群众、一线党员干部,他们迫切理论来解决工作中疑惑,且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且时间靠的紧,同时把他们调到党校统一培训不但难度大而且不现实,在县委的同安排下,由宣传部、组织部牵头,会同阳谷党校,从各单位选调优秀人员组成宣讲团深入企业、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送课上门。据调查显示,效果显著,社会反应良好。
二、阳谷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存在问题及分析
1.部分干部对学习培训的认识不到位。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培训工作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根据调查和走访发现,有一部分干部对组织安排的学习培训主动性差,其原因在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偏重任用、升迁和调动等项工作,忽视了干部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对抓培训工作思想不够重视,工作上力度不够强。这样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找到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受训人员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测验衡量,对受训后缺乏跟踪管理。2.干部培训的方式陈旧。我们依旧是以“满堂灌”为主,以教材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培训方式陈旧,缺乏应用性、科学性、灵活性,难以提高参训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在 “您认为当前影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最主要的原因”这样的问题,69.4%的人选择了“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参加学习”,这说明了工学矛盾依然突出;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党员干部学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两项就占到了78%,这说明了学员参训认知上存在问题。因此,下一步干训工作的重点在于改进管理方式,明确培训目的,充分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
3.培训理念的陈旧。当前的培训工作很大程度还停留在“上面安排什么就组织培训什么”,“以前怎么培训现在就怎么培训”,培训理念的陈旧。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您最想通过培训提高哪些能力”问题,回答组织协调能力206人占57%、“科学决策能力”的198人占55%,政治鉴别能力185人占51%,依法行政能力181人占50%,分析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177人占49%,这说明了我们阳谷县的干部面临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感到十分棘手,办法不多,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实践的变化决定了干部学习内容的变化,我们要紧跟不断变化的学员需求。
4.师资力量亟待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要搞好,必须要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的保障。硬件设施即教学场地、教学设施,软件设施即雄厚师资力量,合理的教学计划,严格的考核的制度等。培养干部的能力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核心与关键。这要求教师既要自身业务素质强,还必须懂干部语言和领导心理,能与学员有效对话相互学习、思想交流,并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牢牢地控制住话语权和引导权,对学员进行启发式教育。由于软件设施的提高不像硬件设施那样见成效,中共阳谷县委党校师资力量仍然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三、对推进干部培训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1.多搞调研,摸清干部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当前干部的总体需求具有一致性又有巨大的差异性。“建设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这个总体需求主要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对现实热点问题的关注上、解决现实问题推动本职工作的热切期待上、实现跨越赶超的迫切需要上。当前干部的需求又有巨大的差异性。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对党校教学的需求有所不同,比如,在“您最想通过培训提高哪些能力”这个问题选择上,县直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间选项就有所不同,县直机关干部选择“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比乡干部多,在“分析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上则相反。针对“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的培训需求,应当认真搞好调查,摸清实际情况,分门别类的培训。
2.加强领导和管理力度,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妥善处理工学矛盾,从学员角度讲,一些领导确实工作繁忙,日常事务繁多,上级检查、业务目标考核应接不暇,有些工作又必须亲自办理,他们是想学习却又不放心工作。有极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不重视学习,抱着“混日子”的想法,着“功利主义”想法,抱着“看透一切”的想法,工作对付,学习应付。这需要加强管理,严把学习关;从培训的角度讲,一是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要紧跟形势要求紧贴时代脉搏,及时更新党员领导干部知识结构,解决领导干部急需的案例指导,尽量满足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提高实用能力的渴望。
3.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党校是特殊的培训平台,面对特殊的培训对象,需要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授课生动活泼、深受学员欢迎的“名家”、“大师”。培训效果如何与师资队伍、教师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我们经常说“案例式教学”,多搞些专题调研活动、进行专题讲座等教学方式,这些都对学员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前提必须是有足够多的能够进行相关活动的教师,这就需要多派教师外出培训、挂职、学习。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外来力量,聘请上级党校专家,讲授一些自己老师驾驭不好的课程。
4.注重激励引导,逐步改进培训方式。科学、灵活、多样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能有效增强教育培训效果。要在原有专题讲授的基础上鼓励授课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研究式教学,加大学员的参与性、研讨性、启发性,使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要大力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在专题讲座、教学演练、课堂讨论以及考察培训中大力推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互动研讨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大力推动以教师为主导、学员为主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研究型、参与型、互动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要开展“部门释疑”式教学。针对参训学员对我们县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邀请政协、统战、计生、保密、统计、环保等部门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互动研讨,增强实践性。
第三篇:浅谈基层法院教育培训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基层法院教育培训
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蠡县人民法院政治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也逐年递增,新型案件、复杂案件也大有上升的趋势,这无疑对法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官的司法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办案水平和质量,影响到法院司法为民、调节社会矛盾的能力。而要提高法官的素质和能力,就必须加强法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法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一、近年来基层法院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根据各级法院的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经过多年有效的教育培训,基层人民法院队伍状况呈整体上升的良好态势,但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改进加强的地方。
(一)重视业务工作,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普遍存在。笔者所在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员人均每年办理150余件案件,刑事审判审判庭审判员人均每年办理80余件案件,执行庭平均年执行案件近200件,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干警把绝大多数精力都用在案件处理上,集中学习也受此客观因素的影响开展的少,干警自觉学习的精力和时间更加少,业务知识的学习也表现为用什么、找什么、学什么,使得政治业务理论学习不深入系统,在办案中表现出政治敏锐性不强,就案办案问题时有发性,并且个别情况下存在汇报不及时,说理讲法不到位的现象。
(二)教育培训不贴近实际,理论性偏强,学习效果不好。目前的培训对于法学理论体系、法律渊源、经济、政治、社会方面学习内容不多,急需急用的法律知识学习的多,使得法官的知识面狭窄。目前进行的教育培训采取的大多是组织学习理论政策、领导讲话、法律法规,受教育者在集中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出现打瞌睡、开小差等情况,思想不能集中。在教育培训中,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如讲学、述学、网络教学以及研究式学习方法,但干警对此却表现出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比较差。
(三)没有形成健全的教育培训考核和保障机制。近几年,法院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 1
在培训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的考核机制,往往是计划很好,效果不好,只摆花架子,不下真功夫,考核以检查学习笔记的多少来认定学习效果,干警没有感受到教育培训考核的压力,学习不深入,仅仅是照本宣科、浅尝辄止,拿参加培训当休息,将培训变成了提高政治福利待遇和获取法官等级晋升的一道程序。另外,法院是全额预算拨款单位,教育培训经费主要依靠地主党委、政府以及上级法院的支持,经费短缺,法院开展集中开展教育培训时有心无力,审判人员全方位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很少,法官存在“知识断层”,影响了案件的优质高效审结。
(四)法院非编制内人员缺乏科学规范的教育培训。一是由于法院人员和编制有限,致使许多法院都聘用了一部分人员承担大量的书记员工作,但聘用人员的流动性和队伍的不稳定性造成了聘用制书记员教育培训难度大,新老人员在不断交替、更换中,大多数是以干代训,依靠法官和老书记员的具体指导逐步熟悉工作的,缺乏统一规范的岗前培训和平时教育培训。二是人民陪审员教育培训工作滞后。人民陪审员由于来自不同单位机构,有的是退休职工,因此进行统一系统的教育培训不容易安排,在案件审理中,有的陪审员陪而不审、只点头不说话,合议案件时不充分发表意见,使陪审成了形式,陪审员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对法院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人民法院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保障法官提高审判质量和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培训内容是今后法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方向。针对上文提到的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今后需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努力。
(一)增强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引导干警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理论引导思想,思想决定行动。实践证明,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坚持把思想理论武装放在首位不动摇,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来带动深刻的思想教育,并且不断深化学习内容,引导干警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目前,人民法院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气氛不浓,主要原因一是认识问题。部分干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理解不深刻,未能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是坚定理想和信念,激发工作和学习热情,指导审判工作实践的强大武器;二是方式方法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停留在召开会议、传达文件和观看电教片等固有模式上,政治思想教育调研不足,创新形式不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显得枯燥无味,无法激发起干警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新时期干警的思想特点和审判工作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找准切入点,增强渗透力和感召力,引导好、保护好广大基层干警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他们的思想、精力统一到审判工作、法院改革上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干警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摸得着”、“看得见”,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好东西。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克服形式主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有力地促进干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观念转变。
(二)切实加强教育培训的基本保障。多年的实践证明,教育培训能否有效、顺利开展,领导重视和机制、经费保障是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加强“软”保障。要坚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造就人才;要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把业务培训作为上岗、任职、晋升的必要程序。定时定期选派中层干部到上级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政治思想及业务素质,切实发挥出他们在干警中的“以点带面“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另一方面,加强“硬”保障。在教育培训经费方面可实行专项报批、专项安排、专门使用、全额保障。一是出资鼓励干警接受各类在职教育培训,积极组织他们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和各种考察学习,定期组织干警外出学习培训、交流,使其丰富阅历、增长才智,创新思路,积淀更加丰富的法学知识和审判实践经验;二是对参加提高学历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干警,给予一定的复习时间和参加考试的时间,并予报销部分学习费用;三是上级法院举办的法官培训学习及其他专业知识培训,应免交培训费和教材费用,以充分调动法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减轻基层法院及法官个人的经济负担。
(三)丰富教育培训内容。进一步丰富干警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教育培训。致力提高广大干警的人格、气质修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和愿望。可见,对干警进行文化素养教育培训,有利于丰富干警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进步的潮流。在教育培训中,一方面,进行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训,帮助干警培养科学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
面,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知识的学习,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
进一步丰富对干警的业务教育培训。首先,在业务教育培训过程中,融入“三个至上”指导思想,促使法官在审判全过程务必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利益和宪法法律至上的原则。其次,在业务教育培训中,融入法学渊源、原理。改变单一的学习培训专门法律知识,加大对法理、法学渊源等深层次理论知识的培训,将法学原理、来源、形成过程等知识融入专业法的教育培训中,使干警在及时学习掌握实用法律知识的同时,培养法官的专业兴趣,帮助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说理析法能力和法学理论水平深度。第三,要将教育培训的内容重点放在加强对广大干警的岗位能力的培训上,强化岗位技能,及时更新干警知识结构,努力使学历转化为能力,知识转化为素质,文凭转化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精、尖法官。对已经具备审判资格的法官,培训的重点是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邀请专家学者、办案能手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对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书记员培训的重点是努力使他们尽快的通过考试,应当在复习时间和组织辅导上作出相应的安排。
(四)创新培训方法。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的中,重点要突出“三个结合”:一是要按需施教。培训既要紧密结合岗位需要,又要超前于当前工作,突出培训主体与发展需要的结合;二是要因材施教。根据干警的岗位需求、知识结构和从事专业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使干警切实能够“缺什么、补什么”,从根本上改变“一个方子吃药”的旧模式,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三是要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努力提高培训效果,突出灵活性和实效性的结合。
(五)建立特殊队伍教育培训模式。要将聘用书记员队伍造就成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后勤兵,就必须在保证这支队伍相对稳定。如何提高这支队伍的综合能力是各级法院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对聘用书记员进行科学有效地教育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制度,区分培训内容,将其分为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其次是设置专门培训机构。改变过去由法官传授经验的模式,安排专门培训机构统一进行,还可将其穿插于正式干警的培训中。对于人民陪审员队伍的教育培训,要改变现有人民陪审员
只陪不审的现状,就要有专门部门负责培训工作,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基础知识、审判工作基本规则、审判职业道德和审判纪律等。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进行集中培训,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学习,并配套采用上文涉及的案例式、研究式、参加观摩庭、旁听重大案件等生动、直观的培训方式。并对陪审员的考勤和陪审案件情况进行考核,促使他们重视学习,加强学习,充分发挥参与庭审、监督审判的职能作用。
(六)将教育培训与干部任用和考核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健全审判(含执行员、书记员)人员和行政人员教育培训考核制度,把培训与法官的考核、晋级晋职挂钩,真正形成“培训、考核、任用”三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很多法院推行的《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办法》,对审判工作和法官审判(执行)能力、行政能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监督考核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警晋级晋职、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使得教育培训的进展与成效在法院工作的各个环节凸现,形成教育培训工作有实施、有考核、有整改的循环机制,这一新的做法,将在今后的运作过程予以评价、完善。
人民法院教育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水平,促进广大干警综合素质持续提高,还要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需要进行不断地研究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陈出新。
第四篇:关于小海镇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采取多项措施
关于小海镇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采取
多项措施
一、按照“分层施教、分类培训”的原则,确定党员干部培训计划。为建立“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分批分层次做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一是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二是乡镇、街道党员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社长;三是村、社区中的其他党员干部以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企业骨干等。制定近远期培训规划,计划年内把全县所有基层党员干部普遍轮训一次;计划通过五年时间,使90%以上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50%以上的乡镇党政正职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5岁以下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到高中或中专学历,并有一批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全面提高全县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教育培训分为以轮训为主的普及型培训、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提高型培训和以掌握技术为主的技能型培训。
二、围绕“保稳定、促发展”的要求,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为保持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真正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确保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针对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普及型培训主要是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岗位业务等内
容的教育,结合开展进村入户送法律活动,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法制培训;提高型培训则根据远程教育的专业设置,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经济管理、城市规划、旅游经济等切合县内实际需要的专业的学习;技能型培训主要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实际,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如结合“双带”活动,开展以如何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掌握农业网络信息技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内容的培训,使基层党员干部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三、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干部远程教育网络,按照“先锋工程”“五强”的要求,在坚持分级培训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努力做到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集中教育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一是抓好集中培训。建立远程教育农村教育点和利用县委党校主阵地,分期分批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规定乡镇领导干部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村党员干部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二是分散培训。延伸学习阵地,利用远程教育农村教育点和开设电视教育专用频道,共享现代传媒教育资源,根据需要制作教育内容,利用农村党员电教网络向农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传输信息。三是学历培训。一方面通过干部远程教育进行学历教育,学员通过网上注册、选课,统一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并达到
学分者发给国家认可的学历文凭及学位证书。另一方面,县委党校开设学制三年的农村管理专业大专班,学习对象主要是村干部。去年,经过入学考试,有223名村干部将参加农村管理大专班学习。四是“菜单式”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供各类实用便捷快速培训,实行自主选择。
四、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培训管理的规范化。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则引入学分制和学时制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教育培训的管理,把培训情况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记入每个党员干部的培训档案,并将培训情况与干部评优相挂钩;对乡镇机关党员干部,继续采取领导联系培训、点名调训、联络员跟班培训等措施,保证培训到课率,确保培训实际效果;对农村主要干部,将培训列入村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内容,并与报酬奖金相挂钩;对农村一般党员干部,则采取点名登记的办法,严肃培训纪律。
第五篇:浅析基层法院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
浅析基层法院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
中国法院网刁春国2010年11月01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我国法官整体素质已不能完全适应审判工作需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已成为新时期大家必须探讨的问题。笔者试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人民法院为例对基层法院教育培训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一、法官队伍的基本情况
当前,爱民区法院现有在编干警62人,其中法官39人,占全院干警62.9%。50岁以上的进入法院的渠道大致分为:从其他国家机关调入的,从部队复员安置的,从社会招入的等等。36-50岁之间的法官中,开始有一定比例是由政法院校毕业后分配到法院工作的,有部分统招的,但部分法官仍是转业军人。35岁以下的除军队转业分配的外,大都经过了公务员考试招录的。新补充到法院的人员多数为法官助理、书记员和法警,法官补充数量极少。爱民区法院目前,硕士研究生1人,大学46人,大专15人。尽管通过国家法官学院、以及其他途径形式的培训,大大提高了法院队伍整体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法官干部队伍文化层次、学历档次、专业素质均普遍提高了,但是法官的后续力量明显不足。特别是社会的飞速发展,全民法律意识的迅速提高,又迫切要求法院尽快探索提高法官能力素质有效培训方式和途径。
二、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依照《法官法》修订的《法官培训条例》针对不同的对象规定了不同的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时间,将法官培训分为预备法官培训、任职培训、晋级培训和续职培训。教育培训主要有法官学院组织的教育培训、以“公务员”的身份开展的教育培训、学历教育培训,以及本单位自己组织的培训。从目前看,法官教育培训工作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各级法院对此越来越重视,但仍存在内容单
一、接受培训人员范围小、培训层次低、重视业务轻思想以及法官后续力量培训重视不够等问题。
1、培训条件受限。从目前看,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及中级人民法院都设立了法官学院、法官分院及其培训机构,但由于受学习场地、师资力量和经费不足的限制,除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具有较好的培训条件外,省级以下法官学院办学条件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
2、培训内容单一。法院培训工作由于涉及专业多,培训内容就显得很复杂。但从大的方面看只有两项内容,一方面是政治思想道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审判各业务培训。从以往来看,每次组织培训还是以其中一方面进行培训,以业务培训为主,对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综合性培训和实践能力培训较少。
3、受培训面不广。现在培训工作主要侧重法官,司法警察、书记员、法官助理、行政综合人员培训很少,有的在任职期间没有组织过相关培训。尤其新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培训工作很少能跟上。从我院看没有法职的人员23人,占全院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很多法官面临退休,出现法官后续力量不足现象。为此,加强无法职人员的培训尤为重要,也是补充法官力量的主要途径。
4、培训层次过低。现行的《法官培训条例》把法官培训分为任职、晋级、续职资格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即拟任法官和拟任法院院长、副院长须接受任职资
格培训,晋升高级法官须接受晋级资格培训,法官须定期接受续职资格培训,主要由省法官学院和上级法院组织培训。从实践看,80%基层法官参加不了省级以上法官学院的培训,不能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就三级以下法官来说,面广量大,处于审判第一线,仅靠中级法院培训,培训质量不可能得到保证。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针对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保障不到位。教育培训工作滞后主要是缺少相应经费支持。虽然在《法官培训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培训经费要在经费预算中应单独列支,占同期法院业务经费的比例不低于3%,但这个数额不能满足培训工作需要,多数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2、培训设施不健全。从现有省级以下法官学院及培训机构的设施看,基本达不到要求。从我省法官学院看只有一个大教室,没有自学教室和研讨场所,也没有信息化设施,难于满足培训工作需要。有的专业,比如司法警察业务培训没有训练场,只能租用或借用部队、学校等场地,往往给培训工作带来不便。
3、培训机制不完善。从目前看,省级法官学院、中级法院培训机构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还没有形成科学、全面、完善的培训体系。各专业培训工作没有很好地整体谋划,缺少系统性。对没有法职的人员没有建立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奖励机制,也没有为其提供很好的学习充电平台。
4、培训调研不透彻。在制定培训计划制定上缺乏调研,对法院或法官的需求分析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培训课程的内容也显得相当宽泛。这种培训形式重于实质,从而使整个课程的设置和授课方式与法官的实际需要有些脱节。另外,上级法院需要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和发展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四、几点建议
1、要搞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院与民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通过教育培训,努力培养法官做一个道德高尚、操守正直的人,做一个志存高远、谦虚谨慎、淡泊从容、心境平和的人。对法官的教育培训,不仅要培养法官具备精深的专业技能、社会综合性知识,而且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法官具有驾驭审判工作的综合能力。教育培训要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为目标,注重培训的实效性,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由普及性教育向职业化精英化教育转变。
2、要加大教育工作培训投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法律需要越来越增强,这就需要我们培训一支过硬的审判队伍。为规范司法行为,统一工作标准,需要扩大省法官学院规模,为全省法院干警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学习的平台,以此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取得实效,这也需要上级法院为基层法院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同时,在培训经费上应向基层法院倾斜,设立基层法院教育培训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基层法院队伍教育培训工作,推进法院干部队伍可持续性发展。
3、要突出法官后续力量培养。通过司考是非具有法职人员进入法官序列的必经之路,也是在职教育培训最主要的方式。由于法院门槛设定的过高,法官的工资待遇偏低,通过司法考试的学子不愿从而法官职业,导致法官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由此可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非具有法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已显得非常重要。对不具有法职的人员也需要有这样一个学习提高、岗位转变的平台,这也是基层法院补充法官新鲜血液的有效途径。
4、要建立长期培训工作机制。法院育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为此必有建立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各基层法院要结合省高院和市中院的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培训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步实行制度化、经常化。使每名法官都能成为精通法律的专家,也是通晓人情世故的练达之人,具有相当深厚社会生活经验的人。
5、要加大法院队伍培训力度。国家法官学院和省法官分院要把基层法院的法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使办理全国80%左右案件的基层法院法官能得到优质高效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组织专家团、教授团的方式巡回到基层法院进行授课,进一步扩大受训面。同时要做好其他各专业的培训工作。在开展培训工作的同时,要把检验学习成果作为干警任用、晋级和评先选优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