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幼儿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升本考试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学前教育专科生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经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发展衡量,择优录取。
Ⅱ、考试内容
总要求:
1、初步掌握有关学前教育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
2、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幼儿园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新的矛盾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Ⅲ、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参加专升本《学前教育学》课程考试的各专业学生。
第一章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教育、幼儿及幼儿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2、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
3、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
4、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5、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衔接
6、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二)考核要求:
1、了解学前教育学学科性质与特点,掌握相关概念。
2、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3、了解我国幼儿教育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当前幼儿教育的性质、目标与任务。
4、明确幼小衔接的原因及其重要性,分析家园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第二章 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幼教思想。
2、中国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相关幼教思想。
3、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内容及表现。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2、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3、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和克鲁普斯卡亚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4、掌握世界幼儿教育现状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5、了解中国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6、掌握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
7、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幼儿的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1、发展的含义。
2、教育与幼儿的发展关系。
教师资格证培训 湖北教师资格证资料尽在本站中http://www.jiaoshizigezheng3、幼儿的生理发展。
4、幼儿的心理发展。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2、明确幼儿发展与幼儿教育之间的关系。
3、掌握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4、了解幼儿生理发展的基本情况(幼儿身高体重的生长、幼儿肌肉的生长、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儿感觉器官的发育、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5、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四章幼儿健康教育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健康教育的概念、意义与意义。
2、幼儿日常生活的护理与教育。
3、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4、幼儿的心理卫生概念。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幼儿健康教育的概念与意义,明确幼儿健康教育的任务
2、理解幼儿营养教育的目的,掌握幼儿营养教育的内容。
3、了解幼儿基本生活习惯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4、能分析幼儿造成不安全情况的原因,并掌握幼儿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
5、掌握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要求。
6、了解幼儿园“三浴”锻炼的内容与基本原则。
7、掌握幼儿心理健康的衡量指标并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及方法。
第五章幼儿德育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德育。
2、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3、幼儿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4、幼儿问题行为的矫正。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幼儿德育的基本概念,并了解相关的概念(道德、品德)。
2、掌握幼儿道德的发展的基本特点,并能举例说明。
3、明确我国幼儿德育的目标及内容。
4、在掌握有关的幼儿德育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能够分析、解决幼儿的行为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说谎行为、嫉妒行为以及恐惧)
5、掌握幼儿德育的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
第六章幼儿智力教育
(一)考核知识点:
1、智力的概念。
2、发展幼儿感知能力的意义及培养。
3、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及其评价。
4、幼儿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5、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内容。
6、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及如何培养。
教师资格证培训 湖北教师资格证资料尽在本站中http://www.jiaoshizigezheng
(二)考核要求:
1、掌握智力与幼儿智力教育的含义,明确幼儿智力教育的特点。
2、了解幼儿感知觉的培养的意义,熟知感知能力培养的内容既方法,掌握幼儿观察能力培养的方法。
3、明确语言能力的及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掌握培养的基本方法。
4、掌握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含义及其与智力因素的关系。熟知幼儿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方法。
第七章 幼儿美感教育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美感教育的含义、意义及内容。
2、幼儿美感教育的途径。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幼儿美感教育的概念、美感教育的特点、作用。
2、明确幼儿美感教育的意义及任务。
3、掌握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4、了解培养幼儿感受大自然、大社会的美的教育。
5、掌握幼儿的艺术教育的内容,理解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
第八章幼儿的游戏活动
(一)考核知识点:
1、游戏的特点及幼儿活动特点。
2、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及不同的教育意义。
3、幼儿游戏的组织及指导原则。
4、幼儿玩具的选配。
5、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评价。
(二)考核要求:
1、了解游戏的含义及游戏的教育意义、了解国外有关游戏内涵的研究、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2、掌握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含义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3、掌握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含义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4、了解幼儿园表演游戏的含义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掌握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5、掌握幼儿园有规则游戏的含义及意义、掌握对有规则游戏的指导方法。
6、了解玩具的分类,掌握为幼儿选择玩具的标准。
7、掌握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了解有关幼儿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
第九章幼儿的劳动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的劳动的特点及作用。
2、幼儿园劳动的种类及不同的教育意义。
3、幼儿劳动的组织及指导原则。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幼儿劳动的特点。幼儿劳动具有游戏性、独立性、坚持性差、劳动成果不完善、承受力较弱。劳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发展。
2、明确幼儿劳动活动的教育作用的表现。
3、掌握幼儿劳动的内容、组织形式。
4、理解指导幼儿劳动的要求。
第十章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教师资格证培训 湖北教师资格证资料尽在本站中http://www.jiaoshizigezheng2、幼儿园教学的组织及指导原则。
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方法。
(二)考核要求:
1、了解教学的一般概念,掌握幼儿教学活动的特点。
2、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3、了解教学方法的含义,掌握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种类。
第十一章幼儿园的课程及活动设计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2、幼儿园课程活动的设计。
(二)考核要求:
1、了解课程的一般含义,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2、了解张雪门、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设置、熟悉我国目前幼儿园课程活动的设计。
第十二章幼儿园的环境与设备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园环境建设的意义。
2、幼儿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建设的内容。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幼儿园环境建设的意义。
2、了解幼儿园园舍环境的要求与设置原则。
4、掌握幼儿园金色环境的创设。
第十三章幼儿教师
(一)考核知识点:
1、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及作用。
2、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和职业品质。
(二)考核要求:
1、掌握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在幼儿保教中的作用。
2、明确幼儿教师的职责及应备的职业品质。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00份,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内容比例:第一章~第三章约占40﹪,第四章~第七章约占30﹪,第八章~第十三章约占30﹪。
3、试卷题型比例:名词解释20﹪、选择题20﹪、判断题10﹪、简答题20﹪、论述题30﹪。
4、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分别为30﹪、50﹪、20﹪。
Ⅴ、参考书目
1、郑慧英主编:《幼儿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
2、梁志燊编著:《学前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
Tags: 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培训 湖北教师资格证资料尽在本站中http://www.jiaoshizigezheng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学前教育学》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2.《学前教育学》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2)知识获得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4)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能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环境与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政治与学前教育;文化与学前教育;人口与学前教育;社会基本群体与学前教育
第三章、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现代社会特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学前教;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关于影响儿童发展因素的争论;关于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与新趋势
第五章、学前教育的新观念
儿童观的变革;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与新趋势
第六章、学前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
出生至周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学要领;一岁至两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学要领;3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学要领;4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学要领;
5、6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学要领
第七章、托儿所的保育与教育
托儿所的性质及任务、托儿所的物质环境准备;托儿所有效的保教方法介绍; 托儿所的保教要领;托儿所的集体保教原则
第八章幼儿园教育
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第九章幼儿园的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关于活动的理论;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
第十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家庭育儿环境;家庭育守则;家庭保护的法律责任;家庭中的品格养成教育;家庭中的早期阅读;生活中的教学教育;家庭中儿童收看电视的问题;如何看待儿童的绘画活动
第十一章学前教育社区化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社区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兴起;我国城市在社区学前教育;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社区玩具图书馆的建设;我国学前教育社区化发展的趋势
四、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学习44学时,实践28学时。
《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依据及说明
考试以教学大纲和梁志嵤的《学前教育学》(2003年版)为参考。考试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理解,注重考察学生运用本学科理论解决幼教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对本教学大纲中涉及的概念、观点和原理能清楚地理解和识记,能深入理解和运用重要的理论、原理分析学前教育现象和教育教学案例。
二、评价目标
(一)基础知识和和基本原理
能识记学前教育学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简史;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要求和科学的教师观、儿童观、环境观;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要求;理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了解幼儿园与家长及社区的关系。
(二)基本技能
能初步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分析和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能运用观察的方法在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各种情境中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状况;掌握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设置相关活动的环境;具备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娱乐、节日等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能力,初步掌握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方法。
(三)应用能力
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和工作计划;能够根据幼儿园教育与教学的目标和原则,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学前教育理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实际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够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发展、幼儿园工作、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的评价。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1、识记概念:
学前教育学、教育、学前教育、恩物、教育双轨化、儿童优先原则、儿童观、最近发展区、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幼儿园双重任务、幼儿园教学活动、素质、幼儿园环境、幼儿游戏、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教育评价、社区教育。
2、理解理论:
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简史;了解学前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思想;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和制定的依据及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幼儿园教育任务和原则;幼儿园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科学的幼儿发展观,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原则;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幼儿园教学原则、手段和方法;幼儿游戏的特点和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幼儿园各类游戏活动的组织方法;幼儿园日常生活的组织和要求、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方法与步骤,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幼儿园与家长工作、社区工作的关系。
3、基本技能: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幼儿园各类游戏的指导策略;幼儿一日活动计划、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创设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掌握观察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幼儿园各类活动(游戏活动、各领域教育活动、庆祝活动等)的设计与组织;根据幼儿发展的水平合理设计和组织幼儿的入学准备活动。
4、综合应用:
能将幼儿园教育目标层层分解为班级逐年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和课程计划;能综合运用各种教育和教学原则、幼儿全面发展的观点分析评价幼儿园教育工作;能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设计和组织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根据幼儿兴趣提供幼儿自选游戏和自由自发游戏的材料和环境。
试题要有较大的覆盖面,范围不能超出课程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侧重于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查形式、学分制与分数解释
考试采用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主要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以百分制评分,60分以上为合格。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学分为3分。
五、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试卷的题量以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在60分钟左右完成为度,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
1、试题要有合理的题型结构,每份试卷中客观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和主观题(分析题、论述题、实际运用题)的比例控制在6:4左右,题型一般至少有5种类型。
2、填空题10%,名词解释20%左右,简答题30%左右,论述题20%左右,实践操作题20%左右。
(二)内容比例
基础知识、基础理论60%,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40%。试题要有适度的灵活性、综合性。
(三)考试难度
试题要有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较易、中等、较难的题目比例一般为3:4:
3较易的30%,中等难度40%,较难30%。
七、综合评定
采用综合评定:即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7:3的比例综合评定(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期末成绩=卷面理论考试成绩
×70%,平时成绩=单元测验、出勤、课内外作业、课堂学习态度×20%+实践(模拟实验教学、小调查、见习)×10%)。
第三篇:840学前教育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学前教育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40)
学院名称((盖章): 教育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 2012年8月19日
《学前教育学》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840)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学前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是为我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学前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学前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查目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查范围
第一章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和形式
二、学前教育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一、理论的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二、理论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前期)
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三、理论的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四、理论的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
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及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 第一节
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
一、社会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制约的具体表现
二、国家制度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国家制度决定学前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性质、目标和内容、方式和方法、管理体制、发展规模和速度
三、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的政策及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
一、社会生产力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是学前社会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目标和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与学前教育
一、文化与学前教育内容
二、文化水平与学前教育
三、文化信息的传播与学前教育
四、文化选择与学前教育
五、文化变迁与学前教育 第四节
人口与学前教育
一、人口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人口影响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结构、区域布局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学前教育发展 第三章
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第一节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素质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二、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一)母体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二)生活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三)早期经验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
三、儿童在主动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一、儿童发展是学前教育的依据
二、学前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巨大力量 第三节
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发展特点与教育
一、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特点与教育要领
(一)出生及周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要领
(二)1、2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要领
(三)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要领
(四)4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要领
(五)5、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要领
二、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一)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二)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一)幼儿发展是其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幼儿园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三)现代儿童发展上出现的一些特点 1.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 2.儿童心理方面的变化 第四节
儿童观的发展
一、儿童观的概念
(一)儿童观的概念
二、儿童观的演变
(一)儿童地位观的演变。国家本位的儿童观与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二)儿童能力观的演变。无知无能的儿童观与人格主体的儿童观
三、科学儿童观的树立
(一)儿童的合法权利
(二)儿童的发展潜力
(三)儿童发展的差异
(四)儿童在活动中发展
(五)儿童发展的整体性
第四章
幼儿园教育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的性质
一、幼儿园教育的性质
二、幼儿园教育的地位 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 第五章
幼儿园教育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内容概述
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概念
二、影响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的因素
三、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范围和结构
四、我国幼儿园保教内容的特点
广泛性、初浅性、综合性、生活性、趣味性、差异性第二节
我国幼儿园教育内容及要求
一、健康领域 1.健康领域的目标 2.健康领域的内容要求 3.健康领域的指导要点
二、语言领域 1.语言领域的目标 2.语言领域的内容要求 3.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
三、社会领域 1.社会领域的目标 2.社会领域的内容要求 3.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
四、科学领域 1.科学领域的目标 2.科学领域的内容要求 3.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
五、艺术领域 1.艺术领域的目标 2.艺术领域的内容要求 3.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
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
拟定幼儿园教育的实施计划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育教学计划的含义
(二)教育教学计划的类型
二、教育教学计划的拟定
(一)分级拟定教育教学计划
(二)拟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 1.保教合一的原则
2.尊重幼儿人格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3.环境育人的原则 4.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5.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的原则6.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第一节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一、生活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二、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三、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四、生活活动的指导方法 第二节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的含义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四、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 第三节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一、游戏的概念与种类
(一)游戏的概念
(二)游戏的种类
二、游戏是幼儿的需要
三、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游戏促进幼儿生理的发展
(二)游戏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三)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游戏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四、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
(一)游戏时间的设定
(二)游戏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三)游戏材料的提供
(四)不同类型游戏的设计与实施第二节
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
一、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组成
二、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二、幼儿教师劳动的价值
三、幼儿教师的权利与职责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幼儿园教师的必备的技能和能力
(一)观察能力
(二)表达能力
(三)沟通的能力 1.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能力 2.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 3.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1.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教师能力的灵魂 2.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了解是教师能力的基础3.创设环境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第三节
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
一、幼儿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作用于幼儿的方式
三、不同类型的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四、我国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
一、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机构
三、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课程
四、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实践
五、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第八章
幼小衔接 第一节
幼小衔接的意义
一、儿童发展的连续性
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第二节
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一、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幼儿入学准备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幼小衔接的原则
二、幼儿园为儿童入学做好准备工作
(一)全面的入学准备
(二)专门的入学准备
第九章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第一节 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一、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的意义
二、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的目的和内容
三、幼儿园的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
四、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基本方法 第二节
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一、幼儿园的社区工作的意义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途径
三、幼儿园的社区工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幼儿园教育
一、幼儿图书、报刊与幼儿园教育
二、幼儿广播、电视与幼儿园教育
三、网络与幼儿园教育 第十章
学前教育研究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调查法
四、实验法
五、作品分析法
第二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流程
一、选题阶段
二、研究设计阶段
三、搜集资料阶段
四、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五、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六、总结与评价阶段
第三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四篇:学前幼儿教育学心理学讲义
学前幼儿教育心理学讲义
一、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幼儿教育与幼儿教育学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过程,其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增长人的知识、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通过学校这种机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其涵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教育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或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的教育。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复杂社会活动中教育规律的科学。由于研究视角不同,教育学出现许多分支。幼儿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二)幼儿教育的意义
④培育美感,促进想像力、创造性的发展。幼儿感知觉发展迅速,喜欢颜色、声音变化。幼儿教育以动手操作、歌唱等来满足幼儿创造与想像的需要,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情趣。
二、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幼儿教育始终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性,幼儿教育融于生产生活中,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的子女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这时的幼儿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分散进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极大发展,出现了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倍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在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为此他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2.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随着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幼儿教育。表现在:①幼儿教育机构数量增加迅速;②幼儿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样化;③幼儿教育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2)我国幼教机构
1903年,我国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之后,在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蒙养院。当时,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模式,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尖锐地指出,这实际上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一些爱国人士开始创办为平民子女服务的幼儿园,如陶行知先生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先生的“北平香山慈幼院”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人,幼儿教育虽然有起有伏,但总体是向前发展的。1978年以后,幼儿教育机构逐渐发展,办学形式也开始多元化。特别是1989年以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法律法规,使我国幼儿教育管理从此跨人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3.主要的幼儿教育思想
(1)洛克(1632—1704)
洛克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这种观点,洛克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而不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
洛克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所谓绅士,就是一种有德性、有学问、有能力、有礼貌的人。为了实现绅士教育的目的,洛克设计了一整套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儿童安排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在内的教育内容,并且详细提出了各项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2)卢梭(1712—1778)
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爱弥尔》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3)福禄倍尔(1782—1852)
19世纪中叶,德国的福禄倍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他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有:①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幼儿的发展是在内在动力驱动下进行的,需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②游戏理论。游戏是幼儿内在精神活动表现的主要方式,对幼儿的智力、人格发展意义重大。他还认为游戏中工具非常重要,并且制作了叫作“恩物”的玩具。③协调原理。幼儿与周围环境、社会、自然是协调、融合的整体。④重视亲子教育。母亲的教育有利
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②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其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③主张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
(7)张雪门(1891—1973)
张雪门反对以培植士大夫和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主张以发展儿童个性和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他研究幼稚教育是从幼稚园的课程人手的。他主张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认为: “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此外,他还一贯重视幼稚园师资的培训和师范教育。张雪门与南京的陈鹤琴有“南陈北张”之称。
(8)陈鹤琴(1892—1982)
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的幼儿教育理论观点有:①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他反对照搬外国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的做法,主张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教育。②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陈鹤琴说: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③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他强调要从做中学。“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还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实行“整个教学法”。④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陈鹤琴认为,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多方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9)皮亚杰(1896—1980)。
皮亚杰的学前教育观是以其儿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的。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结构涉及四个基本概念,即图式、同化、调节、平衡。
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成熟、物体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他认为,平衡化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思维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思维发展阶段可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4.我国幼儿教育制度的发展
190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幼儿园,但是,最初的幼儿园在学制系统中是没有地位的。幼儿园在我国学制系统中的地位是在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演变后,才逐步确立的。目前,我国幼儿园已成为我国学制系统的一部分。在发展历程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法规主要有:1932年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1939年1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规程》;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暂行规程》(试行草案)、《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草案);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1996年6月,正式施行《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试行)。
幼儿教育学讲义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发表日期:2010-1-11 来源:中大网校
[在线考试]
一、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指出,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
我国幼儿教师的权利有:①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③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⑤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有: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③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二)幼儿教师的素质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有效、高质量的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三)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宽广的能力结构。
1.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随机观察可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候、任何环节发生。凭借这种能力,教师达到与幼儿的沟通,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
2.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1)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教师通过微笑、点头等非言语的沟通,表达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通过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用准确的言语沟通,平等地与幼儿交流。
(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者加入到教育者一方,共同对受教育者——幼儿施教,极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但是,这一合作能否取得成功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比如,根据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等选择沟通策略,还需要掌握传达信息的技巧。
(3)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幼儿之间的沟通受到他们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帮助。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技能和能力,就难以达到目的。
①幼儿之间的口语沟通。幼儿之间的交谈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性、智力、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谈,需要发展他们自我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听和说的能力,这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②幼儿间冲突的解决。幼儿的冲突是其沟通不畅的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多发生在物的分配或活动机会的选择时。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冲突,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通过冲突理解人际交往的规则,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权利,克服自我中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在幼儿园中,全班统一的大集体活动比重很大,难以顾及每个幼儿的兴趣、能力、个性等的个别差异。不少幼儿园除集体活动之外,还采用小组和个别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助于幼儿之间更多地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有助于幼儿更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倾听别人的看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民主态度和发展自律。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由纯粹的教授者变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组织小组活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1)分组能力
分组是小组活动的第一步,分组的质量对活动的进行影响很大。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有层次,指教师分组时纵向地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例如,根据幼儿的经验、动作、思维、语言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结合活动内容的难易,按水平由低到高分组,让每个幼儿能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
有特色,指小组各有特点。因为幼儿有不同的兴趣、性格倾向、学习方式上的特点等,因此,每个小组的幼儿既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同样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的内容来达到同一个教育目标。
有变化,指分组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经验等来划分。
(2)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促进幼儿小组活动的开展,帮助每个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上。它要求教师:
①指导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分组活动指导的根本。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分组活动必然失去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这一精髓而流于形式,不过是从集体灌输变为分组灌输,从大一统变成“放羊”而已。
②指导必须了解幼儿,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分组活动虽然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如果指导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仍然不能达到目的。
③灵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灵活地改变指导方法。分组活动不像作业课那样以“教”为主,而是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因此,指导分组活动的教师不能像作业课上那样一直是教授者的角色,使用比较单一的方法。分组活动的指导必须是灵活多样的,教师的角色也要根据情况随时变化。这种指导难度很大,需要多种技能、能力的结合,除观察、沟通、有针对性的指导之外,随机教育的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关于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除以上提出的观察、沟通、组织小组活动等能力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能力,如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等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学前教育学考试重点
一)
1、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有三种 1.教育环境大致分为哪些方面? 2.节日活动的功能?
3.相对其它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有三个明显特点? 4.学前教育课程编制包括什么?
5.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课程应以什么为中心?
6.新纲要在对每一领域进行阐述时,分成“目标”、“内容与要求”和“________”三部分 2)
1.保教结合原则:
2.表现性目标:
3.家长接待日:
4.游戏法:
5.领域活动:
6.整合性原则:
7.学前教育课程: 3)
1.学前儿童去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是自愿的。()2.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的。()
3.众多课程的定义所指向的基本内涵是相似的,即教育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4.影响课程的基本因素有三个,它们是:知识、成人、社会。()5.课程编制的基本逻辑是追求学问逻辑与教学逻辑的统一。()6.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相契合是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7.在所有课程模式中,领域课程比分科课程、主题课程等更加科学合理。()8.课程评价的目的是研究、完善和发展课程,以及管理教学。()9.家园合作共育,主要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主,家长只需尽力配合。().10.世界学前教育先驱福禄培尔是幼儿园的创始人。()11.保教人员的有效协作与配合是提高班级保教质量的关键。()
12.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3.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采取相同的方式进行管理。()
14.小班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的依恋感情,并向往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在自主性的区域活动中,减少和消除不安全因素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1.在学前教育阶段以传授系统知识为目标。()2.在幼儿园以教学为基本的活动形式。()
3.《幼儿园管理条例》是制定《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依据。()
4.《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的保教目标基本是按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四个方面提出的。()
5.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6.教学活动评析是教学活动可有可无的环节。()7.各领域活动中的知识经验有较强的系统性。()
8.学前教育只是针对3-6岁的教育,0-3岁不属于学前教育范畴。()9.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对儿童发展中起着奠定人生基础和发展主导作用。()10.自由活动就是在没有任何规则限制情况下的自由活动。()11.游戏都是虚假的,没有真实成分可言。()
12.学前亲子教育是指由0-
6、7岁儿童及亲属和教师共同参与的,由科学系统的教育内容编排的各种活动、游戏和教育培训。()
13.在自主性的区域活动中,减少和消除不安全因素是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14.设计区域活动不是设计一次次具体的活动,而是设计综合的主题活动方案。()
15.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习俗、人口等都会对学前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学前教育机构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区的小环境。()
4)1.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在围绕主题活动创设区域活动时,应注意些什么?
3.简述儿童游戏的特点。
4.如何选择活动主题?
5.教学活动的功能有哪些?
6)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学前儿童入小学不适应的主要表现?试论述如何帮助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能得以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