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前镇学前教育情况调研报告1
城前镇学前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城前教办
(2010年4月15日)
为全面了解我镇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推进全镇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我镇学前教育工作,4月9日至15日,城前镇教组织了学前教育专项调研小组,对我镇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城前镇中心幼儿园、岔河幼儿园、水泊幼儿园等二十所幼儿园,并听取了各幼儿园园长对各自幼儿园的情况介绍。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前镇地处邹东山区,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农业大镇。多年来,城前教办立足农村实际,提出了‚深化‘双高普九’,向下延伸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的目标,创新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投入机制,打造‚镇村办园,教办管理,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农村学前教育品牌,实现了城前镇学前教育工作的跨跃式发展。目前,我镇共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处,‚济宁市一类幼儿园‛9处,‚邹城市办园水平优秀幼儿园‛12处;全镇幼儿教职工107名,公办教师36名,临时代课教师71名,其中:专科以上学历28人,占26.2%,中专学历62人,占58%,在园幼儿1800余人;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1%,镇教办多次获‚邹城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各幼儿园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济宁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五年规划》等法律法规,全县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并校、办园同行,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1
近年来,随着省、市、县三级政府先后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我镇幼儿教育工作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从2002年开始,我镇加快并校办园进程,利用合班并校后空余的校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广小学附设幼儿园办园模式。小学附设幼儿园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经济优势。学校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在资金投入上具有一定的保障,学校中的器材、图书、仪器等教育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二是衔接优势。有利于幼儿在行为规范、学习习惯、活动方式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幼儿入学做好准备。小学校长兼园长负责幼儿园的日常管理,镇教研室及中心幼儿园负责幼儿园的业务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我镇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和谐发展。
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办园水平逐步提高。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 》的精神和《济宁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五年规划》意见,结合我镇实际,制订了《城前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理顺了镇政府领导统筹、镇教办主管、各幼儿园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具体如下: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
我镇20所幼儿园全是镇政府办园,实行镇教办统一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自主创新发展。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省示范幼儿园的龙头带动作用,对其余19所幼儿园园务管理、教师业务指导的辐射带动作用。各幼儿园在学前教育管理中,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幼儿园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有序、规范的办学格局。
二是规范幼儿档案管理。各学校和幼儿园都能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及《城前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管理学前教育,并将其纳入学校和幼儿园
管理。各幼儿园建有有4—6周岁入园登记册等相关档案资料,大部分档案均做到完整齐全、规范。每年六月份向家长发放入班(园)通知书,使适龄幼儿按时入园入班。
三是重视保教管理。我镇各幼儿园贯彻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依据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促进了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了体质,培养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开设了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五大领域内的课程,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镇教办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对各幼儿园进行定期督导,从而有效的规范全镇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工作。
3、创新投入机制,优化育人环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园所建设是搞好幼教工作的基础。教办采取‚集体筹措、社会捐助、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新型投入机制,共筹集资金240万元,修缮园舍,统一为各幼儿园购臵了除与小学共享之外的玩具、钢琴、电子琴、图书等设备。将小学部分多余的器材充实到幼儿园里,使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教办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成绩突出的幼儿园进行奖励。
幼儿园室内外的儿童化环境是幼儿园的显著特点和必要内容。教办从各中小学、幼儿园抽调部分专业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帮助各幼儿园布臵室内外环境,园内绘制了精美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室内布臵了自然角、养殖角、图书架、自由墙、手工制作等等,为幼儿创设了健康、活泼、快乐的学习环境,实现幼儿园环境的儿童化、教育化、知识化、趣味化。
4、‚五统一‛管理,铸就高素质幼教队伍。
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前教育质量。该镇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对幼儿教育实行‚统一招聘、统一调用、统一考
核、统一待遇、统一培训‛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建立起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促进了我镇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是统一招聘。教办组建招聘小组,每年8月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对报名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考察和普通话、舞蹈、声乐、绘画、综合能力等基本功及专业知识考试,择优录用,签订聘用合同。二是统一调用。教办本着就近或工作需要的原则,统一调用幼儿教师。三是统一考核。教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幼儿教师评估标准》,考核实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及年终奖金挂钩。四是统一待遇。镇教办统一按月发放幼儿教师的基础工资,依据考评结果每学期发放一次奖金及补贴。五是统一培训。为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素质,镇成人文化学校联合市职业中专,委托镇中心幼儿园开办了幼师培训班,双周周六从音乐、舞蹈、手工制作等方面进行培训。同时,镇教研室加强业务指导,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利用开放周、开放日等时间开展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5、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
镇教办统一制定和建立了安全责任制度、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在完善安全制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培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督促各幼儿园对本园教职员工、幼儿及幼儿监护人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学校与教师、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真正使安全做到万无一失。镇政府安排有关部门开展了对幼儿接送车辆的专项整治,初步遏制了接送车辆超载的现象。镇中心幼儿园又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管理,做到食品定点采购,索证索票及台帐齐全,餐具定期消毒,食谱定期更换,基本上达到幼儿食品卫生,营养搭配合理的要求。
三、存在问题
1、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阻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与义务教育一样,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际上,各级财政都没有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幼儿园的所有办公经费、教师工资、幼儿教材费等所有开支全部来自幼儿学费,没有其他任何收入。目前,我镇学前教育几乎全部靠对幼儿家长收费来维持幼儿园发展,部分幼儿园没有大型的适合幼儿户外游戏、体育活动器材,不少幼儿园还没有教具、玩具,幼儿读物极少,没有配备电教设备,满足不了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要求。一旦幼儿生源减少,学前教育则难以为继。
2、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
本次调研感觉到全镇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师资数量不足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镇除镇中心幼儿园以外的幼儿教师全是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过有关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也没接受过相关培训,专业能力和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育质量令人担忧。二是幼儿临时代课教师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正规幼儿师范教师考选数量少,教师数量不足,我镇20所幼儿园中,有19所幼儿园的教师全是代课教师,工资低,且队伍不稳定。因资金短缺,幼儿园的在教师招聘时,尽量少招。基本是一名教师代一个班级,老师既是教师又是保育员,繁重的保教任务占据了她们大部分时间,使得她们没有足够的精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
3、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严重脱节。
农村的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整体素质较低。
四、改进工作的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农村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现提出以下对策:
1、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落实农村学前教育的地位,切实把农村幼儿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对加快发展农村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整体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保幼儿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要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投入。在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中安排必要的农村幼儿教育经费,保证农村幼儿园(班)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立幼儿教育专项经费,用于调控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乡(镇)中心园的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班)校舍建设、设备购臵等要作为所在小学的校舍建设、设备购臵的重要项目,给予优先安排。
2、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幼儿师资队伍建设。适当设臵和增加幼儿园编制,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制定和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制度,吸引和稳定农村幼儿师资队伍。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园长业务能力提高培训、新教师培训、上岗资格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幼儿教师全员培训。
3、构建科学高效的教研网络,强化对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指导。
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教研部门指导作用,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学的指导,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观摩、讲座等活动,带动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幼儿教育理论及教育观念的培训讲座;要经常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及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4、重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幼儿园和学校有责任帮助和指导家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等方面的认识,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管理工作,以达到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目的。
目前,我镇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只有把学前教育同义务教育一样重视,确立学前教育公益性地位,把学前教育真正纳入国民教育系列,与义务教育一样对待,才能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城前教办
2010年4月16日
第二篇:城前镇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城前镇学前教育发展情况
调 研 报 告
城前教办
为全面了解我镇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推进全镇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我镇学前教育工作,4月9日至15日,城前镇教组织了学前教育专项调研小组,对我镇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城前镇中心幼儿园、岔河幼儿园、水泊幼儿园等二十所幼儿园,并听取了各幼儿园园长对各自幼儿园的情况介绍。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前镇地处邹东山区,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农业大镇。多年来,城前教办立足农村实际,提出了‚深化‘双高普九’,向下延伸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的目标,创新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投入机制,打造‚镇村办园,教办管理,小学附设幼儿园‛的农村学前教育品牌,实现了城前镇学前教育工作的跨跃式发展。目前,我镇共有‚省级示范幼儿园‛1处,‚济宁市一类幼儿园‛9处,‚邹城市办园水平优秀幼儿园‛12处;全镇幼儿教职工107名,公办教师36名,临时代课教师71名,其中:专科以上学历28人,占26.2%,中专学历62人,占58%,在园幼儿1800余人;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1%,镇教办多次获‚邹城市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各幼儿园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济宁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五年规划》等法律法规,全县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省市县三级政府先后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我镇幼儿教育工作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1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目前,我镇20所幼儿园全是镇政府办园,实行镇教办统一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自主创新发展。社会各界和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逐步提高,镇中心幼儿园充分发挥省示范幼儿园的龙头带动作用,对其余19所幼儿园园务管理、教师业务指导的辐射带动作用。
2、学前教育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办园水平逐步提高。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 》的精神和《济宁市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五年规划》意见,结合我镇实际,制订了《城前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理顺了镇政府领导统筹、镇教办主管、各幼儿园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具体如下: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幼儿园在学前教育管理中,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幼儿园内部管理,基本形成了有序、规范的办学格局。
二是规范幼儿档案管理。各学校和幼儿园都能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及《城前镇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管理学前教育,并将其纳入学校和幼儿园管理。各幼儿园建有有4—6周岁入园登记册等相关档案资料,大部分档案均做到完整齐全、规范。每年六月份向家长发放入班(园)通知书,使适龄幼儿按时入园入班。
三是重视保教管理。我镇各幼儿园贯彻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依据教材,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促进了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了体质,培养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开设了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五大领域内的课程,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镇教办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对各幼儿园进行定期督导,从而有效的规范全镇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工作。
四是重视师资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区教育部门坚持幼教师资队
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教学大比武、集体备课和教研交流等形式,促进幼儿教师相互学习,丰富教学经验;同时要求各幼儿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全员参与培训活动,开展教研探讨和教学方法交流。这些措施有力地推进了全镇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3、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各幼儿园依据本园经济实际,有效的利用资金,不断充实幼儿园内部配置,镇中心幼儿园、岔河幼儿园为每班配备了钢琴、电子琴、电视机、VCD、动画片光碟、消毒柜等现代教育设备,改变单一的活动模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前教育质量。其余各幼儿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购置大型幼儿玩具、幼儿图书、学具教具、活动器材、生活用具,等设施设备,改善办园条件,使我镇幼儿教育的办园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4、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
镇教办统一制定和建立了安全责任制度、重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在完善安全制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安全教育,抓好安全培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督促各幼儿园对本园教职员工、幼儿及幼儿监护人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学校与教师、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真正使安全做到万无一失。镇政府安排有关部门开展了对幼儿接送车辆的专项整治,初步遏制了接送车辆超载的现象。镇中心幼儿园又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管理,做到食品定点采购,索证索票及台帐齐全,餐具定期消毒,食谱定期更换,基本上达到幼儿食品卫生,营养搭配合理的要求。
三、存在问题
1、学前教育投入不足。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与义务教育一样,纳入公共财政,但是,在财政预算中没有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目前,镇政府对学前教育几乎没有任何投入,全部靠对幼儿家长收费来维持幼儿园发展,部分幼儿园没有大型的适合幼儿户外游戏、体育活动器材,不少幼儿园还没有教具、玩具,幼儿读物极少,没有配备电教设备,满足不了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要求。学前
班的收入主要用于支付代课教师的工资,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我镇学前教育的发展。
2、师资力量薄弱。本次调研感觉到全镇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师资数量不足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镇除镇中心幼儿园以外的幼儿教师全是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过有关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也没接受过相关培训,专业能力和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育质量令人担忧。二是幼儿临时代课教师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正规幼儿师范教师考选数量少,教师数量不足,我镇20所幼儿园中,有19所幼儿园的教师全是代课教师,工资低,且队伍不稳定。因资金短缺,幼儿园的在教师招聘时,尽量少招。基本是一名教师代一个班级,老师既是教师又是保育员,繁重的保教任务占据了她们大部分时间,使得她们没有足够的精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
四、改进工作的建议
1、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一是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财政,调整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学前教育的建设与维护、教育活动开支等幼教事业。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建设,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2、端正办园思想,提高保教质量。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幼儿园要不断加强学习,全面贯彻《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有关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按照幼儿心理、生理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对幼儿教育的性质、任务的认识,重视和加强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建立科学合理、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体系,坚决纠正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坚持保教结合、以游戏为主的基本活动原则,关注个体差异,让
幼儿‚以玩为主,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儿童形成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良好基本素质,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3、加强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发展幼儿教育事业要从培养和提高师资入手,抓紧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同时吸纳从幼师毕业的有专业知识和良好师德素质的学生从事学前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中,要定期对园长、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各幼儿园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园本培训‛和‚园本教研‛等方式,提高园长的管理水平和幼儿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书琴、音乐、舞蹈、绘画等技能,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4、重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幼儿园和学校有责任帮助和指导家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幼儿家长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等方面的认识,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管理工作,以达到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目的。
目前,我镇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只有把学前教育同义务教育一样重视,确立学前教育公益性地位,把学前教育真正纳入国民教育系列,与义务教育一样对待,才能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城前教办
2010年4月16日
第三篇:城前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城前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鲁教厅办发„2014‟15号)及济宁教育局文件(济教秘办字„2014‟1号)精神,营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特制订城前镇2014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
二、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保证本次宣传月活动的实效性,镇教办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成立《城前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 长:杨彦平城前镇政府副镇长 副组长:王祥栋 城前镇教育办公室主任
成 员:李 丽 徐守刚 王少章 徐 杰 高怀杭 徐朋柱绪瑞雨 巩祥建 曾凡国 徐文强 王成春
三、活动时间
2014年5月20日——6月20日
四、宣传活动实施步骤
(一)召开全镇动员大会。
5月20日,召开城前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动员大会,成立城前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城前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学习教育部、山东省、济宁市的相关文件,并下发到各幼儿园组织实施。
(二)组织实施。
5月21日,各幼儿园召开本园的动员大会,根据《城前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方案》制定本幼儿园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成立本幼儿园的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
5月22-30日,各幼儿园学习关于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实质内涵,结合各园实际和办园特色,安排好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具体文件如下:
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4]8号);
⑵《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鲁教厅办字„2014‟15号);
⑶《济宁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济教秘办字„2014‟1号)。
(三)活动主题及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提高科学保教水平。要紧扣《指南》和《规定》制定实施方案,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的多种主题活动,要注重活动实效,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和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五、宣传内容
继续围绕深入落实《指南》,通过开展实实在在的宣传活动和教育服务,向幼儿园、家长和全社会传播正确的保教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营造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支持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
1、开展“《指南》解析每日一句微讲座”活动。针对幼儿家长选取《指南》重点,结合幼儿生活中的案例和表现,省教育厅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制作了《指南》讲读解析系列视频(即微型讲座)。每个视频讲座在10分钟左右,一天一讲,将于5月20日起在山东学前教育网播出。各园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家长及时收看。
2、面向幼儿园教职工宣传,提高实践能力。组织各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贯彻《指南》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学习《指南》的体会和教育实践经验,促进广大幼儿园教师在实践中科学运用《指南》,开展保育教育活动。
3、面向家长宣传,解决育儿困惑。通过主题活动、家长会、亲子游戏、社区讲堂等多种途径,剖析提前学习、强化训练等拔苗助长式做法的危害,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指导服务,为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学习理解《指南》,提高科学育儿能力。
4、面向社会宣传,增进科学保教共识。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海报及手机等各种媒体,针对公众关心的育儿话题,将《指南》理念和方法用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广为传播,消除各种伪科学和商业宣传的不良影响,增进社会各界对科学保教的共识,净化社会环境。
六、有关要求
1.加强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各幼儿园要把开展宣传月活动作为传播正确理念、宣传科学知识、争取社会支持的重要契机,与规范办园行为、提高保教质量紧密结合,纳入教育常规管理工作,建立长效宣传机制。要认真制定宣传月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宣传月系列活动,努力办出声势、办出水平。
2.创新宣传方式,提高活动实效。各幼儿园要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幼儿园应结合实际,组织具有本园特点的启动仪式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月活动。
3.严格审查把关,确保正确导向。宣传月期间,教办将对各幼儿园进行全面检查和指导。各园宣传学前教育的内容要符合国家和《山东省学前教育规定》的相关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保育教育规律,不得带有“小学化”倾向,不得违背学前教育规律,严禁借宣传之机做招生广告,误导家长,严禁借机推销玩教具、各类用书和产品。
城前镇教育办公室 2014年5月19日
第四篇:关于对城前镇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调研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活 动 调 研 报 告
关于对城前镇学校布局调整情况的调 研 报 告
加强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对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布局调整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对我镇布局调整工作的宏观管理,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我们对布局调整及薄弱学校改造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我镇布局调整的成绩、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汇报如下。
一、我镇目前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
自2001年我市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开展以来,各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基本解决了小学布点多、规模小、条件差和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师资紧张的现状,教育资源配置更合理、规范、优化,极大提高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水平。薄弱学校的数量逐渐减少,优质教育的资源的覆盖面在逐渐增加,教育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截至目前,全镇共有小学共有9所,简易小学7所,幼儿园20所。
二、我镇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
在我镇学校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调整学校布局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布局调整的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具体表现在有些学校规模较小,服务范围较大,学生上学路途较远,需家长接送,增加了家长负担。
(二)从整体上看,学校结构不够合理,布局调整工作仍有较大的空间。
从统计数据看,全镇小学16所,其中300人以上的仅有4所,200人~300人之间的3所,200人以下的学校尚有9所,占全镇小学总数的77%.目前,全镇小学共有在校生3753人,留守学生1576名,占全部学生总数的42﹪.其中,中午在校园附近就餐,每天买点干饭、咸菜简单对付的学生有636人,占全部学生数的17﹪。在有些小学,学生每天往返七、八里路上学的情况很普遍。
(三)布局调整对生源状况缺少长远分析与规划,为今后发展带来隐患。
布局调整过程中,对调整学校今后的生源状况缺少深入的分析预测,多数学校只是根据现状进行布局调整。最近几年,由于流动人口向城镇、向交通便利的大村集中,生源发生变化,一些学校人满为患,班额达到七、八十人。而一些学校则仅有20人左右,布局调整的意义已不复存在。
(四)服务范围过大,上学难问题凸显。
从调查统计数据看,全镇所有完小服务范围都超过2公里,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每天要到两公里以外的学校上学的现象十分普遍。小学生上学路程遥远、困难,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五)中心学校班额陡增,教师工作繁重,教育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意是通过合理合并,提高中心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由于合并缺少深入调研,使得有些中心小学不仅没有因为合并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反而因为学校学生人数陡然增加,而后勤配套无法跟上,致使教师教学管理压力过大,学校建设和教育质量难以切实提高。
当前我镇不合理的布局调整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新的求学困难,而且还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三、三点建议
(一)要根据人口出生规律,科学预测学生人数变化情况。
学校校舍改造相关工作要根据人口规划和生源变化情况,合理进行。调整学校布局时,要有超前意识。应充分考虑农村人口的增减情况及未来变化情况,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规划要以方便就学为主,找到“方便就学”与“规模效益”,与解决群众上学难问题的结合点。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要因地制宜,统筹实施。
(二)要按《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省市县规定的学生人数,设置学校。
根据《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高中学校学生人数不少于900人、初中学校学生不少于600人、完小不少于360人、初小不少于140人、教学点不少于60人并不超过两个班,九年制学校不少于840人并每个年级不少于两个班,达到上述条件的,才能设置学校。达不到上述条件的学校,要制定规划辙并。要适度加大中心学校建设力度,适当控制简易小学建设。要充分考虑广大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聚集的现实,学校应向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应向人数多、交通便利的大村集中。
(三)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
我镇学校布局调整后,学校普遍存在着 “一强多弱”现象,即中心小学办学条件好,教学设施齐全,教育质量高,而其他众多学校则相对薄弱。目前的校舍改造要充分考虑未来几年的农村形势,继续加大中心小学、学区中心校建设。把中心小学和学区中心校建成我镇的“教育航母”,除中心小学外再扩建2-3处学区中心校,大力创建寄宿制或半寄宿制学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住宿条件。
城前教办党总支
2009年10月29日
第五篇:城前镇师资状况调研情况汇报
城前镇师资状况调研情况汇报
城前镇教育办公室
2011年6月10日
邹城市城前镇位于邹城市境最东部。距城区41公里。南邻枣庄市山亭区,北靠泗水县,东毗临沂市平邑县,是邹东人口大镇,全镇总人口约8.7万人。目前,全镇共有完全小学9所,简易小学11处,幼儿园20处,在校学生
(幼儿)5400余人。
一、城前镇师资基本情况
1、年龄:我镇共有教职工368人,其中在职在岗教职工226人,离退休及内退人员142人。在职在岗教职工中年龄在30岁以下76人,31—40岁共有65人,41—50
岁共有71人,51岁以上14人。
2、学历:教职工学历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并且部分教师学历达到了本科。具体情况为:30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为63人,中专为13人; 31岁—40岁大专学历为15人,中专学历为50人; 41—50岁大专学历为22人,中专学历为49人; 50岁以上的14人,无大专以上学历,全部为中专学历。在全体教职工中,民师转正人数为29
人,占在职在岗教职工总数的13%。
根据山东省 编制办公室下发的中小学教师编制要求,小学教职工缺口有89人,幼儿园教师缺口有94人。其中,小学语文、小学数学教师各缺23人,体育缺12人,音乐缺9人,美术缺8人,英语缺4人,计数机教师缺3
人。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师老龄化问题凸显
从以上统计结果看,全镇小学教职工在41岁以上人数为85人,占在职在岗教职工总数的38%。在这部分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教师知识储量少,专业技能低,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50岁以上教师,因年龄较大,大多数教师出现了耳聋、眼花、思维迟钝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岗
位的需要。
(二)学历水平低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现有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仅为64人,其余教师均为中专或高中学历,占全镇教师总数的72%。其中,还有民师转正教师30人,为在职培训的中专学历。这些教师外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及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
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
(三)学科结构失衡严重
在职教师中,多数教师能胜任语文、数学课教学,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科任教师缺编严重。在全镇9处完全小学中,只有6名专业计算机教师,1名音乐专业教师、2名美术专业教师、5名英语专业教师,体育专业教师更是没有。据统计,全镇共需体育专业教师12名,音乐专业教师9名,美术专业教师8名,英语专业教师4名,计数机教师3名。基本上,每所学校都缺少这些专任教师。
(四)学前教育教师大量缺编
目前,我镇有小学附设幼儿园19处,有1处山东省示范幼儿园,在园幼儿1800多名,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2%以上,为济宁市学前教育先进单位。但是,幼儿园在职在岗教职工仅有16名,还缺编94名。目前,全镇85名幼儿教师为招聘的临时代课教师,占全部幼儿教师的90%以上。这些临时教师不仅学历低、教学水平低,而且因为工资低,待遇低,给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镇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五)师资队伍不稳定
我镇地处偏远的农村,山区综合条件差,城乡差别较大,给教师生活、学习、子女上学带来了很大不便,致使教师队伍不稳定,留不住教师。很多新考选的教师,上班时间不长,就想方设法调离。现在,很多小学教师要一个人同时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任务。特别是简易小学教师,有的一个人就要负责一个年级所有的教学任务,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全镇语文、数学教师还各缺23名。
三、关于加快农村山区教育发展几点建议
(一)加大教师招考力度,对山区教育实施倾斜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教师招考力度,特别是农村教师招考力度,为农村教育输送新生力量,输送新鲜血液。教师招考重点向音体美、英语等紧缺学科倾斜,向幼儿教师倾斜。
在核定编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
求。打破城乡中小学之间教师职称壁垒,实行职称统一,教师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
(二)激活退出和补充机制
鉴于在职教师中有部分教师因年龄大、学历低,教学能力低的实际,建议继续实行内退和病退制度。对部分年龄超过50周岁、教龄超过30周年,已不适应教学岗位的教师,经个人申请实行内退。当然,我们也鼓励那些身体健康,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继续留在教育岗位上。同时,对于在岗不作为,有事没事请假不上班的个别教师,实行鉴定不合格教师的退出机制,使他们退出教师队伍。
(三)建立教师预科制度
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可进可出的长效机制。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在考选教师中,为籍贯在农村,有愿意坚持为农村教育奉献的考生设立特殊加分待遇。或者在教师考选中,适当增加农村配备名额,改进考选人员的选岗办法,争取激励优秀的人员到农村任教。积极吸引优秀大中专毕业生来农村中小学校任教。可以让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先行试教,对已经任教三至五年,且教学素养高的,经组织考察,选聘一部分为正式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对参加教师招考的教师,要求要有一定期限的顶岗实习经历,否则,不能参加教师招考。
(四)加大培训和支教力度,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实现城乡教师交流任教。加大实施支教活动力度,城镇教师必须到农村小学支教一至二
年,职称方能得到晋升。支教期间,教师的考核与聘任归工作有支教单位负责。坚决杜绝那些假借支教之名,迟到、早退,不上班的现象,努力消除他们的不良影响。实行农村教师到城里学校任教培训制度,让那些优秀的农村教师到城里培训学习,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
(五)建立农村教师周转房制度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尽一切办法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解决教师住房难、求医难等问题,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教师队伍稳定。一是在乡镇驻地和学校集中的地区,建立教师周转房,让各校教师集中居住;二是设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对长期支持在偏远农村任教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鼓励青年教师“上山下乡”,对“上山下乡”的青年教师同样实施特殊津贴。建立教师培训的专项经费,建设农村教师培训基地和网络平台,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
工程”,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