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选拔干部推动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改革开放30周年党建工作征文
科学选拔干部推动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领导干部是地方建设和发展的领路人,选好、用好领导干部是关系到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人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能否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满意,是检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标准。因此,选出、用好群众满意、地方信任、领导放心的领导干部,是新时期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
如何科学选拔干部,加强和改善组织工作,结合XX区组织工作的实际,我们有如下的看法:
一、更新选人用人理念,把提高公信度作为实现科学选拔干部的检验标准。
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要坚持以扩大民主为取向,提高选人用人的质量和水平,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要努力做到“两个坚持”。
一是坚持为人民群众选人用人与依靠人民群众选人用人相统一。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用人权也是人民赋予的,是受人民群众委托而为人民群众选人的。因此,选人用人要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取向,选拔任用的干部,必须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而依靠人民群众选人用人,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基本前提。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实行群众和领导相结合,才能真正把人选准用好。
二是坚持群众公认与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相结统一。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是对人选和选人的双重要求,是人选素质要求和组织上选人用人要求的 1
有机统一。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把群众认和德才兼备、注重实绩高度统一起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到就德才论干部、以公认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把公信度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价值取向。既要注重选拔任用那些开拓创新、敢闯敢为、雷厉风行的干部,也要使用那些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还要格外关注长期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不让埋头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从而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坚持民主推荐制度,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
民主推荐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首要体现,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对选准用好干部至关重要。我们要紧紧抓住四个环节大胆创新、积极实践。
一是注重扩大群众知情权。我们在民主推荐前,积极做到公布干部选任的原则、条件、方法和程序,公布班子职数、职位要求、职位空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公布组织部门选任干部的过程、环节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进行民主推荐、民意测评、考察情况,从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干部选拔的积极性。
二是扩大民主推荐范围。人民的公仆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是干部推荐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在召开领导干部大会推荐的基础上,积极吸收部份群众代表、服务对象和离退休老干部参加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从而有效扩大群众在干部民主推荐环节的参与面,把“群众公认”体现在“源头”上。
三是建立责任推荐制度。即署名推荐并写明推荐理由。明确规定不管是个人提名,还是组织推荐提名,都要在提名推荐表中如实反映提名人、被提名对旬、任职意向和提名理由等,减少人为因素夺推荐过程的影响,更大程度地唤起推荐人的责任心,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规范了推荐人的推荐行为。
四是实行差额推荐办法。通过多个人选的比较分析,有利于把最优秀的干部推荐上来,真正实现好中选优。
三、竞争促使公开透明,把竞争机制作为实现科学选拔干部的重要手段。
把竞争机制作为实现科学选拔干部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积极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加强公开选拔工作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四个机制”。
一是建立经常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加强职位分析的基础性工作,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便于因岗择人,加强统筹协调,实行定期集中的公开选拔。从实践看,一年开展一次较为适宜,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工作流程,合理设定公开选拔的时间周期,认真把好报名关、笔试关、面试关和考察关。二是完善科学规范的考试机制。公选工作的难点是如何通过考试甄别“会考试”与“会干事”的干部,因此在考试的安排上要加大三个“比重”:即在考试中加大面试的比重,面试成绩要重于笔试成绩;在笔试中加大主观性题的比重,以利于测试应试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在面试中加大岗位能力测试的比重,以更好地检验应试者是否胜任所报考的岗位。三是完善公选人选的考察机制。针对公开选拔跨地区、跨单位、跨部门的特点,要采取区别于传统考察的方法,注重运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广泛听取平行单位、上级单位、业务联系单位和周围群众的反映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避免“失真”。
四是完善公选结果运用机制。做到“三个结合”:与延伸选用相结合,积极探索“一考多用“的办法,逐步把公开选拔结果运用到干部的日常考
察和选配工作中;与储备人才相结合,对所有进入面试的干部建立人才档案,纳入到后备干部队伍进行管理和培养;激励干部相结合,通过公开选拔,进一步树立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导向,形成奋发、竞争、进取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选人用人监督管理,完善公平用人的监督机制。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必须建立健全事前防范、事中约束、事后惩戒相补充的监督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制等制度,实现对选人用人工作的全方位监督。
首先,突出抓好一把手用人行为的规范与监督。选准人,用好人,一把手是关键。要明确规定一把手选拔任用干部的职责、权力和具体行为、应承担责任等,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一报告两评议”制度,规定各级领导班子和一把手每年要向定期报告履行岗位职责和贯彻执行条例情况和选拔任用干部情况进行评议。
其次,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的干部选拔作用监督体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把干部选拔任用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注重发挥纪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监督作用,及时征求意见,了解考察对象或拟任人选的有关情况。建立一批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的选人用人监督队伍,加强对领导道听途说 访举报信息有关检查、评比、评议信息,正面典型、先进人物以及工作经验方面信息的收集。在选任干部工作各个关键环节上,发挥干部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提前公布职位、条件,给群众参与的空间和时间。加大对干部选任情况的检查力度,组织基层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坚决纠正。
再次,加强群众监督。一是落实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语语权。干部生
活在群众中间,其德才表现如何,工作实绩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干部考核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民意调查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实绩分析和综合评等多种途径获得信息进行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二是合理确定群众参与监督的范围比例。扩大群众参与程度,并不意味着人人参与,科学地确定群众参与的范围比例显得尤为重要。要切实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未经民主推荐的干部不能提拔使用,违反程序的,必须严肃处理,确保群众的参与权落到实处。要兼顾做好群众参与的数量与质量,将参与主体与评议对象的知情度、关联度和责任度作为根本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科学确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干部的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的范围,提高评议的真实性与可靠度。
(XX区管委会林国荃)
第二篇: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翠屏区区委常委、副区长 姜波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全区上下围绕制度、监管、支撑和应急四个体系的构建,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明晰,安全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平稳。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仍然薄弱,特别是在干部中还存在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不真抓安全的问题,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以解决,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发展。
一、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着力解决不想抓安全的问题
部分干部之所以不想抓安全,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日益增大;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客观上安全监管条件与日益提高的安全生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各方利益,矛盾多、困难多;全民抓安全的大安全环境尚未完全形成,主要靠专业人员和相关领导抓,任务重、难度大。以上原因造成了部分干部不想抓安全,不愿搞安全,开展安全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齐抓共管安全的环境尚未形成。基于此,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在人、财、物等方面尽可能满足开展安全工作的实际需求,努力为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二是要建立科学的安全考核体系。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严格要求的同时,统筹兼顾鞭策和保护干部。考核内容要广泛、要全面、要严格,同时,也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实事求是地评判工作成绩,既严格监督干部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又让干部感到组织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三是要坚持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分兵把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格局。四是要注重宣传教育,做到形式多样,务求实效。特别是要结合今年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深化对“安全发展”科学内涵的认识,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二、强化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着力解决不会抓安全的问题
部分干部之所以不会抓安全,主要是因为:安全生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要求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而现阶段抓安全的同志主要依靠自身在实践中摸索、积累,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大部分安监干部在培训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匆匆上岗,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造成干部工作业务不精通,开展工作吃力,而少数通过自学和实践积累逐渐精通业务的干部,由于缺少理论培训,知识更新慢,工作创新少,突破少。基于此,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科学安排培训教育内容,科学确定培训教育领域,保证培训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能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二是要丰富培训的形式,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要把有经验的专家请来,为干部和企业业主开设安全生产专题讲座。另外,也要组织负有安全生产职责的干部和企业业主走出去,开拓眼界,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科学培训教育制度,通过制度化建设来保证培训的科学性。要认真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培训的稳定性和系统性。四是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扩大培训范围,力争辐射全社会。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基层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作用,扩大安全生产培训的范围,努力营造全民抓安全的环境和氛围。
三、帮助解除思想顾虑,着力解决不敢抓安全的问题
部分干部之所以不敢抓安全,主要是存在思想顾虑——怕字当头:安全生产涉及面广,在各方利益的交织中难免有人打招呼、拉关系,因此怕得罪人;在现阶段加快发展的大趋势下,少数干部没有科学认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认为狠抓安全经济就会受影响,因此怕阻碍经济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对维护稳定的要求提高,少数干部过分顾虑在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中会处置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怕引起社会不稳定。基于此,必须切实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干部的认识,使其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辨证关系,勇于面对矛盾,并立足长远,打牢基础,找准突破口,分步实施,科学推进,解决难题。二是要把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与做好服务有机结合,要在安全监管工作中充分体现服务性,杜绝简单化的工作方式,做到在服务中监管,在服务中执法。三是要廉洁自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严格执法,以铁的心肠、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轰跑拦路虎,嚼碎硬骨头。
四、逗硬奖惩端正作风,着力解决不真抓安全的问题
少数干部之所以不真抓安全,主要原因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靠运气,工作做得多,如果运气不好,一样会出安全生产事故;不积极开展工作,只要运气好,也不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也能完成任务。同时,由于体制上客观存在部门间职能交叉的情况,造成一些部门之间存在有利就上、有责就让、推诿扯皮的情况。基于此,必须切实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逗硬奖惩,既要激励真抓安全成绩突出的干部,也要让不真抓安全的干部付出代价。二是要广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使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三是要不断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做到求真务实,措施到位。四是要夯实基础,加快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第三篇:围绕中心与时俱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中心与时俱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直机关作为全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神经中枢,担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的重要作用。机关党的建设搞得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关系着全市“创环境,调结构,全
面建小康”目标的实现。在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推进全市“高、全、强”党建工程中,机关党建要走在前头,做出表率要围绕中心,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机关党建再上新台阶。
一、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市委提出了“创环境、调结构、全面建小康”的工作思路和推进“高、全、强”党建工程的意见,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市直机关的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高标准、全方位、强力度推进机关党的建设。
近年来,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党务干部的不懈努力,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加强,为党的路线、方针、政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市直机关的贯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去年,全省机关党建现场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在全省推广了我市机关党建工作的经验。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机关的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机关党建工作抓得不紧、不力;理论武装工作还需在入脑入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少数单位存在班子成员不团结的问题,部分党组织班子建设还有待加强;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单打一”、“两张皮”的现象还未彻底改变;少数党员干部为基层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创环境调结构服务的意识不强,办事拖,作风浮,吃拿卡要的现象在一些部门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为了把机关党建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前些年机关党建的经验,探索机关党建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向。
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魂”,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机关党建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就是要把学习与实践“三个代表”作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本质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各项工作中去,指导、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纲”,不能有丝毫的偏离。机关党建一定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都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围绕全市“创环境、调结构,全面建小康”这个大局,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点,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难点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难点,步调一致,形成合力,为中心工作提供保证。
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路”,不能有丝毫的偏废。要彻底改变一些机关和单位存在的业务和党建“单打一”或“两张皮”现象。通过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切实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抓在手上,协调发展;把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使机关党建再上一个新台阶。
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根”,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是机关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市直机关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提高机关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真正使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做到在思想上靠得住,行动上过得硬,工作中有本领,保证市委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顺利实施。
⒌坚强有为的基层组织,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基”,不能有丝毫的松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机关党的建设必须面向基层,面向每一个共产党员,把工作做到基层、做到人头,努力搞好各级组织的班子建设,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增强活力,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⒍锻造作风优良,廉洁勤政的队伍,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人心向背。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服务经济的大局意识,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人人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个个廉洁奉公,这个“关”过好了,就会有更多的群众团结在我们周围。
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的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潮流,跟上时代的节拍。市直机关各
级党组织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真实施“高全强”党建工程,使机关党的建设始终充满活力。在认真做好各项机关党建工作的同时,重点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强化学习,用十六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在十六届一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年初召开的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专门就全市的贯彻落实工作作了部署,今年我们要把用十六大精神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放在机关党建工作的首位。
十六大召开后,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及时组织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市直机关再掀学习热潮。市直机关的党员干部对全市的学习起着引领作用,市直机关要率先成为学习型的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上要有更高的标准,在领会上要有更高的要求,在贯彻上要有切实的行动,要走在前头,当好模范,做出表率;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把握灵魂,把握精髓,原原本本地学,系统深入地学;要紧密结合我市和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十六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维、新观点、新论断,真正使十六大精神在市直机关入脑入心,努力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改进工作的实际行动。
(二)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
市直机关党的建设,要注重培养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创新意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力求在以下五个方面创新。
⒈创新思想观念,开辟机关党建工作新思维。观念的创新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前提,市直机关的党务工作者要创新思想,转变观念,力求从四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一是突破就党建抓党建的旧框框,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到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中去研究,在全市工作大局中去定位,从当前和长远的角度去思考,自觉地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大局,纳入经济发展工作大局;二是突破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小圈子。要跳出机关看机关,放到全市看党建,要从经济和业务工作的角度审视机关党的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努力扩大党建工作的触角和领域;三是突破把党性原则与市场原则截然对立的思维模式,有效地把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引入到机关党建工作中来,为机关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四是突破党建工作主要凭习惯、靠经验的旧套路。要走靠制度建党的新路子,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之中。
⒉创新领导体制,构建机关党建工作新体系。市直各机关、部门党组织(党委)是本部门的政治领导核心,要切实对机关党建加强领导,负起责任。市直工委在领导市直机关党的工作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进一步理清关系,明确责任,突出监督,强化管理,在市直机关构建一种以既上下沟通、左右联系,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党建工作新体系。
⒊创新工作方法,注入机关党建工作新活力。要变机关党建工作的方式由领导型为服务指导型,要使工作重点下移,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基层,亲和基层,亲和普通党员,彻底改变“上边要求下边干,基层围着机关转”的现象。要提倡和鼓励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使党的活动、党的工作与党员干部的要求贴得更紧,更具特色、更具吸引力、感召力。
⒋创新工作载体,运用机关党建工作新手段。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寓党建于活动之中,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去年市直机关开展的“先进文化大院”活动,军训活动等多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市直工委已布置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向郑培民同志学习活动、争先创优活动等项活动,是一种推动工作的好形式。要进一步完善《市直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使目标考核更符合机关实际、操作更为便捷、更加科学,使机制日趋完善、运行逐步规范。
⒌创新干部队伍,增添机关党建工作新力量。市直工委和各级机关党组织,要以培养和增强党务干部的学习调研能力,服务中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整合资源能力以及做群众工作能力为目标,知人善任,任人唯贤,选拔那些热爱党建工作、懂党务、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到机关党组织的领导岗位,确保党务干部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支持他们干事业,求进步,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进取意识。
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负责同志,都应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真正把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水平
机关党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包罗万象,头绪多,任务重,工作量大,这就要求每一个机关党务工作者都要学会“弹钢琴”。要善于理清思路,理出头绪,切中要害,从市直机关实际出发,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要立足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促进中心工作和各项任务的完成。要从机关党的工作的自身优势出发,在经济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上做文章。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不断提高机关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完成本单位的中心任务这一要求来进行,这是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合理规划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安排机关党建工作,真正使机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促进、两提高,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当前就是要围绕“创环境、调结构、全面建小康”这个题目把文章做好,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二要抓住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点,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素质。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点。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毫不动摇地把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队伍建设抓在手上,切实做好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要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加大力度,科学安排,组织不同层次、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使机关干部能及时学习新知识,把握新趋向,拓宽新视野,增长新才干,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肩负起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三要强化机关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机关党的工作,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做好释疑解惑、凝聚人心、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把机关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有效地调动起来,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环境,调结构,全面建小康”上来,使他们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乐于奉献,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要找准机关党建工作的切入点,转变机关干部的作风。优质高效的工作必须要有好的作风来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号召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开展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为全市干部改进作风做出榜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进一步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刘建宝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的目的不是发展经济、积累财富,以“钱”为本的片面发展,而是坚持“以人为本”,善于依靠法治手段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大及其常委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处在民主法制建设的前沿,只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行使代表职权有机统一起来,围绕中心、科学发展,才能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保证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强化发展意识,夯实人大工作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的基础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全党的工作中心,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中心。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树立发展意识。为贯彻落实中共开远市委提出 “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当红河排头兵”的发展目标,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我市的发展目标,牢固树立人大工作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中心工作为重,以经济建设为先,主动置身于中心工作,做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尤其在当前的形势下,要认识到咬定发展目标不放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是实现新跨越的关键环节和应对金融危机、化解各种矛盾的希望所在,要把保障和促进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二是工作安排上要服从中心工作。在拟定工作思路、讨论工作要点、确立常委会议题、安排常委会重大活动等方面,要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将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难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以及执法工作中的薄弱点列为工作的重点,多谋发展策略,多干有利于发展的实事。
三是履行职责上服务中心工作。要围绕市委总体工作部署,积极行使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全力推进我市现代工业经济强市战略,大力支持政府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高度关注城乡统筹发展,在审议工作报告和组织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时,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发展、环境资源保护等提出积极建议、意见,为市委、政府提供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思路。要以推动经济发展、深化环境整治、促进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目标,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把人民群众对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愿望和合理建议,通过民主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是具体措施上保证中心工作的推进。要加强督促检查,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等,对市委和政府已确定的发展措施,要督促检查,保证市委决策落到实处。对人民群众反映不满意的发展环境,要督促予以治理;对不利于发展的行为,要予以制止,使人大监督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共谋发展的过程,成为形成合力、推动发展的过程。
二、强化大局意识,依法履行地方人大的职能作用
强化大局意识,就是要找准人大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以法定的职能服务于中心工作,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是严格行使监督权。要突出监督重点,把监督的着眼点放到科学发展上来;要完善监督形式,把监督的着力点放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上来,要提高监督实效,把监督的结合点放到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来,真正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重点加强计划和财政预算监督,建立保障财政监督有效实施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实施全过程监督,防止监督形式化、过程序、走过场。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和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实施重点监督,真正解决一些问题,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加快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对于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法规、规章要及时进行清理、修改、撤销。
二是审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在决定工作中,要把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坚持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人大各项工作要按照市委的战略部署,在服从和服务于市委中心工作大局中谋划展开,使人大通过的决定决议,切实体现党的主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健全决策机制,提高决定决议质量,把握决定决议重点,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协调发展。
三是规范行使人事任免权。在任免工作中,要把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干部科学结合起来,选贤任能,不断改进人事任免的程序和方法,确保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能够在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优秀人才选拔任命到领导岗位。
三、强化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大工作强调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并不是说人大工作就不需要探索、不需要创新,就可以固步自封。人大工作只有进一步增强勇于实践探索的理念,在如何完善监督的具体工作程序、增强监督实效;如何更好地行使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如何增强自身素质等课题上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才能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1、思想观念创新。要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加强对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应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工作,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深化对新时期人大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切实转变“人大是终点站”悲观思想,转变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应对新生事物、复杂局势、突发情况的应对应急能力,改变求稳怕乱、照抄照搬、墨守成规的陈旧惯性思维,以宽广的眼光和战略思维,树立起全新的发展意识、机遇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
2、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创新人大形象的关键所在。一是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上有新进展。紧紧抓住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有利契机,扎实推进工作机制的创新,既要结合发展的趋势完善规章制度,又要结合本地实际,改革不利于工作开展的旧机制,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二是在提升工作水平上有新提高。监督事项坚持少而精,讲究实效,注重进行跟踪监督,凡是定了要查要监督的,就要一抓到底。重大事项决定时既要抓住经济社会中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督促“一府两院”统筹兼顾,既重视经济建设、又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尊重经济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事任免和干部监督工作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使任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并通过有效的监督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大被任命干部的公仆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三是在加强工作服务意识上有新举措。切实转变常委会机关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视察和执法检查。加强人大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切实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交办、转办、督办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打造知晓民情民意的工作平台。改进代表工作,切实尊重代表的主体地位,落实代表履行职务的保障措施,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
(作者单位:开远市人大常委会)
第五篇:推动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立足新定位 适应新形势 创新新做法 推动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书记指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办既是保障中央决策落实的前哨,又是党中央的后院‛。栗战书同志去年9月在全国党委秘书长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办公厅(室)要充分发挥„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做好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好‚巩固后院‛的作用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党委办后勤工作的经历,谈几个观点。
一、立足新定位
‚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是党中央对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的新定位、新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及相关领导也对市委办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做好机关后勤保障与服务,就应该要立足新的定位,高标准、严要求。
(一)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建设服务市委和办公室的“巩固后院”。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总书记的讲话总揽全局、思想深邃、文风朴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是新一届党中央执政理-1-
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反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于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领导工作能力,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当前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标准、严要求,争创“四优”走前列。为了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实现五个‚走前列‛的目标任务,中共宜宾市委办公室决定在本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当好‘五员’作表率、争创‘四优’走前列‛活动。‚四优‛(即:流程制度更加优化,工作成效更加优质,团队建设更加优秀,环境秩序更加优良)既是对市委办及各部门(科室)的要求,同时也涵盖了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市委及办公室对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明确的要求和定位。我们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准确把握新的定位,把后勤工作做到‚前面‛,真正实现‚四优‛和五个‚走前列‛的目标任务。
二、适应新形势
市委机关大院占地50余亩,在此办公的单位70余家;原市委机关宿舍区占地余亩,有住户700余户。市委办长期承担着市委机关大院和宿舍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工作量之大、各种事务之琐碎可想而知。要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就必须依靠专业、科学、高效的管理。年,前进社区成立;2012年,宜宾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挂牌成立,无疑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机制还有待完善。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机关后勤工作新要求看,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必须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的商品化、运作的市场化和资源的社会化。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必然要求。第一,后勤服务社会化,是解决传统管理体制下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服务供给主体单
一、服务供给效率不高、服务运作成本较高、后勤服务效益低下、后勤服务市场化不足、后勤服务更新提升缓慢‛等问题,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方法。第二,后勤服务社会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选择合适的后勤服务的供给主体,商定有效的后勤服务供给模式,确保后勤服务供给的系统化、专业化、高效化、规范化,有助于实现后勤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增效。第三,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就要承认勤服务的商品属性,通过市场之手来实现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的有机统一。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几点思考。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场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应该要结合宜宾经济
社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现状和市委办的实际情况积极思考这一命题,并有所作为。一是要分步骤、分阶段确立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应该是转变思想观念,转换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后勤服务从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实行集约经营、有偿服务,达到减员增效,提高保障效益的目的。中期目标是初步建立后勤服务经营实体与社会服务市场的双向交流、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最终目标则是将后勤服务全面推向社会,纳入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和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前期,我们已经对原机关宿舍区的水网、电网进行了改造,初步实现了社会化管理。下一步,可以考虑将市委机关大院的绿化、卫生、保卫以及公务用车等逐步推向社会。二是要转换服务方式的运行机制。管理职能由管理部门承担,服务职能由服务单位承担。完善内部经济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使后勤服务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三是要依托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趋势。依托社会,就是最大限度地将属于社会服务保障的事情交给社会,就是要依靠社会办后勤,促进服务联合,参与市场竞争,以促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三、创新新做法
综上所述,机关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定位和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体制、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
作为具体从事后勤工作人员,下面,我结合当前的工作,仅从工作举措创新方面谈几点我的想法。
(一)进一步加强后勤理念重塑。要彻底纠正后勤工作不重要的错误思想,彻底驱散后勤人员自我边缘化的心理‚阴霾‛。开展一次‚后勤工作再认识‛的大讨论,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光荣感,牢固树立‚服务至上‛的机关后勤工作新理念。一是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树立‚追求完美‛理念。继续做好水电气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房屋与固定资产管理、大院秩序管理、绿化卫生、维稳综治、安全消防、值班执勤、监控巡逻以及工会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各部门、科室和广大干部职工。二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树立‚豫事而立‛理念。后勤工作同样需要提前谋划,要‚当好党委坚强‘前哨’‛,围绕市委和办公室中心工作,主动服务大局、主动服务领导,加强与相关人员的沟通协调,变领导要求为提前谋划,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三是强化高效服务意识,树立‚第一时间‛理念。后勤工作十分繁杂,要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造高效团队,全面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后勤事务管理。后勤工作千头万绪,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错。要提升服务的效速和质量,必须加快推进后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当前,主要有三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和中、省、市的相关规定,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规定条款,把政策研究透彻,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全面梳理现有的管理制度,包括现在正在执行的、已经失去操作性没有执行的、约定成熟默认执行的,及其操作流程,全面摸清家底,理清、理顺各类关系。三是结合相关的规定和后勤工作实际,集思广益,按照更全面、更细致、更科学、更严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公务接待、基建维修、物资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重要、敏感领域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三)进一步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按照‚加强‘四性’建设、打造‘四型’机关‛的要求,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理论修养与综合素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工作作风切实转变。一是要更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后勤工作人员的政治敏锐性和纪律性。二是要形成学习的更好氛围,积极参加办公室的各类学习实践活动,以科室为单位搭建更多的学习的平台,形成‚多学为荣、少学为耻‛的学习导向。三是要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