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市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2010年市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市局组织人事教育处)
发布时间:2010-09-27来源:市质监局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切实理解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组织人事教育处李晋萍
在建党89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认真总结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特别是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并着重对民主集中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培养选拔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作出部署。这是完全必要,也是十分及时的。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的三根支柱,也是构成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前提和基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有力保证。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门,是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在党的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要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强调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更是充分体现了从思想上建党的一贯原则。按照“效能昆明”的总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质监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使全系统党的建设水平进一步得到有效提升,质监队伍的全面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为更好地履行质监工作职能,服从和服务于大局,推进全市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质监系统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努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全系统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各级机关成为学习型机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建工作,努力提高党建工作科学水平,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职能作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使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全系统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社会满意度;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使全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贯穿到系统党建工作的全过程,重视党员的信仰教育,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党的意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各级党委(党组)要定期分析党员思想状况,深入细致地做好化解矛盾、疏导情绪、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运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世情、国情、党情、市情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全系统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为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坚持学习吸收一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入新智慧。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进行时事形势、史学哲学、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科学文化及岗位业务等知识学习。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和带头作小时自学,每月一个培训日,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努力形成人人崇尚知识、个个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继续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完善和坚持个人自学、集中交流、学习总结、学习考核等制度,确保学习的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中心组成员每年完成一篇以上调研报告。把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归入干部档案,并作为干部任免、晋升和奖惩依据之一。创新学习方法,通过举办集中辅导、专题读书会、专题讲座及微型党课、网络联学、情景模拟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要建立健全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学习日、学习学分、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等制度。强化学习督促检查和考核,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带动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巩固科学监管基础,扎实推进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切实抓好关系民生的“四大安全”监管,加大整治和执法打假力度,不断提高科学监管的能力。进一步围绕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提高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认真研究当前全市质监系统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深入调研、把握重点、注重结合、勇于创新,着力破解质监工作机制体制上的障碍和瓶颈,努力推进全市质监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准选好干部,配强配好领导班子。将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团结实干、开拓创新、廉洁勤政,能够担当起质监事业重任的坚强领导核心。对软弱涣散、不思进取、能力水平差、个人主义突出、群众公认度低、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决予以调整,问题严重的要予以组织处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把党组会推荐、党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干部自荐等多种提名方式结合起来。规范提拔、平级调整、主要领导岗位、交流提拔干部等具体提名程序。合理确定参加推荐测评的人员范围,正确运用推荐测评结果,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推行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定向推荐和非定向推荐形式。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和考察标准,视情商请地方组织部门共同参与考察,增强考察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认真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性、公开性和科学性。积极探索垂直管理体制下的干部选拔机制,建立与地方组织部门协商机制,积极探索质监干部与地方干部交流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推进系统内干部上下交流、横向跨区域交流力度,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合理调配基层局领导职数,优化基层领导班子配备,形成班子成员年龄、经历、专长、性格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聘任制,努力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途径和方法。执行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制度。着力提升基层领导班子能力。按照政治上强、具有领导质监事业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选好配强基层“一把手”。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政、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拓展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多岗位锻炼培养干部,进一步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在实践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勤奋学习的形象、团结协作的形象、务实创新的形象、勤政为民的形象、廉洁自律的形象)优秀领导班子评选活动,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结合全市质监系统实际,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把领导班子考核与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考核与班子成员考核、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考评内容,改进考评方式,扩大考评民主,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推进干部考评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立领导班子建设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对基层领导班子一般每3年组织一次全面调研分析和考评,对考评较差的领导班子,采取必要的组织调整措施。对在年度领导班子考核、干部考察等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1/3的,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视情做出组织处理。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岗位锻炼。凡通过公开招考进入本系统的公务员,都要适时安排到基层单位或服务窗口锻炼。重视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做到系统培养、择优使用。完善后备干部制度,实行后备干部动态管理,每3年对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一次,强化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促进后备干部健康成长。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政责任谈话,任前廉政谈话,信访监督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推行干部选拔任用职责离任检查制度。按照我局《人事工作管理制度》要求,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基层主要领导干部在同一领导职位任职满5年的,必须进行交流,分管同一工作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要调整分工,在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干部应实行轮岗交流。加强对县(市)区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市质监系统要以贯彻中央《决定》、省委、市委《实施意见》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党建工作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党委(党组)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确保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促进质监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大局,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主要内容是:围绕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做好劳动保障工作。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阐述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明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从今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明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政策思路的调整凸显我们国家力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2010年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制定之年,我们要紧紧围绕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谋划好“十二五”劳动保障工作。
一、“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成效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不仅可以使劳动者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还可以为家乡创汇,为家庭创收,同时还有效地减缓就业压力。我乡的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全乡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了收到了良好的效应。
在具体工作中,我乡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能人帮带,努力把劳动力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加快全乡经济发展。五年来,全乡通过各种渠道共输出劳动力57人次。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知识、文化、经济的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好的村子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方”的局面,大大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逐渐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加快了城乡化进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新农保扩面工作稳步推进
2010年,我乡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目标,充分发挥村组干部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增强农民群众社会保障意识,激发群众自觉投保热情,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面,截至2010年6月24日,全乡应保人员17183人,参保14902人,参保金额111.7万元,完成86.7%,完成任务数全县排名第六。2009年12月31日年满60周岁老人2802人,春节前及时发放三个月165元养老金,发放金额462330元,确保基础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普法培训与劳动监察进展顺利
(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乡的劳动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县委、政府的要求也还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与主客观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部份人员担心上当受骗,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和“家乡宝”观念较强,还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观念意识,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工作有待改进
从目前我乡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求职人员择业意识还未转变
在众多的求职人员中由于受传统择业意识的影响,很难找到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他们择业的标准,否则宁愿守在家里,也不愿到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做事,形成有要人的单位找不到人,有人又找不到单位的反差,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劳动的需求,严重影响劳务输出
劳动者素质偏低,是由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技术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反映的。目前,全乡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乡乡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四)受区域环境的制约,落后地区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低,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带来了困难,主要是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形成特有的满足现状的思想意识,不愿走出家门闯世界,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其次是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五)宣传力度还不大,广度深度不够,劳务输出工作还未形成社会的共识,广大农村劳动力对外出务工心存疑虑,怕这怕那,没有从“以地为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停留在“宁守穷家安稳,不愿外出创业”的家乡宝观念。
三、“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按照 “实施扩大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继续抓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关系调整三条主线,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保障执法两篇文章,整体推进劳动保障工作,为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努力。
(二)奋斗目标
1、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加强乡乡、村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强化职能,全面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全面实行城乡劳动力就业、求职登记和统计制度,做好各村就业信息工作,建立起实时互动的城乡劳动力基础信息,实现就业岗位和求职信息的资源共享。健全市场化就业机制,严格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聘行为。
2、继续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切实做好再就业工作。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多种形式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面落实税费减免、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小额贷款等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对特困失业人员实行再就业援助。
3、重点做好促进充分就业工作。一是推进“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工作,实现农村低保户就业困难人员基本实现转移就业,同时加大农业政策,科技扶持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步伐,从农业产业中充分解放农业劳动人口,最终使我乡从事单一农村劳动的劳动力资源进一步下降。二是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使辖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充分外出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
4、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着力提高城乡劳动力技能素质。(1)加大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低保”工程推进力度,努力使每位城乡新增劳动力掌握一项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劳动预备制度。(2)继续抓好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开展创业培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加大中、高级技工队伍建设。(3)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并形成全乡范围的加工,农产品升值产业链。(4)进行农村经纪人培育工程,引导以创业带动就业,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市、县培训资金,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能培养渠道,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保证新增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政策法规水平,利用职业中学的劳动技能课教育,考虑对当年初中毕业没有考上任何学校的学生给予一定补助,上职业中学。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提高我乡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劳动力就业的需要,从而突破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进而实现量上的规模扩张和质的飞跃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促使劳务输出的稳定和提高,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严格规范劳务输出秩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无证打工等现象的发生,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订单、劳务派遣、项目拉动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来告诉那些持等待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人,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空间。一是加快中心集乡建设的力度,推动我乡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创业,提升现有乡乡企业的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花卉、蔬菜产业化发展。四是结合土地流转,探索农业个体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合作生产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就近,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及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现有省内、省外、市内、县内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开拓新的输出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一是加强与外地劳动力市场的沟通联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二是加强劳务输出的市场管理,建立合法、有序、畅通的劳动力输出机制。三是做好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1)按照广覆盖的要求,努力把社会保险扩大到城乡所有企业及职工。加大新农保扩面考核力度,以点带面,提参保率,确保县下达扩面指标的顺利完成。争取做到应保尽保。(2)进一步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完善城乡一体“保障网”。加大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推进力度,积极引导男50周岁、女40周岁以上年龄的被征地人员参加养老保障,确保完成县下达的全年参保人员指标数。(5)重点实施劳动保障信息化管理工程。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紧扣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主线,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合同签订数量和质量,督促区内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在90以上,督促规模企业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签订率在80以上,劳动合同鉴证率在90以上。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严禁企业使用童工,规范企业用工和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健全由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依法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守法意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点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建设,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跟踪及时的劳动保障监察全覆盖和动态监管的管理目标,有效化解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范文模版]
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思考讨论内容
辅导发言:黄肖忠
牙春荣
于长松
讨论题目: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弘扬和发扬广西精神和拔群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总体上,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依然不足,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滞后于经济建设。伴随着社会主体的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而社会建设不到位、经济缺乏、人才不足、导致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开始显现。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此外,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社会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变化、改革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都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因此,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就显得极为紧迫和必要。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广西的具体表现,是广西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广西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区域特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关于在全区广泛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弘扬广西精神活动,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团结和谐的模范。长期以来,广西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了团结奋斗、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的楷模。我们要大力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讲团结、重和谐、求合力,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团结,进一步开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二、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爱国奉献的楷模。爱国奉献是广西人民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我们要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富民强桂的伟大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艰苦奋斗,淡泊名利,自觉奉献,报效国家,让爱国奉献成为时代风尚和社会主流。
三、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开放包容的榜样。长期以来,广西人民有着自信豁达、天下一家的情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创先赶超的精神状态,不自满、不松懈、不停步,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创造一流业绩。
四、大力弘扬广西精神,做创新争先的先锋。创新是广西破解又好又快发展难题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开拓创新的勇气、敢于争先的锐气,始终保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工作激情,在工作思路上不断创新,使创造的火花在碰撞中闪光,使思想的翅膀在渴望中飞翔,用与时俱进的广西精神推动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东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韦拔群烈士是我党早期三大农民运动领袖之
一、人民军队早期杰出将领、百色起义重要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右江革命根据地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领导者和创始人之一。韦拔群作为农民领袖、革命英雄和优秀共产党员,一生投身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提出了“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响亮口号,以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和无私无畏的革命勇气铸就了永恒长存的“拔群精神”,这就是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忧国忧民、心系群众,革故鼎新、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
韦拔群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要通过学习研究韦拔群精神,以拔群精神凝聚人心,引领发展,使政治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现实优势,使精神力量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让大家都来关注老区建设,关心老区人民,支持老区发展,扩大老区影响,为老区发展献计献策,开创老区发展新局面,为老区建设赢得发展机遇,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良好发展势头的目标。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从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出发,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光荣传统,发扬革命精神,树好政治品牌,充分发挥拔群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韦拔群精神的研究水平,丰富理论成果。
第四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交流材料
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读书会交流材料
当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此背景下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开创新时代环保工作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以下心得体会。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大气磅礴、内涵丰富,3万多字的报告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浓缩了5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十九大报告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1—
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发生历史性变革,赢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度评价和衷心爱戴,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这“十四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
—2—
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这“十四个坚持”,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十四个坚持”每一条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
“十四个坚持”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新的目标、任务、举措,进一步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学习,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3—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地位,同总书记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思想高度吻合。
(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同总书记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高度一致。
(三)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党的十八大确定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不仅要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更要贯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体现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路径。坚持这样的方针和路径,才能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是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应有内涵。
—4—
第五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交流材料
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读书会上的发言
在全党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之际,党组组织召开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开创新时代环保工作新局面”,探讨工作思路,研究工作对策,十分及时,很有必要。听了 的辅导报告,感触很深。的报告,站位高、立意新、思路广、措施实,既立足实际又放眼全国;既有深入浅出理论的阐述,又有接地气、务实创新的举措,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党性洗礼和精神充电,更加坚定了做好环保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下面结合实际,谈以下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 极为重大、极富远见、极具内涵、极其凝练的政治判断。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关重要讲话、论述和批示指示,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即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重点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这些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是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征程。环保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必须坚决扛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牢固增强“四个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建设,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担当有为地推动党中央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目前,市局按照党中央、省市委及全省环保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动员会部署要求,正在制定、完善和落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计划,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已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