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春节食俗
少数民族春节食俗
赫哲族:大年初一这天,姑娘、妇女及小孩穿上节日盛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被拜访的主人要摆出丰盛的“鱼宴”款待客人。
壮族:各家煮的年饭要够初一吃,叫吃“压年饭”,意思是预祝来年五谷丰收。
苗族:大年初一爱吃棕子,饮甜酒,意味日子年年美好。初
二、初三全家老小过乡串寨去拜年。
白族:初一凌晨,全家老幼要喝泡花糖水,祝愿日子在新的一年里象糖一样甜蜜。
普米族:初一凌晨,各家要祭房头,祈祷吉祥安康,五谷丰收。青年男女蜂涌到泉边取新水,以最先取得净水为吉祥,大家分享,以求新年安然无恙,然后吃年饭(酥油茶、糯米饭〉。在这之前,要给狗喂食三个大小不等的饭团,以感谢狗对人类带来的贡献。
独龙族:白天要与进寨客人共饮一筒水酒。入夜,男子在火塘边饮酒相敬,然后将碗抛向水塘边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利。另外,还要进行“剽牛祭天”活动,凡参加者均可分得一份牛肉,大家围着火塘烤而食之。
仫佬族:首先要祭祖和敬奉山神,然后才一起吃年饭。年饭是把十只鸡炖熟,再将各家拿来的菜混放在一口锅中而成。此外,在过年前,家家都要做一个大糯米粑粑,放在簸箕里供奉,初三才能食用。
满族: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包饺子时,不能捏成光边的“和尚头”,忌日子过“秃“了,放饺子时要横竖成行,意保来年财路四通八达。子时煮饺子时,主人家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家人答:“起来了,起来了!”除夕的饺子里还要包上铜钱,谁吃着了谁就有好运气。
羌族:亲邻好友互相邀请同饮“咂酒“。饮酒方式别具一格,大家轮流用竹管吸引,边饮边向坛内添加清水,等其味淡后连渣一起分而食之。
基诺族:各家将烹调好的野兽、飞禽、蔬菜、野果等佳肴分别用竹筒盛载,插上鲜花,然后集中到“卓巴“家聚餐,尽情欢乐,开怀畅饮。节日最后一天,“卓巴“家杀一只狗、两只鸡为客人饯行。
藏族:除夕晚上,藏胞喜吃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初一早晨,妇女们到河边或井旁“吸新水“,象征全家吉祥。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团聚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洒,吃年饭,长达两小时之久。席间,青年要给长者敬洒,叩头请安,祝他们健康长寿。
鄂温克族:放开肚皮地品尝鹿、犴、野猪等山珍,大碗喝洒,又喝又跳,庆祝美好生活。
第二篇:各地春节食俗
南方网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江南风俗,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北方人家过年的年饭,是用金银米(黄白米)做的,饭上用枣、栗、龙眼、香枝点缀,插上松柏枝。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饺子中有的饱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饱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饱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饺子形似元宝,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头,但不能吃光,叫做“吃剩有鱼(余)”。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新年必吃年糕,南北同风。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苏州的桂花糖年糕,宁波的水磨年糕,北京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均为新年糕点的佳品。(编辑:姜志)
第三篇:端午节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宜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葅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着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第四篇:2018年清明节食俗
2018年清明节各地不同食俗_3000字
2018-03-30 标签清明节 各地 寒食 食俗 3000字作文
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青团
清明缘何吃青团?上海人在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醴酪与环饼
《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一直到隋唐时,都还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另外,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还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的食品─环饼。「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油炸至金黄色後即可食用,味道极为脆美,相当近似现在的点心。
枣锢飞燕
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後,可以不蛀夏。
青精饭
陈元靓(约一二二五──一二**)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郎瑛(一四八七─ ̄一五六六以後,杭州人)的《七修类稿》卷四三就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白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茏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後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子推馍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开始的那一天,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汉族地区和壮、朝鲜、苗、侗、仡佬、毛南、京、畲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变暖,草木萌发,一扫冬日枯黄的景象。江南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又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对江南农民来说,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忙时节。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这首诗里描写过的纷纷细雨,就是这大忙时节的催化剂。其实,在那时的雨雾中,不仅应该有欲断魂的路上行人和迎风摇曳的酒店幌子,更应有忙碌在田间地头扶犁耕作和弯腰插秧的农人。清明节,人们要扫祖墓,除杂草,培新土,祭祖先、悼亡灵。如今也是祭扫烈士陵园,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传统教育的日子。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随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国外。文公回国后,重赏随从。介子推却未得赏赐,与母隐居绵山(即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的介山)。后来,文公要给他封官赐爵,他却坚辞不受。文公无奈,只得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没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中。后因寒食和清明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但节前蒸“子推馍”的习俗,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地一直流传至今。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做面花是陕北妇女的拿手好戏。她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能将发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种形状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锥子、镊子等日用品,辅料则是红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来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艺术珍品,令人爱不释手,舍不得马上吃掉。“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分享节日的美食。
清明节寄托了我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烈士的敬仰;“子推馍”加深了人们温馨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
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俟雨停,提篮挑担祭祖扫墓的人就多了起来。闽、台两省祭祖扫墓的期限,从清明到谷雨,各县(市)有所不同。而闽东的宁德、周宁、寿宁等地祭祖坟,多是全族出动,近则由族里设宴宗祠,聚族饮宴。一时举族上下,男女老幼皆到,也算是闽东别具一格的大团圆。
芥菜饭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乌稔饭
另外,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据畲族民间传说:唐总章二年,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军抗击官兵,被围困山中,时值严冬粮断。畲军只得采摘乌稔果充饥,雷万兴遂于农历三月初三日率众下山,冲出重围。从这以后,每到“三月三”,雷万兴总要召集兵将设宴庆贺那次突围胜利。并命畲军士兵采回乌稔叶,让军厨制成“乌稔饭”,让全军上下饱食一顿,以志纪念。这“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而畲族人民为纪念民族英雄,此后每年的“三月三”都要蒸“乌稔饭”吃,日久相沿,就成为畲家风俗。又因闽东一带,畲汉杂居,人民历代友好相处,婚嫁频繁,遂使食“乌稔饭”也成了闽东各地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清明食俗。
清明果
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但在我的记忆中,清明节的到来就意味着能品偿那青绿飘香的清明果了。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蓝,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蓝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又像摩术师,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就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小时候我就特别好奇,这明明是草,怎么就变成了后来的清明果的?外婆她们也懒得理我,就让我在边上看着,她们将艾叶捣烂与米粉搅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绿绿的艾叶汁顿时变成碧绿色的粉团,鲜嫩欲滴,还是半成品就让我垂涎。准备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馅也是很讲究的,条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样繁多,制作精细。有熏肥肠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着韭菜的,还有其他各类美味的搭配,但无论什么馅少不了辣椒粉,这样做出来的果吃起来才觉得够味过瘾。面和馅都准备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这包果和包饺子有异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边一样,一个个碧绿剔透,可爱极了,看她们包清明果也是一种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艺术品从她们手中飞出。那一个个码放整齐的清明果谗得我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叶绿,年年果泛香。乡亲们总也忘不了在城里的亲朋好友,总在清明时节给我们送来自己做的清明果,那亲情,那美味至今都难以忘怀。时过境迁,清明果已不再是单纯的清明祭祖的意义了,他含着浓浓的亲情,带着纯纯的乡情。如今,远离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绿绿的清明果,便会从心底里涌起淡淡的乡愁和甜甜的回忆。
又是一年清明至,由于工作原因我没能回到家乡给外公、外婆扫墓,但父母却捎回了家乡的清明果。见果如见人,我又想起了乡里乡亲亲亲热热在一起制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亲昵是那么温馨和美,但这些在都市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已很难找到了。只有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满诱惑,依然耐人寻味。清明时节雨绵绵,艾果柔柔乡情牵,春风伴梦回家去,又见村头起炊烟。
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1人2卷足矣。不过,据我所知,晋江的“润饼菜”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晋江用的主料厦门都有,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然而吃“润饼菜”的习俗依旧,这该是一种传承吧。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第五篇: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
中国的年节食俗有哪些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尤其是饮食文化,中国自古注重饮食养生,向有“民以食为天”之说。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食俗内容很丰富,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进程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饮食习俗也不尽相同,因此就形成不同的节日。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起因,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功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食俗不仅与地缘、物产等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有着必然和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还反映了人们在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观念和传统意识。
年节食俗 产生原因 文化特征
年节食俗的含义和产生原因
(一)年节的含义
年节是有固定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有特定的主题和活动方式,约定俗成并世代传承的社会活动日。我国年节的种类众多,从节日的性质看,大致可分为单一性质的节日和综合性质的节日;从节日的内容看,可分为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等;从节日的地域分布看,可分为跨国家节日、现代节日。
(二)年节产生的原因
年节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的农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四时、八节、二十四气,这筻形成了许多节气节日,如立春、春分、清明、立夏、夏至、冬至等。在中国,节日的本意是指节气相交转换之日,没有民俗意义上的“节日”的含义。但一部分节气节日逐渐变成了民俗节日,如清明、夏至、冬至等。
2.生产与生活习俗
起源于人们生产生活中某种习俗活动的节日,在传统节日之中数量最多。有的起源于祭祀活动,如苗族的吃新节、柯尔克孜族的诺劳孜节、毛难族的庙节等,节日期间,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的仪式和活动是必不可少、重要的内容;有的起源于农事活动,如壮族的牛王、侗族的舞春牛与洗牛节、鄂温克族的米阔勒节等,常常天农业生产开始和结束时进行活动;有的起源于社群如乐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的爬坡节、龙船节,侗族的花炮节等;有的起源于性选择活动,如苗族的姐妹节与踩山节、布依族的跳花会等;有的起源于宗教活动,如首都提倡阴阳信仰,奇数为阳,象征光明、有力、兴旺,节日中多取月日复数为吉利的象征,如正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其中的五月五为天中节,体现阴阳调和均匀之意,还有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再哪因佛教而兴的腊八节、泼水节(浴佛节)等。
3.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上时常发生一些重大事件。事后人们往往设立节日,以志纪念。现代节日中大多为这类节日。如我国的国庆节、建军节、五四青年节,以及五一国际劳动节等。也有一些传统节日起源于重大历史事件。如侗族的林王节、壮族的吃立节等。
年节食俗的文化特征:
(一)多元复合
多元复合首先体现在参加者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涉及到社会各层面。每逢年节,无论城乡,官民、贫富、老少都要进行各色各式的饮食文化活动。节日期间,合家团聚,欢庆一堂。若遇重大节日,则整个社会作出反应,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人们互相拜贺、宴饮、交际往来。其次体现在文化活动的多种功能上。它往往融合了农事、娱乐、饮食、交际、信仰等多种功能,如大型车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即是如此。而这些年节的饮食文化活动往往与民间祭祖祀神、新友团聚、社会交往、年节娱乐等活动,相互有机结合,从而构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生动的社会画面。第三体现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上。年节饮食文化中融入了农耕文化、原始宗教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等,令节日食品、节日文化变得丰富多彩。
(二)崇祖好祀
由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孤立闭塞性,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大自然极易产生敬畏;再加上宗教信仰的桎梏,统治者装神造神的愚弄,古人更是虔信万物有灵;加之中国人有崇祖好祀的传统,因此民间常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年节的祭祀和铺张上面,以乞上苍保佑与神灵的庇护。每逢年节,人们特意烹制专门的美味佳肴,以示对祖先神灵的虔诚祭祀,同时对现存长者毕恭毕敬,以示敬诚。
(三)讲求功利
人们在节日中的饮食活动无不透着趋利避害的功利性。如过年要吃年糕,寓年年高,吃鱼,寓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吃元宵,象征团圆美满;端午节吃粽子、咸蛋以强身,求子;中秋节吃月饼寓示团圆,“摸秋送瓜”以求子;灶王节供灶糖为的是灶王爷不讲人间坏话,以求来年风调雨顺;除夕吃团年饭以示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一些祭祀活动也是为了神灵的庇护,以求一家老少平安。
(四)异乎寻常
古代中国普通居民的饮食水平是相当低下的,平日很少吃荤。丰收年景大抵只能吃饱饭而已,若遇灾年则果腹都十分困难,只能是“糖菜半年粮”。节日饮食相对充裕得多,有些地区称“年饭”和农历七月十五的“月半饭”为一年中的两餐饱饭,虽有些夸张,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通百姓的日常饮食与节日饮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节日饮食是各家饮食生活水平能达到的高或最高水准。另一个异乎寻常的是人们在过节时的心态,只有年节才可以舍展一下筋骨,松弛一下神经,异常行为易于出现。如过年允许小孩喝酒、老人簪花,团年饭可以大吃大喝,而且提倡剩饭,这些在平时是不正常的,但在年节却视为合理。
(五)区域差异
中国古代民间年节的饮食文化活动还存在着一事实上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如北方有填仓节、龙头节等饮食文化活动而为南方少见,南方盛行的春社饮食文化活动在北方却不流行。同一节日的饮食文化活动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小的差异。如元宵节北方多“走百病”,南方盛行迎神赛会;浴佛节南方好做“乌米饭”,也与北方有异。
(六)功能显著 传统瓶子日有显著的社会功能。人们通过宴饮以及一系列节日活动,可以加强新族间的联系,调节人际关系;整合社群及社会集团的意识,使部族团结一致,提高生存竞争能力;调节和改善饮食生活;提供社会交和择偶机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改进菜品制作质量等。继承和发扬灿烂辉煌的中国饮食文化。传授生产技能与生活知识,帮助后代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还可以进行传统教育、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了解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洋溢着活泼欢快的情调,从中可以得到乐趣。
我国年节食俗传承至今,在我国影响重大,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应该放弃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要更加努力地将它发扬光大。
心得体会
在学习了饮食文化之后,我了解到:我国是一个比较注重饮食的国家,在饮食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不同的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和风格,因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饮食体系。在我国,无论是正餐,还是小食都是各有特色,与众不同,不一样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饮食习惯,而同一个地区也有着其他地区的饮食,因而给地区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饮食是一门艺术,在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用途,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素苑杂谈[J],饮食文化概论,2004 孙金荣,中国饮食的主要文化特征[J],社会科学版,2007 曾晖.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理论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杨虹.中国饮食文化的巨幅长卷—评《中国饮食史》[J].浙江社会科学.2000 《民俗研究》,1991 金炳镐,民族丛刊,中央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北京,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