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促进教师与幼儿作用的策略
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
当当
促进教师与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更好的相互作用策略,就是让教师和幼儿有更多的,有效地相互影响和沟通的方法,就让教师的“教”得更有效,让幼儿“学”得更好的办法。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一主导作用表现在,无论是直接“教’还是间接”教”,教师都始终控制在教育过程的方向,引导幼儿向着教育目标要求的方向发展。
尽管幼儿是自己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幼儿适宜的环境,通过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经验,通过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等来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教师配合,从而让幼儿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所控制。
2、直接“教”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 变单向的“教”为双向的交流;
② 变单向的言语传授为多样化的教育手段;
③ 重视情感效应;
④ 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
⑤ 重视随机地教;
⑥ 直接“教”和间接相结合。
感悟:
说起教,我们都不陌生,但如何把我们的孩子教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在书中提到教师应当重视使用非语言的身体动作表情等,如幼儿点点头肯定,拍拍肩鼓励,微笑以表示赞赏等。其实我们与孩子相处时经常会忽略掉这些,而换之更多的是责备的声音,深刻反思下来这样对孩子反而使孩子更叛逆,所以这样的互动方式要不得。
生活处处是教育,我更赞同于这种间接教育,比如画画时,让孩子去感受兴趣,享受快乐,外出时孩子自己走走发现小虫子,观察小虫子等等,坚持正面的教和随时随地的教,有事这种教育的效果会是事半功倍的。
第二篇:与幼儿有关的读书笔记
与幼儿有关的读书笔记
与幼儿有关的读书笔记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质、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爱”,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向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正因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务必予以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渴望能和孩子们一齐玩、一齐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正因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期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知道。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发奋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就应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就应充满着对人的明白、尊重和感染,就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潜质、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己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用心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向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此刻,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幼儿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儿,是教育的悲哀。正因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应对幼儿时要持续一颗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唤起幼儿的童心,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幼儿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己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用心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联,让爱心成为照耀幼儿心灵的阳光,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与幼儿有关的读书笔记
最近,我在阅读一本书名字叫《不会说话的孩子想“说”什么》。其中有一个章节谈到“培养快乐、负责、有潜质孩子的5个诀窍”。
在学习这5个诀窍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会使用的9种情绪密码:好奇、开心、惊奇、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
诀窍1,允许孩子充分、合理地表达所有的情绪密码(尽可能不让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表示开心、好奇的情绪密码,都是正面的情绪密码;表示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厌恶,这些都是负面的情绪密码。
诀窍2,尽可能鼓励孩子多多表达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图书或是杂志,开始动手撕扯。如果这本书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看孩子对撕扯所发出的声音、撕扯时候的感觉、撕扯本身都有什么反应。或者你就应扪心自问,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亲撕报纸的动作。然后,要让孩子知道,你认可孩子的兴趣,也对此表示欣赏:“这本杂志很棒,对不对?上方的图案也很漂亮,纸张也很棒哟。”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撕杂志,那就那另外的纸换下它,同时要跟孩子说:“这本杂志不能够撕,这有一张纸,你能够随便玩。”
诀窍3,排除引起苦恼的因素(尽可能设法消除因其负面情绪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镜的人就会哭,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这种表现,或者对孩子的哭闹不予理睬,这样做会让孩子误以为你没有明白他发出的情绪密码,这样不仅仅对孩子没有帮忙,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苦恼。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背对那个人,也能够请那个人把眼镜摘下来,或者还能够问那个人是否介意让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镜,以便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诀窍5,明白孩子的愿望,他想要变得和大人一样。1岁大的索尼娅走到电视机后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电线和插头,这时父亲平静地说:“索尼娅,若果插头在插座里,电线就会有电,你碰它会受伤,到我这来,我给你看看这段没有电的电线,看看到底是怎样回事。要不来玩这个好玩的球吧!”然后索尼娅走到父亲面前,听父亲简单描述了一下电线和电流的用途,就开心地玩球去了。这时父亲不妨说一句:“索尼娅,谢谢你不去玩那些电线,我爱你。”在这件事情上,首先,父亲以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并干预了她的危险举动,尽管孩子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意思,但她明白说话的含义和语调。其次,他还给索尼娅带给了一种十分好玩的东西——球。最后,“谢谢你,我爱你!”他用这样正面的语言对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导索尼娅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给予奖励。这位父亲所有的举动和反应,都是在给索尼娅师范一些宝贵的经验,还会有助于她将来长成一个心地仁慈、态度冷静以及情感和谐的大人。
第三篇:读书笔记教师如何通过与幼儿互动促进幼儿向更高游戏水平发展
这本书主要是关于教师如何通过与幼儿互动促进幼儿向更高游戏水平发展。作者在序言中写道:“对于教师来说最难掌握的是如何有效地将游戏纳入课堂以及教师在游戏中的角色……阅读了本书,教师将了解到游戏的价值,并且知道如何向他人阐述游戏的价值,同时也能保证其班级的游戏是否真正具有价值。”书中的案例详细丰富、提出的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书中很多地方都谈到了美国的《0~8岁幼儿教育方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这类似于我国的《0~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以本书对于我国的一线教师有很多可借鉴学习的地方。
第一章
游戏有何重要性
一、不是进行所有的游戏
并不是所有游戏都对儿童有益,只有高水平的、复杂的游戏才是对儿童最有益的。幼儿的游戏有三种水平:
混乱失控的游戏;
简单重复的游戏;
有目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儿童的眼睛是明亮的。他们表现得精力旺盛、兴致高昂;他们的声音虽然大,但却不过分。他们会有一物多用的创意;他们相互协商、相互妥协;他们会持续进行游戏)
二、教师是关键
教师的任务:提供大量的时间、空间、材料。支持和引导儿童参与安全的、具有社交成功感的、有目的的、有意义的和具有想象力的游戏。——支持和促进儿童的游戏,使之真正对儿童有益。
本章收获:了解了游戏有三种水平;在游戏中教师是关键。第二章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可以用来解释游戏的三种水平。例如当儿童进行胡乱无序的游戏时,他们的安全感需要没有被满足。在角色游戏中,我们能看到孩子对社会、对群体的归属感。建构游戏能让儿童产生自尊感。“在许多类型的游戏中,当儿童发展出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和汲取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并创造性地运用它们时,我们都能看到儿童的自我实现。
对于教师而言,观察儿童游戏并且识别哪种需要在游戏中体现得最明显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充满关怀的师幼关系并且营造班级集体感。(这一点让我想起了吴晓丽老师班上的氛围)
二、”同化“和”顺应“
同化:对新信息的吸收
顺应:对自己思维的改造
在混乱失控和简单重复的游戏中,儿童的同化模式超过了顺应模式。他们不会运用自己的质量去改变思维或者尝试新的经验。对教师而言,观察幼儿的行为以及了解他们是否真正在游戏时进行更为复杂的运用新信息的活动,即顺应活动,而非同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三、维果茨基认为高水平的游戏有三个主要特征:
儿童创设了一个想象的情境;分担和扮演角色;遵循与角色相关的规则。这能帮助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四、混乱失控的游戏
特点:1.儿童的声音很大,音调很高;2.肢体接触较多,有时儿童的行为处于危险的冒险行为的边锋;3.极端的欢闹—儿童不可控制地大笑和咯咯傻笑;4.争议较多,经常导致身体伤害或情感伤害。
案例:玩沙游戏(P16)
促进儿童游戏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儿童进行更高水平的游戏,而不是单纯地干预、打断儿童的混乱失控游戏。将儿童分开、将材料拿走或者结束游戏应当时最后的选择。教师不能武断地视作儿童的问题,而应该问问自己:我用何种方式进行干预才能使儿童的游戏发生改变?我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方法、材料或者我该如何参与才能使儿童的游戏变得安全和受控制?
五、简单、重复的游戏
处于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安全需要,但它不一定会包含许多角色扮演游戏情形中的社会协商行为、问题解决的能力等。这种游戏可能是因为缺乏内容丰富的游戏经验和试图模仿自己拥有的媒体经验所导致的。这种游戏容易被教师忽视,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幼儿。
六、富有成效的高水平的游戏
特点:(P21)
在高水平游戏中,幼儿有”心流的体验“。心流:当一个人的全部都在身体和心灵的充分运作中舒展开来,其所作所为对其自身来说都具有充分的意义和价值。在精神能力和肉体能力和谐的汇聚中,将生命最终发挥到了极致。
七、最佳心流(flow)
类似于最近发展区。第三章
游戏的计划
一、创设一个有序的游戏环境
布置教室和投放材料的方式是制定游戏计划的重要方面。彼此独立且组织有序的区域能给儿童以安全感和明确的目标感。布置得井然有序的教室能传达一种秩序感和结构感,为儿童充满创意地操作游戏材料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
二、提供吸引儿童参与的材料:1.开放性材料;2.反映儿童的文化生活。“教室要了解儿童在其所在社区的生活经验,并且要为他们提供能反映其生活经验的材料,这是摆放材料或玩具架、设置游戏区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改变材料
如果一个区域需要改变,将看到以下信号:
*儿童忽略某个特定区域。
*儿童厌倦现有的游戏资源(他们可能会直接说出他们觉得很乏味,或者在彼此的互动中表现出厌烦,抑或自己动手改变区域的布置,如拿进来一些新材料或发明出不同的玩法。)
*儿童在游戏区的活动不如之前那样踊跃、富有建设性。
教师可以通过更换这些材料来支持儿童的游戏兴趣和发展需求,或者提供与班级中已经生成的某个探究主题或项目主题相关的材料。
在各个区域投放材料的建议:如在积木区投放卷尺和码尺;在厨房摆放烹饪书和超市广告单;在操作区投放不同机动车的图片。在角色区,设置“道具盒”,将游戏场景从家庭转换成医院、餐馆或兽医院。应该何时投放某一组特定的道具,取决于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即将进行的参访活动或即将到访的特殊客人,或者仅仅是教师觉察到时时候做出改变了。
更换游戏材料,既可以保持材料的趣味性,又不会给儿童带来过多的压力。比如周期性地更换操作材料。
案例:刷子洗石头
*提供各种各样的刷子、海绵及布料;除石块以外,还可以投放其他自然材料在水里,如松果、树枝、贝壳等,让幼儿比较哪种工具最适合清洗哪种物体,还可以讨论物体的浮沉问题。
*让儿童刷洗石头,然后晾干,对比干湿石头的外观有什么不同,并将幼儿的描述记录下来。
*蛋彩画颜料或水彩在石头上作画,然后在把石头清洗干净,观察水的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鼓励儿童留意用了多大的力气和多长的时间才能把石头刷干净。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材料使用的新颖方式促进幼儿的兴趣。
四、制定游戏计划
课程计划应包括每个游戏区的教育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材料。(P35 图3-7)
书面计划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对哪些活动兴趣浓厚、参与程度高,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在教师思考下一步工作以支持儿童的游戏、提高游戏质量时,书面计划能反映教师的反思过程,促进教师团队间的对话。
本章感受:教师需要制定游戏区的计划,根据幼儿的兴趣、参与程度提供材料、更换材料,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四章
帮助儿童作出选择的方法
有时候,教师会认为游戏就是一天当中没有组织性的活动。但是,教师精心创设的游戏环境和精心投放的游戏材料都是有组织性的表现,这些能向儿童清楚地传达信息:应该如何使用游戏空间,以及游戏材料是如何组织和投放的。(这一个观点值得和班级老师好好分享,强调了教师对游戏区的计划)
一、帮助儿童作出有意义的选择
对幼儿教师来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要规划儿童的游戏选择,使儿童超越混乱或简单化的游戏,而对自己的世界进行更深入、更广阔的探索。所以,幼儿园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游戏,也没有真正的自由选择。相反,教师已经认真地思考过该为儿童提供哪些选择——选择哪个游戏区、选择区域中的哪些游戏材料以及选择如何使用它们。
二、确定作选择的程序
儿童选择游戏的过程的安排方式包括:
*让儿童说出他们想玩的区域并且不限制儿童的分组方式(开放性的选择)
*控制每个区域中儿童的数量。
*运用某种选择面板,让儿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计划。
*替儿童作选择,同时也允许儿童作其他选择(“哪些事必须做的”和“哪些事可以做的”)
教师可以选其中一种方式,也可以综合几张方式,灵活性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帮助儿童作出开放性的选择
开放性的选择,会给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性协商、与同伴分析与合作的机会。但是这可能不适用于所有儿童,三岁和四岁的儿童也许就无法驾驭开放性选择,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协商和分享的社会性技能。但是,为儿童提供开放性的选择,让他们运用高水平的社会交往技能,是教师应当树立的目标。
四、在区域中设定人数限制
(限制人数的方法有很多,这对我们幼儿园老师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在某些区域,游戏材料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建议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该区域的等候名单上。对于那些等待的儿童而言,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心理保障,而且也是一种有意义的书写经历。儿童完成这一区域游戏的活动后,有责任区查看等待名单上的下一个是谁。(我觉得这种方式适合5~6岁的孩子)
五、使用选择面板
六、替儿童作出一些选择
“ 寻求儿童兴趣与教师主导之间的完美平衡点,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教师主导游戏是为了解决游戏中混乱、低水平的游戏,或者是为了促进儿童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案例:金色票证
七、游戏中的规则
规则要简单、全面并且可行,使用正面语言描述。规则要便于儿童记忆以及教师执行。下面这三条简单的规则可以囊括大部分的行为和期望:
*我们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我们要很好地保持室内外环境。
*我们要相互帮助。
如果在某一个区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个区域的活动规则就应该重新制订。
八、吸引儿童注意的信号
(这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问题都不大)
九、为游戏深入发展留出充足时间
“让儿童可以进行深入游戏的游戏时间,是教师送给儿童最好的礼物。“
当你怀疑时,请相信游戏,它是儿童的课程。那些零星、松散的或者是随时可能被打断的游戏也许需要教师的干预,但是那些高投入的、复杂的游戏并不需要教师的介入……”
那些打断游戏的成人,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通常会过于心急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关注儿童游戏的目的。需要牢记在心得是“慢下来”。催促儿童就是欺骗儿童。当我们关注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能最好地了解儿童,最多地帮助他们。
(这两段话其实反映了教师对于游戏的认识、观念和态度)
第五章
与儿童互动,促进游戏发展
本章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行为,重在探讨哪些教育手段可以提升儿童的游戏水平。教师有多种组合教育行为的方式,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他们对个体儿童的了解,特定时期的教育目标以及儿童对其干预的反应。
案例:扔玩具熊
一、有目的地教学
目的意识和游戏室相伴相随的。
反思性的教学实践:观察、反思、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这是一个持续的行为周期。
《0~8岁幼儿教育方案的发展适宜性实践》:P58~59
*认可儿童的行为和语言。
*鼓励他们的努力。
*给予具体的反馈。
*为儿童提供榜样,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态度、学会解决问题以及和他人相处。
*给儿童展示正确的做法。
*创造或增加挑战。
*提出引发儿童思考的问题。
*提供帮助。
*提供信息。
*提供指示。
二、如何引发游戏
A 没有参与任何活动的儿童:教师可以询问他想要做什么。如果他没有任何资金的想法,教师可以提出建议或者把他带到一个已经开始的游戏场景中,教他如何使用语言与其他儿童进行社会交往融入游戏,并且向他示范游戏材料可以怎么玩。
B 混乱或者简单的游戏:教师可以建议儿童换一个游戏主题。当儿童对一个建议反应积极时,教师需要帮助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设置游戏场景。
C 新的材料和想法如何介绍给儿童,案例:飞机。
三、知道何时介入和退出
案例:飞机(续)
对有效的教师而言,介入和退出儿童游戏的过程,是一个要认真对待的过程。这个过程很像和舞伴共舞,一个领舞,另一个跟随。
看到以下情形,可能有助于教师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
*儿童一次次地重复某些行为。
*儿童在协商角色和职责时变得沮丧起来。
*儿童陆续离开当前的游戏区,越来越少的儿童留下继续游戏。
顺应儿童的游戏脚本,他们则更有可能成功地介入儿童的游戏。甚至当老师因为安全问题介入游戏时,也可以使用儿童在游戏当中的语言去给他们一个友好的提醒,让他们安全地使用游戏材料。
老师介入的方式要有助于保持儿童的参与度、有助于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及有助于吸引儿童回到游戏中来。(这一点,可以作为我们观察教师在游戏中指导能力的一个指标)
何时退出游戏也很重要。以下的信号可以表明,是时候可以退出游戏了:
*在创造游戏情境时,儿童表现得消极被动,而不是积极主动。
*儿童的声音变大、要求变多,并且越来越失控。
*儿童忽视教师的建议,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儿童离开了游戏区。
案例:户外游戏玩沙
教师需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让儿童主导游戏。“当你有意识地参与其中,想要提升儿童的认知技能、与同伴互动的能力或是角色扮演的能力时,你需要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架,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最佳的发展。一旦儿童达到那个发展水平,成人就要退出游戏,让儿童自己玩。”成人的支持应该是适度的,能让儿童不依赖于成人事无巨细的指导而自己进行游戏,不让儿童在游戏中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这样的游戏才会更有价值。
四、通过及时干预来维持游戏
在不中断或不主导游戏的前提下,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何时是介入游戏并提问或做出评论的最佳时机呢?
*观察和倾听儿童的游戏过程 *以做一些评论开始,评论的内容是认可或鼓励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
*如果儿童没有理会教师的评论,教师可以再多观察一会儿;如果儿童有所回应,则意味着教师受到了他们的邀请,可以带着一两个问题进入游戏了。
教师不要问封闭性的问题,如一共有几个?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形状?
开放性的问题是不错的选择:
*你觉得如果你……会发生什么事情? *给我讲讲你搭建的东西或者你的创造。
*你正在屋子(医院、餐馆)里干什么呢?
*接下来,屋子(医院、餐馆)里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你还需要别的什么东西来搭建这个作品吗?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想法?
教师做出何种评论可以继续而非中断儿童的游戏呢?鼓励性质的评论以及认可儿童游戏的评论可以使得游戏持续发展,而赞美和表扬则不能。不要说“做得好”或者“你装扮起来真可爱”,应该说“哇,你搭的这座桥用了很多积木”或者“我看你戴了一顶帽子,还穿了高跟鞋”。紧接着,教师可以问一些引发儿童思考的问题,比如:“你搭的桥还需要添加点什么吗?是否需要更多的支撑?”又如“你们装扮成这样,准备模仿谁呢?要去什么地方?干什么?”
将鼓励性评论和开放性问题相结合,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保持儿童的游戏参与度而不是打断游戏。
五、训练和指导游戏者
有些儿童需要教师一直在旁边充当游戏伙伴、进行示范、在游戏过程中与之讨论,才能不进入混乱和简单的游戏状态。对于有行为问题或缺乏社交技巧的儿童来说,教师扮演他们的游戏伙伴将对其大有助益。
教师为儿童示范如何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游戏材料,并用语言来描述思考的过程,将有助于儿童游戏复杂程度的提高。
第六章
引导儿童进行更为复杂的游戏
教师在使用引导措施时,要根据儿童的兴趣或可能引发儿童好奇心得主题;必须做好成为儿童的游戏伙伴或合作者的准备,帮助他们获得游戏所需要的材料,策划好他们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并且使游戏深入发展;还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
一、参访和特殊客人
二、将图书作为复杂游戏的刺激物
三、提供新材料
教师们不必花费太大的代价去寻找材料以支持一个游戏的主题。许多人都知道,高水平游戏中儿童经常会用一种物体去代表另一种物体。儿童能够使用物体、行动、语言和人物来代表另外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符号功能”。利用教室中已有的物品帮助儿童进行以物代物是一种拓展他们抽象思维能力和使用符号能力的方式。
四、考虑儿童的分组
分组的基础——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游戏经验丰富的儿童来带领其他游戏经验较少的儿童进行游戏。教师要充分了解班里每名儿童的个性特点,将游戏经验多和游戏经验少的儿童安排到一组,教师可以帮助儿童变得更具包容性和更成功。
五、针对年幼学前儿童的复杂游戏的引导措施
年幼儿童的特点:1.倾向于玩他们熟悉的游戏主题;2.需要真实物体作为道具;3.需要教师指导他们去了解已有角色特点之外的东西。
教师的引导措施:1.提供不同的角色游戏的建议或提供不同的建构游戏的主题;2.和儿童讨论各种角色的行为,甚至在集体活动时间里为儿童表演这些角色。
六、针对年龄较大的幼儿园和学前班儿童的复杂游戏的引导措施
年长儿童的游戏特点:以物代物。
案例:积木区在池塘上搭桥
七、引导措施和情感
引导措施不仅仅是一种促进儿童进行更高水平游戏的方式,还是一种帮助儿童了解自我、班级所在社区乃至自己居住的这个大世界的方式。
对待儿童的自我中心,成人需要抱有一种关怀态度,并且进行敏锐的观察,帮助他们通过协商解决争议以及学会体谅别人。
八、情绪的力量和游戏
对本书的感悟:1.案例丰富、生动,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采取的引导措施,发现教师的教育智慧。2.教师对幼儿活动观察的重要性,并且要根据观察到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3.教师要重视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价值,对游戏的计划很重要。4.教师的引导措施不是要打断儿童的游戏,而是促进儿童的游戏水平的提高。总的来说,要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息息相关。
第四篇:促进教师发展十大策略
促进教师发展十大策略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校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坚持以教师、学生、学校发展为本,全面实施教师教育工程,打造学习型师资队伍,让我们的教师成为“师德的表率、教学的专家、育人的典范”。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一专多能、功底扎实、身心健康、善于合作、乐于学习、勇于创新、结构合理、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一、不断完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不断进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合格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师德的升华在于高尚的人格。我们要求教师在心理、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从严律己,以身垂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落实各项教育法规的学习制度,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弘扬敬业爱岗精神,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全体教师都能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要树立起教师正确的教育思想,懂得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首先是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近年来,我校围绕专题研究,认真进行学教活动。学习十六大以来历次重大会议精神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领会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和教育观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全校教师切实将教育职业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思想觉悟,明确个人价值取向;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坚定教师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师德修养,提高执教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群体的英雄事迹,组织教师观看八集专题片《师德启思录》、观看名师录象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来激发教职工奉献教育事业的激情。我们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了“修身立德,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演讲比赛。坚持文明处室的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对促进教师形成敬业爱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校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做专家学者型教师
教师教育科研的意义在于:发现规律,获得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改进工作,获得教育质量提高的成果;提高自我,获得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进行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策略。时代要求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广大教师不仅应该掌握教育规律,教育教学技巧,还应通过教育科研实践,不断取得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在教育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课题研究使我校的教育科研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近年来,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教研工作的10多个文件,使教育、教研、教改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道路,大大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研、教改工作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全校科研教研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坚持研教结合,以研促教,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写出了很多质量高的研究论文,制作了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课件、教案,并在各级各类学术团体中频频获大奖。
我校的课题,正如专家组在成果鉴定意见中指出的那样“该课题主研究人员务实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研究带动了一批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增强了教师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参研人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研究方法切实可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了一批优秀论文,开发了一批优秀课件,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其成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落实校本教研制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大要素。
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及教研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学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形成“优势专家群体”。
为了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十分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使校本教研活动成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策略。在全校教师中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
教师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教学后记); 每周参加一次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 每学年上一节校级研讨课;
每学期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或典型案例); 每学期编制一份试卷或制作一个课件。教师们在研讨过程中深有体会:
学会了等待,能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学期课改就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会了分享,即师生间的双向沟通、彼此给予,是引领不是强制,是欣赏关怀,不是训斥和指责;
学会了宽容,胸襟变得开阔,气度变得豁达,更加珍视个性,尊重多样化; 学会了合作,与领导、与家长、与同事、与学生;
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定的创新理念,知道了课改,课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不断的创新。校本教研,让教师们发现了个人专业成长的可能,为教师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我校校本教研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努力实现出名师、出质量、出特色、出理论的奋斗目标。
建立了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素质全面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其落脚点在于知识的综合与应用;教学资源不局限于课堂,而向社会开放;教师在其中处于指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具备的知识与以往各位老师从事学科教学所需要的知识是有显著区别的。以往学科教学所要求教师拥有的知识,主要由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要素组成,其中专业知识居于首要地位。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除了要拥有原有知识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充电,这些急需补充的知识主要有: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常用的信息技术;常用的科研知识;学生心理知识等。
研究性学习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设计者、合作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具备多方面的教学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这些能力主要包括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学预见的能力、新知汲取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反思能力、合作性教学的能力、综合评价的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因此,不断提高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研究性学习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在我校得到了有效实施,我们十分重视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能力,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确立了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鼓励创新和实践、学会欣赏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了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等教育技术手段,掌握了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并能指导学生有效运用,能认真研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心理特点,提高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有效性。
五、不断开发校本教材,促进教师观念转变
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这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必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开发以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从理论上讲,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有研究表明,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发现自己比原来能够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而且教得更好,在课堂教学中更能指导学生使用学习材料和指导小组学习,对学生的期望有所变化。另有研究显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与实施其参与发展的课程纲要之间存在正相关;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令教师对所教内容有更多的准备,也更为自信。可见“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课程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变革过程,因为课程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重建他们的知识观及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课程开发意味着对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协作阐述知识的方式所进行的不断的重组,同时对他们的教学进行再思考。这样课堂就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或者说是主持者。总之,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使教师具有一个更开放的思维系统,能够改变教师不合时宜的观念,使教师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反思能力,更多地去发现和探寻他人的信念和思维方式,并能增加教师的探究性活动等等。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者认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在精神领域、知识领域、技能领域三个方面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在精神领域,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合作精神、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在知识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可能。在技能领域,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的技能发展,具体地说能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会自动发生。借助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1)从“消费者”到“生产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从而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
(2)从“教书匠”到“研究员”,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生的需要、社区的需求,这就迫使教师或多或少地要从事实践研究。
(3)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菜单”,圈点自己喜欢吃的“菜”,教师不再是“点菜者”而成为“菜单提供者”,点菜的权利则交还给了学生。学生还可以修改“菜单”,与教师一起对“菜”的配料、制作工艺等进行改造。
(4)从“教师”到“导师”。
(4)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校本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的有关精神,我校建立了完善的课程管理机制。制定了《重庆万州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成立了由专家、校长、骨干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委员会,并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理念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定期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估,促进课程不断更新。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家长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包括调查论证、制定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等,不断提高学校课程的教学水平。初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与高中新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相一致,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立足本校,在学校层面为教学管理制度和重建提供经验。
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英语以及艺术、体育在内的必修课程。提供近100种以上能基本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开发20多种体现本地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如①三峡工程系列课程: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工程与旅游、三峡工程与移民、三峡工程与环保、三峡工程与新城镇建设、三峡工程与我校发展、三峡工程与五桥移民新城,②校园系列:校园植物漫谈、校园建筑欣赏、校园文化建设与欣赏、校园绿化设计与欣赏。学校还不断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都能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努力探索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质量的管理制度。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等的能力,使他们能根据本地条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六、开展读书报告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新举措,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利用空余时间至少读一本好书,从而丰富每位教师的理念、知识、价值观等方面的内涵。每学年,学校还在全校或教研组举行了“读书报告会”,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了该项活动,将自己的所读、所思、所感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受益匪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不断地读书、学习、交流,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教育思想和行为。为了将读书活动引向深入,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学以致用,我们还以骨干教师为中心,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骨干教师的读书内容,在促进他们快速成长的同时,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七、建立教学督导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进一步整合我校的教育资源,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毕业年级的出口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每年都要组织骨干教师在毕业年级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督导的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及相关情况。相关情况包括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等。督导的主要方式有查阅资料、随堂听课、调查访问、开座谈会等。要求学科督导组在充分了解每位教师教学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问题,为每位教师写出不少于500字的督导报告,在报告中要多提希望和建议,以促进教师的发展。
八、组织教师外出考察,不断拓展学习视野
为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研组长的业务能力,学校组织教研组长等赴外考察学习。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这些学校教学管理,特别是毕业年级教学管理的情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情况,如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选修课的设置、校本课程的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等;校本教研、教育科研及教师教育的情况;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示范性学校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办学条件的改善情况,如教育技术的运用、图书馆建设、科技活动及文体活动设施的建设等。在考察学习期间,老师们采取听课、听介绍、索要资料、参观等形式,在考察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虚心学习,边看边问,收获良多。既开阔了眼界,又受到诸多启发。
近年来,我们在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种考察培训的同时,还组织全校教师先后到各校进行了参观学习,就课程改革、毕业年级的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关问题与兄弟学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九、开展教育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促进了教育观、教学理念变革,现代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教学媒体与学科教学实践相整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标志,同时也是教师培养主要内容和策略。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是:实现全校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全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加快教育资源库建设,满足深化教育改革的需求;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加强教育研究和实验,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和应用水平;加强领导,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把万州中学建设成为重庆市及全国信息化技术教育的示范性学校。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有:(1)电教设备使用培训(常规电教仪器的维护及使用);(2)电脑基础知识培训(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DOS操作系统、WPS和WORD文字编辑系统、数据库、操作等);(3)课堂设计培训(开展怎样说课、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评课、怎样设计网络教学课等多项培训);(4)网络运用培训(上网操作,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搜索,校园网内部系统使用);(5)课件设计制作培训(PowerPoint、几何画板、Authorware、Frontp Page、Flash等,鼓励教师个人CAI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培训教师,也为大容量课件库作充分的资料准备);(6)教师计算机等级考核;(7)选送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国家级培训及培训者培训。(8)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明显增强,教育技术论文、课件、网站、优质课等不但量大,而且获奖层次高。我校在运用信息技术,创建现代名校的过程中,教育理念新,认识水平高,工作落实好,做到了硬件建设硬,软件建设有特色和亮点,在打造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校园网络建设符合要求,做到了经济、实用、好用;信息技术教育科研成果突出,研究水平高,在普通中学中名列前茅;教师学习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高,校园网使用频率高,绝大部分教师会用且较熟练,教师培训提高有成效。
十、严格教师调入制度,用导师制助其成长
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我校新调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了迅速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我们除了把住进口关选取德才兼备的优秀者之外,还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导师制”活动,通过导师导思想,带业务,传作风,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对导师提出的主要要求有:
1.指导青年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及学校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
2.指导青年教师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做好备课工作,重要章节的教案要审核、提出修改意见;每学年指导青年教师至少在校内上两次公开汇报课。
3.指导青年教师掌握教学常规,尽可能安排青年教师听自己的课;同时,指导老师每学期听5--10节青年教师的课,做好听课记录,并及时反馈听课意见。
4.指导青年教师做好学生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评讲工作。
5.指导青年教师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科技小组及学科竞赛、专题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6.指导青年教师编写单元、阶段练习等试卷及做好试卷的批改、评讲、统计工作。7.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科研活动。
8.指导青年教师做好期中、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9.指导教师隔周对青年教师就备课、教学、辅导、作业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检查,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将活动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务处,与教务处经常保持联系。
10.对青年教师在师徒结对期间的表现作出书面鉴定。
青年教师的转正定级将依据指导教师提供的文字材料,并广泛征求学生、家长、班主任及有关教师意见,对青年教师的工作情况做出认真客观的评价。
我们对青年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有:
1.每学年要拟定自己的发展计划,经指导教师和教务处同意后,认真落实。2.认真虚心地接受指导老师的指导,经常地主动地向指导老师请教。3.有计划地听指导老师的课,一般情况下,每周听课1--2节。并认真记好听课笔记,写好受益体会。
4.主动邀请指导老师审核自己的教案,听自己的课,邀请指导老师听课每学期5--10节。
5.认真做好学生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评讲工作;认真做好单元练习、阶段练习等试卷的编写、批改、评讲、统计工作。
6.认真组织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科技小组及学科竞赛、专题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7.青年教师每学年至少在校内上两次公开汇报课。8.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科研活动。
9、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10.认真写好拜师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总结
第五篇:浅谈我校促进教师文化策略
浅谈我校促进教师文化策略
前川一小
周海燕
在企业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肯定有其成功的企业文化。”所以,许多企业都已开始把构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激励文化摆到了战略性的位置。同理可推,一所名校必然有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在前川一小这十多年里,我深感这片沃土的魅力。
慕名挤到这所百年老校,我看到的是学校人数越来越多,不断涌进远乡镇农村、武汉市区插班生,不断调进新的面孔让学校正常运转。无论是问学生、还是问家长,都说一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小的教师是真正的文化人,将孩子送到这里放心。的确,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教师文化是学校的核心文化,并起着引领作用。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长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反应等等。前川一小的教师以“奉献、敬业、一专多能”为标准,是师德师风够硬、技艺水平够高的一支队伍。这种教师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认为与学校文化的熏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各尽其责的思想引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政治生命线,是民族国家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学校是为祖国培养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成长之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而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文化的提高,所以我校特别重视教师思想素质的培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民主自由的领导例会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前川一小的车头就是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做什么、怎么做,都是以领导班子为标准的,尤其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原来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都是不一样的,要把大家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有合力、有朝气的集体,全靠领导班子。因此,领导班子内部的思想统一显得格外重要。开展例会是统一思想的途径之一。
例会,很像古代皇帝的朝会,基本包括工作的汇报、布置、督导、通报、研究几个层面的内容,是全面工作的指挥中枢,维系着工作开展的内容和质量,关乎教育发展的成败。我校每周一的第一节课是校领导班子例会。
每次例会完毕,教师们都会知道本周学校的重点工作,自己将要做什么。对于有异议之处,教师们可以向相关领导反映情况,交流思想,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会感受到领导班子间思想的高度统一,行事的雷厉风行,沟通的游刃有余„„ 我认为,我校领导班子例会,是统一思想的例会,是提高觉悟的例会,是历练队伍的例会,是成功安排工作的例会,是集中智慧的例会,是分享快乐的例会,更是体现民主管理,防止工作越位、错位、不到位的例会。
2、主题鲜明的教师大会
我校每月至少开一次全体教师大会。每一次教师大会不只是布置任务,拧思想上的那根弦,还有鲜明的主题,如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教师要善于保护自己、怎样做才是爱学生、如何发展自己、教你几招减压法„„传授方法的不是专家教授,而是我校在这些方面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广大教师受益匪浅。大家不仅习得教育教学方法,而且时时处处以其为榜样指导大家的行为,让工作更顺利、更顺心。在会上,大家可以自由提问、发言,解决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不要当告状的老师,给家长一点教育孩子的信心;给学困生行为的指导,而不是结果的指责;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不要只看分数„„这些都是教师大会的给予。
3、与时俱进的党员培训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我校的每一名党员都是思想过硬的进步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在时时处处传播着正能量的同时,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为。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还学了“三讲”理论、“八荣八耻”、七一精神等,永远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党员们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4、定期开展的道德讲堂
我校定期开展的道德讲堂不仅教育学生,还要引导教师。如在“谁来讲”的道德讲堂中我们以“六个我”形式——“我听”:听取先进事迹宣讲;“我看”:观看短片、情景剧表演等;“我讲”:教师自我宣讲道德故事;“我议”:讨论现象,评议行为;“我选”:由教师推荐选树先进人物;“我行”:引导教师在认识、接受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后,群起效仿,转化行为。
我校还开展了“道德讲堂”观摩会,其中包含了七个流程,以师德教育为主题,老师们齐唱《晋光之歌》,观看“最美乡村教师”刘效忠事迹视频短片,齐诵《师说(节选)》,听取专题讲座《心灵的习惯——教师梦、教育梦、中国梦》,几位老师发表了即兴感言感悟,老师们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写下自己的道德承诺。整个道德讲堂活动,主题集中明确,形式活泼多样,老师们每个人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随后,校长作了总结,谈了三点体会,与大家共勉励:一要见贤思齐,做道德榜样的学习;二要身正为范,做道德规范的践行者;三要教书育人,做道德文化的建设者。
二、不限形式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我校也非常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
1、毫不吝啬的专业培训
人靠精神站立,靠业务行走。我们学校45岁以下的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74.7%。为此,我校着眼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工会具有广泛群众性特点和职能部门专业性优势,同教务处、人事处和各部门工会等单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学期我校都会选派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各级通识培训、骨干培训、名校访学、学习考察等活动。我校多名教师远到常德、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学习,涉及的科目也极多,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以及信息、健教等。每年耗资巨大,但为了教育事业、学校发展在所不惜。现在,我校拥有专业化极强的教师队伍,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市骨干、市优青、魅力教师„„大有人在。连续组织了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评选“三十佳”即“十佳授课教师”、“十佳课件”、“十佳教案”。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培育了一批用心教学的骨干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受青年教师欢迎。
2、如火如荼的自主学习
我校每年每学期都会发两本书让教师自学,如《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王金战《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等。通过读书,做笔记,写心得体会,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确实非常具有启发性。我们不断地体现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的学习成为快乐而有意义的过程,让教师的教学成为每一次艺术的创造。经过几年的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师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学手段更科学化了。
信息化的发展,教师们又如饥似渴的扑了上去。自制课件甚至flash、熟练地使用电子白板、更多的搜集资源和利用资源„„都使教师们抢电脑、抢导师。现在一个办公室里一个电脑不够用,电脑高手也愈来愈多。
3、不惜时机的强化训练
教学永远是第一线教师的生命。每年我校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像五项技能比赛、市区级赛课、朗读比赛等。然而,学校教师太多,机会的光顾弥足珍贵,教师们全力以赴的参与其中。每一次的参加,都是一种锤炼,都是一种考验,都是一种成功。赛前的强化学习,促使他们的教学素养急速提高。
每学期校内群众性的大练兵活动,虽不是在全校展示,但没有一个人怠慢,一学期一次的机会里,大家非常重视。虽只有几个听众,但大家查资料、写详案、同讨论、做课件,还试讲哩。在求索、实践的过程中,的的确确提高了技艺。
4、积极响应的笔耕精神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写教学反思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我校积极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虽不要求每节课必写,但许多教师已有写教后记的习惯。写的内容有教学效果的反思,有教学困惑的质疑,有教学期待的迫切,更可贵的是还有理论的支撑。在不辍笔耕中,愈来愈多的教师善于写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论文、说课评课稿等。在练兵活动中,好多教师可以脱口评课,还有理论支撑哩。
5、不遗余力的甘当人梯
前川一小是个具有优秀传统的学校,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一美德代代相传。在每天的教学中,我们都会不拘一格的开展教学研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使前川一小教学研究氛围无比浓厚。社会上有这样的传闻:一小教师就是不一样,她们走在一起,不是谈麻将,不是谈服饰,而是谈这篇课文怎样教。
特别是每学期的练兵活动,教研氛围更浓。一个年级虽一个教师上校展示课,但这节课凝聚了全年级成员的心血。从研究教材到确定教案,从制作课件到具体操作,从教学风格到教学效果,都经过每一个教师不遗余力的琢磨。若有教师参加区级、市级竞赛活动,参赛教师独自研究后,不懂就问,年级组所有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无数次的磨课中,不仅全年级的教师忙着指点迷津,而且学校有经验的教师都会亲临指导,教导主任更是尽心尽力。这种教与学的氛围,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三、细心体贴的人文关怀
中共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 疏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
我校在这方面做得细心体贴。
1、形式多样的减压方式
教师被人们称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在学校这个圣洁的园地里辛勤工作着。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部分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年轻、骨干教师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教师们焦虑、抑郁的心理问题也凸现出来。我校特别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减压。
备课形式多样化。如通过备简案、备片断、电子备课等有效方式,减少乃至杜绝教师只是简单抄教案的现象。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广泛开展感情宣泄的渠道。经常组织联欢会、茶花会和运动会等集体活动,还利用学校的场地组织教师们跳广场舞,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合理运用评价和惩戒机制,使之成为教师积极、愉快工作的动力。最受教师们欢迎的是“谈心”式减压。主动找教师“交心谈心”是我校的一个优良传统。经过多年的传承,已在内部形成一股良好风气。主要领导班子成员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主动找教师谈心,成为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在以往的基础上,今年我校加大该项工作力度,要求主要领导成员在本学年内要与至少三分之一的教职工进行“交心”。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把问题摆上桌面,把意见提在当面,使谈心真正谈出和谐、谈出团结、谈出干劲、谈出进步。
2、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学校里,同事关系友好,气氛和谐,心情自然就会舒畅,不仅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反之,如果关系不协调,心情就很难舒畅,这会影响到学习和工作,也会影响工作的氛围。
前川一小的教师在人际交往中践行着三个原则: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有欣慰之感;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有愉悦之感;心善之人,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有轻松之感。因此,班主任老师与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新老教师之间的关系、前后任教师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都很好。不仅如此,教师们还能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催化剂,能够消除不必要的误会、摩擦和内耗,从而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地工作,取得优异的成就。
3、通情达理的工作分工
领导们就像我们每一个班主任一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境况,每家老人的身体状况怎样,每家孩子读几年级,每家夫妻的关系如何„„领导们了如指掌。在安排工作时,领导们总能两者兼顾。他们总说: “只有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他们才可能安心的工作。一心挂两头的结果只能是一件事也做不好。”对于有孩子读高三的女教师,学校从不安排担任毕业班的工作,还允许周三中午提前回家做饭、送饭给孩子。如果家中老人住院,学校是允许完成教学任务后回家照顾病人的。教师生病了,不是提倡带病工作,而是劝其治病、养病。在教师外出学习的日子里,学校会安排理想的人代课,并一直与之保持联系,反复叮嘱照顾好自己。这样的关怀还有很多很多。这种关怀愈是细致,教师们愈是勤奋,愈是敬业,愈是有奉献精神。
一直以来,我校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为依托,在“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发展、壮大学校。校领导深知教师素质对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一如既往将教师发展放在首位。在促进教师文化这一方面,特别重视思想教育与专业化发展,用文化的感召力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地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以文化教育人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卓越的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