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活动之研究
农村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活动之研究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99更新时间:2009-10-26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运动与体育锻炼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园的运动是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是在幼儿自主活动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可根据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的发展,儿童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急剧增加,与此同时,户外活动明显减少。许多儿童由于长期运动不足身体虚弱、超重或出现肥胖等不良症状。今年三月份我园的幼儿出勤率仅为89.17%,发病率高达约4.45%,我们也发现我园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大多处于你训我听,你教我学,你管我服的被动地位,缺乏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这是运动质量不高,幼儿身体质量提高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提出了课题“农村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活动之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我园体育活动场地十分开阔,我们将利用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变“废”为宝,形式多样地组织幼儿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勇敢精神和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一)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在课题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照《纲要》健康领域中有关体育活动的总目标、总要求、总的指导要点,逐步落实到实施过程的各环节,从而培养本园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2、《快乐体育理论》指出不快乐的体育活动,丧失了体育活动原本最重要的价值,丧失了对儿童的吸引力;不快乐的体育活动,压抑了积极的人格的成长,培育了畸形的、消极的、反抗的人格。因此,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将以《快乐体育理论》为指导,在活动中多采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扬体育活动的快乐特性。
3、德国奥古斯堡大学的一位教授一再强调:“儿童需要运动,儿童热爱运动。”所以,应该以多种方式鼓励学前儿童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来增进他们的运动能力。
4、陈鹤琴曾经说过“在活动前,应首先确定儿童是主体的思想。”那么我们的教师组织体育活动就要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主动的活动。让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二)指导原则: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幼儿园体育活动自身的特殊性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
1、身体全面发展原则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使幼儿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和身
体素质,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2、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
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有效地增强他们的体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研究表明,消耗过大或过小的运动都是不足取的,经常开展有适宜运动负荷的体育活动,才能得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3、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在开展体育活动时,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组织手段的采用等,要符合本园幼儿的特点和本地的具体条件。
4、循序渐进的原则
幼儿对知识和技能的认识都是由低到高、由少到多逐步提高的。其接受能力和认识能力也是逐步提高的,因此,组织体育活动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推进、不断提高的规律。
5、多样性原则
在体育活动中要利用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进行体育活动。采用多样化原则,有利于培养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措施
我们提出的“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活动”是指利用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结合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等,创造性地开发,变“废”为宝,形式多样地组织幼儿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我们的具体措施如下:
(1)利用废弃物自制体育游戏器材
一些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包括一些废弃物),有着很好的利用价值。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利用这些废弃物自制适合幼儿活动的体育游戏器材。在各班组织开展自制体育器材的评比活动,激发教师的制作潜能,丰富幼儿体育游戏器材,为幼儿体育锻炼时有多种选择创造有利的条件。
(2)将自制器材融进幼儿体育活动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体育活动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在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考虑器材的丰富性、适合性、层次性、游乐性、特色性、创新性、结合性、品牌性和安全性,从而达到较优的体育活动效果,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四、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全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小班年龄儿童55名,中班年龄儿童98名,大班年龄儿童90名。
2、研究时间:2008年3月——2010年6月
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辅之于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
五、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8年3月—2008年4月)确立课题,向教育局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
2、学习理论,提高认识,形成研究共识。
3、制定实验方案。
4、前期调查分析,为课题开题做准备。
5、课题开题。
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10年4月)实施阶段
1.结合周围环境中的自然资源,创造性地加以开发利用,丰富幼儿的体育游戏器材,并将其运用到一日的体育活动中。
2.结合一些开发利用的体育游戏器材,课题组成员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3、召开阶段性小结会,形成系列成果集。
第四阶段(2010年5月—2010年6月)课题结题阶段
整理过程性研究资料,总结评定课题,形成研究报告,基本实现研究目标。
六、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
1、安全制度:课题组成员带领或布置学生开展体验活动时,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师生的安全。
2、资料收集制度:各成员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所有有用的资料。如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材;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案例设计及分析、论文、小结等。
3、汇报制度:要认真按执行计划开展活动,及时向课题组汇报工作的开展情况,以便调整修改研究方案;课题组也应严格按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定期研讨和小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汇报、请示,以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七、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最终成果形式:结题报告。
阶段性成果形式:教师自制体育器材、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优秀论文
【
第二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户外活动实施方案
悦庄镇中心幼儿园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及户外活动”园本课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乡村中的一条小路、一条水沟、一丛野草、一块泥地、一块石头、田野里的萝卜、青菜等等都能成为孩子活动的游戏材料,一切的大自然都是幼儿区域活动的乐园。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构建适合农村幼儿活动的区域,让幼儿自己去感知、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
为此,我园积极响应新《纲要》精神,把“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发展低成本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抓,立足农村实际,充分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和本土文化资源开展了以“民间编织”、“民间布艺”、“民间童谣”、“民间游戏”为主要内容的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到游戏的快乐、手脑得到协调发展,同时形成了一套具有农村自然特色和乡土文化风味的园本课程,特制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活动及户外活动”园本课程活动方案。
二、活动口号:
低成本、变废为宝、因地制宜。
三、活动目标:
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收集各种自然物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安全卫生的废旧物品,不断丰富区域活动内容。
2、自制教玩具,激发幼儿区域活动的兴趣。利用一些废旧物品来充当孩子玩具,既经济实惠,又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增加孩子的活动兴趣,3、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开放性”自然教育环境。倡导积极、和谐的师幼关系,健康、亲和的家园关系,通过环境布置、专板展览、小制作比赛展览等形式进行定期展示,平行班教师之间也能够共商互探,通过互助的形式提高课题组教师的资源意识、课程意识、教育研究能力。
4、顺应幼儿兴趣特点,打造“自制性”农村特色玩具。围绕一物多用、多物组合、合理利用和不断创新的原则,组织幼儿积极探索各种自然物的多种用途。
四、活动具体内容:
1、将开展的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在晨间活动中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区角活动一组进行户外活动。午餐后组织幼儿到户外玩教师制作的户外玩具。
2、将区角活动和户外活动与民间童谣相结合,引导幼儿将民间游戏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童谣意趣盎然,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
3、根据教育目标结合领域目标要求及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有效整合。努力根据幼儿的需求对活动环境进行调整,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创设出一个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互动环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及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发挥,积极参与活动。计算区:投放松果、石头、贝壳、豆类、果壳果核、竹片,让幼儿进行数数、分类、排序等,让幼儿形成数的概念,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表演区:投放竹筒,在竹筒上挖一个小洞,然后放进黄豆,做成响筒;投放小竹板、小竹墩做成竹响板、竹管沙球、竹串铃等,让幼儿随音乐自由演奏;投放树叶、稻草、贝壳、豆类等做的服饰等供幼儿表演,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及
表现。
(2)每周三周五开展户外活动及区角活动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每学期组织一次“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角及户外活动”的开放日,向家长展示幼儿的一日在园活动,开展亲子制作及亲子游戏活动。
(4)开展与活动相关的研讨、制作活动。通过上网查看及阅读相关的图书,让老师们重视此项活动,对开展此项活动有一定了解。
(5)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献计献策。把本项活动搞的有声有色。
五、活动实施步骤:
本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威发动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各阶段分别承担着以下任务:
(一)发动准备阶段(2011年9月)
1、制定活动方案,成立方案实施领导及指导小组。
2、搜集所需材料,明确活动开展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一是广泛收集材料,为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大到废旧轮胎、装修边角料,小到纽扣、螺丝,所有这些材料都是我们收集的对象。二是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让幼儿体验活动乐趣。区角活动的宗旨应该是关注孩子需要的和喜欢的,我们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及发展需要,合理设计活动,创设了丰富的可供幼儿选择的区域活动。
3、发动教师及家长参与,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我们发动家长、幼儿及教师广泛收集,并对材料进行有目的地筛选、清洗和归类,分装入盒。比如收集到的麦秸秆,先剥掉皮,用水洗干净,再根据需要剪成长短相同或长短不一的小段,放在盒中备用。再如玉米秆,剥皮清洗后,长的用来做扁担
挑着玩、当枪扛着玩、当马骑着玩,短的二三十厘米左右的放在建构区里用来搭建、拼摆,再短一些的剪成一厘米长的小段、染色后做成风铃、眼镜、灯笼等。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对照目标实施各项内容,并及时发现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反思、学习和研讨,不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2、将收集的材料分类摆放,并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师对活动不断反思,力争将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3、对个班进行的户外活动及区角活动,将组织教师参观。
(三)活动总结阶段:(2012年元月)
对各项活动进行评价汇总,撰写活动总结。对开展活动好的班级及个人进行表彰,对支持本项活动的家长发放感谢信等。
六、保障措施:
1、幼儿园制定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召开家长会,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广泛收集材料,为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
2、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让幼儿体验活动乐趣。巧妙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在设计活动时中尽量挖掘材料的利用价值,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操作相同的材料,获得不同的体验与经验。
3、资源共享,多种材料在多个活动区使用。可以减轻教师准备材料的工作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其次是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使用。低结构的材料可以留给孩子充分探索的空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材料的认识和思考不同,玩的方法也就不同。
4、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常规习惯,如玩完玩具及区角材料后要
放回原处,不乱扔垃圾,不浪费资源等。户外游戏时不打闹、不推小伙伴。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5、幼儿园加大过程管理力度,通过不定期检查,组织教师参观打分等办法,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及意见,做好过程调控。
6、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断实践和研究,改变农村材料缺乏的情况,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取之不尽的游戏活动材料。
7、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开展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培养健康活泼、勇敢自信的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我园的活动区活动更具时效性,也更具地方特色,为农村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
悦庄镇中心幼儿园
2011年9月
第三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左权一幼 马瑞萍 032600
现在幼儿教育强调“活教育”理论,要求幼儿教育生活化,社会化。因此,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入手,挖掘孩子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让孩子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孩子感到学习就在身边,并且是鲜活的、可经历的,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亲近社会,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还培养了孩子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表达以及构建自己的想法等多种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幼儿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培养科学兴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可供探究的材料,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我园是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的一所县直幼儿园,我们根据本园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在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的同时,主要尽量和孩子们一起收集较为合理,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在科学活动中探索他们身边不同材料的性能,利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充分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努力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自己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下面是我园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科学活动的几点做法:
一、合理的挖掘自然资源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一)利用农村自然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如春天一到,满枝的桃花、梨花争相开放,幼儿虽感兴趣却常常难以区分。我们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组织孩子们到郊外去踏青,仔细观察春天的美景。孩子们边欣赏边交谈着:“老师看,小草变绿了,树上开了好多好多花儿,真漂亮。”“你们猜猜这是些什么花儿呢?”我问道。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是桃花,这个是梨花„„”“它们那儿不一样呢?”我紧追着问。有的孩子立刻说:“花儿的颜色不一样。”“还有那儿不一样呢?”“花瓣不一样、花蕊不一样”„„在观察讨论中孩子们掌握了桃花和梨花的各自特征,很轻松的把它们区分开来了。还有孩子难以区分的麦苗、韭菜,我们就带孩子们到种植园地去找找它们的不同之处。通过看、摸、比较,孩子知道它们的叶子形状不同和手感不同等等不同之处,孩子们在玩中总结了经验,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激发了探究的兴趣。
2、农村孩子虽然经常看见麦子、稻谷及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但却常常不能正确区别。我们在活动中经常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观察,比较这些农作物的种子的异同处,还将这些种子贴上标签,布置成“种子大聚会”,放置在自然角内,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帮助它们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加以辨别。通过观察比较,幼儿得出麦子的种子皮薄而光滑,稻谷的种子皮厚而粗糙;黄豆、赤豆、绿豆等豆类的种子颜色、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等特点,从而使幼儿明确地得出具体实物的形象概念,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探索的兴趣。
(二)在种植活动中引发探究兴趣
有人说:学习科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科学。我们幼儿园的户外活
动场地比较大,存在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乡土材料,不断刺激他们去探索。自然资源的利用已突破了以往的观赏价值,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供我们领着孩子们尽情地去探究。
1、开辟了种植园地。
我们根据季节的不同在种植园地里种上青菜、萝卜、西红柿、玉米、小麦等相应的蔬菜、农作物,并有意识地让幼儿参与种植劳动,引导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如春天里,我们买来了一包菜种子,带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翻土、施肥,然后撒上许多菜种子,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一段时间后,当一颗颗嫩苗钻出来时,我们又带着孩子们去观察嫩苗,指导他们记录下自己的发现,猜一猜这些嫩苗长大了会是什么蔬菜?让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关心菜苗的生长,主动参与为菜苗施肥、除草、捉虫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苗苗的生长。当一颗颗小青菜在大家们的期盼中长大时,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幼小的嫩苗是青菜呀,揭迷的喜悦可想而知,孩子们在关系这些蔬菜生长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这些蔬菜生长变化的过程,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学会了爱护植物,认识和探究的兴趣也进一步加浓了。
2、创造可供探究的条件。
为了使幼儿通过种植活动获得更多的自然知识,我们还在种植方法上翻花样。在我园的探究区里我们开辟了一块“比比谁先发芽?”的种植实验场地。在那儿我们提供了泥土、沙子、石子、水等材料供幼儿种植,在种植中让幼儿比较发现同样的职务种子种在不同的材料(泥土、水、沙子、石子)中,结果有什么不一样,以探索植物生长的条件和结果。在种植活动中幼儿不仅懂得了不同植物的种植方法和手段,也了解了种植生长的过
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还通过观察懂得种子发芽的时间有很大的差别、花的叶子有很多的形状、植物是先开花还是先结果等许多自然科学常识,粗浅地了解种子、幼苗与季节、气候的关系,了解人与植物、自然的关系等等。可见这些特制的场所能让幼儿得到探索的满足,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幼儿多提供这些有趣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感受到大自然奇妙的变化时,能得到老师的及时支持和引导,从而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和安全的废旧物品是孩子进行探索活动的宝贵资源,玉米片、玉米秸、麦秸、树叶、种子、羽毛、石头、沙子、泥土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就利用这些资源,让孩子学习创造、学习探究,体验到创造能使简单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真正地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创造。
二、通过饲养动物丰富科学知识
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孩子主动去观察、去探究。在我们班的自然角里有孩子们自发带来的小蝌蚪、小乌龟、小鱼、小虾.......孩子们常常在游戏活动时去给它们喂食,和他们说话。通过饲养一些小动物,使幼儿更进一步接近动物,与动物建立起有好的感情和行为。而这些小动物,也常常会给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天不知是谁喊了起来:“快来看呀,小蝌蚪长腿了”。孩子们一窝蜂的跑了去看,“老师,小蝌蚪怎么就涨了两条腿呢?”“小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退?”......从孩子们的问话中我发现他们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还是似懂非懂,于是我就边带领幼儿每天观察记录蝌蚪的变化,边生成了新的活动《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在观察和交流中幼儿知道小蝌蚪不容易捉住,又滑又软,没有骨头;掌握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头前腿——尾巴没了——变成青蛙。我们在观察饲养的后期还组织孩子把蝌蚪送回家,这样不仅让孩子知道了蝌蚪生存的最佳地点,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创导发现法,他认为,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他主张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索事物,发现知识,解决问题,作出结论。我们在教学中让儿童“先试后讲”,目的就在于让儿童去探索、发现。发我们在教“有趣的根”时,要了解根可以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我们就提供葱、菠菜、胡萝卜、小麦等几种植物的根让小朋友观察、比较,让幼儿去发现,葱和小麦的根像胡须,菠菜的根直直的,而胡萝卜的根一块一块的,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须根、直根和块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真知,记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多么大,有伟大的自然,急待他去发现;有广博的大社会,急待他去探讨”,“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从小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儿童在活动中“试做一做”,“试说一说”,这非常有利于幼儿探索精神的培养。
四、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在活动中,要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艺术在于适时地把握时机,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为幼儿指明探索方向,时刻鼓励幼儿直到探索成功。
如在一次活动中,幼儿对被风吹起的塑料袋产生了兴趣,在追逐之后,出现了疑问:为什么它像飞舞的蝴蝶忽高低?讨论的结果是风大飞得高,风小飞得底。虽然幼儿已经感受到了风的存在,这只是直觉体验,而没有弄懂真正的原因。带着问题,我们进行了“风从哪里来的"实验活动,明白了”空气流动”产生风的道理。之后,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制作了“转动的小花”、“风铃”等小玩具。可见,教师的适时引导,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领域,满足和发展了幼儿的求知欲。
又如为了使幼儿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我首先引导幼儿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年糕进行观察,然后适时地引导他们试着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通过摆弄并进行比较,这时幼儿的发现是丰富而零散的。因此,在让幼儿充分感知后,须通过教师引导、归纳,帮助幼儿掌握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异同,使幼儿认识更加清晰正确。
五、在大自然中发现,探索科学的奥秘
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比如春天和孩子一起去田野里捉蝴蝶,去草地上捉西瓜虫......。这些仅凭几张图片很难介绍明白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地观察中去发现蝴蝶的特征、西瓜虫的长相等,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幼儿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
总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从中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我们深深体会到:利用农村自然优势进行科学活动,能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挖掘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刘占兰.新《纲要》中的幼儿科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刘克文.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研究,7
2007年6月
第四篇:农村幼儿园利用自制玩教具开展体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农村幼儿园利用自制玩教具开展体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四川南溪区刘家镇中心幼儿园
陈华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本文旨在我们农村幼儿园如何利用自制玩教具开展体育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自制玩教具
体育活动
通过自制玩教具开展体育活动是我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同与商店购买的各种体育活动玩具,它是由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而制作的,在制作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而自制的,它具有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玩法多样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配合开展各种体育游戏活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育的需要,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让幼儿在自由选择器械,探索玩法、尝试挑战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以达到发展幼儿的身体和基本动作为目的的一种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
一、确定自制玩教具材料选择的原则
首先材料的选择必须安全、环保、实用。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在自制体育玩具时,我们就要考虑自制体育玩具的安全性。所选的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味、无尖角、环保的废旧物品,其实这本来就是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是对环保做贡献。但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后这些自制体育玩具的正确处理,如利用废旧报纸、废旧塑料袋、易拉罐等制作的体育玩具,活动后没有及时收集处理,幼儿可能就会到处乱扔,以至对环境造成再次污染。同时有的材料可以采用胶带、丝带、铁丝等辅助材料加以固定,提高它的使用寿命
二、提出自制体育玩教具制作模式:
(一)、从幼儿兴趣出发,满足幼儿的需要。教师要通过对幼儿平日的活动进行细心观察,善于去发现幼儿喜欢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从而有选择性的去制作出幼儿感兴趣的体育玩具。还要善于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地对体育玩具进行改进,使其更为完善、更能符合幼儿的活动要求,更加具有锻炼的功效。如:根据小朋友对小动物袋鼠跳的样子感兴趣,制作出了玩具“布袋娃娃”;由幼儿对蓝猫咕噜噜果奶的喜爱,用其空瓶制作了“保龄球”;由家中最最常见的皮鞋盒挖出个孔制作成“大鞋与小鞋”等等器械。
(二)、开发的玩具要具有多功能性、可变性。
自制玩具不是为单一的运动而制作,用一次就不用了,而是可以在多种活动中使用。如家长与小朋友自制的“彩棒”,可以接力、跨越、搭建、骑马、障碍跑等;饮料瓶可以做成抛接桶、滚筒、哑铃、跨栏等;在指导亲子自制玩具的同时,可以鼓励幼儿去思考自制玩具的多用方法。在自制体育玩具时要做到灵活多变,通过颜色、形态等的不同,使玩具有尽可能多的变化和玩法,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实现其多种教育价值。操作的形式越多,幼儿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越高,相应的得到的身体锻炼就越全面,让孩子获得了主动探索和成功的机会就越多,更能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增强其自信心。所以同一种器械,它所实现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就看教师怎么去挖掘。
自制玩教具的体育活动中利用,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明确“物尽其用,一物多玩”的指导思想,不拘泥于玩具的常规玩法,而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动脑、大胆思考能用一种玩具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变老师讲授学习为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为幼儿提供探索活动的机会,让幼儿通过探索、尝试,以及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不断地去寻求新的活动方式。教师应侧重通过激发兴趣,激励参与,变“被动体育”为“快乐体育”、“主动体育”,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发展,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
我们在制作玩具后,主要目的就是让幼儿玩起来,怎样玩的好,怎样能玩透彻?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首先是“多物多玩”,也就是不同种玩具要有不同难度,比如同样是锻炼幼儿投掷能力的,我们可以是沙包、瓶子、纸球等,但是每样的练习难度要不一样。其次“多物一玩”,即不同的玩具相同的玩法。如:粘粘乐、流星球、纸团、飞镖等都可以进行投掷的练习。最后是同一种玩具要探索出不同的玩法,也就是一物多玩,物尽其用,我们把玩具交给幼儿时不能局限于常规玩法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探索、创造它的其他玩法,使幼儿在主动玩、创造玩中达到锻炼的目的。单一地让幼儿玩某一种体育玩具,一般不会让幼儿有持久的兴趣,如果能将多种玩具合理搭配, 多种材料灵活组合、变通,就能让熟悉的材料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魅力,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三、利用自制玩教具开展体育活动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提出,“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可见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多样化的体育玩具。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很少空着手来玩,必须有许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满足玩的欲望。他说:“玩,固然重要,玩教具更为重要。”那么我们的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怎样才能不让孩子做重复机械的训练,为孩子准备科学合理的玩教具材料,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从而实现“快乐体育”的目标呢?
教师要通过对幼儿平日的活动进行细心观察,善于去发现幼儿喜欢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从而有选择性的去制作出幼儿感兴趣的体育玩具。还要善于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地对体育玩具进行改进,使其更为完善、更能符合幼儿的活动要求,更加具有锻炼的功效。如:根据小朋友对小动物袋鼠跳的样子感兴趣,制作出了玩具“布袋娃娃”;由幼儿对蓝猫咕噜噜果奶的喜爱,用其空瓶制作了“保龄球”;由家中最最常见的皮鞋盒挖出个孔制作成“大鞋与小鞋”等等器械。那么我们制作了那么多的体育玩具,如何有效运用呢?
(一)、提供多种自制体育玩具,充分挖掘自制体育玩具的玩法。
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明确“物尽其用、一物多玩”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能用一种自制体育玩具玩出多种花样来。如家长与小朋友自制的“彩棒”,可以接力、跨越、搭建、骑马、障碍跑等;饮料瓶可以做成抛接桶、滚筒、哑铃、跨栏等;用竹筒自制高跷百余个,幼儿玩起了踩高跷的游戏:根据幼儿已有经验他们还创编了“拾稻穗”、“ 小马运粮”、“ 闯关游戏”、“ 种菜”等游戏 :还用稻草扎出手榴弹玩投掷游戏 :用稻草鞭子制作成草球,玩足球游戏;用稻草搓成草辫子,玩揪尾巴的游戏:用稻草设计出可爱的草娃娃,做成安全的跳高架等。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兴奋不已。我们周围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开发和利用,就能生成不同的乡土特色体育游戏活动,从而让体育游戏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快乐的源泉。
(二)探索多种自制玩具的有效组合,使幼儿全面发展。
我们重点思考自制玩具的组合,同时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要,激发创造力和适当增加挑战性。在开展《小兔采蘑菇》活动中,长短不同的竹竿与藤球的组合,进行了走、投、平衡等动作的练习,培养了孩子平衡、协调、灵活等能力;我们在开展《闯关我最棒》的集中体育活动中,将跨栏、鞋盒、垫子设置为闯关中的障碍。跨栏作田埂、鞋盒为石头、垫子是草地。在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如何跳过宽窄不同的小河、高度不同的田埂、怎样过草地。为了增强难度和增加幼儿练习的次数。我们又多设置了一道障碍——用2米高的竹梯做城墙,引导幼儿爬过竹梯,激发了幼儿的挑战欲望。这样不同体育玩具的有效组合,能让活动游戏化,也更有趣味性。使幼儿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成为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助人、不怕困难”的幼儿。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如何开展体育活动
文/ 徐阳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来到世界上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要探索,玩就是一种探索。幼儿园体育活动是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活动的规律,以幼儿为活动主体,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和个性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那么,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呢?
一、充分准备,创设条件 做好体育活动前的准备,是培养幼儿主体性,取得体育活动理想效果的保证。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为幼儿准备体育活动器材时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1.根据幼儿的身体特点和发展水平,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活动器材。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决定了幼儿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等,从而使他们存在了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在为幼儿准备活动器材时要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难度过大的器材,部分幼儿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失去活动的动力。如游戏《摘桃子》,我们会在丰收的“果园”里悬挂上各种有高有低的水果,供不同水平的幼儿选择,使他们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2.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儿童情趣,为幼儿提供活动器材。儿童情趣,就是活动器材供给要符合幼儿的想象、思维和情感、意志等心理特征。幼儿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最感兴趣,他们热爱小动物,喜欢想象、模仿,向往童话中的世界,因此,在准备幼儿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其色彩的鲜艳、明快,造型的生动有趣,要用幼儿的眼光来观看世界。如小二班组织的游戏《鸭子抓鱼》中为幼儿准备了小鸭的头饰,在鸭子抓鱼的路上有独木桥,小树林,五颜六色的小鱼, 熟悉的形象、逼真的场地安排,再配上欢快、活泼的音乐,为幼儿的练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气氛,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变废为宝,为幼儿提供活动器材。为幼儿准备体育活动的器材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能力选择适合本班的器材,如大三班的《瓶瓶罐罐来运动》,用旺仔牛奶瓶来做热身运动瓶罐操,装沙的雪碧瓶做小树,捆绑的易拉罐做树桩,这些随手可得而又丰富多彩的废旧材料,为我们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全面构思,精心设计 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激活幼儿思维,激起幼儿情感,激励幼儿干劲。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慧所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由此可见,只有全面构思,精心设计,才能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做到镇定自若,胸有成竹,针对目标,各个击破,逐步落实,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游戏使原本枯燥、呆板的动作具有了新的含义,幼儿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三、丰富的游戏内容和游戏 1.以游戏形式,激发兴趣。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体育活动,能把幼儿难以理解或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或具体的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练习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条件下开展活动,并达到增加体质的目的。我们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常常用一个游戏把准备活动、新授、结束放松活动贯穿到底,让幼儿扮演一定的角色,完全进入角色之中,兴趣盎然地掌握了基本动作,在情节的不断变化发展中,达到了适宜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情节、游戏规则等,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2.讲解示范,形象直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对象是幼儿,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好动、好奇、好胜、好学。但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合理运用讲解法、示范法,做到精讲多练。针对幼儿的特点,讲解做到形象化、趣味化、儿童化,语言简短扼要而有重点,多用比喻有趣的讲解,示范力求做到生动、形象、逼真、优美,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如大三班的《超人画像》中,让幼儿学习立定跳远,先采用形象化方法教学,原地练习单脚跳。师:小青蛙,生:呱呱呱。使幼儿将所学的知识记得清、学得活、情绪高,产生丰富的想象,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3.情趣愉悦,发展个性。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我们还合理地运用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相结合,分组活动与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在活动中给幼儿一点自由支配权利,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情趣,选择活动器具,开开心心地玩上一阵,既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练习中去。在某些难度较大幼儿不易掌握的动作练习中,给幼儿几分钟自由时间,让他们自由结伴进行互帮互学,可以使他们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和自我选择与自我实现目标的成就感。总之,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应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视为最终目的,而要把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活动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不要变成是教师教的过程,同时利用一切契机,发挥教育资源的综合效能,不断增加幼儿的活动密度,扩大活动广度,提高幼儿参与度,使幼儿在增强运动能力的同时,在丰富多样、积极愉快的体育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主体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