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汐子中心小学校园广播站建设实施方案
汐子中心小学校园广播站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校园广播站的目的及意义
校园广播是学校的宣传窗口,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广播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创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研究特成立校园广播站。
二、校园广播站组织机构
校园广播站领导小组
组长:王春晖
副组长:于绍玉赵羽天
成员:张玉芬王志芳丛日光周文静
校园广播站工作小组
指导员:周文静
站长:
副站长:
编辑部:
播音组:
三、校园广播主要内容及栏目
1、新闻袋袋裤:
报道学校最新的校园新闻,解答同学们关心的事情,表彰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好人好事。
2、经典古诗词:
配乐诵读古诗词,品味经典。
3、音乐之声:
为同学们推荐、点播自己喜欢的 歌曲,为老师、同学送上祝福,也可转达歉意。
4、校园星作:
在各班选送的文章(体裁不限)中,由编辑部选出优秀文章播放欣赏。
5、英语广角:
英语日常用语、学法指导、英语歌曲。
四、栏目播出时间安排
1、每天中午播音20分钟,时间为12:10----12:302、星期一:经典古诗词/新闻袋袋裤
星期二:学海拾贝/英语广角
星期三:校园星作/点歌台
星期四:走进名人/生活小贴士
星期五:故事天地/科学探索
五、管理办法
1、所交稿件一律用A4纸,字迹工整,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编辑部对上交的资料进行审阅校对和整理存档工作。
3、播音员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后方可进行播音,播音员要熟悉稿件,使用普通话。
4、播音员要熟练使用广播设备,提前5分钟进入播音室,播音完毕将系统还原。
5、站长负责广播站的整个运行,组织协调相关关系。
6、广播站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做好总结、反思、研讨工作。
7、指导员做好广播站学生的指导、帮助工作。
六、评选奖励办法
第二篇:校园广播站实施方案
校园广播站实施方案
为了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间凝聚力,让同学们对校内外所发生的大事件有所了解,同时也锻炼同学们的能力。为此学校团委成立了校园广播站,现对本站的建设作如下实施:
一、指导思想
立足学生、传播文明,增强校园活力,争取把校园广播站之声办得有声有色,为学校增添一个窗口和亮点,让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学校的广播就能知道我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我们得端正态度,实事求是做好、做活、做精、做亮、做响学校的声誉。
一、主要栏目介绍:
(一)校园采风
以“采撷(xie)校园新风、报道校园新闻”为宗旨。捕捉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重大事件、同学们关心的事情、好人好事、以及违返校纪校规、竞赛情况等。
(二)青春之歌
讲述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开心等事情。采用征文、投稿、邀请嘉宾等形式。“说说你的学习方法、爱好、人生”,讲述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追寻童年留下的足迹,谈谈心中的秘密,说说自己的家庭等,是学生的心灵之窗。
(三)美文欣赏
读一些名篇佳作,励志名言;或向同学们推荐一些好书,扩大阅
读面。
(四)你点我播:
要点歌吗?有祝福要传达吗?在这里,你可以为你的同学和老师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传递你最美好的心愿。
(五)英语沙龙
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些英语美文,或是经典英文歌曲,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学英语、爱英语的氛围。
(六)音乐在线
播放一些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放松的乐曲,使广播站真正成为同学们心中的乐园。
曝光台
二、稿件
(一)稿件来源
1、由各班同学投稿。
2、由编辑搜集整理。
(二)投稿要求
1、投稿用信纸,字迹工整干净,不能有涂抹。
2、在信纸第一行上写上班级姓名及投稿栏目。
三、广播站机构设置
(一)成员选拔
广播部计划招收播音员8名,男生4名,女生4名,采编人员3名,通讯员每班选拔一名。
1)凡本校学生均可参加选拔
2)采用个人申请和班级推荐的方式公开选拔,所有成员都需经过考核。
3)选拔程序: ①个人提出申请报名;
②面试(自我介绍、演讲、回答相关问题); ③评选出优秀人员; ④正式开展工作。
(二)广播站各部门工作职责:
(每部设立一名部长,负责该部的全在工作)
1)站长
主管广播站全面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运行,调整有关人员配置,定期召开内部会议,及时总结广播站的经验和教训,搜集各方面意见,起总策划作用,做好广播站日常工作。2)播音部:
负责全天的播音工作、各节目组可以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在学校允许、健康范围内,灵活设计具体内容。3)编辑部:
审阅和编辑播出的校园新闻稿件,编辑和收集广播站稿件,负责每天提供好的稿件。4)通讯员:
为播音部提供优秀的校园消息、重大国内外事件的稿件,收集报纸和杂志上的资料。
四、广播站开播时间:
周一至周五下午:13:20——13:30
五、广播站内部管理条例
1、凡广播站成员应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广播站内部的管理制度,自觉维护广播站的荣誉;
2、广播站人员应准时上岗开播,保证播音质量。播音员要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语言流利,不出现错误,能读出文章中的情感。
3、编辑采用稿件必须始终把质量摆在第一位,严禁徇私舞弊,编辑在编排节目时,应把握以下三个标准:选材是否精当;内容是否健康;语言是否通顺。对来稿应进行筛选并整理存放,保证无遗失,并进行记录。
4、每月月底开一次例会,针对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与成员进行商讨并解决,倾听同学们的想法,定时向同学们收集一些意见与建议;广播站会议无论大小,全体成员必须按时出席,有特殊原因者,应提前请假,无故缺席者达3次,做自动退出处理。
5、保持播音室的安静、整洁,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播音室,每次播音完后要将仪器关闭。
6、工作做到服从安排,无特殊情况下,不得私自调动,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推卸应承担的责任。若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播出节目的,需提前向站长请假,并作好节目安排。
7、播音重地,严禁大声喧哗、嬉戏、打闹及进行娱乐活动,播音人员严禁在广播站内吃零食。
8、广播站内部财产不得外借。如有特殊需要,须先向站长申请,经批准后,履行有关手续方可借出;
9、注意用电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五、广播站奖惩办法
1、根据工作态度及实际工作效果,广播站每学年在其成员中评定“优秀广播员”、“优秀编辑”“优秀通讯员”。
第三篇:中心小学红领巾广播站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红领巾广播站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红领巾广播站是学校工作的宣传窗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阵地,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较大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现主人翁的作用
红领巾广播属于少先队工作的一部分,要充分体现其作用,就要依靠学生。
1、设立“红领巾广播站”投稿箱,鼓励和发动学生积极投稿,每星期组织学生评选稿件,将优秀作品在广播中播出。播出稿件的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思想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
2、培养一批小记者,深入到学校各个方面,及时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3、广播站把采、编、播完全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主题鲜明,体现红领巾广播的特点
广播报道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性,因此广播站要求学生尽量以校园生活为素材进行真实写作。这样从稿件中就可以看到某班的学生进步了,校园里发生的好人好事等。从报道中,可以及时掌握各班的学风、纪风,为学校的决策作一些合理的调整。
(三)与时俱进 增设新栏目,体现学生个性 红领巾广播站有时会根据学校工作实际,适时增加一些新节目。如对优秀学生的事迹进行报道,有力地促进学生竞争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参与实践活动,展现风采
红领巾广播站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们对学校举行的每一次活动都可进行及时的报道。
三、播出时间
红领巾广播站播出时间为:每周二、五下午12:30——1:30
四、主要栏目介绍
红领巾广播站为大家设置了以下几个栏目。它们分别是:知识百宝箱、校园视角、成语故事、生活万花筒
校园视角:校园新闻、学校新风尚、班队活动、先进事迹、好人好事等。为大家播报一周内国内外重要新闻和校园内的新人新事,它将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提醒你关注国内外大事,让你及时了解校园动态,弘扬真善美。
知识百宝箱:为大家介绍各方面的知识,可以增长你的知识,开阔你的视野,也希望它能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
成语故事:以小故事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世界、中国的历史人物。生活万花筒:让同学们了解日常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一些日常安全常识。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同学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广播站期末评选工作 广播站是红领巾心灵的窗口,它既能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又能传播高尚的思想品德,塑造完美的灵魂。为能充分发挥广播站这一重要宣传阵地的作用,我们要以多种形式、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播音来吸引同学们共同参与,以达到红领巾广播站的预期效果。同时,也要对支持和协助我们广播站工作的同学和班级,我们将进行评选,评出星级小记者、校园小作家、优秀播音员、红领巾先进集体等,期末进行表彰。
第四篇:东风小学小学校园广播站建设实施方案
化雨镇东风小学校园广播站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校园广播站的目的及意义
校园广播是学校的宣传窗口,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广播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创设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研究特成立校园广播站。
二、校园广播站组织机构
校园广播站工作小组
组长:姜化军
副组长:孙善根 苗西同
成员:孙春艳
站长:孟祥伟
副站长:李莎莎
成员:焦玉梅 李梅 苏然 学生代表
三、校园广播主要内容及栏目
广播站为大家设置了以下几个栏目:新闻大视角、名著导读、知识百宝箱、校园七彩树、欢乐跳跳豆、心育之声、健康快车和点歌台、学法交流、每日一读。
1、新闻大视角——为大家播报一周内国内外重要新闻和校园内的新人新事,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提醒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
2、名著导读——定期定时通过校园广播站朗读古今中外名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积累。感染带动学生爱上阅读,提高语言审美能力。
3、知识百宝箱——介绍各方面的知识,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4、校园七彩树——播放学生习作,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爱上文学写作。
5、欢乐跳跳豆——播出一些有趣的笑话和幽默故事,调味校园生活,给学生以启发、思索、灵感的触动性。
6、心育之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同学们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养成乐观向上、富有韧性、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7、健康快车——介绍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常识以及安全知识,教育同学们能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8、点歌台——学生可以来信为老师、同学或朋友点上一支歌,让歌声传递真挚的感情、深情的祝福或美好的心愿。
9、学法交流——介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得体会,增进交流,共同提高。
10、每日一读——每天朗读一篇一至五年级的语文教材内容或散文诗、诗歌等。
四、栏目播出时间安排 每天上午大课间播音20分钟,时间为10:00----10:20
五、管理办法
1、所交稿件一律用A4纸,字迹工整,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对上交的资料进行审阅校对和整理存档工作。
3、广播员要熟悉稿件,使用普通话。
4、广播员要熟练使用广播设备,提前5分钟进入播音室,播音完毕将系统还原。
5、站长负责广播站的整个运行,组织协调相关关系。
6、广播站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做好总结、反思、研讨工作。
7、指导员做好广播站学生的指导、帮助工作。
六、稿件评选办法
1、本活动纳入到班级考核中,每班每周投稿不得少于2篇,录用一篇奖5分。
2、每月评出优秀稿件,在校园广播中予以公布。
3、被学校录用的广播员在班级考核中予以加分。
2014年9月1日
化雨镇东风小学
第五篇:汐子三人进事迹材料
课改丰羽翼,德艺齐双飞
——宁城县汐子镇中心小学评选赤峰市名学校先进事迹材料 汐子镇中心小学是位于宁城县最北部的的汐子镇镇区,与喀喇沁旗和辽宁省建平县为邻,承担着全镇六个村一万多人口中适龄子女的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工作,位于汐子镇汐子村英才路西侧,占地面积3593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一栋,宿舍楼一栋,餐厅一栋,教室25间,教职工62人。共有小学生951名。学校实行校委会集体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所辖校园基本按照生活区、教学区、活动区设置,库室齐全,设施完善。
该校以十八大精神为核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教育局的带领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教育科研为动力,深化学校管理,强化课程改革,促进德育养成教育,深化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一、立足本地实际,让符合农村的课程改革之花遍地开放。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农村小学现状来看,汐子镇是宁城县相对较发达乡镇,但就全市全区而言也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因此全镇的教育状况并不乐观,受片面追求成绩优劣的影响,在学校导向、教师上课、学生学习诸方面还存在弊端。目前,相当大的一部分教师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认为教育科研新项目是专业人员才能做的,觉得无能为力,同时,搞试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很多教师平均每天4节课,加上备课,批改等很难再有精力参与,新课题还会影响常规教学,会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没有现成的模式,自己搞新课题无从下手„„
在教师方面则过分关注最终的教学成绩而忽略教学过程的管理,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略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更多关注学生课堂常规的遵守而抹杀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出现教师包揽太多、教法单
一、课堂低效的结果。学生学习效率不高,不会与人合作、不会倾听他人发言,出现机械重复被动学习甚至厌学的现象。
汐子镇中心小学学生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来自农村,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学生性格胆小、任性、课上懒于发言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孩子们缺乏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习惯。同时农民最看重的就是基础教育的升学功能,就是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来说,其父母们也往往偏爱速成的优质学校,而轻视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对于未来的社会生活实际需要不大。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立足于全镇教育现状,适应新课程的发展,汐子镇中心小学的课改实验校开始了大胆探索,2008年他们就开始在大课间中开展了“自主选修,快乐成长”的课间活动,列入教育工作计划,纳入时间表,每天安排一小时,本活动旨在每位学生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课外项目,参与活动,培养提高自己的特长,成立了20多个探索实践兴趣团队。根据教师特长向各活动小组选配了辅导员。在辅导员的认真指导下,在自己身边的资源中,通过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大胆实践,在展示课大胆参与,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参与空间,为孩子们学习语数英等学科增加信心,于是孩子们学的有劲,学的踏实,学的快乐。这些尝试为参与式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血液,使参与式教学有了新的生命。
参与式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在上课时绝不把自己扮演成真理和知识的化身,用讲授和灌输的方法教学,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伙伴、朋友,引导和启发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世界、探索未知。用适合学生心智特点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教师备课时主要不是背教学内容,而是思考如何设计出更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教学注重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创造适宜学生学习、玩耍、成长的环境,如教室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均便于学生学习。因此参与式教学模式就可以定位为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展示,在展示中提能”。
在这种大环境下影响下,汐子中心小学开始探索如何让孩子们把综合实践活动中参与展示环节迁移到语数英等课堂来。经过无数次研究和讨论,选中了参与式教育教学模式。2013年初宁城县指导中心袁巨瑞主任和小学数学教研员王秀文老师李树明老师下乡调研过程,发现该校“参与式”教学的优点,以及我校全体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将宁城县教研室在自治区立项的《数学辨析式教学模式》引入该校,将参与式教学模式与其在数学学科有机融合,加快了课题实验工作的有效实施速度。于是这种语文课堂采取“参与式”,数学课堂采取“辨析式”的课堂改革模式在汐子中心小学全面开花结果。
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他们有效的进行了四个转变:即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评价机制的转变。采取了四种方法:即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参与实践、辨析交流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辨析能力。形成以“参与”“辨析”为基本理念,以“展示”“交流”为呈现形式的独特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探索的不断加深他们确定了总体目标与任务:营造课改氛围,走进参与式教学,转变教与学行为。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让全体教师充分感受参与式教学的课堂魅力,培养课改意识。激发课改热情,树课改信心;加强合作交流,制定流程细则,构建参与式教学模式。通过探究与协作,制定完善“三段五环节”教学方法,让每位教师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让每位学生平等参与每一节课堂;打造骨干团队,培养典型教师,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确定了方向和目标,就有了走路的最终征途,于是他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课改之旅。
1、转变观念,完善制度,迈进课改第一步。
课改伊始,作为农村的小学面对课改这个大课题也有点云山雾罩的,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冷静之后,确定只有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边前进。为使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首先从管理上着手,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骨干教师为主力军,语文、数学教师为成员的课改具体实验小组。在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新课改革过程中,他们分四步:学习讨论——实践——再讨论——再实践。学校陆续制定了实施方案、设计了诸多的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计划,通过课堂实验的不断完善,总结出了教学模式的流程与细则,这一系列成套的理论的构建,对学校课改进行整体规划、具体安排,对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提出具体要求。他们还根据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对教师教学、培训、考核等方面加大检查、考核力度,研究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细则》,确保了课改实施工作的扎实推进,克服了课改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重视培训,师生并重,互动提能翼双飞。
学校业务培训学习内容紧紧围绕学校课改工作为主线,每月有学习主题,每周有学习内容,根据教研实际出现的问题,精心组织学习内容。通过培训强化广大教师的理论性学习,解决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学生辨析质疑的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外出学习大明、忙农总校先进的小组合作学习办法,制定了非常详尽的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指导教师们组建科学、高效、合理的学习小组,按优、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分组,同时兼顾性别、视力、身高、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科优秀学生。根据本班学生的多少,可4人小组,也可以分为6人小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每个小组分1、2、3、4、5、6号学生。在排座位方面,由传统的插秧式改为方阵式、便于1帮1或多帮1。小组长是合作学习小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拔、任用好小组长,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选拔、任用时要注意:组长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成绩比较优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视吸纳总结优秀的课改经验,补充丰富课堂改革的需要。通过听讲座,看课例、到课改先进校学习等形式,增长教师的见识,开拓教师的视野,尽快适应教育教学模式,以便有效把握教育教学理念,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学校分次分批地组织教师先后到外地学习,回来后教师们的感触很深,看到外地成功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想得和做得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设计一个个合作交流话题,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转变,同时学生们在课堂上有序、高质、有效的合作氛围感到敬佩。同时结合课改工作实际,认真分析问题,从自身出发写反思,集中谈体会,讲做法。总校环节干部每次都是亲自参与外出学习反思座谈会,会上教师们畅所欲言,总结出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课改工作进展缓慢的原因,一是部分教师自己也尝试着搞课改,但是课改目标不明确,目的性不强,面对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总认为不如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上手,没有深层挖掘课堂教学本质,存在应付检查的心理,只要是没有教研活动,为了教学成绩不下降,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二是有的教师也尝试着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小组合作。但是,两天半热度,学生云里雾里,还没有找到学习方法,学生没达到新课堂所要求的,甚至一节课一个知识点也进行不下去,火上来了,就说没救了,费死劲了,还不如以前!现在连话也不会说了。自己放弃回到老路上去了。课改工作就此高不可攀、成为教师最为头疼的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总校张玉树校长亲自下课堂听课,座谈,和老师们亲切交流,对教师们耐心讲解课改工作的重要性,让教师们放下包袱大胆尝试,增加教师们课改工作的信心。
3、加强指导,专家引路,提高素质三足立。
在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邀请县指导中心袁校长、刘希忠、王秀文、李明树、滕立岩等教研员先后来课改实验校校听课指导,举办讲座,交流想法。同时,中心王秀文老师建立课改实验校的专门qq群,方便了联系,与课改教师增进了距离,提高了大家的学习效率,为实验校大胆尝试课改,提供了智力支持。
总校一班人马每周都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教师们和总校的领导们真诚地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建议,努力使自己在新课程的路上茁壮成长。总校为进一步推进课改工作,拨专款为汐子中心小学购置了100块小白板、55英寸触摸式智能电视一台,为尝试课改增加了信心,在物质上为实验研究更具有实效,提供了保障。
汐子镇中心小学也改变以往只布置教研活动,走进课堂挑毛病,高高在上的做法。而是将工作重心下移,要求班子成员必须了解班情、学情,和教师同备一课,做到不备课就没有发言权,指导时让教师信服,同时更准确的发现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例如:上学期语文学科开展“一课多人讲”集体备课,定为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总校孟庆飞校长亲自去五年级组借教材、教参、上网观看课例,根据参与式教学流程备详案,语文教研组成员在他的带动下,也积极主动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将自己的想法写成详案。在形成统案集体交流会上,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案与全体人员交流,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进行精选,优化,经过近三个小时,才初步形成一份高质量的统案,统案形成后指定三位执课教师上课,听课后再讨论成功与失败之处,经过一周时间完成才一个完整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每位教师都参与在课改实验的过程,体验课改最终在备课、上课形成“参与式”的备课方法、课堂教学模式。
4、重在课堂,大胆探索,师生能力四季春。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他们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他们出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细则》,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式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学习、质疑辨析式学习,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这种全新的课堂教学主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改变了传统的“一根教鞭,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参与式、质疑辨析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①确立“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它;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堂上,他们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和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们大胆去想,把自己的想象进行有效地筛选,合理地分析,准确地判断,最后动手去做,依次来验证自己的想象。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改革最受益的是学生,他们由传统的“要我学”成为当今的“我要学”,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现在的“主动学习”,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型”成为今天的“主动参与型”。在各种学习中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课堂上倡导四个鼓励: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质疑;鼓励学生有选择地做自己喜欢的作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③备课方式和环节设计重视多样化。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备课的方法、形式直接决定课堂改革的成败。面对课改,如果不能很好的将教师资源整合,光凭展示个性教师,耍单帮,必定会使课改走向失败。于是,他们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形式,主要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次讲”等形式,通过“X+1+Y”模式的集体备课促进课堂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知识共享”,“合作教研”教师们在讨论中充分的、真实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共同商讨确定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师们在集体备课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上好每一节课。
④开展丰富活动综合提升教师能力。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课改工作是学校扎实推进课改的主要途径,每学期他们均组织教研活动6次,保证每月两次,成功的举办了“汐子镇中心小学课改工作研讨现场会”,通过教师DV音像课大赛,教师们看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都能很好的发现本身的问题,起到了“照镜子”的效果、举办教案设计大赛,让教师们利用参与式辨析式流程、思想去备课,把自己的设计意图,结合学情,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对课改的理解更深了。大家在全镇都在搞课改的大背景下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孩子们学习氛围浓厚,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这个主体,课改效果明显。
㈢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受益,他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犹如“破茧化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课改工作给农村总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回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种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这些变化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同时,学生也由被动的学向主动学转变,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课堂上敢质疑、敢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每堂课看到的是,学生们小手总是举不停,说出的话时不时会有逻辑性很强具有说服力言语。
语文“参与式”、数学“辨析式”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随着参与展示式教育教学模式的逐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我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学校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二、选准德育项目,让终生受益的养成教育之果永远飘香。
1、强化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他们大力倡导教师在学校是个好教师、在社会是个好公民、在家是个好丈夫(妻子),做一个孝敬老人、忠贞妻子(丈夫)关爱孩子的好教师。每年除了评选“教学标兵”、“优秀教师”之外,还要评选“好妻子”、“好丈夫”活动。学校将“给教师、孩子过生日”作为一项工作来抓,通过给在校过生日教师、学生“发一个生日礼物、送两个鸡蛋”的做法,让孩子感受学校、老师那份浓浓的爱意,使学生真正“听其师”,才能“信其道”。
2、实施“1+N”德育模式,规范学生品行。
“1+N”良好行为习惯德育模式,“1+N”的内涵是,“1”是突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这一主题,“N”是培养学生多个良好习惯,就是把学校德育目标与养成教育实践有效整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守则》、《规范》的基本要求转化为一个个良好习惯养成要求,建立目标体系、监管机制、评价办法,并且强调“N”的动态性。着力于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这样就使学校德育有了切和实际的着力点,做到了家长认可、学生明白、教师实用。在“1+N”德育模式目标达成上:我们做到年有主线,月有主题,周有推进点。
3、围绕一条主线,开展逐一突破。
每年都围绕一个养成教育内容,做为主线来突破。今年围绕感恩这条主线,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每月有一个感恩教育主题,开展十项感恩活动。如:四月份结合清明节开展“感恩先烈”活动,五月份结合母亲节开展“感恩父母”活动,六月儿童节开展“感恩他人”活动,七月份结合党的生日,开展“感党恩”活动,九月结合教师节开展“感师恩”活动,十月国庆节,开展“感恩祖国”„„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进而知恩、感恩、施恩,对亲人、对集体、对社会充满爱心。
为了将每月的主题活动落到实处,每周都有一个活动推进点。如:五月份结合母亲节开展的“感恩父母”活动,第一周我们营造感恩氛围,首先我们制定了感恩父母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师生学习《方案》,发放感恩倡议书,学唱感恩歌曲,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广播站、橱窗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营造感恩氛围。第二周德育处组织开展“慈母(父)颂”演讲活动。第三周班主任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第四周举行了“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主题班会。班主任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了活动设计:将自己的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计算学习投资的成本;假定自己毕业后的收入,计算自己大致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报父母。贴近生活的主题,让学生在亲历亲为中激发了道德情感,产生我要孝亲敬长的道德意识。
4、创新家校沟通模式,突出合力作用。
全镇各校创新家校沟通模式,开展了具有农村学校特点的“五下乡活动”,就是在寒假、暑假组织全体教师对学校所在辖区近二百名高年级学生无偿进行“送教、送技、送法、送奖、送文化”下乡活动。“送教”,教师到学生家里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送技”,学校免费向全体家长发放了《学校发展纪实专题片》和邹越老师的《让世界充满爱》的讲座光盘,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情况,对家长进行家教培训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与家长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出合理化建议。“送法”,学校免费向家长发放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学习材料,让家长朋友们进一步了解法律法规,自觉懂法守法,并告诉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送奖”,学校对行为习惯好、学习成绩优、进步发展快的学生进行表彰,将喜报送至每个学生家中,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分享孩子的成功,进而激励家长参与教育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送文化”,组织学校的文艺队到各村、到集市、到小巷为群众公演,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让家长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成果的最好形式,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也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认同。
三、辅以美好理想,让真善美强的艺术教育之梦真正腾飞。汐子镇中心小学从实际出发,从孩子健康成长和长远出发,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认真上好课间课,力争让每一个孩子会唱歌,让每一个孩子都会跳舞这一目标,让孩子参与艺术活动,收获艺术成果,实现美的教育。
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营造学校艺术氛围。
多年以来,他们在特色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挖掘艺术资源,扎扎实实的开展各项活动,学校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对于艺术教育实行校长负责制,其流程为:校长 →分管校长→教导处
→教研组→艺术教师。要求所有主管领导、教师,必需熟悉艺术类教育工作政策和各类规章制度。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艺术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有关制度,把艺术工作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工作中,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促能,以艺冶情,以艺健体。营造了“培养合格+特长人才”的氛围。
㈡科学管理,精心设计,保证艺术工作顺利开展。
为抓好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首先保证开齐开全开足音、体、美课程,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兴趣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项目,根据学生的选择组建了舞蹈、歌唱、电子琴、二胡、美术等十多个兴趣小组,规定每周二至周四下午为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并开设周六艺术学校,所有学生都能有选择地参加特长培养。为确保艺术工作落实到位,制定音、体、美教师教学与活动考核方案,主要坚持落实四个保证:即保证资金投入、保证专职教师、保证家校沟通、保证全员参与。丰富五类活动:即坚持开展文艺、体育、美术、少先队、综合实践等五类活动。坚持七个必须:即每天必须保证间操课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必须做到艺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必须保证每月召开一次艺术专题会议;必须保证每学期举行四次以上全校师生都参加的艺术类竞赛活动;必须组织好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和运动会;必须每学期开一次校级表彰艺术教师和学生会议。
2007年7月,电视播出了新学期全国中小学将开始实施校园集体舞的消息,为搞好此项工作,他们在互联网上下载文件,下载校园集体舞基本动作,学校也相继出台了安排意见和实施方案,下发了家长通知书。为达到预期效果,从实际出发,考虑到不同年级和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在原有集体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编和创新,将小学三套校园集体舞用优美的音乐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在动作上给予加工、深化,在音乐上给予截取、组合,选择了儿童喜欢而又熟悉的曲子进行衔接,这既弥补了学校舞蹈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又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实施过程是:先改后教,先编后推,先引后导。教会教师及班级的文艺队员,然后以班级为单位,用滚雪球的方式,进行“兵教兵”的训练。
㈢务本求实,全员参与,把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到实处。为把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到实处,学校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活动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明确,细化到每一个人。活动中,教师们竭尽全力将工作做到最好,竭尽全力让孩子们学有所得,竭尽全力让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发展。各项活动的开展,不但锻炼了孩子们的体能,也让体能、技能融于一体,互相辉映,达到了双技合一的效果。几年来,共创编了60多个经典节目和五套大型团体艺术操:如:《伞之魂》、《红领巾向我招手》、《农家娃娃闹盛会》、《生命如歌》、《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让全校学生实现了人人能歌善舞的梦想,艺术教育之花芳香四溢
回首拼搏路,花香满径来,汐子镇中心小学持之以恒地践行着自己的办学宗旨,在付出与拼博的同时,也不断地收获着成功与希望。赤峰日报、赤峰宣传网、宁城信息网、宁城教育网等多家媒体对该校的办学情况都做了专题报道。汐子镇中心小学多次被县教育局、文化局等单位评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学校管理先进单位”、“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关工委工作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2007年3月被自治区评为“红领巾学校”。2009年被赤峰市教育局评为“宿舍管理先进”单位,学校文艺社团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演出并获奖,很多节目先后录制成光盘作为礼物送给德国CSB公司的德国友人斯文·希勒,让艺术教育真正插上了翅膀,成为中外小学生友好的见证。
回顾几年来的教育工作,深感机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他们将一如既往地咬定发展不放松,竭尽全力地抓住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创新两个管理,继续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以高度的责任意识、细节意识、精品意识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综合办学条件,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推进乡镇教育的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宁城县汐子镇中心小学
2015年4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