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住房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住房建设的调查报告
学号:***调查人:***指导老师:***
时间:2013年10月02日——2013年10月03日
地点:***
正文:
【关键字】
农村;住房;问题;工作
根据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我利用国庆假期,选择自己的家乡,开展了以“农村住房建设”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家乡的基本情况。我的家乡位于***。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家乡的整体面貌有了较大地改善,但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房屋是村民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的基本场所,有了钱,首先要盖房,是中国农民的传统。住房在中国农民的心中有着较重的地位,因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地解决住房建设问题是重中之重。
农村住房建设中的问题:
一、村庄布局相对散乱,旧村面貌有待改善。目前,农
村住宅由于分散建设,没有形
成一个整体的村庄形象。村庄
四周新房林立,村内破破烂烂,布局散乱,形成了“空心村”。
旧村、空心村布局混乱,道路
不畅,配套缺乏,卫生较差,与新农村建设极不相称。新农
村建设面临着“年年建新房,年年不见新农村”的尴尬局面。
二、农民正常建房需求量大,建房用地得不到保证。近年来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农村私人建房用地从严审批,而相应配套政策却未及时跟上,导致一些符合建房条件的住房困难户无法申请宅基地建房。而这些农户当中许多又属于无实力到集镇和城区购房,迫于无奈在本来应该拆除整理复耕的旧村庄内,再次进行翻建加层,甚至未批先建,给村庄建设和宅基地整理复耕工作带来极大的被1 《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4动。
三、违章建筑势头难控,“一户两宅”情况普遍。近年来,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建房的管理力度,但农民建房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现象仍十分突出。部分农民违章搭建、扩建、翻建房屋,企盼在今后旧村改造、征地拆迁中得到更多的补偿,从而使得违章建筑越来越多。同时,农村建新不拆旧的情况十分普遍,部分农民建了新房不拆旧房。
四、农村建房用地困难,新农村配套设施跟不上。在新农村规划点集中建造村民住宅,必然涉及农户之间宅基地调剂问题。由于群众“恋土”心态较为严重,村民补偿要求高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村民之间难以达成调剂共识,导致土地征用、调剂难以实施,农民建房无法供地,无形中加大了村民建房的难度。部分村民借土地征用之机,对拆迁安置提出过分要求,不给满足就不让征地,阻碍建设,也是导致农村建房用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做好路、排、水、电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房后基础设施配套不及时,提供配套后相应设施不完善或档次不高,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进入新农村生活的意愿。
根据调查成果,结合老师的指导,我认为,农村住房建设作为加快新型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多层次推进农村住房集聚建设和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的同时,应不断完善相关体系、机制。
特别是要加快完成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鼓励村庄整理,优化资源利用。加快改造步伐,允许以房屋置换土地,获取建房指标,加大宅基地整理力度,盘活闲置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后增加的农用地要全部用于农民建房,把节约出来的土地收益主要用于农民社保和小区配套、物业管理资金以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是科学合理分配建房指标,加大帮扶力度。年度用地指标分配,优先考虑并保证一定比例的指标用于农民住宅建设,切实解决农民住宅建设难。对无力建房的困难户、危房户,可通过村集体统一调剂农户新建住宅后闲置的部分旧房,安置一批无力建房的无房户、危房户,确保其居住安全。
三是统筹协调,突破农民
住宅建设的规划制约。要在现
有村庄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
优化村庄规划点布局。坚持长
期性原则,为农村住房改造建
设和其他建设预留发展空间。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原则,统筹
考虑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和公共
服务配套,方便群众的生活。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公
寓的建设。坚持同步规划原则,在编制农村新社区布点规划的同时,抓好旧村改造利用规划和宅基地整理复垦规划,使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和宅基地复垦工作得以统筹有序推进。坚持节约用地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村庄规划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努力实现农村住房建设新增用地与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总量平衡。/
4四是打造平安工程。坚持“凭图施工、内行人建房、凭合同审批”的工作要求,加强农村建筑工匠的培训、加强施工队伍和施工环节管理,将规划区农民住宅建设管理从土地使用审批、登记延伸到建筑施工管理。加强农民建房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引导农民科学建房,提高农村房屋防灾能力。建立健全农村建筑安全、工程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村镇建筑工匠的培训和资质管理,推行建筑许可证制度,坚持有图施工、持证上岗、按图施工,保证农民住宅建设的安全与质量。
五是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主及法律监督作用。避免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侵犯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破坏土地资源。依托旧村落的现有规模进行改造,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的发展模式。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利用新农村建设政策,破坏土地资源,大搞房地产开发的政府部门和其他人员,坚决给以严厉的打击。确保党的农村经济改革路线顺利的进行下去。
最后,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2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新农村住房建设问题的背后是深植于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切实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党的农村经济改革路线,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建设水平;有利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为城乡建设发展赢得空间;有利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案例应用版)[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2] 江华, 杨秀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3] 韩俊.中国农村土地问题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4] 马艳敏.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调研报告[R/OL].[2013-11-9].附:实践日志
关于农村住房建设调查的实践日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 4/ 4
签名:
第二篇:农村住房调查报告
建设新农村加速奔小康
----农村住房调查报告
摘要:
2009年7月,我们迎来了大学里的第一个暑假。如何利用好暑假,也是我们大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我们土木工程系利用了短学期组织了实践活动,我们土木0801第二小分队的活动名为“农村住房调查”,意在让同学们通过收集资料,对农村住房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未来专业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切身的体验。
我的家乡是浙江省丽水市,本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结合处,经济发展相对于浙江省的其他市要有所靠后,但是丽水是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山清水秀的天然大氧吧,是个修身养息的好去处。
此次调查,是我单独进行的,观察了丽水市莲都区近郊的黄泥敦村,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该村的大体住房状况以及环境、生活状况。
关键词:实践 农村住房 环境卫生 生活条件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专业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今年,土木系领导组织安排我们土木专业的大一学生进行农村住房调查的暑期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农村住房有所了解,对未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所帮助。紧密结合土木专业的同时,更让同学们对农村建筑,建设新农村等有所关注。通过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锻炼了同学们的交流能力,又使广大学生加深了对社会、农村、群众的了解。
一、农村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丽水市莲都区东郊的火车站附近。据该村村民介绍,进入90年代后,交通便利多了,近郊的农村随着市区的发展也渐渐的发展起来,村民许多都去了市区打工赚钱,农产品的销量也逐渐好起来,一些村民将祖先那留传下的土房子拆除,建起来新房。先富带动后富,一些发家致富的村民调动了其他村民,开始种植越来越多的水果蔬菜,越来越多的人到城里工作。村里的人们渐渐都富裕了,土房子越来越少,取代它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楼房。而今,绝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舒适的房子,但是还是有很少一部分村民存在住房困难的问题。
二、房屋状况
走进村落,首先观察到房屋分布非常整齐,主干道两边各分部房屋,户与户之间的前后间隔大约为5~7米。每户人家的房子都是三层楼的,很少看见有两层的住户。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一般农村一户人家都是4口人,有的孩子多的也有5、6个人住一户的。
据了解,该村大部分房屋是建于大约20年前的,由于那时候物价并不是很高,所以200㎡以上的房屋造价也不过是17000元到20000元之间,一些装修材料好的也就20000多。那时建成的房屋都是经过设计的,有的村民说设
计过的房子住起来安心且舒服,的确如此,有几户人家连顶层漏水都罕见。70%的住户的住房是全屋装修的,他们住房的外墙大多数用的是瓷砖,但是也有少数是马赛克和瓷砖同时使用,还有及少数是用砖。另外30%的住户外墙并没有经过特殊的装修,只是用水泥。
大部分的住户卫生间和室内地板均用瓷砖,根据他们所说的,瓷砖清洁起来比较方便,而且价格也不是很高,但也有一小部分的住户用的是水泥地。过去,他们在修建的过程中,房屋楼板材料均用预制板,且房屋层高大多数用户都设计为3.2m,每家每户都拥有两个或者三个厕所,方便家庭成员的使用。
三、农村居住的环境 “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这是走进黄泥敦村的第一印象,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村民处理垃圾的意识还是比较强的。2003年以来,该村进行垃圾集中处理,要求村民将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里。但那时很多人不习惯用垃圾桶,他们习惯于将垃圾倾倒在自留地或是河边,有的村民甚至把垃圾扫到路上。为此,该村按照热爱家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文明诚信、创业致富、家邻和睦、生态绿化、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卫生整洁十项要求,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并将村民中存在的陋习搬上广播进行曝光,让村民在收听中提高文明意识,改变村民的思想,渐渐地,垃圾桶里满起来了。垃圾桶越来越满,带来的是村庄变得干净而整洁了。以前的黄泥敦,被形容为“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村民卫生意识极差,垃圾到处扔,污水随地流,村庄环境极为恶劣。而今,黄泥敦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道路两边整齐有序,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眼下,“干净整洁”已成为黄泥敦村民心目中衡量家庭文明的标准之一。
四、关于新农村建设
据新华社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10月26日发布《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提出我国将在2010年初步解决并改善农村环境问题。
《行动计划》说,我国将在2010年初步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饮用水环境得到改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得到基本控制,新增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我市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制定住房规划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应、集约利用和管理,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坚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促进房产业的持续发展。健全廉租房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型普通商品房供应,建立多渠道投资融资机制,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各个部门,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我们原有的方针政策,总结经验、纠正不足,除此之外,我想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方面,一定要继续提高农村办学质量,努力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在医疗方面,相关部门应多组织村民,居民体检,开展传染病的宣传防治工作;
3.在收入方面,需要为百姓提供多方面的收入渠道,特别是需要扩大农产品市场,为农民增收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也为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
4.在社会保障方面,要坚持实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空间”,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定要更加重视、强化这项工作。
5.在住房方面,要尽快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困难问题,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上,使危房住户尽快新搬入新建住宅。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抓紧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保障体系。
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产业发展上要有长期考虑,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开展上要有重点,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职能部门上下联动的方式,共同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都市快报》、丽水信息港
第三篇:玛多县农村住房建设情况
玛多县农村住房建设情况专题
调研报告
据根果建字【2011】132号《关于转发全省农村住房建设情况专题调研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局认真开展自查和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住房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分配我县奖励性住房240户、资金合计120万元。年初到位资金104万元。计划下达后我们及时将任务、资金分解到花石峡镇130户、黄河50户、玛查理60户,同时积极汇报争取县级配套,县政府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安排每套1000元,合计配套24万元并及时下拨到位。具体工作中:我们将240户奖励性住房与今年我县游牧民定居房590户任务(花石峡镇226户、玛查理镇164户、黄河乡100户)资金整合使用以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今年花石峡镇游牧民定居点(维日根示范村)集中修建161户以完成工程量的80%。维日根村2010年以落实配套资金426万元,集中建设管理用房、水、电、路、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
二、“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建设情况
今年在“千村建设,百村示范”的工作中花石峡镇维日根村被省上确定为示范村,通过走访群众和征求花石峡镇和牧委会意见、建议,及时委托青海省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编制,在反复修改和实地查验的基础上,示范村规划于5月
18定稿并于6月份通过省、州、县三级的审查,7月5日县政府批准花石镇政府组织实施。
花石峡镇牧民人均收入1812.48元.规划新村总户数798户,其中新建513户,规划新村总人口为3591人,规划中包含花石峡镇措柔村50户,东泽村41户、扎地村41户、斗纳村41户、加果村43户,确定集中修建169户。规划宅基地面积225.54平方米,住房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使用面积43.85平方米。按照“一年见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总体目标要求,努力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牧民生活水品实现新提高的要求。以实现2011-2013年全面推进新村住房建设期,2014年完善提高期,到2015年将维日根建成充满发展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现示范村完成建设任务量的80%(未完成原因主要是9月底受气候影响全面停工),配套设施等将在明年组织实施。
三、农村牧区村庄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通过实地调研将玛查理镇野牛沟村、扎陵湖乡河源新村、扎陵湖乡擦泽村、扎陵湖乡卓让村、扎陵湖乡上多卡(多涌村)、黄河乡果洛新村、黄河乡江旁村、黄河乡塘格玛村(和科寺)、花石峡镇日谢村、花石峡镇措柔村十个(编制费共计65万元)形成规模村作为千村建设村,村级规划正在编制中,年内有望完成。
今年县城玛查理镇总体规划的修编(编制费130万元)
过程中我们将其它未形成规模的15个村纳入其中。花石峡镇维日埂村示范村规划编制(编制费8.5万元)过程中我们将花石峡镇未形成规模的5个村纳入其中。今年省上给我现编制费共计147万元。
玛多县游牧民定居工程5年总体规划建设2884户,黄河乡608户,玛查理镇543户、扎陵湖乡473户、花石峡镇1260户。规划已编制完成,截止目前工程完成1434户,完成总体规划的49.7%。
四、农村牧区特色民居建设情况
按照《青海省农村牧区村庄规划及特色民居建设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打造民族特色的民居,在近三年的游牧民定居房建设中我县按照群众意愿、突出房屋的民族特色,使建筑有本土人情,着力实现藏红和米黄的有机结合。
五、有关政策落实情况
根据省地税局《关于暂缓征收游牧民定居工程建筑安装业相关税收的通知》各乡镇在建设中一律给予了减免,三年共计减免营业税320万元。为确保我县游牧民定居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完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程,县政府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2009年起县级配套每户2000元提高到3000元每户,共计配套817万元。2011年县政府对项目户中贫困户又补助每户3000元的自筹款、共计177万
元。
按照要求我县以建立健全农村牧区住房建设牧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主要做法
我县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县游牧民定居领导小组组织城建、发改、交通等部门的业务人员,对定居工程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工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可靠,根据施工进度每道工序都有检查、监理、验收记录,所用材料合乎建设标准,符合建设要求。乡政府抓组织实施和工程进度,城建部门负责项目选址、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服务。我们主要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严把项目户的审查关;二严把施工单位的筛选关;三严把建筑承包关;四严把规划关;五严把工程监管关;六严把验收关;七严把工程档案建设关。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第四篇: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汇报
科学布局
统筹兼顾
合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按照“人口集中居住、服务集约提供、产业聚集发展”的思路,坚持“政府推进、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多元投入”的原则,合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力争5年将全市180多个村庄整合为50个左右的农村社区。2009年以来,实施农村社区项目31个,规划合并村庄132个14.8万人,已有108个村庄动工建设;共建设多层或高层住宅楼848栋37526户450万平方米,其中803栋35158户竣工。我们的做法是:
一、积极谋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按照上级部署精神,成立了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等几大家领导任指挥、副指挥,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会战指挥部,并抽调专业技术骨干与原单位脱钩,集中会战抓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推进。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连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推进社区建设的政策文件,每年都专题制订会战方案和督查考核办法,并逐年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
— 1 — 的扶持补助力度,充分调动了镇村和农民群众建房积极性。市会战指挥部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作用,全面实行市级领导包保项目责任制,健全定期调度、现场办公、未完成节点任务亮黄牌等一系列制度,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考核,促进了农村社区建设逐年增速扩面、提档升级。
二、完善扶持政策,强力扶持补助。在用地上,利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优先保障农村社区建设。三年有14个项目区45个村7759.3亩土地纳入挂钩计划,可节余土地指标4966.3亩。目前,涉及的新村建设全部启动,16个挂钩村基本完成新村建设和旧村拆除,腾出旧村土地1560亩。在补助资金上,对纳入挂钩的村庄完成社区建设、整村腾空节余土地指标的,根据市级实际使用指标数量,以每亩20万元补助挂钩项目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楼房建设和旧房拆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对建新房拆旧房农户的补助和奖励等。市财政为此设立专项资金,实行预拨款制度,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强力资金扶持,有力地调动了镇村抓好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科学规划布局,注重设施配套。始终把高境界规划放在社区建设的首要位置。委托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30多项修建性详细规划。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组织设计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的规划方案和建筑户型,引导农民建
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百年住宅”。在具体规划实施中,不仅抓好社区楼房建设,而且注重社区配套建设。率先制订并严格执行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五化十通十有”标准,努力提升农村社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一是基础设施配“五化十通”。即实现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社区路、水、电、气、暖、排污、环卫、电话、宽带、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十通”。特别是对城市管网覆盖之外的偏远社区,着力解决好集中供水、供中供气、污水处理问题。全市科学布点建设了六个农村自来水水厂,所有农村社区接入集中供水管网;在偏远社区探索建设了液化天然气输配站,铺设集中供气管网20多公里,有效解决了社区群众生火做饭问题。等社区建设了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达到国家排放水一级B标准。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十有”。即建成的农村社区要达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小学幼儿园、商贸超市、医疗卫生室、党员服务室等“十有”标准,面向社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城乡均等化服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要设置劳动保障、民政事务、计划生育、司法调解、科教文卫等服务窗口,实行公共事务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具备基层组织活动办公、社会事务管理和社会救助、科技服务文体娱乐、党员服务、便民利民等服务功能。目前,20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已建成启用。三是社区管理物业化。规模入住社区都组建了物业管理机构,专
门负责农村社区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治安巡查,大力开展社区绿化和环境美化,为农民群众营造了环境优美、文明有序、安全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家园。
四、强化业务指导,分类推进建设。针对各个村庄所处区位、规模、经济基础和群众意愿等实际情况,采取四种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一是迁村入城。对城中村、城边村纳入城市规划布局,实行整体拆迁、整合改造。二是迁村入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目前已启动10个村,建设楼房68栋2656户,社区建设初具规模。③村企合一。对大企业驻地或周边的村庄,通过土地入股、村企共同出资建设新社区,腾出土地用于企业发展。④合村并点。对规模较小、区位相近、分布零散的村庄,采取农民出资合作建房、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建新必须拆旧的方式,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建设新型社区。
五、坚持规范运作,加强项目监管。在立项启动环节,制订了《村庄合村并点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和评估办法》及配套的《调查统计表》,通过调查村庄区位、房屋、经济基础、村民意愿等6大类20大项55小项具体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对申请建社区村庄合村并点能力按百分制进行综合评估,并明确提出:未纳入社区规划的村庄不能立项,未征得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的不能立项,未进行村民民主决策的不能立项,未经合村并点能力评估的不能立项,从根本上确保了
社区建设尊重群众意愿、符合村庄实际。在项目审批上,根据农村社区建设涉及业务部门职能,将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审批管理细则进行了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牵头抓好社区项目审批管理,确保了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到位。在工程质量监管上,由住建部门牵头,举办了镇村和施工、监理负责人参加的农村住房工程建设施管理培训班,每季度都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及时开展了工程监理工作、进场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塔机等专项检查,组织专人靠上督导问题整改,及时整改了一批质量安全隐患。目前,所有在建项目都做到审批手续完备、项目运作规范、质量安全可靠。
通过实施农村社区农村住房建设,在四个方面显现了明显成效:一是强力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增长。三年农村住房建设完成投资40多亿元,产生钢材、水泥、建筑劳务等市场需求9.09亿元,并有力地带动了装饰装修、家电、家具、纺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有力引擎。二是推进了农村城镇化。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全市108个村已经或正在并入31个新型农村社区,改变了村庄零散的现状,优化了农村建设布局,形成了一批人口相对集中、设施配套齐全的小城镇和大社区,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向城镇聚集。三是加速了农民居民化。农民进社区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些乡村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大大
减少,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生活更加文明富裕。四是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一方面通过合村并点建社区节约了大量土地,解决了工业项目发展用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流转复垦土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农村各项产业全面发展,大大提升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
第五篇:农村教职工住房,医疗调查报告
一,“人口多”。笔者调查了两位已退休的老教师,他们家的人口数分别是10人和9人,与现在的三口之家简直是天壤之别、不可思议的数字,显然由于他们人口多导致负担过重是摆在面子上的事情。因此,他们为了养家糊口、摆脱生活困境,长期挣扎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可见一斑。诚然他们毕竟属于个别现象,但所有在职的教师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角中学教师子女过多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1—2人属普遍现象,也有个别教师有3个的。他们为了完成子女的学业,省吃俭用,宁可苦自己,幸福后代人,有的教师不惜以借债、贷款方式,来支付子女高昂的学习费用,至今还有剩留当年因借贷所欠下的债款。
二“疾病多”由于三角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乡,户籍在册人口总数2.8万人,三角乡中学在校生年年如此,教学班级18个,学生数1100多人,教师教学任务长期偏重,基本是超负荷运转,许多教师均是带病坚持教学工作岗位,如李华江同志(现已调离三角中学),他当时是三角中学一名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由于德育工作比较繁重,还要坚持带两个初二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几乎是一心扑在学校德育管理与语文教学岗位上,后因工作繁忙,一下就贻误病情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最后只好去上海市某著名医院作肝脏移植手术,一次性耗尽50多万元医药费。还有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在教学之中,忽视了日常的体育锻炼和有益的健身活动,分别患上了肩周炎,腰肌劳损,类风湿病,慢性胃病等。一般他们很少主动去正规大型医院诊断治疗,每当这些病情发作、疼痛难忍之时,他们最多是去乡镇卫生院随便开一点药,应付一下眼前的疼痛。一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二是目前大医院看病太贵,难以承受高昂的治疗费用,再加之区区几百元医保医疗的门诊费,一年到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三是“欠债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全国人民正满怀信心迎接“小康”生活的时候,但我们广大教师仍然是过着一种清贫如水的恬静生活。由于三角中学教师包括上述两种情况的原因,还有个别教师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如胡礼文老师,由于父母长年卧病在床,妻子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压得他一时难以喘息过来,一点微薄的工资收入难以改变目前的经济窘境,所以,只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度日,至今祖孙三代仍然栖身于骆滩胡村低矮的小屋里,下雨漏雨,刮风透风,好不寒碜。还欠2.3万债款一时无法还清。上述的李华江欠款高达10-20万元。
一是“工资少”。平心而论,教师的工资本身少得可怜,可是有的应有享受的政策还不能落实到位,比如绩效工资,也叫阳光工资,在同一地区的公务员享受的阳光工资能够一次性发足补齐,唯独是教师的绩效工资可却是另一种光景,七折八扣,发到教师每人手中却所剩无几了。还有一个教师的教龄津贴,沿用的还是30年前的标准,大概是多了一个不太受欢迎的“教龄”定语吧。
二是“住房面积少”。祖国改革开放30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什么各种名目的小区、公寓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当人们从高楼大厦走出来,开着名车,奔驰在宽畅的高速公路上,脸上写满着幸福惬意时候,但他们背后还有许多蜗居在低陋的矮屋,拿着一点微薄工资的教师,像上述的胡礼文,至今祖孙三代5口人,居住在面积仅有的19平方米阴暗潮湿的低屋里,由于他家里属于三角乡属地管理,不具有享受永修县廉租房资格,三角中学教师集体宿舍早已人满为患,已经安排不了,再加上胡礼文老师的妻子因病情的特殊情况,他本身也放弃居住学校集体宿舍的意愿,学校也尊重他本人的意见。三是“生活来源少”广大农村教师长期奋斗在教学的第一线,倾心于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教肓,本身就无一技之长,既然不会务工,也不会经商,更不会炒股、炒期货。这就导致这些教师长年固守自己的一片清贫。像人们经常疯传的“天价”家教,节日接受家长礼请,好像他们却是前几个世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群,清贫与俭朴是他们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笔者记得有一次,学校在教师节期间给胡礼文发一点“派拉蒙”购物卡,他却悄悄地把购物卡兑换成了现金,我询问他为什么如此做,他说:“我从来没有去县城购物,那购物卡对我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可见,一个农村教师平时的消费水平停留在一个什么档次,这无不与他们的生活来源少有直接的关联。
因此,要想彻底改变农村教师上述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不能永远停留在口头上,需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决不让广大农村教师成为“民生工程”的灰色地带,特建议如下;
1、强烈呼吁把广大农村教师列入城市安置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廉租性住房范围之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彻底解决广大农村教师后顾之忧,让他们居有定所,给教师创造一个安稳舒适的生
活环境,使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像胡礼文这样实际情况,如果说组织上不采取得力措施,就凭他个人经济能力,一辈子也难以解决个人住房问题。他是如此,其他农村教师的住房状态也好不到哪儿去了,解决农村教师住房的出路在哪里?一是要有政策上的扶持,二是要有相应的资金上帮助,三是要有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四是要成立专门政策和法规,确保农村教师住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2、加强广大农村教师体格健康检查制度,定期定点给农村教师进行身体健康体检,建立教师身体健康档案,做到有备可查,一旦身体出现了什么疾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另外要提高乡镇卫生院医技水平与改进医疗设备。农村教师如果想去作一个身体健康检查,一些乡镇卫生院连一个简单的b超医疗设备都没有,医技水平更不用谈了,笔者认识一位女教师,她就在早年的时候,发现自己乳腺上有一个不规则的肿块,多次去乡卫生院诊疗,谁知那医生却诊断是乳叶增生,他开了一点消炎片让她回家吃,并安慰她说,吃药后症状会自动消失的。前不久这位女教师乳请假去省城某大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乳腺ca,所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技水平和改进医疗设备,乃是当务之急。
3、建立农村贫困教师救助基金会组织。虽然县教育局在每年年头岁尾有一次声势浩大的送温暖活动,这与农村贫困教师实际困难相差甚远,对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简直是杯水车薪。像胡礼文这种实际困难,学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也只能在每年年底象征性给他一点困难补助金,他所的属地三角乡政府同时也只能一次性给一点困难补助,终究解决不了多大问题。所以,笔者强烈呼吁以县为单位,建立一个机构健全、操作得当,指挥有力的农村贫困教师救助基金会组织,来解决农村中小学住房和医疗保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