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后建安企业的税务困境与对策

时间:2019-05-12 18:3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增值税转型后建安企业的税务困境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增值税转型后建安企业的税务困境与对策》。

第一篇:增值税转型后建安企业的税务困境与对策

增值税转型后建安企业的税务困境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0-07-20 17:42:

32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允许纳税人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换。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转换的不彻底,建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税务困境,建安企业应如何来应对这一系列税务困境,值得纳税人思考。

一、建安企业遇到的税务困境

(一)业主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后,企业购人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扣除,因此,对于建安企业提供工程安装过程中涉及的设备、材料,部分业主要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建安企业系非增值税(营业税)一般纳税人,通常情况下无法提供混合销售业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导致与业主之间的票据纠纷,给业务的顺利开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可能被判定为应纳增值税的混合销售

许多建安合同是以总包形式签订的,服务范围包括设计、采购和施工。如果建安企业提供的设备不是自产货物,且提供的设备材料价值超过合同总价值的50%以上,那么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及国税部门的一贯做法,建安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极有可能被判定为全额并计缴增值税。企业面临着税负成本的上升。

(三)面临双重征税的风险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这样,对于总包合同范围内的设备来说,就面临着立法模糊不清的问题,一方面业主要求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供其作进项抵扣,另一方面项目所在地地税局又有可能依据该第十六条要求设备缴纳营业税。这一问题在项目所在地与总机构所在地不同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即便地方税务局同意工程用设备缴纳增值税,对于建安企业来说,还面临着如何划分成设备主材和施工材料的难题,二、对业主增值税抵扣

问题的分析

在笔者看来,由于本次增值税转型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转向消费型,因此建安企业的一些业主即使能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存在不能抵扣的问题。

(一)营业税纳税人没有必要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第十条规定,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

额中抵扣,《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也规定:“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由此可知,增值税纳税人不包括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行业的企业。属于以。上行业的企业获取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由于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二)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

此次转型改革明确规定,固定中的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能纳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新税法对不动产的概念也予以明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明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第二款所称建筑物,是指供人们在其内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者场所,具体为《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r14885—1994)中代码前两位为‘02’的房屋;所称构筑物,是指人们不在其内生产、生活的人工建造物,具体为《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1994)中代码前两位为‘03’的构筑物;所称其他土地附着物,是指矿产资源及土地上生长的植物。”

通过以上对业主增值税抵扣问题的分析,建安企业可以明确以下问题:①建安企业涉及的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行业的客户没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必要。②工程中明确属于不动产的在建工程,业主也没有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必要。③在工程最终竣工后,建安企业判断属于建筑物组成部分或其附属设施的,应提前与业主做好协商和沟通,让其了解没有必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建安企业的应对思路

除以上所说不需要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业主,建安企业要做好协商和沟通工作外,对于其他需要获取增值税抵扣凭证的业主的要求,理论上有以下途径可供建安企业选择:

(一)分开纳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应税劳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行为。”第七条规定:“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一)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建安企业对合同涉及的设备材料系自产货物、同时可以分开核算的,可以对总包合同涉及的设备、材料缴纳增值税,设计、安装服务缴纳营业税。

(二)全额缴纳增值税

企业全额缴纳增值税后,行业性质发生变化,变成以销售设备材料为主,设计、施工为辅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方案的优点:能向业主完全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业主愿意承担增加的税负,由于仍是设备材料与劳务总包,对企业的利润空间不会有影响。但该方案也存在缺点:由于建安企业属于税法规定的营业税纳税人,不可能成为增值税纳税人,因此税务上不具操作性;即使可行,税负也太高;扣缴分包方营业税存在流转税冲突,因此,该方案不具操作性。

(三)分离设备材料

“分离设备材料”是指设备和材料完全由业主自行提供(甲供形式),建安企业变为纯劳务型企业,通常有形式上分离和实质上分离两种方式。

“形式上分离”是指设备材料采用甲供形式,但要求其向建安企业的关联公司采购。该方式的优点是:关联企业能向业主提供设备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关联方之间可以转移收入,能较大限度保留整体的利润空间。缺点是:会使企业产值大幅缩小;存在关联方之间定价是否公允的涉税风险;利润空间暴露,利润可能下降;企业营业税税负反而增加,因为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因此,业主自行提供的原材料、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建安企业缴纳营业税时仍应作为计税依据。

“实质上分离”是指设备材料采用甲供形式,但不向企业的关联方采购。该方式对企业的不利之处显而易见:与形式上的分离一样,整体产值巨幅缩小,企业成为纯劳务型企业,可能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因此该方案损失太大,选择余地较小。

(四)仅分离设备

“仅分离设备”是指设备完全由业主自行提供,合同仅包括劳务和材料,同方案三一样也可分为形式上分离和实质上分离。该方式的优点:不仅能解决设备部分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且保留劳务和材料,由关联公司提供设备,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利润空间。但缺点是假如业主要获取包括材料在内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建安企业仍无法提供。

来源:财务与会计导刊2010第7期第63至64页作者:章建良

第二篇: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10省市。为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任务,克服营业税、增值税并行的缺憾,2013年8月,营业税改增值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红红火火地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了。在有形动产租赁、交通运输业、邮政业、部分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纳入增值税范围的基础上,2014年6月1日电信业营改增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铺开,接着,生活类服务业、建筑业和不动产、金融保险业被逐步纳入增值税体系。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克服了营业税重复计征的最大缺陷,发扬了增值税抵扣的优点,不是简单的转改,而是重大的制度创新,是我国政府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决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深化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营业税改增值税固然有优势,但也存在转改的困境,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寻解决策略。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一)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营业税税赋重,重复征税,出口不退税,企业税收负担重。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使多个行业企业的税负降低。比如:理论上假设能取得抵扣进项税所需的所有凭证,建筑业税负将大大减轻,因为不必用全部营业收入缴纳营业税,购买机器设备、材料的税额可以抵扣。金融业企业不像过去既要承担营业税又要缴纳增值税,因为按照营改增的实施办法只对贷款、金融经纪和保险业务等金融业务创造的增值额征税,对过户费、开户费等代收费用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引发的应收未收利息的税负不再征税。出口企业享受零税率政策,减轻了税负,因为增值税改变了营业税无法退税的弊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和采掘也都是受益的行业。另外,七类行业增值税征收率的降低、增值税价外税特征导致的税基缩小、增值税先进计税方法及11%和6%两档低税率,也使一些企业的税负减轻。

(二)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是由结构调整推动的,而税收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1994年税制改革确定制造业实施增值税,制造业按照应税劳务抵扣的范围扩大,原先不能抵扣的费用可以抵扣,抵扣数额同时增加,企业负担由此减轻,产品成本也随之下降,行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大大提高。毫无疑问,营业税改增值税对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服务业的情况则恰恰相反。1994年税制改革不够彻底,服务业仍然实施营业税,营业税的种种弊端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调整达不到预期目标。鉴于已有的改革经验与教训,必须加快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步伐,否则会影响“十二五”期间服务业的发展。

(三)有利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比如粗放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数量、增长速度为中心,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增量投入来提高产出水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以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为代价,主要依靠提高生产率的综合要素来提高产出水平,用最低成本创造最大利润。正因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工艺落后、质量差、资源耗费高、效益低、资金周转慢、环境污染重等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高能耗低产出的增长方式,以科技发展带动经济效益,采取集约化方式,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是适应国际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是缓解资金、能源、原材料供给矛盾的良方,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如果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考虑到资源、环境、人力、科技等综合因素,以质量取胜,那就会避免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问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在经济发展中依靠科技力量,在生产中增加科学技术含量,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依靠科技、发展科技,需要税收、财政、技术、人力等多个方面的支撑。然而,在税收层面,以往的营业税政策不但制约了设计、研究型企业的发展,而且对其他企业吸收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构成障碍,对于非设计研发型企业吸收别人的新技术、新成果,就要提高税收,只对自行研发的技术、产品实行较低的税收政策。在营改增之前,企业外购新技术、新研究成果而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营业税不能抵扣,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税负。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不但避免了重复征税,还规定高科技企业享受6%的较低税档,享受产业扶持优惠,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激励企业朝着高科技、创新型发展,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另外,营改增有利于扩展增值税链条,完善税制,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各行各业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困境

(一)冲击地方财政体系遭遇改革阻力

缴纳的增值税一部分归中央所有,另一部分归地方所有,中央和地方之间按照3∶1的比例分成。在税制改革之前,营业税归地方所有,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地方税的第一大税种。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中央与地方利益的重新分配,使地方的税收权利大大减少,即便将地方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的那一部分全部返还给地方,也会影响到地方财政相对独立的收支管理权和平衡权。地方财政收支体系面临冲击,结果势必影响地方改革的积极性,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阻力。

(二)核算方式转变导致税改步伐放缓

从总体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对企业财务的核算方式方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例如: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在材料购买和发出、承包和分包、工程验收等环节都要进行增值税核算工作,只在计提和缴纳营业税时做账,可见营业税改增值税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已经习惯采用原有核算方法的财务人员一般会排斥改变。营改增之后,财务及税务人员需要尽快学习新的税收规则和不同的税率,需要对费用、成本等分离价税,分别核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需要增加税务稽查的风险防范等,如果不及时充电,就会在微观层面拖延税改的进度。

(三)金融业税制难以设计影响营改增推进

金融业的税制设计比较难。一是难以精准计量金融业增值税课税基础,比如银行贷款业务的利息包含增加值、资金成本、违约风险补偿、通货膨胀补偿等,使准确衡量增值税的计税依据的获取十分困难。二是难以确定金融业增值税的征收方式。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很多行业,难以采取统一的征收方式。三是难以确定金融业增值税的税率。由于金融保险业主要靠劳务和资产取得收入,原材料投入相对比较少,在只允许企业抵扣设备和原材料进项税额的情况下:如果适用现在的增值税税率,税负将大大提升;如果要采取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方式来避免这种负面影响,具体税率也难以测算。

(四)建筑业理论税负值与实际测试结果差距较大

建筑施工企业从农民手中购买的砖瓦、沙石等材料通常无法取得符合规定的凭证,供应商提供建筑物资时对开发票与不开发票执行不同的价格,转包与分包行为也难以取得发票。因此鉴于建筑业业务活动的复杂性、成本构成的特殊性等原因,营改增税负可能不减反增。对全国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如采用11%的试点税率,营改增后,税负不降反升。对于量多面广、吸纳就业、产值利润率低、现金流紧张的中小建筑企业而言,可能忧虑多于期待。此外,营改增对个别行业短期内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如:交通运输业由于固定资产建设周期长、使用寿命长等原因,营改增的作用很有限;电信业的成本、费用下降比若小于收入下降比,利润将有所下降;等等。

三、突破困境的对策

(一)建议中央与地方按5∶5分成我国自从实行双税制以后,中央加强了财权的控制力度,税收不断创新高,而地方的税收却并不乐观,有的地方甚至负债累累。营改增将原来属于地方的营业税变成增值税,先交中央,再由中央划拨回地方,表面上看,地方的税收似乎是一样的,但何时拨回的控制权不在地方。营改增不但没有改变长期以来中央富地方穷的局面,反而使地方财政失去了相对独立的调控权。某个产业急需投资而资金尚待中央划拨的情况时常存在,必然会影响地方性公共支出的时效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因此,应该科学确定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方案,在保证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增值税中地方的分享比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确保营改增取得成功。上海理工大学的华钦、饶海琴老师指出,如果将营业税全部纳入增值税,那么中央与地方的增值税分享比例要调整为51.2%和48.8%,才能保证原有营业税收入全部留在地方财政,业界普遍认为这个比例比较合理。总之,如果想适当改变地方“土地财政”的现状,还可以考虑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按5∶5的比例分成。

(二)提高财税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

营改增是完善传统商品销售税的必然选择,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营改增不仅大大增加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也使会计核算更加复杂。如果财税人员没有掌握新的核算方法,把增值税放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一个会计科目内核算,结果就会只顾了借方而顾不了贷方。如果将增值税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中分离出来,建立“进项税额”、“销项税额”这两个一级科目,平常只做进项、销项税额汇集,月底或下月初分别合计总数,再计算应交税金,即把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其余额就是应交税金。这样,避免每天每笔结算应交税金,工作量将大大减少。所以,实行营改增后,财税人员必须及时学习营改增相关知识,明确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项税额抵扣方法、不同税种税率等,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高综合素质,才能迅速调整财务核算方式,加强税务管理,控制相关环节,进行税务筹划,规范增值税业务,管理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和收取,快速适应新的税务征管要求。

(三)对抵扣链条不完整的行业实行过渡期政策

抵扣链条不完整的行业由于部分进项税无法取得扣税凭证而无法抵扣销项税额,造成实际税负上升,将影响改革成效。为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全行业实现税制转型,对这类行业的企业可采用如下过渡期政策:一是不抵扣进项税,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二是在增值税税率档次过多的背景下,遵循平衡行业税负,促进市场公平,财政收入不因税率调整产生巨大波动的原则,实行差别税率,实际税负高的适用低税率,实际税负低的实行高税率;三是对实际税负超过理论设计值的部分,采取即征即退或者先征后退的办法。

(四)优化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

近两年来,针对企业部分成本难以抵扣的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完善抵扣链条。抵扣链条的延伸,使得更多的纳税人直接面对税务征管机构。增值税征管模式比营业税更加规范,也更加复杂,在实施初期,会给税企双方带来压力和负担,应在有限度地增加纳税成本和征管成本的前提下,完善有关税票的设计、领用、开具、传递、保管、认证、抵扣等配套制度和政策安排,创造条件、创新方法让分享增值税抵扣成为可能。以上各个环节的调整、完善、配套和创新,直接关系到征管效率的改善和提高,甚至影响到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整体工作。我国在迅速崛起。2013年我国就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我国的GDP从2009年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比日本少15%,到2014年已经是美国的一半,是日本的2倍。为了持续发展,与国际接轨,也为了更加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我国政府果断实施“营改增”。可以说,营改增是增值税改革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影响深远。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不仅减轻企业税负,有利于激励市场主体,而且优化的税制有利于引导生产方式,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应提升。当前,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以营改增为契机,充分认识政府转移支付法制化的紧迫性,提高财税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把营改增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实现营改增的平稳过渡和顺利推进。

第三篇:《浅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浅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征收增值税的企业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税成为我国财政收入来源的第一大税种。这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增值税、增值税转型、企业

一、增值税概述

从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增值税来看,以法定扣除项目为标准来划分,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国际上通行的规定是: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不作任何扣除的是生产型增值税;按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价值逐年扣除的是收入型增值税;对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当年一次性扣除的是消费型增值税。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实行分期抵扣政策,增加税款抵扣的复杂性,不符合税收成本效益原则,往往不被采用。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意义

自1954 年法国率先推行增值税之后,欧共体各成员国都先后采用了增值税。现今已被 100 多个国家(地区)采用。增值税只就增值额征税,如果相同税率的商品的最终售价相同,其总税负就必然相同,而与其经过多少个流转环节无关。因而,增值税是一个中性税种,税负合理。2009 年,我国开始实施增值税转型,将生产型地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纳税在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在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下,纳税人外购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额不能直接抵扣,只能计入固定资产价值,通过逐年计提折旧的方式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较高。增值税转型改革可避免对企业设备购置的重复征税,有得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我国企业 经营决策

1、将大幅降低企业税负,推动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创新。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外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将明显降低企业的税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减少折旧,增加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的利润。由此,可起到激励企业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作用,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

2、依靠进口设备进行生产的企业及外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将不再享受免税和退税政策优惠。

对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对外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是在我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的背景下出台的,主要是为了鼓励相关产业扩大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值税转型后,这部分设备的进项税额一样能得到抵扣,因此,进口设备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也相应停止执行。

3、对从事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采选产品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为了公平税负,规范税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将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税率由13%恢复为17%,提高了矿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但因下个环节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相应增加,最终产品所含的增值税在总量上并不会增加或减少,只是税负在上下环节间发生转移,因此不会增加相关企业的税负。

由此可见,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增值税负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生产成本降低后,小规模纳税人可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增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适用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对象是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改革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普遍下降,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且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小规模纳税人,其增值税负担不会因转型改革而降低,为了公平税负,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就业,条例同时降低了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将原来的执行6%和4%的征收率统一降低为3%。征收率水平的大幅降低,将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对纳税企业财务

增值税转型对所有增值税纳税企业来说是一个具有减税功效的利好,我们应该在日常财务核算工作中充分享受该税收政策的优惠,为企业发展积累更多的资金。

1、增值税转型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或销售额)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销售状态。该提供了防止企业亏损应完成的极限业务量信息,为评价企业未来经营的安全程度,实现盈利创造条件。

2、增值税转型对安全边际率的影响

安全边际是指正常销售量或者现有销售量(包括销售量和销售额两种形式)超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的差额。

综上所述,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降低,盈利空间变大;安全边际率提高,企业的经营安全状况变得更好;折旧方法的选择对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和安全边际率的影响都很大,并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四、增值税转型出现的问题 及采取的措施

(一)固定资产存量问题

对于存量固定资产税额采取不予抵扣的方式,会出现存量固定资产与新购进固定资产在抵扣上的衔接问题,在新办企业与老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公平竞争,不利于企业兼并等资产重组的进行,因为被兼并企业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抵扣,在同等条件下兼并企业宁愿购买新的固定资产,或者把原有的固定资产卖给关联企业,使原有固定资产不能抵扣的税款得以抵扣,存量固定资产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政策名存实亡。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建立严格的购置固定资产制度,从企业管理层面加强宏观控制,以避免投资过热和重复购置的现象。同时,对固定资产存量采用收入型增值税,对所增固定资产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待时机成熟,再全面推行消费型增值税。这样,即可减轻财政收入的压力,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予抵扣的弊端,是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可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

(二)对无形资产的抵扣的处理

修订后的增值税条例并没有包括对无形资产的抵扣。无形资产的计价十分复杂,如果按现行的会计制度,外购无形资产以购买价进入成本,自制无形资产以自制成本进入生产成本,前者所对应的抵扣税额要比后者对应的税额大,这将削弱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我认为对转让无形资产可按征收率计算其应纳税额,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可按基本税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无形资产开发所耗用的外购材料很少,因此,我认为,对于自行研制和使用的无形资产可不予征税,这既能鼓励企业创新,又可以简化税收征管。

(三)不同类型企业的税负平衡问题

实行增值税转型后,基础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税负会下降,对于此类企业可以取消相应的税收优惠。而对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传统技术加工工业则应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不同类型企业间的税负平衡。

(四)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平衡问题

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对小规模纳税人不再设置工业和商业两档征收率,将征收率统一降至3%,减轻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我认为,还应降低一般纳税人的申请标准,将部分纳税额较大、财务核算制度健全、财务人员符合要求的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兼顾公平。

(五)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能引起“畸形”消费,从而产生一些新的征管漏洞

由于转型后新增固定资产可以抵扣,一些企业认为这等于是固定资产变相降价17%,这样部分企业可能将有限的流动资金用于消费类而不是生产类固定资产,有违改革的初衷。我认为应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严格审查企业的行业认证,强化日常监督,尤其是抵扣发票的真实性,严厉打击各种偷税行为。

五、结束语

当前经济形势下刺激投资、扩大内需、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由于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要求企业以更强的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而我国的生产型增值税的这种抑制投资,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缺点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造成内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所以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已是大势所趋。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机遇,它彻底消除了重复征税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因此,各类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步伐。

参考文献:

[1]王素荣、付博.增值税转型的政策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5)25-26

[2]李健人.增值税转型与转型中的增值税[J].财经问题研究,2010(2)15-16

[3]蔡昌.增值税转型后的税负变化及其影响[J].税务研究,2009(5)89-90

[4]王洪海,宋丽娟.增值税转型经营杠杆效应计算与分析[J].中国信息化,2009(3)30-31

[5]赵颖.浅谈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和对策[J].财会研究,2009(1)65-66

[6]郭红梅.增值税转型背景下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J].财会研究,2009(1)15-16

[7]朱娟.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9(2)90-91

[8]朱建:浅议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现代企业,2009(2)80-81

[9]刘晴伊:论我国增值税转型[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64-65

第四篇:浅谈增值税转型企业的税收筹划

浅谈增值税转型企业的税收筹划

[摘 要]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筹资、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和安排,从而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经济行为。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究竟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本文从增值税转型内容、涵义入手,通过对转型后给企业影响的分析,指出企业应借助这一机遇,加快投资更新生产设备的步伐,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企业;税收筹划

一、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物服务各个环节所创造的新增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有三种类型:消费型、收入型、生产型。这三种类型,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从财政收入效果看生产型增值税收入最多,从鼓励投资角度看消费型增值税效果最好,从便于征管的角度看收入型增值税效果最差。

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既要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专业化程度,也要考虑政策取向,而社会历史条件与国际环境影响也是影响增值税类型选择的一个现实因素。1994年我国选择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主要着眼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广泛的税基,对于保障财政收入、抑制投资过热、调控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型增值税重复征税、抑制投资、阻碍技术更新等弊端逐步显露出来。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金中抵扣。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1.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

2.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

???3.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4.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

5.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涵

1.突出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

2.平衡不同纳税主体间税负水平。增值税转型主要是针对一般纳税人,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一律降低为3%。3.延长纳税申报期限。为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将纳税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4.调整优惠政策。转型改革后,企业购买设备,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其进项税额都可以抵扣。为此,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相应停止执行。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核心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从宏观的角度看,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微观看:

1.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1)减少当期应交的增值税

假定A公司需要支付增值税款为200万元,本又购进机器设备一台,不含税价格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十年,十年后残值为0,所得税税率为25%。那么:

转型前应缴纳的增值税=200万元

转型后应缴纳的增值税=200-68=132万元

(2)减少当期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转型前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200×10%=20万元

转型后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32×10%=13.2万元

(3)增加当期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转型前新增固定资产468万元,在该设备的十年经济寿命里,每年计提的折旧为46.8万元,该折旧冲减利润后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6.8×25%=11.7万元

转型后新增固定资产400万元,在该设备的十年经济寿命里,每年计提的折旧为40万元,该折旧冲减利润后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0×25%=10万元

那么,企业最终的整体税负为:

转型前= 200 +20 +11.7=231.7万元

转型后=132 +13.2 +10=155.2万元

由此可见,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税负影响不仅涉及增值税,还涉及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增值税转型,直接减少税金支出,提高赢利水平;虽然由于转型降低了新增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额,造成企业所得税有所增加,但企业净收益和税后的收益明显提高。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增值税转型后贡献的利润是76.5万元。增值税转型不仅直接减轻了税负,而且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是重大、直接和有效的。

2.降低资产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生产型增值税中,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不能抵扣,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额不仅明显增加,而且新增固定资产只能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导致资产价值虚增。而实行消费型的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额扣除,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再包含购进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减少,推动了企业赢利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持有期间的经营成果。

3.提升设备购置当年的现金流量

增值税转型最终要通过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来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转型后,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当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由于增值税支出的减少而有所上升。无疑,这等于为企业筹措了资金,雄厚的资金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而且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降低产品价格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等长期资本所负担的增值税不得抵扣,这就使得这部分税款资本化,成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并分期转到产品的价值中去,成为产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这等于固定资产在购买时承担了一道税,征收增值税时又课征了一道税,这就虚增了产品成本,而产生重复征税。货物流通次数越多,重复征税次数也越多。因此,增值税转型后,商品成本也将随之降低,而企业也有了降价的空间。当然,企业的产品能否更加低廉,还要看市场竞争的程度。

二、增值税转型企业的税收筹划

??

(一)企业身份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身份的筹划。由于此次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的为增

值税一般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是不能享受增值税转型的实惠的。因此,对于新办企业,应及时地向税务机关申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若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应抓住转型期国家对一般纳税人降低认定标准的契机,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从而搭上享受抵扣进项税的列车。

(二)采购固定资产获取进项发票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产生投资激励,从而对企业收益产生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由于我国现行发票管理中有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之分。因此,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在注意普通发票与专用发票的区别同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供货商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尽可能地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

(三)采购固定资产选择供货商的筹划

我国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或13%,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因此,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时,必须在不同身份的供货商之间作出选择。假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款为100万元。那么,企业向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或13万元=100 ×17%(13%);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万元=100 ×3%。显然,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处采购固定资产能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

??

(四)采购固定资产抵扣时机的筹划

1.固定资产采购时间的筹划

合理的采购时机可以使企业及时地获取更大的收益。一般来说,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购进固定资产,就可以及时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采购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及时抵扣,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作出清晰的财务核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2.固定资产销售时间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前销售固定资产一般免征增值税,转型后出售固定资产视同销售货物,要计算并缴纳增值税。因此,企业销售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在获得较大进项增值税额的当期。这样,就可以保证有足够多的销项税抵减进项税,从而降低增值税税负,达到借转型之势度过经济寒冬的目的。

三、增值税转型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激活企业的投资行为,促使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更新。需要注意的是,《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购进属于不动产(如房屋、建筑物、土地)项目的固定资产,不得抵扣进项税。因此,企业必须把握好固定资产界定的标准及可抵扣的范围,不可盲目扩张。增值税转型,购进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确实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企业必须根据其自身经营目标、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进行投资选择,万不可为了抵扣而购进固定资产。否则,即便眼下经济增长被拉上去,而这种短期利益行为而造成的经济失衡现象非但不会发生本质变化,且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的变动无疑给企业税收筹划以新的空间。企业必须全面了解新法规、政策,学懂弄通,领会悟透,准确掌握其要领。同时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规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企业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才能成功地进行税收筹划,为企业增加效益。■

[参考资料]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税[2008]50号)财政部网站.[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8]170号).财政部网站.[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国税务网站.[4]国家税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年版.[5]纳税筹划技巧.广东经济出版社.

第五篇:浅谈增值税转型企业的税收筹划

浅谈增值税转型企业的税收筹划.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浅谈增值税转型企业的税收筹划

[摘 要]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筹资、投资、理财活动的筹划和安排,从而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经济行为。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究竟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应对?本文从增值税转型内容、涵义入手,通过对转型后给企业影响的分析,指出企业应借助这一机遇,加快投资更新生产设备的步伐,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企业;税收筹划

一、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物服务各个环节所创造的新增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有三种类型:消费型、收入型、生产型。这三种类型,在税率相同的情况下,从财政收入效果看生产型增值税收入最多,从鼓励投资角度看消费型增值税效果最好,从便于征管的角度看收入型增值税效果最差。

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既要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专业化程度,也要考虑政策取向,而社会历史条件与国际环境影响也是影响增值税类型选择的一个现实因素。1994年我国选择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主要着眼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广泛的税基,对于保障财政收入、抑制投资过热、调控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型增值税重复征税、抑制投资、阻碍技术更新等弊端逐步显露出来。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

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其核心内容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在销项税金中抵扣。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 1.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可以计算抵扣。

2.购进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不得抵扣进项税。

??? 3.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政策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4.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为3%。

5.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从13%恢复到17%。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涵

1.突出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

2.平衡不同纳税主体间税负水平。增值税转型主要是针对一般纳税人,为了平衡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的税负水平,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一律降低为3%。

3.延长纳税申报期限。为方便纳税人纳税申报,将纳税期限从10日延长至15日。

4.调整优惠政策。转型改革后,企业购买设备,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其进项税额都可以抵扣。为此,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相应停止执行。

(三)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核心是允许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从宏观的角度看,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微观看:

1.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1)减少当期应交的增值税

假定A公司需要支付增值税款为200万元,本又购进机器设备一台,不含税价格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该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十年,十年后残值为0,所得税税率为25%。那么:

转型前应缴纳的增值税=200万元

转型后应缴纳的增值税=200-68=132万元

(2)减少当期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转型前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200×10%=20万元

转型后应缴纳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32×10%=13.2万元

(3)增加当期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转型前新增固定资产468万元,在该设备的十年经济寿命里,每年计提的折旧为46.8万元,该折旧冲减利润后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6.8×25%=11.7万元

转型后新增固定资产400万元,在该设备的十年经济寿命里,每年计提的折旧为40万元,该折旧冲减利润后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40×25%=10万元

那么,企业最终的整体税负为:

转型前= 200 +20 +11.7=231.7万元

转型后=132 +13.2 +10=155.2万元

由此可见,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税负影响不仅涉及增值税,还涉及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增值税转型,直接减少税金支出,提高赢利水平;虽然由于转型降低了新增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额,造成企业所得税有所增加,但企业净收益和税后的收益明显提高。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增值税转型后贡献的利润是76.5万元。增值税转型不仅直接减轻了税负,而且对企业经营收益的影响是重大、直接和有效的。

2.降低资产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生产型增值税中,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不能抵扣,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额不仅明显增加,而且新增固定资产只能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导致资产价值虚增。而实行消费型的增值税后,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取得的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额扣除,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再包含购进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减少,推动了企业赢利水平的提升,进而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持有期间的经营成果。

3.提升设备购置当年的现金流量

增值税转型最终要通过降低产品销售成本来提高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转型后,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当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由于增值税支出的减少而有所上升。无疑,这等于为企业筹措了资金,雄厚的资金不仅可以扩大企业规模,而且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降低产品价格

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等长期资本所负担的增值税不得抵扣,这就使得这部分税款资本化,成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并分期转到产品的价值中去,成为产品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这等于固定资产在购买时承担了一道税,征收增值税时又课征了一道税,这就虚增了产品成本,而产生重复征税。货物流通次数越多,重复征税次数也越多。因此,增值税转型后,商品成本也将随之降低,而企业也有了降价的空间。当然,企业的产品能否更加低廉,还要看市场竞争的程度。

二、增值税转型企业的税收筹划 ??

(一)企业身份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身份的筹划。由于此次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的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是不能享受增值税转型的实惠的。因此,对于新办企业,应及时地向税务机关申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若现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应抓住转型期国家对一般纳税人降低认定标准的契机,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从而搭上享受抵扣进项税的列车。

(二)采购固定资产获取进项发票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产生投资激励,从而对企业收益产生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由于我国现行发票管理中有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之分。因此,企业采购固定资产,在注意普通发票与专用发票的区别同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供货商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尽可能地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

(三)采购固定资产选择供货商的筹划

我国增值税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为17%或13%,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因此,企业在采购固定资产时,必须在不同身份的供货商之间作出选择。假定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款为100万元。那么,企业向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7万元或13万元=100 ×17%(13%);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时,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万元=100 ×3%。显然,企业从一般纳税人供货商处采购固定资产能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供货商。??

(四)采购固定资产抵扣时机的筹划

1.固定资产采购时间的筹划

合理的采购时机可以使企业及时地获取更大的收益。一般来说,企业在出现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时购进固定资产,就可以及时实现进项税额的全额抵扣。否则,若采购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大于该时期的销项税额,就会出现一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及时抵扣,从而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必须对固定资产投资作出清晰的财务核算,合理规划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期分批进行固定资产更新,以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与企业财税目标的相互配合。

2.固定资产销售时间的筹划

增值税转型前销售固定资产一般免征增值税,转型后出售固定资产视同销售货物,要计算并缴纳增值税。因此,企业销售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在获得较大进项增值税额的当期。这样,就可以保证有足够多的销项税抵减进项税,从而降低增值税税负,达到借转型之势度过经济寒冬的目的。

三、增值税转型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激活企业的投资行为,促使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更新。需要注意的是,《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购进属于不动产(如房屋、建筑物、土地)项目的固定资产,不得抵扣进项税。因此,企业必须把握好固定资产界定的标准及可抵扣的范围,不可盲目扩张。

增值税转型,购进固定资产可以抵扣进项税,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确实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企业必须根据其自身经营目标、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进行投资选择,万不可为了抵扣而购进固定资产。否则,即便眼下经济增长被拉上去,而这种短期利益行为而造成的经济失衡现象非但不会发生本质变化,且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的变动无疑给企业税收筹划以新的空间。企业必须全面了解新法规、政策,学懂弄通,领会悟透,准确掌握其要领。同时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规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企业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才能成功地进行税收筹划,为企业增加效益。■ [参考资料]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税[2008]50号)财政部网站.[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财政部网站.[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34号.中国税务网站.[4]国家税收.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年版.[5]纳税筹划技巧.广东经济出版社.

下载增值税转型后建安企业的税务困境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增值税转型后建安企业的税务困境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提要] 救助管理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保障其......

    农村妇女参政困境与对策

    小议农村妇女参政困境 建国60多年以来,新中国为妇女参政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一)1949年 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007-12-15 21:36:0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浅谈增值税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摘要: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根据税基宽窄不同,增值税可分......

    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作者:胡 伟 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12期 一、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

    刍议增值税转型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刍议增值税转型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摘要2008年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时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时行条例实施细则》,并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本文......

    增值税转型改革后的税收征管风险及对策

    为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日前,国务院决定自XX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并把工业、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困境与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困境与对策 云阳县向阳初级中学 杨洪 论文类别: 德育工作 摘 要: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以知识的传授和活动为主要特征;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