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
第20届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会(CCNS 2012)
第11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 2012)
主题:“三网融合”与视听新媒体
时间:2012年4月13~17日地点:湖北●武汉
征稿与报名通知
指导单位: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员会 新华社技术局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战略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广播专业委员会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电视专业委员会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无线专业委员会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有线专业委员会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监测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品司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国家广电总局设计研究院
湖北省广电局武汉市广电局/武汉广播电视总台
特别支持:中央电视台“央视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一、会议简介
2011年,我国的三网融合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先后建成IPTV播控分平台,并实现与中央IPTV播控平台的对接,20多个省(市、区)完成了地市网络整合工作。传统媒体加快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的步伐,截止到2011年9月我国省级及以上的网络广播电视台共有16家,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特别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在规范中快速发展。
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就如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指出,推进三网融合,对改造提升广播电视网提出了紧迫要求,必须加强内容和服务创新,必须积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必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他强调,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新媒体、发展新媒体,切实增强统筹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发展的能力。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网络报刊、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等新兴领域和新兴传播阵地,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为此,我们将于2012年4月13日-17日在武汉市联合举办“2012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暨“第20届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会(CCNS 2012)”、“第11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 2012)”,会议的主题是“三网融合与视听新媒体”。
“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ational Webcast Conference,NWC)是2001年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行业内最重要、权威的大型研讨会之一。国家广电总局领导2009年专门对NWC 研讨会批示:请传媒司和科技司指导,开好这样的研讨会。“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会”(China Cable Net Summit,CCNS)1993年在北京成功创办,在珠海成长壮大,已发展成为数字电视与宽带网络界创办最早、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行业盛会。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广电系统(包括各级广电局、电台、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监测台等)、电信系统、报业、商业网站、宽带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设备供应商等关注互联网、宽带网络和视听新媒体技术与业务的技术人员、编播人员和管理人员踊跃投稿、报名参会!
二、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席: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信息学部副主任、院士,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特邀高级顾问
李幼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特邀高级顾问
顾问:王效杰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科技司司长
谢胜和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
陈智教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
主席:杜百川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战略专业委主任
郭炎生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兼多媒体委员会主任
沙冰 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主任
共同主席:吕 锐 新华社技术局局长、有线电视分会副主任
李宗达 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巡视员兼副司长
魏党军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副司长、有线电视分会常务副主任
孙苏川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总局科技委电视专业委副主任
董年初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副司长、总局科技委战略专业委委员
周宝信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
钱岳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兼广播专业委主任
何宗就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兼电视专业委主任
陶嘉庆 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主任、总局科技委副主任兼监测专业委主任
邹峰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总局科技委副主任兼有线专业委主任
苏志武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战略专业委副主任
许家奇 国家广电总局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局科技委战略专业委副主任
姜文波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总局科技委无线专业委副主任
王联 中国国际台总工程师、总局科技委广播专业委副主任、有线电视分会副主任
周毅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有线电视分会副主任
多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林长海 国家广电总局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多媒体委员会副主任
刘训文 湖北省广电局副巡视员
王飞 武汉市广电局副局长、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
王建 北京广播电视台技术部主任、总局科技委战略专业委副主任
吴瞻民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有线电视分会副主任
钟海明 有线电视分会常务副主任
汪文斌 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主任、“央视网”总经理
李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总裁
执行主席:周志强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秘书长兼战略专业委副主任
有线电视分会常务副主任、多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委员:王汝馨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江伟潮 湖北省广电局科技处调研员
刘平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副总经理
伍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副总裁
王力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中心技术总监
吴彝鼐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委员会秘书长
丁汶平国家广电总局有线电视监测中心主任
袁敏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互联网所所长
刘朝晖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技管办副主任、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广播专业委技术秘书
田敬改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电视专业委技术秘书
贾宏春 国家广电总局无线局科技处处长、总局科技委无线专业委技术秘书
刘丙周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科研部主任、总局科技委有线专业委技术秘书
莫晓俊 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科技处处长、总局科技委监测专业委技术秘书
袁丽华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信息所副所长、总局科技委战略专业委技术秘书
白华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秘书处副处长兼战略专业委技术秘书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委员会副秘书长
韩强 中央电视台技术业务处副处长、《现代电视技术》编辑部主任
韩志国 新华社技术局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总编
闻进 新浪网副总编、有线电视分会常务委员
陈煜 北京市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李广全 天津市广电局技术处处长
邢海振 河北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李国瑞 山西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崔海平内蒙古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周锡福 辽宁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李世刚 吉林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丁永和 黑龙江省广电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
杨海生 上海市文广集团总工办主任
陈宇昕 江苏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孙健 浙江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张兵 安徽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余梅琼 福建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蔡旦颖 江西省广电局科技处副处长
关卫华 山东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张伟 河南省广电局科技处副处长
王国庆 湖南省广电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
王琪琛 广东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范可川 广西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汤德辉 海南省文广厅广电社管处处长
吴乐琴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副总工程师
傅建和 四川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项志鹏 贵州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王涌 云南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童红军 陕西省广电局社管处处长
张智明 甘肃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陈青生 青海省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余秉官 宁夏广电局安播处处长
张铭 新疆广电局科技处处长
秘书长:吴彝鼐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委员会秘书长
莫晓俊 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科技处处长、总局科技委监测专业委技术秘书
白华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秘书处副处长兼战略专业委技术秘书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委员会副秘书长
副秘书长:姜沈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秘书处正处、有线电视分会副秘书长
黄英 有线电视分会副秘书长
徐京燕 有线电视分会办公室主任
三、征稿与研讨内容
1、文化体制改革与“三网融合”
2、“三网融合”重点工作与视听新媒体的新发展
3、网络视听节目管理政策及其未来走向
4、多种视听新媒体业务及全媒体业务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5、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CMMB、互联网电视的市场需求与运营模式
6、视听新媒体的集成播控和监管
7、有线电视网和传统媒体如何发展新媒体
8、“三网融合”下的网络整合、双向改造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9、云计算及其在广电行业的应用
10、物联网与“三网融合”
11、卫星直播与地面数字电视12、3D电视技术与应用
13、台内制播网络与媒体资产管理
14、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P2P、视频搜索、内容分发与存储、版权管理、系统监测与网络安全等相关技术的新应用
四、举办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2年4月13日至17日(13日全天报到)地点:湖北?武汉
五、论文交流与出版
会议将组织专家对征集的论文进行评审,录用的论文将编印成集,供大会交流。从中择优在研讨会宣读,并向相关杂志推荐发表。征文截止日期:2012年3月20日,格式为WORD文档
六、报名事项
1、欲参加会议的单位或个人,请于2012年3月30日前将报名回执传真或电话通知组委会。
2、2012年4月1日至4月10日电话或传真通知议程安排及具体报到事项。
3、会议费(包括参会资格、住宿费、餐费、资料费、纪念品、参观考察费等):3400(标准间/合住),4400元/人(标准间/单住);厂商及非广电系统运营商代表4200元/人(标准间/合住),单间5200/人(标准间/单住)。费用报到时交清。
4、已交2012年会费的有线电视分会团体会员代表、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论文作者每人优惠200元(每人只享受一次优惠,不重复享受)。
七、联系方式
E-mail:nwccn@sina.comnwccn@126.com网 址:.cn1、征文投稿:
打开中国电子学会(CIE)网站(http://
黄英 ***E-mail:huang.ying@sina.com3、参会报名:
通信地址:北京西城区西便门西里10号507室有线电视分会邮编:100053传真:010-86093784
联系人:徐京燕 徐平辉 010-***3***E-mial:421yan@163.com
姜沈***010-86093911E-mail:jiangshen135@yahoo.com.cn
第二篇:2012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在武汉召开
2012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在武汉召开
4月14至15日,“2012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暨“第20届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会(CCNS 2012)”“第11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2012)”在武汉隆重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三网融合与视听新媒体”。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杜百川、郭炎生,科技委高级顾问、科技司原司长陈智教,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钱岳林,中国科学院著名专家侯自强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何宗就主持大会开幕式,总局科技委副主任郭炎生,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武,湖北广电局副巡视员刘训文分别致开幕辞。
会上,与会领导、专家从战略、技术、应用等各个层面介绍了我国“三网融合”和视听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发展情况,对未来电视、互联网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NGB、3D电视、新媒体监管、信息安全、云计算、物联网等进展情况及相关技术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杜百川副主任、钱岳林总工、侯自强研究员分别以“未来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与媒体发展“、”互联网电视模式演进——封闭和开放“为题作了主题报告。新华社技术局、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武汉市广电局、中广传播集团、广播科学院、广播电视规划院、总局设计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分别在”传统媒体与视听新媒体“、”三屏融合与三网融合“、”新技术与新应用"专题论坛上发表了演讲。
“2012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由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战略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电子学会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分会、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广播专业委员会、电视专业委员会、无线专业委员会、有线专业委员会、监测专业委员会协办。
“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WC)” 是2001年由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行业研讨会。“全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学术研讨会(CCNS)”1993年在北京首办,是数字电视与宽带网络界创办最早的行业盛会。今年,两会合一举办,为增进广电行业与互联网、音视频广播等新媒体行业的学术交流,推进我国视听新媒体的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来自全国各级广电局、电台、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监测台、视听节目监管中心以及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华社、报业机构、商业网站、内容提供商、设备供应商等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编播人员约250人参加了本届盛会。
【宝家公司】可以办理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呼叫中心许可证等。联系方式:010-62303069010-62303096-808 ***。
第三篇: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概况
第三章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随着国家的兴旺、科技的进步,已经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广播电视传播网。广播电视已经深入社会,深入每个家庭,另外我国的对外广播电视也稳步发展,成为世界上较有影响的媒体之一。
第一节 旧中国的广播事业
一、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P7-11)
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由美国人奥斯邦于1922年底在上海创办的。奥斯邦与一位旅日华侨合作,为了推销无线电器材,在上海建立“中国无线电公司”,办起一座无线电台,1923年1月开始播音,播送音乐和上海《大陆报》上刊登的新闻。由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原因,此电台只开办了三个月。
此后不久,美商开孚洋行于1923年5月在上海又开办了一座广播电台,内容以播送音乐为主,也仅维持了半年。
1924年,美商开洛公司在上海建造了开洛电台(呼号KRC,发射功率100瓦)。该台与《申报》、《晚报》合作,在报馆安装广播室,报告新闻。这座广播电台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直至1929年10月底才停止播音,前后播出历时五年。
此后,外国人相继在中国办广播,其中一部分是单纯为 推销无线电器材服务的;但也有不少是为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进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侵略作宣传的,是思想文化渗透的工具。
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是“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该台在1926年10月1日开播,是在奉系当局的支持下建立的,这也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办的私营广播电台,是上海的“新新公司广播电台”。该台于1927年3月18日正式播音,主要内容是播送商业行情、时事新闻和中国音乐。“新新广播电台”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装配、安装及施工,并且由中国人自己独立经营。
在“新新广播电台”开播后不久,天津、北京等地的广播电台也相继建立。1927年5月1日,天津无线电报局创办的“天津无线电台”开始广播;同年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播音.此后,广播事业在我国蓬勃兴起。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广播事业
广播作为一项事业,是从国民党创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的。1928年8月1日,“中央广播电台”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开始播音。这是国民党在办起《中央日报》之后,建立的又一个中央宣传机构。这座电台的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功率500瓦。
国民党为了扩大宣传,在1932年11月将“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功率扩充为75千瓦,使其成为当时亚洲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
在1928年,国民党政府还成立了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积极从事全国广播网的建立。据1937年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统治区内已有广播电台78座,其中官办的有20多座,其余大多是商办的。
抗战爆发后,我国的广播事业受到很大摧残,一批广播电台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或破坏。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在1937年11月23日中止播音,由汉口、长沙两地的电台接替播音任务,成为抗日宣传的喉舌。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央广播电台随国民党政府迁往陪都重庆,1938年3月10日在重庆恢复播音,发射功率减为10千瓦。
国民党政府最早的对外广播电台是设在南京的短波广播电台,于1936年2月23日开播。1938年汉口短波电台开播。1939年初,位于重庆的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开播,每天用多种外语(英、德、法、俄等)和中文向世界广播。1940年1月5日,该台改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名为”Voice of China”(中国之声),简称VOC.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广播电台迅速恢复发展,但主要是国民党控制的官方台。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广播 电台1946年5月迁回南京,又于1949年迁往台湾。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P10-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于延安。1940年春,党中央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负责筹建工作。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开始试验播出,呼号为XNCR,这是共产党领导建立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该社的语言广播部。
由于处在战争坏境,广播设备简陋,经常发生故障,因此广播播出时断时续,在1943年被迫彻底停止,直到1945年,经过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并于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当时播出的主要内容有国内外时事新闻、解放区消息、解放区建设情况、文艺节目等等。
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进攻延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3月14日停播,当天由设在瓦窑堡的战备电台接替播音,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随着日本的投降,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各地陆续接管和新建了许多地方人民广播电台,一般称为“某地新闻广播电台”。
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随着党中央迁往北平,并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6月5日,党中央决定把语言广播部与新华总社
分开,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和领导全国的广播事业。从此,广播电台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局,由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仍然是我国广播宣传的中心。随后,各地的新华广播电台也先后改为“某地人民广播电台”。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由不完善、不发达的传播网发展成为以无线广播电台、无线电视台、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种类、多功能的较完善的传播网。截至2002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视30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3.21%;全国现有电视台36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到达94.54%。
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文革”前的广播电视事业(1949-1966)这一阶段接管了国民党的电台,修复、改造了民营广播电台,重点建设了新中国的中央电台和省市电台,建立起中国大陆第一座电视台,调整、巩固了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新中国广播网的形成与发展
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各地人民广播 的发展为共和国广播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截至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各解放区坚持播音的各级广播电台共有39座。到1952年12月,全国地方电台增加到70座。除西藏外,各大行政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了广播电台,一个无线广播网在全国初步建立起来。到1960年,全国各级地方电台发展到135座。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一批电台在调整中下马。1964年前后,地方台逐步恢复和发展。
地方各级人民广播电台是在原有各解放区广播事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级地方广播电台除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重要节目外,还根据当地的特点和情况,开办了各种类型的节目。一些民族自治区除开办汉语普通话广播外,还开办了适合本地听众的民族语言广播。到1965年底,全国共有地方电台84座。这个规模稳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以上我们说的是无线广播的发展情况,我国的有线广播,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发展逐步兴盛起来的,以农村的有线广播网为主。同时,一些没有无线电台的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区也陆续建成了有线广播站。据统计,到1965年底,全国共有有线广播站2365座,广播喇叭872万只。
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广播。建国以后,由于党中央和政府的重视,我国的对外广播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50年4 月10日,为了加强对国外的广播,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了国际广播编辑部。从这一天起,对外的外语广播开始使用“北京广播电台”(英文名Radio Beijing)的呼号开始播音。到1965年底,“北京广播电台”的对外广播语言达到27种,每天累计播音100多小时,覆盖了除南极与北极外的大部分地区。当时,中国对外广播的规模、语种和播音时数,在世界上仅次于苏联和美国,名列第三位。
至此,中国已初步建成了无线与有线相补充、对国内与对国外相结合的广播网,并且日益完善。
(二)中国第一座电视台的诞生与早期的中国电视 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电视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到1958年底,已有67个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借助其他国家的援助开办了电视。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开始了创办电视的准备。但真正促使中央广播事业局下决心尽快上马的是一件偶然事件:
“1957年下半年,我们得到台湾将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电视台,并定于1958年‘双十节’开播的消息。我们坐不住了,下决心要争这口气,一定要走在他们的前头。”
——梅益《荧屏岁月记》》(注:梅益曾任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党组书记)这可以说是中国电视诞生的国内背景。虽然台湾直到1962年10月10日才借助日本的力量开办了第一座电视台— 台湾电视公司,但是这种带有政治意义的紧迫性却加速了中国电视的诞生。
问题:思考一下创办一座电视台需要作那些准备?
1957年,北京广播器材厂开始试制电视发射机和播送系统设备。1958年4月,北京广播器材厂试制成功1000瓦图像发射机一部,500瓦伴音发射机一部,播控室低周波控制设备一套,摄像机七台,这些为我国建立电视台作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1958年5月1日,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实验广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第一天试播从晚上7点开始,持续了1个小时左右,播出的内容有:先进生产者的谈话、纪录片《到农村去》、诗朗诵《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舞蹈《四小天鹅舞》、《牧童和村姑》、《春江花月夜》。同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开播。当时电视播出采用直播方式,技术员放影片,播音员对着画面解说,录音员同时放送事先准备好的音乐,节目直接播送出去,不能保留。这种直播方式一直延续到1965年。
1958年10月1日,中国第二座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建成并开始试播,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播出。
第三节 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第四篇:中国数字出版年会网络视频领域版权纠纷高发
中国数字印刷出版频现纠纷
7月16日记者从2014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获悉:网络视频在日渐流行的同时也成为版权纠纷的高发区,2013年网络视频领域的版权纠纷数量,占整个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数量的一半以上。
在今天召开的“净化网络环境,打击侵权盗版”高端主题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发布了《2013年中国网络版权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全国共有1388件涉及著作权侵权争议的民事判决书公开,涉诉作品类型主要集中在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图片作品、网络文学和网络音乐。其中,网络视频民事案件数量为783件,排名第一,约占整个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数量的56%。其次为网络游戏294件,约占比21%。图片作品的案件数量为108件,约占8%。网络音乐案件数量为86件,约占6%。网络文学案件64件,约占5%。
《报告》指出,2013年网络视频版权产业的盈利模式开始清晰,除了通过广告营收外,付费模式也在多元化发展。网站内容建设受到重视,内容版权已成企业的必争之地,版权内容的合法性也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环节。天津印刷在线(天津天羽爱德印刷)
第五篇: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至今已有46年又5个月17天。对于这46年5个月17天,新闻史学家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归纳性的理解。可以说,有多少电视史学派,就有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法。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中,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史学家们习惯于将这46年5个月17天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1958~1966),“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这是史学家们习惯使用的从事业发展角度出发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纯理论上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局外人”对电视的看法。假如,我们把中国电视的一开始就作为竞争格局下的媒体形式,或者说,从中国电视的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把之作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竞争的媒体形式。那么,这46年5个月17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分析的角度和方法,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说的主题:中国电视的频道化进程。
我更愿意从竞争的角度将中国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95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
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本来最初的「四级办电视」目的是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地方电视台的方法来提高电视人口的覆盖率,事实上也达到这效果,比如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从一九八二年的57.3 %上升到一九九七年的87.6 %。至二零零零年底为上,电视的覆盖别为92.5%。然而,积极性调动得过火了,则出现另一种情景:电视台过多。截至一九九四年底,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建立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达九百八十二个,有线台更多至一千二百一十二个,教育台九百四十一个,总数达三千一百二十五个,较美、俄、日、法、德、英、印度、加拿大、澳洲、巴西和巴基斯坦等十一个电视产业大国的总和(二千六百零六个)还多了五百一十九个。而到了一九九七年底,仅有线电视台数目就逾二千个。
回顾这一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能够留在我们记忆中,或者说,能够在中国电视发展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事件几乎与竞争并没有什么关系:
1958年
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电视节目。6月1日,首次播放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影片。
6月15日,播出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6月19日,第一次成功地现场直播了一场篮球比赛。
10月1日、12月20日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今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也相继问世。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
1973年
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
1979年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
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答观众来信。
1980年
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它是《焦点访谈》的先驱。
1981年
中央电视台开播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并很快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1983年
春节,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春节联欢晚会”。自此,年三十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新的民俗。
8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25集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它首次在大型节目中树立了固定的节目主持人,采用章回小说体的结构方式,固定栏目,连续播出。之后,总导演戴维宇及其创作班子趁热打铁,再次推出《话说运河》。
1987年
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由面向北京改为面向全国播出,并实现向经济信息频道的转变。
1990年
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有线台的成立,打破了无线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
中央电视台与正大集团合办《正大综艺》。该节目采用特邀嘉宾——明星或名人——猜谜、现场观众参与的形式,一举成为收视热点,同时也造就了许多电视名人,杨澜就是第一个幸运者。该年又称电视剧年,一部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引得万人空巷。
在这一阶段,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台”的概念,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而几乎没有什么节目与栏目的概念,即使有,也是电视剧,比如《射雕英雄传》、比如《渴望》、比如《新星》。
答案补充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