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羽博高校人才培训流程
羽博集团2013年第二期高校代理培训班
培训事项流程安排:
3月17日上午
8:00--8:30校园代理接待------------学生部、大学城负责人 8:30--8:40公司宣传视频---------------------何大有
9:10--9:20人员介绍(公司人员,校园代理自我介绍)---杜敏 9:20--9:35移动电源行业发展背景及趋势---------何大有 9:35--10:25校园主推产品的产品知识---------------黄紫华 休息5分钟
10:30--10:50产品知识解答(现场产品示范与疑问解答)10:50--11:502013年羽博校园代理新政策
校园销售技巧及售后处理---何大有
12:00--吃饭,培训交流返校--------学生部
2013年3月17日参加羽博集团第二期高校代理培训班名单: 广州大学城:郭培彬团队(7人)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卢东海、张真前
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王珂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林志华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洪榕涛
广东金融学院:杨申杰、陈红董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郑惠樱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钟俊杰
广州现代信息学院:吴代景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黄志
暨南大学:郭光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吴楠
华南农业大学:李文伟、李耀滨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庄玉龙
第二篇: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训方案
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训方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结构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成现在的买方市场,不再是注重短期利益,更要注重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笔者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更好为培养合格的市场营销人才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为实现全国各地教育发展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发展各层次的教育,一些专科院校升本为本科学校。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地方化和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地方建设的,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地方高校要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市场营销人才需具备的素质
储备丰富的知识
营销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对其他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营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边缘知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理论修养,提高自己观察、分析、判断问题的高度和准确性,提高自己制订解决问题措施的战略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优秀的营销人员既不是理论家也不是空想家,而是实战家。只有不断地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与客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营销活动中顺利地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才能掌握市场,赢得客户。
运用开阔的视野适应国际竞争
我国加入WTO后,现代企业除了和国内企业竞争以外,还要面对国际企业的竞争。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应该树立适应国际竞争的新观念,用国际上市场营销的先进理念来武装自己。比如竞争手段上抛弃简单的价格竞争,必要时和竞争对手联手合作,强化服务意识,努力适应国际营销服务水平。同时,市场营销活动涉及面广,活动内容广泛,这决定了市场营销人员要有开阔的视野,既要把握WTO对本行业的影响,还要了解WTO对各行业的影响;既要熟悉国内市场,又要了解国际市场和国际上通行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国外企业先进理念的冲击下,中国市场将日渐成熟和规范,营销人员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一定的综合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人品和职业道德。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营销人员必须正确理解自己的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及具有的社会意义,同时承担应尽的责任,并以此取得消费者的信任,通过公平竞争维护营销行业的健康发展。正如针对受吃碘盐可以防核辐射、食盐涨价的谣言误导,出现“食盐抢购”的现象,一些营销人员做起借机囤积食盐、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这势必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二、营销人才新型培养方式的探索
针对未来市场营销人员必备的素质要求、社会需求特点和目前学校培养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就营销人才的培养方式笔者提出自己的愚见。
在校内校外建立培训基地
建立培训基地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的实战技能和素质。就我院药品营销专业建设方面看,我们建议在学院内成立一些市场营销学生实习药店,可以通过多个专业、多个年级学生承包实习药店,自己当老板,并且争取让学生参加学院医药、医疗器械、办公用品等的采购机会,让学生参加考察、招标、采购的全过程,这样在真实的营销环境中培养和锻炼市场营销人员的各种能力。同时,在市内建立一些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和训练基地。请一些出色的企业市场营销人员为学生做经验介绍,让学生对市场发展情况,商品进销渠道,市场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有更合乎实际的了解。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对所培养人才基本规格的原则规定,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明确教育方向,建立教育制度,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组织和管理教育活动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一般来说,地方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应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为主,同时培养少量的研究性人才。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应根据国家的“宽口径,多方向”的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进行“拓宽专业,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
课程内容要优化
课程体系能否整体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整合与凝炼。课程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市场营销的学科发展,新的学科知识取代旧的学科知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灵敏地反映出知识和社会的进步,要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渗透到课程中去。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要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更要以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向为着眼点,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理论、原理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先进性、适应性、科学性,把广度和深度很好地结合起来。
强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复合性人才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当前,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程建设,应求质保量,即追求质量的提高,保证有足够实践教学时间。同时,扩大地方高等学校的开放度和社会化,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开展横向联系,与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基地或联合体。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还可以利用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训练计划,如举办创业设计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模拟商务谈判、产品推销大赛、市场调查报告大赛等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
因材施教 强化师资
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按不同的层次编班,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重在兴趣培养、加强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为更深层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则重点要求理解各门课程基木概念,掌握基本技能,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力求能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在培养人才方面,要通过鼓励教师自身学习与高等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自身学习上,高等学校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引导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探索自己所研究领域内更前沿的知识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培训人才方式改革措施
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多年来,我国高校人才培育观念都是比较保守的,思想比较狭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教学渠道单一。并且作业练习很少关注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巨大变化,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育人原则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课堂的理论知识外,我们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去实践自己的理论知识。专业课学习后的市场调研、活动策划等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研究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与合作精神。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知识上的差距,为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一个标杆,形成教学——学习——教学的良性循环。
引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
在讲到产品定价时,结合案例,重点向学生讲清定价的几种策略观念,然后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一篇企业如何应用定价策略的论文。
案例讨论
在讲解完营销渠道建设的内容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专题讨论,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他们在讨论中加深对渠道构建的认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原理、策略和方法,从而比较具体、生动、实际地认识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讲课
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和学生容易接受的理论,如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自己组织材料,上课时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课,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和总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授课
现代科学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power point教学课件,并利用网络进行网上互动,加强交流,这样教师比较容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何京蓉 颜帮全创新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2010
赵鸿雁 市场定位下的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的改革分析2007
张文玲 王以彦 高校市场营销人才培训方式的探讨
第三篇:高校人才工作总结(精选)
篇一:高校人才工作总结
辽 宁 省 教 育 厅
文件
辽 宁 省 财 政 厅
——————————————
—————
辽教发[2008]108号
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和我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推进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鼓励高等学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高等学校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省教育厅决定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奖励计划。现将《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高校要认真总结近三年来(2005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 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本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结合《高等学校人才工作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成果和经验,并填报《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才工作总结》。
二、各高校要认真填写《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流动情况统计
表》、《高等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名册》和《高等学校在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名册》,并附三年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填报材料要做到实事求是,文字简练,数据准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三、请各高校于2008年12月15日前将上述材料(一式三份),及
电子版文档一并报送至省教育厅人事处。
联系人:于宏国
联系电话:024-86896516 附件:附件下载.rar 二00八年十二月四日 篇二:人才工作总结
人才队伍
一、坚持原则,创新机制
8888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学院主动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健全学校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机制;完善和实施人才选聘、考核、评价等动态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实现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全面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通过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各学院(部门)专题学习等方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思路,坚持制度创新,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为推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改革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近两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坚持学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全方位推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8888书记在学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总结讲话的通知》、《关于印发8888校长在新学期工作部署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的通知》等文件,决定将2010年确定为“师资队伍建设年”,要求全校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着力构建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切实迈好 “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的第一步。
2、设立“8888”人才工程计划。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针对目前我校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学术大师、教学名师等高水平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学校提出引进与培养并重的方针,计划到2015年,通过实施“8888人才工程”,基本解决制约学校跨越发展的人才瓶颈。
3、制定“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十二五”规划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8888发展的引领性文件,为了增强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学校通过设立前期重点、重大课题研究、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学习会、咨询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向校内外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在编制过程中六易其稿反复修订,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4、完善人才引进工作规定,明确人才引进流程、待遇。校领导指出,优化人才引进工作环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简化手续,切实把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学校专门成立了主管副校长任组长,组织部长、人事处长为副组长,规划处、研究生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引进人才审核小组,充分体现了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还修订了8888引进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8888关于人才引进的规定》,对工作流程、人才待遇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为更好的开展人才引进工作铺平了道路。
5、完善教职工进修、培训规定。积极培养学校现有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是我校人才工作的又一重要方面。学校先后制定、修订了《8888新教职工入职教育管理规定》、《8888教职工进修培训
管理规定》、《8888关于实行教授学术假制度暂行规定》等文件。一方面,积极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力争出高水平成果。
6、提升人才待遇,完善人才奖励措施。考虑到我校地处偏远,缺乏区域优势,并且学校学科平台较低,学术氛围不浓,吸引力不足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根本性好转,更加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投入我校各项建设工作。能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待遇条件是高校在人才争夺战中的必要措施。为广泛吸引人才,8888克服学校建设任务重、资金紧张的困难,为加大人才、团队建设力度,凝聚团队合作和创新发展意识,激励全校教职工争创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特别制定了《8888人才工程、团队资助与奖励办法》、《8888科研启动经费和人才资助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向取得高水平成果的优秀人才提供丰厚的奖励和资助。为进一步加快我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速度,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校还专设了“瓯江特聘教授岗位”,首批8位已取得较高成就的教授受聘瓯江特聘教授岗位。按照规定,学校将向瓯江特聘教授提供相应等级的岗位津贴和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真正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口号落到实处。
7、实行全员岗位聘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11年我校启动了新一轮全员岗位聘任。与2009 年实行的岗位聘任打破职级固化,机制僵化、制度虚化的改革特点不同,本次聘任以岗位设置改革为主,通过明确全校教职员工的岗位性质,进一步确立教学、科研等专技岗位人员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我校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核心地位的人才工作主旨。
8、改革职称申报规定、提升人才队伍质量。职称评定是全面评价教师教学、科研、育人等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自8888年获得首批副高学科自主评审权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拥有副高自主评审权的学科数量已提高到20个为提高我校人才队伍质量,我校不断加大职称申报改革力度,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修订了《8888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资格条例》,大幅提高我校职称评定条件,如要求申报副教授教师必须完成2项厅局级课题和发表一级刊物学术文章,申报正高职称人员要有博士学位、主持省部级课题等,通过提高申报职称的评审条件等手段,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更多的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原创性的研究,倡导各学科更加注重建设的质量,从而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二)学校坚持“内培外引并举、稳定引进并重、培养使用并行”的方针,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骨干人才”的思路,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基本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增长,主要表现为:
1、教师队伍保持稳定,素质不断提高。我校专任教师队伍继续保持稳定,学校通过分流、转岗等措施优化教师结构队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09年我校专任教师队伍(不含思政教师、下同)1141 名,目前为1187名,人员绝对数量没有大幅增长,但副高以上教师比例从2009年的44%提高到目前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15%提高到26%。2010年我校有×教师被评为副教授,×人被评为教授,2011年这个数字分别提高到×和×。教师学历、职称层次提升速度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发展潜力巨大。
3、引人工作成效显著,高层次人才不断落户8888。校党委对我校目前缺乏高水平人才,在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领军式”人物严 篇三:高校人才引进经验交流
今天很荣幸站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参加学校人才引进工作一年多来的心得。
首先我很庆幸自己能参加到人才引进工作中。我发现,招贤纳才和育才成才是相辅相成。想发现千里马,自己首先要具备伯乐的基本素质。虽然我是09年被学校作为人才引进的,但我觉得自己离真正的人才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当时学校让我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时候,我还有点忐忑。不过一年来,我慢慢发现,在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各个环节过程中,自己也在迅速提高,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能够持续不断地接触到各类高层次人才,深入全面地了解学校的人才战略,才使我在紧迫感中获得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动力,在信任感中实现个人与学校共同进步的目标,从而取得长足进步。
作为被引进人员之一,同时也是人才引进工作专班成员,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人才,我都有几句心里话。
对学校,我深怀感情,当初学校对人才所说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事业有平台,成长有空间,发展有舞台”,这些不是空话套话,是真正能兑现的。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我们这所全靠一己之力实现快速发展的年青学校,人才工作中出现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入校近两年,我自己也产生过迷茫、挫败、脆弱、焦虑等等消极情绪,但我没有失望过,也没有后悔过,因为我能感受到学校在努力想做得更好,尽管付出代价,尽管遇到困难,但人才工作的良性机制、人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总在向前发展和逐步完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我也希望,学校能继续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关心和帮助。工作上压担子,生活上松包袱:温室里养不出参天大树,造就人才就要给他必要的责任和压力;但后院时时起火也成就不了专家,要解决后顾之忧才能使人才全心投入工作。“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要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才是合理用人。不能因为把人放错了位置不能尽其用,就认为是人不管用。“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新引进的人才也需要时间的淬砺才能打造成真正适合学校的良材美玉,切不可操之过急、求之过苛。对人才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要进一步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为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对引进的人才,尤其是年青人,我想说十二个字:“我选择,我喜欢;我选择,我负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起初的迷惘,到继而的执着,最后才会顿悟。我想,这三重境界也是我们每个有事业心、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年青人要经历的。我们大多刚离校就进校,迷惘是难免的,怎样迅速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准确定位、坚定目标,这是必须要首先解决的问题。过了这一关,才谈得上后续发展。这一关不容易过,但只要一心一意认准自己的选择,承担自己的责任,就能迅速过关。接下来的阶段就是坚定不移地、不受干扰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了。这期间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有爱岗敬业之心,爱校乐教之心,我相信都能登上成功的第三境界。
最后,我借用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希望中青年干部树立健康人生观的“四个追求”来与大家共勉:“追求理想的实现,追求认知水平的提升,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追求心灵的平衡和谐。”我想,无论是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同志,还是被作为人才引进的同志,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坚持做到这“四个追求”,一定能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成就自我;也一定能在发挥人才作用的过程中,凝聚更多人才!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篇四:2014年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4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现将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2014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构成
2014年,学院共有毕业生506人。其中水利工程173人,土木工程171人,农业水利工程44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9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43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2人,农业水土工程硕士16人,农业工程硕士8人。
截止2014年8月25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其中事业编制免考岗位71个),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9.72%。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109人,占就业人数21.54%;考取研究生14人,占就业人数2.77%;到国有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317人,占就业人数62.65%;西部志愿者2人;应征入伍1人;出国留学2人;自主创业2人;省外企业就业6人。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二、2014年就业形势影响分析
在2014年国内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水利土建类的就业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明显变化
1.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省内各水利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岗位。但2014年,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像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院校。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
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2.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变化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任务在省外各院校就基本能完成。像中水八局、九局、十四局乃至三峡工程局。这一变化又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3.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发生改变
2014年,**市水利土建类部分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由事业招聘变为了“劳务派遣”。2014年,共有四家用人单位带来了31个劳务派遣岗位,但毕业生对这种用工形式还处于观望和认识的过程,亦或对用人单位这种可以“规避责任、随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能接受,没有人愿意签订协议。
4.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规避发生变化
以往,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处理基本处于一种软处理状态,形同虚设,毕业生有意向就可以签,基本不用承担风险。今年,几乎所有事业单位免试录用的岗位都写上了违约条件和违约金,并按情节轻重将违约金定在2000—20000元。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违约行为,直接把违约金调整为保证金,只要一签订协议就需要交纳2000—5000元不等的保证金。毕业生在初期就业本来选择就多,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处于犹豫状态,把着若干个就业意向,就是迟迟不签订协议,最终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5.用人单位对人员资格要求发生变化
2014年之前,免试推荐进入事业单位的岗位只要有毕业证就可以推荐免试录用。但今年,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具备推荐资格。招聘条件的严格化,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2)毕业生择业存在不利因素
1.毕业生首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水利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到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业,导致很多毕业生都把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先。每逢有事业单位来招聘,都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单位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还在待业朝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努力。
2.基层单位就业形势不乐观
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甚至是事业编制的岗位都极少有人愿意去。一方面:基层单位地理位臵偏僻,交通不利;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到的比重,他们的择业去向受家人的影响比较大,家长都不希望他们走远。
3.对新的用工制度持观望态度 今年出现了“劳务派遣”的用人形式,在昆单位就有31个岗位以这种形式招聘,但学生对这种用人形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不赞同,导致31个岗位无人问津。
4.扎堆在大型企业和施工单位
水利部下属的各大工程局、省内各大设计院一直是我院毕业生重点选择的就业去向,由于今年各大工程局的人才需求结构及招聘计划的调整,导致我院毕业生的择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对用人需求量大的私营企业,像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公司等在昆私企,虽然在档案、户口的管理及保障措施上基本跟大型企业一样,但还是关注的毕业生多,真正签协议的却很少。
三、主要做法
在就业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择业理念还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对学院服务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出谋划策,寻找突破口,从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诚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就业、“五养成”推动就业、诚信教育保障就业,想法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最大化。截止2014年8月25日,学院就业率达到89.72%。在严峻的
就业形势下,学院能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1.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由院领导、党群办、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院团委相关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院4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布臵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就业指导老师及毕业班班主任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形势的变化,着重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变化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从2009级本科在全校率先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按照“1.5+1.5+x”模式培养,入学后先进行一年半(1.5)的大类培养,后续一年半(1.5)进行中期分流后的分专业培养,即按照6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x”指第五至第八学期的分层次培养,分“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实验班或实践技能培养两种层次。大类培养给了同学再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构建了统一的大类平台课程模块,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层次培养给了少数尖子学生再次提高或继续深造的机会或有利途径,对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臵,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云南建工“兴水育才”奖教奖学金的设立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系、技术攻关、实习实训、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机制,疏通学生就业和企业引入人才这个
重要的人力资源大通道。
3.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
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对大一学生,着重引导其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就业形势;对大二学生,着重结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对大三学生,着重实习和锻炼,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大四学生,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彭尔瑞老师针对我院毕业生多年来在“自荐书”、“协议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角度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特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分别从专业、理想、兴趣、收入、潜力、地点等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如何选择就业取向的问题,为我院2014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提供了建议与指导。同时缓解在找工作中的焦虑,同学们能够感到学院的领导、老师时刻的关怀和重视。
4.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连续多年举办结构设计大赛、建筑方案设计大赛、建模模型设计大赛、手工制图大赛、计算机制图大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活动作品竞赛,取得了包括全国三等奖在内的等多项优异成绩。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得到加强,为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和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注重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素质亦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学院领导十分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013-2014学年,学院自筹3万元经费,将 篇五:高校评估工作总结
高校******系评估工作总结
经历了为为期几个月的评估工作准备,在2013年11月27-29日,我们终于迎来了***评估专家组对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评估。通过专家三天的评估工作及评估反馈后的学习与整改,***系全体教职员工真正学习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迎评工作期间,艺术航空系全体教职员工尽心尽力,恪尽职守,各负其责,努力为我院评估取得好成绩全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将我系评估工作作如下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整改方案。
一、评估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
完成了评估前的档案建设、专业剖析、说课程、文件学习,以及评建宣传画和宣传展板制作、特色现场安排、教师培训等工作。期间,全系教职工的工作热情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做好评估工作,数个双休日都主动到校加班,准备评建的各项准备工作,本学期开始后多次召开系部迎评工作会议,明确责任,凝聚人心,让全系教职工时刻牢记“一切为了评估,一切服从评估,一切服务评估”思想,树立与学校荣辱与共的意识,做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心态完成各项评估工作任务。为做好迎评工
作的思想准备,我系全体师生写了表态书,坚定立场,为迎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材料的收集及整理
(1)任务分配、材料收集、整理
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了领导作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社会评价等7个主要评估指标、22个关键评估要素,涉及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任务执行书》,我系教职工立即动员起来,系部领导集中进行专题研究讨论此项工作,制定、修改、完善了工作计划,对迎接工作做好了具体分工,对照督导评估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收集信息和资料,整理汇总相关数据,将几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做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从8月开始利用上班、下班、周末时间收集评估材料,并且多次召开系部评估会议,商量材料收集情况及完成方法,确保能够按学院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材料收集。从10月开始,我系教职工每日向系部领导汇报完成进度,遇到困难及时向领导反馈,并于11月10日前顺利完成了我系所有评估任务。
(2)材料归档 ***系11月10日前已完成所有评估材料收集工作,从11日开始,全系利用上班时间、周末加班将档案室所有材料严格按照评估指标及经管系档案归类目录整理。为了更好的迎接评估专家组对我系材料的审查,为了完善材料建档质量,全系教职工又加班将档案室所有档案进行二级、三级目录编制,并且系主任、干事、教学秘书反复核查所
有材料,查漏补缺。并于11月15日完成所有的评估材料建档、归档,完成学院下达的任务。
(3)、组织学习
为了做好评估期间的访谈工作,系主任多次组织全系教职工学习评估学习文件,及时转达学院有关评估的会议精神,要求全系教职工认真学习宣传手册
(一)、(二)。牢记国家教育部、教育厅、学院、系部相关文件及评估指标内容,确保评估访谈顺利通过。
(4)、学生迎评工作
为了让我系全体学生融入学院迎评工作,共同关心学院发展,系主任、学生会指导老师、辅导员等多次组织召开学生会议,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评估准备工作,带领艺术航空系全体学生向评估专家组展示了严谨求实、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组织全系学生学习宣传手册和参加了评估测验,让学生更加了解评估,关心评估。通过给系学生会召开会议等方式传达评估精神,强化全体学生“人人了解评建,人人参与评建,人人贡献评建”的意识。
二、迎接评估 11月27日-29日三天的评估时间里,我系全体师生高度重视,精神集中,积极配合学院做好迎评工作。同时,全系教职工严格按照课程表课前认真准备教案、课件,上好每一堂课,随时做好专家莅临课堂听课准备。评估期间,我系被抽到访谈的师生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
系主任带领全系教职工在评估期间强化管理,突出细节,确保专
家进校期间的各项工作能够迅捷有序地予以应对。
三、整改方案
虽然我系在评估期间认真完成了各项评估任务,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系将不断巩固和提升已经取得的评建成果,同时,将根据评估专家组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不足,明确努力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1、存在的问题
(1)师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偏多,缺乏高级职称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教学经验略显不足。
(2)专业剖析和说课存在经验问题
专家听取了我系的***专业的专业剖析,《***》的说课,由于这项任务是临时下达,我系准备时间短,并且是由年轻老师作剖析,专家组虽然肯定了我系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这两项工作任务,但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师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过多,经验不足,课程体系不合理,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对市场的调查等。
(3)档案管理不规范,材料不齐全,做了大量的补充工作,主要是因为长期对档案建设的重视不到位,管理经验不足。
(4)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不够明晰,主要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执行行业调研、统计分析的力度小,对岗位工作任务的认识还停留在面上。
(5)课程建设薄弱,主要原因是对课程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明确目标和工作流程。
2、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师资结构问题,即各专业教师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二是解决学科带头人问题。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引进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特别是要引进学科带头人,希望得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2)加强档案材料管理及审查
向全系教职工传达要求,以后上交或入档的材料必须经过层层审查方可入档案室。毕业生材料收集后指导老师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学生纠正,并且上交系部后教学秘书、干事、系主任要反复核查。各项开学、期中、期末材料要经过教师自查、教学秘书复查、系主任核查等程序,没有问题了方可编制档案目录入档。
(3)加强教师素质培养,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利用市场来导向,走出去调查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来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评估工作虽已告一段落,但是我系全体师生将抓住评估这一机遇,提高我系教学工作质量和业务素质,提高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大力弘扬“明德励志、笃学敦行”的校训精神,进一步彰显我系办学特色,不断进取,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四篇:高校人才工作总结
辽 宁 省 教 育 厅
文件
辽 宁 省 财 政 厅
——————————————
—————
辽教发[2008]108号
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和我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推进高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鼓励高等学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高等学校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省教育厅决定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奖励计划。现将《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高校要认真总结近三年来(2005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
31日)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本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结合《高等学校人才工作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成果和经验,并填报《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才工作总结》。
二、各高校要认真填写《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流动情况统计
表》、《高等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名册》和《高等学校在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名册》,并附三年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填报材料要做到实事求是,文字简练,数据准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三、请各高校于2008年12月15日前将上述材料(一式三份),及
电子版文档一并报送至省教育厅人事处。
联系人:于宏国
联系电话:024-86896516
附件:附件下载.rar
二00八年十二月四日
第五篇:高校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开幕
高校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开幕
12月29日下午,我校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开幕。市委人才办公室主任**,校领导*************出席会议。校属各单位党政负责人、教授、博士、青年教师代表、老干部代表、民主党派代表和组织人事、教务、科研等单位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主持。市委人才办公室主任**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建校三十多年来,积极探索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始终将人才资源建设作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兴校”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积极推动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有了显著提升。近年来,学校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与******共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研究中心;建立了********、*******所及与企业合作建立了新材料研发基地和新能源研发基地。召开了********全国研讨会、********学术研讨会和当代著名作家********作品研讨会,编辑出版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乃至全省的科教文化事业、经济社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表示,市委组织部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的人
才建设,努力为学校的人才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他希望,********要继续探索人才工作规律,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人才队伍竞争力,积极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加快知识创新能力向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转化,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在全省率先实现崛起提前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了题为********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五年来我校的人才工作:师资队伍总量增加,结构明显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党政管理队伍与后勤服务人才服务学校学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成长和工作环境不断优化。
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学校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报告认为,这些问题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须高度重视,要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不断发展。
报告深刻分析了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研究部署了十二五时期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报告指出,到2015年,我校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报告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目标,提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人才队伍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坚持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人才队伍的发展成长,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要建立与人才兴校相
适应的人才竞争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选拔任用机制。二是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积极推进“111”建设工程、团队建设工程、柔性引智工程及素质提升工程等四项工程,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成长环境。要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尽量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潜心钻研,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要以良好的事业环境成就人,要以良好的人文环境凝聚人才,要以良好的生活环境服务人才。四是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落实人才工作校、院(系)两级目标责任制。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坚持把人才投入放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包括领导精力的投入、管理队伍的投入和经费财力的投入。
报告强调,我们要以这次人才工作会议为契机,把人才队伍建设引入到学校的内涵发展之中,引入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之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校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而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