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共五篇]

时间:2019-05-12 18:5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

第一篇: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

产业发展是开发区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模式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开发区本身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关乎开发区所在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一、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经过几十年年的快速发展,国家级开发区几乎都成了本地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同时也是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成为所在城市中名副其实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其工业产值及投资密度都十几倍、几十倍于其他一般行政区。

(一)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三为主”特点

国家级开发区在设立的初期就对其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比如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初期提出的“三为主、一致力”的产业发展导向,即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中国开发区网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1-6月,全国9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2010年11月后新升级的国家级开发区尚未纳入统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97.67亿元人民币(如无说明,币种下同),工业增加值10930.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34.7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71.45%,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2.42%,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44.57%。“三为主、一致力”的产业结构特点非常突出。

(二)基本形成以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我国开发区经历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及内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过程,产业发展也在不断的高端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已经得到长足,从一开始大张旗鼓的招商引资,到目前的择商选资,开发区的产业呈现不断高端化的特点,近期,开发区的高端服务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开发区从开始设立到现在,都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力争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遵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发展规律,国家级开发区也在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开发区内部的产业结构。总之,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已经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产业的主体。

(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国家级开发区是我国集聚产业的非常重要的空间平台,在国家级开发区内,往往都集聚了密度很高的各类产业,有不少产业之间具有密切的生产分工联系,开发区内部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网络初具规模。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开发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开发区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区域产业基础特征进行有针对性招商引资,避免全国开发区产业趋同,相互恶性竞争的局面;另外一个就是利用企业网络的外部性和自我强化的特征,提高开发区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注意带动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产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水平

在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都占据较大比重,产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在生产工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很多国家级开发区虽然以外资企业为主,但是十分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坚持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重在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抓好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作为开发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措施。采取具体措施鼓励企业重点抓好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加强对引进的技术、装备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集成和提升的再创新,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很多的国家级开发区都在积极推进开发区从产业服务平台向创新发展平台延伸,大力吸纳和引进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金、人才、科技成果、科研机构、先进设备和高科技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

二、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批复时间不一,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同,区位条件各异,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在一些发展条件较差的开发区,在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产业层次不高、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品牌缺乏、产业布局粗放、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等。

(一)产业层次不高

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往往都作为首要的考核任务分解的不同的部门。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开发区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国家产业导向需求,在巨大的考核压力下,往往会对投资规模大、资本密集型高,但是能耗和污染排放较高的企业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致使部分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层次不高。还有,在开发区的起步阶段,由于远离主城区,发展基础并不好,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本着“捡到篮子就是菜”的思想,对产业没能进行较好地选择,一些技术含量低、占地面积大、污染排放高的企业也被引进到了园区,一些在当时看来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经过长期发展后目前也已经成为需要调整优化的对象。此外,在开发区的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占据较大比重,甚至有的国家开发区里面已经布局了很多的房地产、酒店项目,政府机关也占据较大的用地空间。上述诸多因素都导致开发区产业层次不高。

(二)技术水平不高

国家级开发区内的很多产业以外资企业为主,但是外资企业进入开发区往往是以“分厂经济”的模式进入开发区,其核心的研发设计中心往往还是依靠母公司,而不会入驻开发区。此外,由于开发区自身的“孤岛”效应,开发区和所在地之间的产学研结合并十分不紧密,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低。在我国的国家级开发区内部,虽然有不少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主要是靠母公司的研发平台或者靠购买专利技术进行生产,转移到开发区的只是成熟的生产工艺。缺乏企业自身的研发平台,使得企业很难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在很大风险。在目前国家级开发区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表现尤为明显,这些产业主要依靠母公司的研发技术,只是在开发区实现产业化,自身缺乏相应的研发平台,如果今后技术出现革新或产品市场出现变动将会面临很大风险。

(三)自主品牌缺乏

国家级开发区“分厂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贴牌生产多,自主品牌比较缺乏。从生产环节上看,国家级开发区的不少企业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如机械设备、服装纺织、交通设备等,甚至在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贴牌生产十分普遍,很多企业往往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自主技术,只是按照“来样加工、来料加工”的模式进行生产。此外,一些企业在于国外同类企业巨头合资合作的过程中,自身品牌弱化,被国外的知名品牌吞没,从而使一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失去了创建品牌的良机。

(四)产业布局相对粗放

很多开发区在建设的初期阶段往往并没有对产业由专门的规划,或者即使有规划也往往落实不严格,而是根据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招商引资情况进行滚动式开发。这样就导致了开发区产业布局粗放问题,比如在有的国家级开发区就存在食品加工区与化工区、建材区毗邻甚至混合布局,部分企业存在圈地行为,圈占大量土地后怠工建设。还有部分开发区在引进产业的初期阶段缺乏前瞻性的规划,或者规划落实不严格,致使一些高排放、高能耗的低端产业入驻园区,现在想发展高端产业,但是又面临用地制约,原有产业的退出存在困难。在中西部的园区里面,为了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往往在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方面控制不严,设置门槛不高,存在比较明显的用地粗放问题。

(五)重复投资和无序竞争依然存在园区内部产业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园区之间,同类产业或产品存在重复投资和过度竞争问题。在全国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园区中,主导产业的确立上雷同度非常高。绝大多数的国家级开发区都把目前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自己发展的重点,比如几乎每个国家级开发区都在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这造成了外资企业大量“寻租”行为。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外资企业大量通过选址问题向开发区政府施加压力。各开发区为了争夺项目互相压低土地价格的案例屡见不鲜。这种雷同的产业导向政策被外商利用,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无效率的消耗和浪费。

三、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思路和重点

产业发展是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核心内容,要针对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按照“布局集中、发展集聚、产业集群”的原则,不断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促进开发区产业与属地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把开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当前推进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和示范区,促进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加快提升产业层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要按照国家产业发展导向,不断提升国家级开发区内产业的结构层次,强力推进开发区产业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型,投资驱动向投资和创新双轮驱动转型,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共同支撑转型,以经济发展为主向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均衡协调发展转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高层次人才、高品质人居环境联动的良好局面,最终实现从以集聚高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园区到以集聚创新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区的战略性跨越。

提升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层次,首先要在增量上提升。要加强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国家的产业发展导向,结合开发区的自身特点,拟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设定必要的产业进入门槛和投资强度和能耗、污染控制标准,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在择商选资的阶段就要将其排除在外面,确保开发区新增企业都是符合国家产业导向要求的高质量企业。尤其是要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拟定出符合自身特点、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目录导向,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引导扶持。其次,要加大有先进技术对已经入园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通过改造升级,提升开发区的产业层次,即做好存量的优化。还有,对于已经入园进区的部分高能耗、高排放、占地广的企业,如果改造升级难度很大,而且对周边企业影响又非常大,就要采取综合措施,完善已经入园进区企业的退出机制,实施“腾笼换鸟”。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要在新址选择、设备沉淀成本补助、就业员工安置等诸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为企业的退出提供便利。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国家级开发区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提高产业和园区的竞争力。在开发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开发区内大企业(领军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与构筑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与关键作用,充分发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强势品牌效应,培育创新创业的活力群体和经济增长的潜力群体,为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力量,培植后劲。

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聚集国内外技术、人才、资金、科技成果、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项目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化步伐,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所的多领域合作。重点发展创新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平台、公寓式科技企业孵化器,建成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信息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常设技术市场、科技学术交流、科技人才培训和科技风险投资等多功能为一体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基地,使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园区创新的主体。

要树立精品意识,大力培育和保护自主品牌,加大自主品牌营销宣传力度,扩大自主品牌国内外知名度。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开发区协会作用,充分利用专业展会平台,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在做好开发区内企业自主品牌创建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区自身品牌的创建工作。

(三)提高产业的关联度,大力打造产业集群

要充分利用国家级开发区内产业空间集聚的优势,大力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园区内产业集约化发展。统一进行产业规划,发挥高新区聚集功能和辐射作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和形成具有产业基础、特色及优势的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要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营造利于开发区优势产业集群成长的环境,加速集群的成长扩大。要以促进集群发展和集群优势构筑为目标,从政策、体制、产业规划、投资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等多个角度提出保障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

国家级开发区内的很多产业如加工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是产业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产业链条长,关联产业多。由于特殊的发展背景,目前,国家级开发区内的很多产业链条较短,集群化程度不高,今后应下大气力调整产业的组织结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以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中介协助为原则,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与产业组织合理化为主线,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开发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形成以开发区内中大型企业为集聚核心的卫星型集群结构,衍生出一系列为之服务的各种类型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与产品配套的集群经济。突显开发区内龙头企业的产业特征,构建起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形成上、中、下游和其他相关产业的相衔接、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区域聚集形态,把单一产业形态变成产业集群,把点状企业连接成产业链,把产业链编织成产业“板块”。

(四)促进开发区产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形成整体竞争力

要破除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开发区走出孤岛,带动周边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一块发展,使国家级开发区由嵌入性向根植性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技术扩散、产业集聚、外向带动、人才塑造等示范带动作用,切实肩负起提升所在地(所依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任,必须紧紧把握国家级开发区的基本功能和定位,通过研发、孵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实施“育苗”、“造林”工程,在促进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通过与所在经济的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促进国家级开发区与所在地企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内外资企业多、技术能力强的外溢效应,把利用外资与带动民族工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开发区建成内外企业关联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促进本土企业加入开发区内外资企业的生产网络,进而不断学习和升级,是保持开发区及所在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发区内外资企业价值链的本土化延伸,同样能够降低其生产成本,强化产品的竞争能力。融合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地方经济的腾飞。

第二篇: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研究

一、有色金属产业基本认识

(一)有色金属简介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构成的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的总称。与黑色金属相比,有色金属更具有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导热性、韧性、高强度性、放射性、易延性、可塑性、易压性和易轧性等特殊性能。它是发展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有色金属可分为四类:

1、重金属:一般密度在4.5g/cm3以上的金属。如:铜(Cu)、镍(Ni)、钴(Co)、铅(Pb)、锌(Zn)、镉(Cd)、铬(Cr)、铋(Bi)、锡(Sn)、锑(Sb)、汞(Hg)等;

2、轻金属:密度小(0.53~4.5g/cm3)的金属。它们化学性质活泼,如:铝(Al)、镁(Mg)、钙(Ca)、钠(Na)、钛(Ti)、钡(Ba)、锶(Sr)等;

3、贵金属:地壳中含量较少,提取比较困难,所以价格较高。它们的密度较大,化学性质稳定,如:金(Au)、银(Ag)、铂(Pt)等;

4、稀有金属:如:钨(W)、钼(Mo)、锗(Ge)、锂(Li)、镧(La)、铀(U)等。

(二)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

1、常用矿产数量相对不足,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我国铜、铝、铅、锌等常用有色金属矿产储有量相对不足,例如铝土矿保有储量27.76亿t,其中A+B+C级储量(工业储量)仅占1/3,居世界第7位;铜矿储量7493.79万t,其中A+B+C级储量(工业储量)不到3000万t,位居世界第7位。而我国稀有金属资源丰富,在世界上是闻名的,钨矿保有储量为529.08万t,是国外钨矿总储量的3倍;锑矿保有储量达278.16万t,占世界锑矿储量的40%以上;稀土金属资源更是丰富,稀土氧化物储量达8715万t,仅内蒙古白云鄂博一个矿床的储量就相当于国外稀土总储量的4倍。

2、金属矿产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铜矿平均品位只有0.87%,品位大于1%的铜矿储量约占全国铜矿储量的35.9%,在大型铜矿中,品位大于1%的铜矿储量仅占13.2%。我国铝土矿的质量也比较差,加工困难、耗能大的一水硬铝石型矿石占全国总储量的98%以上。全国钼矿石平均含钼量大于0.2%的仅占总储量的3%。全国岩金出矿品位4.14g/t,砂金出矿品位0.169g/m3,岩金6g/t以下的中低品位矿床占83%以上,砂金矿床小于0.15g/m3的占38%,0.15~0.25 g/m3的占26%,大于0.25g/m3的占34%。

3、综合矿多,单一矿少

我国独特的地质环境导致形成大量多组分的综合性矿床。例如,我国铅锌矿床大多数普遍共伴生有铜、铁、硫、银、金、锡、锑、钼、钨、汞、钴、镉、铟、镓、锗、硒、碲、钪等元素,尤其是银,许多矿床成了铅锌银矿或银铅锌矿,其储量占全国银储量的60%以上。我国900多个铜矿床中,单一矿仅占27.1%,综合矿却占了72.9%。钛资源94.28%来自综合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而来自钛铁矿砂矿、金红石砂矿和岩矿的只占5.72%。钒储量92%以上赋存于共生矿和伴生矿中,其产量几乎全部来自于钒钛磁铁矿和石煤伴生钒。钼作为单一矿产的矿床,其储量只占全国总储量的14%,而作为主矿产还伴生有其他有用组分的矿床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

(三)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相关政策法规

2008年1月和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先后发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和《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客观上促进了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2月25日审议通过了《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于2009年5月11日正式发布实施,规划内容主要围绕推进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企业重组为重点;工信部委托再生金属分会编制的《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2010——2015)和《再生铜行业准入条件》、《再生铝行业准入条件》、《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已完成,即将颁布实施,《再生有色金属利用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再生金属产业的主要任务,对“十二五”时期再生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准入条件》将为抑制再生有色金属相关品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规范和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2005年——2010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产量年均增长率约14%,远高于同期世界有色金属产量的增长速度。其中,2010年我国铝、铜、铅、锌等十种有色金属工业产量达到3135万吨,同比增长20.4%,产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位。

(二)消费量稳定增长

我国建筑、交通运输、电网设施等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对有色金属需求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消费量占世界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2010年,我国铝、铜、铅、锌等十种有色金属消费量占世界三分之一,消费量连续八年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有色金属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其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发展令人鼓舞,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成效显著。以高效地下采矿、系列大型浮选机、选矿拜耳法、系列大型预焙铝电解槽、铝电解重大节能技术、富氧熔池熔炼、闪速熔炼、底吹炼铅、1+4热连轧、炭航空制动材料、大直径硅单晶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为代表,极大地提高了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采、选、冶主要工艺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已陆续出口。我国已经从有色金属技术装备纯进口国向出口国跨进。

(四)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反映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采矿损失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冶炼回收率、加工成材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得到改善。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利用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有色金属矿山回采率平均达到79.4%,选矿回收率平均达到87%,冶炼回收率平均达到95%,铜、铝加工材成品率分别达到65%和71%。

(五)循环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我国再生金属的开发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再生金属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布局,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三大废旧金属加工利用中心。2010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720万吨,约占有色金属消费的四分之一。在 2003 年到 2010 年期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年均递增在20%以上,再生金属产业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呈上升趋势,铝工业的废弃物利用从最初的赤泥延伸到电厂粉煤灰、煤矸石、炉渣、氟石膏、硫脲渣、石油化工废催化剂等,目前已发展到复合发泡混凝土砌块、环保陶瓷滤球等新产品。冶金企业普遍装备余热锅炉,能源的梯级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三、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尽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把优化产业结构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干扰,盲目建设势头仍然不减,使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在过去10年里,国内先后出现了电解铝、氧化铝、铜冶炼、铅锌冶炼、镁冶炼、钨冶炼等领域的投资过热,导致一大批有色金属冶炼产能建成以后由于缺乏稳定原料供应无法发挥效益,并造成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矿产原料价格暴涨。2005年国内约有200万吨电解铝产能闲置,独立电解铝厂大多处于亏损状态。2010年年底,我国电解铝冶炼产能超过约2300万吨,结构性矛盾凸显。

目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产品结构仍以初级原料性产品为主,消耗大量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深加工产品国产率较低,部分需求仍依靠进口。2008年高精度铝板带进口量约50万吨,相当于当年国内铝板带产量的四分之一。

(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利用率仅为60%,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共(伴)生金属综合利用率不到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有色金属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5%左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潜力很大。

当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三废”资源化程度还比较低,固体废物利用率仅在13%左右;低浓度二氧化硫几乎没有利用;从工业废水中回收有价元素基础薄弱;还有部分企业余热利用率较低。

我国再生金属利用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废铅金属熔炼率仅为85%左右,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95%;我国锌的再生利用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锌消费国,但废杂锌的年回收量仅在10万吨左右,仅占锌年消费量的4%,回收利用率低,国外相对成熟的钢铁产品镀锌、炼钢烟尘回收锌和干电池的回收利用在国内发展只是起步阶段。

(三)技术支撑能力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但与世界主要矿业大国相比,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三废”治理和资源化技术集成创新能力薄弱,在能源转换和梯级利用技术开发方面重大突破较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亟待加强。

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中,能够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的溶浸采矿技术起步较晚,高效大型采选矿设备主要依靠进口,矿山安全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开发薄弱;在冶炼领域中,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节能的核心技术不多,特别是再生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装备比较落后,造成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和金属回收率存在明显问题;在加工领域中,替代含铅焊料、易切削黄铜、银氧化镉电接触材料,以及含汞锌粉等的新型环境友好材料开发滞后,太阳能、燃料电池等新型能源材料开发有待加强。

(四)资源的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随着中国有色金属产量的持续大幅度增长,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主要有色金属矿山面临着资源危机。据调查,在我国113个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山中,探明资源枯竭型矿山占56.6%,探明资源危机型矿山占28.9%,探明后备资源有保证的矿山仅占19.5%。由于国内矿山供应能力不足,造成原料自给率逐年下降。目前,全国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国内矿山自给率不足50%。有色金属工业已发展成为对外依存度最高的产业之一,目前年需求量的60%的铜、40%的铝、20%的铅、15%的锌靠进口原料生产,这将严重影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环保问题日益严重

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与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多年来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忽视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受到较严重的破坏,地质灾害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污染、化学药剂污染、滑坡和泥石流、塌陷与地表开裂、尾沙坝和废料场垮坝、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挤占大量土地等。

四、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扩大有色金属市场空间

从长远发展看,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色金属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低碳化的过程中,需求将是刚性的。未来几年,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建设新农村等政策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全面升级,重点转向耐用消费品、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消费主体将从城市转向城乡并重,有色金属作为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材料,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市场扩张机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有色金属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为我国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科技,材料先行,国家重点扶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有色金属行业密切相关,有色金属产品需求市场巨大,这将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带来历史机遇。

(三)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将增加有色金属产品需求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强调低碳减排、节能环保,我国也已经出台了节能、减排相关的政策法规,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深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人们环保理念的确立,交通工具将趋向采用轻质材料达到节能目的,建筑物将普遍采用高效节能材料,等等,这些都将为具有良好导电性、导热性、韧性、轻质、高强度性、易延性等特点的有色金属提供发展空间,有色金属产品需求量将得到极大增加。

五、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经济结构

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和备案制,鼓励有实力的铜、铝、铅、锌、钛等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重组,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转移,形成专业化分工的梯形结构,打造一批在资源、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方面占有优势的有色金属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全面提高产业竞争能力;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区域内重组和企业集团之间的重组,通过战略重组,打造一批世界级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制造基地,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品种,上档次,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深加工产品;坚持“矿业为主,多元经营”的发展战略,巩固基础,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择机扩张,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优化经济结构。

(二)加大技改扶持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继续加大对传统有色金属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动技术进步的决心和信心;抓住国家在新增投资中安排工业专项资金的机遇,以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有色金属产业技改贷款贴息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扶持现有矿产骨干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坚持走矿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子,开发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原材料产品多次转换、加工、增值,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高度关注世界有色金属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撑作用,造就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三)发展循环经济,搞好再生利用

支持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开发利用铜、铅、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制定煤铝共生资源利用专项规划,抓好高铝粉煤灰利用示范工程;搞好铜、铅、锌冶炼余热利用,推广废渣、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的应用,实现生产“零排放”;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有色金属再生利用体系,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有色金属回收交易市场、拆解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用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工艺装备,建设若干年产30万吨以上的再生铜、铝等生产线,促进资源化利用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减少矿产资源消耗。

(四)开发海外矿产资源,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在国家统一规划下,鼓励我国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境外有色金属资源。通过地质勘探、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有色金属产业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收购海外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矿产资源基地,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发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实现大宗有色金属原料进口的统一对外,制止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企业展开行业自律化解贸易争端,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五)加强人才培养,培育现代企业管理队伍

在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有色金属人才小高地作用,充分发挥与科研院校合作的“后盾”作用,加快现代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掌握世界前沿知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专家学者,对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重点培养和支持;加快开展重点产业和关键行业紧缺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生产一线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提高产业工人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篇: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从目前的政策导向、物流环境、经济形势等方面来看,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空间很大,机遇较多。只有更新观念,改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环境,通过整合物流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拓展物流服务范围,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优秀物流管理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状;机遇;发展策略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中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前景可期。但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第三方物流使用比例明显偏低。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由于受长期的传统计划的影响,缺乏现代物流意识,物流观念落后,企业物流活动主要依靠自建物流系统完成,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有学者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18%,而欧洲则为76%,美国为58%,且民意调查显示其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2)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强大、竞争力强的为数不多。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结构多元化,除了外资或港资、民营、新创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外,大多数都是计划经济时期运输、物资、粮食、商业等部门的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企业规模较小,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市场竞争无序,竞争范围窄、形式单

一、效率低下,且由于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落后,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行业巨头或超大型企业难以形成。

(3)第三方物流服务范围较窄,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相比大型跨国物流公司,我国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基础性的或单项的物流服务,在信息整合及专业化程度方面相当欠缺,很难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导致企业低供给与客户高需求的矛盾。

(4)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我国开展物流研究和教育比较晚,尤其是物流教育方面,虽然全国已有600余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年培养规模在6万人以上,但远远跟不上我国物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供需失衡严重。在企业层面上,也不愿过多地进行教育投入,员工很少得到系统培训,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成为阻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1)发展第三方物流业的政策导向明朗,物流基础设施亦逐步得到改善。作为集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业等多种服务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物流业一直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发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9年3月10日,我国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业列入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并特别强调了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这意味着宏观产业发展导向带给第三方物流产业的机遇将会进一步增多。同时,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国家交通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这为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2)宏观经济形势给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2010年的增长率突破10%,稳定的经济环境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必然会带来物流量的大幅增长。同时,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转向物流领域,开始考虑如何降低物流成本以获得第三方利润源。

(3)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借鉴。世界上一些物流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英、日等国在第三方物流发展方面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为我国物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自2005年我国物流全部对外开放后,国外物流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这虽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构成威胁,但同时也给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带来了学习外企先进理念、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的机会。此外,我国国内一些著名企业的成功经历也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提供了范例。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策略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业的新兴领域,也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国外如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极为迅速化、普及化,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产业的主体。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营运效率的角度来看,均远远优于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也有利于企业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力发展核心业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作为潜力巨大的物流市场大国,我们应树立新观念,充分认识第三方物流的优越性,提高市场对第三方物流的认知度,鼓励生产、流通企业更多地使用第三方物流。

(2)政府与企业共同发挥作用,促进第三方物流快速有序发展。政府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种物流行业规范及相关法律条款,完善物流管理体制,打破现有各种市场条块分割的制约,促进第三方物流业协调、健康发展。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政府仍需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以继续改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环境。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及信息系统建设。

(3)整合物流资源,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都规模较小,竞争力弱。其资产实力、经营规模、服务能力均与国外物流相距甚远,面对世界各地物流巨头纷纷挤进我国市场的现状,国内单个企业的力量很难同他们抗衡。整合便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必须打破部门、地区界限,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只有通过兼并联盟手段,才能壮大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并有望将触角延伸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拓展物流服务范围,强化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是一种战略同盟关系,其生存、发展与客户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科学的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企业节约的物流成本越多,其本身受益也越大,此即通常所说的“双赢”,其创造的价值即“第三利润”。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服务理念。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拓展物流服务范围,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客户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以服务求效益。

(5)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优秀物流管理人才。物流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实施人才战略,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和措施。一是重视从外部引进人才。包括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和社会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娴熟的物流从业人员以及国外优秀企业物流人才。二是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有效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素质。三是重视对人才的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献智献力。

参考文献:

[1]汪鸣.现代物流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及政策问题[J].中国民用航空,2002(6).[2]刘国栋.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8).[3]李振汕.电子商务对物流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6(3).

第四篇: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

上海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适用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印花税、城市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等。进出口货物另按海关关税条例缴纳关税和有关流转税。此外,如有支付给国外的特许权使用费、股息、利息、租金和其他所得,应扣缴预提所得税或者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的外藉企业的外藉人员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依照《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7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1991]85号,1991年7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缴纳所得税,在纳税同时还可按《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1986年10月11日起施行)、《上海市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1986年11月1日实行)、《上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1989年1月1日起实行)等优惠规定缴纳所得税。

1.国家级开发区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 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外商投资的生产性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获利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所

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所得税;其中获得先进技术企业证书的,按照国家规定

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可以延长三年减按10%缴纳企业所得税;获得产品出口企业

证书的,按照国家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70%以上,减

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外商投资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征收地方所得税。目前暂免。

· 对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在国家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期间,同时免征地方所

得税;在以上免税期满后再先后免征或减半地方所得税各三年,产品出口企业免税

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70%以上的,免征地方所得税。见表2-1-1。2.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应纳税所得税率的比较表 表2-1-1

(二)增值税

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缴纳增值税,其税率为17%。但销售或者进口下述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2)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3)图书、报纸、杂志;(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1993]38号)

(三)消费税

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消费品,按规定应缴纳消费税。消费税共有十一类,包括:烟、酒及酒精、化妆品、护肤扶发品、贵重饰物(包括金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税率最低3%,最高45%不等。

2(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1993]39号)

(四)营业税

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营业税。营业税税率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划分,最低为3%,最高为20%。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1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1993]40号)

(五)印花税

在中国境内成立的购销、加工、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以及产权转移本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均应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印花税率最低为万分之零点

五、最高为千分之一,权利许可证照和营业帐簿(不包括载资金的帐簿)按件贴花,每件五元。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88]11号;《中华人民共和花税条例细财税

国印暂行实施则》[1988]255号)

(六)城市房产税

城市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为房产价格,按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20%后的余额计算纳税,年税率为1.2%,外商投资企业在开发区内自建或购置的新建房屋,从投入使用之日起五年内,免征房产税。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90号;上海市房产税实施细则,沪府发[1986]129号;《上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1989年1月1日起施行)

(七)车船使用牌照税 车船使用牌照税额表

外商投资企业拥有和使用的车辆,均应依照《车船使用牌照税暂行条例》(国发[1986]第90号)和《上海市车船使用税实施细则》(沪府发[1986]129号)的规定缴 纳车船使用牌照税。

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的税收政策

1、进口设备免税政策

对符合有关规定的外商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以及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进口的自用设备、加工贸易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发[1997]37号)

2、购买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

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外商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购买的国产设备,其购买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购置设备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财税字[2000]49号)

3、采购国产设备退税政策

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外商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采购国产设备,如该类设备属免税目录范围,可全额退还国产设备增值税。(国税发[1999]171号)其他优惠政策

在临港新城内的企业和项目,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或者管委会认定,可以享受下列国家和本市有关的优惠政策:

1.外国投资者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技术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税务机关核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2.中外合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额所得税。3.鼓励现代装备制造及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 4.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 5.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6.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 7.关于临港新城的财政扶持政策 8.“一城九镇”政策

9.鼓励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其他相关政策

第五篇: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2012年10月

行业调研

我国生猪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60%以上。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国际上来看,我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几十年来均居世界第一位,在世界生猪产业发展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猪粮安天下,养猪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食物安全、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制约我国生猪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日益复杂多样,存在的问题日益凸出,已经影响到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消费。

一、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猪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快速增加。生猪存栏量、出栏和猪肉产量都在成倍增长。与此同时,生猪生产水平明显改进,生猪出栏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增加到目前的140%,胴体重由50公斤提高到86公斤左右,育肥出栏周期由300天左右缩短到目前的180天左右,生产水平快速提高。

1.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从生猪饲养区域看,我国生猪饲养范围广泛,除新疆、青海、宁夏、西藏等地饲养量较少外,其余省份都有规模不同、数量不等的饲养量。当前,我国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在四川盆地、黄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三大地区。生猪养殖需要消耗大量的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些地区粮食资源丰富,饲料粮可就地转化为畜产品,具备一定的区域优势。全国生猪存栏排名前十位省份分别是四川(生猪存栏占全国的11.5%)、河南(9.6%)、湖南(8.5%)、山东(5.9%)、云南(5.8%)、湖北(5.3%)、广东(5.1%)、广西(5%)、河北(4.4%)和江苏(3.7%),10个省份生猪存栏合计占全国存栏总量的行业调研

64.8%。全国有20个省份的生猪出栏量超过1000万头。四川省是我国生猪生产第一大省,出栏量超过6000万头,占全国出栏量的比重达10.5%;其次是湖南省,出栏量超过5000万头,占全国出栏量的比重为8.4%;河南、山东、湖北、广东、河北出栏量超过3000万头,占全国的比重均在5%以上。出栏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生猪出栏量合计占到全国总出栏量的63.6%。

2.规模养殖比重持续提升。生猪饲养业在我国是传统产业,生猪养殖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农民的家庭副业经营,生产方式粗放,生产规模较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散户(年出栏1~49头)生猪出栏量大幅下降。2009年散户出栏量的比重为38.66%,年出栏50头以上的出栏量占全国出栏量的61.34%。年出栏量在50~99头和100~499头的规模养殖户是生猪养殖的主体,二者的比重合计达到29.68%,占到规模户出栏量的近一半。年出栏500~5000头的比重合计为21.92%,5000头以上的比重较小,约为9.75%。

3.散户数量仍占绝对多数。散户生产量占总产出的比重大幅下降,但散户数量仍然偏高,目前仍有6400万户以上,占养猪户的比重达到96%;而规模户合计有254万户,占养猪户的比重约为4%;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大规模户数的比重在0.03%左右。从规模户内部结构分布看,养殖户50~99头和100~499头的小规模户的比重最大,合计占到规模户总数的92%左右;其次是500~999头和1000~2999头的合计比重为7%;3000头以上的规模户的比重仅占0.7%,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仅有3134个,在规模户中仅占0.12%。可以看出,散户养殖在我国生猪生产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年出栏50~999头小规模户仍是规模生产的主体,3000~5000头规模户在总产出比重相对偏小,5000头以上大规模户的发展明显不足。

(二)猪肉消费

行业调研

1.猪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占主导地位。猪肉一直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体。上世纪80年代以前,猪肉占居民肉类消费比重的95%以上。进入80年代,随着肉类消费的多样化发展,尽管猪肉消费量不断增加,但其比重下降。到目前为止,猪肉消费仍占肉类消费的60%以上。2009年全国猪肉产量4890.8万吨,人均猪肉占有量36.6公斤,城乡居民家庭猪肉消费总量2269万吨,人均猪肉消费量17.0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1.2倍,人均牛羊肉消费量2.46公斤,人均禽肉消费量7.17公斤,猪肉、牛羊肉和禽肉的比率约为7:1:3,猪肉占肉类消费的63.3%。

2.猪肉消费快速增加。1960年是猪肉消费的最低点,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猪肉仅2.7公斤,农村仅1.2公斤;1964~1978年,猪肉消费有所增长,但非常缓慢,在14年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长了5.5公斤,农村居民增长2.1公斤,年增长率不到1%。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猪生产迅速发展,猪肉消费量快速增加,城乡居民的人均猪肉消费量从1978年的6.7公斤增加到2006年的17.5公斤,2006年是1978年的2.6倍。2007年,由于生猪生产剧烈波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人均消费量下降到15.6公斤,但2007年之后再次回升,2009年已回升至17.0公斤。

3.猪肉消费城乡差距较为明显。猪肉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猪肉消费差距较大,城镇人均消费高出农村8~10公斤以上。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猪肉消费量持续快速增加,而城市居民的消费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增长趋缓,城乡消费差距逐渐缩小。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20.5公斤,农村人均14.0公斤。农村居民的猪肉消费长期受本身收入和猪肉价格的制约,消费水平较低,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未来农村猪肉消费的潜力仍然很大。

(三)猪肉加工

行业调研

我国肉类食品工业已基本形成了集畜禽养殖(基地),屠宰分割加工,肉制品深加工,禽类蛋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冷冻冷藏加工,物流配送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肉类加工企业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发展。全国肉类规模以上的企业2837家。

1.猪肉加工重点企业及其份额。目前我国重点猪肉及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河南双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雨润集团有限公司,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居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前三强,其次是河南众品、四川高金、北京顺鑫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唐人神集团有限公司和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位居肉类企业前15强。在全国火腿肠市场中,双汇、金锣位居第一、第二,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8.4%、12.69%,雨润、得利斯占第三、第四位;在低温肉制品市场中,双汇居第一位,市场占有量13.23%,雨润排名第二。

2.猪肉加工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目前我国猪肉加工还存在着猪肉加工比例少、行业集中度低、深加工肉品少、档次较低等问题。我国肉类制品及副产品加工占肉类总产量15%,而同期发达国家熟肉制品已占到肉类总产量的50%以上。我国的屠宰及肉制品产业非常分散,双汇、金锣、雨润3家肉类行业龙头企业屠宰生猪仅占我国生猪屠宰总量的4%以下,而美国前3家肉类加工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5%,欧盟11家占行业总量的74%。我国猪肉市场仍以鲜销白条肉为主,分割肉、小包装肉的比例不到10%。有特色的熟肉制品、发酵肉制品占肉类加工总量的比例也相对较低。

二、生猪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问题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生猪正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即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是生猪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和新起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有利的政策形势为生猪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猪肉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的畜产品消费水

行业调研

平差距很大,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将不断提高,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的畜产品消费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三是转变生猪产业发展方式面临新契机,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快生猪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条件。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加快现代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猪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目前仍存在大量小规模、分散饲养的养殖户。生猪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问题尤为突出,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完善,技术服务机构不健全,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不稳定,兽医管理体制以行政区域管理为基础,监管难度大,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导致防疫不力和兽药滥用。产业化发展仍然滞后,“公司+农户”传统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中,公司和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健全的利益衔接机制和分配机制,没有真正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生猪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实力薄弱,组织协调力不强,市场风险仍不易规避,在市场价格波动中,农民的养殖收益难以保证,影响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

1.生猪价格波动风险加大。2006年5月至2008年4月的23个月内,全国生猪价格由

5.96元/公斤上涨至16.87元/公斤,涨幅达183%,生猪价格窜至历史高位;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的14个月内,全国生猪价格由9.53元/公斤上涨至17.54元/公斤,涨幅达85%。2006年以来生猪价格的两次剧烈波动,对生猪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价格下跌致养殖户亏损。2010上半年,供过于求的生猪市场和季节性消费淡季使得生猪价格快速下滑,由1月的12.09元/公斤迅速下跌为6月的9.64元/公斤。据对近6000个生猪养殖户的监测,2010年6月出栏每头生猪亏损70元。若某一规模养殖场本月出栏3000头生猪,则亏损额将达21万元。2010年6月,全国生猪养

行业调研

殖平均亏损面达到58.23%,亏损严重的地区达到90%以上。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亏损严重,而生猪价格的快速上涨则使得居民消费水平大幅下降,对农村居民及城市贫困人口日常生活带来显著影响,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水平下降。

2.劳动力短缺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收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散养户大量退出,但在生猪生产领域,机器设备不能像在种植业中那样大量代替劳动,养殖业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仍将持续。当前苏鲁豫皖毗邻地区农村,大多数农户家养猪舍已近十舍九空,农村散养猪的数量己明显减少。据初步统计,在广大农村地区,原来千家万户式的散养猪已减少了30%~50%,少数村庄甚至减少了80%以上。散养户突然退出市场,规模养殖未能适时进入,形成“养殖断层”,对生猪市场的稳定供应和长期发展十分不利。

3.重大动物疫病成为制约我国生猪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分散饲养方式,生产及防疫不规范,防疫难度大,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随着生产发展,规模化发展加快,但养殖密度大容易滋生疫病,一旦疫病暴发,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大,动物疫病风险依然很大。近年来,我国生猪疫病呈多发态势,各类重大疾病在我国时有发生一方面会造成大量生猪死亡和个体生产性能的下降,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外。另一方面,还会使养殖户产生恐慌而弃养,即使畜产品较高的价格并不能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

4.生态环境对生猪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随着养猪场数量的增加和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关于畜禽养殖业环保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使养殖污染得到控制,环境状况得到好转,但另一方面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养猪业环保法律法规客观上提高进入养殖业的门槛,限制了一部分有养殖意愿但条件不能达标的农户或企业加入养殖业,对生猪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下载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及策略研究

    网址:www.xiexiebang.com 我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特点及策略研究 智慧城市产业与传统的产业不同,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有机组合,更加强调智慧的产业化和产......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大全)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 2011-7-22 摘要: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体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被誉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全......

    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形势分析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一、**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开发区是我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自成立以来,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构筑外向型......

    江苏国家级开发区(xiexiebang推荐)

    江苏国家级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情况: 一、经济技术类12家(全国107家) 1984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苏州工业园区 2002南京经......

    核桃产业发展研究

    山阳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山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农业县,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发展核桃奠定了坚实基础。核桃产业......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食用菌行业概述 中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孕育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当今世界性商业......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网讯: 内容提要: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起步比较晚,经过了将近20 年的发展,以基因工程药物为核心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已经颇具规模。目前,全国注册的生物技......

    我国辣椒产业发展概况(范文模版)

    我国辣椒产业发展概况 辣椒, 发展概况 中国产业信息网资讯:目前世界辣椒种植面积370 万hm2,产量3 700万t,是世界上最大的调味料作物。其中干辣椒世界种植总面积200.15 万hm2,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