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公路建设管理
2011年公路建设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建设单位的管理
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系指承担工程建设管理职责的项目法人,及其派驻工程现场指挥、协调、管理各参建单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管理机构(指挥部、项目办、管理处等)。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
在工程建设“三个关键人”,即项目法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中,项目法人处在建设项目实施的中心枢纽位置,要予以高度重视。
1、加强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需要:公路项目建设单位承担着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责,处在建设项目管理的中心枢纽位置,其管理能力、眼界视野和质量安全意识,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安全水平。
控制工程投资、确保建设工期的需要:加强建设单位在建设中的全过程管理,保证勘察设计深度,落实各参建单位有效投入,明确各方责、权、利关系,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减少设计变更,确保合理周期,发挥工程投资最大效益。规范建设市场行为的需要:项目建设单位作为工程合同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在落实建设单位合同义务,促进参建各方信守合同,提高市场履约水平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
建设廉洁工程的需要: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程和人员的管理,从体制和机制上堵塞管理漏洞,有利于加快构建预防和惩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廉洁工程,提高行业形象。
2、工作原则
㈠ 严格资格标准,推行管理专业化。严格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的资格与素质要求,鼓励组建专业齐全、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团队。
㈡规范建设管理,实行施工标准化。健全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制度,细化质量安全与投资控制目标,严格建设管理关键环节控制,落实标准化要求。㈢加强监督检查,狠抓行为规范化。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落实管理制度与责任,发挥建设单位的管理示范效应。
㈣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人员职业化。不断创新管理,推进建设单位的考核评
价,加强绩效评估,促进建设管理队伍职业化。
3、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的资格管理
01管理机构:应设有计划、合同、技术、质量、安全、财物、纪检等部门 02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管理人员总数的65%,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技术人员的70%以上。
03人员资格: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和职业道德,具备相应的工程组织管理能力熟悉、掌握公路建设法律法规。
4、公路项目建设单位机构及人员资格实行报备制
报批初步设计时,公路建设单位应将派驻工程现场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及资格条件报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核备。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时审核未达到资格标准的,责成其补充完善。或者按其规定委托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代建单位负责建设管理。
5、建设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公路建设管理行为
1、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依法组织招标投标,择优选择参建单位,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文件,依法办理施工许可和竣(交)工验收。
2、严格合同管理。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创建良好施工环境和条件,严格设计变更程序,加强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不得拖欠工程款。
3、细化目标管理与责任。应根据项目特点,分解质量目标与管理要点,细化保证措施,健全岗位责任,让管理落到每个环节和每个人员。
4、加强质量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依据合同加强检查落实,强化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
5、推进信息化管理。以科技手段、信息技术、网络管理为支撑,建立信息系统,将工程管理纳入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6、维护公众利益。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协调处理好沿线群众关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7、加强廉洁自律。应依法办事、规范管理,加强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监督,落实各项廉政制度和措施,形成与参建单位的相互监督机制。
第二篇:联网公路建设管理情况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统筹城乡发展课题调研
材料
2007至2011年是我市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也是全市农村公路交通从通村公路建设转向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的五年。五年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统筹城乡发展、服务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取得的主要成效及经验 2007至2011年期间我市投入资金约19.98亿元,共建设农村联网公路项目1126个,总里程1504.9公里,改善了1342个村的交通出行条件;建成村道公路中型以上桥梁71座,共计3482延米。同时,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对此,我们组织了农村公路建设绩效调查,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老百姓普遍反映农村公路建设是真正的民心工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一是促进多层次路网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路网综合作用显现。二是促进县市区间和乡镇间区域间的交流和发展,对农村产业布局和小城镇的发展起积极的推
动作用。三是促进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四是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五是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有效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一)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主要经验
2006年我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三百”目标,2007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第二阶段建设目标--农村联网公路,新阶段的农村联网公路怎么建,如何突破农村发展中的瓶颈,如何发挥其“联网”的真正功效,如何做到建成一条路,带动一村经济。为此,我市在总结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提出了新的举措。主要体现在:
1.实行“四个放权”政策,体现村民自主。把建设的发展权交给基层、把项目决策权交给民意、把执行权交给村委、把监督权交给群众。2007年我市出台《关于我市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将原先“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对所有拟列入市建设计划的项目,建于不建均有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在配套资金、政策处理落实的情况下,报送(乡)镇政府盖章,最后将《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计划申请表》报送市农村公路办室进行备案,方可列入市建设计划。
2.与时俱进,做到规划与社会发展同步。联网公路规划对各县市区农村联网公路计划的实施起到引导作用,随着
社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腾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公路路网也随之得到提升,去年8月份开始,我市要求各县(市)区对原先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规划按照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调整。即:“近期细、中期粗、远期有设想”的规划思想,使农村公路网布局具有合理的时间层次,做好分期实施安排。调整好的农村联网公路规划必须通过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3.制度规范、严格管理。为规范建设、资金等管理,我市先后出台了《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最低技术标准指导意见》、《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施工招投标实施指导意见》、《宁波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宁波市农村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等十多个政策性文件,从农村公路建设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监督考核、建设管理、技术规范、竣工验收、质量监督、责任追究、廉政保障等几个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同时,各县(市)区也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了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工作。
4.紧扣建设目标,提前落实早抓计划。为确保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工程进度井然有序推进,我市将农村公路的前期、计划工作提前界介入,极早安排项目建设。一是项目前期,要求各县(市、区)尽早开展下一年计划项目的设计、政策处理、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为下年项目的顺利
实施打下基础。二是项目计划,我市提前半年着手对下一年计划项目进行实地核实、调查摸底,对一些问题项目实行“三不”政策,即:土地征用未落实不予列入;房屋拆迁、政策处理未落实不予列入;配套资金未落实不予列入。同时,市交通委与财政局联合下文进行预计划安排,为目标的顺利实现打下了基础;
5.实践科学发展观,打造 “五型公路”。200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生态节约型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出台后,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在鄞州区横街镇的“大岙至金峨”项目作为生态节约型农村联网公路试点项目建设,努力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方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理念,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沿线群众的热情支持。今后还将继续探索如何将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真正落到实处,如何将农村联网公路向“五型公路”转变,真正做到“品质型、平安型、阳光型、服务型、生态型”的农村联网公路。
(二)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主要经验
回顾前阶段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
1.明确了责任主体,凝聚了各方力量。各地认真落实省厅、市政府文件精神,分级落实责任,加大养护投入。全
市各县(市、区)政府都切实承担起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责任,基本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尽责”的工作运行机制。
2.完善了管理办法,加强了制度保障。市政府、市交通局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宁波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宁波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目标考核办法》、《宁波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同时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办法,使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落实了资金投入,提高了补助标准。根据省厅《关于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浙交„2009‟94号)的要求,市级财政按照县、乡、村道分别每年每公里15000元、8000元、1500元的标准落实了养护工程费,同时按照县、乡、村道分别每年每公里23000元、4500元、1500元的标准落实了日常养护费,高于省厅标准。此外,各县市区也都落实了相应的配套资金。
4.健全了管养机构,落实了管养队伍。各县(市、区)努力克服人员少、编制紧的现实困难,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臵或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积极落实专职管理技术人员,保证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县(市、区)基本建立了县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并将管理机构延伸到乡镇。目前,全市大部分乡(镇)都设立了相应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对辖区内的乡道、村道进行 5
管理养护。
5.加强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大力开展路政管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切实加强路巡路查,坚决制止违章建筑,对涉路违法行为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制止,配合相关部门扎实有序的开展以路为市占道经营治理整顿工作,较好的保护了路产路权。
二、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1.山区农村公路发展落后平原地区。宁波境内西南部属浙东丘陵,山丘面积5021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3.6%。山区农村公路总里程3627公里,占农村公路43%。路网密度和好路率明显低于平原地区。
2.养护经费不足,生态型恢复难。由于部分地区投入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不足,养护存在缺失,部分项目路况逐年下降。路堑边坡和取土场地靠自然生态型恢复,达到“五型”公路的生态要求较难。
3.联网公路建设推进越来越难。经过上阶段农村公路建设,容易实施的农村公路项目已经基本建完,后期联网公路建设的每公里造价越来越高,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平原地区征地拆迁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4.省、部级对宁波的支持力度弱化。前阶段省、部对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较大,尤其在通村公路建设阶段每年对宁波的村道计划都单列。联网公路建设阶段部、省就开始逐步减少对宁波的资金支持。
5.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 6
时,也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乡村道养护机构尚未建立;二是养护资金相对薄弱;三是养护队伍“缺人员、差设备、欠技术”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既要在管养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更要在落实养管责任、筹措资金和监督检查上下功夫。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如何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适当调整联网公路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次序。根据宁波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我市十二五期间需建设农村联网公路800公里,对“十二五”期间的农村联网公路规划项目再进行一次充分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序安排实施项目。“十二五”期间重点安排已统计到公路网总里程未达标的等外路和跨区域的联网路及山区、海岛困难项目、通过适当改造可以纳入养护里程的建设项目,逐步消灭公路网中的等外路。有序安排建设次序,在农村联网公路的建设管理方式要适应阶段性发展的新要求,在计划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农村办的主导作用,坚决杜绝套用资金的老项目和等级不达标的项目列入计划。
2.促进统筹城乡和县域公路均衡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和省、市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大大加快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速度,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随着联网公路建设的逐步推进,部分县乡道路与村道发展呈现不平衡现象,部分县乡道路路况不及村道公路,我们应抓
住中央对农村公路增加投资的机遇,积极探索县乡公路建设、养护的新思路:一是对路况较差地处山区的县、乡道进行路面改造工程;二是对部分县乡公路上下危险边坡进行治理并利用公路边坡、荒地实施生态复绿工程;三是推行以人为本的安全保障工程;四是降低后期养护成本的路肩硬化工程;五是实施边沟硬化和减少水土流失的排水畅通工程。通过五大工程的实施逐步改变县乡道路与村道发展不平衡和县乡道服务水平与服务要求倒挂的现象,促进统筹城乡和县域公路建设均衡协调发展。
3.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相结合。近年来,我市各地农村旅游发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成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我市农村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巨大。但我市各地农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配套要素相对滞后,联网公路建设随着农村区位优势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联网公路建设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从单一的解决农村交通出行便利向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方向转变。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已将部分农村旅游公路建设纳入到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中,“十二五”期间农村通景公路、红色旅游公路、乡村旅游公路仍将是我们建设的重点之一。
4.加强养护管理,提高管理养护的质量和效率。主要是“两加强,两注重”。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注重考核。督
促各县(市、区)健全完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考核体系,制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标准”。同时,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通报工作情况。二是加强行业指导,注重培训。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指导建立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同时探索制定辖区内内业资料编制办法,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加快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基层养护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5.规范资金使用,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有保障。当前,要把落实养护资金作为抓好农村公路养护重中之重。其一,是要形成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本级筹集及上级拨入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要全部纳入专户统一管理。其二,是要注重协调,加强监管。一方面要与财政、审计加强沟通,确保资金及时落实到位,加大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养护资金有效投入养护生产,防止被截留、挤占、挪用,加大农村公路维护、改造力度;另一方面要配合财政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办法,制订“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强化对养护生产的约束,强化审计监管,建立健全养护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的动态监管,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6.建立健全机制,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体系。目前,我市农村公路养护正处在各方面机制进一步健全、规范、完善的阶段,要鼓励各县(市、区)公路交通主管部门 9
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多出点子,拓展思路,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办法,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发展,主要是要根据省厅提出的“六个一”的总要求(即一个政策、一个制度、一个标准、一个职责、一个村规民约),建立乡镇管理机构,制订“乡村道养护管理职责”、“农村公路管理保护村规民约”,逐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和内业资料管理。
第三篇:公路建设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
公路建设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现代农村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受到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并兼有咨询、顾问、参谋、控制的涵义,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代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结合农村公路硬底化等工程施工实践,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1、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而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3)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
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2、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质监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
2.1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a.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b.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c.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2.2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试验室,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具。
2.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
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2.4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发挥经济制裁的作用。
2.5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要加强工程技术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
3、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保证作用,其核心是贯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
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设计、材料、施工、检验四个方面,实施在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和事后控制。其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3.1设计质量的控制
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不尽合理及遗漏、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a.重大变更应要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b.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处。c.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3.2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3施工质量的控制
a.抓好各施工阶段,以防患于未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有的放矢地对重点突击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b.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带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保证了工程质量。c.对虽未发生但根据
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4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
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关环节,往往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测仪具的精度不高作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素质高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3.5其它因素的控制
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劳保条件差,干部作风不深入,施工人员情绪不佳,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4、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标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4.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检验标准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过程中,这样使工程质
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4.2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4.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该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迁就。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和因素的习惯。
5、结束语
为加强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目前如何围绕这三个环节,结合当地条件,尽可能充实,丰富其内容,强化其手段,建立一套科学和适合国情、省情的实际情况和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乃是当前我 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农村公路硬底化工程施工实践证明,要想建立科学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我们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仍有许多困难。公路工程线长面广,有些工程施工季节性强,施工队伍的条件和素质要求还不相适应,工程监理工作起步晚,缺乏成熟经验,检测手段还不先进,都有待于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去探索,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篇:公路建设安全管理协议书
公路建设安全管理协议书
甲方:
乙方(承包单位):
甲方将本工程项目发(分)包给乙方施工,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治安等责任,确保施工安全、治安稳定,双方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同时,签订本协议书。本协议书与工程承揽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用。
一、工程项目:K75+034箱涵工程
二、协议日期:
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工程承揽合同履行完毕终止。
三、协议内容:
1、甲乙双方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
2、乙方应建设和健全安全、治安管理制度并配有分配有分管领导及专职或兼职人员。
3、进作业场所前甲方应对乙方的管理、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治安保卫进场教育,介绍有关安全生产和治安情况要求。乙方应认真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有关制度及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4、乙方在施工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防火和治安管理及设计工艺有关的各项规定。
5、甲方在安全监督检查中,发现乙方人员违章作业、违纪行为有权对承包队进行处罚,乙方应加强对施工场所的日常安全检查,及时制止和处理各类违章违纪行为,对查到的隐患应及时组织整改,涉及到甲方的问题应书面告知甲方整改,在未整改前不得进行相关作业。
6、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个人防护用品由乙方自理。乙方应督促现场施工人员自觉穿戴好防护用品。
7、乙方在施工期间所使用的各种设备以及工具等均由乙方自备。
8、乙方对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标志和警告牌,不得擅自拆除、更动。
9、乙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持有外省市操作证的人员,还必须经当地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审证教育。
10、贯彻“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乙方对所施工场所的安全生产、治安工作负全责。在施工期间乙方人员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发生工伤等事故,按有关规定,由乙方负责统计上报及事故善后处理。甲方予以积极配合。
11、本协议以双方签字盖章生效,作为承发包合同书正本的附件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12、其他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单位盖章):乙方(单位盖章): 项目负责人签字:项目负责人签字: 安全负责人签字:安全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第五篇:公路建设管理法规文件
第一部分 相关法律法规——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9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1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1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2号)1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8号)——法规
16.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的决定(2008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543号)
17.收费公路管理条例(2004年9月13日国务院令第417号)1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令第279号)19.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令第293号)2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11月24日国务院令第393号)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国务院令第256号)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国务院令第120号)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53号)24.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2001年11月15日国务院令第323号)2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4月9日国务院令第493号)2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令第397号)
27.国务院关手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004年7月16日国务院国发〔2004〕20号)28.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2008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7号)
第二部分 市场管理
1.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2004年12月21日交通部令2004年第14号)
2.关于印发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6年12月5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6〕683号)
3.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年6月26日建设部令第159号)
4.关于对参与公路工程投标和施工的公路施工企业资质要求的通知(2002年11月25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2〕544号)
5.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年6月26日建设部令第160号)
6.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4年6月30日交通部令2004年第5号)7.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2004年11月20日交通部交质监发〔2004〕639号)
8.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2005年10月19日交通部令2005年第12号)9.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资格标准(试行)(2001年9月30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1〕583号)10.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3月19日交通部交质监发〔2004〕125号)
11.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2002年12月5日人事部、建设部人发〔2002〕1111号)
12.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2008年8月20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令2008年第11号)
第三部分 招投标管理——综合管理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2004年7月12日国务院国办发〔2004〕56号)
2.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4年11月22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688号)
3.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2000年5月1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4.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2000年7月1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4号)
5.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的媒介的通知(2000年6月30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政策〔2000〕868号)
6.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2001年7月5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令第12号)
7.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2000年5月3日国务院国办发〔2000〕34号)
8.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2004年7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1号)
9.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1998年1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82号)10.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2008年6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法制办发改法规[2008]1531号)11.公路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2001年6月11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1]300号)12.关于改革使用国际金融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标管理制度的通知(2008年2月29日交通部厅公路字[2008]40号)13.关于加强公路工程评标专家管理工作的通知(2003年11月7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464号)——投资人招投标
14.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2007年10月16日交通部令2007年第8号)——勘察设计招投标
15.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1年8月21日交通部令2001年第6号)16.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通知(2002年7月11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2]303号)17.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2003年6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2号)18.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评标办法(2001年9月29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1]582号)——施工招投标
19.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办法(2006年2月26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6]57号)20.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6年6月23日交通部令2006年第7号)2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2003年3月8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令第30号)22.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年8月18日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8]261号)23.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2009年3月17日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9]123号)24.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评标委员会评标工作细则(2003年3月11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70号)25.《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试行规定(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广播电影、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令第11号)9.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1998年1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82号)10.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暂行办法(2008年6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商务部、法制办发改法规[2008]1531号)11.公路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2001年6月11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1]300号)12.关于改革使用国际金融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招标管理制度的通知(2008年2月29日交通部厅公路字[2008]40号)13.关于加强公路工程评标专家管理工作的通知(2003年11月7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464号)——投资人招投标
14.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2007年10月16日交通部令2007年第8号)——勘察设计招投标
15.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1年8月21日交通部令2001年第6号)16.关于认真贯彻执行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通知(2002年7月11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2]303号)17.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2003年6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2号)18.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评标办法(2001年9月29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1]582号)——施工招投标
19.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办法(2006年2月26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6]57号)20.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6年6月23日交通部令2006年第7号)2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2003年3月8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令第30号)22.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评标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年8月18日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8]261号)23.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2009年3月17日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9]123号)24.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评标委员会评标工作细则(2003年3月11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70号)25.《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试行规定(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56号)26.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上册)
27.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2006年5月25日交通部令2006年第5号)28.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2005年1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令第27号)29.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2004年11月1日商务部令2004年第13号)30.关于公路建设项目货物招标严禁指定材料产地的通知(2007年10月22日交通部厅公路字[2007]224号)31.公路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范本(交质监发[2008]557号)32.公路工程标准施工资格预审文件(交公路发[2009]221号)
第四部分 项目管理——综合管理
1.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2006年6月8日交通部令2006年第6号)2.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1996年1月20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建设[1996]673号)3.关于实施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工作的通知(2005年6月14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5]258号)4.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10月19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565号)5.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决算编制办法(2004年9月16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507号)6.建设项目(工程)档案验收办法(1992年5月6日国家档案局国档发[1992]8号)7.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2004年3月31日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8.关于贯彻执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有关事宜的通知(2004年8月13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446号)9.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1996年12月31日交通部交计发[1996]1130号)10.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2000年7月31日国务院国办发[2000]54号)——设计管理 1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7月3日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58号)12.关于公布《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1306-2007)及《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1306.01-2007)、《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公路 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B06-03-2007)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