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共5篇)

时间:2019-05-12 18:1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第一篇: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该文对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技能尤其是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该文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等方面,就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能力;教学措施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广泛应用、具有惯用格式的文体,实践性很强。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的写作,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1981年与《写作》杂志编辑谈话时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其实中小学生也一样。事实上,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应用文的教学都被列入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语文表达与应用”一项中也有明确规定:能写常用应用文。常用的应用文有: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启事、应聘信、自荐信、慰问信、贺信、感谢信、计划、总结、请示、报告,等等。2004年以来,广东省的普通高考和高职高考都出现了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试题,约占全卷的15分,这既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体现,也对语文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现在一些学校虽然把应用文写作教学列入语文课程教学计划之中,但在实际教学中似乎并不看重,甚至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边缘化状态,不少学校还没有专门开列应用文写作教学课程。应用文写作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盲点,这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同仁的思考。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

(一)强化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训练,忽视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

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着重于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使得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弱化。

(二)教师专业素养、兴趣及教学方法的缺失导致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不高许多语文教师虽然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却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相关写作经验,致使应用文写作教学乏味无力,在教学中往往一晃而过,敷衍了事:有的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有的甚至将应用文部分舍弃,以为该文体是小儿科,全交给学生自学。而学生也认为应用文的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觉得有些内容与自己现在的生活无关,学无所用,学得没劲,作业时也是强迫自己依葫芦画瓢,抄范文交差。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许多学校基本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应用文写作技能的培养与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是一致的。至于学生喜不喜欢学,能不能学到东西,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否对路。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要改变应用文教学边缘化的现状,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第一,积极参加一些与应用文教学有关的师资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第二,最重要的是要潜心学习应用文写作相关知识,生活中加强应用文写作实践,而在给学生的写作训练中,最好“下水”与学生同步练习,增加实践机会。教师只有自身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才能将本领教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文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充满诗情画意,它语言平实,格式固定,从内容到形式都相对枯燥。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又照本宣科,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使本来准备认真学习的学生也产生了厌倦心理,因此培养应用文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只有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和主动地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以下是笔者两个具体做法——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计划”这一文体教学时,设计问题开头:“新学期伊始,大家各自有些什么打算呀?”有的学生说打算报考函授专科,有的说要争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有的说要参加某某社团„„于是笔者提示道:“大家的想法可能比较多,但是我们要有条理地把它表述出来,就要先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然后再说明自己的打算和如何做。”同时在黑板上写下“为什么(依据)—做什么(目标)—怎么做(措施)”,从而把学生引入了“计划”这一应用文文体的教学。

2.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教师一般在开学时要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但这主要是一种理性教育,学生还是缺乏感性认识,尤其是在文化基础课方面。要真正使学生感受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就需要教师发掘其与学生专业课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在对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讲授“广告”文体时,先指导学生了解广告特点;然后让他们收集街市上和媒体上的商品广告,摘录自己认为好的和差的广告各1例;最后让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自己设计一个图文结合的商品广告。这样,通过“学习理论一收集范例一一设计作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对应用文知识有了一定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其在专业课中的实用价值。学生学习应用文兴趣浓厚了,写作效果也就提高了。

(三)教会学生撰写应用文

写作训练是应用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不是纸上谈兵,关键要靠大量写作训练,从而熟能生巧。叶圣陶说:“一要得其到,二要经常磨练,磨练到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在教师方面,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又灵活多变,讲究艺术。以下是几个建议——

1.重视案例教学

应用文写作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案例主要有两种:一是病文分析,一是范文仿借。这里以第二种为例。首先是精选应用文例文,因为例文的学习是

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形成写作技能的基石。但现行教材有些例文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有些例文的格式已不符合新规定,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动脑筋,下足功夫,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些新颖、典型、贴近学生生活的例文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总结”时,书本范文是一篇地区总结,范围大,内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难以调动其学习兴趣。笔者弃之不用而自选了一篇例文——我校上一届学生会主席的总结。这样的“总结”贴近生活,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觉得一点都不难写了。又如学习“求职信”时,书本例文数量太少,不够典型。我增补了一篇本校优秀毕业生写的求职信,其最大特点就是内容新,而且用电脑编辑过,图文并茂,精美典雅。学生看了羡慕得很,情不自禁地想一试身手,想尽快学会写求职信,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

——重视比较。有比较才有辨别,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在现有写作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去感受未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基本格式含糊、写作要素残缺或错位的问题,甚至“一读就懂,一写就乱”。解决办法就是将不同应用文进行比较、归类。如把“报告”和“请示”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都是上行文,结构相似,但前者是在事后行文,重在向上级汇报情况,不需要批复,而后者是在事前行文,目的是请求指示或批准,需要批复。类似的,我们可以把“计划”和“总结”、“通知”和“通告”等进行比较学习。通过比较,加深文体印象,也就不容易搞混出错。

——重视评讲。在教学中重视作业批改,学生每次交来的习作,笔者都认真批改,在课堂上评讲,指出优劣,把优秀作业张贴出来。对一些简易应用文,就要求学生互评互改,在评改中获得借鉴,从而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编排上较为系统,每章学习一个文种,按时按章授课,但又未免死板,不够切合学习实际。我们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调整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应景作文”,有的放矢。例如在开学初指导学生写作“计划”,期末时写作“总结”,“七一”之前写入党申请书,教师节之时写慰问信,文艺晚会时写节目串词,演讲比赛时写演讲稿,等等。教学上可以突破教材固有体系,与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应用文的实用功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3.找准薄弱环节

应用文教学中,“怎么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难点其实是腹内空空、无话可写。教师必须找准学生这一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写什么”上来。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身边的应用文,丰富训练的内容。例如街头巷尾的各种启事、广告;校园内的“通知”、“倡议书”„„学生平时积累了较多的应用文素材,再进行相关写作训练就能够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当然,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予以启发和指导。例如讲授“消息”时,我着重指导学生在“怎样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消息”上花功夫,结果学生写出了一些比较有见地的校园新闻。

三、小结

综上所述,应用文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高考语文中也越来越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现实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确实不尽人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对应用文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2010年广东省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主要是应用文写作能力)竞赛中,笔者获得指导教师一等奖。经验告诉我,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切合学

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使学生学以致用,才能使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得以真正的培养和提高。

第二篇:对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对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作者:李治泉

摘要:语文学科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但中专语文教学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学生认为语文可有可无,甚至上课不认真听讲。事实上,只有掌握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更好地学好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更好地指导培养动手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本文就当前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语文教学 改革思考

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语文学科在我国的课程设置中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是 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它对于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当前的中专教学中,语文教学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学生们认为自己是来学校学专业技能的,主要侧重于动手实践,语文可有可无,甚至上课不认真听讲。然而就目前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实在不容乐观。一些学生连份简单的请假条、通知、自荐书都写不好,格式混乱、错句频现、错

字连篇。这种严峻的现实情况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寻求破解的良方。首先,我们要认清当前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普遍得不到重视。中专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不同专业担负着培养本行业初级技术人才的任务。学校发展的中心任务主要落在如何提高各专业的办学实力及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上,因此学校的教学主要以专业教学为主,基础学科教学为辅。在外出学习、培训(省培、国培)等方面,主要考虑的也是专业课教师,语文教学处在一种“无人问津”的困境。另一方面,学生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把语文简单地理解为读书认字,认为以后就业靠的是专业技能,而忽略了语文对个人内在素养的提升以及职业生涯中发挥的“助推器”的作用。

(二)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近年来,由于国家高招政策的调整,引发各本、专科院校的进一步扩招,录取分数线随之下调,大部分初中毕业生的家长都希望子女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以期考入大学。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的成绩是逐年走低,甚至没有了分数门槛,学生“来去自由”,中专学校的生源素质不断下滑。来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时代就畏学、厌学,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入学分数不高,而且语文学科的成绩也不好,他们来读书的目的或是迫于形势的需要,或是逃避就业,或是家长的强逼。这部分学生惰性大、散漫,缺乏学习主动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课堂笔记,2

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总结,作业马虎应付。中专学校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

(三)教学成效不明显。与普通中学教育不同,中专教育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不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对教学效果也没有了统一的明确的标准。但受普通中学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因素,受限于教材和大纲。同时由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课堂中,经常是“老师很有激情,学生面无表情”,并逐渐演变为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或听众,课堂成了教案的简单复制,教学成效不明显。

二、教学思考

(一)唤起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叶圣陶说:“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改变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句话阐明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使该活动朝着所设定的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教育学家认为动机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高动机的孩子热情,对外界充满兴趣,做事投入,有好奇心,他们学习努力,并能持之以恒,对挑战和困难积极面对,自我感觉良好。

只有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唤醒,将学生学习的动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才能使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调动起来,自觉运用各种学习手段,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3

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际工具是自己将来就业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一。只有掌握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更好地学好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更好地指导自己培养动手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二)创设平台,为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后进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合理控制教学的进度和难度,使学生的某些具体的学习目标不断得到实现,让他们的“付出”得到“收获”,同时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机会走上讲台、走出课堂,让他们的心智特长得以充分展示,并在整个过程中获得巨大的成功喜悦。比如,在讲授《一张诊断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课后习题一(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汉字)涉及到的生字词的字音、字义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印象,然后留五分钟时间对这些生字词进行随堂听写,让学生尝到学习的“甜头”。再如,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设置“成语故事-开讲啦”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搜集一些成语,每次课由一位同学对其所选的某个成语中的故事、典故进行讲解,再让学生进行互评,最后教师 4

可以用“很不错”、“非常好”等褒义词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

(三)深挖教材,精心设计实践课题。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显性因素做足了文章,而对教材中的隐含的隐性的内容和思想挖掘得较少。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讲解课文,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激发出来,教学效果可能会不太明显。通过对教材的深挖,寻找教材内隐含的知识点,设计成实践课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通过现有的通讯或网络工具,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在课堂上进行介绍。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比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在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的时候,会讲到“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就可以将“北伐战争”作为一个实践课题,让学生分组去搜集一些资料,内容要涵盖为什么要进行北伐、北伐军的主要构成、北伐为什么会失败,并制作成简单的PPT进行展示,在第二次课时,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选派各组的代表进行介绍。通过各组的讲解,让同学们了解这段历史,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和总结,并评出最优代表队,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奖励。

(四)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在现代教学中已远远

不够。学生对于这种教法也已经厌倦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尤其是将信息化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把实物、影像、声音、黑板有机结合起来,用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整个学习过程是开放、自由和相对宽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还能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它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难得到扩展。现代教学手段还能增加课堂容量,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考,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实效。比如在讲授《士兵突击》(节选)这篇课文时,可以先通过10分钟左右的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对人物许三多、伍六

一、成才的性格特征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然后再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使学生充分领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实质。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只有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积极寻求破解的方法,语文教学的改革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书目:

1、卢家楣等主编.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修订本).6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王国勇.中专语文的现状与对策.职教新观察,2010。

3、杨燕敏.关于提高中专语文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中小学教育,2011。

4、黄明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实践与探索.2012。

5、杨淳淋.究.2012..教学实践研7 关于中专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

第三篇: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一: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金泓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12期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院校基础公共课《应用文写作》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教学课时相对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写作素质较低,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应用文写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1.1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高职院校对应用文写作课的设置不够重视,往往把专业课等作为“主”课,把应用写作课等基础公共课作为“副”课,应用文写作课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处于边缘地位,对其教学投入较少。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是受到影响和冲击最严重的课程之一。为了培养高职专科生的动手能力,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仅仅重视高职专科生技能培养和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性。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只把教学重点、课时分配及教学精力集中在专业课上。这种情况导致教学课时相对不足。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除文秘专业外,应用文写作课的课时只有32学时,一个学期。

1.2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应用文写作课教学的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是中文,他们的文字基本功较扎实,但企业或者工作实践经验不足,大多数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经历,尤其体现在专业应用文书上。由于应用文写作实践严重缺位,使得部分教师教学手法、教学方法较为机械。纸上谈兵,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

教师常规的授课方式是先讲解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然后通过例文分析印证所讲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环节的完整性,由理论到例文分析、由抽象到形象,教学脉络清晰。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整节课都是围绕概念、特点、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展开的,教学变成了“朗读”课本,结果是把一堂应用文写作教学课处理得过于呆板、生硬。

1.3学生写作素质较低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专科生语文素质较低,近年来,受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冲击,民办高职院校入学高考分数逐年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中毕业生享受高等职业教育的范围,为更多高职专科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机会。但与之同时带来的是高职专科生语文知识素质下降。一些基础较差的高职专科生迫于“考分”压力才选择了高职院校,这一结果,就进一步加大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的困难。部分高职专科生对相对枯燥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抱有抵触和逃避情绪,这也给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2主要对策

2.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如今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应用文写作种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需要相应的调整。一方面是随着现代通讯和网络工具的普及,书信写作的重要性明显下降,请柬、介绍信的模板随处可查阅,借据、借条使用频率变小;另一方面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事务纷繁复杂,求职信、申请书、计划、总结等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些文书的写作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同时,应该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和职业行业面向,重点突出一些实用文书,突出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2.2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

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问题,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倡导“双师型”教师,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工作的经验。但是,这个标准对大多数没有应用写作实践经历的教师而言是难以现实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教学需要,仿照中等学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线实践的做法,建立一套民办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教师到民营、国有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轮岗轮训的机制,使应用文写作教师亲身体验应用文写作在日常生活和管理中的作用。轮岗、轮训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课程周期具体确定,可以是半年,也可以是几个月。这样既不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又能使教师在公司、机关的实践中丰富知识,增加阅历,完善和提高自己,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

2.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组织教学。比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模拟其中的角色进行写作,或就某企业一项产品在一个地区的营销情况的调研报告;可采用例文教学法,让学生先读例文,分析总结,实行以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的方法。案例要认真挑选,以便通过分别挑选一些比较规范的和问题较多的实际例文进行剖析,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掌握有关内容。还要利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在讲授公文文格时,课利用ppt课件进行演示,可以做到准确与一目了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快知识的转化速度。在课程考核

中,要改革考试评价办法,增加平时实训成绩的比重,鼓励学生多写多练。这样的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改善目前较为枯燥的学习状态。参考文献

[1]黄明光.民办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柳州师专学报,2012(10).[2]邱静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整体建设思路[j].科教导刊,2012(11).[3]高卫红.高职生应用文写作分析现状及教学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6(4).[4]戴亚军.浅析高校应用文写作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0).篇二: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广泛应用、具有惯用格式的文体,实践性很强。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的写作,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1981年与《写作》杂志编辑谈话时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会写应用文更为重要,因为应用文的特性是更加体现应用性,实用性,是中职学生走向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非得熟练掌握不可。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应用文教学现状堪忧。

一、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的现状

1.从现实来看,现在一些中职学校虽然把应用文写作教学列入语文课程教学计划之中,但在实际教学中似乎并不看重,甚至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边缘化状态,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材是教学内容之本,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结构编排和内容上较多雷同,大多都按文种分章节,采用“概念—适用范围—特点—分类—结构—写法—注意事项—范文与分析—练习”的结构形式,学生一看就懂,一放就忘,遇到实际问题根本不知该如何下笔。

3.受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影响,教师多注重文体知识的讲解,写作

实践环节安排较少,致使学生一听就懂、一写就错。按文体知识逐项讲解的模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内容枯燥、模式呆板、方法单一,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听得无趣,教学效果不好。为了解学生应用文写作状况,笔者曾在教学中留意观察,主要表现为:(1)学习状况堪忧。(2)学习目标不明。(3)学习效果不佳。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强化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训练,忽视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着重于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使得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弱化。

2.教师专业素养、兴趣及教学方法的缺失导致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不高。许多语文教师虽然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却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相关写作经验,致使应用文写作教学乏味无力,在教学中往往一晃而过,敷衍了事:有的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有的甚至将应用文部分舍弃,以为该文体是小儿科,全交给学生自学。而学生也认为应用文的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觉得有些内容与自己现在的生活无关,学无所用,学得没劲,作业时也是强迫自己依葫芦画瓢,抄范文交差。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许多职业学校基本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文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充满诗情画意,它语言平实,格式固定,从内容到形式都相对枯燥。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又照本宣科,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使本来准备认真学习的学生也产生了厌倦心理,因此培养应用文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计划”这一文体教学时,设计问题开头:“新学期伊始,大家各自有些什么打算呀?”有的说要争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有的说要参加某某社团??于是笔者提示道:“大家的想法可能比较多,但是我们要有条理地把它表述出来,就要先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然后再说明自己的打算和如何做。”同时在黑板上写下“为什么(依据)—做什么(目标)—怎么做(措施)”,从而把学生引入了“计划”这一应用文文体的教学。

2.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习兴趣。要培养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教师一般在开学时要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但这主要是一种理性教育,学生还是缺乏感性认识,尤其是在文化基础课方面。要真正使学生感受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就需要

教师发掘其与学生专业课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在对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讲授“广告”文体时,先指导学生了解广告特点;然后让他们收集街市上和媒体上的商品广告,摘录自己认为好的和差的广告各1例;最后让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自己设计一个图文结合的商品广告。这样,通过“学习理论——收集范例——设计作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对应用文知识有了一定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其在专业课中的实用价值。学生学习应用文兴趣浓厚了,写作效果也就提高了。

(二)强化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是应用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不是纸上谈兵,关键要靠大量写作训练,从而熟能生巧。叶圣陶说:“一要得其到,二要经常磨练,磨练到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

1.理论与实践结合。“精讲理论,强化训练”。所谓“精讲理论”,首先就是要“少讲理论”;所谓“强化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多练”。多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强化训练,包括课内训练和课外训练两个环节。精讲理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挤出宝贵的课内时间,进行课内训练,以便进行课内指导。强化训练的内容包括:改错、写作。强化训练的强度是:每个文种至少改错或写作一次,重要文种要反复改错或写作,直到学生能够运用自如为止。

2.课内与课外结合。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教师会在课内有目的有重点地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深入学生当中进行指导。另外,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

布置课外写作训练任务(作业或练习)。学生一定要按时完成这些写作训练任务(作业或练习)。3.实战与模拟结合。“实战性”写作训练,是为了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模拟性”写作训练,是为了弥补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之不足,是一种无奈之举。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实战性”写作训练;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模拟性”写作训练。如命令(令)、议案等,只能进行“模拟性”写作训练;而对通知、报告、请示等,却可以进行“实战性”写作训练,即以学校准备要制发的文件让学生来起草,然后再进行修改,并与办公室秘书的写作例文进行比较,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的环境中感悟写作方法。

4.训练方法要活。——重视比较。有比较才有辨别,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在现有写作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去感受未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基本格式含糊、写作要素残缺或错位的问题,甚至“一读就懂,一写就乱”。解决办法就是将不同应用文进行比较、归类。

篇三:高职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院校基础公共课《应用文写作》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教学课时相对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以及学生写作素质较低,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关键词 高职院校 应用文写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应用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1.1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高职院校对应用文写作课的设置不够重视,往往把专业课等作为“主”课,把应用写作课等基础公共课作为“副”课,应用文写作课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处于边缘地位,对其教学投入较少。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是受到影响和冲击最严重的课程之一。为了培养高职专科生的动手能力,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仅仅重视高职专科生技能培养和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性。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只把教学重点、课时分配及教学精力集中在专业课上。这种情况导致教学课时相对不足。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除文秘专业外,应用文写作课的课时只有32学时,一个学期。

1.2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应用文写作课教学的教师的专业背景主要是中文,他们的文字基本功较扎实,但企业或者工作实践经验不足,大多数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经历,尤其体现在专业应用文书上。由于应用文写作实践严重缺位,使得部分教师教学

手法、教学方法较为机械。纸上谈兵,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

教师常规的授课方式是先讲解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然后通过例文分析印证所讲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环节的完整性,由理论到例文分析、由抽象到形象,教学脉络清晰。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应用文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整节课都是围绕概念、特点、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展开的,教学变成了“朗读”课本,结果是把一堂应用文写作教学课处理得过于呆板、生硬。

1.3学生写作素质较低

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专科生语文素质较低,近年来,受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冲击,民办高职院校入学高考分数逐年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中毕业生享受高等职业教育的范围,为更多高职专科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机会。但与之同时带来的是高职专科生语文知识素质下降。一些基础较差的高职专科生迫于“考分”压力才选择了高职院校,这一结果,就进一步加大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的困难。部分高职专科生对相对枯燥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抱有抵触和逃避情绪,这也给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2主要对策

2.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如今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应用文写作种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需要相应的

调整。一方面是随着现代通讯和网络工具的普及,书信写作的重要性明显下降,请柬、介绍信的模板随处可查阅,借据、借条使用频率变小;另一方面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事务纷繁复杂,求职信、申请书、计划、总结等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些文书的写作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同时,应该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和职业行业面向,重点突出一些实用文书,突出高职高专的教学特点。

2.2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

解决应用文写作教学问题,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应倡导“双师型”教师,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工作的经验。但是,这个标准对大多数没有应用写作实践经历的教师而言是难以现实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教学需要,仿照中等学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线实践的做法,建立一套民办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教师到民营、国有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轮岗轮训的机制,使应用文写作教师亲身体验应用文写作在日常生活和管理中的作用。轮岗、轮训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课程周期具体确定,可以是半年,也可以是几个月。这样既不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又能使教师在公司、机关的实践中丰富知识,增加阅历,完善和提高自己,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

2.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组织教学。比如可以采用情景

教学法,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模拟其中的角色进行写作,或就某企业一项产品在一个地区的营销情况的调研报告;可采用例文教学法,让学生先读例文,分析总结,实行以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的方法。案例要认真挑选,以便通过分别挑选一些比较规范的和问题较多的实际例文进行剖析,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掌握有关内容。还要利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在讲授公文文格时,课利用ppt课件进行演示,可以做到准确与一目了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快知识的转化速度。在课程考核中,要改革考试评价办法,增加平时实训成绩的比重,鼓励学生多写多练。这样的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改善目前较为枯燥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黄明光.民办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柳州师专学报,2012(10).[2]邱静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整体建设思路

[j].科教导刊,2012(11).[3]高卫红.高职生应用文写作分析现状及教学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6(4).[4]戴亚军.浅析高校应用文写作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0).篇四: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国内各高校基本已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原因在于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是,在越来越多的教材、相关书籍的问世及教学实践的积累中,问题也逐渐开始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教师缺少“专门”经验、学生不够重视、“教——学”过程缺乏真正的实践机会这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以及本人在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拟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起到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 应用文写作 问题 对策

人们提到应用文写作,给出的解释因不同人群而各异,这里本人只分两类人群给出解释,一类是参加工作的人,一类是没有参加工作的人。前者普遍认为,应用文写作是日常工作中所以要处理的一切文字材料,如会议记录、工作总结等等;后者所包括的人群种类相对较多情况也相对复杂(如学生、退休老人等等),他们普遍认为应用文写作是不同于文学写作的,简单的讲除了文学写作之外都可以是应用文写作,如学生写的请假条、退休老人在办理一些业务时需出具的一些证明材料等等。

不难看出,应用文写作的性质就是它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它的实用性及高,而且使用的情况也是比较固定的——有问题需要解决时使用,例如开会前需要发布一个正式的会议通知,若没有开会这件事情就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情。这样看来,只要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性质,人人都可以写作。这种看法是极其片面的,想要写作一篇符合要求又能达到文顺、意通的应用文其实是很难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国的高校教育才非常重视对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这样的课程。然而,实际的情况并不乐观,遇到了很多问题。

一、从事相关教学的教师缺少“专门”经验

魏红梅在《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指出:“由于这门学科是年轻的学科,科班出身的专业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很少,绝大多数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往往是从事基础写作教学的教师或大学语文教师,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这些教师虽然写作基础理论和基本功较扎实,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开掘不够,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还可以,对公文写作、经济文书写作、法律文书写作的讲授就难以深入。”这些都是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但除了这些之外,本人认为,目前从事相关教学的教师还缺少一些“专门”经验。上面刚刚提到教师对公文写作、经济文书写作、法律文书写作的讲授难以深入,主要是目前我们缺少这样一种师资队伍——“双料”型师资队伍,他们既具有相关的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又从事过相关的工作,这样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经验为学生举例子,提供模拟环境,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具有说服力。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近年来应用文写作课程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其边缘化现象也尽显无疑。应用文写作属于中文写作,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甚至根本不重视。本人在教学中发现,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如例文讨论、课堂及课后作业等)学生都欠缺很多,尤其是从笔头的作业上体现的更加明确——格式、语篇前后的连接、专门语言的运用等等都存在极大的问题。但学生给出的解释是:“现在还是学生,对于将来在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类应用文可以到时候再摸索练习,现在只要能把学生时期所需要的文种都掌握好了就行了,尤其是关于就业方面的。”还有的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就是基础的写作,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且不与用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混淆即可,它并无定式,所以有过中学时期的语文功底完全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在大学阶段再来学习应用文写作有些多此一举,至少不必做为必修课程来学习。这些看法当中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学生们还是

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真正的实践

应用文写作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但从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种结合基本表现为“书本知识+例文分析+作业总结”这样的模式,而这样的模式打造出的教学效果往往就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尽管教师想要以学生为主角来进行教学,也会由于诸多因素最终不得实现或教学效果不够好。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真正的实践,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多,例如课程的性质、教学对象的人数及专业年级、课时上的安排等等。

面对这些瓶颈,做为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找寻解决方案,积极进行应用文的教学改革来改变这种现状。综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拟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具体如下:

一、“走出去,请进来”——合理优化教师结构

应用文写作课程目前凸显出“程式化”的模式,这与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教师不无关系。为了能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让现有的教师尝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因为招聘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双料”型教师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们不但要在学校范围内听课,还要“走出去”,多参加外界相关的交流学习,甚至是利用业余的时间参加相关工作的“实习”来丰富教学内容,只有在第一线奋斗过的经验才有说服力,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不具备“实习”条件的学校或教师,我们也可尝试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例如聘请一些在相关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来给教师们做一些讲座,把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拿出来和教师们分享一下,这样具体的问题可以得到具体的讨论和分析,也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从另一个侧面去了解当下社会不同企事业单位的一些现状,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引导。

二、精心选“材”,因“材”施教——合理优化课堂教学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理论学习的部分是很重要的,因此对教材的选用要“精心”。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相关的教材或书籍,那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要注意,教材内容既要精又要符合教学时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若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好做到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指的是学生的专业。其实,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学习的需求是不同的,我们上面也提到过,教师对于公文写作、经济文书写作、法律文书写作的讲授难以深入,而相关专业的学生正需要写好这方面的文章。那么,对于不同专业需求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尝试给他们精心选取不同的教材,在课时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方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合理优化课堂教学。

三、“突破局限,大胆创新”——合理优化教学环节

曹洁萍(2007)“应:用文写作时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缺少实践化解,只能是‘纸上谈兵’。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不可少。除了在课堂上创设各种模拟的写作环境,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的实际操作,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写作环境,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的不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实现这些还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学生的人数、专业、课时安排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改革:

第一,调整课程性质、课时安排和上课学生的专业。以往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做为必修课程,需要参加考试,但是单凭一张卷子很难测评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如转变为选修或考查课,以平时训练为主来获得学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课程性质改变了,课时安排和上课学生的专业也可以相应的调整。一般应用文写作课都是多个班级上课,这样可以把相关的专业学生安排在一起,利于授课、实践及总结。

第二,在校内进行实践。一下子把很多学生拉到社会上去体验实际操作并不实际,而且也不安全。每个学校大四的学生都会有外出实习的机会,因此不必过早安排此类活动。学

校内部也有很多机构,可以带领相关专业的学生走入这些机构的岗位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这样一来,相关岗位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做具体的示范和指导,精炼了他们的工作技能,学生也从中得到了练习的机会,提前体验了职业角色,一举数得。

实践的环节就是检验理论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突破局限,真正做到大胆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合理优化教学环节、实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人对大学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的一点认识和看法,要想推动其健康大步的向前发展,这些还远远不够。这需要更多的人不断的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大胆改革创新才能使应用文写作课程与时俱进,发挥出它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魏红梅.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继续教育研究[j] .2009(1).

2.曹洁萍.谈高职应用文教学职业角色的培养与实现.教育与职业[j] .2007(9).

3.吴洪琳.如何让学生走进课堂?——谈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教法研究[j] .2010(18). 4.黄斌.应用见雅乃为文,写作有学方为范——莫恒全应用写作学视野下的《应用文写作》谈片.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2011(10).

作者介绍:

叶云杉,女,汉族,1982年8月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9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在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写作教研室任教师,讲师职称。2010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应用写作简明教程》中任副主编,编写约6万字。篇五: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该文对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技能尤其是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该文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等方面,就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能力;教学措施

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广泛应用、具有惯用格式的文体,实践性很强。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的写作,无论是对机关文秘人员,还是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1981年与《写作》杂志编辑谈话时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其实中小学生也一样。事实上,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应用文的教学都被列入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语文表达与应用”一项中也有明确规定:能写常用应用文。常用的应用文有: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启事、应聘信、自荐信、慰问信、贺信、感谢信、计划、总结、请示、报告,等等。2004年以来,广东省的普通高考和高职高考都出现了专门的应用文写作试题,约占全卷的15分,这既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体现,也对语文教学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现在一些学校虽然把应用文写作教学列入语文课程教学计划之中,但在实际教学中似乎并不看重,甚至处于可有可无、可教可不教的边缘化状态,不少学校还没有专门开列应用文写作教学课程。应用文写作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盲点,这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同仁的思考。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原因(一)强化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训练,忽视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

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很强。但是,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着重于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尤其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使得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被弱化。

(二)教师专业素养、兴趣及教学方法的缺失导致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不高 许多语文教师虽然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却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更缺乏应有的相关写作经验,致使应用文写作教学乏味无力,在教学中往往一晃而过,敷衍了事:有的照本宣科,讲讲写作格式,给学生归纳几个条条框框,然后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生搬硬套;有的甚至将应用文部分舍弃,以为该文体是小儿科,全交给学生自学。而学生也认为应用文的文学性不强、枯燥乏味,觉得有些内容与自己现在的生活无关,学无所用,学得没劲,作业时也是强迫自己依葫芦画瓢,抄范文交差。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许多学校基本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教无效,学无用”的状态。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应用文写作技能的培养与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是一致的。至于学生喜不喜欢学,能不能学到东西,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否对路。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教师授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要改变应用文教学边缘化的现状,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第一,积极参加一些与应用文教学有关的师资培训,加强交流和学习;第二,最重要的是要潜心学习应用文写作相关知识,生活中加强应用文写作实践,而在给学生的写作训练中,最好“下水”与学生同步练习,增加实践机会。教师只有自身掌握了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才能将本领教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文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充满诗情画意,它语言平实,格式固定,从内容到形式都相对枯燥。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又照本宣科,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甚至使本来准备认真学习的学生也产生了厌倦心理,因此培养应用文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只有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和主动地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以下是笔者两个具体做法——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计划”这一文体教学时,设计问题开头:“新学期伊始,大家各自有些什么打算呀?”有的学生说打算报考函授专科,有的说要争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有的说要参加某某社团??于是笔者提示道:“大家的想法可能比较多,但是我们要有条理地把它表述出来,就要先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然后再说明自己的打算和如何做。”同时在黑板上写下“为什么(依据)—做什么(目标)—怎么做(措施)”,从而把学生引入了“计划”这一应用文文体的教学。

2.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教师一般在开学时要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但这主要是一种理性教育,学生还是缺乏感性认识,尤其是在文化基础课方面。要真正使学生感受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就需要教师发掘其与学生专业课程间的联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笔者在对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讲授“广告”文体时,先指导学生了解广告特点;然后让他们收集街市上和媒体上的商品广告,摘录自己认为好的和差的广告各1例;最后让学生根据专业知识,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自己设计一个图文结合的商品广告。这样,通过“学习理论一收集范例一一设计作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对应用文知识有了一定掌握,而且直接感受到其在专业课中的实用价值。学生学习应用文兴趣浓厚了,写作效果也就提高了。

(三)教会学生撰写应用文

写作训练是应用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不是纸上谈兵,关键要靠大量写作训练,从而熟能生巧。叶圣陶说:“一要得其到,二要经常磨练,磨练到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在教师方面,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善于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又灵活多变,讲究艺术。以下是几个建议——

1.重视案例教学

应用文写作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案例主要有两种:一是病文分析,一是范文仿借。这里以第二种为例。首先是精选应用文例文,因为例文的学习是

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形成写作技能的基石。但现行教材有些例文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有些例文的格式已不符合新规定,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践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动脑筋,下足功夫,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一些新颖、典型、贴近学生生活的例文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总结”时,书本范文是一篇地区总结,范围大,内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难以调动其学习兴趣。笔者弃之不用而自选了一篇例文——我校上一届学生会主席的总结。这样的“总结”贴近生活,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觉得一点都不难写了。又如学习“求职信”时,书本例文数量太少,不够典型。我增补了一篇本校优秀毕业生写的求职信,其最大特点就是内容新,而且用电脑编辑过,图文并茂,精美典雅。学生看了羡慕得很,情不自禁地想一试身手,想尽快学会写求职信,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2.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

——重视比较。有比较才有辨别,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在现有写作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去感受未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基本格式含糊、写作要素残缺或错位的问题,甚至“一读就懂,一写就乱”。解决办法就是将不同应用文进行比较、归类。如把“报告”和“请示”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都是上行文,结构相似,但前者是在事后行文,重在向上级汇报情况,不需要批复,而后者是在事前行文,目的是请求指示或批准,需要批复。类似的,我们可以把“计划”和“总结”、“通知”和“通告”等进行比较学习。通过比较,加深文体印象,也就不容易搞混出错。

——重视评讲。在教学中重视作业批改,学生每次交来的习作,笔者都认真批改,在课堂上评讲,指出优劣,把优秀作业张贴出来。对一些简易应用文,就要求学生互评互改,在评改中获得借鉴,从而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应用文写作教材在编排上较为系统,每章学习一个文种,按时按章授课,但又未免死板,不够切合学习实际。我们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调整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应景作文”,有的放矢。例如在开学初指导学生写作“计划”,期末时写作“总结”,“七一”之前写入党申请书,教师节之时写慰问信,文艺晚会时写节目串词,演讲比赛时写演讲稿,等等。教学上可以突破教材固有体系,与校园生活紧密联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应用文的实用功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3.找准薄弱环节

应用文教学中,“怎么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难点其实是腹内空空、无话可写。教师必须找准学生这一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写什么”上来。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身边的应用文,丰富训练的内容。例如街头巷尾的各种启事、广告;校园内的“通知”、“倡议书”??学生平时积累了较多的应用文素材,再进行相关写作训练就能够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当然,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要予以启发和指导。例如讲授“消息”时,我着重指导学生在“怎样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消息”上花功夫,结果学生写出了一些比较有见地的校园新闻。

三、小结

综上所述,应用文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高考语文中也越来越占有较大的比重,然而现实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确实不尽人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对应用文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2010年广东省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主要是应用文写作能力)竞赛中,笔者获得指导教师一等奖。经验告诉我,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切合学

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使学生学以致用,才能使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得以真正的培养和提高。

第四篇:当前师德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当前师德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摘要:教育改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广大人民教师的肩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马关县古林箐乡中心学校为例。作为人民教师,一定要努力增强改革意识,投身于师德建设实践中,成就于师德建设的伟业。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教师使命感;制订规范,明确师德内容;完善机制,加强保障监督;诚信治学,共创良好学风。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师德师风 教育改革 教师使命

一、师德问题

师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专业知识最为高深的一个群体,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对其在道德意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规范上有更高、更严格的期望和要求。就目前古林箐乡中心学校的师德现状来看,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方面的。

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而教师不同的理想目标在教育教学中会产生不同的动力。当前,在我国的学校虽然有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这个环境基本溶入于整个社会中。社会上有不少职业道德的严重失范现象,诸如干部队伍中的钱权交易、执法队伍中的贪赃枉法、新闻传媒的有偿新闻、医务工作者收受红包等,对教师队伍的冲击甚大。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弘扬“蜡烛精神”、做“春蚕”、当“人梯”,已不再是响亮的职业口号,更难化作工作的动力。而在有的老师看来,自己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违法乱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份工资就不错了,什么崇高理想、无私奉献、“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等等都过时了。因而,他们只重视业务学习,轻视思想道德修养,认为自己业务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大礼,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小节,大礼不可不讲,小节则可以不拘。长此以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自然发生偏移。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才,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在古林箐教师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师的职责: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教给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或是将来有一技之长;至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是学校领导、德育处和辅导员 的事,与己无关。正因为有这样的观念,在古林箐中学有的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很少,也不愿意花力气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讲课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动不动就发牢骚;更有个别教师衣着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有的甚至沉湎于社会上的一些“低俗之风”而不能自拔。凡此种种,完全有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不仅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也毒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而“所谓敬业,是人们基于对一项工作、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勤勉努力的行为倾向。”1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但这些被视为“国粹”的优良传统在当今学校的校园内甚至大学校园内却受到了挑战。据我对我们乡老师的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不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本分和义务,在岗不出力,敷衍塞责,马虎从事,不改进教学方法,不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2由于他们的不思进取,才会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备课敷衍了事,上课照本宣科,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调查数据中发现:学生有高达50%上课不注意听讲,希望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相长3的占61%,这要求老师要有自己的讲课方式,做好充分的提前准备;也有一些教师到是看好这个职业,但也不过是把教师工作当作一只“稳定”的“旱涝保收”的金饭碗而已。他们爱吃这碗饭,但又不满足,因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常常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教学胡乱应付,而主要精力则花在别的营生上。这种精力投入上的隐性流失现象在学校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还有的教师则是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随意性强,自由散漫,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停课,对学校的纪律置若罔闻等等,这些都严重的违背了学校师德建设的宗旨。然而进入21世纪,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和余暇时间的增加,人们评价一种职业优劣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其中经济收入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正变为愈来愈有分量的尺度。而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没有离开过“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产学研”4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今天的许多学校,大部分已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荣,而是以学术成果的多少论英雄了。出现这种原因很简单,因为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教

师评价中权重太大,可以说真正决定教师的奖励、升职、待遇、地位的已不再是书教得怎么样,而是所谓的科研成果多不多了。正因如此,教师们对自己的本职——“教书育人”并不那么关注,而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关注“有没有文章” “发了几篇文章”以及“发在了哪个刊物”上。虽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明文要求的,但是,只要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有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已至于形势所逼,为了评职称是鸭子也得上架。而且,即便千辛万苦炮制出大作,往往还要托人情,找门子,花钱买版面,真是苦不堪言,面子失尽。

二、师德的失范

社会大环境即知识向经济转型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腾飞的中国,经济繁荣,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需求对每个人都显得格外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某些领域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社会分配不公平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利益格局,使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整个社会的功利倾向,使教师心浮气躁,“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5这真是当前很多教师心态的生动写照,学校在这方面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金钱物欲的上升,理想情操的失落和道德水准的下降等师德滑坡现象。而教学与科研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教研技能,是学校教师的一致共识,至于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正因如此,对古林箐乡中心学校的教师而言,只要学历符合要求,教学过得硬,论文发得多,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重科研、轻师德轻修养的倾向,这是其一。其二,长期以来,我校的师德教育工作经常被视为政治教育,师德的“德”字常被归结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其主要内容是让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而不是对师德观念、师德情感、师德理想、师德态度、师德法纪、师德作风、师德技能、师德良心、师德行为等一系列的师德规范建设工作的培养。同时,我校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视。正

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我校师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虽然我国学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但也给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而且,由于教育教学没有量化标准,而科研容易量化,因此科研指标在各学校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在这种抓教学默默无闻,搞科研名利双收的情势下,还有谁愿意去精心备课,用心教学,辛勤育人呢?在另一个方面,我校的教师超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据我调查的资料统计,我校的老师实际工作时间平均每天在十四个上时以上,其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国家的标准,而且工资与付出并不对等。这无疑给我校的广大老师带来了许多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现在学生不好管,一方面是我乡的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家长的期盼与关注;另一方面一些智力低下、心理异常的学生,家长根本不愿意也没条件送进特教学校,而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更是凤毛麟角。诸多因素(教育教学评价、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的压力)使我校的老师们不堪重负。然而升学压力之大是一般局外人难以想象的,家长、学生、社会、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值极高,一旦考不好,或学生在学校有什么问题和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所有的罪过就会集中到教师身上。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教师的职业声望相对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教师等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翻了身,国家对他们十分重视,注意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他们在最初几年辉煌之后,又开始走入新的困境,传统的教师等广大知识分子以理性方式影响社会的情景,正由商业性的明星、歌星、体育明星和政治活动家取代。这种由历史的渐进发展与断裂造成的广大知识分子的失落并影响到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信心,使许多人处在苦闷彷徨之中。更重要的是我国教师的工资待遇太低,这也影响了教师职业的声望。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和余暇时间的增加,人们评价一种职业优劣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其中经济收入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正变为愈来愈有分量的尺度。总之,较低的职业声望挫伤了教师的职业情感,从而也在无形中使教师降低了对自身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孜孜追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校的老师们都感觉到了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然而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是僧多粥少。因此我

校教师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曾参加学习进修的现象非常普遍。教育教学工作完全依靠以前的知识基础,普遍感到思维和精力的不适应,工作压力也就随之加大。加上现在的教材都是新教材,不再是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就能把问题讲得很清楚的,往往要借助现代的教育技术,比如说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另一原因是学校福利待遇低下。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加上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浓厚,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使得优秀教师的流失情况极为严重。同时学生择校、辍学、厌学现象严重,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使得老师从教的热情也遭受严重挫折。虽然大部分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希望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但是又觉得自己工作负担重,强度大,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少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心理。在国际上,我国教师工资收入指数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1/4。不到印度的1/26,尽管近10年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善,教师工资收入连年增长,然而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仍未扭转。这种收入的低下的状况,不仅让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而且还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所以许多年轻教师想跳槽的比率越来越高,而他们跳槽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偏低。由于做教师工资偏低,许多优秀人才宁可到企业上班,留在学校的也大多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第二、第三职业。

三、改变师德现状的对策思考

在一个总体道德水平不高的社会里,单单要求教师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既不现实,也无法做到。当然,我们并非否认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但是,社会大环境没有得以不断改善,师德失范问题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校教师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国家先进科技的发源地。学校教师在参与社会生产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每一个角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其思想素质修养的程度,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社会风气、甚至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都有着明显或潜在的影响。如果说以前教师认真执教,“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已无可厚非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对师德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对当代我校教师来说,师德的要求也具有“先进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们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还要做小学生们高尚的人格榜样,不仅要把具体的道德规范践行同最崇高 的人生追求相结合,还要引导小学生们确立人生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达到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正因如此,我们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满足其“既重塑自己,又塑造他人”的崇高职业要求。

师德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第二,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束后公开公布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对师德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在宣传先进典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拔高,要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失范,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还在于教育界的内部,即,教育体制本身的影响。可以说,多年来我校的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基本上不成功的。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抓“应试”已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也在大力抓素质教育,报章杂志大力宣传新课程理念,而实际上我校却仍然按教育界的“潜规则”行事,而社会尤其是家长更是以分数和升学率论英雄。近年来素质教育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进,相反,“应试”教育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是中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人们急于摆脱贫困,期望通过“新科举”这条急功近利的道路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甚至通往社会上层。教育的“社会稳定器”和“社会矛盾的缓冲器”的作用被夸大了。“应试”教育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素质教育却是长期的基础教育,而整个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使人们选择了“应试”教育的道路。正因为社会上“应试”教育的倾向,严重地影响了我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少教师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由于心理上的扭曲,影响到日常的教育行为。如有的教师往往将自己心中的抑郁和焦虑化作一腔怒火撒向

学生,于是出现了体罚、殴打、讽刺、侮辱学生等等有违师德的行为,师生关系严重恶化。另外,如我校的家教、补课为何屡禁不止?恐怕不能全怪学校和老师,体制问题难辞其咎。„„然而市场经济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吕氏春秋 情欲》),“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吕氏春秋 功名》),人性如此!市场经济承认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合法权益,完全符合人的本性。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近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经济出现不过二、三百年,但是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却超过了过去几千年,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承认个人利益,是讲道德的前提。我们提倡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但我们不能要求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实行阳光工资(严格说来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工资)以来,似乎又回到吃大锅饭的年代,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的拿不到津贴,做得好的拿不到奖励,班主任的工作付出与班主任津贴严重失调,无形中打击了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样的现实中去大谈什么师德,那是显得多么苍白无力。教育腐败要严厉惩治,但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和措施也要跟上。教师的社会地位,从理论上说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实际上属于弱势群体,他们需要严格要求,但更需要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更多一些各界的关注、关心、支持和帮助。当前,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和关注度很高,但对教师的实质性关心帮助却很少。教师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很大,但工作却与待遇不成正比。而这些因素是造成师德失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在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从那个时候起,“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就成了广大教师梦寐以求的一个理想。在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这个目标被再次重申为“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如何实施?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经费保障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这意味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像保障公务员待遇那样保障教师的待遇,而法律同时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也就是说,在享受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的保障方面,教师和公务员再也不能有高下之分、先后之别。这样,“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说法,以及让教师工资

亦步亦趋地向公务员看齐的做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不合情理法理,甚而有人为给教师施加“歧视性待遇”之嫌了。正确的做法是,将“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改为“教师工资纳入公务员工资序列,与公务员工资实行统一保障”;或者进而像法国、德国、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一样,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纳入公务员范畴。总之使教师的工资待遇具有与公务员同等的刚性保障,而再也不用以“不低于公务员”为限,不必看“公务员标准”的“脸色”行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待遇弱势和权利贫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像报考公务员那样参与教师职位的角逐;才能如温家宝总理所愿,“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真正造就一大批“一辈子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让学生永久铭记”的教师和教育家,“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全国城乡蔚然成风”。

在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的振兴有赖于教育的振兴,教育的振兴取决于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任又历史地落到广大人民教师的肩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对每位教师提出了如何有效开展工作的崭新课题。作为人民教师,一定要努力增强改革意识,投身于师德建设实践中,成就于师德建设的伟业。时时刻刻加强政治思想的学习,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一根弦。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格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德要求,结合教师的实际,我们提出师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结合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把师德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对涌现出来的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大力予以宣传、表彰;对品德有缺陷的教职工,要加强教育、帮助,促进全体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师德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愿师德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愿教师真正成为天下更令人崇敬、向往的神圣职业!我们可以断言,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革,上层建筑必然也随之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也会相应地改变,得到根本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赵福庆,素质教育实施策略[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2]胡永萍.学校心理学健康教育[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3]邵宗杰,裴文敏,卢真金.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章致政。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J].教书育人,2004.[5]高兆明.从价值论看效率与公平[J].哲学研究,1996,(10).[6]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7]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研究中心编著.2007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分析报告[C].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教师的压力与挫折[M].中国和平出版社.[9]万福,于建福主编,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M].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10]张行涛,郭东岐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1]傅道春主编.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周俊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甘肃理论学刊,2006,7(4).[13]陈会昌.竞争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刘芬主编,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15]当代教育研究[J].2008,(01).[16] ][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注释: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 互相取长补短 4 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5 出自《墨子亲士》第43页。中山大学出版社。6 引用http://tieba.baidu.com/f?kz=408134922 网站时间:2010年4月6日。

第五篇: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高淑玲*王惠玲**

摘 要: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写作教学能力培养

1.引 言

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始行至今,作文一直是考卷中一项不可撼动的主观题型,而且很有可能随着考试的改革会永远保持下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最能反映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就是英语写作。

在以往的外语写作研究中,人们对于英语水平与写作能力的关系,以及母语写作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关系,看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Jones(1982), Zamel(1983)发现母语写作能力与英语水平无关,而Sasaki和Hirose(1996)则发现,母语写作能力与英语水平有着明显内在联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学生英语水平的各种分项能力: 含有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具体地说,指英语理解知识和理解技能,英语表达知识和表达技能。马广惠、文秋芳在“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中论证了影响写作能力的各分项能力地关系,从而得出了表达知识和能力对写作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写作能力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写作教学一直是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费时低效事半功倍的问题。历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写作部分占15%,而且作文必须达到最低分6分,因此作文学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整个卷面成绩。目前,写作仍然是薄弱环节,即使全国重点大学的及格率也仅在15%-20%,优秀作文更是少之又少了。现在大学英语英语课程标准增加了一条要求,即“能写日常应用文(如信涵,简历等),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文理通顺”,并且表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已显得非常重要。说和写是达到交际目的的两种方式,是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反映。因此,教学双方必须重新审视写作的教学,本文试图从探索写作教学现状入手,探索其对策,旨在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写作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课时

* 高淑玲(1971-),女,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教学与测试。电话:029--88302629;E-mail: shulinggao@eyou.com;地址: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邮政编码:710069 **王惠玲(1953-),女,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研究。电话:029--88302318; E-mail: wendyhuiling@eyou.com;地址: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邮政编码:710069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写作并不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而是融合在精读可中讲解。由于课时有限,用于写作教学的课时也很有限。这与写作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相比很不相称。

2.2 教材

到目前为止,缺乏一本切实可行的系统的公外写作教材。近几年来各英语教学单位主要采用的几套英语教材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英语》;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体验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英语》等,这几套教材全面强调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但写作之随意性较大。

2.3 大学英语统测的负面影响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实行以来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写作教学方面。但是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测试中作文题项失败诸多。甘文平在她的“CET-4作文题项失败现象初探”(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P31-32)中详细论述了CET统考测试这一重大考试中作文题项的失败之处,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大纲的要求阐述模糊不清;其次是作文测试命令的不同;作文题本身的难度标准不一致等等。这无疑对写作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4 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英语语言基本功较差,不扎实,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至于语法错误,更是屡见不鲜。从大到小,每次强调并修改过的错误,下次仍犯同样地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反复进行强化训练。(2)学生缺乏写作基础知识。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有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和词汇知识,就自然而然会用英语写作了。其实,写作是听、说、读、写、译等各种交际能力中最难学会的。它不仅涉及语言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规则、句型等,而且涉及扩展段落、篇章结构等写作基础知识,还涉及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语用、修辞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对学习英语写作的误解以及自以为是的应试策略,学生们在写作上花的工夫很少。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从语篇上讲,构思不严密,谋篇布局不合理,常常是头重脚轻,整篇文章结构衔接太差,前后照应欠缺。语义不连贯,加上语言表达模糊不清,中国式的英语和汉语思维的严重痕迹也使文章读起来特别不通畅,从而显得混乱无章。(3)学生对作文缺乏热情与兴趣,畏难情绪较重。许多学生都承认作文发下来后,只看看分数,看看勾勾叉叉有多少,便放到一边去了,不再对作文重写研究,长此以往,写作能力并没有大的长进。更有甚者,对评改后的作文缺乏正确对待,根本不仔细阅读。

3.对 策

综上所述,英语写作教学,特别是公共外语写作教学中,课时与教材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在努力改进测试形式以期促进和加强写作教学。加上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新标准的实行,四、六级考试必定会出现更大的改革。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教学改革。

3.1改进教学方法

关于写作的教学法,目前较为普遍的有以下几种: 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体裁教学法(genre approach)和过程体裁教学法(process-genre approach).成果教学法重视语言知

识,特别注重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的恰当使用(Pincas 1982)。过程教学法提倡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写作的全过程。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体裁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过程体裁教学法,一方面,可加强学生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可从写作内容、目的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语篇结构能力,发掘他们的写作潜力。

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充分利用“成果教学法”也就是说,教师分析讲解范文,学生模仿写作。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改,然后进行整体评述,包括文章内容、结构、段落的展开、措辞、语法等。教学重点放在写作的最后结果上。同时寓教于写作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的写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发挥教师和范文的指导作用,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2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把写作与生活话题结合起来,与阅读、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阅读是获取知识,信息最直接和主要的手段。通过阅读可以开阔心胸,拓展视野。大量的阅读有利于增加信息量,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增加语感,以便写出地道通畅的英语。在这方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所提倡的“写长法”是最好的写作改革尝试。该做法旨在鼓励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3采用多样化的作文批改法,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作文批改是作文写作过程重最重要的一环。传统的作法是教师批改。该做法工作量大,耗时多,再加上教师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多,大多数教师往往只给个分数,或找找语言错误或划出语法错误,没有能够从结构或语篇上进行深层次的批改,没有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充实内容和改进文章结构。所以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往往只是浏览一下。但是如果我们换这种方式为多种批改方式,可让学生自己先改,然后让学生互相批改,最后由教师批改。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前两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在改进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另一方面,可学习别人的写法和结构;再者还帮助教师改正了许多语言错误,从而教师可把精力放在肯定学生值得赞扬的一面,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批改作文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生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对基本功比较好的学生,可直接划出起错误,要求学生自己改正,重点放在他们文章的结构上;对于基本功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给学生当面批改作文,共同商讨、启发语言运用。

3.4加强母语学习,多做练习

母语在外语学习中起着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语言学上说的正负迁移。所以我们应在加强学生语感的同时加强母语学习。汉语写作能力对英语写作能力有直接的影响。汉语写作水平高的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较强,更易于将其成功的汉语学习经验和策略应用于英语学习,掌握的汉语语篇知识丰富,也就意味着他们学习语篇知识的能力强。古语曰“熟能生巧”,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多做练习的机会,同时确保让学生练习的题目是学生熟悉关心的题材。

3.5 注重文化方面的学习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最能体现文化差异。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所谓的“文化内涵词”。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基本功,我们要随时注意词汇方面的文化差异,以免语用失误。其次文化差异还表现在篇章结构上。其主要区别在于段落主题句的位置以及内容的叙述方式。英文篇章的叙述方式,往往是直68

线进行的,通常把主题句放在段首,即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轮廓,后具体细节。这种篇章结构特点,一方面与西方人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而我们的不少学生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追求表达上的含蓄,即使在议论文中,有时也不开篇点题,而是引经据典,反复论证,最后才“画龙点睛”,得出结论,因而体现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往往放在段落或篇章的末尾,有时甚至是隐含于字里行间。要写好英语文章,就要研究遵循英语的写作规律。

总之,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功底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从平时入手,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勤写多练,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Badger, R., & White, G., 2000, A Progr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J), EFL, 54(2), 153-60.2.Picas, A., 1982,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M), London: Macmillan.3.1999,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用)(M),上海教育出版社。

4.马广惠,文秋芳,1999,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教学研究。

5.毛凌滢,2000.6,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

6.韩金龙,1995.4,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

7.李森,2000.1,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新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

8.甘文平, 2000.2,CET-4作文题项失败现象初探,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P31-32)。

(责任编辑:陈晓希、李芳芳、潘丽、张爱珍)

下载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写作是检测英语学习效果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英语能力与素养培育的必要部分,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然而写作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复杂。下面是我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作文常出现的......

    对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天津市大港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文江 课改实验四年了,各个实验区都在进行着教学的探索,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推动了体育课教学。课改实验在稳步......

    初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其训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和书面表达 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笔头交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顺河学校郑会 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其训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笔头交际和解决实际问......

    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推荐)

    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目前,国内各高校基本已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原因在于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是,在越来越多的教材、相关书籍的问......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写作技能的目标要求是: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能使......

    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思考与对策

    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思考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行,学生评价的改革也受到关注。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对全而推进素质教育、保障新课改的落实具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