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营广饶实践报告
寒假实践报告
——回顾家乡十一五发展
姓名:许小翠 展望家乡十二五进程班级:社保0802学号:2008070608
2我的家乡广饶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东营市南部,总面积1137.9平方公里,总人口达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4万人,非农业人口约6万人次。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家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构建和谐社会达理念贯彻到社会发展达各个角落,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资源环境与经济达协调发展,使得家乡达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前所未有地发展,家乡地面貌焕然一新。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广饶县坚持“一二三四五”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发展经济。所谓“一二三四五”战略,即坚定“远期把广饶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最适合人类居住,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近期在全省30强中每年前进2—3个位次,励精图治,拼搏奋战”的奋斗目标;“强化政通人和的政治环境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的两个保障;“把握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关键;“推行经济运行质量、人的生存环境、社会文明程度、群众生活水平”的四个提高,“重点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立县、商贸兴县、城乡联动,文化促动”的五大战略。在“一二三四五”战略的推动下,广饶的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得到加快发展,创造出惊人的“广饶速度”。
—、从工业方面看,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工业实力稳步上升。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2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4亿元,综合实力连续进入全国百强县和全省30强。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县始终坚持做强工业,反哺农业,拉动三产,带动全局,把推进新型
工业化作为核心战略,加快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不断放大工业体量优势,工业发展呈现量质并举的良好态势,具体的措施如下:
1.立足提升支柱产业支撑力,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始终把做强优势产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优化增量,提升存量,膨胀总量,初步构建起门类比较齐全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工业经济体系,具体举措有:①主攻大项目②培育大企业③扶持大产业。
2.立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工业高新化。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培育高薪技术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初步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具体举措有:①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②鼓励扶持科技平台建设③鼓励扶持企业创新创碑。
3.立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工业经济生态化。坚持始终把促进企业永续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的落脚点,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抓手,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既要生态发展,又要生态文明。具体措施:①以生态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生态化②以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为突破口推进生态化③以强化环保监管保障推进生态化。
4.立足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坚持把外向型经济作为促进发展的助推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企业国际水平明显提高。具体举措有:①坚持广借外为,深入开展招商外
贸②坚持接轨国际,努力扩大对外贸易③坚持互利共赢,全面加强区域合作。
二、从农业方面看,近年来,广饶县紧紧提供市场和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意见》,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用于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35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3家,国家级1家,省级4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8家。透过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三化”战略,积极提升农业竞争力。
有特色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增效。广饶农民认准了这个理,在有限的土地上孕育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特色种养开拓市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从而牢牢地牵住了增收的“牛鼻子”。
同时,广饶县构筑长效机制,转移富余劳动力,拓宽渠道,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协会,建立起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的有效机制。为给离村务工的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广饶县举办了农民转岗培训班,并积极联系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帮助500多位农民实现了转岗就业。近年来,广饶县按照工业化强县,城市化兴县的思路,靠工业支撑和城市带动,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从商业角度看,通过商贸兴县战略,拉动城乡商业繁荣发展,城乡联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广饶县委政府把发展繁荣第三产业作为富民兴城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商贸兴县战略,依托重点项目、重点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现代化新格局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升。着眼于打造新型流通中心的定位,先后规划建设了佳乐购物广场,广饶机车及配件市场,大型花卉市场,建筑建材市场、乐安商贸家具市场,城南蔬菜市场,城南小商品市场等八大市场。
四、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政府多掏钱,群众少买单。除了在就业、养老社会保障、合作医疗等方面切实替农民解除了诸多后顾之忧,在教育、卫生、交通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上,政府也是竭尽全力而为之。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点以来,参保率达到92.7%,受益人口已达21万人次。
同时,广饶在全省县级率先实现了“五通 五保 五救助”;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中小学微机联网校校通;养老保险、低保、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教育救助、残疾人救助、灾害救助、老年人救助,全面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三免“;免除农业税,农村中小学学生杂费,农民进城务工管理费,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期间,广饶县取得前所未有地发展,面对“十二五规划”,家乡人民更是以百倍的信心相信;广饶的明天会更好!未来
五年,广饶的发展方向是:
① 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县”理念,坚持优化存量,培植增量,提升质量并举,加速工业经济发展。
② 培育“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现代农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③ 推进招商引资、外经外贸、对外合作,提高经济外向化水平。④ 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我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广饶人民会把家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好地方。
第二篇:东营党代会报告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 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
新东营而努力奋斗
—张秋波在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3月26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东营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东营而努力奋斗。
一、市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市三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圆满完成了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50.3亿元,是2002年的1.9倍,年均增长17.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8.09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年均增长26.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积极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工业速度质量同步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62.6亿元,利税769.8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倍和4.4倍。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5.6%。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新的成效。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其他各项改革也逐步展开。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4%。招商引资深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较快发展。累计利用外资7.2亿美元;2006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8.8亿美元,其中出口11.2亿美元,分别是2002年的3.6倍和3.8倍。建起了一批经济园区,成为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
社会文明取得新进步。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取得重要成果,“信用东营”建设成效明显,小康文明村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全面进步,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富有成效,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形成了十纵八横的道路框架,建成区面积达到70.2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3%。县城和小城镇快速发展,全市城镇绿化率达到57.1%。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东营黄河公路大桥,改造东营永安机场,启动实施东营港扩建工程。建成城东和垦东防潮大堤,构筑起了沿海生态安全屏障。“数字化东营”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面貌得到改观。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2006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57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83.1%、62.8%。四年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0.6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2%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保五救助”取得明显成效,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基本实现村村通自
来水、通柏油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通互联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团结发展开创新局面。油地军校共同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经济科技园区,整合人才资源,转化科研成果,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形成了推动区域发展繁荣的合力。地方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胜利油田、石油大学、济军生产基地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大力维护油区治安稳定,支持油田存续企业改革,营造了良好环境。油地军校团结一心,开创了共建美好家园的新局面。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人大和政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壮大。各级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在管理经济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取得新进步。依法治市积极推进,平安东营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社会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重大成果,干部培育培训扎实有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明显增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和机关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顺利完成县乡党委换届。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老干部工作富有成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同志们,市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四年,是全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四年。四年来取得的成就,为东营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胜利油田、石油大学,驻东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及中央、省驻东营各单位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三届市委,向所有为东营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始终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认真做好上级指示精神与东营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创造性地开展
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高举团结发展的旗帜,深入推进油地军校结合,形成区域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始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在充分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地方经济实力较弱,产业层次较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比较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很大,节能降耗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立体交通体系还未形成;重点领域的改革任务繁重,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任务仍很繁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一定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二、今后五年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年五年,是我们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重要时期。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个总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选择,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是历届领导班子的共同思索和人民的意愿,是抢抓历史机遇的迫切需要和战略举措。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扎实地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伟大事业。
形势催人,必须奋力开拓。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更加深入,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如何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强对国际资本和技术的吸纳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科技创新更加重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周边地区竞相发展,如何增创发展新优势,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发展任务更加艰巨,作为资源型城市,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探索新路子,推动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我们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前进。
机遇大好,必须乘势而上。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发展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省委、省政府确定以东营为主战场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为我们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国家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开发,建设环渤海经济圈,东营可以接受辐射,实现借力发展。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们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胜利油田对地方经济具有很强的带动力,石油大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我市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全市上下政通人和、人心思上,广大干部群众意气风发、精神振奋,凝聚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务必增强机遇意识,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总战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着力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着力创造发展优势,加快推进环境生态化;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着力整合各方资源,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着力关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东营而努力奋斗。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初步构建起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成为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区域性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今后五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现代服务业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更具活力,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达到新的水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13%,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38%,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特色更加明显,中心城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文化魅力日益彰显,初步建成一座知名的“黄河水城”。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
——社会和谐明显进步。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高。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推进,公平正义充分体现,社会政治和谐稳定,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作风不断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关注民生,凝聚力量,开拓创新,科学发展,就是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关注民生,就是坚持把发展与解决民生问题高度统一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凝聚力量,就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油地军校团结结合,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东营发展的强大合力。开拓创新,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前进,使我们的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
同志们,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我们重任在肩。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会遇到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机遇让我们更加坚定信
心,挑战更能激励我们奋发进取。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努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黄河三角洲的振兴繁荣,最根本的是牢牢抓住第一要务,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主线。要按照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筑起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经济体系。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积极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石油装备制造、造纸、橡胶轮胎等现有产业。着力培育骨干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鼓励更多的人搞民营、办实业,壮大民营群体。认真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促其向高精尖特方向发展。着力抓好园区建设,实现工业的集聚集约发展。各类园区要明确功能定位,完善设施,创新机制,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服务业。要把发展服务业摆到突出位置,着重优化结构、壮大规模、提升能级,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发展黄河口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旅游、油城旅游、文化旅游,重点搞好黄河口旅游开发,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努力把东营建成旅游热点城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空港、海港、铁路、物流园区,培育物流市场,努力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各县区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统筹推进县域各项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大促强扶弱力度,继续实施突破利津战略,推动基础好的县区率先发展,基础差的尽快赶上。加快发展市属经济,突出抓好东营经济开发区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建设,重点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产业龙头,拉动市属经济发展,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深入推进油地军结合,积极支持胜利油田、石油大学和济军生产基地改革发展,有效整合区域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的历史任务,必须始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落实工作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积极培育畜牧、水产、蔬菜、冬枣、粮棉等优势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基地。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力争5年内全市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加快发民农村二三产业,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强原产地保护,打响黄河口品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努力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努力建成高标准的引、蓄、灌、排相配套的水利体系,大力实施农田林网、路网、水网三网合一的综合
开发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大村庄规划和建设改造力度,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快沼气建设,让更多的农民住上宽敞的砖瓦房,喝上洁净的自来水,用上清洁的新能源。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街道硬化,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加强科技文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民知识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每年选派一批农村人才到高等院校学习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深入实施农村文明信用工程,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土地流转有效机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和水权制度改革。探索村企合一、强地带弱村等模式,推进共同富裕。逐步化解乡村债务,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
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保证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
增长幅度,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和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按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权益,坚决制止做表面文章和急于求成。
(三)积极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必须摆上战略位置。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鼓励原始创新,突出抓好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应用为重点、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创新公共服务和创新中介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胜利油田的技术优势和石油大学的科研优势,以东营高新区、石油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东营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为载体,完善科技
产业孵化体系,扶持发展科技创业服务组织,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
培养造就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规划,实施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工程,支持和保护创新型企业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门人才,加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创新型人才施展聪明才智提供广阔舞台。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弘扬创新精神,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
(四)切实加强生态建设。生态事关东营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就是东营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真正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重点搞好生态防护工程,大搞植树造林,加快建设“绿色东营”。搞好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和生态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建设。突出抓
好资源节约,重点抓好化工、电力、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积极发展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抓好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推进节约用水,搞好水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努力创建为国家级循环经济型城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企业污染治理、流域水污染治理、区域性空气污染治理和矿区环境治理,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搞好海洋环境保护。加大资源环境执法和监测力度,把资源环境工作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五)努力加快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立足市情,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走具有东营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坚持以中心城发展为主导,促进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发展的集约水平。中心城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塑造品牌。主要做好“水”的文章,努力构筑环城和“九横十纵”主干水系形成水路相行、河湖相连、河海相通、城水相依、水绿共生的独特城市风貌,逐步把中心城打造成为一座知名的“黄河水城”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打造城市精品亮点。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体育、会展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搞好城市交通、供水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灾减灾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积极推进
“城中村”改造。注重解决东西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实现东西一体,共同繁荣。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明确市、区、街、居管理职责,实现重心下移,强化社区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搞好城镇发展规划,重点实施中心城镇带动战略。县城和中心镇,要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做大做美。注重把园区和城镇建设一起推进,吸引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集中力量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实施东营港和广利港扩建、飞机场改造和增开航线、东营火车站改造和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提高立体交通网络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以超越临界大型燃煤电厂为重点,建设多元化能源基地。逐步建设完善沿海防潮体系。加快“数字化东营”建设,搞好应用开发,提高信息化水平。
(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面提高经济市场化、国际化水平。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支持油田存续企业改制。深化投资、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劳
动力、技术、土地、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建设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思路,加大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力度。
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改进招商方式,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重点引进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根据产业升级和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需要,引导外来资本更多地投入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的建设水平,整合开发园区资源,统筹规划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东营经济开发区和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要成为全市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园区。注重加强与大经济区域的交流与协作,明确在环渤海区域和半岛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实现与各个城市优势互补、紧密协作、共同发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一般贸易发展水平,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出口产品自主品牌,不断提高出口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工
四、加快构建和谐东营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和谐东营建设。
(一)着力改善民生。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把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维护群众权益,增进群众福祉。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有效增加就业岗位。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就业,加强高效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巩固城乡“五保五救助”成果,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增强保障能力。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面向进城务工农民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落实好优抚政策,妥善解决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切实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继续搞好经济适用房建设,完善廉租房制度,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安居工程。积极发
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大的问题。认真解决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根据发展需要和群众愿望,坚持每年办一批便民利民实事。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是实现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实现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实施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城市困难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发展科学事业,推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保障人民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设施,注重发挥文化阵地的作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和社区基层文化网络,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扶持培育文化产业,重点发展
现代传媒、演出娱乐、艺术培训、体育赛事、会议展览、创意设计和印刷出版等行业。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努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三个全覆盖”,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健康保障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努力解决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和老龄事业。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加强城乡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三)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利。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充分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和外事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
众合法权益的使用。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和村务、厂务公开制度。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化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认真实施依法治市规划,依靠法律和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支持和保障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四)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和谐、诚信、创新、卓越”的东营精神,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繁荣文艺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东营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扎实推进“信用东营”建
设,积极开展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齐文化、艰苦创业的石油文化、开放交融的移民文化、薪火永传的革命文化、神奇独特的生态文化等,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口文化。这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要组织力量挖掘整理文化资源,保障和建设人文景观,推动精品生产,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文化之城。
(五)扎实推进平安东营建设。平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没有平安就没有和谐。要狠抓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坚决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健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提高社会化防控水平。坚持“油区治安重中之重”的方针,健全油地协作机制,加大对涉油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油区治安管理,创建和谐文明油区。坚决打击和严密防范各种邪教组织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加强信访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发挥社区、村居自治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
益、化解矛盾的作用。完善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树立安全法散发的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团结就是力量。在东营,巩固发展油地军校的团结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区域发展繁荣的独特优势。在全面推进黄河口三角洲开发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好地发挥这一独特优势,高举团结和谐旗帜,形成更大的合力,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共享东营的繁荣和文明,共创黄河三角洲的美好未来。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黄河三角洲的繁荣与发展,就在于和谐,建设和谐东营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每一个东营的党员干部、每一个东营的市民群众,都要牢固树立和谐理念,积极投身和谐实践。只要我们人人追求和谐、促进和谐,我们一定会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新生活!
五、全面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宏伟目标的关键所在。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点,列入干部培训规划和各级党校教学计划,作为各级中心组学习和理论学习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特别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各级党组织的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配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注重选拔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深入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驾驭全
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管实创新的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差额考察、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落实领导干部辞职、职务任期等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认真查处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现象发生,严厉惩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总目标,深化和拓展“三级联创”活动,重点抓好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领导班子和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队伍建设。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维护稳定的本领。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提高社区党组织公共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大新型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的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强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团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积极发展党的新生力量,巩固党员综合素质,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各级党组
织要关心爱护党员,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广大基层干部处在一线,矛盾多、压力大,对他们要切实关心、真情爱护、严格教育、有效激励,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形成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认真总结先进性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新的实践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推进制度创新,着力健全扩大党内民主、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制度。适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新情况,完善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党委全委会的作用,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各级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集中精力研究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加强和改进对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生活制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平等讨论、心情舒畅的党内生活环境,形成党内意志统一、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倡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办事、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良好风气,推动领
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坚持群众路线,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深入群众,特别要注意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到困难多的地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重实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急功近利、与民争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浮躁浮夸,努力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群众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巩固教育活动成果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重点围绕管好人、管好权、管好钱,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谈话诫勉等制度,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特别要加大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肃查办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实行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监督,切实管好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特别要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同志们,我们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踏上了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新的征程。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实现黄河三角洲开发这一历史伟业,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东营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广饶参观学习心得
广饶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4月17日上午参加了博兴县检察院陈户检查室组织的去广饶县检查院大王检查室参观学习活动,活动通过观看大王检查室《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环保廉政警示教育展览室、观看大王检查室工作介绍幻灯片、大王检查室主任在对企业安全服务方面的介绍和博兴县检察院陈户检查室李强主任对大王检查室的介绍以及对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的讲解,深受启发教育,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增强了对做好安全环保工作重要性和更加深层次意义的认识。安全环保事故往往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铤而走险违章操作,忽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造成的,展览室通过大量的安全环保事故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大王检查室努力与企业横向联系和交流,开展安全环保工作的服务工作,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贡献;陈户检查室举办这次活动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工作为企业做好安全环保服务的具体体现,是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实际工作的具体体现。通过检查室的工作,我认为,我们党的工作作风正在发生根本的转变,安全环保工作,不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问题,而是确保一方平安,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从而真正认识到总书记提出的“不要带血的GDP”、“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的意义所在。
二、参观学习对企业安全环保工作将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通过参观学习对照企业实际,我们看到了企业在安全环保工作方面的差距,回公司后我立即向公司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公司领导的认
同,下一步我们要积极为公司当好参谋,出主意想办法积极推动公司各项安全环保工作的开展。将不断向企业领导和广大员工宣传以下安全环保理念:要想做好企业安全环保工作必须做到位、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理念;安全环保工作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的理念;不安全,不能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理念;安全隐患是造成事故的发源地,违章操作是引发安全事故导火索的理念。
三、今后的安全环保工作任重道远。通过这次教育活动结合我县10.8、2.13等事故,特别是10.8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沉痛,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一名安全环保工作者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和肩上的担子的沉重。我将竭尽全力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从制度建设,安全标准化,应急演练等具体工作入手,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进行安全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紧紧抓住班组、车间安全管理这一薄弱环节,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国家法律犯规的要求,一项一项的落实、规范,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公司安全环保工作干部员工意识的明显提升,对安全工作的自觉主动,逐步使大家养成安全环保工作的习惯,从而实现公司的长治久安,为安全环保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东派泥化学有限公司杨光庐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七日
第四篇: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一、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一)物流园区发展总体概况
目前,开发区物流园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区共有过亿元物流园区4个,但都处于规划或建设阶段,分别为投资1.32亿元,占地0.22平方公里的方圆再生金属国际物流园区、投资1.2亿元,占地0.2平方公里的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直通场站、投资35亿元,占地2.6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和投资1.73亿元,占地0.5平方公里的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东营保税物流中心
(二)物流园区的特点及建设情况
规划及建设中的物流园区都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的现代物流园区。各物流园区特点及建设情况如下:
方圆再生金属国际物流园区是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园区,园区主要以国际物流管理贸易、再生金属资源拆解为主,以金属再生技术、产品的研发为辅,形成特色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于促进山东,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废杂金属的回收利用、国际仓储融资功能的应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海关监管直通场站、物流管理交易中心和拆解区等。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使货物输送实现自动化、场内交易信息化和市场管理智能化。使园区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能够进行网络商务的新型交易中
心。预计2011年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市场内部网络建设、公共显示系统和中心机房等,同时开发主要应用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再生金属及下游企业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循环经济技术和指标数据库等。目前该项目发展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土建等基础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
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直通场站是青岛海关批复的在东营开发区建立的直通式监管场站项目,能够大大缩短通关时间,提高通关速度,将目前报检、报验通关时间由15天缩短为3天。并且减少通关费用和货物损失,避免在港掏箱检验,每箱能够节约1000元左右费用,目前在运营模式还是监管模式上属于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场站主要包括综合服务办公楼30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141900平方米、海关监管仓8100平方米、建设场区道路及地面硬化5000平方米,绿化2000平方米,并配套研制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GPS/GSM车辆监控高度系统。目前该项目可研报告已经完成,青岛海关批复文件已经下发,所需土地已公示招排挂。
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包括为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新能源装备三个制造基地服务的钢材物流市场;引进知名品牌产业区域服务中心或原材料服务中心的区域性配送中心;引进第三方仓储服务机构,促进企业剥离辅助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节省企业成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的标准仓储库;提高货物流通速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集装箱场站;提供产品分包或深加工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简单加工车间;以及引进邮政、银行、中介、技术服务等机构,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枢纽楼。目前已与北京交通大学进行对接,编制可研报
告。
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东营保税物流中心是由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可以存入物流中心的货物包括:国内出口货物、转口货物和国际中转货物、外商暂存货物、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供应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物料、维修用零部件、供维修外国产品所进口寄售的零配件、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经海关批准的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物流中心包括保税仓库、保税堆场和综合服务配套区等,并配套使用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拥有的一整套设计先进、管理科学、操作快捷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及与政府主管部门、业务合作伙伴建立的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能够与系统内企业实现了在同一操作平台上运营,能够提供迅捷准确的业务信息和物流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目前该项目有关材料已通过青岛海关转交海关总署,等待审批。
(三)保障措施
1、编制开发区物流港发展规划。根据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物流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评估,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写开发区物流港发展规划。
2、整合提升现有物流资源。以规划为指导,有选择地吸纳搬迁东营市部分物流、商贸企业进入,鼓励区内工业企业主辅分离,逐步实现区域内物流资源的整合、集聚、提升。
3、强化招商引资。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导向,高水平策划、包装对外招商项目,开展有针对性地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扩大影响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水平,实现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的大开发、大建设。
4、拓展投资渠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以政策为引导,加大投入;争取市级资金支持;扩大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民营企业及外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5、出台相关政策。近期准备出台鼓励区外物流企业进驻的政策和鼓励区内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的扶持办法,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政策扶持,促进开发区物流产业加快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是物流园区发展存在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项目建成后招商工作进展能否按计划顺利进行,经营面积能否得到及早有效的利用并产生效益;二是物流管理人员不足。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单位缺乏管理经验,建成运营后可能会因为缺少专业管理人员,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给物流园区经营带来的风险;三是资金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建设资金能否及时落实和到位。项目建成后,运营效益如何,能否如期收回投资等;四是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目前,开发区物流园区发展刚刚起步,各种配套的扶持政策尚不完善。
在未来3—5年内,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导入物联网概念,将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技术先进、功能强大,黄河三角洲最大、辐射环渤海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将方圆再生金属国际物流园区打造成为以再生金属商品为载体,以国际海运、直通场站、交通干线、国际仓储服务为依托,辐射整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专业化、多功能现代国际
物流园区。
三、物流园区发展的整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以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物流园区和物流发展平台建设为重点,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壮大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产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逐步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与开发区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开发区产业结构和布局相配套,服从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2、企业主体原则。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政府重在政策引导、财税扶持和措施推动。
3、信息化带动原则。物流企业、工商企业建设好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做到内部互联、外部互通,以信息化带动物流业实现现代化。
4、市场导向原则。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重组,实现布局优化、集约发展。
5、标准化原则。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提高物流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和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水平,实现物流业的健
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立足黄河三角洲,面向晋冀和环渤海地区,构建海陆空相结合的物流运输网,着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市场主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
四、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任务主要为:一是加速传统物流与信息化结合,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包括统一的商品信息和物流节点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从而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还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国际上公认和通用的物流标准。
五、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在土地、税收及融资和信贷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是降低物流企业的土地开发费用。应对物流园区企业在土地出让价格、配套设施费用上给予支持和适当优惠。二是减轻物流企业的税费负担。有效解决物流企业现实存在的重复纳税的问题。三是实施积极的投融资政策。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运作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可以实行财政贷款担保,支持企业优先取得贷款,并积极推荐上市融资。制定鼓励、引导多元化市场主体投资物流产业的政策,以拓宽现
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
(二)完善相关规定及经营治理体制。制订相关法规和规则,制约行业保护、地区封锁和其他有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健全物流市场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扶持和引导物流园区的良性发展。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运用良好的市场调节机制,达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的目的。
(三)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的物流基础设施,应采取积极措施,采用贴息贷款、投资参股、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增加投入。对于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物流统计信息体系建设、物流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物流规划和项目论证、重大技术推广和人才培训等事关物流行业长远发展的大事,可以委托行业社团中介组织做好相关工作,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第五篇:东营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东营小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一、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
二、学校负责人接到安全事故报告以后,除按《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外,应当立即如实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与事故种类相关的有关安全职能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三、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应当按事故的类别、性质向相关部门报告:
(一)火灾事故。学校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火警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治安(刑事)事故。学校发生外校人员扰乱教学秩序,寻衅滋事等治安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内,拨打匪警电话“110“,向公安部门报告和求援施救;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在求援施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急性伤病事故。学校发生学生伤病事故后,无论伤病轻重,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视伤病情况,教师一边及时送学生去医院救治,一边及时向领导汇报。学生情况较重,不宜由教师护送时,第一时间向领导反映,并拨打电话120救护。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其它事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学校发生其它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由学校负责人再按层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要填写安全事故报告。填写必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处理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