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房两卖被判双倍赔偿案
一房两卖被判“1+1”赔偿案件
购房者共获1133万赔款
北二环雍和大厦(查看地图)的开发商在合同上制造“文字陷阱”,先把门面房卖给郑先生,随后又卖给另一家业主,但既不给郑先生房子也不退款。昨天记者获悉,东城法院一审认定开发商违法,判决按照“1+1”的原则,根据郑先生的已付购房款,双倍赔偿近1100万元和利息损失33万元。据悉,这是本市首例开发商因一房两卖被判双倍赔偿的案件。当场交付546万房款
据郑先生说,2004年,他以名下的金华汉新技术公司的名义,在北二环附近的雍和大厦(原名立骏大厦)购买了一套230平方米的商业门面房,准备当作公司办公场所。他作为公司法人代表,与开发商北京永利多房地产公司签订了购房协议,约定价格为2.5万元/平方米,总价款为575万元,金华汉公司当天交付房款的95%即546万余元,其余的在入住后交纳。按照该协议约定,双方在签署协议的7日内再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在此期间不得向第三方出售该房。当时郑先生曾要求签合同,但开发商称他已经交了大部分房款,没必要再签合同。
2005年5月,郑先生购买的房子仍未交付。他找到开发商询问,对方却搬出当初的协议,声称由于金华汉公司一直未签订正式合同,已经将房子卖给他人,而且所收房款不退。郑先生认为,开发商“一房两卖”,已经构成商业欺诈,遂将其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购房协议,并返还购房款以及承担已付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条款暗含“文字陷阱”
庭审中开发商说,根据协议中的规定,郑先生至今未与他们签订买卖合同,因此违反了协议,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对郑先生所交的546万元购房款,开发商称属于定金,由于郑先生违约在先,无权要求返还该款。
但法院调查发现,双方的购房协议中规定,金华汉公司“须在签订协议书7日内,即2004年5月21日前”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但这份协议显示的签订日期,就是2004年5月21日当天,这一日期是由开发商的工作人员填写的。也就是说,签协议当天就是签订正式合同的最后期限,实际上“7日内再签订合同”变成了不可能实现的约定。虽然开发商辩称是工作人员笔误,但却未能举证。
购房者获赔双倍房款
法院最终认定,双方签订的协议书合法有效。虽然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应在7日内再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但开发商在日期问题上有错误,导致合同内容互相矛盾。而且开发商在法庭上承认,郑先生曾在付款7日内要求签订合同,但因他们没有同意,导致合同未能签订。
此外,开发商工作人员已在购房协议中的空白处,用钢笔明确填写了具体面积位置见附图和估算的房屋面积等内容,足以说明双方对此已有明确约定。根据交易习惯,买卖双方在明确了交易的具体内容后,买方才会在签约当日支付绝大部分购房款。因此开发商在双方发生争议后,仍将同一位置的房屋出售他人,导致合同不能实现,应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庭认为,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法庭据此作出判决。
第二篇:房产律师:如何处理一房两卖的案件
房产律师:如何处理一房两卖的案件
对于“一房二卖”的情形,要确定房屋归谁所有,不是按照合同签订的顺序,即先签订合同的买方不一定取得房屋的所有权;也不以支付价款为条件,即支付了价款的买方也不一定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而是取决于卖方与谁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如果卖方已经和第一个买方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而将房屋交付给第二个买方使用,那么第一个买方是房屋的所有权人;如果卖方将房屋交付给第一个买方,又与第二个买方办理了过户登记,那么房屋应当归第二个买方所有。没有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买方可以依据房屋买卖合同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权。上海就曾发生过这样一起“一房多卖”的案例:一套地理位置很好的商品房被开发商卖给了六个消费者。房子只有一套,可却有六个买家,这意味着只能有一个人得到房屋。在六个买家中有一个精明的买受人抢先办理了房产登记,而另外五个买家虽然也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付了款,但却未办理登记手续,所以法院就把这个房屋判给了办理登记的那个买受人,而不论其签订购房合同是在先还是在后,也不论其价款是否已经支付完毕。
本文出自:http:///LvShiShiWu/2012-12/125.htm
网址:杭州房产律师http://
第三篇:一房二卖法律后果
.一房二卖的法律后果
一房二卖在现实生活中已比较常见。所谓一房二卖是指出卖人将所有的房屋先后与两人或多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将同一房屋卖给多人。此种情况下,先签订合同的买受人在无法取得房屋时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司法实践中,视情况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注:以下将房屋出卖者称为出卖人,先与出卖人签订合同的称买受人,后签订合同的称第三人):
1、第三人先于买受人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且为善意。此情况下,两个购房合同均已成立,如第三人出于善意购得且取得房屋所有权,则享有物权请求权可以对抗任何第三人。买受人因未办理产权登记只能依合同享有债权请求权,他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及损害赔偿责任,但无法主张第三人返还房屋并承担侵权责任。
2、第三人先于买受人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且为恶意。此情况下,出卖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故意侵害买受人的债权,则二者应负共同侵害债权的责任,并认定出卖人与第三人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
3、两次买卖均未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的且均为善意。此情况下,买受人和第三人均未取得房屋所有权,都只能通过债权方法即依据我们签订购房合同的约定保护自己权益,买受人可要求出卖人继续履行合同或返还房款并赔偿,第三人在买受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可要求出卖人返还房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4、两次买卖均未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的且第三人为恶意。此情况下,第三人与出卖人恶意串通签订的合同侵害买受人利益,应认定第三人与出卖人签订的合同为无效。
出卖人恶意违约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根据上述规定,买方可要求卖方承担的赔偿责任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赔偿实际损失:即赔偿现在购买此房的损失(假如原先为6万,现在为20万),即20万—6万=14万。
第二部分:惩罚性赔偿: 即除了第一部分实际损失外,买方还可要求卖方支付惩罚性赔偿,但最高金额不超过买方已付的购房款。
第四篇:一房多卖合同效力
一房多卖合同效力一、一房二卖产生的后果:
《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第九条 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第十条买受人以出卖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另行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将房屋交付使用,导致其无法取得房屋为由,请求确认出卖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应予支持。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效力
网签与备案效力不同,网签只代表合同签订完毕,只具有公示效力,属于行政管理,不产生物权变动效力;
备案即“预告登记”《物权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房屋登记办法》第六十八条 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书面同意,处分该房屋申请登记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办理。
第五篇:卖报废车协议书被判无效(范文)
卖报废车协议书被判无效
冯某将报废的车辆私下卖给王某,后因无法过户,王某诉至法院要求确认买卖无效,此案已由西城法院审结。
原告王某诉称,其与冯某于2009年8月6日签订购车协议,约定购买冯某神龙富康小轿车一辆。车款 12000元于当日给付冯某。后在河北某车管所办理过户手续时得知该车是报废车,无法办理过户手续。现认为冯某构成欺诈,故起诉要求确认购车协议无效,双 倍返还购车款共计24000元,赔偿误工费、办理过户时发生的高速路费、汽油费、食宿费及精神损失费等,并要求杜某退还过户费2000元。
被告冯某辩称,其只收到10000万元购车款,其余2000元作为好处费给了杜某,其没有欺骗原告,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告杜某辩称,原告请其帮忙打听买二手车,后得知冯某想卖车。冯某称车不能在北京过户,可以外迁到河北,并未告知是报废车。原告给了2000元用于过户,同意退还原告。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王某与冯某私下进行机动买卖的行为违法,且涉案车辆未登记在冯某名下,故双方之间 签订购车协议无效。虽然购车协议中购车款为12000元,但冯某为原告出具的收条中写明收到购车款的数额为10000元,现原告没有证据证明冯某实际收到 购车款的数额是12000元,故原告要求冯某返还12000元购车款法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杜某返还过户费2000元,杜某表示同意,对此法院不持异议。
最终,法院判决如原告王某与被告冯某签订的《协议书》无效;原告王某将红色神龙富康小轿车返还被告冯某;被告冯某返还原告王某购车款人民币1万元,某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135元;被告杜某返还原告王某人民币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