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时间:2019-05-12 18:3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篇: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房地产开发的快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大力推进及城镇改造、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安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其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建筑安装企业具有管理特殊、经营模式多样、跨区域性、工程周期长和成本核算复杂等特点,导致基层国税机关难以对其实施全方位监控,使得建筑安装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一直不高,其所得税管理一直是税收征管的难点之一。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来谈谈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一、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纳税意识不强导致管理混乱。从国税部门了解的信息来看,部分企业涉税风险较大,给税收征管秩序带来不稳定性。当前建筑安装企业主要存在以下涉税风险:

(1)不计或少计收入,收入结转确认不足。建筑安装企业由于存在挂靠经营、工程分包、转包等情况,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千方百计钻税收征管的空子,工程项目完工后不开票或少开票,不计或少计收入,逃避缴纳税款。对于跨年度的长期工程承包项目,“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得不到贯彻执行,工程结算收入一般以到地方税务局代开工程款发票来确认实现,与工程实际完工进度往往不相符,收入确认不足。

(2)承包工程项目化管理不够健全,成本核算及结转不规范,与确认的收入不配比,存在涉税风险。建筑安装企业承包工程的施工管理,一般实行“项目经理”管理模式,这种项目化管理一般都是粗放式的管理,尤其对于分包、转包工程,各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及结转不够规范,未与收入相配比,比较随意,有的工程项目仅以项目经理的工程承包款来确认工程成本,成本核算和结转极不规范,存在较大的涉税风险。

(3)建筑安装企业成本、费用列支中假票、代开、虚开票现象比较严重。建筑安装企业采购的主要建材,如黄沙、石料、砖块、防水材料、模板等,由于其材料性质以及供货来源渠道的特殊,有些无法取得发票,有些取得的发票也主要是外省市企业或个体户提供的手工普通版大额发票,或者本地个体户提供的手工普通发票,对企业取得的普通发票通过网上查询、CTAIS征管系统查询、发函查询等之后发现假发票、代开、虚开发票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建筑安装企业一般为了拿到工程项目,在前期的项目招投标等公关过程中有巨大的隐性费用支出甚至非法支出,这些支出企业无法取得发票,这些为假发票、代开、虚开发票提供了市场需求。

(4)建筑安装企业工人工资列支真实性难以查实,存在一定的涉税风险。建筑安装企业一般承包的工程项目较多,建筑工人人数比较多,同时工人的流动性也比较大,工人名册都掌握在项目经理(包工头)

手中,工人工资一般是由项目经理签字代领后分发给工人,且都是现金支出。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工人工资列支的真实性比较难以查实,企业可能存在虚列工资支出的情况,涉税风险较大。

2、多头监管导致信息掌握困难。建筑安装企业一般同时承包多个工程项目,且实行承包工程项目化管理,其承包工程的项目立项、施工等一般需取得规划、建设部门的批准,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则由工程质量监督、监理部门以及中介机构等确认掌握,另外建筑安装企业的主体流转税种为营业税,由地税部门征管,国税机关只对其所得税进行征管,因此,由于与规划、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监理以及地税等部门信息交流沟通上的不通畅,导致国税机关对建筑安装企业承包的工程项目及项目的施工进度等情况掌握不实不清,给所得税管理带来困难。

3、税种分属管理导致监控难以到位。由于国税机关只对建筑安装企业的所得税进行征收管理,而建筑安装企业的营业税则由地税征收,加之该类企业良莠不齐,经营模式上存在挂靠经营现象,工程项目分包、转包的现象较多,内部管理及财务核算比较混乱,使得国税机关对建筑安装企业的涉税信息难以全面掌握,导致税源监控难以到位。

此外,建筑安装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其工程项目的经营模式多样化、跨区域分布、施工周期长、成本核算复杂等特点,给国税机关对其进行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带来一定的阻力和难度。无论纳税评估,还是税务稽查,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导致对核定征收所得税的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费用列支和利润情况、现金流和往来账情况以及工程分包、转包等情况掌握不全面;对查账征收所得税的建筑安装企业,因其规模较大,工程项目多且杂,施工项目工期长完工进度难以确定,成本核算复杂等因素,使得监管存在一定难度。

二、强化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国税机关对建筑安装企业的所得税管理水平,降低税务部门的执法风险和企业的涉税风险,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建议。

1、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提高建筑安装企业项目化管理水平。国税机关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与规划、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监理以及地税等部门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全面掌握建筑安装企业承包的工程项目情况、工程施工进度情况等等。同时可以建立建筑安装企业承包工程项目的项目管理台账,提高项目化管理水平,对建筑安装企业工程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和跟踪管理。

2、加强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提高其所得税贡献率。国税机关应提高对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视,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其所得税税源监控力度,掌握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模式、承包工程项目及工程项目分包、转包情况。同时,严格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准确鉴定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各类账册、凭证,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可信度。

3、实施建筑安装企业行业税收预警,提高所得税管理水平。要加强对建筑安装行业的税收宏观分析和对企业微观经营情况分析,结合外部掌握的相关信息和整个行业情况,选择行业中具有典型性的部分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剖析,确定该行业的所得税贡献率,实行行业税收预警。对于预警对象,重点实施评估、稽查,评估、稽查过程中,要注意利用行业横向信息,注重分析比较,同时,要及时总结评估、检查成果,对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管理建议,充分发挥以评促管、以查促管的作用,不断提高建筑安装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

4、加强税收宣传,降低税务部门的执法风险和企业的涉税风险。国税机关要将税收法律法规宣传制度化、经常化,提高纳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税收法律法规宣传上可以分层次进行,宣传对象、宣传内容上可以区别对待。对于建筑安装企业法人代表、项目经理等重点宣传税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企业要纳什么税,怎样纳税,违法、违规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对于建筑安装企业财会人员则应加强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培训辅导,完善企业建账建制,规范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结转,正确申报缴纳所得税,帮助企业财会人员提高鉴别发票真假的能力,对取得的大额发票、外地发票、手工发票、有污损或褶皱的发票,尤其要认真审核,对于有疑问的发票可以上网查询真伪或及时与税务机关联系确认真伪,对于大额发票的价款支付尽量采用银行转账支付方式,而不要用现金支付的结算方式,以降低发票的涉税风险;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如用工制度方面,无论是工人人头管理,还是工人工资发放列支、社会保险管理等,提出合理化管理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税务部门的执法风险和企业的涉税风险。

第二篇:当前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百有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当前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百有免费在线资料库(www.xiexiebang.com)收集

摘要: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生效,对我们的所得税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企业所得税法,我们应如何加强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是一个全系统都关注的课题,笔者在此抛砖引玉。

一、当前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国地税争夺管理权。一是2006年出台的二个有关企业所得税管理权限文件及中西部延伸政策,其留给了企业对所得税管理权限进行选择的操作空间,企业会随意变动注册资本中货币资金的比例,选择所得税管理的部门,人为造成国、地税二家的矛盾。二是国地税二家的企业所得税管理程度不同,势必会造成同类纳税人因归属不同的税务机关管辖而出现税负“倚重倚轻”的问题。这一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给纳税人以可乘之机,从而滋生蔓延“人往高处走,税往低处流”的不良倾向。

2、企业纳税申报质量不高。一是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编制不成现金流量表,二是企业与税务机关税收政策相关信息不对称,客观上造成企业不能按税收政策的要求去办理涉税事宜。三是企业财务核算科目与企业纳税申报表项目的对应性差,加上税务机关管理人员能正确辅导或审核填报申报表及财务报表的人员相对缺乏,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在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更是凑都凑不成,只得填个总数交差。

3、纳税评估流于形式。纳税评估粗糙,基本是就(财务报)表到(纳税申报)表,走过场,比日常受理申报的审核好不了多少,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五:一是纳税评估对财务会计与税收政策水平的要求较高,而县级以下的税收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据笔者调查发现能真正承担起这个纳税评估职责的人数不到2%;二是纳税评估体系本身有待完善,其可操作性亟待提高;三是纳税评估相关的参考指标、宏观数据、评价模型缺乏科学性;四是税务人员的工作不够深入,对企业财务信息掌握不清;五是纳税评估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设立专职的纳税评估岗位。

4、分类管理没有得到具体落实。在许多地方,对企业纳税人尽管按其经营规模、财务核算水平、经营行业、信誉等级、纳税方式、存续年限等不同标准进行了分类,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纳税人与非重点纳税人、查帐征收与核定征收企业、汇总纳税与就地纳税企业等等,但实际管理却并未按各类别相应的管理要求到位。

5、企业所得税管理手段落后。其表现在所得税征收、管理的各个环节:一是对纳税人申报表的审核手段落后。多年来,对所得税申报表的审核全部依靠人工进行;二是管理环节中对所得税检查方式落后,没有针对性。检查对象的选择也主要依靠人工,没有科学的方法甄别纳税人当年或以前所得税申报的真实性。

6、汇算清缴主体转移,就县级以下基层税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及纳税人的汇缴水平及观念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按总局汇缴主体转移的路子,纳税人是汇缴的主体,而纳税人的财务水平不高、税收政策水平较低或纳税意识不强,并且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地区税务代理并没被纳税人接纳,这些决定了纳税人的自行汇缴在目前阶段只是一个愿望,尽管它是尊重纳税人权益的一种合理模式,但其不可能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同时由于我们的纳税评估还处于低级水平,能及时发现问题的很少,这样要么税务机关放弃一些小户的检查,听之任之;要么最终只会增加稽查的工作量、缩短其检查时间、人为降低了检查的质量。

二、面对新企业所得税法,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1、加强税法宣传,不断降低纳税遵从的成本。企业所得税与其它税种相比,纳税遵从www.xiexiebang.com

百有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度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有先进的宣传理念:税收优惠政策及办税程序宣传不到位,也是行政不作为的一种表现,要建立税收宣传长效机制,深入持久地宣传。

2、强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遵从度。转变服务理念,在平等服务上下功夫。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服务,促进纳税人自觉主动依法纳税,不断提高税法遵从度。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所得税的管理工作,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体现在纳税服务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服务手段;充分把握合作信赖的原则,充分相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利用查前约谈,多给纳税人自我纠错的机会,多涵养一部分税源,唤起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因此,对企业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后的企业所得税管辖权要正确对待,只要纳税人的做法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及信任。

3、加强培训工作,建立对县级以下基层税收管理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制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所得税管理队伍。培训要有计划、有目标,每次培训要进行考核,严格培训的组织管理,检验培训的效果。每次学习完都要严格进行测试,对未达标的要补课或停岗学习,待达标后再上岗,如果多次测试,一年内未达标的,要考虑停职学习,三年内还未达标的,则应考虑调离税收管理岗位。

4、强化纳税评估来提高所得税申报质量。设立纳税评估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完善纳税评估集体评析制度,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评估人员对当期评估情况应及时作出科学评定并提出征管建议,对征管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纳税评估工作中发现的偷税案件应及时移送稽查,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力。

5、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当前,各地税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都相继开发了一些所得税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各有所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上级税务部门应及时对这些软件进行甄别,取长补短,做好整合完善工作。此外,进一步扩展征管系统的功能,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在所得税规范管理中的效能,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

6、分类管理要落到实处。加强日常管理,全面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资金周转、财务核算状况、涉税指标(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动态变化情况,采集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基本信息及其能耗、物耗变动区间的管理信息,掌握其所属行业的市场情况、利润率情况,建立健全财务和税收指标参数体系;强化税源监控的相关措施,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强化对企业所得税的重点纳税人管理,以税源监控和日常管理为重点,以税源分析和预测、纳税评估为手段,在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精细化管理。对一般查帐纳税人实行以管事为主,以行业管理为重点,规范纳税评估,强化税源监控。对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主要围绕督促纳税人正常纳税申报,以科学合理核定为重点,强化户籍管理和调查核实,不断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逐步引导其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

7、汇算清缴主体转移,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策略,不能搞一刀切。对征管基础较好、税务人员管理及业务水平较高、纳税人纳税意识较强、办税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汇缴主体的转移一步到位;对纳税意识较强但办税水平不高的,可采取引导其自愿寻求税务代理的策略;对日常管理税务人员及纳税人的办税水平都不高而税源相对重要的情形,可实行税务检查为主、纳税人自行汇缴为辅的管理方式。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当前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费建荣

在新企业所得税法规体系日臻完善的今天,强化日常征收管理、增强税源控管、提高纳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的需求越发突出。在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征管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税收实践中加以探索和研究,逐步从制度、机制和管理手段上加以解决。

一、企业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新企业所得税法是在总结建国60年来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惯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产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历史选择。企业所得税是世界公认的政策涉及范围广、涉猎经济情况繁多、管理难度较大、核算复杂的税种。从我国税制的设计和立法的实践看,一部法律法规科学理念的实现,关键在于执行。在我国现有税收遵从度较差的现实条件下,税收管理过于依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但税收服务和专业管理要素结构和素质上的不足,制约了税法设计理念的实现。

(一)管理资源不足

现阶段,企业所得税管户增长与税收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从宁夏国税系统的管理情况看,2008年为17,439户,2009年为19,699户,增加2260户,比上年增长12.96%。由于纳税人每年都以2000多户在增长,因此管理强度不断加大,在信息化利用水平不高,企业的会计核算信息不能直接进入税收管理系统,有近60%的纳税人还不能通过网络进行申报,不能实现财税库银的联网缴税,致使税收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人工操作的层面,管理工作面广量大,涉及的行业多、政策和管理形式复杂,还突出表现在依托税收信息化推进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既存在税收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存在对纳税人的“海量”数据信息不能利用或没有利用手段的问题。如国家税务总局为了加强对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的协调管理,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企业的工资费用支出比对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59号),要求国税局应于每年7月底前将所辖企业税前扣除工资薪金支出总额等相关信息传递给同级地税局,由地税局对所辖企业和国税局提供的企业税前扣除工资薪金支出总额和已经代扣的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总额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查找存在的问题,实施实地核查或组织稽查,通知要求国、地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比工作。”但是,国、地税之间的网络传递没有相应的软件支持;企业与国、地税之间的数据传递只是申报表上的税收计算数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又没有录入税务机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数据的录入手段不明确、路径不统一、软件开发不兼容的情况下,由于信息控税手段的滞后,致使人力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

(二)管理技能不强

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特殊性,要求税务管理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会计核算、成本计算、审计分析、税收政策方面的专业技能。而实际管理工作中,既存在年龄偏大、业务不精,管不深、管不透的现象,也存在不会管、管不到、管不了的问题,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管理难以从过程控制上升到结果控制,导致部分纳税人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在生产经营环节隐匿、扩大或转移,由加大了税收流失的风险,增大了事后查处的难度。如新税法对企业用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的投资,在企业申报所得税时给予抵免应纳税额10%的税收优惠。由于税务人员对企业的专用设备和专有技术改造等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设备、研究开发项目无法掌握,一些先进的税收管理理念不被管理人员理解和运用,致使国家有关鼓励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相关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和较为理性的税收制度就很难准确得到执行,税收管理的粗放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中时常出现,即使每年在企业所得税至关重要的汇算清缴环节,不少税收管理人员听任纳税人的申报,对企业所得税汇算调整的政策、税收与会计的差异和申报的数据只就账算账,对一些明显的收入确认、成本、费用超范围扣除问题既不会审核,又不能计算,能深入企业审核检查的人员寥寥无几。据初步统计,全区国税系统能管会查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管理人员不到20%。管理能力不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需要的矛盾越发突出。

(三)管理制度不优

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管辖分为三个层次:即1994年税改后,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行政隶属管辖权来划分,国税局管理中央企业所得税和在北京集中缴纳营业税的金融保险企业所得税;地税局管理地方企业的所得税;2002年企业所得税实行中央与地方分享管理后,对企业所得税实行按企业注册时间来划分,老企业继续由地税局管理,新办的企业一律由国税局管辖;2008年新税法实施后,将所得税户籍管理制度又做了“按照国地税局分管的主体税种分别确立企业的户籍管辖权属”的调整。从现有的管辖制度上看,应该说是明确了,但还不规范。各地的经济税源企业的不同,又存在着对纳税户三个阶段的管辖,交叉管辖造成国地税间的纳税人申报的负担加大不说,在具体执行中又会出现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应该实行查账征收的采用了核定征收,应该核定征收的却采取了查账征收,再加上交叉管户的经营情况的差别,如同属于从事房地产、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的企业,由于企业注册时间的差别,营业税和所得税分别在两个税务局之间管辖,在同一个行业、同类企业、同一纳税人之间,在确认收入的时间、预缴税款、计算纳税扣除、征收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别。造成同一部企业所得税税法下,由于管辖税务机关的不同,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上的差别,造成纳税时间、纳税多少不一,税负不公的问题显现。

(四)联动机制不畅

企业所得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工商部门、银行、审计、财政等多部门的密切配合,更需要一些社会中介机构的大力协助,特别是在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中,从企业的设立、取得收入、生产经营管理、经营成果的核算、税收的缴纳、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存续经营的财务管理,直至企业注销后的依法履行清算等,都需要以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为主体的制度和体制保障。而现实的国家管理职能是各自为政的制度和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由于政府各管理职能部门间的配合意识不强,制度又不完善,在纳税人的信息和资料应用上各自为战、自顾不暇、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信息互相封闭。如在企业的设立、开设账户、企业资金的流转、相关收入的取得、费用的支付、企业间往来款项的结算、关联企业的投资、企业清算等方面的不规范,造成税收管理始终处于被动求援无门的境地,如我区企业所得税申报中有近21.35%的企业是零申报,比全国的13.74%高7.61个百分点。对这类有经营性收入,既不申报盈利,又不核算亏损的企业,由于国家各个管理部门联动机制不畅,社会资源利用低下,尤其是与税收相关的信息数据来源有限、信息监控不到位、分析能力不强、手段落后,税收管理在缺乏可控制性的纳税评价管理体系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也只能在现有企业遵从的环境下,从现有的申报资料搞税收分析,寻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纳税评估效率不高,各种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五)税收执法风险增大

新税法实施以来,国税系统每年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都要对企业汇算质量开展纳税审核,平均每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3亿元左右,调减亏损在1亿元以上,查补税款3000万元以上。去年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我区6户大企业进行自查后,税务稽查补交企业所得税7000多万元。从每年大量的税收违法案件剖析可以看出,全区有85%的企业实行查账征收,每年能够列入税务检查的企业不足20%,而多年来依靠企业自行汇算清缴中形成的“企业汇算不认真、中介机构不负责、税收管理不全面、税务稽查不到位”的问题没有从制度上加以规范,致使不少纳税人非主观故意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现象屡禁不止,在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成本费用、税前扣除项目的审核、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等方面,都存在能少计的就少计,能多扣的就多扣,在税收逃、避、骗税的方式和手段上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差别。如不从制度和管理手段上加以研究和改进,仅靠税务人员单方面的监督和运用大量的人工去检查,其工作的责任和执业的风险就越来越大。随着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越来越大,这其中有执法枉法的法律追究,有责任缺位的法纪追究,也存在能力缺失导致无主观故意的税收执法过错行为。由此可见,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税收管理者执法风险责任的大小。

二、强化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宣传学习

认真组织开展新税法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西方国家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在税收法律公布之后,开展深入的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税法、宣传税法。税法宣传要在接受对象具有广泛性,普遍性的同时,更加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企业所得税法的宣传对象要从企业财务人员逐步扩大到企业法人和经营管理层,对企业决策管理层强化税收的遵从意识和筹划能力;从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到政府综合管理部门的官员和办事员,强化社会奉献意识和国家税收贡献意识。

(二)强化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 一是建立和完善纳税人申报登记信息平台。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是扎实推进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有形化”管理,加大实地核查的频率和力度,严密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过程,完善纳税人“一户式”管理台账的基础。要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季(月)度的预缴申报管理与年终汇算清缴工作的有机衔接,对涉及企业所得税的众多纳税调整事项,防止平时无暇顾及,汇算清缴时集中处理,人为加大汇算清缴的工作量和难度。

二是建立和完善部门信息沟通平台。从加强国税、地税、工商、审计、物价、经济管理等综合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与配合,加快信息情报的交换,防止税收漏征漏管现象;要加强国、地税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的制度建设,防止因税务机关之间在政策理解上的差异,管理方式和手段上的不同,导致税收管辖权上的争议,尤其是对国、地税交叉管理的业户和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中小纳税企业,要统一信息交流、核定征收率标准,防止因税务机关之间执行政策尺度不一,导致少数纳税人人为地选择主管税务机关,利用税收管辖上的差异,谋求不正当经济利益的投机行为。三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和税收管理的评价平台。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涉及纳税人的收入、成本、费用、财务成果等业务处理,涉及税法、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管理、财政管理体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规定,要从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办法,统一掌握政策、执行尺度和标准着手,重点研究汇算清缴中抓好税收与会计的差异的调整规律,建立各大行业或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纳税评价体系,确保各类企业在充分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及时、准确的履行纳税申报义务,减少企业的纳税风险。

四是完善企业所得税税收信息化管理平台。要大力推进企业所得税网上申报,有效解决季度预缴、汇算的纳税申报报表多,需要调整的项目多、涉及税收会计差异较多,企业财务报表不能直接录入税收综合征管信息系统的问题,要减少基础征管数据的手工采集录入的工作量,使基层税收管理人员从基础数据的录入转入到参与汇算清缴的质量的审核中;要从统一采集项目、统一录入规范、统一审核要求、统一储存管理着手,提高基础数据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完备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要着力提高数据增值利用水平,充分利用税收监控决策系统模块功能,整合查询企业申报表,计算分行业的指标平均值,掌握分地区、分经济类型、分行业性质的所得税税源情况,从中找出本地区企业所得税征管的薄弱环节,提高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企业分类管理

首先,要根据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规律,对纳税人进行科学的分类。近年来,我们按照企业经营规模大小、财务制度健全与否、税收贡献多少、纳税信用等级高低等标准,进行合理分类,按照类别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方式。明确提出了“抓大、控中、核小、紧盯长亏不倒户”的企业所得税管理目标。一是对财务制度健全、经营规范、纳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着重加强企业所得税的季度申报管理和年终的财务指标案头分析评估,有选择地开展汇算清缴检查和纳税审核工作;二是对少数经营规模较大,但账证不够健全、纳税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着重加强日常核算、季度申报和年终汇算等关键时刻的纳税辅导力度,提高企业参与自核自缴、自行汇算、自行调整纳税申报的准确性;三是对账证不健全、核算水平低或者无能力核算的中小企业,在实行核定征收的基础上,督促其建账建制,逐步做好企业由核定征收向查账征收的过渡;四是对长期亏损、不间断性的盈亏、微利申报或“长亏不倒”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督管理,将这类企业列为纳税评估和检查审核的重点对象,分析其亏损的真实原因,加大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力度。对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符合移送条件的税收违法案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及时移送稽查立案查处,切实防止以查代罚,以税务行政处理替代税务司法惩治,弱化税收执法的刚性。其次,在提高重点税源行业和重点税源管理上下功夫。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税收收入贡献水平和业务复杂程度为主要标准,确定推进重点管理的税源行业和企业。探索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突破地域界限,在重点税源企业较集中地区设臵专业的税务管理分局,对重点税源较分散的企业由专业组或专业人员驻场(厂)管理。推进分层分级管理,建立自治区级、市局、县级局的企业所得税三级管理监控网络,明确各级税务局在企业所得税源管理中的工作重点,自治区级局重点对骨干税源的变化情况定期发布信息,比较全国、全区国地税之间、不同地区的同行业之间、同类企业间的纳税信息,便于地市级税务局掌握和分析本地税源的变化情况;地市级税务局重点对所辖各市县的税源变化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比较,重点抓好骨干重点税源企业的辅导管理;县以下的各级税务局在加强季度预缴申报管理,在推进“两局”“两税”联动管理,信息互通互用的基础上,把分析纳税人当期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历史状况相比是否有较大波动,与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相比是否处于合理预警区间,收入和成本、费用之间是否符合配比原则,实行预警指标监控,对预缴率进行考核,以日常评估和检查为基点,突出对连续两年以上的亏损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到期就亏损的企业、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历年税务检查中问题较多的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和汇缴申报质量较差企业的汇算清缴后的审核,剖析原因,力求突破。

再次,要提高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准确性。对企业核定征收所得税,是在企业账证资料不齐全,无法准确核算其收入或成本的情况下所采用的管理方式,要严格按照总局《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规定的核定征收方式征收的6种情形,进行鉴定和确认。核定征收的管理简便、操作简单,且可保证稳定的税收收入,要与纳税人签订核定征收的协议,明确核定征收是最低定额,纳税人收入超过核定额的部分要如实补充申报,切实防止仅仅依据企业的销售收入,随意扩大核定征收范围,也要防止一核定终生,放松对纳税人实际销售收入的日常监督管理,导致税收的隐性流失。要严格核定标准,合理确定核定征收的应税所得率,对某些利润率较高、效益较好的行业或企业,对其定率或定额要高于同类或类似行业查账征收户的利润和税负水平,通过从高核定的手段,督促其依法建账,完善核算体系,防止少数暴利行业和企业主动选择核定征收管理,规避正常税收管理。要把从源头上控制企业销售收入作为核定征收管理的重点,综合运用各类产量配比法、物料消耗法、以票控税法,通过控制企业产量、耗电量、人员工资、场地租金等费用,来控制企业销售收入,要强化对非增值税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管理,建立起与地税部门畅通的纳税人营业收入信息共享渠道,加强非增值税营业收入申报数据与企业所得税收入申报数据间的分析比对,提升税收管理质效。

(四)强化所得税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从规范企业所得税管理机构着手,应在县级国税局设臵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职能科室,要按照分类管理的需要设立专职管理岗位,配备精干人员专司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完善岗责体系,理顺工作关系,制定工作流程。

二是从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着手,每个县级局要调配5—6名企业所得税专业管理人员,通过专业人员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在县级局逐步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企业所得税基本业务和财务会计知识的人员,主要负责企业所得税的日常管理工作。要创新培训形式和方法,根据不同岗位工作要求和干部的业务熟练程度,在省、市、县制定分层次企业所得税专业知识培训,对基层管理人员要加强申报表审核和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系统企业所得税相关业务操作培训,提高实际服务和管理的技能;对业务骨干要深入开展税法、财会知识,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以及经济、法律、统计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业务尖子要建立企业所得税管理人才库,定期组织在全国进行培训,参加全国或全省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分析、评估、审核、稽查等活动,为他们提供更高层级的实践平台,切实发挥出专家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作用,让专业技能高、业务钻研性强,善于发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业务型的人才有充分施展个人才华的领地,让专业技能型的人才受到政治上的尊重和经济上应有的待遇,为税务专家型人才脱颖而出建立新的用人机制。

三是从培养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人才上寻找突破。汇算清缴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环节,起着宣传税法知识,自觉履行汇算义务、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税源流失,检验日常管理质量,制止税收违法犯罪等多重作用。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各级税务机关重视程度与企业汇算清缴的质量成正比;纳税人履行汇算义务的自觉程度与税务局的评估、审核、稽查成反比关系;各局的所得税管理人才的多少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效率成正相关。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虽然说是纳税人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大盘点,在自行调整、自行计算、自行申报的前提下,企业的所得税纳税申报又是汇算清缴的最关键程序,因此,帮助纳税人提高汇算清缴申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是提高汇算清缴质量的关键环节,这也是培养企业所得税管理人才的主战场。从企业自行汇算清缴的结果又能直接反映出基层税务机关集中讲解与个别辅导的效果。这就需要各级税务部门要认真研究每年组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审核的规律,充分运用汇缴审核系统功能,逐级把关、分层审核,切实制定出一套提高汇缴审核质量和效率的办法;每年组织分行业检查工作小组,由业务骨干带头,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突出重点税源企业或者行业内典型企业,排查问题,积累经验,推进企业所得税管理人员的培养机制,提高分类开展纳税审核或检查的能力。

四是从建立和完善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数据模型的平台上为所得税管理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基地。由于现行税收征管软件中缺乏对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录入途径,汇算清缴又是在征管辅助系统中单挂的软件,要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基础信息资料及汇算清缴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为纳税评估提供专用数据信息和相关的数据还比较困难,因此,研究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主要财务税收指标及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指标等,为建立分行业税负预警值评估体系,为案头税收分析、开展纳税审核、评估、检查提供线索和依据,这就必须发挥有专业化技能强、企业财务核算熟悉、税收政策业务水平较高的各类业务尖子的作用,在对重点税源行业实行指标模型监控中,不断完善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等指标体系,对比分析行业总体指标与纳税人个体指标之间的差异,具体分析企业相关税种纳税情况与其经营收入、实现利润等指标的对应关系,分析判断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对一般行业建立和完善最低利润率预警监控,实行投入产出、能耗、成本、费用等测定行业综合利润率,定期将测定数据与企业实际情况对照,对综合利润率存在较大偏差的纳税人,及时发出管理预警信息,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使用力度,提高基层税收管理人才的集约度和指向性,为各类人才的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五)提高社会综合治税环境

税收是国家积累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经济命脉。税收专业管理与社会协护税管理相结合是多年来各级税务部门探索的一条主要经验。税收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依靠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要在各级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工商、银行、海关、交通、质监等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换平台,最大限度地占有各类第三方经济信息,加大与税收的关联分析。要重点加强国、地税的沟通与协作,加强涉税信息资源共享,消灭管理的“盲区”,填补管户交叉的“真空”;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提高各类鉴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对出具不实、虚假鉴证报告的中介机构、代理人和相关纳税人,要依法予以相应的责任追究。

(六)强化税源监控联动机制 要不断研究强化企业所得税税源分析的途径。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要通过税收与宏观经济税源分析,对税源全局或区域进行“面”的扫描;通过分行业的分析,对税源进行“线”的剖析;通过对具体纳税户的评估、审核,对税源进行“点”的挖掘。要依托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监控决策系统、数据发布平台等,进一步完善收入分析数据采集机制,不间断地统计分析分行业税收整体变化情况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注重分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因素对企业所得税税源变化的影响,提高收入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加强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机制,及时掌握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对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波动较大、增减变动异常企业要开展实时分析,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税收政策变化以及企业营销策略、产品市场在国际国内的需求、产品价格变动、原材料价格变动和供应等方面,分析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具体因素,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防止收入大幅波动;要加大企业关联关系的经营情况的数据分析,尽可能的占有关联关系企业的经济技术方面的情报,约束企业交易定价规则,定期收集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主要产品利润率、投资状况,征免税、关联方企业等涉税信息,建立起内容翔实、数据准确的管理档案,防止人为调节利润,转移税收。要不断提高纳税评估工作水平,在纳税评估中要稳步推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税联评”和国、地税联合交叉管户的“两局联动”,进一步发挥税种综合管理效能,重点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基与增值税及其他税基相关性的分析,通过比对销售额和原材料、水电气等物耗能耗指标,做好流转税、营业税、其他地方税、企业所得税相关信息的比对,以验证企业纳税申报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匹配性;要加大对长期微利、连续亏损、成本费用占比较大企业的评估、审核、检查的力度,加强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核率征收企业的税负水平与查账征收企业税负率的直接比对分析,对查账征收企业税负率达不到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核率征收企业税负水平的,要加大监控、评估力度。(作者单位:自治区国税局)

第四篇: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已成为国地税组织收入的重要来源。特别是2016年“营改增”以来,营业税这个大税源不在地税征收后,强化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管理已成为地税系统的重要工作之一。从日常征管情况看,目前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上层去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一)相关政策尚不够具体明确。如:相关规定对完工的概念解释的很模糊,所谓完工是指部分完工,还是整体完工,基层税务机关以何标准来界定其是否完工;企业是否可以按照能够确认的销售和成本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未完工工程的当期应税所得等等,均未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一是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分期开发,企业却长期处在亏损或者微利的状态。企业后期项目的成本费用被挤进前期,造成的后果是企业申报数据始终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状态。企业的开发项目一般都是分期进行,一期项目(成本对象)还未结束,二期项目就接着上,跟着还有三期、四期。只要工程项目不结算,就无法归集成本项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

二是项目实际上已完工,甚至已交楼入伙,但是久拖不进行项目清算。企业所得税征管办法的鲜明特点是按照“项目征税”。相当部分企业开发项目已达到31号文规定的完工条件,但是不及时进行项目清算,不及时将实际利润与预计利润的差额披露给税务机关,不及时补缴税款。据多方调查情况,大多数开发企业都以“办理竣工决算备案手续”为结转收入的时点。通过延迟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就可以拖延收入结转的时间。也有部分开发企业以款项收齐或者开具正式发票为结转收入的时点。通过以上手法,企业可以人为控制收入的确认时间。

(二)当期应税所得申报不足的情况较为普遍。从对房地产行业所得税实际征管情况来看,纳税人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成本、挤占当期税款的情况在相当程度上有所存在,其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不列收入。部分企业以不了解相关规定为由,对取得的预售收入未纳入当期应税所得申报纳税;二是少列收入。部分企业对样品房、转作经营资产用房以及抵偿材料款、工程款等应视同销售的收入未纳入当期应税所得申报纳税;三是多列支出。如:一次性全额列支借款费用、预提维修基金、擅自扩大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计提范围等;四是混淆预售与销售的概念。

(三)潜在着较大的税收隐患和执法风险。房地产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经营特点注定对其所得税的征管风险较大。其一:经营项目标的较大,项目资金往往在千万元甚至在亿元以上。应税所得往往在百万元或千万元以上。应纳所得税额通常达几十万元或百万元以上;其二: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异地投资开发项目增多和开发项目所具有的较短周期,使开发商转移资金和逃避纳税义务的机会增多,税收隐患和执法风险加大。一旦税收管理滞后,往往无法追缴税款,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其三:瞒报应税所得的手段往往较为隐蔽。如:样品房、经营用房及抵偿债务用房等视同销售收入,纳税人如不主动申报,税务机关往往难以监控管理到位。

(四)纳税申报表填写普遍不规范。一是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写的利润总额小于财务报表利润总额,将申报表的利润总额控制在零,或微利的状态,达到少交或不交税的目的;二是《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的结转亏损额与以前不吻合,人为通过期间费用、资产损失等途径增大弥补亏损额,作为以后产生收入抵减的基数,税务机关如不进行核实,就会严重侵蚀税基;三是在预售阶段,本不应在“营业收入”栏填写数据,但是不少企业将预售收入填写在此栏,造成统计口径和风控指标失真。因为在系统扫描数据时会认为该企业有某个项目本完工,并有结转收入、成本的情况;四是企业在项目实际已完工后甚至在交楼入伙后,一直不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栏填写应结转的收入、成本及计算出实际利润额,故意一直按照预计利润率来申报企业所得税。五是部分企业根据预售收入和预计利润率倒算出营业成本,并长此以往地不进行项目清算。

(五)一线征管力量不能满足对房地产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业务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基础税收管理员对房地产业的经营方式、开发程序和经营规律较为陌生;二是对所得税及房地产业相关税收政策的了解和掌握相对不足;三是由于专业原因,缺少对企业财务核算尤其成本核算知识;四是基层一线力量不足与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不断提高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一方面,增事不增人的矛盾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税机关所辖管户和税收收入增长很快,而所有新增管户涉税事项的办理和日常征管均需由基层分局担负,但一线力量的配备却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另一方面,工作任务日渐繁重。一线征管人员除完成认定、比对、催报、催缴、协查、巡查、纳税辅导、纳税评估、日常违法处罚和各类登记、认定和审批项目的实地勘查等日常征管任务外,还需完成各类调查、普查和专项检查等突击性中心工作任务。此外,基层分局还需应付各类名目繁多的主题教育和创建活动,基层工作压力日渐加大。在此情况下,对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各类纳税主体实施全方位的深度管理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第五篇:浅议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浅议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所得税作为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税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税的调节和监督作用,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企业所得税管理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计算过程复杂,是一项管理难度较大的工作。因此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促进企业所得税管理规范化,不断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是当前企业所得税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白云区企业所得税管理现状白云区是广州市企业数量最多的区之一,每年这个区的企业所得税收入为整个广州市的税收收入做出很大贡献。但从近三年入库数据来看,企业所得税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以2009为例,白云局企业所得税管户6805户,2009年企业所得税入库48388万元,同比下降9.06%,减收4822万元。

二、目前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对企业所得税政策不够熟悉由于所得税计算复杂、政策性较强,不少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基本规定、扣除依据、扣除比率等掌握不够全面、准确,部分企业出现了超标准提取列支费用、超摊销费用、把有标准控制的费用列到没有标准控制的费用里、有享受减免税的企业擅自胡乱调整纳税申报等问题,这(本

随着企业所得税主体税种地位的日益显现,强化日常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益发突出。近年来在所得税征管工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如何破解管理难题,已成为各级税务机关需要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管理难题:企业所得税是公认的核算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的税种,在全社会税收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税收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耕细作的专业管理,但税收专业管理要素存在结构和素质上的不足。

一是管理资源不足。现阶段,企业所得税管户剧增与税收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以江苏国税系统为例,2007年底,全省国税系统企业所得税征管户数达34.8万户,相比2001年底征管户数,6年间增长了116倍。对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由于纳税人信息化利用水平不高,税收管理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人工操作层面,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

二是管理能力不强。一些直接从事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税务人员,尤其是基层一线税务人员,较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专业性岗位培训,相对于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复杂性,“短、平、快”式的应用培训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管理能力问题。工作中,既存在管不深、管不透的现象,也存在不会管、管不了的问题,导致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管理难以从结果控制上升到过程控制,导致部分纳税人的收入、利润在生产经营环节隐匿、转移,加大了税收流失的风险,加大了事后查处的难度。

三是管理思想不优。先进的税收管理思想未能被税收管理人员真正理解掌握,直接带来了税收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听任纳税人申报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在至关重要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环节,不少税收管理人员只能就账算账,从一些明显的超范围列支项目中查补部分税款,缺乏案件取证能力和突破能力。管理思想不优,还突出表现在依托税收信息化推进税收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既存在税收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存在对“海量”数据信息增值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

四是联动机制不畅。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职能管理环节,存在着各自为战、各自为重、信息封闭等问题,不能放大税收职能管理的效应,人为割裂联动机制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内在功能。尤其是税收分析能力不强、办法不多,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纳税申报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从税收分析入手,找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导致日常税源管理方向不明、效率不高、资源浪费。

五是遵从觉悟不高。从大量税收违法案件剖析情况看,不少纳税人完全出于主观故意偷逃企业所得税,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差别,直接加剧了税收执法的责任风险。

矛盾交织: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体系中的第二大税种,具有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调节收入和保障国家税收权益的重要功能,直接关系到社会众多税收利益主体的既得利益,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税收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各方矛盾。

一是纳税人自律与税法他律的矛盾。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纳税人经济活动的最高目标,更是资本私有性质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所得税是一个普遍征收的税种,直接影响广大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征纳关系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税务机关依法查处不法纳税人,征纳双方的矛盾更是难以调和。

二是专业管理与社会管理的矛盾。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涉及项目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度大,税收专业管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提供各类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尤其是涉及纳税人偷逃税的信息;另一方面,查处不法纳税人,需要政府相关法制部门的协同配合,彰显税收执法的刚性,但是,由于诸多复杂的因素影响,税收社会管理的作用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是形势任务与管理职责的矛盾。目前,企业亏损面过高是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纳税人长期亏损、微利申报,且长亏不倒、不倒反旺,隐匿收入、少报收入和虚增虚支成本费用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一些享受税收政策优惠企业政策到期前后利润水平突变,税收贡献与企业发展显现强烈反差,集中反映出企业所得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随着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越来越大,这其中,有执法枉法的法律追究,有责任缺位的法纪追究,也存在能力缺失导致的无主观故意税收执法过错行为。

四是依法治税与优化服务的矛盾。从理论上讲,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是统一的,严格执法是最好的服务,但是具体到特定纳税人,绝不能奢望都能够真正理解税务机关的严格执法,尤其是因税收违法受到了税务机关严厉查处的纳税人,税收征纳关系在特定情况下会异常尖锐。

长期挑战: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千差万别,由于工艺、技术、管理、规模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即使相同规模、类型、产品的企业,盈利水平、创税能力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企业所得税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税收征收率,是各级税务机关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是如何评价纳税人的申报质量。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高低与否,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是重要的检验标准。在基本实现准期纳税申报的基础上,需要尽快建立起科学的纳税申报评价指标体系,评判申报质量,指导税收管理。

二是如何防范执法风险。纳税人偷逃税的数额与性质,与干部税收执法风险有着正比例的关系。如何从思想上、制度上、机制上、管理上构建严密的防范体系,尤其是如何有效加强内部容易发生为税不廉行为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管理,需要各级税务领导机关以创新的精神、发展的眼光、务实的态度去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对策措施。

三是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干部企业所得税专业管理水平,深入持久的在职培训教育是基础。如何提高干部对职业终身教育的思想认同度、主观能动性,如何提高培训管理的组织化、集约化水平,都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实效。

四是如何约束纳税人的税收行为。从纳税人心理分析,有接受税法教育自觉遵从税法的心理,也有迫于法律威严而不得不遵从税法规定和税收管理的心理。如何在加强税法宣传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管理职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整顿规范为管理服务,变矛盾冲突为征纳和谐,需要征纳双方的共同努力。

对策设想:要全面贯彻总局提出的“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24字方针,以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契机,充分发挥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联动管理职能,内外并举,标本兼治,全面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质量和水平。

(一)强化税收法制宣传。一要认真组织开展税法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税收宣传是各级税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西方国家一条成功的经验是在税收法律草拟之后,就开展深入的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税法、宣传税法。税收立法意图、实施方案细则只有被广大纳税人所理解、了解、掌握,自觉遵从税法才有可能。宣传对象要兼具广泛性,注重针对性,宣传对象要从企业财务人员逐步扩大到企业法人和经营管理层,强化企业决策管理层对税收的遵从意识和筹划能力;宣传时机要注重及时性,从纳税人经营之初就深入宣传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帮助纳税人明了税收的目的、意义、规定以及违法的责任和后果,明了税收行为界止,正确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宣传方法要注重多样性,既要集中搞好的税法宣传月活动,也要抓好日常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宣传内容要注重全面、突出重点,在全面宣传税法的基础上,对重大税收政策调整,要结合不同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特点,开展个性化的税收宣传服务。二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税收咨询解读工作。从税收工作实践来看,基层处于税收工作的第一线,基层税务分局的税收咨询解读日制度在宣传普及税法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辐射面更广,实效性更强。要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的日常培训力度,定期举办企业所得税知识培训班,对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和相关税收政策法规进行系统的辅导,帮助企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企业所得税知识和操作流程,切实提高办税能力。三要积极开展各级领导干部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服务性调研工作,提高税收宣传的层次和水平,向纳税人提出有针对性的税收管理建议。

(二)强化税源基础管理。一要全面加强纳税人户籍管理。要认真核查纳税人申报登记信息,扎实推进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有形化”管理,加大实地核查的频率和力度,严密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过程,完善纳税人“一户式”管理台账;要加强日常管理与汇算清缴的工作衔接,对涉及企业所得税的众多纳税调整事项,防止平时无暇顾及,汇算清缴时集中处理,人为加大汇算清缴的工作量和难度;要加强国税、工商、地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与配合,防止税收漏征漏管现象;要加强国税、地税之间的工作联系和沟通,防止因税务机关之间政策理解上的差异,导致税收管辖权上的争议,尤其是推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中小纳税企业,要统一核定征收率标准,防止因税务机关之间执行政策尺度不一,导致少数纳税人人为地选择主管税务机关,以税收上的投机行为,谋求不正当的税收利益。二要全面加强对纳税人的财务管理。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涉及纳税人的收入、成本、费用、财务成果等生产经营各方面,业务处理涉及税法、会计法、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等相关法律、制度、政策,要规范纳税人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办法,统一掌握政策、执行尺度和标准,确保各项企业所得税政策得到及时、准确的贯彻和实施。三要全面提高税收信息化管理水平。要大力推进企业所得税网上申报,有效解决纳税报表复杂,申报难度和工作量较大的难题;要加强基础征管数据的采集,统一采集项目、统一录入规范、统一审核要求、统一储存管理,提高基础数据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完备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要着力提高数据增值利用水平,充分利用税收监控决策系统模块功能,组合查询企业申报表,计算分行业的指标平均值,掌握分地区、分经济类型、分行业性质的所得税税源情况,从中找出本地区企业所得税征管的薄弱环节,提高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强化税源分类管理。推行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解决现阶段税收专业管理力量不足矛盾的现实选择,是逐步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的内在要求。一要提高纳税人行业分类的科学性。要按照企业经营规模大小、财务制度健全与否、纳税信用等级高低等标准,进行行业合理分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对财务制度健全、经营规范、纳税信用等级高的企业,着重加强企业所得税的日常管理和案头分析评估,可以合并征期有选择地开展汇算清缴检查工作;对少数经营规模大,但账证不够健全、纳税信用等级中等的企业,着重加强日常申报辅导工作力度,提高企业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对账证不健全、核算水平低或者无能力核算的中小企业,要督促其建账建制,同时做好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对长期亏损、微利申报,且长亏不倒企业,要实施重点管理,作为纳税评估和检查的重点对象,分阶段分析其亏损的真实原因,加大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力度。二要提高重点税源行业和企业税源管理的全面性。要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税收收入贡献水平和业务复杂程度为主要标准,确定推进重点管理的税源行业和企业。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突破地域界限,实行重点税源企业由重点人员管理,重点税源行业由专业队伍管理。推进分层分级管理,建立市局、县级局、责任区税收管理员三级管理监控网络,明确各自的纳税事项管理工作重点;加强季度预缴申报管理,要推进“两税”联动管理,分析纳税人当期各项收入、成本、费用与历史状况相比是否有较大波动,与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相比是否处于合理预警区间,收入和成本、费用之间是否符合配比原则,实行预警指标监控,对预缴率进行考核;加强日常评估和检查,要突出加强连续两年以上亏损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到期企业、汇总纳税成员企业、历年税务检查中问题较多的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和汇缴申报质量较差企业的汇算清缴检查,剖析原因,力求突破。三要提高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企业税收管理的可控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简便、操作简单,且可保证稳定的税收收入,要切实防止仅仅依据企业的销售收入,随意扩大核定征收范围,也要防止一核了事,放松对纳税人销售收入的日常管理,导致税收的隐性流失。要严格认定标准,严格按照总局《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规定的对纳税人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的6种情形进行鉴定和确认;要合理确定核定征收的应税所得率,对某些利润率较高、效益较好的行业和企业,对其定率或定额要比照或参照同类或类似行业查账征收户的利润和税负水平从高进行核定,防止少数暴利行业和企业主动选择核定征收管理,规避正常税收管理;要把从源头上控制企业销售收入作为核定征收管理的重点,综合运用各类产量配比控制办法,通过控制企业产量来控制企业销售收入,加强发票管理,以票控税。要强化对非增值税纳税人的企业所得税管理,建立起与地税部门畅通的纳税人营业收入信息共享渠道,加强非增值税纳税人营业税收入申报数据与企业所得税收入申报数据间的分析比对,提升税收管理质效。

(四)强化行业专业管理。一要加强税收管理专业化队伍建设。在县级国税局职能科室要设立专职管理岗位,配备精干人员专司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完善岗责体系,理顺工作关系,制定工作流程;要科学调配专业管理人员,抽调一批熟练掌握税收基础业务和财务会计知识的人员,主要负责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要创新培训形式和方法,根据不同岗位工作要求和干部的业务熟练程度,分层次进行企业所得税专业知识培训,对基层管理人员要加强申报表审核和CTAIS2.0系统企业所得税相关业务操作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对业务骨干要深入开展税法、财会知识,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以及经济、法律、统计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二要提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水平。汇算清缴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环节,起着宣传税法知识,堵塞管理漏洞,防范税源流失,检验日常管理质量,打击税收违法犯罪等多重作用。各级税务机关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要加强对纳税申报的税收管理,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是汇算清缴的关键程序,基层税务机关要采取集中讲解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帮助纳税人提高汇算清缴申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认真组织申报审核,充分运用汇缴审核系统功能,逐级把关、分层审核,提高汇缴审核质量和效率;要加大汇缴检查力度,对纳税人各项申报资料及时进行归集整理,认真分析、筛选、确定检查对象,要将税源大户、零申报或申报无纳税调整的纳税人、连续亏损或亏损数额大的企业、各期利润水平波动大及申报额变动大的企业、历年检查中问题较多的企业列为检查重点,组织分行业检查工作小组,突出重点税源企业或者行业内典型企业,排查问题,积累经验,迅速推进行业检查工作。三要加强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数据模型的研究和建立。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行业基础信息资料及纳税评估专用数据的采集,对重点税源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企业主要财务税收指标及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指标等,建立分行业税负预警值评估体系,为案头税收分析提供依据。一方面,对重点税源行业实行指标模型监控,不断完善行业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等指标体系,对比分析行业总体指标与纳税人个体指标之间的差异,具体分析企业相关税种纳税情况与其经营收入、实现利润等指标的对应关系,分析判断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对一般行业实行最低利润率预警监控,以投入产出、能耗、成本、费用等方法测定行业综合利润率,定期将测定数据与企业实际情况对照,对综合利润率存在较大偏差的纳税人,及时发出管理预警信息,提高基层税收管理的集约度和指向性。

(五)强化税源联动管理。一要不断强化企业所得税税源分析。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要通过税收与宏观经济税源分析,对税源全局或区域进行“面”的扫描;通过分行业的分析,对税源进行“线”的剖析;通过对具体纳税户的评查,对税源进行“点”的挖掘。要依托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监控决策系统、数据发布平台等,进一步完善收入分析数据采集机制,不间断地统计分析分行业税收整体变化情况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注重分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因素对企业所得税税源变化的影响,提高收入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加强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及时掌握重点税源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对一定时期内收入波动较大、增减变动异常企业要开展实时分析,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税收政策变化以及企业营销策略、产品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变动等方面,了解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具体因素,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防止收入大幅波动;要加大存在关联关系企业的分析监控,详尽占有企业关联关系情况,约束企业交易定价规则,定期收集企业的基本生产经营、主要产品利润率、投资状况,征免税、关联方企业等涉税信息,建立起内容翔实、数据准确的管理档案,防止少数纳税人人为调节利润,转移税收。二要提高纳税评估工作水平。要稳步推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税联评”,进一步发挥税种综合管理效能,重点加强企业所得税税基与增值税税基相关性的分析,通过比对销售额和原材料、水电气等物耗能耗指标,做好流转税、企业所得税相关信息的比对,以验证企业纳税申报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匹配性;要加强对长期微利、连续亏损、成本费用占比较大企业的评估力度,加强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核率征收企业的税负水平与查账征收企业税负率的直接比对分析,对查账征收企业税负率达不到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核率征收企业税负水平的,要加大监控、评估力度。对纳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符合移送条件的税收违法案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及时移送稽查立案查处,切实防止以查代罚,以税务行政处理替代税务司法处罚,弱化税收执法的刚性。三要不断提高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水平。税收专业管理与社会协护税管理相结合是税收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要重点加强国、地税的沟通与协作,加强涉税信息资源共享,消灭“盲区”,平添“真空”;要在各级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工商、银行、海关、交通、质监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平台,最大限度地占有各类第三方经济信息,加大与税收的关联分析;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提高各类鉴证的合法性、真实性,对出具不实、虚假鉴证报告的中介机构、代理人和相关纳税人,要依法予以相应的责任追究。

下载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五篇)

    当前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国、地税掌握政策有偏差,落实尺度不一样,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国、地税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的共享,促进不同征管机关对政策把握的一......

    当前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简析

    当前企业所得税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简析 发布时间:2005-09-23 14:59:27 字体:【大 中 小】 【添加收藏】 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应是县(市)级国税机关,如何规范企业......

    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所得税是地税部门管理的一个主要税种,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地税成立以来始终将所得税的管理作为日常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采取和制......

    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所得税是地税部门管理的一个主要税种,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地税成立以来始终将所得税的管理作为日常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采取和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征管措施......

    当前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合同,亦称“契约”、“合约”、“协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和主体经......

    浅议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则范文

    浅议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企业所得税征管的现状 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一年多来,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变化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在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篇)

    企业所得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 免费论文网 未知 点击量:312 【收藏论文】【打印论文】- - 企业所得税相对其他税种来说,具有政策性强、计算过程复杂、不易操作等......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