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建筑艺术》读后感
《中国建筑艺术》读后感
建筑是什么?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时代文化艺术、政治经济的缩影,《中国建筑艺术》读后感。建筑是艺术世界中最庞大、最引人注目的一员,就建筑艺术本身而言,它是一个囊括范围很广的门类,包括宫殿、陵墓、寺庙、园林等各种特色的建筑。建筑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因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四维空间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
而《中国建筑艺术》主要从中国建筑的民族理性精神方面论述了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当然其中也提到了很多西方宗教建筑,二者相比较,更凸显出中国宗教建筑的特色,比如木结构就是其一大特色,还有它在结构上的对称,在时间进程上表现出来的流动美,是在平面上纵深的群体建筑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这种理性精神被打破,随之出现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迂回曲折的园林美。
对于建筑艺术这个庞大的艺术门类,我们不能泛泛而谈,下面就根据《中国建筑艺术》一文读后感想,对中西宗教建筑的差异进行简单的比较:
首先,宗教力量的强弱不同。
在西方宗教建筑中,宗教的力量很强,在不少历史时期,宗教领袖就是国家统治者。因此,神庙、教堂往往是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级别最高的建筑。它们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情绪,体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炫耀了统治者的富有,神权与君权通常集中于统治者一人身上。由于强大的宗教力量,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相应的教派形成,从而促成了不同风格的教堂的建造。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庙建筑非常巨大,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压力,让人心中产生巨大恐惧和压抑,体现的就是君主利用宗教的神秘来统治国家。尤其是著名建筑卡纳克神庙,它有直径3.5米的圆柱134根,高达21米。
而在我国,宗教力量就较弱,中国是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只有为皇帝服务的建筑才能是最好的,所以除了敕建的寺庙,一般宗教建筑在规模、用材、造型上都要比宫殿低。皇帝是最高统治阶级,宗教只不过是他用来达到统治目的的手段。“神”在中国只不过是烘托皇权的一个工具而已。虽然中国人一直以来都有信仰,但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宗教,宗教的类型很复杂,像土生土长的道教,由外传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无论是那个宗教都没有特定的教徒,没有固定的宗教场所,固定的聚会时间、地点等都没有。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正统思想是儒学而不是宗教思想。
其次,二者的形象特征不同。
第一,材质不同。西方宗教建筑基本上都是以石头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因此被说成是“石头的史书”,而中国的宗教建筑则是以木材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所以被人称之为“木头的诗篇”。
比如米兰教堂就一座石建筑,因为在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中,宗教建筑是神的象征,具有绝对的权威,是人们进行膜拜的场所,被看作是一件永久性的纪念物,因此人们才会不惜花费力气,经年累月,一代接一代的去修建。而这座黄鹤楼是典型的木建筑,因为中国人对于建筑不求长存,他们将建筑比作衣服,可以不断更新。正如清代园林建筑家、戏剧家李渔说过:“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木构建筑建造容易,建造速度也很快,对古建筑的修葺远不及重建之盛,像黄鹤楼就在宋、元、明、清重建多次,而且每次形式都不同。
第二,空间布局不同。西方宗教建筑以单体建筑物为中心,每个建筑物都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个体,占据着空间,在垂直方向加以扩展,有着巨大的体量与超然的尺度,被赋予一种向上腾起和向四周扩张的性格。而我国为信仰服务的建筑,像佛寺、道观、孔庙、祠堂等,基本上都是群体建筑。
比如,德国科隆大教堂高达150米,堪称是中世纪的高耸建筑,它的峰尖瘦削锋利,束柱瘦骨嶙峋,直插云际、指向神秘的上苍,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到峰顶,把人引向上苍,使人们获得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崇拜,使人们的灵魂得到洗涤。这座黄鹤楼虽然也高耸,但它却没有脱离群体,以高楼本身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对称布局,在严格对称中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给人一种严肃、方正、理性、雄浑之感。它们相互连接、相互配合在平面上构成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结构,读后感《《中国建筑艺术》读后感》。这种群体结构的形成与宗法思想观念是密不可分的,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曰:“宗,尊祖,庙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中国宗教建筑以空间来表现时间,表达一种时间进程的流动美。中国的宗教建筑在平面铺开的同时,实际上已经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
比如,整个普宁寺虽然每座建筑都不可能一样,但它们的基本形制相似,绵延数里,虽然不算高大但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弯弯曲曲,重重影影,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就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而西方的单体宗教建筑就没有这种效果。像哥特式风格的巴黎圣母院置身其中,就像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会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其次,它是单体建筑,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因此不可能有时间上的美感。
第四,外部造型不同。我国宗教建筑突出线的艺术特征,注重点、线、面的结合,追求宁静、和谐的韵律。如屋顶的曲线,向上微翘的飞檐。而西方的宗教建筑在轮廓处理上,强调纯几何性的造型元素,如矩形、三角形、圆形,强调凸曲线、凸曲面的外张力,追求的是一种理性。
比如,孔庙,它的四个翼角翘起,勾心斗角;飞檐微翘,体态轻盈,随着线的曲折,显得向上飞动轻快,线条柔和曲折,配以宽厚的正身和阔大的台基,使整个建筑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有鲜明节奏感的效果。圣彼得教堂半球穹顶,矩形的窗户,还有一些其他的几何形体,轮廓线很僵硬、直板,虽然也有美感--几何美,但给人一种故意处理成这样的不自然的感觉,不像中国宗教建筑那样具有一种自然美。
第五,布局安排上不同。我国的宗教建筑强调有虚有实,轮廓线柔和多曲线,在稳重中显出一定的变化,尽力做到与自然相协调。而西方宗教建筑喜欢表现实体的重量感,厚实的墙体,粗大的拱券和梁柱等,显得与自然格格不入,孑然孤立、傲然独存,表达一种与自然相抗衡的心理。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巴别塔,出自于《圣经·创世纪》中人类建造通天塔的故事。这个传说形象的反映了西方古代文化中,人与自然相抗争的原始心态,在他们的观念中,建筑就是一种力量的标志,就是一种与自然相抗衡的手段。这座应县木塔底部由若干柱子支撑,四边透空,给人凌虚的观感。屋顶的实体与透空的檐廊构成对比。虽然它的出檐深远,但却有漂亮的反曲线和轻巧多姿的翼角,因而并不显得沉闷和压迫。加之檐口悬挑造成大片有韵律感的阴影,斗拱梁枋上的雕刻,窗户上通透的格栅,使整个建筑呈现一种虚拟为主,虚实对比的可亲性,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另一方面,中国宗教建筑适应顺从自然表现在,对房屋地基和方位的选择很重视,于是开创了一门相关的学科--“堪舆风水”。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堪,天道;舆,地道。”实际就是指的自然,即研究建筑周围的风向、水流等环境条件。这一学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建筑与自然协调和谐的执着追求。
再次,建筑内部装饰内容、风格不同。西方宗教建筑无论是古典时期的神庙还是后来的教堂,内部装饰基本上都以雕刻、雕塑、(基督、圣母等)绘画(顶部)为主,内容大多都是神话故事(具有西方色彩的希腊神话故事)或者是一些跟神有关的事物,风格比较自由活泼;而中国的宗教建筑像寺、庙、塔,基本上都供奉一些佛像、神像,当然在一些祠堂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神话故事(具有东方色彩)--但与西方神话故事不同,或者是民间故事(比如武氏祠堂里的二十四孝图),显得沉稳。
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哥特式风格的巴黎圣母院和巴洛克风格建筑。巴黎圣母院最具特色的是彩色玻璃,太阳由彩色玻璃射入,产生五光十色的眩光,创造了一种把信徒们引向天国的幻觉,有力的体现了超脱红尘凡是的宗教感情。巴洛克建筑内部装饰华丽,金碧辉煌,色彩浓烈,其塑造的浓厚的享乐氛围可以与中国的皇宫相媲美。中国的寺、庙、塔等虽然在某一时期也会装饰的很华丽,但却不像西方那样讲究。
最后,变化与发展。西方宗教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典时期的神教神庙,封建社会后的基督教堂和伊斯兰清真寺,文艺复兴后带有人文意味的教堂,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发展。而中国的宗教建筑基本上沿袭一种风格,没有明显的变化,也没有明显的创新,显得比较稳定。
巴洛克建筑虽然是新兴的一种建筑风格,但它却不是孤立的,它在摒弃文艺复兴时期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的同时,又以新的方式融合了古典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形式,如柱子、圆拱以及柱头,绵延的曲线形区域取代了有秩序的矩形区域。
总的来说,中国宗教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宗教建筑重物质,重外观。前者是群体的统一,内在而含蓄;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简言之:前者具有“绘画”之美,而后者更多的带有“雕刻”的意味。
第二篇:《中国建筑艺术》读后感
读《中国建筑艺术》有感
宋浩
先前,我有幸看到《中国建筑艺术》,对于建筑的美学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从天然资质讲,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因此我们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落后了!而恰恰从这一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这多少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下面仅以我所理解的传统建筑文化为例,讲点个人看法。
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美是不可重复的!若是可以重复,则今天世界上的艺术品早就没有地方可堆了。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重修意味着对“现场”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然而,中国历史的发展,整个儿讲就慢了西方一大拍,即少了一个工业时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嚼,难免囫囵吞枣,就是说:简单仿效。这在开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异域的人类文明成果,先要“拿来”,而后才能进行鉴别、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或“拿”的时间过长,这就值得注意了。吸收别人的长处,毕竟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学别人,如果只学其表面,即形式和风格,而不学其本质,即创造精神,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应该说,作为民族遗产,适当地、扎扎实实地重建一点古建筑是无可厚非的,但铺天盖地的搞,甚至借“弘扬”之名,“一窝蜂”地大贴“古建符号”,就有违历史规律了。
第三篇: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中国建筑艺术——古典园林
杭师院附高 罗雪峰
一、古典园林概况
(一)、发展史
(商)→(西周)囿→(汉代)帝王的离宫、苑囿→(魏晋南北朝)追求自然情趣的私家园林→(唐)发展迅猛,长安附近建别墅,官署建园,唐中叶东都洛阳造园→(五代、宋)首都汴梁、陪都洛阳造园,江南筑山叠石之风很盛→(元明)江南园林发达,遏制→(明中叶)新的生机
园林设计主导思想:诗情画意
魏晋南北朝私家园林崇自然野致的风格,唐宋官僚和文人画家将他们的生活思想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描绘的意境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形成了这种主导思想。
(二)、分类
北方 皇家 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 园林——苏州园林、汾阳别墅
岭南 园林——广州越秀公园
(三)古典园林欣赏(录象)请学生讲园林构造:
由木构架结构的厅堂、轩馆、楼阁、亭台、桥廊与山石、湖池、花木组合成景,再配以匾额楹联等书法、诗句,形成了一个供游人直接玩赏且意蕴无穷的景观。
二、古典园林特点
(一)、顺应自然的布局
布局采用曲折多变的手法,和谐地顺着山径、水标或林间安设景点,不人为强求,形成中国园林的特点。“曲”造成景物的深层感,能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效果。
(二)、雅朴恬淡的品格
园林建筑:宁静、简洁、清新
古典殿堂建筑:富丽、作“雕梁画栋”的粉饰
清代戏曲家李渔强调
“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
“但其取其简者、坚者、自然者变之”
(三)、空透灵巧的面貌
1、园林以景观为目的,建筑除了点缀自然环境,还以其空灵起到“借景”与“融合”的作用。
2、有诗云“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园林建筑以大窗户代替墙壁,或连门窗也不要,全部敞开,显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
(四)古典园林是一综合性艺术
古典园林不仅自然山水与建筑的结合,还融文学、绘画、书法、雕塑、音乐于一体,组成交响乐般的艺术世界。
三、学生讨论总结园林艺术特征。
第四篇:论中国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论中国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
论中国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1
一、绪论...................................................................................................................................1
(一)建筑艺术...............................................................................................................2
摘要:本文归纳了建筑艺术与建筑风格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研究建筑艺术风格的意义,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讨论了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建筑的保护问题,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存价值。因此,在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关系极为重要。文章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对城市作出合理定位,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政策,使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协调一致。关键词:建筑艺术;文化内涵;传统建筑保护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art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duces the key quest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art and the building style in research, propo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artistic style.It analyzes the artistic style which our country tradition construction manifest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Traditional buildings are one of the significant carrier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ey display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 city and boast their conservation value of culture.So dur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ization,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This paper reviews the two aspects and indicates that a sound position of the c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 and then relevant policies for conservation are to be adopted so that a harmonious balance could be achieved.Key words: construction art;cultural connotation;the con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一、绪论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这是已故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的精辟概括。在中国建筑里面,凝聚着我们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从建筑鉴赏活动中认识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1]
自从世界上有了第一幢刚具有雏形的“房屋”,建筑就表现出使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正是这双重功能和价值的结合和统一,形成了建筑艺术的最基本的特点,也显示出它与其他艺术的主要区别。尽管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可以有所侧重,但是,从总体说来,建筑仍然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结合的艺术。它的研究价值和创新价值对我们国家的城市建筑设计和新城市风格的形成是如此的重要,在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城市的建筑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鉴于建筑艺术风格的研究工作将对今后城市建筑设计的研究意义以及城市建筑发展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建筑风格所体现的艺术风格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二、相关名词概念的解释
(一)建筑艺术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建筑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方式上都是地道的象征性艺术。[2](P.30)建筑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艺术的层面来看,在艺术大家族中,建筑是与人的实际生活具有最直接联系的一种艺术类型,正如英国建筑史研究学者帕瑞克•纽金斯所说:“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建筑艺术的确是每个人生命史中不可分的一部分。[3]” 建筑是一个融时间、空间、自然、人文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组织结构造型、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与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等多方面的艺术设计所形成的综合性艺术,它具有特殊的反映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建筑也不同程度地体现着人对于美的追求。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主要是通过视觉并结合人们的民俗风俗习惯给人以美的感受。一方面它要符合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规律,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愉悦;另一方面它还是一种心灵文化的见证和聚积民族文化的灵魂。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历代的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期、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认为, 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一切优秀艺术都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线条、色彩及其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 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不论通过何种外在形态和形式,只有当建筑的形象与其所象征的意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具有审美的意义,才能为人所普遍认同。建筑的各种造型是由各式各样的平面、立面、结构、装饰等组成的,而点、线、面和结构等形式的运用,主要服从建筑本身的特定目的,并通过空间结构和形态,以形成抽象的形式美的构图效果,进而赋予建筑以精神的内涵和艺术的感染力。[4]
(二)建筑风格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言“每个人来到一个城市:,第一个印象就是它的建筑,因此,建筑对一个城市的面貌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者,是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载体,它综合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城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技术水平、文化特色以及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对营造城市特色起决定性作用。[5] 建筑风格是建筑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由作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而形成的外部风貌和格调,是指建筑物通过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空间组织、结构方式、形体、装饰、色彩以及建筑群体组织等多方面的处理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样式。它最直接、最显著地体现了建筑艺术的美学追求,也是建筑艺术审美鉴赏中最为人注目和感兴趣的对象。目前关于建筑风格形成原因的研究认为,它的形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也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既包括时代的审美要求,也包括民族的审美要素。代表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民族的建筑艺术的基本风格,以独特的外在风貌深刻反映着一定时代和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习俗,内在地体现着一定时代和民族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和精神气质,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称为建筑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不同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的建筑艺术,在建筑的造型式样上具有各不相同的鲜明的特征。
三、中国建筑的艺术风格 威尼斯国际宪章指出:“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包含着过去的年月留下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为了维护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不仅要妥善地保护我国的历史文物建筑,而且更应把这种风格传承下去。[6]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原始社会(大约从距今6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在奴隶社会里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历经夏、商、周以及东周前期的春秋时期。在这漫长岁月中,建筑上出现了城廓、大规模的宫室、苑囿、台池、宗庙、陵墓等土木结构工程。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从东周后半期开始,一直到清中叶后半期足足跨越了将近23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这段时期中,建筑的木构架体系已基本形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 年),更是大兴土木,筑长城、修驰道、开灵渠,建骊山陵和阿房宫。“五步一楼,勾心斗角”。同时在建筑形制上出现了木构建筑的庑殿、悬山、折线式歇山、攒尖、囤顶等五种基本形式。封建社会晚期,各地兴建了园林、寺观。著名的有北京的圆明园、承德的避暑山庄、青藏地区的喇嘛寺院。建筑上不仅发展了木构架艺术,而且在砖石、琉璃、硬木装修技艺上更趋完善精湛。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等方面,还是在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方面,其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并且这些建筑与当时的文化土壤紧密联系。如古代中国北京宫殿就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晚期高度发展的专制集权意识和后期一整套儒学宗理观念,注重“天子以四海为宅者,非壮丽无以重威”。[7](P.165-241)而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和大自然的亲切融合;欧洲的园林则要“强调自然服从匀称的法则” [8](P.20-21),重视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有这些都是建筑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的例证。
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然而如果仅仅是传统的形式,可以不费力气地盲目抄袭或者因循守固前人成就,这种‘传统’必须坚决加以制止。传统有更广泛深刻的意义。它不是遗传、继承,要得到它必须花很大的劳动。首先,它包含历史意义,这一历史意识是一种永恒的有时暂时的,或永恒与暂时一起的意识,才使作者具有传统,同时也使作者最敏锐地意识到他的时代的地位即他自己的同时代性。”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中国风格建筑沿袭传统的创造性。[9] 在艺术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形成了其独具意味的艺术风格。目前的研究认为我国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三种:!" # $第一是:中和之美
中国传统风格始终以“中和”为核心,通过和谐的群体组合展示这种“中和”之美,几乎看不到骄傲突出的单体建筑,而是服从于融入群体气势的需要。通过心灵的体验, 使得主体与对象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这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基本精神。在宫殿建筑中, 这种和谐, 是通过强调突出中心建筑的有序规划的形式来表现的, 在景区建筑和园林建筑中, 则又是通过自然景观与建筑的有机统一来表现的。不管其和谐的内容以及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 和谐则始终是中国建筑艺术所要表达的主要精神。[10] 第二是:含蓄之美
中国儒家文化提倡“隐”、“忍”、“自内自醒”等人生哲学,追求内在精神的含蓄之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合的内向性与蒙胧性,这就是含蓄之美的体现。如:府宅大院通过层层门、廊、墙、栏、径,婉转曲折,形成重重院落,深不可测,那使人“似见而不能穷其貌,似闻而不能建其面”的境界,含蓄蒙胧的空间序列,令人回味无穷、心旷神怡。第三是:畅神达意之美
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强调“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以“意境”作为艺术作品追求的目标。如:“祈年殿”就是利用数字象征手法来体现的,它由28根大柱和36根枋桶支撑3层圆形攒尖层顶,这28根大柱的里层4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层12根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12跟瞻柱象征12个时辰。同时中、外层的金柱与檐柱合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这些数字的安排皆与“祈年”保丰收有关,可谓匠心独运。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在材料上以石头、混凝土为主,质感生硬,理性色彩浓,缺乏人情味;在结构方面,西方古典建筑亦以夸张的造型和震撼人的尺度展示建筑的永恒与崇高,体现人的伟力。如那些充满张力的窟窿与尖拱、傲然屹立的神殿、庙坛等处处皆显示出一种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表现出古代西方人勇于征服自然的抗争精神。[11]
四、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建筑文化也是星光璀璨,在世界建筑艺术之林中,成为与西方砖石建筑文化相对立的东方土木建筑文化的代表。在数千年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审美时尚、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具有地域文化风格的建筑,将建筑的实际功能、营造技术和造型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成为这个地区这个时期的文化积淀。所以,保护中国的传统建筑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自8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量的传统民族建筑被视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毁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外来的“时髦”建筑。许多城镇逐渐演变成“无个性,无历史,无中心,无规划”的“普通城市”。面对这个“世界趋同”的现实,不少有识之士为之而担忧,认为“人类如再继续这样毁消自己的历史-将是自我的毁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我们不可能为了保护传统建筑而拒绝城市的发展,阻碍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历史遗留下的传统建筑,如何协调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建筑存在的必要性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需要在环境中体会自己的历史,寻找生活的记忆,抚摩过去的痕迹。人是无法忍受没有历史的城市。这在国外是早已有前车之鉴的。1956年,巴西政府决定在距原首府里约热内卢80km处新建一座新首都—巴西利亚,于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征求设计方案。1960年基本建成之后,得到当时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认为新首都布局合理、设计完善、技术先进,是新建大城市的典范。但是到了80年代,巴西实行了双休日制度以后,巴西利亚城一到周末,便成了一座空城,人们都回老家度周末去了。于是社会学家为此作了调查,结果是,人们不愿意天天呆在钢铁、玻璃、混凝土造成的干巴巴的水泥森林里,而愿意回到具有人情味的乡下老家去,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喝一杯自己研磨的家乡热咖啡,听听老祖母唠唠家常。[12]同样的情况在印度的昌迪加尔也出现过,由法国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新城市后来也被人们认为是荒漠、缺少人情味。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城市是枯燥的、单调的,是人们无法忍受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载体,本身也是具有一种物化的情感,它寄托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追忆和感情。[13] 当然在一座城市风貌构成之中,能拥有一定数量历史悠久、艺术品位较高被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遗迹或遗物,固然是城市值得骄傲的财富,因其特殊的标识作用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大量的传统建筑同样也是其构成要素之一,它有时比文物建筑更能细致入微地反映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在近些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看到,尽管在一些中小城镇,如乌镇、西塘、同里,没有太多高级别的文物建筑,但因为它们能将大多数传统建筑完好地保存下来,使当地的历史风貌较完整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从而名声大震,吸引很多人到此寻找旧时的痕迹。而有些城市的建设中,由于忽略了保护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大范围地拆除了被认为是“没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建筑,使文物建筑失去了本应具有的历史和文化的范围,显得很突兀,割断了历史的延续,落入了“千篇一律”的“普通城市”发展的窠臼中。
(二)传统建筑现存的状态近几年来,由于受到经济高速发展和文化信息交流频繁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在相互影响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建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传统的建筑文化在大量的外来新型制的冲击下岌岌可危。各地的城市建设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对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存在价值、利用价值的认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城市,对于每一具体建筑的态度也不一样[14]。
就苏州地区来看,人们对那些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较高的文物建筑的保护可谓是尽心尽力。拙政园、留园等苏州私家园林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就是人们努力的鉴证。对苏州古城区内的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地区也作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工作,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保护传统建筑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虽然人们保护意识提高了,但是仍到处可见为解决交通问题而“破曲取直”;为改善人们居住条件而“拆旧换新”的再开发[15],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使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城市文脉遭到致命毁坏,城市肌理受到严重损伤。不少经济发达的城镇在创造了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曾经拥有而在城市化建设中被拆毁的传统建筑的消亡感到后悔,虽然花巨资重新恢复部分已毁损的传统建筑,但是它是在现代人对历史理解的层次上进行的修复,对它恢复的程度是在现代人的角度进行的取舍,而历史的痕迹已随着旧建筑消亡而消亡了,因此总给人一种“假古董”的感觉,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说,历史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它不仅仅是保护一段历史,同时也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情结。
(三)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协调
城市需要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它不能以割断历史为代价,这是对过去生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生活的负责。如果对传统建筑进行“博物馆”式原汁原味、一成不变的保护是不现实的。[16]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原真性”的保护原则是基于西方石建筑传统发展起来的,并不完全适应东方易朽易燃的土木建筑。中国人不可能用一座寿命有限的建筑去满足绵绵不绝的生活,中国人注重的是城市空间功能的连续性,而不是建筑物本身的永恒性。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只要城市传统地段的传统功能基本不变,或是建筑位置基本不变,那其所蕴涵的历史氛围,以及由此创造出的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就不会改变。因此传统建筑作为一种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虽然具有新建筑无法取代的存在价值,但是如为保留旧有的建筑而阻碍城市发展的步伐,或是割裂历史的举措都是不可取的。保护传统建筑的目的并不是将城市的发展步伐冻结固定,或是对已消亡的历史景观予以恢复,而是对可能要被损毁消失的历史特征和文化特征予以延续,并且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可以说,发展与保护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措施得当,两者之间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满足城市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的同时,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
因此,在制定有关政策时,有关职能部门除了注意城市建设的力度以外,还应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给传统建筑保护带来的影响,正视两者间的矛盾。
首先,对城市要作出正确的定位。由于每座城市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城市面貌。详尽了解城市的历史,包括它的兴起和演化,对理解城市的文脉和地域特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便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作出正确的城市定位。目前国家已确定了101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未列入名单的城市可随意处置其中的传统建筑,它同样要根据城市的历史作出正确的定位,明确城市发展的方向,制定相关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延续当地独特的城市景观和文化历史特征。苏州干将路改造工程中,为体现“水”是苏州的灵魂,延续苏州“双棋盘”的河网路网的格局,创造性的设计了“两路夹一河”方案,满足了城市交通的需要,形成了全国独有的道路形式。其次,要根据传统建筑的现状,参照城市定位,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确立正确的保护方案。在城市化建设中,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无论是“推陈出新”还是“原汁原味”,最根本的一点是 “符合城市定位”。传统建筑作为过去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用途也会随之改变。但是人们恋旧的心态决定我们不能以“不合适用”的理由,盲目地一律加以“破旧立新”。我们应在城市化建设中,对传统建筑进行重新评价,从而发现其新的有益的用途,并加以改造利用。如周庄、同里,原先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不便,使得当地大量的传统建筑得到保留,“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风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游憩。当地的政府及有关部门敏锐地看到这个发展契机,他们以旅游开发为切入点,对传统建筑重新加以改造利用,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当地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只要保护和利用方法得当,传统建筑是能够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最后,城市的建设与保护还需确定基本的政策。这是每一座具有一定历史的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政策不能仅仅停留在考虑几个点的保护上,应扩展到面的层次上,将城市看作一个整体,参照城市定位和城市现状,进行通盘规划。苏州在此作了有益的探索。苏州城市主管部门和领导曾经将目光紧紧盯牢古城区,导致古城区人口负担过重,城市功能过多,城市发展处于恶性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市委有关领导意识到这个问题,邀请全国著名专家给苏州号脉开药,形成新的苏州城市发展规划。新的规划将整个城市看成一个整体,提出“九宫格”的发展模式,以保证城市发展的空间和传统建筑保护的空间。将古城区作为中心,建立古城周围四区(园区、新区、吴中区、湘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建设四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改变了苏州投资资金的流向,转移了古城区中过多的城市功能和居住人口,为保留古城区风貌和传统建筑提供了可能。[17]实践证明,苏州政策是正确的。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不是只局限于历史街区的发展过程中,而是涉及整个城市化的进程中。有关职能部门应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纳入保护的范畴,加大执行的力度,把握保护的分寸,使发展与保护得到平衡与协调。
五、结语
所有理论的研究都是为了现实而服务,从文末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建筑的保护问题,城市的建筑艺术风格是必须与时俱进的,但是也不能也不可能完全的摆脱传统与历史的东西,那么对建筑所体现的艺术风格的研究是如此的重要。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展现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保存价值。因此,在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城市化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关系极为重要。文章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城市发展进行综合考虑,首先对城市作出合理定位,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政策,使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协调一致。参考文献:
[1]蒋力.浅谈中国建筑艺术鉴赏[J].齐鲁艺苑,2002,10(2).[2]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M.B.波索欣.建筑•环境与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4]武星宽.建筑美学概论[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5]帕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6]Brussels.Recent advances of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M].Springer Netherlands,2005.[7]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8]杨辛.艺术赏析[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9]赵健彬.浅议建筑的中国风格[J].山西建筑,2004,6(11).[10]王建锋,牛力.从审美的角度谈建筑风格[J].山西建筑,2004,8(15).[11]杨洁,黄金凤.中西方传统建筑的比较与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12]阮仪三.冷眼看热潮—谈世界遗产申报与历史名城保护![J].建筑师,2000,6(4-7).[13]沈福熙.人与建筑[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9.[14]Bernard M Feilden.Conservation of History Buildings[M].Architectural Press,1994.[15]高亦兰.梁思成学术思想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6]吴良镛.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7]吴良镛.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第五篇:福建寺庙建筑艺术初探
福建寺庙建筑艺术初探
摘要:福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成为我国拥有最多寺庙建筑的省份之一。其寺庙建筑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相比较其他其他地区的寺庙建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可变性,这是由具体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所以表现出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本文试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总结与归纳其主要建筑艺术特色,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福建
一、概述 寺庙建筑 建筑艺术 主要特色
福建是我国古代建造各种寺庙最多的地区之一,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以有相当数量的寺庙得以保存。如莆田在唐、宋时全县就有大小寺院庵堂六百多座,经历代修建保存到今天的仍有近百座。福建这些保存下来的古代寺庙,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两个方面价值:第一,门类齐全,年代悠久,无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都有最古老的寺庙保存。如福州的华林寺不仅是现存江南最古老的木构佛寺,也是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莆田玄妙观的三清殿,是现存最早的木构道观,泉州的清净寺,是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建筑,泉州的草庵是世界上唯一的摩尼教寺遗址。这些建筑对于研究我国建筑史,特别是研究宗教建筑史,是极为珍贵的实物。第二,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中国的寺观建筑特别是佛教寺院建筑,一般以殿堂为主体,代代沿袭,最后因高度程式化、规范化而显得板滞。而福建的寺院建筑却别有特色,在继承古制上有所创新,较为灵活,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宗教建筑艺术。
二、福建寺庙建筑艺术的主要特色
首先,依据山川地势,巧妙布局,是福建寺庙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代寺院的主要建筑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两侧,如僧房、斋堂、职事堂、茶室、云会堂等附属建筑对称排在东西。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神佛教义对庄严肃穆的需要。给人一种“超凡入圣”、“洁净无碍”的感受。福建一些寺院却不拘泥于我国寺院的常规布局,而是讲究因地制宜,就地造景造境。如始建于公元908年的福州鼓山涌泉寺,至今基本保持明嘉靖年间的布局夕二十五座殿堂巧妙地分布在山泉古树、层峦叠嶂之中。进了山门后,并不直达天王殿,而是要经过兰花 圃、岁寒寮、回龙阁、罗汉泉、千佛陶塔,以石道蜿蜒伸向寺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主建筑依偎山谷山坡而逐渐升高,将岩山石巧妙地结合到布局之中夕使人有着“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感。
始建于公元558年的莆田凤凰山广化寺几经兴废,现存主要建筑是清光绪年间依旧制重建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其特点是中轴线不是座朝北,而是座西朝东,沿山势高低,由海拔二十五米趋升至海拔六十三米,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祖堂为中轴线,两侧翼建有宽敞的廊屋,把整个建筑群有机地联成一休。始建于公元931年,明万历年间又重新修复的福州北峰林阳寺坐在落翠谷之中,山门正对平坦之地,故视线开阔,夏日无论如何炎热,山门口总有阵阵凉风袭来,令人无比惬意。此寺次要建筑并不对衬地摆在主建筑的左右,而是在寺左衬以禅堂、僧室、客厅、香积厨等。布局上左重右轻。始建于558年,重建于1369年的建瓯城南建溪之滨的光孝寺,其布局颇有特色,它由殿堂建筑群和西厢建筑
群组成,似不太协调。西厢建筑群外看瓦栋联贯,杂乱无章,内部却各成系统,秩序井然。始建于唐初的福鼎姥山白云寺布局更别具一格:分前后两厅,外形颇象居家的大院落。始建于唐朝、重修于清末的位于平和九层岩峡的三坪寺,是典型的依山而筑寺院,建筑群体一条中轴线倚山而建,依次递高,主次分明。大雄宝殿地势比山站高一米多,祖殿又高于大雄宝殿,错落有致。
其次,巧借山岩筑寺,与山川大地融为一体,是福建寺庙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二。因福建多山之故,所以许多寺庙将寺藏于岩中,洞中建寺,正如旧志云:“僧庐于中,不用片瓦,可以避雨。”这种建筑被称为“岩寺”。但这种岩雕与我国西部的“石窟寺”截然不同。石窟寺是在山寺上开凿洞窟供养佛像的一种寺院,而福建的“岩寺”则不需开凿,而是借洞藏寺,与山岩极为协调地浑然一体。位于罗源岭头山的碧岩寺藏于高数十丈的巨岩之下。岩下天然洞室高二十余米,广六百平方米,碧岩寺就筑构在其中,宏敞幽藏。始建于北宋历年间(1041-1.048年),后又在明中叶扩建的永泰葛岭山腰的方广岩雕建在方广岩下的石洞中,巨岩为瓦,依岩藏洞,洞内殿堂与洞前的天泉阁均以大石夸为顶,构筑奇异,故称“一片瓦”。寺前的天泉阁座落于百余根硕大的杉木支架上,宛如空中楼阁。它背靠千协之岩,面临百丈深壑,酷似山西的悬空寺。位于平和县大峰山的灵通寺建于天然石洞之中,寺前筑有石栏,上有盘石复盖,下有悬崖绝壁,唯一小径可攀登。始建于1131年,重修于公元1743年的圆通寺依然石窟而建,一三座递升,连成一体,左右依架在石崖间,前殿因山势凭借石洞启出山汀。后坂石奇寺的殿顶是以一块岩石为瓦,可容几十个和尚参禅,方形的山门藏在数棵古树之中,入门才知寺是以洞为口。随洞中石阶蛇行而上,豁然开朗处便是前殿。沿两房郎庞拾阶而上,便是大雄宝殿。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潭浦金岗山的海月岩,以石作顶,以洞为寺,造型奇妙。寺顶是一整块花岗岩大石板,长约五十米,宽二十米,厚约三至五米,前低后高,向前倾斜夕形成一定坡度,两边有岩石支撑,形成一个敞开一面的大石洞,殿堂就修筑在洞中,气势磅礴,殿门正好对着远处茫茫苍海,真是天造地设。也有灼寺庙并不完全藏于岩中,如创建于清乾隆间的福州乌石山的弥陀寺,依岩而建,大殿半掩在舒啸岩后,为重檐九脊顶,殿后为霸石,殿东为台地。
再次,形态各异的外观造型,是福建寺院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三。福建不少寺庙因其独特原因而在外观造型上不拘一格,样式奇异。始建于唐朝的仙游鸣峰寺,其殿宇恢宏,但外观形态如一条船,前后殿堂是船的首尾舱,中间长方形的天井,铺连着两条长廊,犹如船身,两旁侧舍犹如船的左右舷。据源此处过去是海底海磁,后海沉陆浮始为峰峦,峰上留有一古航船遗迹,后人就依船址建寺。始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元明又重修过的邵武宝严雕造型别具一格,大殿平面呈正方形,而宽、进深各五间,计四百平方米,这与传统的一长方形寺庙外观迥然不同。始建于唐代的仙游内垅山的龙纪寺,主体建筑为六角形,谷称六角亭,这是因为内垅山形为盘龙,寺内修筑成六角殿状才似龙头。始建于南末绍兴十六年(1146年)、位于泰宁金沏山间的甘露寺,建筑奇特夕依坎坷岩石顺势架造夕基底仅用一根粗大木柱撑托,有“正殿”、“唇阁”、“观音阁”、“南安阁”等木结构庙宇,外观犹如一个繁写的“叶”字。始建于宋元丰六年(1083年)、位地安溪蓬莱山的清水岩背山面壑,作楼阁式,分三层,整个外观呈“帝”字形。
最后,将精美的雕饰与寺庙建筑融为一体,是福建寺院建筑的主要特色之四。福建寺庙的雕饰工艺精湛,比比皆是,有其独特韵昧,有的历经千年仍灼灼生辉。闽南寺庙的雕饰以石雕为多,闽西北寺庙的雕饰以木雕为多。始建于隋朝、修重于清同治十二年(1793年)的龙山寺位于晋江安海镇北面,寺周围墙壁精工细琢着一个个浮雕,盘旋于青山柱扫介悬雕.青龙张牙舞爪,俯身盘旋直下,头部却昂然翻腾而上;一双鳞甲相间的龙爪,分别捧出一磬鼓,用细铁条轻轻敲打,磐显磐声,鼓传鼓声,造形传声真是巧夺天工。始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的安溪文庙,是集木、石雕艺术于一体的一座古建筑艺术,如八根翔龙蟠柱、陛石的云龙戏珠等石雕,丹娜三面基石上的双狮抛球,鲤鱼戏珠,八骏马、云龙吐雾、麒麟牡丹等十六幅虫鸟禽兽、山水花卉的浮雕均精雕细琢,精态优美;柱头上游龙贴角。弯杭的狮座等木雕都栩栩如生,屋脊的装饰、垂注的透雕。地口有独到之处。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位于福清新厝乡的灵溪宫,正是以其不凡的雕饰而驰名。宫宇为硬山顶木构建筑,上梁、斗拱、构架均为镂空的龙凤、牡丹等装饰木刻;宫门前两厢石壁上浮雕的“空城计”和“文王求贤”故事,形象逼真;尤为称奇的是前后殿的两对盘龙石柱,刻得栩栩如生:一条巨龙盘柱环旋,只有小部分附于柱上,大部分龙体掏空离柱,似乎即将腾空而去。龙口里隐含着一颗可以转动的石珠,龙的下方,雕刻着海水衬托的一条跃跃欲试的鲤鱼。整个灵溪宫的其它石雕、楼刻也都极为精细,整个建筑相互衬托,荟萃木石雕刻艺术一堂。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的永定金谷寺为砖木结构,其屋栋镌有燕尾和超蛾,一飞檐雕有花鸟、飞禽等,柱及悬梁有龙凤及民间流传的“水漫金山”等故事图画,尤为传神。
参考文献:
1、田尚.中国的寺庙.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8
2、段玉明.寺庙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
3、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下.编者,1995
4、林从华.台闽文庙建筑形制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3.1
5、林从华.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