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走欧洲读后感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
近日偶尔在朋友处看到一本新出的建筑书,书名叫《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看了爱不释手。朋友告诉我这是他一个朋友新写的书,还没上市呢。我是前十位读者啊。朋友说出版社正在安排人写相关评论,如果我愿意就答应下来吧。就这样,我用一个双休日通读了一遍。读后觉得这是一个非专业作家写的极为真实、个性十足的一本书。视点比较独特,内容又极其丰富,从北欧到南欧,面面俱到。可以说这是本书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
作者:洪 斌
ISBN: 978-7-5611-3475-7
页数: 200
开本: 正16开
封面形式: 简裝本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2-
5这是一个从事建筑设计十多年的建筑师旅欧的建筑考察笔记。作为一名工作在设计第一线的建筑师,其视角和侧重点必然与众不同,内容必然具有一定的独特和实用性。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关欧洲建筑的第一手资料和独特的设计感悟。
本书内容丰富:作者行程时间长,路程远;图片丰富,精选六百多张;重点描述的建筑有三百多例。其中许多建筑和图片在国内是第一次介绍和出版,具有独特性和原创性。本书图片和排版极为玲珑精致。它不仅可以作为建筑专业人士的参考读本,旅游爱好者的珍藏读物,同时也是一本充满励志和启发意义的学术书籍。
全书分为六大部分,五十五节:
前言:出行——以建筑的名义
一、芬兰——建筑与自然的精神之旅
二、柏林——现代建筑竞技场
三、阿尔卑斯山——古典建筑朝圣行
四、德、荷、比——变革中的建筑拾遗
五、巴黎——一席流动的建筑盛宴
欧洲是我们每一个学建筑的学子最向往、最想去的地方。欧洲建筑之行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建筑艺术的朝圣之行。建筑是空间的艺术,也是环境的艺术。只有身临其境,走近它,步入它,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像这样“朝圣之行”的例子在建筑界可谓举不胜举,无论是“一切皆为建筑”的柯布西耶,还是游历欧美、自学成材的安藤忠雄,都有很好的表率。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的作者在前言中也多次提到了安藤旅行的例子。但也许作者并不一定清楚,安藤在1965年历游欧洲之后,又仅隔三年后再次进入欧洲,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建筑考察。其间的收获和感触在最近公开发行的相关资料中多次被提到。他本人也多次提到这两次旅行对其“纯粹空间”的设计概念的形成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甚至还承认正是法国南部马塞附近的一个修道院建筑促使他开始了对纯粹空间的追求,并形成了自己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光的教堂”的设计中,安藤就对“纯粹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当然作者认为罗马万神
庙对安藤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面。总之,作为一个年轻建筑师,在建筑界浮躁一时的今天,作者能沿着前人的道路,义无返顾地背起简单的行李“行走”欧洲,实在难能可贵。这也是我一眼就被这本书吸引,一口气读完的主要原因。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封面古色古香,使人想起多年前在欧洲书店里流行的“羊皮卷”一类的书籍。据作者介绍,他希望这本书能在咖啡厅中被人翻阅,所以用了咖啡的色调。之前我也一直在想,用什么图片才能全面反映欧洲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内涵呢?此书的封面所传递的信息无疑是准确的。封面上一段关于艺术作品的引文“人们永远无法通过描述来体验艺术。解释和分析充其量只能预备一些背景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却能够鼓励人们与艺术作品面对面的接触”,也给读者以无限遐想。
全书内容丰富,分为6篇。第一篇为前言,篇幅较长,作者全面讲述了出行的目的、出行前的思想斗争、烦琐的准备工作以及出行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等。当然作者着重总结了此行的收获和喜悦。的确,建筑之行对建筑师来说是重要的,建筑之行也是精神愉快的。作者给前言冠以“出行,以建筑的名义”的标题,具有画龙点睛作用,非常恰当。
以下5篇则分别以时间为顺序,或者以所看建筑的风格特点为划分,分别对北欧、柏林、南欧、德荷比、巴黎的建筑进行了描述。从小章节的组织上,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地方的建筑分别以现代、古典、变革、古今交融等主题加以概括。如在写北欧的经历时,作者紧紧围绕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及北欧设计返璞归真、贴近大自然的特点,称北欧之行为“建筑与自然的精神之旅”,非常贴切。而到了柏林,文章又注重介绍了柏林的现代建筑,称之为“现代建筑的梦幻组合”,认为柏林建筑有“数不清的契机和数不清的财富”。
作者接着从汉诺威出发,穿越大半个德国,经过多特蒙特、法兰克富、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然后来回两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先到了萨尔茨堡,再经过维也纳、胜普略腾、威尼斯、蒙特卡丁、罗马、佛罗伦萨、比萨、维罗纳镇、新天鹅堡、茵斯布鲁克等城市再回到德国的慕尼黑和法兰克富。整个行程长达三千多公里,时间也长达十天之久。此行程以古典建筑为主,作者认识到“漫步欧洲,是建筑给我讲述了这个古老大陆的文明和历史”,所以称这段旅行为“阿尔卑斯山——古典建筑朝圣行”,也颇有特色。
“如何面对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建筑学的挑战?”作者在接下来几天的旅行中,通过作品看到了欧洲几代建筑师们的努力。所以有了“德、荷、比——变革中的建筑拾遗”这一篇章。作者发出了与建筑师——奇伯菲尔德一样的感触:“我们不应沉溺于新世纪的阳光,正如我们不能躲藏在从前惬意的记忆中。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在——有变化的机遇,也有历史经历的沉重。”
非常幸运的是作者以巴黎作为整个欧洲建筑之旅的结尾。作者是这样描绘其巴黎之行的:“无论登峰造极的古典建筑,精美绝伦、高潮迭起的现代建筑,我也见过不少了。该激动的,我也激动了;该惊喜的,我也惊喜了。然而在巴黎,在那些气势恢宏、技艺精湛的现代建筑面前,我又一次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难以描述的震撼。” 是的,在巴黎,传统与现代不再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和平共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席文化和艺术的流动的盛宴。我想,用“巴黎——一席流动的建筑盛宴”作为此篇章的题目是最贴切不过的了。法国人浪漫的情调在这流动的盛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建筑,才是这盛宴的关键。
全书内容丰富,图片众多,有许多建筑的视角非常独特,是我在国内杂志上从来没
有看到过的,有一定的新颖性。在内容的介绍似乎还有一丝的不足,全书提到的建筑大致有两百多个,但介绍的文字和图片似乎不够全面。也许都介绍详细了,篇幅会非常巨大,学术性会过强,趣味性会相对降低些。另外,作者既然走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方,而且大多是一个人的背包之行,期间的经验和教训一定有不少,那么是否可以专门写一篇“欧洲建筑行的经验谈”呢?当然作者也许会认为这样会使书籍内容显得更累赘和拖沓,学术性也会降低些。但我想,实用的东西总是越多越好的。正如作者所说“欧洲建筑之行永远不会迟,也永远没有尽头”,我们期待下一次的建筑之行。
对于翻阅此书的感受,我想引用下写序言的陈女士的一段原文:此次旅行,使作者能以更深入的层面去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建筑的哲学支点、丰富的材料技术,更用心地去感受那些优秀建筑的空间。所有这些行程对于我们领略现代主义建筑的精髓,与国际接轨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作者认为建筑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生命的创造物,我是绝对赞成的。即使在有限的物质条件和苛刻的制约条件下,我们也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我们的作品——一个有生命和灵魂的建筑。作者清楚地意识到现代设计源于欧洲,但欧洲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阻止了现代主义风格在欧洲的泛滥。在感叹欧洲文化传统的强大和知识分子的智慧、勇气的同时,是否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大潮中的表现提供一些借鉴作用呢?
对于最后一句话,我深有感触。也许这就是我们极力推崇的“欧洲建筑之行”的真正意义所在。此书的作者是否也意识到这点呢?在全书的结尾“后记”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作者写道:“在世界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西建筑文化各有所长,互补互益。在我们走向欧洲的同时,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建筑师来到中国”。作者设想:“什么时候,欧洲市场会热销一本名为《行走中国,我的建筑之旅》之书呢?”其实这个问题早有答案。在欧洲,有关中国的书籍早已成为市场的热点;到中国去,也成为欧洲人的一种新时尚。只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全面走向欧洲,去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还尚待时日,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认为“建筑一直是一门说得不是很明白的学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理论是惊人地相似。所以我们不会也完全不必要在本书的一些描述上吹毛求疵和作太多的苛求。谁让我们都是建筑师呢?在当今的市场上我们有太多的无奈,也有太多的期盼。国内有关建筑旅游和评论的书籍虽然很多,但大多内容肤浅,图片粗糙,精度不够,而且引用的文字资料经常大同小异,也就是说原创的太少了。少数几本优秀书籍,大多是国外翻译作品,剩下的也是知名学者所著,但均为建筑理论工作者。让一名工作在设计第一线的建筑师来写一本书,似乎难之又难。
写到这里,笔者认为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序言中提到的:作者初次到达欧洲,写出了在当时、当地的感受,读起来亲切、真实。作者在文中真实再现了一个年轻建筑师第一次实地感受众多欧洲优秀建筑的新奇感受。这种心情、感受和感悟是作者以后即使再次进入欧洲所也感受不到的,能及时记录下来并与大家分享,难能可贵。的确,第一次远行,第一面见到建筑大师的作品的第一感受具有不可复制性,弥足珍贵。国内建筑师到欧洲参观旅游的人数应该不少了,很多人对当时新鲜和激动的感情还印象很深,但能静下心来,写下文字与大家分享的也寥寥无几了。
对此,作者所担心文笔上的缺点:“对于文学,也许这种行文方式显得不够流畅和优美;对于学术,也许这种描述有点自说自话,不够科学和严谨”,反而成为一种特点,一种优点了。作者在写作时摆脱了种种顾虑,写出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和自己对建筑的理解,而不管这是对还是错。可以说,这是一本个人感情非常重,也非常有
特点的建筑书籍。
“一个月的准备,一个半月的行走,三个月的写作,2006年的欧洲建筑行终于告一段落了。欧洲建筑考察对我和某些朋友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想到这本书即将出版,会有更多的同行和读者一起分享我这次出行的感受,真是兴奋不已”。笔者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也是兴奋不已,借此机会推荐给大家。
最后再借用此书序言中的一句话:真希望自己也有机会去走一趟。
第二篇:行走欧洲(本站推荐)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这是一个从事建筑设计十多年的建筑师旅欧的建筑考察笔记。作为一名工作在设计第一线的建筑师,其视角和侧重点必然与众不同,内容必然具有一定的独特和实用性。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关欧洲建筑的第一手资料和独特的设计感悟。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封面古色古香,使人想起多年前在欧洲书店里流行的“羊皮卷”一类的书籍。据作者介绍,他希望这本书能在咖啡厅中被人翻阅,所以用了咖啡的色调。封面上一段关于艺术作品的引文“人们永远无法通过描述来体验艺术。解释和分析充其量只能预备一些背景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却能够鼓励人们与艺术作品面对面的接触”,也给读者以无限遐想。全书内容丰富,分为6篇。第一篇为前言,篇幅较长,作者全面讲述了出行的目的、出行前的思想斗争、烦琐的准备工作以及出行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等。当然作者着重总结了此行的收获和喜悦。的确,建筑之行对建筑师来说是重要的,建筑之行也是精神愉快的。作者给前言冠以“出行,以建筑的名义”的标题,具有画龙点睛作用,非常恰当。总之,作为一个年轻建筑师,在建筑界浮躁一时的今天,作者能沿着前人的道路,义无返顾地背起简单的行李“行走”欧洲,实在难能可贵。这也是我一眼就被这本书吸引,一口气读完的主要原因。
以下5篇则分别以时间为顺序,或者以所看建筑的风格特点为划分,分别对北欧、柏林、南欧、德荷比、巴黎的建筑进行了描述。从小章节的组织上,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地方的建筑分别以现代、古典、变革、古今交融等主题加以概括。如在写北欧的经历时,作者紧紧围绕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及北欧设计返璞归真、贴近大自然的特点,称北欧之行为“建筑与自然的精神之旅”,非常贴切。而到了柏林,文章又注重介绍了柏林的现代建筑,称之为“现代建筑的梦幻组合”,认为柏林建筑有“数不清的契机和数不清的财富”。作者接着从汉诺威出发,穿越大半个德国,整个行程长达三千多公里,时间也长达十天之久。此行程以古典建筑为主,作者认识到“漫步欧洲,是建筑给我讲述了这个古老大陆的文明和历史”,所以称这段旅行为“阿尔卑斯山——古典建筑朝圣行”,也颇有特色。“如何面对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建筑学的挑战?”作者在接下来几天的旅行中,通过作品看到了欧洲几代建筑师们的努力。所以有了“德荷比——变革中的建筑拾遗”这一篇章。作者发出了与建筑师——奇伯菲尔德一样的感触:“我们不应沉溺于新世纪的阳光,正如我们不能躲藏在从前惬意的记忆中。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在——有变化的机遇,也有历史经历的沉重。” 非常幸运的是作者以巴黎作为整个欧洲建筑之旅的结尾。作者是这样描绘其巴黎之行的:“无论登峰造极的古典建筑,精美绝伦、高潮迭起的现代建筑,我也见过不少了。该激动的,我也激动了;该惊喜的,我也惊喜了。然而在巴黎,在那些气势恢宏、技艺精湛的现代建筑面前,我又一次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难以描述的震撼。” 是的,在巴黎,传统与现代不再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和平共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席文化和艺术的流动的盛宴。法国人浪漫的情调在这流动的盛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建筑,才是这盛宴的关键。全书内容丰富,图片众多,精選了600多張圖片,有许多建筑的视角非常独特,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有一定的新颖性。在内容的介绍似乎还有一丝的不足,全书
提到的建筑大致有两百多个,但介绍的文字和图片似乎不够全面。也许都介绍详细了,篇幅会非常巨大,学术性会过强,趣味性会相对降低些。对于最后一句话,我深有感触。也许这就是我们极力推崇的“欧洲建筑之行”的真正意义所在。此书的作者是否也意识到这点呢?在全书的结尾“后记”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作者写道:“在世界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中西建筑文化各有所长,互补互益。在我们走向欧洲的同时,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欧洲建筑师来到中国”。作者设想:“什么时候,欧洲市场会热销一本名为《行走中国,我的建筑之旅》之书呢?”其实这个问题早有答案。在欧洲,有关中国的书籍早已成为市场的热点;到中国去,也成为欧洲人的一种新时尚。只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全面走向欧洲,去影响欧洲乃至全世界,还尚待时日,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此,作者所担心文笔上的缺点:“对于文学,也许这种行文方式显得不够流畅和优美;对于学术,也许这种描述有点自说自话,不够科学和严谨”,反而成为一种特点,一种优点了。作者在写作时摆脱了种种顾虑,写出了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和自己对建筑的理解,而不管这是对还是错。可以说,这是一本个人感情非常重,也非常有特点的建筑书籍。它不仅可以作为建筑专业人士的参考读本,旅游爱好者的珍藏读物,同时也是一本充满励志和启发意义的学术书籍。
“
第三篇:《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读后感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读后感
欧洲是我们每一个学建筑的学子最向往、最想去的地方。欧洲建筑之行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建筑艺术的朝圣之行。建筑是空间的艺术,也是环境的艺术。只有身临其境,走近它,步入它,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像这样“朝圣之行”的例子在建筑界可谓举不胜举,无论是“一切皆为建筑”的柯布西耶,还是游历欧美、自学成材的安藤忠雄,都有很好的表率。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的作者在前言中也多次提到了安藤旅行的例子。但也许作者并不一定清楚,安藤先生在1965年历游欧洲之后,又仅隔三年后再次进入欧洲,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建筑考察。其间的收获和感触在最近公开发行的相关资料中多次被提到。他本人也多次提到这两次旅行对其“纯粹空间”的设计概念的形成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甚至还承认正是法国南部马塞附近的一个修道院建筑促使他开始了对纯粹空间的追求,并形成了自己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光的教堂”的设计中,安藤就对“纯粹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当然作者认为罗马万神庙对安藤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面。总之,作为一个年轻建筑师,在建筑界浮躁一时的今天,作者能沿着前人的道路,义无返顾地背起简单的行李“行走”欧洲,实在难能可贵。这也是我一眼就被这本书吸引,一口气读完的主要原因。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封面古色古香,使人想起多年前在欧洲书店里流行的“羊皮卷”一类的书籍。据作者介绍,他希望这本书能在咖啡厅中被人翻阅,所以用了咖啡的色调。之前我也一直在想,用什么图片才能全面反映欧洲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内涵呢?此书的封面所传递的信息无疑是准确的。封面上一段关于艺术作品的引文“人们永远无法通过描述来体验艺术。解释和分析充其量只能预备一些背景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却能够鼓励人们与艺术作品面对面的接触”,也给读者以无限遐想。
全书内容丰富,分为6篇。第一篇为前言,篇幅较长,作者全面讲述了出行的目的、出行前的思想斗争、烦琐的准备工作以及出行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等。当然作者着重总结了此行的收获和喜悦。的确,建筑之行对建筑师来说是重要的,建筑之行也是精神愉快的。作者给前言冠以“出行,以建筑的名义”的标题,具有画龙点睛作用,非常恰当。
以下5篇则分别以时间为顺序,或者以所看建筑的风格特点为划分,分别对北欧、柏林、南欧、德荷比、巴黎的建筑进行了描述。从小章节的组织上,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地方的建筑分别以现代、古典、变革、古今交融等主题加以概括。如在写北欧的经历时,作者紧紧围绕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及北欧设计返璞归真、贴近大自然的特点,称北欧之行为“建筑与自然的精神之旅”,非常贴切。而到了柏林,文章又注重介绍了柏林的现代建筑,称之为“现代建筑的梦幻组合”,认为柏林建筑有“数不清的契机和数不清的财富”。
作者接着从汉诺威出发,穿越大半个德国,经过多特蒙特、法兰克富、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然后来回两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先到了萨尔茨堡,再经过维也纳、胜普略腾、威尼斯、蒙特卡丁、罗马、佛罗伦萨、比萨、维罗纳镇、新天鹅堡、茵斯布鲁克等城市再回到德国的慕尼黑和法兰克富。整个行程长达三千多公里,时间也长达十天之久。此行程以古典建筑为主,作者认识到“漫步欧洲,是建筑给我讲述了这个古老大陆的文明和历史”,所以称这段旅行为“阿尔卑斯山——古典建筑朝圣行”,也颇有特色。
“如何面对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建筑学的挑战?”作者在接下来几天的旅行中,通过作品看到了欧洲几代建筑师们的努力。所以有了“德、荷、比——变革中的建筑拾遗”这一篇章。作者发出了与建筑师——奇伯菲尔德一样的感触:“我们不应沉溺于新世纪的阳光,正如我们不能躲藏在从前惬意的记忆中。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在——有变化的机遇,也有历史经历的沉重。”
非常幸运的是作者以巴黎作为整个欧洲建筑之旅的结尾。作者是这样描绘其巴黎之行的:“无论登峰造极的古典建筑,精美绝伦、高潮迭起的现代建筑,我也见过不少了。该激动的,我也激动了;该惊喜的,我也惊喜了。然而在巴黎,在那些气势恢宏、技艺精湛的现代建筑面前,我又一次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难以描述的震撼。” 是的,在巴黎,传统与现代不再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和平共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席文化和艺术的流动的盛宴。我想,用“巴黎——一席流动的建筑盛宴”作为此篇章的题目是最贴切不过的了。法国人浪漫的情调在这流动的盛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建筑,才是这盛宴的关键。
全书内容丰富,图片众多,有许多建筑的视角非常独特,是我在以前上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很新颖。在内容的介绍似乎还有一丝的不足,全书提到的建筑大致有两百多个,但介绍的文字和图片似乎不够全面。也许都介绍详细了,篇幅会非常巨大,看的比较吃力,但我想,实用的东西总是越多越好的。正如作者所说“欧洲建筑之行永远不会迟,也永远没有尽头”,我们期待下一次的建筑之行。
09环艺3班
09b05050331
金旭峰
第四篇: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
《行走欧洲 我的建筑之旅》读书笔记
欧洲是我们每一个学建筑的学子最向往、最想去的地方。欧洲建筑之行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建筑艺术的朝圣之行。建筑是空间的艺术,也是环境的艺术。只有身临其境,走近它,步入它,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奥妙。像这样“朝圣之行”的例子在建筑界可谓举不胜举,无论是“一切皆为建筑”的柯布西耶,还是游历欧美、自学成材的安藤忠雄,都有很好的表率。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的作者在前言中也多次提到了安藤旅行的例子。但也许作者并不一定清楚,安藤在1965年历游欧洲之后,又仅隔三年后再次进入欧洲,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建筑考察。其间的收获和感触在最近公开发行的相关资料中多次被提到。他本人也多次提到这两次旅行对其“纯粹空间”的设计概念的形成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甚至还承认正是法国南部马塞附近的一个修道院建筑促使他开始了对纯粹空间的追求,并形成了自己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光的教堂”的设计中,安藤就对“纯粹空间”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读完书后,忍不住对安藤忠雄的建筑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在东京和大阪市区喧闹的迷宫曲径中,安藤忠雄的建筑似乎并无惊人之处,它们外表恬静、造型简朴,基本构件稀少,而且还采用了清水混凝土的外饰面处理、大玻璃和平滑的壁面这些典型的现代主义手法。但是,安藤的建筑是需要品味的,严谨的比例、空间中对光感的追求、对材料的精选使他的建筑简朴而纯净,正是密斯“少即是多”箴言的写照。安藤的建筑给人的是一种素面朝天的感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安藤认为自然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仅仅是通过建造园子,在园中种植植物来表示季节变化这种手法很粗糙。抽象化的光、水、风这样的自然也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将这种理念灌输到他的建筑中,用建筑去提炼着自然。让人在他的纯粹的构成中,通过光影摇曳,风雨变幻就能判定时间与自然的存在和变化。
他的名作光之教堂,表现的便是光这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内部是真正的黑暗。在那样的黑暗中飘浮着一道十字架的光线,这就是全部。没有额外的装饰,可是墙上的裂缝赋予空间以张力并使之神化,它们抽象地渲染着已经建筑化了的室外光线。一位来这里参观的人为它倾倒。心想,像结婚这么世俗的事情,如果能够在这里举行,至少还有一些不凡的况味。
正如他自己所说“建筑的目的不只是与自然交谈,而是试图改造经由建筑表达出来的自然的意义。”
《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一书封面古色古香,使人想起多年前在欧洲书店里流行的“羊皮卷”一类的书籍。据作者介绍,他希望这本书能在咖啡厅中被人翻阅,所以用了咖啡的色调。此书的封面所传递的信息无疑是准确的。封面上一段关于艺术作品的引文“人们永远无法通过描述来体验艺术。解释和分析充其量只能预备一些背景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却能够鼓励人们与艺术作品面对面的接触”,也给读者以无限遐想。
全书内容丰富,分为6篇。第一篇为前言,篇幅较长,作者全面讲述了出行的目的、出行前的思想斗争、烦琐的准备工作以及出行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等。当然作者着重总结了此行的收获和喜悦。的确,建筑之行对建筑师来说是重要的,建筑之行也是精神愉快的。作者给前言冠以“出行,以建筑的名义”的标题,具有画龙点睛作用,非常恰当。
以下5篇则分别以时间为顺序,或者以所看建筑的风格特点为划分,分别对北欧、柏林、南欧、德荷比、巴黎的建筑进行了描述。从小章节的组织上,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地方的建筑分别以现代、古典、变革、古今交融等主题加以概括。如在写北欧的经历时,作者紧紧围绕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及北欧设计返璞归真、贴近大自然的特点,称北欧之行为“建筑与自然的精神之旅”,非常贴切。而到了柏林,文章又注重介绍了柏林的现代建筑,称之为“现代建筑的梦幻组合”,认为柏林建筑有“数不清的契机和数不清的财富”。
作者接着从汉诺威出发,穿越大半个德国,经过多特蒙特、法兰克富、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城市。然后来回两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先到了萨尔茨堡,再经过维也纳、胜普略腾、威尼斯、蒙特卡丁、罗马、佛罗伦萨、比萨、维罗纳镇、新天鹅堡、茵斯布鲁克等城市再回到德国的慕尼黑和法兰克富。整个行程长达三千多公里,时间也长达十天之久。此行程以古典建筑为主,作者认识到“漫步欧洲,是建筑给我讲述了这个古老大陆的文明和历史”,所以称这段旅行为“阿尔卑斯山——古典建筑朝圣行”,也颇有特色。在基督徒遍地的欧洲,古典建筑的存在也或多或少的表现了欧洲人民对于宗教的追求吧。
基督教精神是欧洲文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一种角度是:由于从公元初期以来欧洲人普遍接受了基督教的思想观念,所以欧洲人的社会文化、道德观念、思维方式、政治原则等都是“基督教式”的,都是按照基督教所提供的思想资源来构造的。
“如何面对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建筑学的挑战?”作者在接下来几天的旅行中,通过作品看到了欧洲几代建筑师们的努力。所以有了“德、荷、比——变革中的建筑拾遗”这一篇章。作者发出了与建筑师——奇伯菲尔德一样的感触:“我们不应沉溺于新世纪的阳光,正如我们不能躲藏在从前惬意的记忆中。我们必须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在——有变化的机遇,也有历史经历的沉重。”
以下是作者的后记:
“建筑到底是什么?我们还能来到为建筑所感动的时代吗?在我看来,建筑一直是一门说的不是很明白的学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理论是惊人地相似。既然说不清,我在这里就原原本本地把在欧洲对建筑的所看、所想真实记录下来,作为第一手资料一五一十地留给大家去思考、总结和评判。对于文学,也许这种行文方式显得不够流畅和优美;对于学术,也许这种描述有点自说白话,不够科学和严谨;而对于我,却可以回顾和固定住这一段难忘行程并加以暂时忘却,以全新状态进行下一步的创作和思考。我想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于我于读者皆如此。
在完成这“两全其美”的事情的过程中,许多同事、朋友、家人都给我许多无私的帮助,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在最后的编辑过程中,责任编辑房磊女士不但校审认真、负责,还协助弥补了我因丢失相机而遗漏的几张关键照片,在此也深致谢意。
转眼近半年过去了,2007年的第一天已悄悄到来。书房外冬季的上海,显得厚重湿冷,八月欧洲建筑行骄阳如火的日子恍如隔世。从欧洲回来,我对建筑的理解似乎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从前,我对建筑是否是一种艺术的讨论向来是持否定的态度:现在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时,答案还是同样的,但我会在前面加上‘也许’二字。欧洲的建筑,至少在古典建筑艺术方面的确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我们无法不用‘艺术’一词来描绘。” 在没有读大学之前,对于欧洲的建筑就只有教堂了,至于具体的历史是从来没想过去深究的。如今,对于欧洲的建筑以及关于它们的历史却似乎有着一种狂热,已将之视为心中最美好的殿堂了。
非常幸运的是作者以巴黎作为整个欧洲建筑之旅的结尾。作者是这样描绘其巴黎之行的:“无论登峰造极的古典建筑,精美绝伦、高潮迭起的现代建筑,我也见过不少了。该激
动的,我也激动了;该惊喜的,我也惊喜了。然而在巴黎,在那些气势恢宏、技艺精湛的现代建筑面前,我又一次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难以描述的震撼。” 是的,在巴黎,传统与现代不再是矛盾的双方,而是和平共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席文化和艺术的流动的盛宴。我想,用“巴黎——一席流动的建筑盛宴”作为此篇章的题目是最贴切不过的了。法国人浪漫的情调在这流动的盛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建筑,才是这盛宴的关键
第五篇:《欧洲笔记》读后感
说《欧洲笔记》
《欧洲笔记》陆春涛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3月版
这是一本很“私人化”的书,作者陆春涛是知名画家,2005年,他三度赴欧洲举办个人画展,将旅欧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成就了这本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欧洲行之前,圈内好友友情提醒,你到了艺术的殿堂,一定要用心去捡起那些闪光的碎片;用心去记下那些震撼你心灵的难忘瞬间,这在你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将受用终生……每天深夜,端坐在客房的写字台前,凝视着镜子里自己的双眸。于是白天的经历在眼前频繁切换,于是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就演绎成了方块汉字。”文字很朴实,因为朴实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真诚。
你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部“行走文学”,因为其中有参观维也纳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史博物馆的感触;有对东西方艺术观念的比较;有徜徉在欧洲古老建筑中的浮想……你也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部“旅游指南”,因为其中有不少关于旅行的小贴士,如买了东西怎样退税,坐火车怎样买票比较合算,喝什么样的红酒才是性价比最高的……但与那些故作深沉的“行走文学”和天花乱坠的“旅游指南”相比,作者很“私人”的文字与感受却别有一番动人心处。他会写因为护照上的磁条脱落而被警告有可能被拒绝入境后,在飞机上如热锅上的蚂蚁的窘状;他会写在国外被人斩了一刀后那种又气愤又心疼的心情;他还会写在异国他乡画出得意之作时的“臭美”感觉……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封面是很典雅清淡的那种,内里却别具一格。因为是日记,所以每一页的边缘都被设计成日历的形式,日记中的这个日子用红圈标出,新颖又醒目。而作者的登机牌,日记的手迹,在欧洲拍摄的各种或记录生活或显露心情的照片散落在书的各个角落,透气又好看。而书的最后是作者欧洲写生的画作,作者在这里返回到他的本行,展示了他在绘画上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