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廊坊市公安局法医学尸体检验报告书
廊坊市公安局法医学尸体检验报告书
廊公法尸鉴字(2011)第19号
2011年2月16日,廊坊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委托我部,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太平房对谭不畏(男,43岁,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师范学院家属楼3号楼4单元402)尸体进行了勘验。
一、案情摘要
2011年2月16日晚,谭不畏潜入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师范学院家属楼3号楼4单元302作案,被李晓峰和江海潮发现,并发生搏斗,被钝器和水果刀重伤,后送入市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尸体检验
死者43周岁,尸长185cm,发长10cm,衣着凌乱,有明显厮打痕迹,上身穿深蓝色棉袄,下身穿黑色宽松运动裤。眼睑闭合,左右眼球结膜苍白,双瞳孔直径0.6cm,耳鼻口腔无异物。谭不畏的面部,头部,左颈部,右胸,右肩都有明显的伤口,根据伤口的内部和表面特征,初步判断该多处伤口是遭受钝器和锐器水果刀所致,而且根据伤口的颜色、大小和学快的凝结程度,可以判断该多处伤口是约在自本鉴定开始前一小时左右所致,即约2011年2月16日。
谭不畏的左眼肿大,左眼眼眉处有三处划破的痕迹,额头有淤青,鼻梁骨骨折并出血,嘴唇肿大,左门牙断裂,耳部淤青。
谭不畏的右肩位置有一条长约8厘米,宽约0.5厘米,深度约1.0厘米的伤口,根据伤口的表面特征,初步判断该处是被一把宽约为3厘米的水果刀所致,而且根据伤口处的血块凝结程度,可以判断该处伤口约在本鉴定开始前一小时收到割划所造成的,即约2011年2月16日21时。
三、分析说明
根据尸体检验,死者面部、头部多处重伤,并有淤血,左肩有刀伤,分析认为其死因为头部受钝器打击作用,致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死亡。
四、结论
死者谭不畏系因受他人用钝器反复击打头部、面部,致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死亡。
鉴定人:陈云 王朔
第二篇:1例活埋6年尸体的法医学检验鉴定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活埋尸体;白骨化
【中图分类号】d919.
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1—0s10一o2
利用活埋方式进行杀人的案件近几年来渐有报
道+对被杀多年的尸体(尸骨)的个体识别及死因和
损伤机制的检验鉴定.仍是法医需要解决首要的问
题。
作者通过检验成功破获案件1例,现予以报道。
案件资料
2004年5月初,某市破获一起6年前将一人手
脚捆绑后活埋的杀人隐案。根据犯罪嫌疑人指认埋
尸地点,在一水沟北坡处挖掘出带衣服的骨骼。将
挖出的全部尸骨按照人体解剖结构拼接,判断系一
具人体尸体骨骼。经对骨骼实验室清洗处理,晾干
后进行详细检验。
(一)尸体位置、姿势及衣着
挖掘出尸骨的中心现场位于某家属区北侧一东
西向水沟的北坡,深距土层面1.8 m,上面水深0.
3m+土质潮湿。因系挖掘机挖掘,其尸体原始体位姿
势已无法判定。上身依次为:蓝色中山装(袖口有一
长63 cm的尼龙绳捆扎),蓝色方格鸡心领手工毛
衣,蓝色圆领秋衣,形态不完整,易扯烂;下身依次
为:灰黑色长裤,双膝盖处有一铁丝捆扎,并有条形
黄色铁锈附着(右下口袋有上海牌手表一只、左下口
袋有铝质钥匙一把),棕色长裤(两侧膝盖各补有20
cm×18 cm蓝色长方形补丁、臀部补有23 cm×18
cm的蓝色长方形补丁),土黄色毛线裤,扎黑色带眼
皮带。左脚自踝部缺失,右脚绿色线袜1只,袜子内
有骨骼。残留部分后跟(布质)的黑色鞋胶底1只。所有衣物颜色减弱.腐烂变污,稍用力即被扯破。
(二.)骨骼大体情况
经清理发现整个尸体呈白骨化。骨骼大体形态
完整但解剖位置移位。软组织全部崩解,无任何软
组织及成形器官组织残留,表面呈污黄色,质轻,较
干燥.所有软骨消失,无任何肌腱附着。关节面破坏
严重。颅骨1个,整体完整,上颌存留牙齿8枚(左
5右3),无义齿和镶牙。颅骨外板污黄,骨缝清晰;左
右锁骨;肩胛骨;尺、桡骨;胸椎11个,腰椎5个;骶
骨,骨盆(左耻骨、髂骨)共74块。所有长骨形态较
完整,骨干皮质稍破坏,骨髓腔呈蜂窝状,大部缺失,关节面以外侧缘破坏严重,短骨分离,大部骨小梁暴
露.关节结节可见营养孔;各椎骨体之间分离。将颅
骨及残留的8枚牙齿浸入无水乙醇内,半小时后不
断观察,有5枚牙颈及牙根部出现橘红色,呈石竹样
改变(尸体玫瑰齿现象)。而颅盖骨、面颅骨未出现
骨荫等异常改变。
(三)法医人类学检验
选择个体识别最有价值的完整骨骼观察:胸骨
较大、长.经测量胸骨体部比胸骨柄部长2.2倍;股
骨较粗壮,股骨头大,骨体长;骨盆高而狭窄,肌嵴明
显,骨面粗糙。测量左耻骨长8.9 cm,坐骨长l0.
2cm。根据坐耻指数为87.3<92(判别值),判断性别
为男性。以下均按法医人类学[1】骨骼推断身高、年
龄方法进行推断。分别测量左右侧股骨最大长、左
右侧肱骨最大长.根据股骨最大长推断身高的回归
方程.得到身高y平均值为1625.8 mm。根据肋骨形
态推断,肋骨胸骨端凹陷较深,呈“u”形,周缘明显
增厚,有效年龄为49~55岁之间;根据锁骨年龄变
化的分级和评分,得出年龄y=49.11(误差3.97岁),依胸骨各形态变化特点的评分,得出年龄y=53.7
1(误差1.32岁)。综上所述,推断此具尸体骨骼系身
高1 625.8 mm左右,年龄50~54岁的男性。根据土
中尸体软组织及内脏器官,肌腱韧带、软骨分解消
失,结合衣物形态、腐烂程度等,推断人土时间不少
于5年:根据穿着衣物厚薄情况,分析其被害时季节
应为深秋或初春。
(四)毒物检验
提取尸体肝脏及胃肠部位的泥土,经气一质联
用(gc/ms)检测,未检出安眠镇静药、杀鼠药类等常
见毒物。
讨论
经疑似被害人家属辨认衣着及失踪时间.该尸
· 11 ·
骨经dna检验.与惟一哥哥存在亲缘关系(因死者
单身)。破案后证实,死者为毛某,男,时年52.5岁,身高161 cm或略高(参照同龄生者),实际被害时间
为1997年i2月中旬.被埋时间距发现已6年零
4个月。
活埋绝大多数为他杀,其死亡机理是呼吸道的阻闭.呼吸突然停止,体内急剧缺氧窒息而死。被活
埋者多处于手脚被捆绑状态或为儿童、老年体弱无
抵抗能
第三篇:浅谈法医学中通过尸体鉴定死亡时间
陆睿
理学院应用物理
学号:13043014 浅谈法医学中通过尸体鉴定死亡时间
【摘要】在实践中,法医病理鉴定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推断死亡时间和个人识别等,阐明死亡是否涉及违法事件或帮助分清导致死亡的因素。同时,还应证实或揭露隐藏在“正常死亡”中的虚假行为;区别暴力性死亡或非暴力性死亡;研究各种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或窒息的形态学改变及其特征;推断和认定致伤工具,判明不同的凶器致伤的程度;鉴别死前和死后伤;区分损伤与疾病、损伤与中毒、中毒与疾病之间关系;区分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对尸体的破坏;研究在不同环境下,尸体组织器官结构的改变和体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等。
【关键词】尸体
死亡时间
【正文】尸体
在古装破案剧《少年包青天》中曾说道过:“尸体是死者留在世上的唯一证据,破案的人就是通过尸体来为死者伸冤”。在今天同样如此,对尸体的鉴定也是断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用专业术语来定义:尸体就是生物死后留下的躯体。经过一段时间,由于细菌真菌分泌的酶的作用,尸体会腐烂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腐烂中的尸体是恶臭的,如果在水的这种介质中尸体腐烂会延长,而在酸、碱介质中尸体腐烂缩短。比如像古代埃及的木乃伊就是一种风干的尸体。研究尸体腐败在法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医在检验尸体时,可以根据腐败的发生和发展,推测死后经过的时间以及某些死因。尸体腐败可以使沉入水中的尸体浮起而有利于揭露犯罪。但是尸体腐败也能破坏生前的损伤和病变,给法医学鉴定工作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为了争取尽量获取证据,应当争取尽早进行尸检或将尸体冷藏保存,切不可等到尸体腐败破坏以后才进行检验。但是,法医工作者即使在尸体腐败以后,亦应进行尸检和剖验,以发现有鉴定价值的材料。例如,在高度腐败,只剩下骨骼、毛发、指(趾)甲以及牙齿的尸体,仍然可以检验出金属毒物、血型、骨损伤、骨髓内的硅类等,并可作性别、年龄、个人特点等观察。所有这些,对于案件的侦破和证据的收集,对于揭露和证实犯罪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众所周知,法医的工作不只是在实验室做理论上的研究,更多的情况是法医需跟随破案人员去现场勘查,在有死亡案件的情况下,法医相较于一般破案人员会更为专业,对现场的勘查也会对推断死亡原因有很大帮助。对现场情况的勘查主要包括尸体所在环境情况的描述(注明是否原始现场),尸体在现场的状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物体的关系(应有准确的距离测量),尸体周围能说明案情的物品情况(可疑的致伤物、电源、热源、痕迹、呕吐物、药瓶、注射器、饮料或食品容器等)。现场除尸体以外的有关物品,如药瓶、饮料或食物容器、衣袋内容物、尸体佩戴的装饰物等,均应由法医与公安、司法人员或家属共同清点列单,并共同签名,注明由何部门负责保管。现场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拍照,以显示尸体的情况及与尸体现周围物品的关系。一般人死后尸体会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尸冷:
人死后产热停止,尸体热向周围环境放散,直到与环境温度相同。尸冷的进展取决于环境的温度、尸体衣装情况、尸体内热量和死亡原因等。在春秋季节成年人尸体,室内每小时大约下降0.83度。水中尸体每小时下降3---4度;在高温季节室外尸体,死后几小时内尸温还能上升。据国内的尸温研究报告,死后4---5小时内,体内产生热尚未完全停止,尸温平均每小时下降0.58度;死后5---16小时,产热完全停止,尸温①平均每小时下降0.97度;死后16---24小时,因是尸文与环境的的温差缩小,尸温下降变慢,平均每小时下降0.54度。该项研究建立了死亡时间计算公式,经过实际应用和完善得出一下简便公式:死后经过时间(小时)=37度-尸体直肠温度/0.83*系数 所乘系数:春秋季为1,夏季为1.4,冬季为0.72。尸斑:
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管内的血液由于重力作用向尸体的低下部位移动,坠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并使其扩张,透过皮肤显出紫色斑,称为尸斑。尸斑最早在人死后30分钟出现,一般在死亡1---2小时开始出现。尸斑的形成、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尸斑形成的最初阶段,称为坠积期。此期在死后5---6小时内达到明显可见。可持续6---12小时。坠积期尸斑被按压尸斑退色或消失,出去按压则尸斑又重现。在此前阶段如果变动尸体位置。尸斑也随之改变,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现。
尸斑发展的第二阶段为扩散期。从死亡后发展到扩散期约需8小时,延续至26---32小时。此期被血红蛋白染红的血浆浸透到周围组织,此时按压尸斑已经不能完全消失,只是稍许退色,停止按压后尸斑恢复原色也慢。变动尸体位置,部分尸斑可能移位,部分尸斑则保留在原来形成的部位。尸斑与皮下出血有区别,必要时可切开皮肤,前者皮下无凝血,而后者皮下有凝血。死后各内脏的低下部位也发生血管内血液坠积,不应误认作病变。
尸斑出现是有规律的,尸体躺着则尸斑出现在背,尸体爬着则出现在胸,而淤伤则是打哪里,哪里有.尸僵: 人死后肌肉一度驰缓,很快变僵硬,即尸僵。各关节难以弯曲,死亡时的状态被固定下来。尸僵最快出现是在死后30分钟左右,通常是在死后2---3小时,一部分肌肉开始僵直,6---8小时遍及全身各关节,12---15小时达到高峰。这种状态持续到24---36小时又开始缓解。在夏天2---3天,在春秋季节3---4天,冬天3---7天尸僵逐渐消失。
5、尸体痉挛、皮革样斑、角膜混浊、自溶 尸体痉挛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肌肉僵硬现象。那些死后还能保持生前最后姿势或动作的情况称为尸体痉挛,主要表现是,死后肌肉未进入肌肉松驰期,立即固定于强直状态,从而把死亡当时的姿势或动作保留下来,直至尸僵消失。尸体痉挛可以是局部的,可以是全身性的。以局部尸体痉挛比较多见。尸体痉挛是他人无法伪装的。因此,是判明死者临终状态和鉴别他杀、自杀的可靠依据。例如,被害人手中紧握罪犯的头发、钮扣、衣裤碎片等,能反映死前与罪犯搏斗的状况;某些拿刀自刎、持刀自杀者,死后手中仍然紧握致伤工具;自勒死者,双手上举拉紧勒绳;生前入水溺死者,手呈鹰爪状,或者紧握水草、泥团。雨伞等物;某些中毒或者电击死者,留下临时的痛苦表情等等。
尸体痉挛的发生原因还不清楚。有人认为,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紧张、搏斗、激动的时候
人死后,组织细胞在自身释放的酶作用下分解熔化,使其形态结果模糊消失,脏器变软,黏膜易于脱落的现象,称为自溶。眼结膜、口腔黏膜的自溶,在夏天死后5~6小时、春天约10小时、冬天约24小时就明显出现,用棉擦拭或者镊子钳取,黏膜就会脱落。内脏自溶以胰、脑、肾上腺、胃等出现快,表现为质地变软、结构模糊、细胞结构金额界限消失等。胰腺自溶在尸检中经常遇见,应与急性出血性胰腺区别开来。死后组织细胞自溶和随之出现的尸体腐败,能使软组织形态结构发生严重改变,甚至失去检验的条件。因此,法医尸体检验应尽早进行。
皮革样斑指死后水分蒸发,局部皮肤干燥变薄变硬的一种死后变化,又称羊皮纸样斑。死亡时间
同样推算死亡时间也是法医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想准确推算出死亡时间,就必须了解尸变化规律。死亡之前: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有些人会开始抽搐,呼吸从正常的节奏转为急促,同时耳朵首先变冷。身体内的血液转为酸性,喉咙开始痉挛
—
死神降临。
死亡瞬间:医学意义上的死亡被定义为大脑排出所有氧气。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的物质。
死亡一分钟:已经凝结在一起的血液开始导致全身的皮肤变色。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肠和膀胱开始排空。
死亡三分钟:这个时候开始,脑细胞开始成批的死亡。
死亡四到五分钟:瞳孔放大并开始失去光泽。眼球已经开始从球体慢慢变平,因为这时身体内已经没有血压了。
死后七到九分钟:脑干死亡。
死后一到四小时:身体肌肉开始僵硬,并使头发竖立,也就是这个原因,人死后看上去头发长长了。
死后四到六小时:尸僵②开始扩散。凝结的血液开始使皮肤变黑。
死后六到八小时:肌肉仍然会痉挛。一些厌氧性的生理反应仍然在继续。死后八小时:身体已经彻底凉了。
死后36到48小时:尸僵现象开始消失,身体重新变软,柔软到可以去表演柔术杂技。死后24到72小时:由于身体内存在大量细菌,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各内脏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
死后3到5天:身体上开始出现浮肿,带着血液的泡沫开始从口和鼻子中流淌出来。死后8到10天:各种因腐烂而产生的气体充斥腹部,舌头从嘴里伸出来了,开始分解,身体随之从绿色变成红色。死后几周:指甲和牙齿开始脱落。死后1个月:开始液化。
死后数月:脂肪会转化成绿色的物质,被称之为“尸蜡”③。
同样据死者胃肠道内容物可以推断其死前最后一次进餐至死亡所经过的时间,从而推断死亡时间,胃内容并可以确定事物成分或进食地点等。虽然每个人饮食习惯、消化能力各不相同,死后胃肠活动功能还能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绝大多数人食物进入、停留于各段消化道时间呈规律性变化。在法医学的实践中,胃肠道食物消化和推进程度的利用价值不逊于尸表现象。若胃内米饭、蔬菜外形完整,只有少量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应为饭后1—2小时内。若胃内食物部分呈乳糜状,尚有极少量饭粒、菜渣,则食物已进入大肠,应为饭后4小时内。若胃内容全部排空,有时残留青菜根纤维或海带等,应为饭后6小时以上。根据凶杀案件尸体的胃肠道内容物检查多数会得到重要线索和证据。
以前曾看过《鉴证实录》、《少年包青天》和《大宋提刑官》,超级喜欢主人公的思维方式,他们聪明的脑袋总是可以找到案件的真相。处于对剧情里的法医(验尸官)的崇拜,我对法医这个职业很是感到兴趣,当看见可以选修《简明法医学》这门课程时,我毫无疑虑的选择了它。这门课让我初步的认识了现代法医学,知道了法医学的发展历史、主要的研究内容等等。原以为法医只研究尸体,现在才明白法医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活人等,而它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验尸。
在课堂上看了许多的图片,懂得了许多死亡的定义与迹象,那些死者的图象实在是残不忍睹啊。在看过的电视剧里面,警察局里新到的法医第一次看见现场时候都会恶心的吐出来,原本不明白为什么,想不通啊,有那么恐怖吗?现在看了那些图片,才理解了他们的心情。我对法医们更是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记得很久以前看《C.S.I.犯罪现场》时,男主角说了法医学由来的故事,而最后的解答竟是公元1247年中国人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从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口中说出中国古代的人物,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那个叫“宋慈”的法医,很自然地成了我的偶像。
后来,我从网上下载了全本的《洗冤集录》,和偶像开始了一段纯精神的交流,我逐渐读懂了他写的每一个字。略显滞涩的文字背后,是他挣扎但不绝望的内心。而从《大宋提刑官》中,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法医”这个职业。在南宋,那样一个浮花浪蕊的年代,法医的职业使他如此卓而不群.面对尸体,他的执著、清醒与坚定让我为之动容„„他就是为尸体而生的。“洗冤”就是“还无辜者以清白”,宋慈认为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责任无法逃避,因为人命重于天。他撰写《洗冤集录》书的初衷是让有关人员避免因“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和包拯、狄仁杰相比,包、狄都有杀权,有先斩后奏的权力,而宋慈没有。他所拥有的只是一颗坚定、执着的心。可以说,我对法医学的兴趣最初便是始于对宋慈这个人的崇拜。
①人死后生活功能完全停止,无热能产生,尸体逐渐变冷。尸体露出部位,6-10小时后即降至于周围气温相等。一般成年人尸体,在常温室内,平均每小时约下降0.5℃。整个尸体完全冷到与周围气温相等,约为一昼夜。尸冷的快慢与年龄、胖瘦、衣着厚薄、环境、季节等有密切关系。如健壮、肥胖、成年的人,较瘦弱、老年的人或者小儿的尸温下降慢。患破伤风、败血病等死亡的,尸温还可能短期上升。测定尸温,以测定直肠温度为精确。测定尸温对推算死亡时间有一定意义,但是必须考虑尸体内外各种因素对尸温的影响 ②尸体现象之一。指生物死后躯体逐渐变硬[1]而僵直的过程。生物死后一般大约经过1-3小时,肌肉轻度收缩,关节不能曲屈,开始出现尸僵;经过12-16小时,尸僵遍及全身。可因外界温度高低、尸体体质情况、死因不同而出现有早有晚。尸僵出现的顺序,可作为判断死后经过时间长短的一个方面。
③尸蜡,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肥胖的尸体长期停留水中或埋在不通风的潮湿地方里,腐败进展缓慢。约经3—6个月,尸体的皮下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结合,形成脂肪酸铵,再和水中的钙、镁形成灰白色蜡状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存,称为尸蜡。可大体保存尸体的原形,并能保存某些暴力作用的痕迹,但较难推断死亡时间,具有一定的法医学意义。
参考书目及文献:《法医学》王保捷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年版 《法医学临床鉴定问答》 张秦初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版
《拯救猝死》 王虎强 编著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8年版
《法医学基础知识问答》 孙占茂 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2年版 《身体罪证:走进法医学》<英>布莱恩 英尼斯 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Fear of Illness and Death》 Publisher:Springer 《Basic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edicine》 Publisher:Springer
第四篇:分子生物学检查在猝死综合症患者法医学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摘 要】猝死综合症用来泛指急死后是用传统检查技术手段未能发现致死病变的情况。由于原因不明,其诊
断和病因学的研究均十分困难。猝死综合症的诊断是法医学尸体检验实践中的难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
技术和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一些与猝死有关的发现不断报道,有希望用于法医学实践,用于将此类猝死进
一步分型,并
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关键词】猝死综合症;长qt综合征;分子生物学检查
【中文图书号】d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3—0229—04
the role of bio-molecular analysis in unexplained sudden cardiac deatilcu1 li-juanl,y1 xu-ful,chen ∞一
gangl,xu tong-lil,shen dan-hal,wang qing2.school ofpreclinic and forensic medicin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2.pi-xian’s people poscrate 611730
【abtract】sudden unexpected natural death is a sudden death without any fatal disease after routine autopsy. e
cause of most sudden death is presum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ome unknown cardiac abnormality. some of ab normity
can be test by bio-molecular techniques. is methods should be concemed by forensic pathologist.
【key words】sudden cardiac death,long qt syndrome,bio-molecular analysis
心源性猝死是引起死亡最常见原因,大多数案
例中通过全面的法医学检查都可以明确死亡原因。
然而仍有大约30%的青少年猝死前没有任何症状
且尸体解剖也没有明显的形态学变化,通常把这种
尸体解剖结果阴性的猝死称为不明原因的猝死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以下简写为sud)。一些
具有遗传性的潜在致命性心脏病变如qt间期延长
综合征(1ong qt syndrome,以下简写为lqts),多形
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e yen.
tricular tachycardia,以下简写为cpvt)等,引起的猝
死尸体解剖阴性,法医病理学鉴定不能明确死因,但
是随着分子学技术的发展和在法医病理学的应用,为这类sud的死亡原因和死亡机制的确定提供了
分子学检验的基础。
一、青少年中sud的比例
1996年,maron[1等对134名平均年龄为17岁的运动员猝死资料尸体解剖阴性的sud占3%。
2001年,意大利学者corradot21调查了273例平均
年龄为24岁的猝死者,尸体解剖阴性的sud占
6%。puranikt~2005年对澳大利亚241例尸体解剖
阴性的sud则占29%。eckartf~等调查美国6 300
000名18—35岁126名在军役军人猝死案例,平均
年龄19岁,其中108名士兵猝死发生在训练中.尸
体解剖阴性率高达4o%。
二、几种遗传性心脏病与sud
潜在的致命性、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如
lqts,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brugada综合征(bru.
gada syndrome)等引起的猝死,法医学尸体解剖没有
任何异常发现,法医病理工作者对这些尸体检查阴性的猝死案例无法确定死因。然而随着分子学的进步,[作者简介]崔丽娟(1982一),女,汉族,山西省侯马人,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医病理学。
teh+86-***;e—maihsmileclj@126.corn
[通讯作者]易旭夫,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副教授,tel:+86—28—85501553;e—maihyixufu@tom.corn
· 230 ·
可
以通过对猝死者心脏离子通道的分子学检查,阐明
了这些引起不明原因死亡的疾病的潜在致病机制。
先天性lqts是一种以心肌细胞复极化延迟、qt间期延长为特征的心脏离子通道病变。qt间期的延长增加了发生晕厥、惊厥和心源性猝死的危险
性。一般情况下心肌细胞复极化延迟引起的qt间
期延长并不引起严重后
果,但当患者在重体力活动、游泳、情绪激动或突然刺激等情况下心脏正常电活
动节律失去控制.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
在短暂的晕厥后心律可自动恢复正常,但有5%的患者可转变成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猝死。
由于lqts的患者心电图表现正常或仅见qt
间期延长.尸体解剖结果阴性,阻碍了对此病变的流
行病学调查和尸检诊断。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lqts
是由于编码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
变异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lqts存在的基因变异主要是kcnq1(lqt1)阀,kcnh2(lqt2)
问,scn5a(lot3)阐,kcne1(lqt5)[91和kcne
2(lqt6)[-01五个基因。尸体检材的相关基因变异的检
验可以解释一部分的猝死综合症.并对死者的近亲
属采取相应的预防性干预措施。
cpvt是另一种具有遗传性且可发生晕厥和猝
死的心律失常综合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男性。
cpvt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肌电生理检查可完全正
常.猝死者尸体解剖没有任何阳性发现。laitinen
【“】通过对尸检提取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查,发现
存在rvr2基因的变异,临床确诊的cpvt案例
5o%检出rvr2基因变异(cpvt1型),少部分检出
casq2基因变异(cpvt2型)。40岁以下有家族遗
传史的cpvt发生猝死的危险性比没有家族遗传史的cpvt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大33%。而且其中6o%
是ryr2基因的变异。
三、尸体分子学检查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和
前景
1999年ackerman mj【 2】报道了第一例应用分
子生物学检查对阴性尸检做出死亡原因诊断案例。
该案例中死者为一19岁女性在游泳时发生猝死.生
前身体健康,尸体解剖没有任何异常发现。家族中各
成员均没有晕厥、惊厥、心悸和猝死等症状。尸体解剖
为阴性结果。尸检提取检材分子生物学检查检出
kcnq1(lqt1)基因变异,证实死者患有遗传性
lqts,并以次确定死亡原因。2001年ackerman mj
【 3]对一名17岁男性猝死者发现kcnq1基因变异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3期)
进行报道。尸体解剖和常规毒物检测结果阴性,其近
亲属心电图检查正常。心脏组织pcr检测,发现
kcnq1基因735—739gcgct碱基缺失。kcnq1基
因编码心脏钾离子通道蛋白,该蛋白由676个氨基
酸组成,碱基缺失使通道蛋白第191~282个氨基酸
改变.该离子通道失去六个重要的跨膜结构域中的四个结构域和离子孔道。进一步证实lqts导致的猝死是由于kcnq1基因变异导致钾离子通道结构
异常从而发生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引起的。对死者家
族中其他成员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其弟弟、母亲、姨
妈和外婆均为变异基因携带者但没有任何临床症
状.心电图检查正常。自从该案例报道后对不明原因
死亡的尸体进行心脏离子通道的分子病理学检查逐
渐受到法医工作者重视。
2004年.marco[ 41报道了一名22岁女性在睡眠
中发生猝死的案例。现场勘验未发现搏斗痕迹,尸体
解剖无阳性发现.死前六月曾阴道分娩一健康婴儿,产前心电图检查示qt间期延长。心脏组织分子生
物学检查发现第1 1号染色体长臂15.5区带上kc.
nq1基因变异.证实死者患有遗传性lqts。家族史
调查发现家族中曾有一人14岁时发生睡眠中猝死。
一级亲属无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基因检
测发现其中3名为携带者。该案例表明对于青少年
猝死不能仅限于尸体解剖、病理组织学和毒理学检
查.尸体分子学检查在明确死因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年,chugh[ 5】等对1990—2003年年龄在2o岁以上的270名心源性猝死者调查,结果显示其
中有12例为不明原因的猝死,其中17%尸体解剖
阴性的心源性猝死案例临床资料高度提示疑为
lqts致死。回顾性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存在kc.
nh2基因的变异,进一步明确死亡原因为lqts。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以下简写为arvc)是以右
心室肌进行性被纤维或脂肪组织取代为特征的一种
心肌病变。由于本病可以引起猝死,特别是在青少年
中,目前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kalliopi[-61等学者
研究证明该病具有家族性特点,属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病变与ryr2,tgfi32,盘状球蛋白基因,dsp和
pkp2五种基因变异有关。通过抽查8o名arvc患
者。其中10%存在dsg2基因变异。pcr基因检测发
现dsg2基因的变异主要表现为碱基替换、缺失、插
入和无意义突变。碱基替换表现在五个碱基26oa—
g,298g-÷c,797a-÷c,877a g,991g-_+a;缺失表
现在2036delg:插入为1253到1257insatga;无意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3期)
义突变表现为1672c>t。临床表现有:持续性室速,心悸.心前区疼痛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也有的患者
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毛发和皮肤异常;心
电图特征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
支阻滞,t波倒置,qrs波低电压,st段抬高,pq间
期延长(>200 ms),持续性室速合并左束支传导阻
滞。非持续性室速,孤立性单态性室性早搏等。显微
镜下观察:心内膜活检光镜下观察正常心肌的范围
47±8%。脂肪组织范围为20±13%,纤维组织的范
围为24±11%。心肌细胞胞浆呈空泡化改变,超微
结构示闰盘问桥粒减少。通过对其中两个患者家庭
成员的调查发现.家庭1中患者的四个子女中有两
个存在dsg2基因(797a>g)变异,其中只有一个
临床检查阳性表现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电
图v1一v2t波倒置。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腔扩
大。家庭2中患者的母亲有dsg2基因变异但没有
临床症状。患者和其妹妹有基因变异(988g>a/
1881—2a>g)且临床表现阳性。心电图v1一v4t波
倒置。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腔扩大。左束之传导
阻滞,家庭中其他成员临床检查阴性。由于arvc
导致的猝死。在判断死因上法医学鉴定尚没有特异的方法。有时通过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不
能确定为arvc。应用尸体分子学检查基因的变异
情况可以区别于其他心肌病引起的死亡。
综上所述,绝大多数猝死案例中通过系统的全
面的尸体解剖可以明确死亡原因和死亡机制.但是
也有一些猝死没有明显的发病诱因和任何征兆而突
发死亡,且通过现场勘察、毒理学分析和尸体解剖等
均没有任何阳性发现。给法医病理工作者确定死因
带来很多困难。随着尸体分子学检查的发展和应用。
对尸体解剖阴性的不明原因死亡的尸体进行分子学
检查,一定程度上为法医工作者明确死亡原因和死
亡机制在基因水平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且通过
对猝死者尸体分子学检查还可以避免其家族中其他
可能患有同样疾病的成员发生猝死,2003年 behrt17/
等人调查了32例不明原因猝死者的一级亲属共
109名,检查发现其中22%的人患有lqts。200
5年,tan 也发现因lqts和cpvt引起的猝死者中
28%的一级亲属患有相同的疾病。可见像由lqts
和cpvt引起猝死的病变,死者死前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且通过现场勘查、尸体解剖和毒理学分均没
有明显的致命性损害。通过尸体分子学检查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明确诊断从而确定死亡原因。同时还可
以通过对尸体分子学检查在基因水平上对家族中其
· 231 ·
他可能患有lqts和cpvt的成员做出早期诊断和
早期治疗,从而降低其发生猝死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marton bj,shirani j.sudden death in young competitive
athlete:clinical,demographic,and pathological profile[see
comment][j].jama,1996,276:649-654
[2]corrado d,basso c.sudden cardiac death in young people
with apparently normal heart[j].cardiovasc res,2001,50:
399-408
[3】puranik r,chow ck.sudden death in the young[j1.heart
rhythm 2005;2:1277-1282.
[4】eckart re,scoville sl.sudden death in young adults:a
25-year review of autopsies in military recruits[j].ann intern
med,2004,141:829-834
[5】morentin b,suarez-mier mp.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among
persons 1-35 years old[j].forensic sci int 2003;135:
213—217.
[6】wang q,cuban me.positional cloning of a novel potassium
channel gene: kvlqt1 mutations cause cardiac arrhythmias[
j].nat genet 1996;12:17-23
[7】curran me,splawski i.a molecular basis for cardiac arrhythmia:
herg mutations cause long qt syndrome[j1.
cell,1995,80:805-81 1
[8】splawski i,tristani fm,lehmann mh,et a1.mutations in
the hmink gene cause long qt syndrome and suppress iks
function[j].nat genet,1997,17:338~340
[9】abbott gw,sesti f,splawski i,et a1.mirp1 forms ikr
potassium channels with herg and is associated with car*
diac arrhythmia[j].cell,1999,97:175~187
[10】marco dp,duccil l.postmortem molecular analysis in
victims of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j1. am j forensic
med and pathol,2004,2(25):182~184
[1 1】laitinen pj,brown km,et a1.mutations of the cardiac ryanodine
receptor gene in familial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circulation,2001,103:2822~2827
[12】ackerman mj,tester dj.molecular diagnosis of the inherited
long-qt syndrome in a woman who died after neardrown
ing[j].n engl j med,1999,341:1121~1125
[13】ackerman mj,tester dj.molecular autopsy of sudden anexplained
death in the young~].am j forensic med and
pathol,2001,22(2):105-111
[14】marco dp,duccio l.postmortem molecular analysis in vicrims
of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 【j].am j forensic med
and pathol,2004,2(25):182~184
[15】chugh ss,senashova o.postmortem molecular screening
in unexplained sudden death[j1.j am coll cardiol,2004;
43:1625—1629
[16】kalliopi p,andrea nava,cristina basso,et a1.mutations
· 232 ·
in desmoglein一2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arrhythmogenic
f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j].circulation,2006,1 13:
1171—1179
[17】behr e,wood da.car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first-degree
relative in sudden arrhythmic death syndrome[j】.lancet,2003。362:1457
·";-x-医学理论与实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3期)
[18】tan hl,hofinan n.sudden unexplained death:heritabilit
and diagnostic yield of cardiological and genetic examina‘
tion in surviving relatives[j].circulation,2005,1 12:207~
213
(收稿:2006—07—15;修回
第五篇:法医学损伤检验规范
SJB
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技术规范
SJB-C-2-2003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
Guideline of Examination for Personal Injuryin C1 inical
Forensic Medicine
2003一11--28批准
2003—12—1实施
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发布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编制说明
l-本规范对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具体的规
定,旨在保证人体损伤检验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委托机关或单
位在审查鉴定结论时,以及对鉴定结论出现异议并要求复核鉴定时,能够全面了解损伤事实。
2. 本规范所涉及的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依据现行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和全国医药院校
统编教材《临床法医学》(第二版)。并按人体解剖部位,头、颈、胸、腹、会阴、脊柱、四 肢等依次编排。
3. 本规范对损伤检验结果的记录方法依据现行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具体要求,以及全
国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临床法医学》第二版等法医学或临床医学常用的记录方法和表述方法。
4. 本规范起草人:朱广友 范利华 程亦斌 夏文涛 陆晓 董大安 刘瑞珏 沈彦 李孝鹏
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规范
Guideline of Examina.tion for Personal Injury in C1inica.1 FOrensic Medicine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医学院校及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 进行人体损伤检验。2总则 2.1 目的
本规范的制定使法医学人体损伤检验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步骤,为可能出现的重新鉴定
或复核鉴定及学术交流奠定基础。2.2要求
2.2.1l对被鉴定人的人身检验应由两名以上法医学鉴定人同时进行。2.2.2对体表损伤,肢体畸形、缺失或者功能障碍应当尽量拍摄局
问题的鉴定,应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鉴定人接待,对于符合鉴定条件的由鉴定人直接受理,对于不符合鉴定条件的,应向委托人说明理由。
4.1.4 鉴定人认为案件疑难、复杂,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难以胜任鉴定工作的,应及时向研究室主任或副主任提出,由主任或副主任指派其他鉴定人负责接待与受理。
4.1.5 受理案件时原则上应与委托方签订《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司法精神病鉴定委托合同》(以下简称《鉴定委托合同》),函件委托鉴定,签订该合同有困难时,应由委托方提供鉴定委托书。4.2 合同评审
4.2.1 对于鉴定/检验能力表范围内的常规、固定的鉴定/检验委托要求,由具有第一鉴定人资格的鉴定人进行合同评审,并在《鉴定委托合同》备注栏内注明属于鉴定/检验能力范围内的项目,签名认可。4.2.2 对于鉴定/检验能力表范围内第一次评审的或特殊的或能力表范围外一般的鉴定/检验委托要求,由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合同评审,填写《合同评审记录表》或在《鉴定委托合同》备注栏内说明,并签名认可。
4.2.3 对于鉴定/检验能力表范围内/外重要的、复杂的鉴定/检验委托要求,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合同评审,并保存较全面完整的记录。
4.3 损伤检验 4.3.1 发育与营养
4.3.1.1 发育状况:包括被检者性别、年龄、身长、体重、智力等综
(光滑,不一定伴有擦伤、挫伤,出血较多)、创壁(平滑,两创壁之间无组织间桥)、创角(多为尖锐)、创腔(较深)、创底(较光滑)、创腔内有无毛发、砖石碎片和粉尘等异物。是否伴有血管及神经损伤,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并测量创口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
4.3.2.5 头皮血肿:应区分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同时应注意指压血肿部位时有无凹陷、波动感。如有血肿,应准确记录其位臵、形状、面积大小等。
4.3.2.6 头皮撕脱伤:应检查头皮撕脱的范围,包括撕脱的大小、深度。创缘头皮与皮下组织是否相连,有无血管及神经损伤,有无活动性出血等。
4.3.2.7 皮肤痕迹检查
4.3.2.7.1 浅表瘢痕:应检查痕迹是否浅表,外观是否粗糙,局部是否平坦,质地是否柔软。瘢痕与皮下组织有无粘连,有无色素沉着和功能障碍等。
4.3.2.7.2 增殖瘢痕:应测量瘢痕的长度、高度,检查瘢痕的质地(较硬或较软)。瘢痕与皮下组织有无粘连,有无色素沉着和功能障碍等。4.3.2.7.3 瘢痕疙瘩:应仔细检查并辨认,瘢痕增生是否超过原来的创面,并向正常组织扩展,边缘是否明显隆起等。瘢痕与皮下组织粘连,有无色素沉着和功能障碍等。
4.3.2.7.4 萎缩瘢痕:应仔细检查并辨认,瘢痕组织是否薄而平坦,瘢痕与深部组织粘连紧密而无活动。
4.3.2.7.5 凹陷瘢痕:应检查瘢痕表面是否低于正常皮肤,并估计低凹的程度。有无色素沉着。如有凹陷瘢痕,应记录其位臵、形状、面积大小,是否影响邻近组织器官功能。
发生的部位。如发生在躯干部,虽然面积较大,但不致产生严重的功能障碍,但如果关节部位产生大面积增殖性瘢痕,由于其坚硬、厚实,常严重妨碍该部位的关节功能。时间长久后可引起关节僵硬及畸形。面部的增殖性瘢痕可使容貌 毁损。
3.瘢痕疙瘩瘢痕增生超过原来的创面,向周围正常皮肤扩张,边缘明显隆起,称为瘢痕疙瘩。其外观呈肉红色或紫红色、软骨样硬,弹性和血液循环差。边缘部位有时可见瘢痕组织条索向邻近健康组织内伸入。增殖性瘢痕在外形上有时和瘢痕疙瘩相似,其主要区分点就在于增殖性瘢痕不向邻近健康组织生长。瘢痕疙瘩具有肿瘤样纤维组织增生的特性,形成的瘢痕组织大于原创口的面积。瘢痕疙瘩好发于颈部、耳、胸、肩及上臂等处,与个体的特异性体质有关,这种人常称为瘢痕疙瘩体质。当他们身体任何部位受伤,无论损伤轻重,在创口愈合时皆易发生瘢痕疙瘩。另外,有人观察到瘢痕疙瘩生长与内分泌有关,在10~20岁最易发生。
4.萎缩性瘢痕 当皮肤大面积损伤,全层皮肤缺损,特别是深及皮下脂肪层的创面,未
经植皮,经过较长时间愈合者,常形成萎缩性瘢痕。常见于大面积的Ⅲ。度烧伤、撕脱伤、头
皮及颅骨的严重电击伤、肢体长期慢性溃疡等。萎缩性瘢痕组织很薄,表面平坦、局部供血
差。表皮层、基底层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并与深部组织黏连紧密,故此种瘢痕硬而不活动,且
表面易发生磨损溃破,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萎缩性瘢痕与深部肌肉、切反映原有砍创的特征。且常形成增殖性瘢痕。
6.火器创瘢痕贯通性枪创的射入口和射创管有组织缺损,特别是当穿破骨组织射出后射出口组织缺损较多,致枪弹创的射入口和射出口出现明显的局部凹陷,瘢痕位于凹陷的中央。枪弹创的瘢痕多数为类圆形,而弹片创瘢痕的形态及大小很不一致。
7.烧伤瘢痕高温烧伤瘢痕的特点是皮肤损伤面积较大,形态不规则,局部烧伤多位于体表无遮盖区。浅Ⅱ。烧伤愈合后多形成浅表性瘢痕;深Ⅱ。及Ⅲ。烧伤多形成增殖性瘢痕。其对机体的影响及不良后果的程度,取决于烧伤的部位、范围和深度。高温液体及化学性烧伤瘢痕的形态可以各种各样。在强酸强碱泼洒面部所致的案例,瘢痕可反映出点状分布和液体流注的特征。
三、瘢痕组织形成时间的推断
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是从肉芽组织纤维化开始,以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告终这是非常缓慢的渐进性的病理过程,两个过程之间并无明确的分界。瘢痕形成的速度受年龄、体质、局部血液循环状态、有无继发感染等因素影响,因此只能根据瘢痕形成的两个过程的特征区分出早期瘢痕和晚期瘢痕。早期瘢痕的基本结构是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细胞成分丰富,并有较多的毛细血管,充血明显,因而质地较硬呈红色或紫红色。随着瘢痕的老化,血管数目逐渐减少,基本结构是胶原纤维并呈高度融合肿胀和玻璃样变,细胞和血管成分显著减少,呈灰白色、质地较软。对瘢痕组织形成时间的推断目前临床法医工作者主要使用下列三种方法:
1.肉眼观察2~4周的瘢痕呈淡玫瑰色,以后呈红色,并可伴紫红色,瘢痕肿胀,质地较软,表面较平。l~2月的瘢痕呈红色充血外
0
1年以上瘢痕:背景呈灰白色至淡棕色,有时色调不均匀,血管数目极少,血管无走向中央区的特征,呈巢状或走向瘢痕外周部分。4.3.3 颅脑检查 4.3.3.1 一般检查
4.3.3.1.1 头部检查:⑴注意面部皮肤有无损伤及损伤的部位和范围;有无头皮血肿或耳后皮下出血。必要时剃去头发。检查颅骨有无骨折,如为开放伤,则创口有无脑组织碎屑、血液或脑脊液溢出。⑵检查眼、耳、鼻、喉各器官。眼球有无斜视、突出及血管杂音,有无口角歪斜,有无脑脊液耳漏或/和鼻漏。
4.3.3.1.2 意识情况:观察伤者有无意识障碍,可用问话、针刺或捻捏肢体皮肤或压迫眶上神经来测知昏迷深度和观察有无面瘫或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由浅到深分为五级:⑴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能做各种随意动作,对周围情况都能了解,大小便能自理或叫人帮助。⑵朦胧。意识未完全丧失,处于睡眠状态,呼之能醒,随又入睡,可回答简单问题,但不一定正确。能按嘱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有时不能合作,对周围事物不了解,表情迟钝、淡漠;有时轻微烦躁,对各种刺激有反应,有时尿床。⑶浅昏迷。呼之偶能答应,但不能回答问题,偶有目的性动作如搔痒、擦眼、盖被,对痛刺激有保护性反应。大小便不能自理。若无瘫痪,深浅反射仍可存留。⑷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呼之不应也不睁眼;肢体偶有无目的活动,有时躁动不安。对痛刺激反应迟钝。压迫眶上神经时可有皱额或肢体抗拒动作。咳嗽和吞咽反射存在。如无动眼神经麻痹,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可正常。角膜反射存在,有尿失禁。腱反射可亢进或减退,浅反射消失或迟钝。⑸深昏迷。对一切刺激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咳嗽反射和吞咽
使膝关节被动伸展(。正常人大腿与小腿可成角大于135°。如伸展小腿与大腿夹角小于135°,或大腿后屈肌紧张有明显抵抗并伴有痛即为阳性。
克尼格征检查方法示意图
(二)布鲁斯基(Brudzinski)征: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生以手托起头部使其下颌接近前胸部,如颈部有抵抗及颈后疼痛感,同时两下肢髋关节反射性屈曲即为阳性。
布鲁斯基征检查方法示意图
二、临床意义
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病理反射。临床上可见于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
4.3.3.2 颅神经检查
4.3.3.2.1 嗅神经:用芳香性物资,如酒精、烟草或者牙膏等。检查时先请伤者闭目,按紧或填塞一侧鼻孔,仔细嗅闻,说出有无气味和什么气味;一侧检查后再检查另一侧。颅前窝骨折可损伤嗅丝、嗅球、嗅束及嗅三角而造成嗅觉障碍。
4.3.3.2.2 视神经:应检查⑴视力;⑵视野;⑶眼底。(《法医眼损伤检验规程》)。
4.3.3.2.3 动眼神经:应检查⑴眼裂。提上睑肌麻痹,眼裂变小,次为动眼神经损伤。⑵眼球运动。眼向下外斜,眼睑下垂或眼球向上或下斜,伤者可出现复视。⑶瞳孔有无扩大,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应及调
颤和共济失调。
4.3.3.2.9 舌咽神经:⑴咽反射:用压舌板将舌压下,将检查棒触碰两侧咽后壁,正常时各侧咽部肌肉收缩和舌部后缩。⑵软腭反射:用压舌板将舌压下,将检查棒触碰两侧软腭或悬雍垂,正常时会引起各侧软腭提高或悬雍垂后缩。以上两个反射传入神经为舌咽神经,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中枢在延髓。
4.3.3.2.10 迷走神经:⑴运动功能:观察悬雍垂静止时是否居中,发“啊”音时软腭动作是否对称。一侧迷走神经麻痹时伤者腭弓发音时不上抬,悬雍垂被牵向健侧;双侧麻痹则双侧软腭上抬困难,饮水容易从鼻腔呛出,并有严重声音嘶哑、失声、吸气困难、咳嗽反射缺如等。⑵反射:涉及迷走神经反射的反射如吞咽、呕吐、咳嗽反射等。迷走神经神经损害时,同侧软腭下陷,悬雍垂偏向健侧,咽后壁失去感觉,无作呕反射动作,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4.3.3.2.11 副神经:嘱伤者耸肩转头,检查者加以阻力,以试验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的肌力。当副神经核、根或神经损伤时,二肌发生萎缩性麻痹。头向健侧旋转和耸肩皆有困难。转颈运动皮质区在Brodmann第8区,向左转颈是是右侧半球中枢作用,但收缩肌是右侧胸锁乳突肌运动。因此大脑半球因损伤发生偏瘫,偏瘫侧胸锁乳突肌反较对侧肌力强。
4.3.3.2.12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及其核损伤时,舌在口腔时偏向健侧;伸舌时偏于伤侧;这是由于对侧颏舌肌将舌推向伤侧所致。舌肌萎缩,核性损伤者且有肌纤维颤动。双侧损伤轻者构音不清,重者舌不能动,不能吞咽、咀嚼,说话困难。核性损伤者常伴有口轮匝肌功能障碍;口唇变薄多皱,不能吹口哨。核上性损害者伸舌偏向病灶对
二、颅神经
(一)视力和眼底
[解剖生理]
视网膜视觉纤维→视乳头→视神经/孔入颅 视交叉(仅视网膜鼻侧纤维交叉)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觉皮层(视觉径路)→视束→中脑顶盖前区和上丘→E-W氏核→动眼神经(瞳孔光反射径路)[检查方法] 1.视力:先排除眼球本身病变,两眼分别检查。通常用视力表,粗测可嘱病人阅读书报,并和正常人对比。视力显著减退者,可让其辩认眼前不同距离处手指数或手指晃动情况,或以手电光试其有无光感。分别用“失明”、“光感”、“指动感”、“XXcm内可辨指数”表示。
2.视野:眼球正视时所能看到的注视点以外的空间范围称视野。正常单眼视野颞侧约90,鼻侧及上、下方约为50-70。精确的视野检查使用视野计,粗测常用对照法:病人背光与医生相对而坐,嘱闭左眼,医生手指从上、下、左、右周边部逐渐向中心移动,嘱病人见到手指时立即说出。同法再测另一眼。根据正常视野即可比较出病人视野缺损的大致情况。
3.眼底:
用眼底镜进行检查。正常眼底视网膜呈现桔红色,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侧方向,园形,边缘清楚,色淡红,中央有色泽较淡之生理凹陷。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穿过视乳头中心,分上、下二支及许多小支,彼此不吻合。动脉色鲜红,较细而直,静脉色暗红,较粗而曲;动、静脉管径比例约2:3。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稍下方约两个视
2.瞳孔
(1)缩瞳:Edinger-Westphall核→动眼神经→瞳孔扩约肌。
(2)扩瞳:神经纤维发自下丘脑交感中枢,下行至脊髓C8-T2侧角(睫状脊髓中枢)发出交感神经,随颈动脉入颅再随三叉神经眼支到瞳孔扩大肌。
此外,交感神经通路也支配同侧睑板肌(协助提起同侧上睑)、球后平涌肌(使眼球稍突出)、面部汗腺(泌汗)和血管(收缩血管)。
[检查方法] 1.眼裂宽度:观察两眼裂大小,有无眼睑下垂(应排除眼睑本身病变)。附带可检查眼球是否突出或下陷。
2.眼球位臵和运动:①斜视:嘱病人正视前方,观察有无眼球偏斜;②眼球运动和复视;双眼随医生手指向各方向移动,观察何侧眼球活动受限及其程度,并询问有无复视;③同向偏斜和同向运动麻痹;双眼不同时向一侧注视(侧视麻痹)或向上方、下方注视(垂直运动麻痹);④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前方自远而近的医生手指,观察有无双眼内收障碍。
3.瞳孔:①外形:观察瞳孔位臵、大小、形状,边缘是否整齐,两侧是否相等。正常瞳孔为园形,两侧等大,自然光线下直径2-5mm。②对光反射:用电筒光从侧面照射瞳孔,可见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对侧瞳孔同时也缩小,称间接光反射。③调视反射:作辐辏反射检查时,在双眼内收同时,双侧瞳孔也见缩小。
[临床意义] 1.眼动神经麻痹:参见定位诊断一章。
2.同向运动麻痹:见于动眼神经核和外展神经核以上的同向运动
0
面肌时,注意鼻唇沟有无变浅;作示齿、微笑动作时,有无口角偏斜;吹哨和和鼓腮时有无漏气或不能。
3.咀嚼运动:观察颞肌、咬肌有无萎缩;测试咀嚼运动时两侧肌力是否相等;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
4.角膜反射:嘱向一侧注视,以棉丝从另一侧轻触角膜,引起眼睑敏捷闭合。同侧反应称直接反射,对侧为间接反射。
[临床意义] 1.颜面感觉减退和三叉神经痛,见头面神经痛一节。
2.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核或(和)面神经的损害,引起同侧上、下组面肌均瘫痪,称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以上损害,即一侧前中央回或皮质脑干束的病变,则只引起其支配的对侧下组面肌瘫痪,称“中枢性面瘫”。详见定位诊断一节。
3.面肌抽搐和痉挛:为一侧面肌的阵发性抽动,或面肌持续性收缩。前者为面神经激惹症状,见于小脑桥脑角病变等;后者多为面神经炎恢复不全的遗症状。
4.咬肌萎缩和痉挛。前者见于三叉神经运动支毁坏性病变,除咀嚼肌萎缩外,尚有咀嚼无力,张口困难;若一侧受累,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后者则出现牙关紧闭。
5.角膜反射消失:三叉神经第一支、面神经或脑干病变均可引起。但前者角膜感觉消失,面神经病变则角膜感觉存在。
(四)听力检查:
[解剖生理]
听觉由听神经中的耳蜗神经传导。听神经中的另一神经为前庭神
臵是否出现眼震,称位臵性眼震试验。详见眩晕一节。
[临床意义] 1.神经性(感音性)耳聋:由内耳或听神经损害引起。不全损害时,音叉试验气导、骨导均缩短,但比例不变,称Rinne试验短阳性;Weber试验偏向健侧。当一耳完全性神经性聋时,由于音波自颅骨传至对侧健耳,造成骨导>气导假象,应加注意;然Weber试验仍偏向健侧,且气导消失,可资鉴别。
2.传导性(传音性)耳聋:由中耳病变或外耳道阻塞所致。音波自颅骨传导到内耳后,部份音波经中耳和外耳道向外传导受阻,从而患耳骨导声音增强,呈现Rinne试验骨导>气导现象,称Rinne试验阴性,Webr试验偏向患侧。
(五)软腭、咽喉的运动和感觉:
[解剖生理]
此外,舌咽神经也传导舌后1/3部份的味觉;迷走神经则传导胸腹腔的内脏感觉,其纤维分别源自上神经节和结神经节,传入脑干的孤束核。
[检查方法] 1.腭咽喉运动:了解并观察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反流,发音嘶哑或鼻音,观察悬雍垂是否居中,软腭有无下垂。嘱病人发“啊”声,观察软腭能否上举,两侧是否等高。声带运动可用间接喉镜观察。
2.咽壁反射:观察和比较用压舌板轻触左右咽后壁引起的恶心、作哎反应情况,并了解感觉的灵敏程度。
[临床意义] 1.真性延髓(球)麻痹:指疑核和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时出现的一
核只受对侧支配。
(2)皮质脊髓束:来自中央前回上2/3部分和旁中央小叶,到达延髓下端腹侧时,大部分交叉到对侧(锥体交叉),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小部分下降到脊髓不同平面时再陆续交叉到对侧前角细胞。
上运动神经元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收缩成为受意识支配的、有目的的自主运动,并抑制和调节下运动神经元的过度活动。
3.锥体外系统:包括底节、黑质、红核、丘脑底核等结构,经过网状结构及顶盖的神经通路,支配下运动神经元。系原始运动中枢,受皮层的抑制调节,并参与肌张力的形成。
4.小脑系统:通过三对小脑脚(绳状体、桥臂、结合臂)与大脑、底节、脑干、脊髓等联系。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主要通过红核及网状结构的下行通路,以维持躯体的平衡和自主运动的准确、协调和流利,称为共济运动。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肌力:先观察自主活动时肢体动度,再用作对抗动作的方式测试上、下肢伸肌和屈肌的肌力,双手的握力和分指力等。须排除因疼痛、关节强直或肌张力过高所致的活动受限。
轻微肌力减退检查方法:①双手同时迅速握紧检查手指。患侧握手较慢,力量稍轻。②双手指尽力分开后手掌相对,观察两侧指间隙大小。患侧分开较小。③两臂前伸,患臂逐渐下垂(Barre试验)。④仰卧、伸直下肢时,可见患侧足外旋;或双腿屈曲,使膝、髋关节均呈直角,可见患侧小腿逐渐下垂(Magazini试验)。
肌力按六级分法记录,肌力的减退或丧失,称为瘫痪。“0级”一完全瘫痪。“1级”至“4级”,为不全性瘫痪或轻瘫:“1级”一有肌
脑病变。④某些锥体外系病变,如舞蹈症等。
(2)肌张力增高:①痉挛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系牵张反射被释放而增强所致。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下肢伸肌张力增高。②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外系病变,如震颤麻痹等。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状”。
此外,脑干前庭核水平以下病变还可见去大脑强直—四肢呈现强直性伸直。皮质广泛病变可见去皮制强直,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日新月异臂紧贴胸前,下肢强直性伸直。
4.共济运动:平衡与共济运动除与小脑有关外,尚有深感觉参与,故检查时应睁、闭眼各作一次。肌力减退或肌张力异常时,此项检查意义不大。
共济运动检查通常沿用以下方法:①指鼻试验:嘱用食指尖来回触碰自己的鼻尖及检查者手指,先慢后快;②跟膝胫试验:仰卧,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放在对侧膝盖上,再使足跟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此外,也可观察患者作各种精细动作如穿衣、扣扣、写字时表现。
平衡检查常用Romberg试验:并足站立,两臂前伸,观察有无晃动和站立不稳。
(1)小脑性共济失调:睁闭眼均有共济失调表现,肌张力减低。小脑半球病变以肢体共济失调为主,小脑蚓部病变以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为主。
(2)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缺失所致,故睁眼视力代偿后,共济失调不明显。多累及下肢,出现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震颤觉和关节位臵觉丧失,行走时有如踩棉花感,为此,行走时举足过高,踏
近身体不摆动;下肢则伸直,不能屈曲,行走似划圈。见于锥体束病变恢复期。
此外,尚有双下肢张力增高引起的剪刀(痉挛)步态,小脑病变引起的酒醉(蹒跚)步态,震颤麻痹引起的慌张步态,下肢弛缓性瘫痪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引起的摇摆(鸭行)步态等,均为特征性步态,容易鉴别!
感觉系统
解剖生理]
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躯体感觉。后者又分为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肌肉、肌腱和关节觉)和复合觉(也称皮质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以躯体部分的感觉传导通路为例,第一级神经元为后根神经节,系双极细胞,其周围突终止于相应感觉感受器;其中枢突进入脊髓换二级神经元后交叉上升,但不同感受纤维交叉平面不同。第三级神经元为丘脑外侧腹后核。
1.痛温觉:
2.深感觉:
3.触觉:
冲动传入后根后一部分至同侧后索,随深感觉通路上升;一部分至后角换神经元后交叉至对侧脊髓丘脑前束上升。两者至脑干并入脊髓丘脑束,一起上达对侧丘脑与中央后回。
在脊髓内,痛温觉纤维和深感觉纤维在脊髓丘脑侧束和后索内的排列见图。
[检查方法]
0
(神经末梢型)、脊髓节段型(根型)、传导束型和皮质型之分。
反射
反射是对感觉刺激的不随意运动反应,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反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肌肉,腺体等)组成,并受大脑皮质的易化和抑制性控制,使反射活动维持一定的速度、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临床常用的是简单的肌肉收缩反射。
反射检查比较客观,但仍须病人合作,肢体放松,保持对称和适当位臵。叩诊锤叩击力量要均匀适当。检查时可用与患者谈话或嘱患者阅读,咳嗽或两手勾住用力牵拉等方法,使其精神放松,以利反射的引出。
(一)腱反射:是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因反射弧通过深感觉感受器,又称深反射或本体反射。
[检查方法] 1.肱二头肌腱反射(颈5-6,肌皮神经):前臂半屈,叩击臵于二头肌腱上的拇指,引起前臂屈曲,同时感到二头肌腱收缩。
2.肱三头肌腱反射(颈6-7,桡神经):前臂半屈并旋前,托住肘部,叩击鹰咀突上方三头肌腱,引起前臂伸展。
3.桡骨膜反射(颈5-8,桡神经):前臂半屈,叩击桡骨茎突,引起前臂屈曲、旋前和手指屈曲。
4.膝腱反射(腰2-4,股神经):坐位,两小腿自然悬垂或足着地;或仰卧,膝稍屈,以手托腘窝,叩击髌骨下缘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伸直。
5.跟腱反射(骶1-2,胫神经):仰卧,膝半屈,两腿分开,以手
上部内侧皮肤,引起同侧睾丸上提。
[临床意义](1)减退、消失:见于反射弧中断时。但腹壁和提睾反射减退或消失,亦可见于锥体束损害,因其除脊髓反射弧外,尚有皮质通路。此外,深睡、麻醉、昏迷、新生儿等,腹壁反射也常消失。
(2)亢进:震颤麻痹综合征或其它锥体外系疾病时,偶见浅反射尤其腹壁反射中度亢进,系损伤中脑抑制浅反射的中枢所致。精神紧张和神经官能症时,腹壁反射也可有不同程度的亢进。
(三)病理反射
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被锥体束抑制的屈曲性防御反射变得易化或被释放,称为病理反射。严重进,各种刺激均可加以引出,甚至出现所谓的“自发性”病理反射。
1.Babinski征:用叩诊锤柄端等物由后向前划足底外缘直到拇趾基部,阳性者拇趾背屈,余各趾呈扇形分开,膝、髋关节屈曲。刺激过重或足底感觉过敏时亦可出现肢体回缩的假阳性反应。此征也可用下列方法引出:①Oppenheim征:以拇、食指沿胫骨自上向下划。②Chaddock征:由后向前划足背外侧缘。③Gordon征:用力挤压腓肠肌。
2.Hoffmann征:为上肢的病理反射。检查时左手握病人手腕,右手食、中指夹住病人中指,将腕稍背屈,各指半屈放松,以拇指急速轻弹其中指指甲,引起拇指及其余各指屈曲者为阳性。此征可见于10-20%的正常人,故一侧阳性者始有意义。
(四)脑膜刺激征:
为脑脊膜和神经根受刺激性损害时,因有关肌群反射性痉挛而产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皮肤颜色和温度:观察肤色,触摸其温度,注意有无浮肿,以了解血管功能。血管功能的刺激症状为血管收缩、皮肤发白,发凉:毁坏症状为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发热,之后因血流受阻而发绀、发凉,并可有浮肿。
皮肤划痕试验:用骨针在皮肤上稍稍用力划过,血管受刺激数秒后收缩,出现白色条纹,继以血管扩张变为稍宽之红色条纹,持续10余分钟,为正常反应。若红条纹宽达数厘米且持续时间较长至呈现白色隆起(皮肤划痕征),则表明有皮肤血管功能失调。
交感神经损害时,其支配体表区内少汗或无汗:刺激性病变则多汗。
2.毛发指甲营养状况:注意皮肤质地是否正常,有无粗糙、发亮、变薄、增厚、脱落溃疡或褥疮等;毛发有无稀少,脱落;指甲有无起纹,枯脆、裂痕等。
周围神经、脊髓侧角和脊髓横贯性病变损害植物神经通路时,均可产生皮肤、毛发、指甲的营养改变。
3.膀胱和直肠功能:
了解排尿有无费力、急迫和尿意,有无尿贮留和残留尿以及每次排尿的尿量。了解有无大便失禁或便秘。临床上较重要的是排尿功能。
膀胱功能障碍可分两大类:
(1)低(失)张力性膀胱:脊髓排尿反射弧损害引起,常见于园锥、马尾和后索病变。但也可见于横贯性脊髓病的急性期(休克期)。膀胱逼尿肌张力低或无张力,尿充盈后不引起反射性收缩而致尿贮留。过
己的话并及时纠正其错误,因此,虽能说话但多错乱,无法听懂。见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区)的病变。检查时可让病人指出被告知的物品或执行简单的口述动作,如闭眼、张口等,观察其是否理解。
(二)失用症:
失用症是丧失了正确地使用物件完成一系列有目的性动作的能力的总称。即在无肢体瘫痪或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的情况下,不能或不会按一定顺序正确完成上学的有目的的动作。其中枢主要在优势半球的缘上回,并通过胼胝体和对侧运动区联系,但指导完成各个动作的要领则为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故上述部位的病变和大脑广泛性病变,均可引起失用症。检查时可观察患者的各种自发性动作,或将火柴、牙刷、柱子等臵于手中,嘱作出用火柴点烟、刷牙、梳头等动作,观察能否正确完成,有无反复而不知所措,或错把火柴放入口中或去别处擦划等情况。
(三)失认症:
各种感受通路正常,但不能通过感知认识熟悉的物体,如不能识别触摸到的物体(体觉失认症,即实体觉丧失);不能辩论看到的熟人,但可领先触摸或听音加以识别(视觉失认症)等,分别见于中央后回和枕顶叶交界区的病变。对自己躯体的失认症称“体象障碍“,常见者有手指失认(不知手指名称)和左右定向障碍(分不清躯体的左右侧),多见于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病变。也有的表现为病觉(否认一侧肢体是自己的),主要见于优势半球以角回和缘上回为中心的广泛病变。检查时可询问患者手指名称,嘱指出左右侧,有偏瘫者询问有无偏瘫,并了解其是否关心等。
传导通路,二为皮质脑干束传导通路。
(1)皮质脊髓束传导通路:由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上2/3部分的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经内囊后肢前2/3下行,通过中脑、脑桥及延髓的锥体。在锥体交叉处,左、右纤维大部分互相交叉,交叉后的纤维继续下行,进入脊髓侧索(称皮质脊髓束),沿途终于脊髓各节段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轴突,经前根走出,通过神经丛,组成周围神经后,到达所支配的躯干、四肢骨骼肌。
(2)皮质脑干束传导通路:由位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下1/3部分的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经内囊膝部下行至脑干,沿途终于脑干内的各个颅神经运动核-下运动神经元。
2.锥体外系:锥体外系是锥体系以外的管理骨骼肌运动的传导束。其纤维起自大脑中央前回以外的各皮质,下行途中与纹状体、小脑、红核、黑质、下橄榄核、网状结构等发生广泛联系,并多次更换神经元,到达脑神经运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然后通过脑、脊神经到达骨骼肌。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完成不随意运动(协调肌群的运动,维持肌张力)。
二、肌力检查要点
1.肌容量的测定:注意观察肌肉有无萎缩、肥大,并注意其分布和范围,进行两侧比较。可以用带尺测量肢体周径,即在双侧肢体同一水平部位对比测量,并记录之,不仅可以确定肌肉萎缩或肥大的程度,也可以作为今后随访的比较。肌肉萎缩检查时,可见肌肉组织体积缩小,触之松软无力。可为神经营养因素引起,也可为肌炎或长期肢体废用所引起。肌肥大可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先天性肌强直等
0
会发生不同范围的瘫痪,如截瘫、单瘫、某一组肌肉或某一块肌肉瘫痪。通过对某个肢体、某组肌肉或某块肌肉的肌力测定,有助于了解神经受损的类型及部位。胸部脊髓受损导致下肢肌肉瘫痪,桡神经损伤所支配的伸腕、伸指、伸拇肌肉发生瘫痪。各部位肌肉肌力的测定,一般自颈背、上肢、胸腹到下肢,由上而下逐一进行。先查健侧,再查患侧。检查部位要完全裸露,所取体位须视检查部位和不同的肌力而定。通过各部位肌肉肌力检查,客观地了解肌肉的病损程度与目前的功能状态。
轻瘫检查方法:轻微的瘫痪不易被发现,可进行如下检查。
l.上肢轻瘫试验
a.上肢平伸试验(Barre试验):嘱患者闭目,双上肢向前平举,持续数分钟后,可见轻瘫侧上肢旋前并逐渐下落,低于健侧。
b.嘱患者仰卧,双上肢向上伸直,保持不动并闭目。持续数分钟后,患侧上肢下落,低于健侧。
2.下肢轻瘫试验
a.巴利(Barre)氏下肢第一试验:嘱受检者俯卧,两小腿抬起约45或屈由成直角,持续数分钟后,患侧小腿逐渐下落,低于健侧。
b.巴利(Barre)氏下肢第二试验:嘱受检者俯卧位,用力屈曲双下肢,尽量使足跟贴近臀部,持续数分钟后,患侧小腿、足跟、足趾距臀部较远,足趾的屈曲力减弱更明显。
c.敏格锡尼(Mingazini)氏试验:嘱患者仰卧,双下肢膝、髋关节均屈曲成直角,持续数分钟后患侧下肢下落低于健侧。
d.单足站立试验:嘱患者交替用单足站立,患侧下肢站立不稳及摇晃。
和支配下肢运动的皮质脊髓束,表现为双上肢驰缓性瘫痪和双下肢痉挛性瘫痪,称为四瘫。
b.胸髓损害:由于损伤了支配下肢运动的皮质脊髓束,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c.腰膨大损害:由于损伤了支配下肢运动的前角细胞,表现为双下肢驰缓性瘫痪。
4.3.3.4.2 肌张力:⑴嘱被检者安静放松,不要做随意运动,检查者用手触摸肌肉的硬度。⑵被动运动被检查者关节,根据其被动活动时阻力大小判断肌张力的高低。可记录为:肌张力增高、正常、降低。4.3.3.4.3 肌萎缩检查:观察肩胛带,臀部和肢体肌肉(包括鱼际肌)有无萎缩,并以卷尺在两侧肢体同一平面量出其周经,加以对比。4.3.3.4.4 不自主运动的检查:⑴震动:常发生在手、足、头、眼睑或舌,震动迅速。苍白球损伤者四肢在静止时出现粗大震颤,运动时消失或减少。小脑损伤者四肢常在随意运动时出现幅度小的震颤,在静止时消失(称意向性震颤)。⑵手足徐动和舞蹈症:尾状核损伤,手指可出现持续缓慢交互伸屈。纹状体损伤可出现四肢和面部的肌肉迅速而无目的、无秩序的运动。⑶肌纤维颤动:脊髓前角细胞或前根受刺激时,四肢肌肉单个纤维束可出现细小颤动。⑷痉挛:中央前回受刺激时可出现阵法而有节律的不自主肌肉收缩,全身性痉挛即为癫痫大发作。
4.3.3.4.5 共济协调运动的检查:⑴指鼻试验:伤者坐位或站位,双肩保持水平,手臂外展,以一手食指点自己鼻尖,再回到起始位臵,反复多次并以不同速度指鼻。睁眼和闭眼分别试验,观察动作是否连贯、平稳、准确。⑵鼻-指-鼻试验:伤者睁眼,先以食指指点自己
卧,试者一手托住腘窝,使膝关节呈半屈状,叩击髌韧带,观察伸膝反应。⑸跟腱反射:嘱患者仰卧,髋关节外旋,髋及膝关节半屈,试者一手托起足跟或扶持前足使胫骨后肌群维持一定张力,然后叩击跟腱,观察踝关节跖屈反应。根据深反射情况将检查结果记录为:正常、减弱和消失。
4.3.3.5.3 病理反射:⑴巴彬斯基征:以针在足底外缘自后向前划过。跖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为阳性。⑵夏道克征:以针从外踝下向前划至足背外侧。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为阳性。⑶以拇、食二指用力沿被检者胫骨前从上而下加压推移。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为阳性。⑷高登征:以手捏压腓肠肌。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为阳性。
4.3.3.6 自主神经系统的检查
4.3.3.6.1 皮肤温度和划痕试验:即血管舒缩反射的检查。以大头针在上肢和胸腹部皮肤上划痕,正常人如钝刺激不加压急速划过,皮肤约在5秒钟内出现 白色的线纹。在脊髓损伤区相应的节段内和周围神经及后根损伤区不能引出皮肤划痕反射,这一试验可作为脊髓损伤及后根和周转神经损伤的定位参考。
4.3.3.6.2 括约肌功能:⑴膀胱括约肌功能:脊髓休克早期或马尾神经完全损伤常表现为无张力性膀胱:尿液积聚过多,膀胱收缩无力而极度膨胀,尿液充盈性外溢。⑵肛门括约肌:脊髓休克早期或马尾神经完全性损伤时,排便功能障碍,大便干则便秘,稀则失禁。4.3.3.6.3 淀粉碘试验:在肢体上涂2%的碘酊,干后撒上淀粉。用红外线或白炽灯烘烤5-10分钟,如出现蓝色,表示该皮肤有出汗功能。
4.3.3.7.5 颅后窝骨折:此类伤常并发颅后窝血肿,因此疑有此处血肿时,应摄汤氏位片,以清晰显露该处骨折。枕骨和岩枕裂发生骨折,可在乳突后及胸锁乳突肌后缘的皮下出现淤血斑称Bottle氏征。第9.10.11.12对颅神经也可发生损伤。颅后窝骨折也可并发脑脊液耳漏和鼻漏。必要时可进行CT扫描和磁共振检查。4.3.3.8 脑损伤
4.3.3.8.1 脑震荡:当疑有脑震荡时,应注意了解伤者伤后的意识状态,如出现昏迷则应了解昏迷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时是否伴有面色苍白,瞳孔是否有改变,对光反应是否迟钝,有无出冷汗,血压下降,脉微弱,呼吸浅慢等自主神经和脑干功能紊乱等情况;当意识恢复后,对伤前一段时间的情况是否不能记忆,即有无“逆行性遗忘”等。4.3.3.8.2 脑挫裂伤:当伤者出现长时间(大约半小时)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出现神经系统据灶性体征时,应进行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以确诊有无脑挫伤。
4.3.3.8.3 脑干损伤:当伤者长时间昏迷(可长达数周甚至终生),并出现去大脑强直状态时,应考虑到脑干损伤的可能性。可以通过CT扫描和磁共振检查,以确诊有无脑干损伤。
4.3.3.8.4 颅内血肿:如果伤者伤后出现“昏迷-清醒-昏迷”或是伤后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一侧瞳孔变细,几分钟后,即出现该侧瞳孔渐次扩大,对光反应由迟钝而消失;偏瘫;血压呈阶梯式上升,脉搏呈阶梯式减慢,呼吸深慢等,应考虑到有无颅内血肿。应及时进行 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4.3.4 面部检查
4.3.4.1 面部外形检查:如有凸出或塌陷、伸长或缩短,或者鼻梁塌
动情况,如伸舌时歪斜,伸舌有无受限和偏斜等。
4.3.4.8 当有张口困难或疑有颞下颌关节损伤时,应检查关节区有无肿胀、压痛及髁状突活动情况。同时测量张口度(上下切牙间距)大小。必要时摄X线片协助诊断。
4.3.4.9 当疑有牙槽骨骨折、颌骨骨折或颧骨骨折时,应拍摄X线片,必要时进行CT扫描,以明确骨折的部位、形态和程度等。当疑有牙折或牙周病时,应拍摄口腔全景片。
4.3.4.10 眼损伤检查(见《法医学眼损伤检验规范》)。
4.3.4.11 耳检查:检查耳廓有无挫伤、切割伤及撕裂伤,有无耳廓畸形及缺损等,并应详细记录损伤的位臵、大小及程度。外耳道皮肤肿胀、破损、外耳道渗血及狭窄等。骨膜有无破损、穿孔、出血等。对破裂、穿孔的位臵、形状,血液的色泽等均应详细描述。并常规摄骨膜照片。有无脑脊液耳漏等。听神经及听力检查:见《法医听力损伤检查规范》。
4.3.4.12 鼻损伤:检查外鼻有无挫伤或挫裂创、切割创,外观有无畸形和缺损。疑有鼻骨骨折时,应进行X轴位或断层拍片,必要时行CT扫描。4.3.5 颈部检查
4.3.5.1 见皮肤与软组织检查。
4.3.5.2 喉与气管:应注意检查有无呼吸困难。喘鸣,紫绀,咳血,皮下气肿,伤口有无气体进出,声音有无嘶哑,喉和气管是否移位或变形。必要时应请专科医师进行喉镜观察(包括间接喉镜、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X线摄片、CT扫描对喉和气管损伤也能提供帮助。4.3.5.3 颈部大血管:应注意检查有无伤口、搏动性肿块、血流杂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