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八堂课

时间:2019-05-12 18:3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八堂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八堂课》。

第一篇: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八堂课

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八堂课

Theoretical Anxiety and Design Strategies In The Work of Eight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八位当代建筑师作品的理论焦虑及设计策略

洛菲尔.莫内欧(Rafael Moneo)是一位知名勇敢的建筑师。他主要的作品包括在马德里的Bankinter银行总部、西班牙梅里达国立罗马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Roman Art in Mérida)、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改建(Pilar and Joan MiróFoundation in Majorca)马德里‧阿托查火车站扩建(the extension of the Atocha railway station in Madrid)、麻省卫斯理学院大卫斯博物馆(Davis Art Museum at ellesley College)、斯德哥尔摩现代艺术与建筑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and rchitecture in Stockholm)、休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in Houston)以及2002年建成的新世纪教堂建筑的典范之作:洛杉矶圣母教堂(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等。

现在他也将以大胆的评论家之身分闻名。在本书中,他检视与他同期且全部都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八位建筑大师--詹姆斯.史德林(James Stirling)、罗伯.范裘利与史考特.布朗(Robert Venturi & Denise Scott Brown)、奥多.罗西(Aldo Rossi)、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奥瓦罗.西萨(Alvaro Siza)、法兰克.盖瑞(Frank O.Gehry)、瑞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赫尔佐格与德穆隆(Herzog & de Meuron),讨论他们的理论态度、技术创新以及设计贡献。莫内欧对八位建筑师的探讨,是以既口语又深入的一系列当代建筑大师建筑讲座的方式展开。读者读到的不是冰冷、毫无感情的学术理论,而是莫内欧看待当代建筑时其独到深刻的信念与说服力。内文还辅以超过600张的图例作为解释说明。

轮番讨论每一位建筑师,莫内欧先是给予一个扼要的简介,强调他们的意图、理论关注范畴、施工程序;再转到作品方面,对他认为若要充分理解每一位建筑师必须要知道的决定性案子,提供细节的评论分析。

文章中用以描绘他的观点所加入的很多影像就如同他上课时快速播放的投影片般,当然,莫内欧的洞察力是如此的独一无二。这些介绍文并非我们可以在大学图书馆书架上轻易找到的那种莫内欧称之为「缄默论文(tacit treatises)」的无表情介绍文字,而像是真正生灵活现地碰上当中的建筑大师、甚至可以借着莫内欧的解说和八位建筑大师棋逢对手般应对着。

莫内欧是世界知名的建筑师。1937年生于西班牙,1965年起执业至今。1985年-1990年成为美国哈佛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1996年获得国际建筑师协会(UIA)金奖、法国建筑协会建筑金制奖章以及普立兹克建筑奖,2001年获得欧洲密斯.凡.德.罗奖;2003年获 得英国皇家建筑学会(RIBA)皇家金制奖章。本书目录Preface

James Stirling詹姆斯.史德林

Robert Venturi & Denise Scott Brown罗伯.范裘利与史考特.布朗

Aldo Rossi奥多.罗西

Peter Eisenman彼得.艾森曼

Alvaro Siza奥瓦罗.西萨

Frank O.Gehry法兰克.盖瑞

Rem Koolhaas瑞姆.库哈斯

Herzog & de Meuron赫尔佐格与德穆隆

------------------

本书试阅读:

译者序/林芳慧1996年春季在哈佛大学念硕士第三年时,有幸地选上Moneo老师带的设计课。同时,也选修了这门讲当代建筑师的设计理论课。那一年,Moneo又获得普立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ward),有一学期可以和Moneo老师相处,学习设计、理论外,私下也听到很多他对建筑教育与建筑专业的看法。这门课是设计学院的课程中,大家公认最营养的课程之一。课程没有太多要求,只要缴交一篇报告就可以pass。Moneo老师告诉我们,他要求交报告只是符合学校要给成绩的一种机制。除非写出杰作,他才会给不一样的成绩,否则大家都也只会pass。成绩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他告诉我们他不点名。若

我们选择不来上课、不认真听、不读他建议我们阅读的文章,那是我们自己的损失,对他而言无所谓。这堂课的内容是他整合多年对一些影响建筑界的重要当代建筑师的解读,愿意在学校与我们分享。

虽然这门课已经开了好几年,但Moneo老师每年都会修改课程内容,针对当时的变化做更新与延伸。这门课的学生有接近一百人,应该可以在系上最大的阶梯教室上课(阶梯教室可容纳五百人)。但是,Moneo坚持不要在那种正式场所授课。他选择要与学生的距离近一些,所以我们上课都在一间平时容纳七、八十人的教室。然而,上这门课一定要提早到,不然只能挤在地上听。每次都有很多人,甚至会有别系所、别校的人慕名而来,瓜分我们的权益。

念M.Arch.I(Master of Architecture, First Professional Degree;就是所谓的学士后建筑)的我需要选的课程非常重,尤其在这个学期还有跟Rem Koolhaas老师的上的Thesis Prep.(硕士论文预备课程),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可以做课程的预习。然而,因为这堂课有很多参照与参考资料,在Moneo老师的想法中,那些是必备的建筑知识。

因此,在上课时他常常带过的建筑师、学派、历史学者、重要的建筑案例等,他都不会花时间解释,那些都叫做基本。为了可以吸收他对建筑史、建筑师、以及建筑理论的批判,以及要听得懂“最基本的”,不论有没有睡觉,我都尽可能预习,事前念一些他建议的文章。在本书中我加入了一些译注,企图帮助读者理解一些相观的参考。

Moneo老师是我建筑学习生涯中,影响我最深刻的老师之一。因此,我一看见这本英文书出版,就主动告诉田园城市这是一本一定要翻译的书,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幸运,可以吸收到精华、受到启发。因为对我意义深远,我向田园毛遂自荐,希望可以将Moneo老师的书译成中文版。

但是没有经验的我以为只需要几个月即可完成一本大概十万字的书,完全没有意识到它是一本将近二十万字,耗时我将近两年才完成的使命。虽然编辑知道我无法专职做这本书的翻译,但是亦没想到会延迟这么久。Moneo老师希望保持的说话方式、书中很多的专业叙述、建筑批判和困难的论述,在中文的文法中很难表达。因此,从翻译到校稿花了很长的时间,请大家包容。

本书中很多人名、书名、地名、其他杂志或书的摘录,原文并非英文,多是来自西班牙文、义大利文、葡萄牙文以及法文。请对照原文以便了解其中意义。

虽然拖了这么久,可以将这本书的智慧以中文呈现给大家是我的荣幸。希望它可以帮助某些读者开启建筑学习中尚未被开启的一扇门。

第二篇:哈佛大学的八堂课读后感

艾森曼的话语和解构——

读《哈佛大学建筑系八堂课——八位当代建筑师》有感

《哈佛大学建筑系八堂课——八位当代建筑师》的作者莫内欧在建筑界一贯以一个大胆的评论家而闻名,在书中的他更是将这种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莫内欧摒弃了那些面无表情的理论文字,而是仿佛在同每一位他所介绍的建筑师以及讲座的听者们进行这生动却又深入的对话,在书中我们所体会到的也绝不是一个理论家玄妙却莫名的说教,而是一个建筑师从职业的角度对他的同行的理解,这种亲切的交谈让整本书都充满了亲切的氛围。

他所介绍的八组当代建筑师(詹姆斯.史德林、罗伯.范裘利与史考特.布朗、奥多.罗西、彼得.艾森曼、奥瓦罗.西萨、法兰克.盖瑞、瑞姆.库哈斯、赫尔佐格与德穆隆)都在那个时候乃至直到今天影响这建筑的思潮,其中令我感兴趣且又不得不提的一位建筑师当属彼得.艾森曼。在建筑界中,他是对理论极度热衷的那一类,他不断寻找着新奇的理论来编制自己的建筑并且乐此不疲,很多理论并不是那么易于理解,有的甚至是晦涩得接近玄谈,然而他却将自己玄妙理论真真切切贯彻在了自己的建筑中去,这的确让我感到惊奇,也让我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艾森曼发现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死板与僵化的建筑外观,这不仅抹杀了建筑的性格,而且从更大的范围内磨灭了城市的特质。他发现机械化、装配化、重复性、标准化,使我们的存在仅仅按部就班,而艺术的作用应该是使使人从其环境脱开去,使人受到震撼并重新审视建筑是什么。的确,世界的同化、建筑的同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的传播与失控。知识的力量决定了建筑的面貌,知识为建筑定义了一个可以预见的终点,因而人在建筑中的体验者得角色已经弱化,代之以知识技术风格等充斥着建筑的氛围,冷漠的建筑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的需要,而此时的艾森曼希望通过哲学与语言学的手段来解决这种困境。而此时解构主义哲学与语言学的发展为艾森曼的探索提供了灵感与动力。

现代主义倾向于使用水平、垂直以及直线、平面和纯粹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作为其构图的语言,然而解构主义建筑师则为了使建筑具有不安定的运动倾向而运用了偏心、相贯、反转等不同于现代主义建筑的手法。

解构主义建筑所要解构的事物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形式上讲,解构主义可以消解建筑均衡稳定的状态、消解建筑形式的中心性,比如在艾森曼的瓜地欧拉住宅中,我们看到艾森曼采用了在三维空间上不断倾斜的斜面来进行建筑的设计,整座建筑在形式上来讲给人一种未完成的、不断倾斜不断变化的恒变感觉。再如在辛辛那提阿诺夫设计中心的设计中,从某些角度看,它如同建筑在下面建筑所形成的废墟之中,而建筑本身的两层形成了错位滑动的趋势,似乎随时可能坠落而变成废墟。在艾森曼的这些设计中,我们看到了建筑在形式上更大的随机性与可能性,建筑不必再追求构图上的均衡,而是可以产生一种运动的趋势。

瓜地欧拉住宅

从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上讲,艾森曼的解构主义也在试图消解所谓历史文脉等后现代主义所热衷的乡愁情结,比如彼得·艾森曼则认为历史是虚构的、不连续的、不可及的。他怀疑历史和风格传递的信息,他曾经说“如果人们的过去只是许多不连贯的片段所表达的信息,那么历史样式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在彼得·艾森曼在威尼斯的坎纳瑞吉奥方案并没有考虑成尼斯的现存建筑,而是强调勒-柯布西埃为这块地所做的未建成的医院方案的不在场的在场,一种虚构的考古。艾森曼没有在真是的环境中寻找所谓文脉存在的证据,而是将这种关系消解掉,并自己创造出了一种与环境的关系,虽然这种关系在实际上可能是不存在的。

从建筑的形成过程上讲,一方面表现为对建筑传统形成过程的反叛,正如在艾森曼早期的1号住宅、3号住宅等体现出来的那样,艾森曼试图以一种可能的逻辑或者语言来演绎出新的建筑。建筑的生成过程中充满了游戏的意味,正如游戏的规则是制定者发明的,几乎没有什么根据,建筑生成所遵循的逻辑在一些程度上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游戏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毫无意义本身却赋予了游戏更丰富的内涵,更多体验的可能。游戏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而瓜地欧拉住宅恰恰展示出了一种忽略了起点与终点,而充分展现过程的状态。传统的中心结构试图用组织的固定性、确定性和整体性来限制游戏。而游戏则允许运动的存在,允许无法确定的东西的存在。在瓜迪奥拉住宅中,艾森曼通过空间而非平面上游戏般的操作,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形式的建筑。而在另一方面,解构主义的建筑师热衷于运用电脑设计,有时候,建筑师甚至没有一分准确的图纸,而是完全依靠电脑与实体模型来建造建筑。

从建筑的功能上讲,建筑的形式有时候甚至超越了功能,占据了设计的中心地位,在艾森曼设计的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中没有可供挂作品的墙面,也没有为作品营造光线的效果。艾森曼解释为他尝试消解艺术品的权威性,对建筑与艺术品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界定。虽然这一解释不会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解构主义建筑师在自己的作品中试图在消解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功能主义,而更强调建筑形式本身。这依然是对传统建筑原则的一种消解。“当你感觉舒服时,你会开始忽视空间;在你感觉舒服的地方就意味着忽视建筑。”艾森曼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的确还有待商榷,毕竟建筑毕竟还是要把好的功能放到好的形式中去。

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推动艾森曼建筑设计的大概还有语言学的发展。艾森曼运用语言学的方法来描绘一个建筑,运用的语汇包括颠倒、分延、修辞、游戏等等。借由语言学的方法,艾森曼将建筑向哲学又推进了一步,他开始强调在场与不在场的关系。建筑真正的意义处于无限的延迟当中,事物不在场或作者不在场的情况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同时存在的。因此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不固定的。在艾森曼认为,建筑的本质被不断追踪、不断破译无穷无尽。其中的意义本身不断地延伸、变异。其分延的痕迹本身是不可见的,却是决定意义的根源。就如柏林国际建筑展社会住宅就是对基地的历史不断分延的痕迹,彼得·艾森曼将其挖掘出来并显现在自己的建筑话语中。

有时候艾森曼甚至极端到要消解设计对象——建筑本身。他希望设计出一种“非建筑”。他在威斯克纳视觉艺术中心设计中引入网格、轨迹等等。建筑兼顾城市与校园两种肌理,设计时运用了两个扭转12.25度轴线网格,分别代表城市与校园,形成动态空间。有趣的是,艾森曼在调查地基时发现了一个弹药库,于是他将这个弹药库作为“维克斯纳艺术中心”的中心,弹药库——在新的系统中它的角色已经改变——成为“非弹药库”。而入口处的脚手架,也不再是传统中为了建设而搭建的临时构筑物——成为“非脚手架”,同时在建筑中还有 “非入口”、“非窗”、“非砖”等等,他尝试使建筑构件延展出新的用途。这种概念与解构的概念相契合,埃森曼在尝试设计“非建筑”。

艾森曼的确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建筑师,他的建筑莫如说是一种对于自身理论的检验与自证。也许艾森曼并不一定是最出色的建筑师,但是他的实验却为建筑带来了新的活力。其实艾森曼的思维模式并不是那么的令人费解。艾森曼试图消解传统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中心地位、权威地位,确立一种新的建筑模式。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解构主义建筑的热情

并没有让解构主义建筑像现代主义建筑那样成为一种具有统治地位的风格,也许这和解构主义建筑在哲学角度反对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有关,但是在另一个角度上我们可以发现,解构主义建筑太多的带有建筑师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哈迪德、盖里、艾森曼,他们都可以被人们贴上解构主义建筑师的标签,但是他们设计的建筑的风格却是那样的不同,解构主义建筑依然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建筑的方法以及建筑师个人的实践,艾森曼的解构主义也许只是他自己才能够真正明了的一种体系,这种解构语言解构方法上模仿的障碍阻碍了解构主义建筑的发展。这几乎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过程,而艾森曼的建筑也就是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产生出来的。

莫内欧的 《哈佛大学建筑系八堂课——八位当代建筑师》中,解构主义建筑师不在少数,库哈斯、盖里、艾森曼,他们都是建筑舞台上的大师和明星,他们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影响这当今先锋设计师得设计风格,艾森曼是其中理论色彩非常浓厚的一位,而其他两位建筑师似乎不是很重视理论的探讨而只是在建筑实践中采用了解构的思想与方法。《哈佛大学建筑系八堂课——八位当代建筑师》对于他们的作品提供的是一种较为深层次的解读,也让我们开始关注解构主义这个在建筑界方兴未艾的设计思想,正如房龙的《宽容》中所告诉我们的那样,那些先锋们的举动与思想注定不为世人们所理解,这也是他们成为先锋的理由,因为先锋的价值就在于超越这个时代的理解力。然而不为人们理解并不是世人抛弃他们乃至毁谤他们的借口。也许解构主义建筑还不为人们所真正理解,也许其中还有着很多缺陷,但是莫内欧的选择告诉我们它将是未来建筑中重要的潮流,而只有在学习与接纳新事物的基础上,建筑才能够不断的进步。也许这正是《哈佛大学建筑系八堂课——八位当代建筑师》所给予我最大的教益。

第三篇:《诗的八堂课》读后感

读诗对而立之年的我而言已稍显遥远。硬要追溯的话,脑海中浮现的也是少年时光里抱着课本朗诵的那句床前明月光了。因此,最近在打开《诗的八堂课》这本书之前,我暗自忖思:多年没有接触诗歌的我,是否能够读懂这本解诗的书呢?

然而翻开这本装帧简单的小书,开篇一句话就打消了我的顾虑:此开讲第一回也,却说到赌博和下棋上头来了。诗跟赌博有什么关系?又跟下棋有什么关系?诗和赌博和下棋还有联系?带着疑惑和不解,我读起浙江大学教授江弱水的文字,不经意间步入了尘封已久的诗的沃土。

江弱水教授给我们讲诗,可谓另辟蹊径。他把看上去非常艰难的诗写作,直接分为两类:赌博和下棋。赌徒写诗,不是诗人在用语言表达自己,而是语言在通过诗人表达自身,兔起鹘落,语言便会蜂拥到诗人的身上寻找出口,就像高呼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李白。而棋手写诗,则是将每一个字细细地掂量琢磨,反复尝试和删减,就像新诗改罢自长吟晚节渐于诗律细的杜甫。这种新颖的比喻使我眼前一亮。

江弱水教授讲诗时,还善于引经据典,因此书中对于作诗与品诗的理论便完全不显得空洞无味,反而在大量例子配合下显得特别生动而令人信服。记得他讲诗的滋味,讲解诗如何呼应勾连着我们的过去时,先用《说文解字》详解汉字古意,再引当代法国思想大师布迪厄的《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书中的权威声音来解释,再加上自己的分析,可谓深入浅出。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鲁迅的《戛剑生杂记》中,都有关于 味道与记忆关系的文字,作者列举,勾起读者的联想,然后以龚自珍的文字与罗兰·巴特的叙述作讲解,为这一味道与记忆关系的话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在书中,让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轮番上阵,却丝毫没有给人掉书袋的堆积陈腐之感,只是让人在他广博的知识面前表示钦叹。即便不是出于专门研究诗的目的去读这本书,也能收获许多诗的创作和鉴赏知识。如果是为了学习诗歌写作与鉴赏去读这本书,一定也能从中领略到专业知识,并且享受到专业书籍中缺失的那一份生动之美。这也许便是这本书的成功之处。

江弱水教授讲诗,不分古诗、新诗和外国诗,把各种类诗放在一起讲,这种奇妙的杂糅使这本书具有极大的延展性,能让人产生联想,能把诗融会贯通起来。我读此书,明白了陆机的《文赋》如何与艾略特的作品有相通之处,也明白了现代诗人张枣的诗句是如何与千百年前王安石的名句存在一脉相承的美学传统。读这本小书,我仿佛置身江弱水教授的课堂,与周围的同学一同聆听八节别开生面的诗歌创作和欣赏课,得到了知性和感性的双重满足。

从前,我觉得欣赏一首诗需要高深莫测的学问,而创作一首诗更是有常人无法企及的难度。但是读毕《诗的八堂课》,我意识到诗的精髓在哪里,诗正是存在于生活之中,正如本书的章节所写的那样,存在于博弈、滋味、声文、乡愁、玄思……之中。在这本书的带领下,我想我已经可以向曾经遥不可及的诗的国度,迈出了小而坚实的一步。

第四篇:哈佛幸福课

幸福课

谈到幸福,大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幸福是什么?这个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幸福是母亲的关怀,婴儿的笑脸,温馨的礼物,神秘的巧克力,置身事外的安闲,是手中的希望。幸福就是这么简单,那您幸福吗?想要更幸福吗?哈佛幸福课教您在平凡的生活中变得更幸福。

我主要从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的环境,精神的力量,乐观主义,改变不利于保持积极心态的习惯5个方面来说一下我这一个月以来学到的一些知识。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一种健康模型,他帮助人们学会如何从智力上、情感上、心理上、人际关系上、人格上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不是要我们克服什么,而是了解到自己的个人倾向是什么,要发展什么。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具有接受自己缺点的勇气,接受缺点,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认清自己的优势,明白自己到底最擅长的是什么,这样才可以发展优点,培养自己乐观的心态,培养积极性,从而提高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变得更幸福!

用TalBen Shahar的话说就是:不欣赏自己优点的人,会有自尊心,自信和快乐吗?

积极的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心态,积极的环境可以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但是怎样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呢?TalBen Shahar教我们找一些你爱的人或地方的照片,这些东西很重要,因为即使你看不到他们,潜意识中还会意识到他的存在,虽然只是在潜意识层面,他仍然会对你造成影响。所以找一些你爱的东西的照片,或让你开心的东西,无论是纪念品,鲜花,艺术品或者是你最爱的画家的画,你就可以从中感受到同样的情感,这些东西会让你感觉到温暖,会觉得这个环境是开心的。还有就是找一些你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些励志的名人名言可以使自己充满激情;有些则可以使自己度过艰难的时期。

在生活中还要学会欣赏积极要素(appreciate),这个词有两层含义:第一,要对好事心存感激,不把美德,成功当做理所当然;第二,欣赏会增值,对好事心存感激,好心就会增值。一个人的好心增值了,对他人社会的影响不大,,多个人的好心增值了,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更积极向上了。这样大家的心态就会变得积极了,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处于忧虑,忧郁的状态之中了。

我们从积极环境当中得到积极的映射,从而变得更成功更幸福!一个人精神的力量也是强大的信念常常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运动员的成功56%源于自信。信念是我自信我能行的一种动力。TalBen Shahar教授通过大家对世界的基模来解释信念对表现的影响。

他说每个人对世界都有一个世界基模:世界该怎么样,会怎么样。而基模在我们的内在世界里,现实却发生在外部世界。事实上现实与自己的基模是无关的,当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又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别扭。因为我们的精神不喜欢内外部存在差异,喜欢两者一致结合,所以当内外部不相会的时候我们常会不惜一切代价让两者统一,要么改变外部现实,要么改变自我思维以符合外部现实。

其实有多种方法可以改变这种不一致:第一当两者不一致的时候更新基模,比如我原本认为这个人很残酷,但我见到他对人很友好,很乐于助人,这就要改

变我原本对他的看法;第二,忽视或摒弃外在信息,忽视和摒弃那些不符合基模的外在信息,不喜欢不一致,就直接扔掉那些不一致;第三主动验证:主动寻求验证信息,如果不喜欢现实就去寻找相应证据,证明自己为什么不喜欢现实;第四创造新现实,同时改变内外部因素,来达到一致,让自己喜欢。

乐观主义:我主要通过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的对比来说明一下。

乐观主义者的短期目标的不现实,但长远目标很现实;悲观主义者的短长期目标都是很现实的。这是因为乐观主义者刚开始有很高的期望和积极性,他们的大脑也在寻求一致,认为自己可以做好,达到目标。而悲观主义者对目标的期望很低,而且信念不高,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好。

当目标没有实现时,他们对失败的解释也是不同的:悲观主义者会说:“我早就说过了我不行的!”而乐观主义者会说:“虽然我没有成功,但我努力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吸取了一些教训。”一次次的失败,种种教训,加上自己的坚持不懈,乐观主义者最终会成功。比如我们熟知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在有人在他失败了5000多次的之后劝他放弃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我没有失败,那5000多次我认为是成功的,因为我知道了那5000多种材料是不可以的。”而悲观主义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中。

想要变得更快乐和幸福还要试着去改变自己原本的一些不好的或不利于积极心理的习惯。

首先我们塑造了习惯,习惯反过来塑造我们。习惯可以看成一股思维的洪流,它由来自不同的神经元构成,改变它要做的就是对抗这股洪流,我们需要足够大的力量,需要尝试多种方法来改变习惯。为了改变习惯,产生永久性的变化,我们不仅需要一种稳定的变化模式,也需要一种外部介入的力量,仅仅放在情感、行动或者思维其中一个上是不够的。但在要改变之前要清楚自己想改变什么,能改变什么,要怎么变?在决定改变之后最重要的是将变化持续下去,不是突然一变又回到原点。但是又如何去改变呢?

在改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要只是态度改变,行为却没变。如果那样的话,态度会随着时间流逝被习惯又拉回原点。所以我们要随着时间的改变,开始做点什么,或者强迫自己做点什么,要证明这些干预对改变习惯是最有力的。开始做这些事,否则改变只是短暂的。但在改变的同时要注意适度,不要过度,不可一下大幅度改变,这样是会带来反面影响的。

通过小改变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指引你的力量和注意力,用其整理思想,集中精神,巩固力量,释放感情以及想象乐观结果,从而最终获得自信,鼓起勇气,下定决心作出承诺,获得充分的激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积极的环境,坚定的信念,保持乐观的心态,有良好的习惯,相信您一定会生活的更幸福!

第五篇:读《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有感

读《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有感

石志乐

人生来愚笨,经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变得明智。学习有多种途径,阅读是其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沉寂下我们的内心,学会冷静与思考,看到事情表象下的本质,继而在生活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

通过阅读《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这本书,我对于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久了都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是当我们与别人出现矛盾时应该如何表现才是明智的行为?季羡林老先生给了我启发。季老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有了季老的二字箴言,在生活中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去想着以诚去打动对方、尽量做到宽容忍让,而最后的结果也往往是圆满的,对于我来说,既避免了困惑,也高效的处理了问题。阅读能让我更明智地对待他人。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是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启发。“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原是冰心老人为别人提的座右铭,书中季老引用了这句话,他的解释是:“不足即不够完美的地方,知不足就是要明白学海无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为有不为就是三国时刘备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给自己设置一个进步极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注重学习,把学习作为我们时常要去做的事情;有为有不为,不做违法的事情,内心坦荡,则心安,心安才能心无旁骛地去发展事业。阅读能让我更加明智地对待工作与学习。

“不完满才是人生”理论让我更加乐观向上。季老的一生是坎坷的,德国留学期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候他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饥饿考验,以至于后来都失去了饱的感觉。回国以后又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继续挨饿。自然灾害刚刚结束,他又陷入了文革浩劫,被送进牛棚遭受身体与心灵上的践踏。多灾多难的人生没有让他倒下,也没有让他沦为庸人。他接受了自己这个不完美的人生,直面灾难,排除一切外界因素,沉寂下自己的内心,用来写作与学习。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与他对比来说都是幸运的、幸福的,所以无论我们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与困难我们都应该学习季老的精神,乐观面对挫折与困难,同时让自己沉寂下来,不断充实自己。阅读能让我更明智地面对生活。

每个人一生中都应该有一件事情是贯穿始终的,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把阅读作为一生的爱好。因为我始终坚信——生活因阅读而充实,人生因阅读而明智。

下载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八堂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佛大学建筑系的八堂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哈佛幸福课观后感

    哈佛幸福课总结 哈佛幸福课是一门神奇的课程,很好地融合了学术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不难发现每分钟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几乎每节课都有让人豁然开朗的地方。闪光点太多,只能......

    哈佛心理课读书笔记

    《哈佛心理课》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是哈佛三大优秀毕业生之一泰勒·本-沙哈尔所著,此书中具体系统的诠释了心理的全变化过程,给人以另一种心灵的洗礼,令读者从中感受到另一种奇妙......

    哈佛幸福课感想

    观哈佛幸福课11感想 1、螺旋形知识体系——考试不是展示创造力,利于整合知识考试目的不是为了用分数之类来体现学习价值,期中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你静下心来,来整理学过的内容。......

    哈佛-幸福课[五篇范文]

    最近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讲师,名叫泰勒·本一沙哈尔。他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

    《哈佛情商课》读后感

    《哈佛情商课》读后感 情感智商又名情商,情商是指情绪控制能力或情绪智力高低,情绪控制技能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它们对企业应如何决定该雇佣谁,父母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学校应......

    哈佛幸福课观后感

    幸福课观后感首先在这里郑重感谢贾总指导我看了《幸福课》,我在看到第二级课的时候,我知道我会非常喜欢学习这门课,并且会非常认真地看完每一集,我做了不少笔记,并且在我自己的微......

    哈佛智商课读后感[最终定稿]

    今天,我在《哈佛智商课》上看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父子俩牵着驴回家,有人说他们真笨, 有驴不骑,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驴;这时有人又说儿子不孝顺,儿子赶紧自己下......

    哈佛幸福课观后感

    哈佛幸福课观后感学号:51100902027姓名:王增收所谓的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TalBen Shahar)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他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