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粤府办[2006]90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广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把握机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广东建设,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险是其核心。“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推动我省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的来说,“十五”时期,我省社会保障工作实现“两个大的扩展、三个根本性转变”:在保障对象上,实现了从国有单位职工向所有劳动者、其他非就业群体的扩展;在覆盖范围上,实现了从城镇向农村扩展;在制度体系上,实现了从单一制度向多层次保障体系的转变;在工作机制上,实现了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法制化的转变;在管理服务方式上,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向规范化、信息化、社会化管理的转变,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具体表现在:
1.社会保障覆盖面显著扩大。截至2005年底,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四大险种参保人数均突破千万人大关,分别达1564.9万人、1130.7万人、1265.3万人和1605.1万人,比“九五”期末分别增长56.8%、51.1%、295.1%和67.1%,均居全国首位;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419.4万人,比“九五”期末增长80.1%。参加农民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约78万人,参加农村医疗保险300多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2546万人,覆盖率为50.5%,比2003年增长了59.8%。全省有171.9万人纳入低保救济,比“九五”期末增长357%。已保五保对象达23.9万人,基本实现了“五统一”供养。全省共有镇级敬老院1458间,集中供养3.6万人。
2.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得到较好落实。建立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随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或最低工资标准)同步调整的正常调整机制。截至2005年底,全省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847元,比2000年增长56%;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404元,比2000年增长69%。“十五”期间,全省支付各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分别达95.7亿元、42.0亿元和3.0亿元;共发放医疗救助2.65亿元,救助232.1万人(次)。农村养老保险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00元。提高了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加大了费用报销比例,2005年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额10.9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41.6%。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2005年五保人均年供养标准达1468元。“十五”期末,全省低保救济支出比“九五”期末增长197%。
3.社会保障基础不断夯实。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提高,全省20个地级以上市实现市级统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19个地级以上市(含省直)养老保险(统筹加个人账户)基金、17个地级以上市的失业保险基金以及全部地级以上市的医疗、工伤保险基金保持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137亿元,是“九五”期末的4.3倍。77个县(市、区)的农村合作医疗转变为县级统筹。社会保障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务层次不断提升。到2005年底,全省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已达217.2万人,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5%。
4.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全面启动。深圳等市初步建立了地方养老保险制度。部分地区试行覆盖职工子女、城乡居民等非就业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各地相应出台了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有条件的统筹地区建立了企业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多数统筹地区建立了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金制度,并开始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
5.社会救助走在全国前列。建立了城乡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建立了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运行机制。帮助灾民新建或重建住房127.1万间,灾民新村近170个,使灾民的吃、穿、住、医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了保障。全省共有救助站62个,流浪儿童保护中心8个。
6.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明显。以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为中心,职业培训、推荐就业和优惠政策扶持相配套的安置改革顺利推进,“十五”期间共完成对14.7万名退役士兵和4107名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的接收安置工作,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90%。
7.捐助工作和慈善事业逐步走向社会化。全省已建立经常性捐助站168个,街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设立经常性捐助点2950个。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省慈善总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两年共募得善款7亿元。
8.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基本解决11.9万名农垦系统职工和10万多名
华侨农场职工参加地方养老保险问题;将企业离休人员养老待遇与当地机关离休费基本拉平;解决了省直3万名早期退休人员待遇偏低问题;帮助关闭破产煤炭、冶金、有色金属企业的退休人员、老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公安民警等人员医疗费用自付部分全额报销政策等等。
(二)发展环境。
本世纪头十年是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广东省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和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广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1.发展机遇。
一方面,中央关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广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工作,把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摆上更加突出位置,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和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过“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广东省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为“十一五”时期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广东省社会保障工作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体制和机制,社会保障制度将在协调各方利益冲突、维护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推进和谐广东建设作出更积极的贡献。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也必将在此期间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
2.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各项改革将继续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转型加快,各种社会矛盾仍将增多并趋于复杂化,给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推进比较缓慢,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全面推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慈善捐赠、福利彩票等尚未制订地方性法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和覆盖所有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建立。适应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强特点的养老保险参保办法尚未制订出台。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形成的社会保险、退伍安置、社会救助等政策措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不平衡。广东省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保障水平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待遇水平偏低;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水平有一定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刚刚起步,尤其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突出;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总量大幅度增加与部分统筹地区收不抵支、累计赤字的情况同时存在,地区结构性失衡明显,影响社会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社会保险市级统筹的目标尚未全面实现,制约着统筹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广东省40多个县的农村合作医疗仍处在乡镇统筹水平,抗风险能力较弱。
三是社会保障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保险经办人员不足,截至2005年底,广东省社保经办人员与参保对象的比例达1∶10498,远低于全国人均管理3549人的水平。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滞后,部分经济欠发达县区仍然依靠手工计算社会保障待遇。现有的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机构房屋陈旧、设备落后现象普遍存在,农村敬老院危房改造任务繁重。农村合作医疗基层管理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保障责任由国家、集体、个人合理分担,保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长效机制;通过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调节不同利益群体的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广东。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制度健全、覆盖城乡、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探索建立安全、高效的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运营方式;社会保险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加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和社会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救助体系比较完备。
(三)目标任务。
1.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
(1)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以促进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到2010年,将95%的本省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180万人,工伤、失业、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000万人、1300万人、2200万人和600万人。
(2)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进一步强化。基金预算和预警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建立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非现场监督信息系统,实现监督快速化、全程化和权威化。
(3)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加强,管理服务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实现广东省联网。
(4)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具有广东特色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到2010年底,广东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到99%,其中社区管理服务率达80%。
2.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完善。
(1)救灾应急保障系统进一步健全。建立省、市、县三级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灾害应急机构和减灾工作机构,建立信息传输系统和定位监控系统,救灾防灾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地级以上市及灾害多发地区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设置相对固定的灾害应急庇护场所,及时安置紧急转移的灾民。
(2)社会救助系统进一步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提高;农村福利设施更加完善;社会捐赠机构和慈善事业服务网更加健全,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慈善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3)社会福利保障系统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加快,到2010年,每个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都建立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社会福利机构,解决孤、老、残、幼等对象的生活问题。社会孤儿保障机制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福利彩票发行量持续增长,力争广东省彩票发行量每年增长10%以上,2010年销量达50亿元以上。
(4)优抚安置系统进一步健全。逐步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义务兵家属优待金财政保障和优抚对象医疗保障的长效机制。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全面推进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工作,努力开创部队、退役士兵和用人单位“三满意”的退役士兵安置新路子,逐步实现城乡退役士兵安置一体化。继续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积极探索国家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3.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统筹发展。
(1)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到2010年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范围,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将未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纳入农民工养老保险。到2008年,将工伤风险较高的建筑行业、非煤矿山等采掘行业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将与城镇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第二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解决当前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下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工作目标。力争到2010年,省、市、县三级基本建立起精简、统一、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实现监管重心下移;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并稳定在90%以上;大宗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农产品基地、出口农产品基地的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
二、主要任务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依法研究制订产地环境保护与管理、农产品安全生产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测、应急事件处理及安全信息发布等制度,积极推动出台《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广东省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明确各级农业、渔业、工商、环保、质监、卫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全面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资源,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系。
4.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农产品生产、检测等相关标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加强推广和指导。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镇)建设,探索和创新“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企业带
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模式,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推行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
5.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制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建设,确保各级特别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检测工作必要的经费。督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建立自律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并组织实施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计划,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的监测检测,按规定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及相关指引。
6.强化农产品生产流通监管。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禁止在有害、有毒物质超标的区域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抽查检测制度,实行主导产品包装标识上市;指导和督促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销售企业依法建立健全进出货档案以及产品检测、检查验收和报告制度。
加强对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添加剂、重金属、生物毒素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评价和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以及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7.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预测、预报和预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有力,有效控制事态扩大和蔓延。
8.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形成一支以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乡村农技员和示范大户、农业企业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队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
三、保障措施
9.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农产品安全监管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要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10.分工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各地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执法监管、检验
检测和技术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力,共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七月十四日
第三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小汽车定编办公室文件
粤府车编办[1998]7号
关于小汽车定编管理工作 一些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各市小汽车定编办公室:
我省在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小汽车管理规定的工作中,一些地方在执行标准方面不够一致,以及原有的规定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不够明确,不仅影响了定编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增加了有关部门的执行难度,为进一步规范小汽车的定编管理,现将有关意见通知如下:
一、全省小汽车定编管理的计算机程序已开发配备完毕,各市小汽车定编办要尽快配备电脑操作人员,按省办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开展计算机程序管理工作。今后,全省按统一规定程序办理定编管理业务。
二、由省定编办委托签发《定编小汽车指标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市,从1998年10月1日起,一律按省统一规定的程序打印《许可证》和《定编小汽车的通知》指标使用情况表),不具备按统一程序操作的市,暂收回签发权。在签发《许可证》时,车种名称统一为:小轿车、旅行车、吉普车;车辆型号全称指的是车架号码前面的全部内容,不准使用车型简称签发《许可证》。《许可证》签发后,原则上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没有特殊情况(如国家临时取消或限制拟购车型上牌等)逾期不用者,不予更换。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换的,其准购车型不能超过原车型档次且购车限额不准超过原批准限额。
企业使用原有定编指标(含过户、报废更新,但不含当批准定编数)购车,必须呈报上的会计报表,经审核确认属盈利企业才能办理定编购车手续。
使用“生产业务用车”指标(含过户,报废原“生产业务用车”)不准购买进口小汽车。
三、在编车辆过户更新(不含过户不更新部分)必须从严掌握,原则上新购车辆5年内不予办理。使用期超过10年的车辆按国家有关规定不准办理过户手续。未经办理过户审批手续擅自将在编车辆转让的,各级定编管理部门不准补办手续更新车辆。今后,在办理定编小汽车过户更新审批时,须附上申请过户车辆行驶证复印件。
四、未列编小汽车需要过户时,由地级以上市小汽车定编办在申请单位呈报的《未列编小汽车使用证》复印件上签署意见,同时收回“使用证”上缴发证机关,公安车管部门凭定编部门签署的意见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五、已定编单位,原则上不再受理增编业务,确因机构调整、人员增加、职能改变或赋有特殊业务的单位,可酌情办理增编,但必须从严掌握。各市在受理增编业务时,必须认真审核确认申请单位原有定编指标已用完,并附上原定编批文正本才能上报审批。已发有《未列编小汽车使用证》的定编管理单位,不能再申请增编,其在编车辆需要过户、报废更新时也不准使用空编指标新购车辆,待其原有的“未列编”车全部列入定编管理后,才能申请增编或过户、报废更新车辆。
六、租赁小汽车纳入定编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凡具备一定经营规模(经营资金不少于200万元,一次投入营运租赁车20辆以上),经营效益佳、管理制度完善且信誉好并有小汽车租赁经营权的企业均可申请。租赁单位不准将车长期(超过30天)租赁给小汽车定编管理单位使用,租赁合同(约)要抄送一份给主管小汽车定编办备案。各市小汽车定编办要加强对小汽车租赁的监督管理,防止定编单位变相购车和逃避定编管理的现象出现。违反规定的租赁公司,一律不予办理租赁小汽车“定编证件”的年检工作。
七、凡国有资产占股51%以上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购买自用小汽车,均须办理定编审批手续,公安车管部门凭定编手续办理车辆牌照(含外籍牌照)。
八、按粤府车编办[1998]2号文件规定,各市要尽快完成更换“97式”《定编小汽车指标使用情况登记表》(车编表-11)并将96至97的定编批文输入数据库,然后将软盘和原定编批文(原批文有更改的,重填“呈批表”附上)以及由各定编单位填写上报的《广东省小汽车定编管理卡申领表》,送省小汽车定编办更换“97式”《定编小汽车的通知》,今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更换批文的市,从1999年1月1日起,暂停办理其申请定编业务。
九、办理定编业务实行管理卡管理制度,从1999年1月1日起,各级小汽车定编管理部门凭《广东省小汽车定编管理卡》和经办人身份证(或工作证)受理定编业务,不准其他单位,特别是汽车经营或中介公司代办定编手续。一经发现,从严查处。
一九九八年九月四日
第四篇:印发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印发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知识产权局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十日
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目 录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1)
(一)发展基础 „„„„„„„„„„„„„„„„„„„„„„„„(1)
1.确立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标„„„„„„„„„„„„„„„„„„(1)
2.制定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1)
3.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2)
4.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跃上新台阶„„„„„„„„„„„„„„„„„(2)
5.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持续增强„„„„„„„„„„„„„„„„„„„(3)
6.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3)
7.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4)
(二)发展形势 „„„„„„„„„„„„„„„„„„„„„„„„(5)
1.国际形势„„„„„„„„„„„„„„„„„„„„„„„„„„„(5)
2.国内形势„„„„„„„„„„„„„„„„„„„„„„„„„„„(5)
(三)面临的挑战
„„„„„„„„„„„„„„„„„„„„„„„(6)
1.体制与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6)
2.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亟需全面提高„„„„„„„„„„„„„„„„„(6)
3.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亟待着力推进„„„„„„„„„„„„„„„„„(6)
4.知识产权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7)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发展目标 „„„„„„„„„„„„„„„„„„„„„„„„(8)
三、主要任务„„„„„„„„„„„„„„„„„„„„„„„„„„(9)
(一)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0)
1.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10)
2.突显企业主体地位和作用„„„„„„„„„„„„„„„„„„„„(10)
3.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10)
4.提升高校与科研机构创造能力„„„„„„„„„„„„„„„„„„(11)
(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引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11)
1.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1)
2.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12)
3.积极推进专利技术标准化工作„„„„„„„„„„„„„„„„„„(12)
4.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13)
5.大力实施“版权兴业工程”„„„„„„„„„„„„„„„„„„„(13)
6.积极促进植物新品种应用„„„„„„„„„„„„„„„„„„„„(13)
7.推进传统知识产权化与产业化„„„„„„„„„„„„„„„„„„(13)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14)
1.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14)
2.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14)
3.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工作„„„„„„„„„„„„„„„„„„„(15)
4.提升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水平„„„„„„„„„„„„„„„„„„„(15)
5.强化会展和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15)
6.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16)
7.建立维权援助和涉外应对机制„„„„„„„„„„„„„„„„„„(16)
(四)优化知识产权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6)
1.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16)
2.推行知识产权特别审查制度„„„„„„„„„„„„„„„„„„„(17)
3.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规范管理„„„„„„„„„„„„„„„„„„„(17)
4.加强代理机构与人员管理„„„„„„„„„„„„„„„„„„„„(17)
5.强化生物物种遗传资源管理„„„„„„„„„„„„„„„„„„„(17)
6.加强知识产权对外交流与合作„„„„„„„„„„„„„„„„„„(17)
(五)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创新型广东建设
„„„„„„„„„„(17)
1.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18)
2.规范知识产权服务市场„„„„„„„„„„„„„„„„„„„„„(18)
3.推动中介机构与创新主体对接„„„„„„„„„„„„„„„„„„(18)
4.提高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能力„„„„„„„„„„„„„„„„„(18)
(六)弘扬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19)
1.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19)
2.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19)
3.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教育工作„„„„„„„„„„„„„„„„„(19)
四、保障措施„„„„„„„„„„„„„„„„„„„„„„„„„„(20)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
(二)加大投入力度 „„„„„„„„„„„„„„„„„„„„„„(20)
(三)强化政策导向 „„„„„„„„„„„„„„„„„„„„„„(21)
(四)培养专门人才
„„„„„„„„„„„„„„„„„„„„„„(21)
(五)构建评价体系 „„„„„„„„„„„„„„„„„„„„„„(22)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国内竞争的战略资源,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知识产权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保障我省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特编制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发展基础。
——确立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在《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粤发〔2008〕5号)中明确提出了“实现从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在《广东省建设创新型广东行动纲要》(粤府〔2008〕72号)、《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行动纲要》(粤办发〔2009〕36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粤发〔2009〕10号)等文件中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相应举措,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知识产权事业的深入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制定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颁布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引领我省知识产权事业进入重要的战略发展期。为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省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高层次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国家和省的战略纲要提出的任务,省有关部门制定了实施方案,各地级以上市相继制定并实施本地区的战略纲要或实施方案,全省已形成以战略统领发展、以战略促进发展、以战略保障发展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格局。
——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根据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配套要求和长远需要,我省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政策法规。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专利条例》,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和管理规定》,省有关部门出台了《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办法(暂行)》、《国(境)外专利申请资助办法》、《著作权侵权投诉管理办法》、《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和管理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
——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我省知识产权拥有量不断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全省累计专利申请575798件,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50.8%,发明专利申请149255件,比“十五”期间增长了345.2%;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为364965件和38805件,全省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分别达到1485件和396件,超额完成我省预定的1250件和200件的发展目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连续八年保持全国首位。全省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超过70万件,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一。我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67件,位居全国首位;广东省著名商标2487件;广东省品牌产品114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65个,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作品著作权自愿登记数量逐年增长,共计14059件;软件著作权自愿登记数量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二,共计22012件;全省农业和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数量分别为95件和18件,授权数量分别为46件和5件;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比率显著提高。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持续增强。“十一五”期间,我省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和产业化基地或园区。产学研合作密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成果大量向企业转化。高新技术专利产品产值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专利技术转化为标准的数量和层次显著提高。商标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企业运用商标能力不断提高,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市场影响力和价值不断提升,商标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品牌带动效应显著。动漫、软件、影视、出版印刷等版权产业发展迅速,建设了省级版权兴业示范基地42个,2010年全省软件业务收入、软件产品收入和系统集成收入均居全国第二位。知识产权资本运营能力逐步提高,全省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4个,一批中小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我省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和跨部门、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不断完善,会展和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初步形成了行政执法、会展保护、行业自律的保护体系,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全省专利行政部门立案处理专利纠纷案件980件,立案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34件,指导展会和行业协会解决专利纠纷5371宗;工商部门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9863件;质监部门查处地理标志产品及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案件57603件,移送涉刑案件372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版权案件488件;公安机关立案查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350件;海关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11670次,扣留侵权嫌疑货物10.67亿件,案值人民币4.93亿元。全省法院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和刑事案件31213件和1008件。司法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管辖部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增至21家,“三审合一”工作取得新进展,司法审判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省和各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逐步完善,省、市、县(区)三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初步建成,政府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我省坚持日常宣传和专项宣传相结合、普及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推进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实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程,培养了一大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全省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构建了省、市、行业(企业)三级专利信息服务体系,登记、代理、融资、鉴定、评估、诉讼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队伍不断壮大,专利代办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我省拥有各类专利代理及分支机构186家、商标代理机构1249家。
(二)发展形势。
——国际形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凸显,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未来五年,经济全球化趋势将持续深入发展,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陆续涌现,国家在经济合作、产业在国际分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由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来决定。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进程加速,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成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基于知识产权的贸易摩擦、经济纠纷将进一步加剧。
——国内形势。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现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的重要战略期。知识产权作为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其重要性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识。过去我省经济赖以发展的外向型的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正在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业转变,这是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兄弟省市知识产权事业迅猛发展的势头,则将给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三)面临的挑战。
——体制与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部门在宏观决策和重大政策制定过程中知识产权部门的参与度较低,导致相关政策措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够,政策导向作用较弱。知识产权投入不足,创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知识产权产业化机制、投融资机制亟需完善。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亟待全面提高。我省专利申请量、商标注册量等主要知识产权指标虽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但人均知识产权数量偏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技术标准不多。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相比仍有明显差距,重点产业、企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性核心专利技术。注册商标多而不强,世界知名品牌屈指可数。精品版权、高价值创意作品数量明显较少。技术标准中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不高。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有待着力推进。我省知识产权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各级政府已采取诸多措施促进知识产权转化,但仍然存在政策措施缺乏协调与衔接、投融资渠道狭窄、交易市场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完善、专门人才缺乏等问题,知识产权转化率不高,尤其是版权商品化、产业化水平较低,商标战略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促进作用未能应有发挥,资产运营效果难以充分显现。
——知识产权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专利、商标和版权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成效显著且发展较快,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数量明显偏少、发展缓慢。区域间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尤其在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方面,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珠三角地区各市也存在不平衡,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的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商标注册量分别约占全省总量约80%和60%,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大中型高科技企业和家电行业企业。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趋势,强化战略思维,创新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核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为创新型广东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省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效果明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与文化深入人心,知识产权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以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方式初步形成。到2015年,我省知识产权发展指标和综合实力全国领先,为广东由知识产权大省到知识产权强省的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利。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分别在10%和13%以上,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3%和15%。以我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为1%计,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2200件和7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翻一番。
——商标。国内外的商标注册申请量持续增长。依托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形成1到2个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公共品牌,并逐步走向国际。逐步形成与广东注册商标总体规模相适应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群体。
——版权。包括软件著作权在内的著作权自愿登记数量年均增长15%,居全国领先地位。扶持最具价值版权产品100件,资助、扶持、建设“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150个,版权基层工作站等版权中介服务机构10家。完成软件正版化企业增加500家。
——技术标准。制订并实施一批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标准,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转化率明显提高。落户我省的国际和国家级TC/SC/WG(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标准制订工作组)总数达230个,建设省级TC/SC达到200个以上。600项以上企业标准上升至地方标准。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订、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以上,每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的产品种类达到1300个以上。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总数达650个,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广泛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
——其他知识产权。省名牌产品累计达到250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累计达到80个。1/3以上的省级专业镇和产业集群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8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65%以上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商业秘密内部管理制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水平与实力显著提高。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超过300件,授权量达到150件。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达到30件,授权量达到20件。传统知识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登记保护。
三、主要任务
(一)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国内外发明专利申请、知名品牌创建、版权作品创作、专利技术与标准融合、植物新品种培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申请、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的扶持力度,引导知识产权从注重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制定专利奖励和专利申请资助的相关办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落实对职务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知识产权入股、员工持股和股权、期权分配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激励发明创造的新型分配制度。
2.突显企业主体地位和作用。继续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产品认定工作,制定政策措施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发展。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意识,激发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内生动力。引导企业增加创新投入,鼓励企业获取知识产权,加快消除“零专利”、无商标企业。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企业以及版权兴业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引导、扶持“现代产业500强”企业的国内扩大类别的商标注册和国际注册。扶持1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网络的企业在国外主要市场的商标注册。
3.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工程及重大专利技术与产业化计划,扶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核电装备、风电、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加快国家级质检中心和省级授权质检机构等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发挥政府各类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努力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积极推进标准、专利双联盟。继续实施“版权兴业工程”,完善我省“最具价值版权产品”的认定和资助制度。
4.提升高校与科研机构创造能力。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和管理制度。引导、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科研开发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引导、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引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1.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高电子信息、电气机械、汽车、石化、建材等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优势,使上述产业的专利实施率达到85%,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重点企业达到80%,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达到1000家。运用知识产权,激发金融、会展、商贸、旅游、饮食等现代服务业的竞争活力。以知识产权流转,推动出口结构从传统加工贸易向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及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的战略转变。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分中心落户广东为契机,发展与做强我省知识产权服务业。
2.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完善政府采购、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深入推进“专利技术实施计划”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引导计划”,开展“专业镇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完善知识产权孵化实施机制,促进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质押融资体系和市场交易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转让、许可、质押、拍卖、兼并重组、特许经营、补偿贸易等方式运营知识产权,推动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和资本化。建立国家级区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10个质押融资试点地区。
3.积极推进专利技术标准化工作。实施专利技术标准化培植工程,在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等专利聚集度高的产业中,培育一批核心专利与技术标准有机结合的骨干企业,推广企业联盟标准。积极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专利技术形成标准,提高标准中的自主知识产权含量。加强标准研制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以企业和标准化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成果标准化孵化基地”。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拥有自主专利技术标准的推广和运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4.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及商标战略,做好名牌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的认定和管理工作。推进区域国际品牌创建,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倡导合资合作企业注册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纳入农业品牌示范、引领、带动战略。扶持培育10个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带动涉农商标的发展。
5.大力实施“版权兴业工程”。依托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着力培育和做强150家以上的省级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在版权产业集聚区域设立版权基层工作站,积极发展版权产业链,形成版权产业集群。重点推动网游动漫产业、软件产业、出版广告业、影视业等的发展,引导和扶持企业积极运用版权许可和转让手段,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版权商品化、产业化。
6.积极促进植物新品种应用。筛选若干个有产业化前景的植物新品种,开展后续开发,扩大示范和中试生产,建立产业化基地或示范园区,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推进基层农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大力实施现代农林业科技示范县工作,支持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和应用。
7.推进传统知识产权化与产业化。实施传统知识等知识产权保护和价值开发计划,选取一批特色鲜明、有效传承、适度开发、初具规模的资源,依托其所在区域,开展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探索完善保护机制,推动传统知识、民间文艺和遗传资源知识产权化、产业化,开发其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1.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保护、司法保护、自律保护互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部门间大案要案会商、通报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畅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的犯罪线索移送渠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整体效能。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的案件信息资源共享,整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加强区域间、省际间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强化重大执法活动的组织协调,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进一步深化粤港澳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加强双边联合执法行动。
2.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充实各职能部门执法队伍,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水平。积极查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特别是重复侵权、系列侵权案件,严厉打击假冒专利、假冒商标、假冒伪劣商品、种子和盗版音像制品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内知名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正版正货”承诺活动,加强“四有”(有版权、有市场、有效益、有政府支持)版权产品特别是获得“最具价值版权产品”称号产品的保护。加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监控体系建设,鼓励权利人向海关备案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3.加强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工作。以保护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为主导,不断加大对跨国(境)、跨地区以及职业化、团伙化、规模化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重点打击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食品、农产品、卷烟、建材、通讯产品、汽车配件等关系民生商品的犯罪活动,适时开展全省专项打击行动,开展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整治工作。
4.提升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水平。完善证据保全制度,适当从宽诉中证据保全条件,规范执行证据保全的机构和人员,健全证据保全方式。适当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赔偿数额。加强知识产权案件的执行力度。加大刑事打击力度,在法定范围内适当加大罚金刑的适用力度。
5.强化会展和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深化会展和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对各类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重点做好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等重要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维护展会正常交易秩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和自律保护的作用,引导行业、企业建立知识产权联盟,协调解决行业内部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增强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与诉讼的整体联防能力。
6.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制定并出台我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推动各地出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政策与措施,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纳入名牌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大对冒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等行为的查处和曝光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和执法影响力,提高公众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法律意识,形成良好的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法治环境和舆论氛围。
7.建立维权援助和涉外应对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探索构筑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运作体制和机制。加强国际知识产权发展动态和涉外应对的研究,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应对和防控,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涉外信息采集系统,适时发布知识产权预警应急信息,指导行业、企业应对和解决涉外知识产权纷争。培育完善专利分析预警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利分析预警工作。
(四)优化知识产权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省、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健全协调有力、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到位的知识产权协调管理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各管理机构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强化专利代办、版权登记等机构的服务职能。深化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推进知识产权宏观管理。
2.推行知识产权特别审查制度。明确重大经济活动的内容及主管部门、评价单位、审查部门、监督部门的职责,确定知识产权特别审查的项目和条件,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因知识产权问题导致的重大经济损失,确保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3.推进企业知识产权规范管理。推行《创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用规范》的地方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加大投入,逐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4.加强代理机构与人员管理。加大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开展打击非法代理专项行动,推动代理行业健康发展。支持代理行业协会强化自律管理,建立代理信用管理制度、代理质量奖励制度、代理人培训教育制度。
5.强化生物物种遗传资源管理。在科研开发特别是国际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生物物种遗传资源的管理,规范生物物种资源的采集、保存、利用、交换等活动,避免遗传资源的流失,确保国家生物安全。
6.加强知识产权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粤港澳台知识产权合作,完善粤港保护知识产权合作专责小组会议制度,探索建立粤澳、粤台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树立我省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五)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促进创新型广东建设。
1.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制定“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推进计划”,着力发展包括知识产权代办、代理、登记、许可、转让、评估、鉴定、认证、咨询、诉讼、预警、培训、法律援助、市场调查、检索分析、战略研究等内容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逐步形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政府与市场协同推进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优建设和品牌建设,引导优秀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2.规范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管理规定,推动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考核、评级和奖惩制度。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执业监督和管理力度,依法查处非法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完善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运转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依托行业协会建立信誉评价信息发布制度,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3.推动中介机构与创新主体对接。由政府部门搭建平台,实施“百所千企知识产权服务对接工程”,组织专利代理、商标代理、版权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及培育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点对点知识产权专业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水平。
4.提高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积极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创建集信息检索分析、咨询服务、展示交易、法律援助、战略决策支持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信息传播与利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关键领域,建设质量高、功能全、专业化的专利、商标、版权、标准等特色数据库。建设覆盖泛珠、辐射全国的国家级泛珠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为区域内各类主体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专利信息综合服务,力争成为区域性知识产权聚散地。
(六)弘扬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1.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工程。围绕知识产权热点、焦点问题,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展览展示等形式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题活动。利用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出版一批可读性强的知识产权优质书刊,全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文化氛围。
2.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努力打造和培育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宣传活动品牌。继续坚持日常宣传与专项宣传相结合、普及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每年“3.15”“4.26”和“知识产权活动周”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定期发布我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公布我省知识产权典型案件。在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优势,搭建权威高效的知识产权传播平台,宣传报道我省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法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3.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教育工作。积极拓展培训渠道,支持具有行业、专业特色的知识产权培训服务,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知识产权教育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知识产权培训骨干队伍。引导发展知识产权学历教育,创新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完善政府引导、以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推进中小学、职业学校、大专院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认定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区及示范学校。加强知识产权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各界树立知识产权价值观。
重点项目见附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作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强化成员单位的责任意识,及时解决知识产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的协调管理职能,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研究落实知识产权工作重大事项,逐步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工作协调共进。省各部门要狠抓规划执行的工作落实,加强对市、县(区)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指导,形成横向协作、上下联动的知识产权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知识产权事业的深入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
按照《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7-2020年)》的要求,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落实财政、税收、信贷、国有资产处置、政府采购、产品出口等方面对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对技术研发、专利技术与标准融合及知识产权运营的资金投入。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评估、质押和担保,加大对知识产权的风险投资和借贷资金注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资金投入体系,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三)强化政策导向。
在加强知识产权地方立法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部门在宏观决策和重大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衔接。坚持自主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目标导向,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情况,作为各级科技立项、技改立项、科技奖励,以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园区和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条件之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为建设知识产权强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四)培养专门人才。
支持高校和社会组织提供知识产权培训服务,实施新一轮“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程”,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司法机关、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称评定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知识产权培训列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支持省内有条件高校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双学位、本科专业和研究生的学历教育,培养一批既熟悉知识产权法律规则又懂技术和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五)构建评价体系。
开展将专利发明人的奖酬计入生产成本的可行性研究,推动企业制定和落实发明人的奖酬政策。引导企事业单位将知识产权创造作为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以知识产权指标为重要要素的评价考核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基础性数据指标的研究。抓紧建立科学的知识产权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附件:广东省知识产权“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第五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省电价管理的若干规定》和
【发布单位】81902
【发布文号】粤府办[1994]40号 【发布日期】1994-07-29 【生效日期】1994-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关于加强全省电价管理的若干规定》
和《广东省农村用电和电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粤府办[1994]40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关于加强全省电价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广东省农村用电和电价管理办法》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一并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九日
关于加强全省电价管理的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电价管理,整顿乱加价、乱收费的行为,减轻用电户的经济负担,根据国家的电价政策和广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一、省物价局是我省电价管理的主管部门,省物价局及各级物价部门按照价格分管权限,会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对电价进行管理。
二、二、电价管理的目标是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电价管理及运作体制。在省网电已实行并价的基础上,目前电价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市、县(市)电价改革,积极稳妥地将省网电电价与地方燃料附加费并价,逐步实现以市为单位的单轨制电价。然后进一步实行区域性单轨制电价,进而过渡到全省单轨制电价。
三、三、省属电厂(含合资、股份制电厂)的上网电价管理,由省物价局会同省经委等有关部门,根据省经委、财政厅、物价局、电力局《关于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力建设政策措施实施办法的通知》(粤经能[1993]365号)的有关规定实施。
四、四、建立健全省网电的电价管理有关制度。
(一)建立电价调节基金制度。省电网设立电价调节基金专户,当实际执行结果,电力部门利润超出省规定时,其超出部分的电费收入存入电价调节基金专户;当实际执行结果,电力部门利润低于省规定时,用电价调节基金补偿电力部门的利润水平。电价调节基金由物价部门监督使用。
(二)实行燃料调整费制度。电价原则上一年校核一次,内如有较大的成本增支因素,如燃料价格、外购电力价格上升,汇率变化等可通过燃料调整费调整电价,调价幅度低于5%的,由省物价局会同省经委等有关部门批准施行。内调价幅度超过5%时,报省政府审批。调价前,先用电价调节基金冲抵增支,不足以弥补时再调整电价。
五、五、加强地方电价及用电收费管理。
各市、县(市)要积极稳妥地在省的统一部署下,经试点,分步推进市、县(市)电价改革,将地方燃料附加费并入省网电电价,逐步实行以市为单位的对户单轨制电价。在对用电户未实行单轨制电价之前,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方燃料附加费的管理。地方燃料附加费征收工作,必须接受同级和上级经委、物价局、财政局的监督。
地方燃料附加费是指市、县(市)在不违反省有关规定随售电量加收用以补偿省统配电力以外地方电源经营亏损的费用(指供电部门收购价低于地方电源含利成本的部分)。
省返还地方电厂按售电量征收的省电力建设费,70%用于当地燃料附加费的收支平衡及平抑征收标准,30%用于当地电网建设。
地方燃料附加费征收标准,由各级经委、物价局、财政局、电力(供电)局按下列作价原则提出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上一级经委、物价、财政、电力(供电)部门审批。
征收燃料附加费的作价原则:
(一)地方电源燃料附加费
电厂(含水、火电厂)上网电价=(发电成本+利润)÷上网电量
供电部门收购电价=(平均单位售电价-单位供电成本-售电单位利润)×(1-线损率)
平均单位售电价、单位供电成本、线损率,上半年可取测算数,下半年按上半年实际数调整,按实际数结算;利润按省规定执行。
补亏标准=电厂上网电价-供电部门收购电价
补亏金额=补亏标准×电厂上网电量
(二)地方外购电源燃料附加费
补亏标准=外购电源电价-供电部门收购电价
补亏金额=补亏标准×外购电源电量
地方燃料附加费征收标准应严格实行收支平衡的原则,专项列帐,专款专用。不准将地方燃料附加费挪作电力基本建设投资,更不准挪作他用。建立燃料附加费收支报告制度,由政府指定的经管部门定期向同级和上级经委、物价、财政、电力(供电)部门报送报表。上级经委、物价、财政、电力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地方燃料附加费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
除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外,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律不准随电价加收各种名目的费用,供电企业不得收取未经批准的各种名目的费用,否则,用电户有权拒付。各级物价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凡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出全部没收,上交省财政。
六、六、加强对地方自办火电厂出厂电价的管理。地方自办火电厂出厂电价,原则上每年核定一次,由当地物价局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下列作价原则并在不超过省规定的最高限价(标准另行下达)范围内核定,上网电价及测算资料报省物价局备案。
对地方电厂上网电价的作价原则:
发电标煤耗及厂用电率,不得超过机组设计技术参数的3%;利润应控制在每千瓦时2分以下;折旧年限,按财政部颁发的(《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1992]财工字第574号文)执行,(即发电及供热设备为12-20年);还贷计入电价负担,柴油发电机组不少于7年,燃气发电机组不少于8年,燃煤发电机组不少于10年。
地方火电厂已经偿还投资本息的,必须停止摊销,并把电价降下来,以减轻用电户的负担。
凡新建的火电厂,物价部门必须参与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测算电价超过全省最高限价的,不准建设。
省物价局和各级物价局对地方火电厂出厂及上网电价要加强管理监督检查。发现越权定价或提价,予以纠正。对其多收的金额,全部没收上交省财政。
七、七、地方水电站出厂电价,由省物价局会同省经委等有关部门制定作价原则(另外下达)。水电站出厂电价按省定的作价原则,结合当地对电价的承受能力,电厂发电成本、合理利润等实际情况,其电量上县(市)或市电网的,分别由县(市)或市物价局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订,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八、八、县(市)以下农村用电按《广东省农村用电和电价管理办法》执行。
九、九、省物价局会同省经委、省电力局等有关部门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时期制订各市到户电价最高限价。
十、十、各级物价局对各地到户电价(含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征收的附加费,地方征收的燃料附加费)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级供电部门要实行明码标价制度,以接受全社会监督。十一、十一、为加强电网建设,市、县(市)电力(供电)局在其售电电价中各按每千瓦・时收取1.5分(含税)的电网建设费,单独列帐,专项用于本市、县(市)范围内电网建设和整改。在省电网直供范围内,电网建设费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属省电力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电力建设费和电网建设费收支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十二、十二、省网电并价后,省规定了在过渡时期内,对部分地区、行业、企业及单位给予电价优惠政策(包括优惠电价和免征地方燃料附加费),在省下达的优惠电量指标内,各市、县(市)必须严格执行,保价保量兑现给用电单位。十三、十三、各级物价局、经委、财政部门对同级电力企业的成本、费用和利润每年进行一次审核,以保证电价测算的准确和电价执行的正确、合理。十四、十四、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有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广东省农村用电和电价管理办法
(1987年11月4日发布,1994年7月5日修订)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农村用电和电价管理,纠正在农村用电收费中的混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我省农村电气化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市、县(不分省网直供或趸售)的农村用电和电价管理。
第三条 第三条 全省农村电气化工作归口广东省电力工业局管理。加强农村用电管理和严格执行电价政策是各级电力(供电)部门的职责。省物价局和各级物价管理部门是农村电价管理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电价管理。省、市、县各级电力(供电)部门都应设立农电管理职能机构,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主动地做好农电工作,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第四条 第四条 建立和健全县(市)、镇(乡)、管理区(村)三级电力管理机构,加强农村用电和电价管理。
一、县(市)设立电力(供电)局,统一管理全县城乡发供用电工作。为加强电力行业管理,省网趸售的县(市)电力(供电)局正、副局长人选要征得地级市电力(供电)局同意。
二、镇(乡)投资建设的10千伏及以下农村电网,其产权属地方所有。镇(乡)成立供电所(公司),负责本镇(乡)范围内的供用电管理和抄表收费等工作,其人、财、物由县(市)电力部门管理。行政上受当地镇(乡)政府领导,在一定时期内代表镇(乡)政府行使本镇(乡)管电职能。镇(乡)供电所(公司)的正、副所长(经理)由县(市)电力部门商当地镇(乡)政府后聘任。
三、管理区(村)设电管站或管电小组,负责管理区(村)内低压电力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电费抄收工作,业务上接受镇(乡)供电所(公司)的直接领导和监督,直接服务到农户。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用电水平由镇(乡)供电所(公司)统一设立一个直接服务到农户的电管站。
设管电小组的管理区(村),管电小组原则上应由管理区(村)干部、财务人员、专职电工三方面组成。
第五条 第五条 镇(乡)、管理区(村)管电机构的定员编制,由县(市)电力部门根据其管辖范围的线路、设备数量、用电状况、地理条件,并参照国家有关农电企业编制定员标准确定。
第六条 第六条 管理区(村)电管站(管电小组)的电工,由县(市)电力部门在持《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电工中择优聘用。县(市)电力部门应对持证电工定期进行考核,并执行年审制度,对不称职的电工应及时解聘撤换。
禁止承包管电和无证人员管电。
第七条 第七条 县(市)电力部门应根据本县(市)电价水平,各镇(乡)、管理区(村)供电线路及变压器损耗的实际情况,提出全县(市)各镇、管理区(村)到农户的电价方案,经县(市)物价局审核后,报县(市)政府批准执行。并报地级市物价局、电力(供电)局备案。
有条件的县(市)可制定全县(市)统一的农村到户电价标准或限价标准,上述标准也可以按镇(乡)分别制定。
第八条 第八条 管理区(村)电管站(管电小组)向农户收取的电费构成,包括省网电价和地方电力燃料附加费、税金、省电力建设费、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变压器损耗、线路损耗、计量表计损耗、经省政府批准征收的地方电网建设费、综合管理费及省规定收取的其他费用。综合管理费由镇(乡)供电所(公司)设帐代管,用于管理区(村)管电机构人员工资、福利、奖金、线路设备的日常维修等,不得挪作他用。综合管理费数额每千瓦・时不得超过8分。
严禁一切形式的乱加价、乱摊派、乱收费。各市、县(市)、镇(乡)政府无权随同电费加收未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征收的其他费用。
第九条 第九条 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向镇(乡)、管理区(村)管电机构下达利润及管理费上缴任务,所有用电都要装表计费。按照以电养电的原则,县(市)电力部门可从镇(乡)及以下的售电中(稻田排灌除外)按每千瓦・时电量提取2.5分的农电提成费,省政府定的山区县(市)提取3分。其中0.6分由省、市、县(市)电力(供电)局农电管理机构分别掌握0.1分、0.2分、0.3分,专项列帐,作统筹安排,平衡调剂,主要用于农电安全、整改等重点项目。其余用于镇(乡)管电机构人员工资、奖金、福利、办公、安全培训等费用以及镇(乡)管辖的低压线路、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条 第十条 镇(乡)管电机构在其售电量中,按每千瓦・时收取3分(含税)镇(乡)电网建设费,单独列帐,专项用于本镇(乡)范围内的电网建设和整改。安排使用由镇(乡)供电所(公司)提出项目计划,征求县(市)电力(供电)局意见后,报镇(乡)政府批准实施,并由县(市)电力(供电)局监督使用。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无电村(管理区)报装30千伏安及以下容量非乡村工业专用的变压器,免交省规定的电源建设费和供电贴费。为减少变压器损耗而更换较小容量变压器的村(管理区),以后恢复原有容量时不需再交增容费。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各镇(乡)、管理区(村)管电机构都要实行用电收费明码标价制度。管理区(村)管电机构要定期(一般为每月)张榜公布各用户电费和收支情况,杜绝偷漏电、“权力电”、“人情电”,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镇(乡)、管理区(村)管电机构向用户收取电费,必须使用税务部门规定的电费发票收据,并做到抄表卡、发票、电费台帐三者相符,按规定时限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报送财务和各类用电统计报表。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各级物价、电力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电价、收费的管理和监督。对不交电费的应按有关规定,停止供电。对乱加价、乱收费等违纪行为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严肃处理。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粤府办[1987]122号文件印发的《广东省农村用电及电价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各县(市)可根据本办法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本办法涉及电价管理方面的问题,由省物价局负责解释;涉及用电管理方面的问题,由广东省电力工业局负责解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