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州一中2011年普通高中招生简章
徐州一中2011年普通高中招生简章
[日期:2011-05-11] 来源: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徐州一中2011年普通高中招生简章
徐州一中是江苏省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首批四星级高中,历年高中毕业生升入本科及重点大学比例、考取名牌高校人数,均为全市之首,全省前列。根据《徐州市市区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意见》,徐州一中2011年将继续面向全市招收高中新生。
一、招生对象:徐州市区、丰县、沛县、铜山区、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贾汪区年龄不超过18周岁(1993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报名,往届生不得报考。
二、招生计划:共招收公办高一新生16个班,其中面向县(市)区及贾汪区、铜山区招收150人,面向市区招收650人。(其中市区招收艺体特长生10名);另外第二批次的撷秀高中招收 6个班高一新生(其中市区招收器乐、声乐共10人)。
三、报名时间及方法:
1、徐州市区应届初中毕业生,5月20日—26日在学籍所在学校填报志愿;市区艺术、田径、乒乓球特长生5月14日到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老校区教学处报名(简章另行公布)。
2、六县(市)及贾汪区、铜山区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请学生或家长于5月14—27日,到徐州市夹河前街26号老校区咨询、报名。报名时请携带《准考证》复印件或准考证号,户籍本或考生身份证,如暂时手中无准考证,可以提供所在学校、班级、姓名、性別等信息报名。(也可以电话报名,电话:85582101、85885001;还可以网上报名:http://。电话报名和网上报名者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身份证和准考证复印件交徐州一中教务处查验。)因故无法正常填报志愿的,可于5月30日直接到户籍所在地招办单独报名;
四、考试科目及时间:所有考生均参加全市统一考试,考试时间6月16日—18日。
五、录取办法及时间:面向六县(市)及铜山区、贾汪区的录取工作,由市招办统一组织,时间7月1-2日;面向市区录取工作,也由市招办统一组织,时间7月初。其中,徐州一中在面向市区招生的计划中,20%为并轨生,50%为指标生,30%为择校生,均由市招办统一录取。撷秀高中录取时间为7月初。
六、收费标准:按市教育局规定,徐州一中计划招收的新生中,20%的并轨生和50%的指标生三年学费4800元,30%的择校生三年择校费25000元。五县(市)及铜山区、贾汪区新生,我校给予优惠,统一执行并轨生收费标准(不交择校费);徐州一中、撷秀高中学生的其它各项收费均严格按市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七、其他:凡被徐州一中录取的新生,均不分市、县区,全部混合编班,具有数、理特长或文科特长的学生,将通过学校组织的选拔考试,分别进入数理实验班或文科实验班学习;撷秀高中在夹河街校区单独编班,“苏教国际班”30名学生将从达一中最低线的一中、撷秀高中新生中选拔,在九里单独编班。市区考试前100名,五县(市)及铜山区、贾汪区录取前50名,每人奖励4800元(即三年学费);同时学校还将每年拿出不少于50万元奖学金、助学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热诚欢迎市内外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徐州一中、撷秀高中。
垂询电话:85582101、85582106、85885001、85582102、85885006、85885003 网址:http://
徐州市第一中学
2011年5月10日
第二篇:徐州一中图书馆工作总结
徐州一中图书馆工作总结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图书馆全体馆员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充分发挥了教学处“指导、协调、服务、管理”的具体功能,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标准,做好了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一.加强管理工作
本学期,进一步优化了图书馆内部管理的体系,再次修订图书馆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重点修订图书馆工作人员职责、图书馆工作人员休息日值班制度、图书馆视听阅览室规则、图书馆视听阅览室操作规程、图书馆视听阅览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图书馆教师资料室规则、图书馆学生借还书等制度。
图书馆网站增设刻录机、移动硬盘等,并设专人建设、管理,设专人对网站建设进程进行考核,使全校师生能够得到优质的资源服务,也使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更上一层楼。
二、加快馆藏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馆的总藏书量已达到 156421 册,价值 1721250.91 元。全学期 编书1700余册,全部分编后上架流通。订购报刊 191种(286 份分校阅览室和资料室),调整了馆藏比例结构,提高了馆藏质量。
三.优质服务:
1、常规工作。第一周各室做好了准备工作,打扫卫生,整理资料,借书室、资料室开放。新人员调入的处室做好了交接工作(借书室)。第三周学生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借书室全面开放。
2、保持较高的流通率和到馆率
本学期,分校借书3519 册,流通率高达5.13 %(分校可流通图书68553册);资料室到馆约900人次,到馆率约30%,外借期刊800余 册,学生阅览室到馆 9768 人次,到馆率达40 %;
视听室阅览室开放总时间为1000余小时,学生到馆率为50%,日均到馆数为50人,维修电脑100余台次,制作更新网页500余页,收集整理电子450余册,制作科教电影视频2部33集,备份网站数据和数据库数据1000余MB,协助编目新图书1500余册,协助制作借阅证750余个等等。
3、我校图书馆(两部)都设有新书展示架,向到馆的师生们推荐宣传上架新书。我们用新书介绍、海报、专题书目、网上推荐等形式向读者介绍重点图书,发布图书信息,增加了流通量。
4、本学期图书馆在高一年级开展了读书活动。
四、美化环境
美化环境一直是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种种原因,目前还达不到优美高雅的现代化图书馆要求,人文环境的建设更是我馆长期的建设重点。
五、馆员队伍建设
现有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技能进一步提高,徐州一中图书馆 2011、1
第三篇:徐州一中2006民主评议工作总结
徐州一中2006民主评议工作总结
根据局党委[2007]2号文件精神,我校党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紧密围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四个文件”的有关要求,按照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认真而有序的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内“创先争优”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我校当前发展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着眼于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进一步完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切实把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及省、市党代会精神和全市教育工作的重心上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争创五星级高中,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内容
1、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评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做出了重要部署。各支部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决议》精神,积极引导他们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评议,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当前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清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深刻的思考。
2、紧紧围绕学习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进行评议。各支部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通过学习和评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深刻内涵。
3、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共产党员先进性进行评议。每位党员进一步对照“三个代表”和党章要求,认真解剖自己,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立足本职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从以下具体内容进行自我剖析和评议:
(1).有无进行有偿家教
(2).有无强行向学生摊派收费事项,从中牟取利益的行为(3).有无违反学校相关制度和师德师风建设行为
(4).有无认真执行《徐州一中党委关于加强党员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两个文件
三、评议结果
这次党员民主评议的党员应为223人,实为223人,正式党员220人,预备党员3人,经过民主评议,18名党员为优秀党员,202名党员全部为合格党员。
四、今后民主评议整改措施
1、将党员自我评价作为民主测评的重点来抓,使自我评价贴近现实、切合实际。
2、将先进性长效机制真正保持到每个党员的岗位、保持到时时刻刻的服务中。
3、继续开展“我为党旗增光辉”的争先创优活动。
4、注重对党支部的学习活动管理,使党员从支部活动中增强党性、党纪意识。
第四篇:武夷山一中普通高中新课程范文
武夷山一中普通高中新课程
实验工作准备工作情况汇报
2006年3月,我校被南平市确定为南平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为贯彻省、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相关精神,确保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到早规划、早准备抓落实、保质量的思路,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做了较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现状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确立实验工作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坚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的高中教育的性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相关政策,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认真扎实地抓好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诸环节,以保证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落实,确保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质量。
目标任务:通过新课程的实验,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能内化为教师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行为。在重建学校新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水平,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目标任务:
1、全体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习、理解、认同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自觉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并能付诸于教学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2、编制并逐步完善适应于新课程的、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多层次、选择空间大、体现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确保国家必修课程100%开出;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选修Ⅰ课程的开出,力争形成与职业中学资源共享机制,以保证通用技术选修课程的开设。
3、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开发、研制既符合学生需求,又切合教师实际专业能力,相对稳定,有学校特色的选修Ⅱ课程,力争在第一轮开出18个模块(专题),以后逐年有所增加,最终实现60%以上教师能开出具有较高质量的选修Ⅱ课程.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改进学校评价,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6、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7、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评价制度,保证学生在该学习领域学分的获得。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课程实验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学校成立以下实验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三位副校长、教研室、教务处、政教处主任组成。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在经费使用、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课改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保证新课程的实施质量。
2、学校课程实验业务指导小组。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副主任,各学科组正、副组长组成。
主要职责:(1)负责学校课程编制,教师培训;学校新课程方案和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学生的管理和班级管理;做好新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评价分析与学生学分认定,指导教师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保证新课程实施的质量。
(2)负责制定学校课程方案(三年总课程表、学期课程表、教师课表、学生学习活动场所课表、学生个人课表);制定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习指导制度、行政班和教学班学生管理责任制度、学生管理情况通报制度、学生学习档案管理制度、学分认定办法、校本教研制度、课程资源开发研制制度)和教师发展评价办法;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库,最大限度满足教师教学需要;研制、开发选修Ⅱ模块课程。
(3)在新课程实验阶段负责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评定和学生学分认定办法的审核;对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开发研制的选修Ⅱ课程方案及教材的审定和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定期调研、及时反馈,对实验过程进行指导与监控;沟通校际交流合作的渠道,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三、找准实验准备工作的重点、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与研修
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实验教师、学校管理者、相关实验人员全部参与新课程培训。坚持岗前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以校本培训为主。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含案例)培训、岗位培训,除参加国家级和区(省)级培训的教师外,其他教师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培训。培训采用个人研修、专题讲座、参与式培训等方式进行。校本培训持续于实验过程的始终,由学校教研室组织实施,并把新课程培训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教师业务进修考核直接挂钩。教研室制定新课程培训方案和质量标准,对教师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二)形成并逐步完善学校课程方案
2006年秋季实验启动阶段“学校课程方案”基本形成(见《2006级高中新课程计划》),保证了国家必修课程100%按计划开出,最大限度地满足选修Ⅰ课程的开设,选修Ⅱ课程的开设则需依据学生的选课倾向和教师实际专业能力和开课能力确定。为此,2006年9-10月学校要在高一年段学生中进行选修课选课倾向基线调查,同时在教师中进行开课倾向调查。在此基础上确定18个选修Ⅱ课程,完善学校课程方案。在选修课领域将根据我校实际,拟采取教师个人自愿申报选修模块,学校合理调整,确定人选;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积极引导的有利于学生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多层次、选择空间大的学校选修课程方案。
(三)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制、开发制度
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制、开发工作在学校课程实施研究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实行主管校长负责制。
在2006年12月前学校建立“课程网络资源小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
选修Ⅱ课程的建设,学校保证在第一轮实验中开出18个模块。要求教师在开发课程时每个模块按1个学分开发,这样既保证大多数教师有能力可以开发出教材,又可以避免课时过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倦怠。
每年学校举行一次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展示会,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并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之中。
2、制定学分认定办法
根据省《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学校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监督学分认定过程的各个环节,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学业过程、学习效果,并对学生在课程方面的发展水平做出评价,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考试,依据考试成绩和学生学时数量等进行学分认定。学分认定基本程序:
(1)检查学分产生的全过程。包括学生学时数量(出勤)、检测考试命题、监考、阅卷、评分等。
(2)公示学分。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并负责调查处理。
(3)认定学分并注册。
(4)建立学生学分档案。
3、建立学生学习指导制度
学校课程实施研究小组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段内编制好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提供学校课程方案。在学校课程实施工作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实行“全员导师制”每位教师须负责20余名学生三年内的学习指导。指导并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避免学生选课盲目性;学科教研组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的咨询。
学生学习指导中心由本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各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教研室,心理咨询室组成。
4、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
进一步修订完善《武夷山一中教师量化考核积分办法》,新的教师评价内容要包括教师对学生选课指导的力度与实效,课堂教学实际效果,选修课开设情况,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与水平,课题研究成果与业务进修,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的反馈与评价等。
5、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在学校课程实施研究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教研室负责修订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的内容、标准与评价工具。评价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特征,要体现对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6、重建学生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要求,实行学生学业评价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为适应新课程结构的调整,建立“班主任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主要承担对学生行政班的管理工作,学科教师(导师)承担对教学班的管理。由班主任协调相关任课教师,相互通报和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形成管理学生的有效机制。
(四)加大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力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教师成长的最好基地是学校,最好的过程是教学。要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解决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1、学校通过开展校内和校际间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活动,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为教师个人实践和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及获得多种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建立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的研究型组织,由备课组长负责,联系高一同学科实验教师,通过开展认真地备课、上课和积极的评课,课后反思等研讨活动,增强课改实验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3、逐步打破传统的学科教研组模式,建立以课题为纽带的弹性课题组,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与研讨。要求每个备课组要将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上报,教科研室负责归类,提炼成实践问题课题,由教师自愿申报,组合成问题攻关小组,最后达到解决实践问题,指导实践的目的。问题课题研究实行不定期制,立足于解决实验过程中实践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研室应给予必要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学校教研室每月举行一次“会诊性教学和管理研讨会”,由各学科备课组组长做中心发言人对本学科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由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科研室主任,同组教师商讨提出改进或解决的方法。
5、教研室、教务处每个学段结束后对课程实施过程及时总结,为指导下学段实验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使实验工作在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中得以完善。
6、开展校内教研成果评比活动,对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创造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投入必要的经费结集出版教师课改实验成果集。
(五)加强宣传,积极营造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环境
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校园网”、“班会”等形式向家长、学生宣传课改意义、课改方案、课改成果,争取家长和学生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方式积极向教师宣传、培训,使全体教师增强课改的自觉意识,深入领会课改的先进理念以及课改对学生发展,民族振兴的深远意义。
四、课程实验工作的阶段划分
1、宣传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8月)
(1)月成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业务指导小组。
(2)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汇编相关材料组织教师开展学习。
(3)参加过省、地级新课程培训的教师为教研组内其他教师进行校级培训。
(4)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及相关教师赴广东参观、学习高中课程改革经验。
(5)制定出我校高中三年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期安排计划和完成高中三年课程安排的《总课程表》,编排新高一年级必修课课程表,选修课课程表。
(6)制定编写《武夷山一中新课程排课方案》、《武夷山一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武夷山一中新课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实施方案》、《武夷山一中新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武夷山一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
2、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9年7月)
(1)从高中一年级起,开展有关学科的新课程标准试用和新教材试教。
(2)实验年级教师认真撰写教案、教学反思,业务处室加强对实验年级的教学常规检查。
(3)对实验教学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经备课组申报,教研室研究确定为校级教研课题,学校给予支持。
(4)教研室定期搜集教师实验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学设计,深刻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材料编印成册以便交流借鉴。
3、总结阶段(2009年6月—2009年8月)
(1)学校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三年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做出终结性评价,写出评价报告,确定学校新课程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2)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各相关处室写出研究报告
(3)评选校级高中新课程改革优秀教师论文,汇编《武夷山一中高中新课程改革论文汇编》。
五、遇到的主要困难、问题
1、资源条件不足:师资、场地、设备、资金都相对不足。
2、教研意识、课程意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更新需要有一个过程。
3、学生选课、学分认定、走班和人的管理问题需要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4、教材征订与选课需要相对脱节,教材的调剂量不足,学生选课只能是在已有教材范围之内,各选修模块的介绍材料少。
5、教材、教参、教辅材料问题。
教材本身问题。材料多、知识点不少而课时压缩,选修模块大而泛。有的直接以大学的一门课作为一个模块,如马克思三个组成部分,邓小平思想作为选修模块。是照搬压缩,还是体系创新?教参、教辅材料问题更大,到书不及时,质量不高,基本是旧瓶装新酒。
武夷山一中教研室 2006年8月
第五篇:徐州金榜国际学校招生简章
徐州市金榜国际学校2016年招生简介
徐州市金榜国际学校是由无锡市春蚕教育集团投资创办的民办完全中学,无锡春蚕教育集团致力于从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考复读等基础教育,在苏北地区投资三所民办中小学,于2013年控股主办了连云港市新世纪中学(在短短三年内高考升学率从倒数第一跃升到连云港市区前三),于2014年创办了邳州市春华中学(2016年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再次获得邳州全市第二<邳州市区第一>的优异成绩),于2016年创办了徐州市金榜国际学校(集团在苏北地区的最重点建设校区)。
集团办学十二年来,依托教育资源优势,实行精品办学,输送一万多名优秀人才进入高等学府,培养二百多名学生分别考取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南大等名校,部分考取清华大学等名校学子曾被《扬子晚报》等媒体专版报道。艺术教育也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集团学校每年均有大批艺术类学生考取中国美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四川美院等名牌艺术院校。2015年高考美术类考生仅中国美院就考了5名,考取中央戏剧学院1名、上海戏剧学院2名、北京舞蹈学院2名等,集团学校艺术名牌数超过了一些地级市艺术名牌数的总和。
一、优势特色
1、优越办学条件
徐州市金榜国际学校位于徐州市云龙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校园环境舒适、优雅,处处洋溢着深厚浓郁的人文气息,学校占地120亩,有宽敞的运动生活区和幽静的办公教学区域,所有教室、场馆都配有多媒体设备,并配备符合国家一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心理活动中心,播音室和音乐、美术专用教室等。学生公寓、餐厅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学与办公的现代化,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雄厚师资力量
雄厚的师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本校精选多年任教苏南地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现有教职工68名,管理人员9名,专职教师3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26人,骨干教师、高级教师8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17人,在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教师12人。教师业务精湛,教法灵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多元知识结构,是一支敬业爱生、教有佳绩、研有所长的师资队伍。
3、先进管理模式
本校结合多年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具有民主、和谐、高效的管理环境。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对全校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管理。在教师管理方面,实行民主管理以及灵活开放的全员聘任制,形成优胜劣汰、催人奋进的用人机制。在学生管理方面,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早晚自习教师跟班辅导;为学生配备生活教师,指导学生的饮食起居;并通过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为人处事能力,全方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及较强的学习能力。
4、科学教学模式
本校运用以苏南模式为核心的科学教学模式,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注重鼓励、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念,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坚持实行启发、激励教学,因材施教,注重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训练学习方法。课后辅导跟踪到人,分科分层培优补差,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诊断、自我完善,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二、招生计划
初一新生招收180人;高一新生招收180人。
三、招生范围
初中部:市区(含铜山区、贾汪区)及外省市应届优秀小学毕业生均可报名。高中部:市区(含铜山区、贾汪区)及外省市应届优秀初中毕业生均可报名。
四、招生标准
初中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素质全面、学业优良、身体健康的徐州市区以及各县(区)的年龄不超过13周岁(2003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2016届小学毕业生。
高中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素质全面、学业优良、身体健康的徐州市区以及各县(区)应届初中毕业生。
五、招生方式
我校根据徐州市教育局有关招生政策,对自愿报名的学生从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六、收费标准
学费:初一新生:每生每学期6800元。
高一新生:每生每学期5000元。住宿费:每生每学期600元。
七、报名办法
来校咨询、报名。报名时请携带户籍本或考生身份证及小学(或初中)毕业证。
八、办学地点
徐州市云龙区庆丰路68号(市内乘18路、608路、46路、70路、93路到民祥园农贸市场站;或乘10路、25路、26路、80路到东店子站)。
九、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516-83462588、0516-8586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