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稽查在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稽查在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税务稽查效率是指税务稽查效果和用于税务稽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资源投入的比例关系。在“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下,税务稽查在税收征管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税务稽查效果越好,偷税、逃税、骗税和抗税的税收违法行为就越少,税款的流失就越少,对纳税人的震慑作用就大,就能净化税收环境,促进税收征收、管理的高效,维护国家税收秩序。
稽查在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
在推行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之前,税务稽查作用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转变:一是在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前提下,税务稽查以规范纳税行为、完善税收征管和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作用;二是以尊重纳税人合法权益为前提下全面实施稽查工作,其目标是“保障权益、打击偷税、规范执法、有效监督”。
当前,更加需要关心的是税务稽查在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发挥的实际作用。笔者简单的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税务稽查是征管过程的重要环节。
不论是科学化或精细化,都要求征管过程囊括所有涉税业务,进而形成对税务管理的封闭循环。纳税人从税务登记开始进入税务管理,通过依法申报、缴纳税款、领购发票参与税收管理,然后接受责任区、纳税评估。对涉嫌偷税的纳税人则还需要进入稽查环节。可见,不是所有的纳税人都必需进入稽查程序。但是,笔者不能因此认为稽查是附加的。实际上,只有包涵了稽查职能税收执法权才能完整,征管过程才能囊括所有的纳税人、应对所有管理要素。第二,税务稽查是税务管理的推进器。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另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用不同的方法管理不同的纳税人,始终将最有效的方法作为管理纳税人的首选。这些管理方法来自于各个税收业务的工作实践,其中,很多方法就直接来自于税务稽查。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同违法行为斗争的前沿阵地,是直面各种偷逃税现象的工作岗位,因此,为了维护税收执法的刚性,有效打击涉税违法,稽查方法和手段都极具针对性和高效性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税务稽查工作人员也积累了大量的查处方法、分析方法、取证方法等经验。这些方法实际就是科学化要求的规律性,因此,将其运用于征管工作就可以大大提高征管的效能和质量。
第三,税务稽查是税务管理的测量器。
税务稽查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检验税收征管的效果。笔者知道税收征收率的提高主要来自于经济的自然增长、税收政策的制定、征管刚性的增强。就一个纳税群体分析,致使三者都处于良好、稳定的状态下,偷税行为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也就是说绝对的“零偷税”是不存在的。但是,征管质量一定是与偷税行为成反比关系的;征管质量越高,纳税人名义应缴税款就接近实际应缴税款——这一点在所得税征管过程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从这个角度上讲,稽查的成果部分归咎于征管的漏洞,特别是对于具体税收法律行为的检查更能够证实两者的关系。比如多起增值税专用发票特大案件的查处,就说明我国增值税专用发票政策、征管方法都存在很到漏洞;再如废旧物资行业偷税屡查不止、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压力重等现象实际都反映出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而税收稽查查补税款的性质或原因就成为检验征管科学化、精细化的一种方法。
第二篇:新时期税务稽查在税收征管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时期税务稽查在税收征管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时期税务稽查如何在税收征管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就必须对新时期税务稽查工作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也是实现国家税务总局,强化精细化管理目标的需要。税收工作的征收、管理、稽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下好税收一盘棋的结果,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会偏离航向,甚至会失去目标。因此,就必须明确工作方向、突出工作重点,清醒的认识到新时期税务稽查,在税收征管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税务稽查的地位
(一)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关口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专家曾把税收征管的内容结构比喻为一座“金字塔”,从底部向上依次为“为纳税人服务—纳税申报处理—税款缴纳—税务稽查—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税务行政诉讼”。也就是说,由实体法规定的纳税义务须经征税主体对这些纳税义务的发生、计量、履行和消亡逐级进行确认后才得以实现,而上述各项义务的确认涵盖于以纳税服务、税款征收、税务稽查为主线的税。
意义上,它反映出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道德水平和法制意识,因而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税收征纳关系是否和谐的主要指标。
“纳税遵从”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它反映的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框架内的自律水平,也就是在不考虑税务机关监管的情况下,纳税人是否能够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缴纳应缴税款。另一方面,它反映的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框架内的他律程度,也就是在考虑税务机关监管的情况下,纳税人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上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应缴税款。在前一种情况下,纳税人即使不能自觉纳税,也不会承担法律责任;而在后一种情况下,纳税人一旦不能依法纳税,将很有可能受到税务机关的查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般而言,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纳税人普遍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但这种自律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然本性,而是纳税人在征纳双方长期博弈过程中做出的符合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尽管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期望纳税人通过自律实现完全的纳税遵从。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备,在这种条件下,更应当主要基于后一种情况来考虑和研究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体系,强化对纳税人的监管来提高纳税遵从。现实中,税务机关正是通过有效的税务稽查来查处税收违法行为,达到强化纳税人的税收法律责任意识,使其达到增加税收违法成本的目的,从而迫使纳税人在涉税行为的取向上,更多地选择“守法” 而放弃“违法”。事实证明,税务稽查在引导纳税遵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实现纳税人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催化剂”。
二、新时期税务稽查的作用
当前,对于新时期税务稽查的作用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税务稽查会引起征纳双方的对立,强化稽查职能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氛围产生消极影响;二是认为税务稽查会增加纳税人成本,强化税务稽查职能会抑制投资积极性,减缓地方经济发展;三是片面理解和强调税务稽查的收入职能,将稽查局作为收入任务的“调节器”来使用。这些认识如果不加以澄清,必将对新时期的税务稽查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当认真分析和正确认识税务稽查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保障完成税收中心任务方面所起的作用,确保新时期税务稽查工作健康发展。
(一)加大税收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是维护正常税收秩序的基础
由于征纳双方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且稽查执法往往处于双方利益的焦点,税务机关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行为必然使违法行为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外在化。从这一角度上看,稽查执法与税收违法之间的对立,正是税务稽查以查处税收违法行为服务于广大守法经营的纳税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表现,是税务稽查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
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这是法律赋予税务稽查部门的神圣职责。这主要缘于税务稽查部门:一是职责明确专业化强;二是稽查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三是不受区域的限制;四是稽查的强制力度大;五是通过与公安部门的联手能有效的震慑犯罪分子。通过对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的案件的查处、曝光或移交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等措施,充分显示了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能够有效的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体现税收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强制性。
第三篇: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文章标题: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严征管”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税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税务部门贯彻落实严征管要求的具体举措。从征管工作的细微环节和具体问题入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实施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关键是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人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首要的是要加强对税收征管主体——税务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努力形成一种人人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精神。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居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努力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的人本理念,激发干部工作热情,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深入持久地开展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努力营造人尽其才、安居乐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开展各种争先创优活动,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使每一名税务干部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干部职工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必须强化责任意识。一是建立健全税收执法责任制。将税收的征收、管理、稽查等执法工作,细化为具体的执法岗位,以岗定责,以责定人,构建完整的岗责体系;对每个岗位的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形式和标准等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设计科学、严密的工作规程;以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为标准,对执法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建立奖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评议考核体系;与评议考核、执法检查相衔接,实行严格的过错责任追究。二是要严格落实好以查促管工作制度。通过税务稽查,不仅要查处纳税人违法违规的问题,也要发现和分析税务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而强化税务干部的责任意识,为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指明方向、找准症结、提供对策。
二、实施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点是抓住征管工作的具体环节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体现着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凝结着管理的质量、效率及效果。只有不断地关注细节,认真加以规范和解决,才能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纳税人户籍管理。这是税收征管工作最基础、最基本的管理环节。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明确征管范围,落实管理责任;建立户籍日常巡察、实地核查工作制度,防止漏征漏管;健全户籍管理档案,及时归纳、整理和分析户籍管理的各类动态信息,强化和细化管理。
2、纳税申报管理。尽快探索完善纳税评估管理制度,使之成为税务机关强化税源管理、解决申报不实问题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同时,要规范申报资料在征、管、查环节中的传递,注重申报信息的应用。
3、税源管理。强化税源管理,一是要明确管理责任。二是要明确管理重点——税基,就是要核实纳税人的收入与支出。三是实施分类管理。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根据其生产经营状况和纳税信誉好坏程度,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后,实施与之相对应的监控办法。对重点税源实行重点监控网络管理;对市场税源实行划片集中征收管理;对零星税源借助各行业、部门的管理优势,实行源泉控管综合治理;对关、停、并、转企业,失踪户、非正常户等特殊税源,按地域分户到人,实行行业监控和户籍管理,定期开展清理。
4、征管工作规程。征管工作规程是开展税收征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的操作规范,包括业务处理流程及与之相关的表、证、单、书等,建立科学、规范、严密的征管工作规程,是推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基本要求。由于各地在征管模式及计算机应用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完全制定全国统一的征管工作规程难度很大,但其中的对外执法类业务流程及其相关文书必须统一。
5、税务稽查。通过加强案件的综合分析和个案分析,提高税务稽查工作水平。一方面,通过综合分析,及时掌握涉税案件的发生、分布特点,作案手段和发展动向,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范、打击涉税违法活动,以提高税务稽查的预防能力和主动出击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个案分析,发现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为税收执法责任追究提供依据,以查促管,发挥好监督与促进的作用。
6、办税服务。在进一步简化涉税审批环节、简化涉税审批手续、简并涉税文书、缩短办税时限的前提下,使纳税人的各类涉税事项能够在办税大厅直接审批办理的,全部在大厅直接办理,对办税大厅不能直接审批办理的,也由大厅统一受理并实行内部流转、统一回复,使办税大厅的办税功能更为健全,纳税人办税更为快捷便利。
税收征管是一项综合的工作,每个环节都是税收征管这一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
第四篇:营销稽查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电力营销稽查在堵漏增收、内部控制、整顿市场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电力营销管理中营销稽查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运用营销稽查管理电力营销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力营销;营销稽查;运用
近年来,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增长稳步向前,各行各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对电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由于供电企业受到发展时间、建设技术水平、综合投资水平制约,我国电力营销管理中营销稽查存在不足。通过完善稽查管理制度、规范稽查管理内容、创新稽查管理方式等有效措施,可以提高电力营销管理水平。
1电力营销稽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电力营销稽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
核查分析电力营销数据是电力营销稽查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营销稽查人员面对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显得无从下手,没有可靠详实的稽查线索,营销稽查工作效率低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传票、台账、报表、电费发票业务逐步被计算机电子文件取代,对稽查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1.2稽查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电力营销稽查主要围绕反窃防漏问题开展工作,逐步形成以内促外、多元化考核目标,但是电力营销稽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形成健全的稽查考核制度,对稽查人员的评价体系也不够健全,无法完全发挥“以内促外”的营运管理稽查作用。
1.3稽查工作手段具有一定局限性
电力营销稽查手段落后,抽查方式常常是对报表、工作单、管理台账进行抽查[1]。这种抽查方式所抽取的样本带有稽查人员的主观色彩,难以代表业务的结果。片面性稽查工作效率不高,给稽查工作带去一定漏洞和不足。实际工作中,采用手工取样方式,对其相关资料进行逐条比对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工取样、查找企业的营销业务、报表、工作档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最终稽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稽查结果往往依靠电力营销稽查人员的经验判断作为稽查结果,稽查结果准确性受到人们的质疑。
1.4营销稽查的风险认识不足
我国电网一直是垄断行业,企业竞争意识不强,电力企业虽然提供多种营销服务,但是欠缺对营销风险的管理,对经营风险、供用电法律风险、社会负面风险等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增加了经营管控难度,导致风险控制体系[2]不完善,影响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高效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模式
2.1完善稽查管理制度
不断扩大营销稽查管理的深度、广度、宽度,对营销部门的评价标准、工作流程、工作时限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部门及工作人员依法处理行政业务。制定营销稽查工作管理办法、组织体系、稽查网络,完善营销稽查的管理制度。统一稽查、分级管理的两级工作制度是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比较好的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机构,在内部构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责任体系,将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义务和管理权限分散到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提高管理效率,增强营销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各个部门之间管理漏洞、空挡,对问题进行汇总、分类、整理,提出改进的建议以及措施,提升企业整体实力。
2.2规范稽查管理内容
建立分层次的营销关键指标体系,改善稽查工作的对策分析,构建稽查样本取样率、营销差错责任事故、营销监控指标、稽查整改完成率、营销风险管理、业务出错率等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指标,由系统自动生成各段位的营销关键指标,并根据任务完成程度作为绩效考核[3]依据,对营销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单位个人优奖劣罚,促进营销稽查工作精细化管理,要求营销稽查网络人员按照规定流程完成稽查任务制定、分派、反馈、汇总、跟踪、分析、复查、考核等工作内容,形成一个闭环式管理模式,完善国内电力营销稽查工作。
2.3建立营销稽查监控中心
使用营销稽查监控中心对营销稽查工作进行闭环式管理,实现营销信息共享、营销业务规范、营销服务便捷、营销决策分析全面、营销监控实时在线等目标,提高电力企业营销能力。依托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统一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对营销部门售电量、供电量、电价、服务质量、客户用电异常进行集中管理监督,对超时、异常情况进行稽查督办,实行闭环式管理策略,保证营销风险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认真完成,实现营销全业务、全过程可控。
2.4创新稽查管理手段
以内查为主,外查为辅,内外结合,开展周期性、非周期性、定点、非定点稽查任务,通过应用电子营销稽查信息系统完成稽查工作流程,实现电子营销稽查工作流程信息化目标,有序的组织开展日常稽查工作,运用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取样方式代替低效的手工取样模式,将稽查工作重心前移,实现对营销关键指标、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全程化在线监控和稽查,达到电力稽查工作的最佳效果。建立统一的电力营销稽查评价体系,规范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稽查结果评价标准,让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科学、合理、客观。
2.5建立电力营销稽查新的管理模式
逐步完善电力营销稽查、电费计算、电价监督方面的问题,利用三方协调、相互制约、三位一体[4]的稽查管理模式的优势,对售电均价波动、分时电价执行异常等监控和管理,为现有的电力营销部门管理职能的延伸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对于“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中发现的电费计算错误,应及时向营销稽查部门和监管部门反映,尽快派代表和用户进行沟通,确保电费计算准确无误。通过分层级负责、专业化管理、闭环管理、常态化方式开展活动、查改结合等新管理模式积极推动营销稽查工作的开展。
3加强电力营销稽查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3.1电价电费管理稽查
电价电费的管理,关系到电力企业是否能够及时足额收回电费,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收入,是企业生产全过程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最终体现形式。利用供电单位、电压、营业站、抄表本、抄表员的信息,检索任意范围的用户电价执行情况,对电价有质疑的用户要及时、合理处理。按时核对电费账务系统中负债类科目和资产类科目、财务应收账款和营销应付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用户余额是否平衡。严格按照抄表管理制度执行抄表任务,对容量、电量、电费情况异常的用户及时给予处理,按照电费标准收取电费,不能让增收用户电费的情况发生。目录电价、差别电价、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附加费、优惠电价、代征基金等要按照电价及规则执行。应收、实收、未收电费要按照账务管理制度严格整改,用户欠费之后立即催收、停电、最后复电。电费违约金[5]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定期查看票据使用管理执行情况。
3.2供用电合同管理稽查
供用电合同要按照规定执行,根据供用电合同签订实际情况,保证供用电合同主要条款及其附件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对于未签订供用电合同却先送电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严防偷电漏电情况发生。
3.3用户信息管理稽查
用户档案的存档要及时、规范,按照相关规定逐户建立相应的用户档案,保证用户档案资料信息的完整、一致、准确。根据档案变更管理制度标准,对发生变动过的档案,要保证档案记录与现场情况保持一致,严格执行档案保管、借阅的制度要求。
3,4偷电漏电管理稽查
对供用电合同、调度协议等定期排查,规范违约用电、窃电用户,对重要客户进行安排隐患排查,督导缺陷整改。针对一个时期从各部门反映的信息,要及时进行集中处理,组织突击性稽查活动,通过对高损线路、高损台区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对违约用电、窃电开展突进性稽查活动,减少管理系统漏洞企业风险。突击性稽查工作要注意和用户沟通方式,要满足稽查业务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又要防止工作人员和用户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矛盾,致使稽查人员与用户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3.5营销服务水平稽查
规范退补电量、电费、修改指针等工作,电费计算中心严格按照营业管理要求进行工作部署。运用营销业务技术支持平台检索变更用电业务和临时用电用户,提升营销服务水平。精细化管理用户反馈功能,对客户用电投诉及时处理,并调查相关业务人员综合服务质量,统计数据信息,对不满足岗位职能要求的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电力企业综合服务素质。对供电系统的配电故障、自然灾害信息进行抢修维护,保证电能供应安全可靠、节能经济高效进行。
3.6分线分台区线损专项稽查
对已经切改的路线、调整的台区,各基层供电局没有及时通过工作票的方式通知用电部门情况,要督促用电部门及时将变动情况在营销信息管理系统中更新。台区考核计量装置要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校验和轮换。按时维护分线分台的区线损耗,核查管理中线路-台区-电力用户的对应关系情况。线损率较高的线路和电台,要及时通知稽查人员分析原因报告情况,必要时进行巡线整改。
4结束语
电力营销稽查机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浩大的工程,通过健全营销稽查的管理机制,完善相关事务法律法规,提高稽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发挥好稽查工作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利用营销稽查的精细化管理原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励机制,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整体水平,维护企业整体利益。
参考文献:
[1]陈启亮.营销稽查与电力营销风险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17):6335-6335.[2]蒋小萍,宋涛,张帆等.浅析电力营销风险管理及营销稽查[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4(11):154-154,156.[3]林晋洪.刍议电力营销业务中营销稽查监控技术的应用[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7(12):124-124.
第五篇:对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对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税收征管一直沿用税收专管员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专管员“一人进厂、各税统管,信息专属、不能共享,征、管、查三权集于一身”。80年代后期,为适应经济体制整体改革和推进实施新税制的需要,我国税收征管开始探索改革,由传统的税收专管员全能型管理向按税收征管业务职能分工的专业化管理转变,逐步建立了“征、管、查三分离”或“征管与检查两分离”的征管模式。
1995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税务总局在对征、管、查“三分离”和“两分离”的做法进行总结和扬弃的基础上,于1997年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30字”税收征管模式。但是伴随着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旧征管模式转换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突出表现为税源监控管理意识弱化,“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凸现。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对原“30字”税收征管模式加上了“强化管理”4个字,形成了 “34字”税收征管模式。
随后,围绕着正确贯彻“34字”税收征管模式,特别是“强化管理”这4个字,总局进一步提出税收征管工作要以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优化纳税服务和强化税源管理为重点的思路,并从加强征管基础工作、规范机构设置、优化纳税服务、整合信息资源以及强化税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明确了深化改革的任务。我国税收征管工作开始进入到完善征管体制,深化信息数据应用,全面实施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一、白银国税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近年来,白银市国税局立足本地税收工作实际,着眼全国征管改革发展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税收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是健全税源管理机构,组建专业化的税源管理队伍。全市共设立31个税收管理分局,配备税收管理员219人,占在编539人的41%。承担着1019户一般纳税人、1839户小规模纳税人和13195户个体纳税人的税收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分析、评估、稽查、管理“四位一体”的税收管理机制。通过税收分析宏观预警,纳税评估具体落实,税务稽查重点打击,实现税收管理在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风险防范和控管机制。自机制建立以来,通过税收分析发现税收征管问题和薄弱环节8项,发布核查项目34个,共增加税收收入1603.73万元,提出整改措施12条,达到了环环相扣,整体提升的效果;三是依托信息化手段提升税源管理水平。在全市74户中小型煤炭企业中安装煤炭产量监控系统155套,实现了对煤炭生产企业的实时监控,达到了税收源泉控管的目的。自2008年10月份该系统运行以来,累计增加增值税收入5400万元,在生产经营正常的情况下,预计每年可增加税收4000多万元。在重点税源行业中推行自主研发的大企业监控软件。对其能耗、物耗等关键生产要素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设定每一环节预警指标,自动提取申报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产生分析报告,提出核查疑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大企业税收管理的风险。四是利用第三方信息促进税源管理。与工商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实现工商登记信息与税务登记信息的电子交换,通过自行研发软件清分比对,及时开展漏管户清理,促进纳税人户籍管理。从石油公司、车管所、烟草公司、房管局获取社会加油站油品分配信息、车辆销售信息、烟草零售个体户的卷烟配送信息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售房信息,对相关纳税人的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核查。从供电部门获取纳税人的用电量信息,开展水泥、铁合金、石膏粉等行业纳税评估和税款核定,进行以电评税或以电定税。从农业发展银行获取农产品收购单位的存贷款信息,据此核查农产品收购企业的纳税真实性。第三方信息的利用,拓宽了管理思路,细化了管理过程,丰富了管理手段。五是推行多元化申报方式优化纳税服务。通过广泛调研、大力宣传,密切配合以及注重跟踪问效等措施,在全市11000多户不达起征点中推行短信申报,占个体户80%;在全市所有一般纳税人和83%以上的小规模纳税人推行了电子申报软件;在4138户纳税人中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占企业纳税人及个体达点户的87%,以优质的纳税服务方式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六是注重夯实税收管理基础。开展“税收征管基础强化年”活动,重点从纳税人户籍管理、资格认定、发票和税收票证管理、申报征收、税源分类管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纳税服务、数据质量和征管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强化管理,为促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前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白银国税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纳税人户数和税收收入双双大幅增长,税源监控的手段和力度明显加强,纳税服务的水平稳步提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漏征漏管户现象比较普遍,纳税人异常申报依然存在,税收征管基础还有许多薄弱环节。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市税收征管的质量与效率。
从主观原因方面看:一是理念不新颖,缺少清晰思路。不能深刻理解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内涵,对税收管理现状认识不清,内在规律把握不准,发展趋势预见不强,管理目标不明确;二是责任意识不强,缺少工作主动性。对纳税人的各种动态信息不能积极地、主动地、敏锐地去依法调查收集,工作浮于表面,停在完成上级安排上,不能够静下心来去分析,集中精力去挖掘,及时依法去解决税收管理中存在的疑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三是相关知识不精,缺乏工作技能。对税收管理、财务会计、相关法律和计算机知识学习掌握不够全面,运用不够精通,缺少对税收管理的系统分析能力、预测评估能力、全面监控能力和专业化管理能力,只能停留在应付的层面;四是法治观念淡薄,缺少风险意识。对税收执法过程中一些环节调查不详细,核实不认真,服务不到位,审批不规范,存在执法随意性,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五是质量观念滞后,缺少系统监控。对税收管理的现状分析监控不及时,基层税务人员只注重完成征、管、查各项任务,认为质量监控是上级部门的事,只要软件监控不出问题,上级部门不考核追究,就完事大吉。尚未形成人机结合,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税收管理质量监控格局。
从客观原因方面看:一是税收管理对象纷繁复杂,相应地增加了征管难度。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纳税人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等日渐复杂,企业集团、跨国公司、有限合伙等不断涌现,连锁经营、直销、电子商务等层出不穷,而且数量迅速增长,身份频繁变换,给税收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二是社会监控体系不健全,协税护税网络机制未能充分发挥效应,税收监控缺乏群众基础。尚未与宏观经济部门实现有效的联系协作,与工商、地税等经济部门的信息交流还停留在国税部门“一头热”的局面,与供电、银行、房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仍不够通畅。广大群众更是对纳税人的税款缴纳情况漠不关心,协税护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三是结算制度的缺陷造成税源失控。在我国现金结算普遍,从而导致纳税人的收支十分容易游离于税务部门的监控之外,形成监管真空。同时由于公民索取普通发票、维护经济秩序的意识淡薄,或因经销商采取要票不同价的方式诱导消费者不愿索取发票,从而达到销售不开发票,收入不入账,也不申报纳税的目的。制度上的缺陷造成纳税人轻而易举地偷逃税款。四是税务经费紧张致使税收管理信息化难以推进。对纳税人生产和流通的关键环节安装称重或视频监控设备,对其销售发票实行网络开具是实施税源监管的一种有效措施。但这些技术往往需要委托技术单位或与生产厂商共同完成,这就需要一定的资金加以支持,在不允许向纳税人收取的前提下,基层税务机关也只能鞭长莫及。
三、对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初步设想
(一)树立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所谓科学化管理,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税收征管工作的规律,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制度体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征管工作,提高管理的实效性。所谓专业化管理,就是要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其掌握的专业技能,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强化管理深度的目的。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管理的最大效能。其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的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专业化强调根据纳税人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牢牢把握新时期税收管理工作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广泛调研白银税收管理现状、经济税源结构、干部队伍素质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和荣誉意识,有效指导全市税收管理工作实践。
(二)探索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要始终坚持以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强化税源管理和优化纳税服务为重点,从健全机构设置、完善岗责体系、优化服务流程和强化责任追究入手,不断推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按照属地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税务管理机构。打破现有的重点企业属地管理的格局,把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将行业特点类同,生产工艺相近的大企业集中到同一税务分局,实行专业化管理。将税源相对较少的农村税务分局进行整合,对非重点税源行业的纳税人实行属地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严格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强化基础管理。按照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从税法宣传、户籍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调查、信息采集、纳税评估和资料管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岗位职责,做到权利分离、职能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配合。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网上考核与实地考核、纳税服务考核与执法责任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税收管理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考核监督,强化过错责任追究,保障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
三是实行专业化分类管理。应在总结现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纳税人规模和行业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从宏观分析地区产业链和行业规律、微观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律和涉税信息变动规律入手,按照不同类别纳税人的特点,提炼把握每一类、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个纳税人的税收征管规律,科学确定管理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和申报纳税情况。对大企业税源,要充分应用综合软件和监控软件,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防范内部销售确认不合法及关联企业税收转移,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科学预测税收收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对中小企业税源,要从不同行业纳税人相关信息并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评定。对个体双定业户税源,实施划片管理,注重管片交流,在管理重点上突出抓好个体大户的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实行以票控税和计算机定税。
四是建立税收预警监控体系,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建立税收征管的预警监控体系,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运用科学方法设计监控指标体系,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监控指标上下波动幅度确定其预警值,并将预警标准指标设定在软件内,由计算机监控系统对纳税人每个时期的监控指标进行自动监控。税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申报纳税、综合经济指标、行业税负以及税务检查处理等各类动态情况的分析,及时对照上级税务机关发布同行业税负及预警标准,比较各部门上报统计部门的指标,结合各级协税护税、部门配合等各类相关统计分析信息,深入开展纳税评估。对生产经营规模较小,预警指标应用少的纳税人可由税收管理员实施评估,对生产经营规模大,会计核算复杂,预警指标应用较多的纳税人可专门组建税源管理科或纳税评估小组实施评估。五是建立外部信息交换机制,提升信息管税质量。要在规范和提高内部信息质量的同时,积极关注外部信息的采集,根据数据分析和纳税评估的需要,对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和财务核算信息,采取由纳税人自行申报与税收管理员定期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采集。畅通第三方信息获取渠道,要建立与工商、银行、财政、审计、外汇管理、技术监督、公安、法院、民政、交通、房产、建设等部门的数据交换与互联互通机制。定期与这些单位就涉税信息进行交换,为税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六是强化发票管理,实行以票控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稽核比对,加大协查力度,严厉打击利用专用发票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研究普通发票管理的有效措施,在不达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中推行定额发票,在其它的普通发票使用户中推行网络发票,有效解决“大头小尾票”、“阴阳票”等发票违法问题。
七是全面构建纳税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准确把握纳税服务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坚持公正执法,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按照提质、减负、增效、和谐和遵从的目标要求,从税收宣传咨询服务、税收程序服务、税收维权服务、税收环境服务和税收援助服务等方面开展全员服务和专业化服务,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措施,做到在税收管理中优化服务,在纳税服务中强化管理,不断提升纳税人的遵从度。
八是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要通岗位人员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一线税收管理人员的比例,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优化税务干部队伍结构。定期开展各种税收业务知识和综合知识培训,鼓励税务干部在岗自学和参加各类资格考试,组织“六员”、“七能手”培训和竞赛活动,着力提高年青税务干部综合业务素质。本着“用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50”以上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更新老年税务干部岗位工作技能,为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