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落实税收精细化管理
税收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税收质量管理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实现税收质量管理精细化,必须从思想、业务、学习等多方面入手,突出过程控制,强调环环相扣,追求“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实现质量水平的提升,保证税收质量管理持续地“向深度延伸、向广度拓展”。为此,要努力做到“六个坚持”。
一、坚持以收入为中心不动摇
目前,国税工作仍面临着税源随机因素多、计划任务重、收入压力大的困难。面对喜忧参半的收入形势,在工作中要始终突出组织收入这一中心,坚持全年收入目标不动摇,用切实的工作措施确保年度收入目标的全面完成。一要突出重点。始终将收入工作作为税收工作的要点。要定期进行税收分析,深入分析动态,认真研究问题,及时明确方向,强化征收措施,形成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集合力。二要明确责任。要从上到下,层层签订收入工作目标责任状。由此形成一把手主抓收入目标的收入工作责任制,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狠抓收入目标不放松的积极性和紧迫感。三要强化目标,坚定信心。要根据税源情况及时进行科学细致的分解,做到税收目标与税源状况基本吻合,做到应收尽收。四要加强监控,及时掌握税源异动,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
二、坚持税源管理不动摇
重点税源是税收的支柱。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是完成税收收入的重要保证。要狠抓对重点税源的即时监控管理。通过重点税源信息监控系统,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流向和税收入库状况,实现对重点税源户从纳税申报到入库的全程监督。要通过深入调查,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物流、资金流信息,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和纳税能力,全面预测税收收入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制订组织收入的可行方案,牢牢把握税收收入的大头,确保收入及时入库和稳定增长。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
过硬的国税队伍,是创造过硬的国税工作业绩的重要保证。要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一支技术先进、业务精湛、作风务实、勇于创新的税务干部团队,使队伍素质与事业发展相适应,这是科学发展观在队伍管理上的体现。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立足于创建学习型队伍,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更新知识,不断“充电”;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税务执行力,深化行风建设和“两权”监督,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团结奋进的税务干部队伍
四、坚持以管促收不动摇
积极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监控,强化工作组织,加大考核力度,保证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均衡入库。一要全面强化日常管理。在完善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的基础上,认真落实税收征管质量综合目标考核,量化工作,细化目标;二是要深入开展纳税评估。突出抓好煤炭企业、税负异常户的纳税评估,开展对加油站、农产品收购企业、废旧物资企业的专项评估,提高纳税申报真实性、时效性。
五、坚持依法治税不动摇
在组织收入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一要严格依法征税。要牢牢抓住日常管理、申报、缴库等环节,依法征管不放松,要做到实事求是,依法征收,坚决不收过头税。二要强化执法监督。通过全面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深入贯彻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加强日常税收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税务行政执法行为。
六、坚持优质服务不动摇
良好的税收环境,是实现收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更新办税服务理念,采取多项措施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环境。一要完善服务举措。深入推行“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办税,提高办税效率,方便和促进纳税人及时申报纳税。二要落实优惠政策。在加强税收日常征收的基础上,把执行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加强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办理好各项减免税,落实好农产品销售、下岗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三要促进诚信纳税。通过深入开展税法宣传活动,评选诚信纳税人,评定纳税信誉等级,实行分类税收监控管理,促进广大纳税人合法经营、诚信纳税。四要争取各方支持。加强与工商、地税、银行法等相关工作部门协调配合。
总之,税收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保障各项工作扎扎实实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使税收精细化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否则,税收精细化管理就难以实现。
第二篇:浅析税收精细化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恒久不变的努力方向。2008年,**市国税局紧紧围绕提升征管质量,创新思路,扎实工作,标本兼治、强化监控,建立了契合**征管工作实际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全系统税源管理质量显著提升。
一、再夯征管基础 规范数据管理
征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税源精细化的质量高低。该局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思路,从规范征管数据审核、归档、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征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为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把好数据采集关,严格系统数据审核。数据采集是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局从规范征管基础数据采集、审核等基础工作入手,要求责任区管理员对照征管资料目录,认真收集资料,力求全面准确,在数据采集环节,认真实施纸质资料、实际情况和征管系统数据的“三次核对”,查找纸质资料中缺失的信息,并进行补充完善,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征管基础数据的分类归档、综合运用做好了准备。
二是把好数据归档关,规范征管档案管理。征管基础数据的归档运用是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该局从现行征管工作实际出发,按照省局税收业务规范的要求,通过分局试点、深入调研、效果评估等形式,经过四次易稿,重新修订了征管资料目录,删除24项过时、不切实际的要求,将征管资料目录重新划分为户籍、户管、综合资料三大类共101个子栏目,实行企业户籍档案分户归档,户管资料企业每户一档,个体户5户一档,使征管资料便于收集、利于归档,明晰责任,方便考核,提高了征管资料的规范性和利用率。
三是把好数据清理关,强化错误信息调整。注重运用考核手段,采取定期检查和集中评比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资料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检查和考核,切实把好数据清理关,对资料缺失征管档案及时进行补充、完善,对比对不符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剔除,确保征管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完善《工作手册》 强化责任意识
税收管理员是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主体,不断调动、激发一线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对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意义重大。该局根据税源管理工作的新标准、新要求,从**征管工作实际出发,继续推行《税源管理工作手册》,努力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不断提升税源管理质量。
一是重新定位,提高针对性。根据使用情况反馈,从加强税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税源管理工作手册》进行重新定位,明确开展税源巡查管理的事由分为联动办要求、分局指派、管理员自选三种,让管理员带着任务下户,做到“去有目的,回有记录”,杜绝了个别管理员责任心不强,“下企业抄账册”的做法,有效提高了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源巡查的针对性。
二是规范填写,提高实用性。不断对《税源管理工作手册》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填写内容进行重新规范,具体指定为“管理事由”、“管理记录”、”综合鉴定”、”分局点评”和”管理员反馈”五大类,要求税收管理员在开展税源巡视时现场采集数据、及时完成管理记录,最终做出企业纳税状态评定,再由分局长对管理员巡查结果进行审核,并提出加强管理的工作建议,初步形成了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是细化责任,提高准确性。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将《税源管理工作手册》由活页式改为订本式,明确作为执法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经巡查的纳税人如发生重大偷逃税案件,属于管理员巡查时应当发现的问题,则追究时任管理员的执法责任,通过压力传递,激发了全体责任区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三、精心组织实施 用好监控系统
该局高度重视,放大系统的执法监察和责任追究作用,重点强化数据预警和责任监控,进一步激发全体干部的责任心和“内动力”,积极促进税源精细化管理。
一是抓模版建设,迈好起始步。泰州市局在全系统试运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该局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做好数据测试、全流程走通调试等系统模拟运行工作,历经四次修改,在规定时间内,建立起了由责任人类型设置、综合评比设置、预警信息设置等8个模块、48个子栏目组成的初始化模版,为系统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该局模拟运行工作得到了省局、泰州市局的肯定,制作的初始模板被省局作为参考模板在全省推广。
二是抓运用落实,迈好关键步。坚持每日反馈、按周汇总、逐月总结的工作模式,上下联动,及时收集、反馈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发现一个现象,研究一个方案,解决一类问题,深入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在落实过程中,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专人负责预警监控信息的查询,明确专人分析、修正预警信息,明确申辩、受理及审批等环节的受理时限,明确申辩、受理和审批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强化岗位责任追究,对审核把关不严的单位
和个人,严肃追究过错责任,有力保证了系统流程的无障碍流转。同时,该局注重抓好系统预警信息的前期“筛选”处理,认真归纳、整理出容易导致预警信息的重点流程和关键环节,以预警通告的形式,提醒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考借鉴、提前规避,并鼓励他们认真排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行整改、自我纠错。对逾期未整改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应制度,严肃追究责任。今
年以来,该局累计发布通报提醒12期,发布预警信息86条,涉及6个单位37人次,有35人次被追究执法责任,1项执法行为被监察纠正,有效提高了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抓完善创新,迈好推进步。根据上级局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丰富和完善,制订了契合**实际的《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实施办法》,新增了“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监控台账”和“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执法过错,要求填写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在每月24日前报市局法制部门,对应报未报的单位,实施考核加倍扣分,对日常考核中应发现而未发现或隐瞒不报的税收执法过错行为,严肃追究考核人的过错责任,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千分制考核挂钩,有力推进了系统运行的深入开展。2008年,该局共发出“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32件,涉及4个单位56人次,累计扣发考核奖金6600元。
四、建立行业模型 强化税源监控
行业税负管理模型是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利器”。该局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加强行业税源监控、评估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符合**行业发展实际的行业税负管理模型,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
一是综合筛选,确定重点对象。从**行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第四级进行行业细化分类,明确了着手建立管理模型的33个行业,并以低于省局税负的行业、高危行业(涉农、涉废、福利企业)、重点税源行业为重点,确定了重点建设的14个典型行业为解剖对象,按照管户集中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逐一分解到相关分局,着手搭建行业模型。
二是典型调查,精心采集数据。从典型行业中选择财务核算较为健全的企业,通过深入企业车间跟班作业,结合明察暗访及与企业相关人员约谈的方式,从所评估行业的行业特点、基本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特点等方面着手调查,对影响企业产品、产量的工艺流程、成本结构、下脚废料率、能耗率、主要材料投入产出比、单位产品工资等相关指标,进行全面采集和梳理,并加以综合分析、测算,提炼出全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的薄弱环节、监控关系点提示等内容,重新修正各行业基本税负指标等相关预警值,找出税务部门容易掌握并能据以加强企业税源监控的关键环节和要素,从而归纳出各行业的主要评估方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业税负评估思路。
三是付诸实践,反复论证使用。经过认真准备,该局初步建立起了33个行业的税源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该局抽调税政科及部分业务骨干组成综合审议小组,对指标数据采集的过程、方法及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并选择相关分局进行试点运用,通过实践检验不断进行丰富完善。到目前为止,该局33个行业税负管理模型已经在各分局全面推行使用,为一线税收管理员加强税源管理提供了简单便捷的参考样本,为加强税源长效管理和后续管理指明了工作方向。
第三篇:如何落实精细化管理
如何落实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祁庄小学吴伟村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教育教学管理基本要求》,觉得最有效的管理就是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到位,认认真真把制度落实好,一丝不苟把措施执行到底。
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倡“一提五必”的管理方法。一提就是提要求到位。五必是指:必指导、必督促、必检查、必肯定、必反馈。
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目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思想意识比较保守,教学质量意识比较淡化,对于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不理解,在执行中有抵触情绪。所以,要加强教师的学习,让他们明白精细化管理与新课标、新理念是统一的。在教师头脑树立教学效率观。
二、要明确要求,制定规范。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教学活动要精心组织安排,使教师知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完成。规范的建立,不但有据可依,而且能够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做细做精。有时虽然慢一些,但质量高了,做到位、做细、做精了就是效益,就是快了,反之再快也是慢。
三、要强化校本教研。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先决的条件。重点抓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五必须、六备”。
“四定”是指: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电子文本预案;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预案进行补改才能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六备”是指:必须备学情、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设计。
四、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1、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益,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三个突出”、“四个并重”、“五种思想”、“六个体现”。三个突出是:突出“精讲多思”,讲到什
么程度,哪里放哪里收,要按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定位;突出“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多扩展,多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实施创造性、开放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练、答等多种感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课堂;突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高效地获取知识。四个并重是: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并重。五种思想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允许学生在学习和个体发展上存在差异,并能根据这种差异搞好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六个体现是:(1)引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使学生乐学;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会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引导,使学生学会。(2)激励:充分发挥教师的激励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产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3)参与: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发挥主体作用。(4)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勇于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培养学生善于表现、善于争先的良好学习品质,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5)创造:教师要创造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突破,教得生动,教得活跃;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教会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开阔思维空间,培养思维品质,学得主动活泼。(6)成功: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都要运用成功教育的思想和语言评价艺术,让学生的见解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课堂教学狠抓教与学两个效率的提高。对教师的教要做到“四个关注”:①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特别关注亚学习状态;②关注教学过程虎头蛇尾现象;③关注课堂论述题、开放性题的落实;④关注学生错误思维。对学生的学,要重点抓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养成。培养学生每页书都要认认真真地读,每节课都要
认认真真地听,每道题都要认认真真地做,每个错都要认认真真地改。努力做到:凡是学过的知识都要会,凡是做过的题都要对,凡是要求记的都应该背。落实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3、课堂教学要在四个方面深入挖潜学生潜力:⑴、在边缘生上挖潜;⑵、在细微之处挖潜;⑶、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挖潜;⑷、在学生答题策略及应考技巧上挖潜。
五、要加强检查考核,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从问题抓起,那儿有问题就研究到那儿,就解决到哪儿。学校要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提高精细管理的效益。
第四篇: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我们认为,任何一所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办学实际,针对自己的生源特点,研究自己的管理方法,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管理。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我们学校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明确各自责任
原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的帽子上有一行字,写的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先利用各种方式对学校教职工进行观念培训,要求大家“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反思自己以往的工作,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形成精细化管理的舆论氛围。然后,我们通过召开学校事务扩大会议,在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西宅小学管理规定》,用这把尺子来加强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在规定中,实行“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任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的岗位责任制。除此之外,大到教育教学行为,小到教师的言行举止,也都给以明确的规定。我们认为,只有严以律“师”,才能严以律“生”,只有老师紧起来,老师才能把这种“紧”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紧起来。
2、重视过程管理
曾有一著名学者如是说,学习如登山。登山的路径选择,一般有三种。第一种,山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路多的是,自己选择一条上去即成。其乐趣既在于“无限风光在险峰”,又有许许多多个体化的体验和过程性的享受。第二种,是选最好走的路,大家一窝蜂地挤在“预设”的水泥石板路上,这样登山,尚有过程,但个体化的体验少了。第三种,是省事省时省力,坐缆车“呼啦啦”直奔主要景点而去。这样“登山”,不仅没有个体化的体验,连过程性也被省略了。
其实,学校管理也如同登山一样,老是走第三条路,只重视结果肯定是不行的。走第二条路,缺少“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这样的管理既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也不利于管理者个性的张扬。结果是重要的,过程也十分重要,我们应尽可能走第一条路,在“过程管理”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在“过程管理中”享受结果的快乐。新课程改革不是提出了“三维”目标吗?其中,“过程与方法”首次作为一个教育目标提出,这意味着教育将普遍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我们的管理也要跟上这一转变,必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行动(如听课、笔记、作业、提问等),关注学生的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课,构建学生的成长记录。
3、坚持制度管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是学校多年来的重要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完善教师督导、综合管理制度,突出反馈环节;强化中层目标管理,建立中层述职和群众考评制;完善考核、职称晋升等制度,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完善每年一次的财务内审制度和行风监督制度;加强行风建设,严格收费管理,管好用好有限经费;完善公物财产的保管赔偿制度,制定各专用教室的使用细则;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建立教师定期体检制度。
4、加强监督力量
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制度建立以后,推行制度的过程,就是对教职工的行为进行外部约束、限制的过程。这种外部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校领导层的意志。但进行单纯的外部约束,只能束缚师生创新的积极性,使师生成为丧失个性的一个消极的结果——为执行制度而执行制度。我们认为,应该逐步把制度
文本转化为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文化,让师生员工从依赖规章守则转变为能够习惯地、自觉地遵守制度。为此,我们学校设置了一个“监督组”,监督组直接对校长负责,担负起全面检查、监督的权利,发挥对学校管理的监控作用。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责任人通报检查结果。学校的各项检查做到标准明确,检查结果在校园公告栏上及时公布,以增强透明度。
第五篇:如何推进税收征管精细化管理
如何推进税收征管精细化管理
在2006年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总局谢旭人局长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做到专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征管查结合、管理与服务结合,夯实税收管理的基础。”那么,如何按照谢局长的指示,进一步完善征管体制,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呢?笔者认为,要推进税收征管的精细化,必须做到“五个重视”:
一、重视管理机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是提高认识。各级国税机关和广大国税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基础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长期坚持不懈地狠抓征管基础工作,并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二是抓好征管基础工作。要按照“基本情况清楚、基本资料齐全、基础数据真实、基本职责明晰、基本业务熟练、基本程序到位”的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征管基础工作。三是把登记率、申报率、入库率、欠税增减率、催报催缴率、滞纳金加收率和处罚率等“七率”作为衡量征管基础工作的重要标准,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四是按强化监督检查,对“七率”中有一项指标低于全省每月的征管质量通报的后三名的,由县(市、区)局局长向市局局长作出书面检查,连续两个月有一项相同指标低于全省每月的征管质量通报的后三名的,对各县(市、区)局局长提出诫勉。
二、重视税源管理。一是加强税收分析。要循着“宏观上找问题、微观上找原因”的工作思路,分析宏观税负低的原因,查找税收征管的漏洞,要分税种、分地区甚至具体到每一户纳税人进行税负状况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税收征管措施,这样才能
1起到用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系数分析的成果指导和推动税收征管的作用。要使宏观税负分析成为一种日常工作,要建立一种规范的数学模型,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二是深入开展纳税评估。进一步完善各税种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制定纳税评估操作规程,根据宏观税负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结果及相关数据逐步建立起分行业、分税种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进一步理顺纳税评估与税源管理、稽查工作的关系,强化对评估结果的运用处理,对评估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紧盯不放”,要采取约谈、实地调查、辅导调账、日常检查、移送稽查等方法,促使纳税人真实申报纳税。三是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要将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细化到人,狠抓落实,使每个税收管理员都要明白要干哪些事情。要加强税收管理员培训,提高素质。然后就是要强化税收管理员的管户职责,税收管理员要经常深入到纳税户中去,宣传税收政策,辅导纳税人准确理解和执行税收政策,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原材料供应渠道、生产工艺、消耗定额、单位成本、商品价格、财务核算、货款结算等等,所有与纳税有关的情况和信息都应了如指掌,当纳税户申报情况出现异常时,税收管理员就应该马上察觉,只要我们对每一个纳税户都实现了这种监控,所有税源就控管住了,不法分子进行偷、逃、骗税的犯罪活动就很难实现。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就是要编织一张这样警觉的法网,堵住税收的“跑、冒、滴、漏”。要减轻税收管理员的负担,凡在综合征管软件中已有的数据和通过综合征管软件能产生的报表,都不能要求下级报送。四是加强税务登记管理。要充分利用经济普查、工商登记、地税部门税务登记等信息,在加强纳税人户籍清理检查的基础上,做好税务登记证换
证工作,并加强对纳税人户籍信息的动态管理,减少漏征漏管现象,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纳税人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工作。五是积极稳妥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要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汇报,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各界对推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做好税控数据采集工作,据实进行征收。切实加强对税控收款机应用情况的管理监督,督促生产服务商搞好维护服务。配合税控收款机的推广应用,推进发票有奖工作。
三、重视税种管理。针对各税种的不同特点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对税基的控管。一是切实加强增值税管理。以“一四六小”为抓手,落实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加强票表比对;完善“四小票”清单申报制度;规范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强化稽核比对,并认真做好异常发票的协查工作;将除商业零售以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普通发票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清理规范小规模纳税人,将符合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强化消费税重点税源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得税收入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各级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象抓“两税”一样抓好所得税管理。三是加强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要强化代扣代缴,加强教育储蓄利息个人所得税免税管理与监控,特别是要做好“学生身份证明”的发放、管理和检查,进一步规范利息所得税管理。要加强涉外税收管理,强化非居民税收征管,加大反避税力度。四是做好出口退税审核、审批工作。全面推行个体税收定位定税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定税系数,依托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个体税收管理水平。
四、重视信息建设。以综合征管软件运行为核心,巩固2005年运行成果,坚持“零差错”的目标不动摇。一是严格数据质量管理。大力倡导“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预防数据质量问题,而不是查找与更正问题”。要坚持“把住入口、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思路,建立健全征管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和质量考核机制,实行各类税收征管数据数字化采集、标准化加工、规范化处理。二是寻求提高数据质量的良方。完善三大主体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与功能衔接,提升现有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共享水平。继续推进金税工程增值税征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宣传动员,积极稳妥地做好“一机多票”系统推广工作。三是加大电子申报缴税、增值税专用发票网上认证系统的推广力度,扩大系统覆盖面。全面推行个体税收定位定税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定税系数,依托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个体税收管理水平。四是做好“财税库关行”横向联网,实现税款的电子缴库、入库信息的自动反馈和税票的自动销号,加快税款入库进度。五是做好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税收执法管理、公文处理、防伪税控和交叉稽核等应用系统的数据集中、模式转换和推广应用工作,扎实做好金税三期工程推广第一阶段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运行维护体系和安全系统的建设,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
五、重视纳税服务。优化纳税服务是税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也是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最好引导和根本措施。一是正确把握服务与管理、服务与执法的关系,进一步健全完善纳税服务制度,规范纳税服务的内容和方法,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办税服务厅的规范建设,巩固和完善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方式,纳税人所有的纳税事宜都要在办税厅接洽,涉及的税
务机关各环节办税程序,必须由税务人员内部流转办理。三是加强监督。按照各种涉税事项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具体规定后台各部门、各环节处理的工作时限,并纳入岗责考核,前台要明确各办税事项回复纳税人的具体时间,并在办税服务厅进行公示。四是加强税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拓展完善政策发布、网上咨询、在线辅导等服务功能。建立并开通12366服务热线,及时为纳税人解疑释惑,排忧解难。要根据纳税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分类,引导纳税人在申报期内分不同时段办理申报纳税,同时要为纳税人提供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统筹安排办税服务厅各类窗口的办税业务,解决纳税人反映的多头跑、多次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