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安徽省招商引资问题的思考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领导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安徽的招商引资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周边省份相比,绝对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相对差距甚至还在扩大;同时省内各地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现实需要我们转换角度,扩大视野,对此进行再思考。
一、重新审视招商引资战略根据国际经验及沿海地区招商引资举措的新变化,我认为现有的招商引资战略有以下几点偏差:
1、引资目的模糊导致战略取向的偏差。对于招商引资,很多人理解是为了解决国内或区内的资金不足。事实上引进外资不仅体现在弥补资金短缺上,更体现在技术外溢、人力资源开发合理利用、管理现代化、市场营销、创新效应等诸多方面,且后者更为重要。然而,目前我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将资金引进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而资金引进又是以额度多少作为衡量成效的重要标准。引资目的的模糊,导致我们在引资中的价值取向偏差。近年来,尽管我们招商引资形式不断翻新,但在引资战略上甚至还缺乏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配套的引资战略整体规划。因此,准确地定位招商引资在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全局角度科学地制定引资战略,是当务之急。
2、引资观念落后与引资手段贫乏。很多人认为政策优惠是吸引外商投资的最有效的手段。事实上真正左右外商投资流向的是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率的高低才是导致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区位因素也是影响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但比其更重要的还是投资回报率。外商的投资动机非常简单,他来中国不是做慈善事业,而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决定他们是否投资、在哪里投资和投资多少的根本依据,是投资回报率的预期,一个地区的环境能否实现他的预期。招商政策如果过分强调政策优惠,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弊端:其一是牺牲了本地区乃至国家的利益;其二是导致部分外商投资行为短期化;其三是导致跨国公司以及有意长期发展的投资者认为我们政策不稳,缺乏诚信。政策优惠固然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在具体操作中应从全局、长期的角度,制定适度的优惠政策,争取双赢。
3、缺乏资源整合导致无序竞争的加剧。各类开发区是我省引资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引资主体竞争的主战场。这些年来,我省的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大小不等的省市县级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强有力地支撑了安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总体说来还是低层次的开发区过多,有的甚至不惜以提供更优惠的政策相互拆台,兄弟竞争。一哄而起的开发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成为能够统一调度的能量,使我省的开发区上规模、有特色、出精品,这是引导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步入良性轨道的重大课题。
4、主体单一,行政色彩过浓。当地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主体,但目前在招商引资前台的依然大都是政府而少有企业,各种类型的招商活动很大程度上具有政府主导下的行政行为色彩。其最典型的是,招商引资的数量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地方各级党政部门,都被分配了一定数额的引资任务,并且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并且一段时间就公布于媒体。但另一方面,企业在引资中却显得非常疲软,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招商主体还非常缺乏。与沿海通行的市场开发和商业运营模式相比,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还遗留着深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外商投资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只有以专业化的人员,以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才有可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5、城市政策管理的掣肘。城市政策管理水平对外资流入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政府的各部门应互相支持,形成合力,苏州的经验简单地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就是绝不对外商说“不”,尽可能地提供多方面服务。我们的政府部门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市场环境,改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加大力度落实现有招商引资的政策法规,树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二、安徽招商引资战略的再思考安徽作为毗邻东部沿海的中部省份,具备独特的承东启西、襟南带北的区位优势,未来的时期将是包括安徽在内的一些省份招商引资的重要机遇期。当然机遇毕竟只是机遇,花落谁家,还难分说。当前迫切需要的是以创新思维建构一个既符合国际潮流又切合安徽省情的引资战略。
1、确定技术创新优于股权控制的政策导向。技术创新是21世纪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应将引资政策的技术创新导向置于首要地位。在吸引外商过程中,当股权控制目标与技术创新目标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是否能够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高科技,而放宽对股权控制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调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高管层,如果对其实施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这个问题是可以妥善地得到解决。
2、引进外资要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根据国际经验,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正处于一个重大变化时期,为结合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变,要进一步提高吸纳外资水平,提升引资的档次和质量,俗话说三三得九不如一八得八,应将引资质量放在优先位置,有人根据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主张以国(境外)外中小资本为本,这种观点值得推敲。
3、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皖设立研发中心和转让技术。我省尤其合肥市有着良好的科技基础,中国合肥科学城正呼之欲出,应把推动我省有实力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外商在科研技术开发等广泛领域进行深度合作,面向国际市场开展研发活动,促进我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作为我们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工作。
4、重视发挥引资的制度创新功能。结合国企改革、重组,通过吸纳外资促进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组织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机制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促进我省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制度创新是我们招商引资的题中应有之意。技术创新是一个综合的动态过程,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吸引外资要着眼于形成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5、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本质上就是全球化产业,生产、投资、研发和销售都是面向国内外市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在开放条件下发展,实现双向资本流动,克服目前规模不大、产品不多的弊端。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政策,抓住国际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入国际高科技产业分工的链条,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6、将完善创新投资环境置于突出地位。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向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集中,跨国并购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这对我省改善投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应在继续改善软、硬投资环境的同时,着力创造适宜于高科技和先进技术型投资发展的创新投资环境,这个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组织专门研究。
三、政策建议
1、制定科学、可行的安徽省引进外资战略规划。建议省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具体操作,制定《安徽省引进外资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指导全省的招商引资工作。《规划》应结合“861行动计划”以及“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四个服务:为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为提高全省经济的外向度服务。
2、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政府要积极发挥政策指导、协调服务和宏观监管的职能,退出招商引资的第一线,减少对具体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为外资进入安徽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制和服务环境。建议今后大型综合型经贸洽谈活动,可在条件成熟后,尝试由市场主体承办,淡化行政色彩,突出商业行为。
3、建立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在政府逐步退出招商引资的具体环节后,应积极鼓励企业走到招商引资的前台,发挥它们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政府要大力发展和扶持中介招商组织并使之规范化,有条件的高校应加快培养专业化商务谈判的高级人才。
4、加强各级开发区的资源整合。需明确市级以上的开发区定位和发展走向,尽可能地不要重复和交叉,形成各自的特色;完善现有的开发区协调机构,加强对开发区事务的管理;整合安徽各开发区的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尽可能地做大做强,形成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5、继续致力于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参照兄弟省市的经验,建立以“五性”、“三化”为标准的软环境评价体系。“五性”包括:(1)稳定性:政府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生产要素等的稳定性;(2)灵活性:行政干预应减至最少,外商的商务活动享有较大的自由度;(3)经济性: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应有合理的比例,政府对外商企业不再有“三乱”行为;(4)公平性:享受国民待遇;(5)安全性:外商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切实得到法律保护。“三化”则是指行政简单化、法规清晰化、执法透明化。
6、针对跨国并购,制定相关政策。目前我省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还几乎没有,这说明跨国并购这一全新方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国法律没有明令禁止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但目前也没有一部专门规范外资并购活动的法律。因此,建议省人大常委会考虑制定有关规范和鼓励并购的地方性法规,力争在此领域能先行一步。
7、在引进外资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产业保护。对于那些与本地的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产品类同的项目,引进要特别慎重,以避免内耗和不必要的竞争。二是环境保护。污染环境的项目要严格审批,能不引进就坚决不引进。要制定有关政策,积极鼓励外资企业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8、培育人文精神,倡导“亲商理念”。一方面,围绕文明创建着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形象;另一方面,树立特色意识,发掘和运用本土文化和城市文化品牌,重新塑造“徽文化”。同时,要大力倡导“亲商”理念,重点培养服务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和诚信意识,使外商能融汇于安徽的人文环境,并享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
第二篇:关于安徽省招商引资问题的思考
文章标题:关于安徽省招商引资问题的思考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有力领导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安徽的招商引资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周边省份相比,绝对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相对差距甚至还在扩大;同时省内各地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现实需要我们转换角度,扩大视野,对此进行再思考。
一、重新审视招商引资战
略根据国际经验及沿海地区招商引资举措的新变化,我认为现有的招商引资战略有以下几点偏差:
1、引资目的模糊导致战略取向的偏差。对于招商引资,很多人理解是为了解决国内或区内的资金不足。事实上引进外资不仅体现在弥补资金短缺上,更体现在技术外溢、人力资源开发合理利用、管理现代化、市场营销、创新效应等诸多方面,且后者更为重要。然而,目前我们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将资金引进作为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而资金引进又是以额度多少作为衡量成效的重要标准。引资目的的模糊,导致我们在引资中的价值取向偏差。近年来,尽管我们招商引资形式不断翻新,但在引资战略上甚至还缺乏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配套的引资战略整体规划。因此,准确地定位招商引资在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全局角度科学地制定引资战略,是当务之急。
2、引资观念落后与引资手段贫乏。很多人认为政策优惠是吸引外商投资的最有效的手段。事实上真正左右外商投资流向的是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率的高低才是导致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区位因素也是影响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但比其更重要的还是投资回报率。外商的投资动机非常简单,他来中国不是做慈善事业,而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决定他们是否投资、在哪里投资和投资多少的根本依据,是投资回报率的预期,一个地区的环境能否实现他的预期。招商政策如果过分强调政策优惠,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弊端:其一是牺牲了本地区乃至国家的利益;其二是导致部分外商投资行为短期化;其三是导致跨国公司以及有意长期发展的投资者认为我们政策不稳,缺乏诚信。政策优惠固然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在具体操作中应从全局、长期的角度,制定适度的优惠政策,争取双赢。
3、缺乏资源整合导致无序竞争的加剧。各类开发区是我省引资的主战场,同时也是引资主体竞争的主战场。这些年来,我省的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大小不等的省市县级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强有力地支撑了安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总体说来还是低层次的开发区过多,有的甚至不惜以提供更优惠的政策相互拆台,兄弟竞争。一哄而起的开发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成为能够统一调度的能量,使我省的开发区上规模、有特色、出精品,这是引导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步入良性轨道的重大课题。
4、主体单一,行政色彩过浓。当地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主体,但目前在招商引资前台的依然大都是政府而少有企业,各种类型的招商活动很大程度上具有政府主导下的行政行为色彩。其最典型的是,招商引资的数量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地方各级党政部门,都被分配了一定数额的引资任务,并且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并且一段时间就公布于媒体。但另一方面,企业在引资中却显得非常疲软,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招商主体还非常缺乏。与沿海通行的市场开发和商业运营模式相比,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还遗留着深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外商投资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只有以专业化的人员,以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才有可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5、城市政策管理的掣肘。城市政策管理水平对外资流入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政府的各部门应互相支持,形成合力,苏州的经验简单地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就是绝不对外商说“不”,尽可能地提供多方面服务。我们的政府部门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市场环境,改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加大力度落实现有招商引资的政策法规,树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二、安徽招商引资战略的再思考安徽作为毗邻东部沿海的中部省份,具备独特的承东启西、襟南带北的区位优势,未来的时期将是包括安徽在内的一些省份招商引资的重要机遇期。当然机遇毕竟只是机遇,花落谁家,还难分说。当前迫切需要的是以创新思维建构一个既符合国际潮流又切合安徽省情的引资战略。
1、确定技术创新优于股权控制的政策导向。技术创新是21世纪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应将引资政策的技术创新导向置于首要地位。在吸引外商过程中,当股权控制目标与技术创新目标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是否能够引进先进技术尤其是高科技,而放宽对股权控制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调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企业的高管层,如果对其实施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这个问题是可以妥善地得到解决。
2、引进外资要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根据国际经验,我省经
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正处于一个重大变化时期,为结合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变,要进一步提高吸纳外资水平,提升引资的档次和质量,俗话说三三得九不如一八得八,应将引资质量放在优先位置,有人根据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主张以国(境外)外中小资本为本,这种观点值得推敲。
3、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皖设立研发中心和转让技术。我省尤其合肥市有着良好的科
技基础,中国合肥科学城正呼之欲出,应把推动我省有实力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外商在科研技术开发等广泛领域进行深度合作,面向国际市场开展研发活动,促进我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和水平的提高,作为我们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工作。
4、重视发挥引资的制度创新功能。结合国企改革、重组,通过吸纳外资促进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机制、组织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机制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促进我省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制度创新是我们招商引资的题中应有之意。技术创新是一个综合的动态过程,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吸引外资要着眼于形成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
5、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高新技术产业本质上就是全球化产业,生产、投资、研发和销售都是面向国内外市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在开放条件下发展,实现双向资本流动,克服目前规模不大、产品不多的弊端。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资政策,抓住国际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入国际高科技产业分工的链条,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6、将完善创新投资环境置于突出地位。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向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业集中,跨国并购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这对我省改善投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应在继续改善软、硬投资环境的同时,着力创造适宜于高科技和先进技术型投资发展的创新投资环境,这个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组织专门研究。
三、政策建议
1、制定科学、可行的安徽省引进外资战略规划。建议省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具体操作,制定《安徽省引进外资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指导全省的招商引资工作。《规划》应结合“861行动计划”以及“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四个服务:为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为提高全省经济的外向度服务。
2、加快政府职能转换。政府要积极发挥政策指导、协调服务和宏观监管的职能,退出招商引资的第一线,减少对具体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为外资进入安徽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制和服务环境。建议今后大型综合型经贸洽谈活动,可在条件成熟后,尝试由市场主体承办,淡化行政色彩,突出商业行为。
3、建立专业化的招商队伍。在政府逐步退出招商引资的具体环节后,应积极鼓励企业走到招商引资的前台,发挥它们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政府要大力发展和扶持中介招商组织并使之规范化,有条件的高校应加快培养专业化商务谈判的高级人才。
4、加强各级开发区的资源整合。需明确市级以上的开发区定位和发展走向,尽可能地不要重复和交叉,形成各自的特色;完善现有的开发区协调机构,加强对开发区事务的管理;整合安徽各开发区的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尽可能地做大做强,形成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5、继续致力于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参照兄弟省市的经验,建立以“五性”、“三化”为标准的软环境评价体系。“五性”包括:(1)稳定性:政府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生产要素等的稳定性;(2)灵活性:行政干预应减至最少,外商的商务活动享有较大的自由度;(3)经济性: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应有合理的比例,政府对外商企业不再有“三乱”行为;(4)公平性:享受国民待遇;(5)安全性:外商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切实得到法律保护。“三化”则是指行政简单化、法规清晰化、执法透明化。
6、针对跨国并购,制定相关政策。目前我省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还几乎没有,这说明跨国并购这一全新方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国法律没有明令禁止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但目前也没有一部专门规范外资并购活动的法律。因此,建议省人大常委会考虑制定有关规范和鼓励并购的地方性法规,力争在此领域能先行一步。
7、在引进外资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是产业保护。对于那些与本地的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产品类同的项目,引进要特别慎重,以避免内耗和不必要的竞争。二是环境保护。污染环境的项目要严格审批,能不引进就坚决不引进。要制定有关政策,积极鼓励外资企业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8、培育人文精神,倡导“亲商理念”。一方面,围绕文明创建着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形象;另一方面,树立特色意识,发掘和运用本土文化和城市文化品牌,重新塑造“徽文化”。同时,要大力倡导“亲商”理念,重点培养服务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和诚信意识,使外商能融汇于安徽的人文环境,并享受到充分的人文关怀。
《关于安徽省招商引资问题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于安徽省招商引资问题的思考。
第三篇:柯城区招商引资前沿问题的思考
柯城区招商引资前沿问题的思考
柯城区经贸局戴泽军
二OO九年十二月
当前,柯城区招商引资趋势积极向好,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不少,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应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机遇问题
2010年,柯城区招商引资面临三种机遇:一是宏观政策的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支持结构调整提供保证。二是产业转移机遇。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部分发达地区将加快“退二进三”的速度,有许多产业转移出来,将给我们招商引资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三是企稳回升的趋势更加积极向好,给企业投资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企业将在提升中发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面对机遇,柯城区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对:
(一)、思路上要在研究和把握宏观政策导向上下功夫,使政府的思路与宏观经济政策相街接,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转型升级主战略和主抓手。
(二)、对策上,要把有限的空间资源配置给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切实提高资源、空间利用效率。
二、瓶颈问题
2010年,柯城区招商引资面临的三大瓶颈:
一是空间问题。积极的招商势头,使工业园区的项目用地供不应求。从2009年下半年的招商引资形势看,东港柯城工业园和航埠工业园发展空间问题已经凸现出来,尤其是航埠工业园,发展空间已经出现“预定”现象,问题十分紧迫。
二是能耗、环境容量问题。随着先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一批“三高一低”项目将陆续转移出来。对此,能耗、环境容量等不可移动要素将成为这一轮招商引资的又一大瓶颈。
三是产业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产能过剩,淘汰限制产业将被拒之门外。
如何化解:
1、如何缓解发展空间问题是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的焦点和难点,开发区(园区)战略重点应从招商引资转向拓展发展空间,集中人力、精力、财力抓好、抓早、抓落实,为招商引资提供空间支持。
2、制订项目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格“三高一低”项目的准入。同时要引进高端产业、稀释一批能耗和环境容量。
3、认真实施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发展导向,严格控制限制产业的引进,禁止淘汰类产业的准入。同时,要加大存量企业的提升改造,提高产业的价值链。
三、信息问题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招商引资的竞争,首先是信息的竞争,信息的竞争其实质就是信息人的竞争,而信息人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于信息点。
(一)、激活信息人。所谓信息人有二种概念:一种是招商单位或称招商小分队。这是目前柯城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每个单位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关系源,都有利用人缘、地缘的空间,开拓这些资源,调动积极因素,为招商引资提供信息帮助,是招商小分队的优势。另一种是招商员,分专职招商员和兼职招商员。招商员的招商信息多少,取决于其本人的人脉关系,也就是开拓和整合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水平。
专业招商员的基本要求是“一诚”、“二知”、“三会”。“一诚”就是招商员对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即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忠诚;“二知”就是知己知彼,既了解投资主体又熟悉引进主体,即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三会”就是会讲(招商文化)、会写(协议、项目建议书等)、会协调,(在引进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即应对招商引资的水平和能力。为此建议:
1、强化招商素质提升工程,把素质培训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财力上、时间上、人员上提供保障,每年安排1-2期高质量的培训班,不断提高招商队伍素质和水平。
2、定期开展招商信息反馈,交流制度。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3、建立完善招商员评议奖励制度,以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成效显著者给予表彰,激活招商员的积极性。
(二)、布好信息点。招商引资信息就如情报,具有一定的价值性、竞争性和保密性。因此布好信息点至关重要。
1、挂职式
近几年各级政府每年都要选派一批干部双向挂职,为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共谋双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利用这一有效资源为招商引资服务,搜索招商引资信息既简接、又实在。然而就目前挂职情况看,一是时间短;二是经济部门比例少;三是没有明确任务。建议:
(1)、合理定位挂职期限适当延长挂职时间,便于熟悉情况,开展工作,为挂职人员营造宽松的环境,提高工作积极性,可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助。
(2)、适当增加挂职人数,尤其是提高经济部门挂职的比例;
(3)、明确挂职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给予考核,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嘉奖。
2、驻点式
驻点式招商就是2009年区委区政府派出驻先进发达地区的专业专职招商机构,特点是目的性强,目标任务明确,人员经费落实;从实践情况看,已初步显现招商效果,下一步建议:
(1)、“招商办”应转换为产业资源对接或者山海协作办形式,更有利驻点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衢州市政府是资源与产业合作办事处)
(2)、加强产业对接,驻点人员要积极开展产业调研,掌握所驻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布局、优势、特点,以及转移的重点、方向,并提出如何对接的思路,及时向派出单位报告,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区委区政府开展产业对接当好参谋。
(3)、驻点人员要积极开展横向联系,争取所驻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为产业对接转移发挥桥梁作用。
3、聘任式
选择一批愿意为柯城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的,在先进发达地区有一定人脉关系的企业老板(或自然人)经本人同意,区委、区政府可聘任为产业对接联络站站长或产业协作办主任的职务,同时建议做好:
(1)、制定出台聘任办法,明确职务、职责、聘任期限、待遇。
(2)、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信息交流会,及时分析招商引资的形势,制订对策。
4、流动式
主要是以乡镇(街)、部门自已组成的招商引资小分队,这种形式具有灵活、便捷的特点,就是哪里有信息,就往哪里招。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的优势,并做好:
(1)、对完成招商工作任务较好的单位,区政府要给予追加一定的招商业务费,确保招商引资活动的正常开展。
(2)、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的理念,对提供招商引资信息源,信息质量高,并先引进项目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者,除政府的奖励外,各单位也可制订配置奖励政策,给予鼓励。展望2010,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积极应对,2010年就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
第四篇:安徽省蚌埠市招商引资情况汇报
安徽省蚌埠市招商引资情况汇报
一、蚌埠市情况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临近山东省和江苏省,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京九高铁的交汇点,距离宜春市约770公里。
蚌埠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省辖市,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本次参观项目“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所在区)、龙子湖区以及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一个地方经济开发区六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全市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67.81万,其中市区人口超100万。2013年蚌埠市财政收入18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2.8亿元。2013年淮上区财政收入70.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5亿元。
二、蚌埠“海吉星” 农产品物流园情况
“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目前该公司在全国已投资32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最大的位于天津市,占地6000亩,全国各大市场每日为2亿多中国人供应蔬菜水果达7万吨。蚌埠“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情况:
(一)项目名称:蚌埠“海吉星” 农产品物流园;
(二)成立时间及注册资金:2010年成立,注册资金1
亿元;
(三)项目用地:总共1200亩,目前已完成招拍挂414亩,已缴纳土地出让金1.2亿元。(该公司与地方政府合同上约定按8万元/亩交土地出让金,实际挂牌价为24万元/亩,超出部分地方政府作为扶持基金已返还7000万元。)
(四)投资及建设规模:总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完成的建筑包括:六个水果批发区,三个蔬菜批发区,内街水果精品交易区,粮油副食品交易区,办公大楼。未建成的建筑包括:金融商贸大厦、大酒店、外街商业配套区、万吨冷库。
(五)当前营业状况:每日销售水果700至800吨,蔬菜1000至1500吨。136个店面全部定向销售给水果蔬菜供应商。
(六)优惠政策:地方政府负责征地拆迁,“三通一平”至红线旁,税收上“三免两减半”。
董 事
总 经 理
胡柳平*** 董 事
股东代表
倪士会 ***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八日
第五篇:招商引资战略思考
园区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时间:2008-11-14 10:46:48
一、园区招商引资的现状
浏阳生物医药园自1998年建园以来,以1600万元起家,经过不断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对内进行基础建设,目前已经初具集聚规模,并拥有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园区拥有注册企业250余家,其中制造类企业150家,总共开发面积9平方公里,2007年各企业总产值达70亿元,税收3.亿元,现在,已经形成了三大集群类:生物产业、健康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其中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健康产业包括饮料、食品、保健品,电子信息产业则以手机、汽车的配套的生产为主。
目前,园区主要以经贸局为主体,其他职能部门配合来进行相关的系列招商活动。经贸局严格按照项目责任制,细分项目类型和规模,分别安排专人或小组负责项目的接洽和引进工作。
二、园区招商的方法和经验 1.增加知名度,扩大影响;
园区主动承担或参与一些重要的交易会、博览会,如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交易会、神农中药论坛,中国药品交易会等,以达到推介园区的目的,同时积极配合参加浏阳市、长沙市、湖南省的外出招商活动,利用省市政府平台,宣传园区并邀请意向投资者来园考察。
2.长期跟踪,主动拜访,做好前期工作;
该方法主要针对重点投资者进行,园区派专人或专组对重点客户进行接触,随时了解其投资动态,设法从市场入手,帮助其在湖南省的经营活动,从而在其一旦确定投资意向时,使园区成为其投资目标的首选。3.以服务树立品牌,以商招商;
通过园区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优化服务质量,减少企业办事成本,促进企业间合作,另外在企业经营业绩突出时给予各种奖励,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帮助调解纠纷、介绍外来投资者,帮其进行融资,寻找解困途径。一旦企业在园区得到顺利发展,客观上会在行业内促成正面影响,使入园与成功划等号,主观上企业会积极介绍其好友、同行、合作伙伴及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家到园区投资。
4.与各地商会、企业家协会等民间组织合作; 各地商会、企业家协会等民间组织掌握的可观的人脉资源,通过与其的合作,可以将资源整合为我所用,这方面的招商引资,一方面须以公开兑现的中介奖励政策为依托,另一方面需要专人定期拜访,互通讯息。5.以工业旅游为依托,带动招商引资。
园区秉承“园中有林、林中有山”的规划设计理念,自然环境利用巧妙,历史与现代交融,山水与人文齐汇,医药文化馆、药王山、楚汉文化街等景观正陆续建成,目标是建成国内外著名工业旅游点。以工业旅游吸引客商,联动投资,是园区新的独具特色的招商方式。
三、园区未来招商引资工作的定位
根据在现有基础上对园区将来发展情况的分析,园区未来招商引资方面将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国家宏观调控下,工业用地日趋紧张;
2、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企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扬;
3、银根紧缩,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园区发展到今天,面临着新的一个十年“再创业”,园区作为国家新批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使得园区不仅局限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更可能在食品保健品、电子信息等区域内大做文章。据统计,受这次金融危机和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影响,沿海约有20%左右的企业关闭,剩余的很大一部分考虑往内部迁移,面对这样的趋势,抓住其中符合园区引进类型的优质企业,是接下来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合理规划布局,建立诸如“手机科技城”、“温州食品工业园”之内的“园中园”,是拓宽产业领域,建立高科技、多元化产业集群,增加园区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总而言之,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不能光依托土地和政策的优惠,一方面要秉承我们一贯坚持的以科技促项目,以项目促产业链的方针,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产业将来发展,进行产业的延伸。
因此,园区招商工作的定位可瞄准以下三方面:
一、科技带动项目。
园区不仅在配套和服务上下足功夫,更在中西部众多开发区中率先提出“以项目引投资”的科学发展概念。我们认为,浏阳曾经是一个中部地区的贫困县,属于近两年步入全国百强,但缺乏工业基础和交通区位,有远见的投资者不会仅仅着眼于近期土地和税收的优惠,因此,园区管委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大胆开拓思路,与省内外医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留学专业人士进行合作,艰难的从培育高科技项目入手,陆续建立医药专业服务中心、产业基金、公共实验室、中试车间等软硬件设施。在这方面园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湘雅医学院研发的卡介苗多糖核酸的产业化及随后的被九芝糖股份公司收购,湖南中医学院研发的“安君宁”成为泰尔在园区的起点。随着研发项目的增加,医药文化馆、动物试验中心的建立,这种积累将日益加深,效益将日益明显,对外来投资也将更加富有吸引力。
二、以优质项目促进产业链建设
招商引资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联动效应,引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使其顺利发展,能增加其投资意向,建成二期、三期项目,比如迪诺二、三期,盐津铺子二、三期,华纳大二期,蓝思二期等等,同时,发展壮大的优质企业,也能促使其上下游产业入园投资。只有抓住重点,可以脱离了靠人际关系和政策招商的俗套,增加招商效率和效应,带来全新的招商引资工作方式。
对企业来说,产业链的形成,也将大大降低企业的采购和运营成本,易于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打造整体竞争力,积累与沿海地区和国外巨头抗衡的资本。
三、积极进行产业的延伸和拓展
2008年是经济步入乱世的一年,如何乱中求胜,使园区不光抵抗住国内外金融风暴的冲击,更发展壮大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产业方向的招商引资定位尤其重要。
就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而言,相关产业延伸面非常广。如医药器械产业,基本上涵盖了电子、材料、机械、软件等各个领域,普通的一把剪刀,到手术台上便是医疗器械,不同之处只是实行有差别的生产标准,而医疗器械同时完全可以满足高端民用的需要;如生物环保、生物能源产业,既符合国家政策支持,又面对国内基本上属于空白的市场,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如食品饮料行业,依托湖南“鱼米之乡”丰富的原材料,依托湖南独具特色的传统食品加工技术,已经开始走出一条园区的特色之路,例如盐津铺子、百合香、磕得响等;生物农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中部几省都是农业大省,发展农业产业优势更是得天独厚。
沿海产业转移向内地是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园区针对目前形势,为其他如电子、信息、材料、机械等产业专门建立了新的“园中园”,集中进行整体规划,一方面可以吸纳沿海优秀的人才、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能弥补医药和相关产业劳动力需求较少的缺陷,带动就业,带动第三产业,促进园区城市化进程。
园区一直积极谋求对外引资,如医药方面与加拿大进行的流感疫苗的合作,手机配件企业和苹果、三星、诺基亚等的合作等,都力图凸显园区的目标是不光是领先中部、辐射全国,更要走向世界。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视野也从未局限于国内,园区也多次组织在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地召开专场招商会、推介会,现已初显成效,外资引进呈逐年上升态势。
四、综述
总的来说,从浏阳工业小区到浏阳生物医药园,再到今天的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园区的管理者一直都以生物医药产业主体,诚恳而又智慧的进行着招商引资及其它各项职能工作,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但正如科技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包括生命科学)可以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取得进步,而且随着今天的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要求也在提升,这些客观的因素目前我们不光应首先谋求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先,更需要建立一个既专业又多元化,既崇尚科技又鼓励人文,既充满机遇又脚踏实地的一个现代化的开发区,最终将这里打造成跟美国的“硅谷”一样成为中国的“药谷”——在这个未来的“药谷“里,有许多跨国的大企业,也有无数的创业的小公司,有生物医药的企业,也有电子、机械、能源、化工、材料等其他相关企业,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如果把生物医药产业比作月亮,那其他产业就如同繁星,它们交相辉映、光播大地,驱除贫穷、孱弱、黑暗,带来富裕、健康、光明。